至配网跳闸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线路跳闸调研报告

线路跳闸调研报告

线路跳闸调研报告
根据对线路跳闸情况的调研,我们整理了以下报告:
1. 背景
线路跳闸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问题,会导致停电和设备损坏。

为降低线路跳闸率,提高供电可靠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分析。

2. 调研方法
我们选择了多个供电区域,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以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通过与供电公司合作,我们获得了相关数据,包括跳闸次数、跳闸原因、修复时间等。

3. 情况分析
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发现线路跳闸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 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磨损、缺乏维护等导致设备故障,进
而导致线路跳闸。

- 短路故障:外界因素如天气、物体碰撞等引起的短路。

- 过载:电力需求过大,线路无法承载,进而引起跳闸。

4. 问题解决方案
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以降低线路跳闸率:-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线路设备,发现并修复问题。

- 更新老化设备:及时更换老化设备,提高线路运行稳定性。

- 加强防护措施:安装保护装置,减少外界因素引起的线路跳闸。

- 进一步完善供电系统规划:根据电力需求情况,调整供电系
统规划,提高线路承载能力。

5. 结论
通过对线路跳闸情况的调研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以改进该问题。

供电公司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降低线路跳闸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关于配网线路跳闸故障分析及处理

关于配网线路跳闸故障分析及处理

关于配网线路跳闸故障分析及处理摘要:在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线路故障是常见的一种缺陷,面对各种异常的状态,发生故障跳闸是常见的问题,本文针对配网线路跳闸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关的方案进行解决。

关键词:配网线路;跳闸;故障1、10kV线路跳闸类型概述国内10kV配网系统基本采用两段式保护,即以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过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10kV线路跳闸是因为线路发生速断或过流情况,导致上级变电站的10kV馈线柜断路器动作,使整条10kV线路断电,由于配网线路多且网构复杂,使得故障也比较多。

2、跳闸原因分析2.1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故障自然灾害极容易造成线路的跳闸,比如在雷雨季节之时容易导致用户设备和配电设备损坏,有研究表明,由于雷击而造成的10kV配电线路跳闸占比是比较高的,60~70%左右。

除雷击外还有台风和暴雨等恶劣天气,也很容易造成线路跳闸。

2.2外力破坏所导致的故障就某地区2015年而言,由于外力破坏(比如由于道路改造等原因而导致的交通车辆对电线杆的破坏所引发的事故;市政施工等)引起的故障有23次。

每年由于外力所致使供电线路故障所占比相对较高。

2.3配电设备自身问题所导致的故障常见的配设备故障通常分为配变故障和线路故障,有以下几种:一是负荷过大而造成的变压器超载运行;二是一些早期的设备由于未及时做预防性试验,在运行太长时间而造成设备老旧;三是一些设备或线路在某些污染比较重的地区因腐蚀或绝缘体长期受潮所致设备绝缘性能下降而使得线路产生放电现象;四是抢修工程、业扩工程、配网工程中工作人员未认真把关,不良设备投入线路运行。

2.4用户设备引起的故障用户电力设备普遍存在无人管理、配电房防护措施不完善、电缆沟坍塌积水等问题,运行着多年的老型号电力设备相对现行的要求,技术标准偏低,与此同时,其内部绝缘、瓷瓶老化严重,经高温或风吹雨淋后易发生故障。

3降低10kV线路跳闸率主要措施3.1电缆故障应对措施根据某局在2015年对辖区故障跳闸率的统计得出:电缆类故障引起的跳闸有22单,占比为31.2%。

电力故障跳闸事故分析报告

电力故障跳闸事故分析报告
电力故障跳闸事故分析报告
• 引言 • 事故原因分析 • 事故影响 • 事故处理和恢复 • 预防措施和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事故概述
事故类型
电力故障跳闸事故
事故影响范围
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
事故原因初步判断
设备老化、恶劣天气、人为操作失误等
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
时间
XXXX年XX月XX日晚上XX点至XX点
01
02
03
04
05
加强设备巡检和 维护
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全面 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 于良好状态。
提高操作人员技 能和素质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 核,确保其具备专业知识 和技能。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电力故障跳闸事故应 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 程和责任分工。
加强与相关部门 的沟通与…
提高公众安全意 识
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 等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 应对电力故障跳闸事故。
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故障。
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部件
一旦发现设备部件损坏,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防止故障扩大。
建立设备维护档案
对设备维护和检修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对设备状况进行跟踪和管理。
提高人员素质和操作技能
培训操作人员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 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 能和安全意识,确保他 们能够正确、安全地操 作电力设备。
电网稳定性下降
跳闸可能导致电网负荷转移,使其他 线路或设备过载,进而影响整个电网 的稳定性。
对用户的影响
生产生活受阻
电力故障跳闸可能导致企业生产 停顿、居民生活不便。
经济损失
由于停电导致的生产损失、设备 损坏以及生活不便可能带来一定

配电室开关跳闸事件事件分析报告书

配电室开关跳闸事件事件分析报告书

配电室开关跳闸事件事件分析报告书配电室开关跳闸事件是企业生产运营中常见的事故之一。

每当发生此类事件,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事件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

事件经过:2021年8月15日,某公司生产车间的一台机器突然停机,工人检查后发现是该机器所在的配电室的开关跳闸了。

经过初步排查,工作人员发现该配电室内的两个开关同时跳闸,而其他电器设备仍正常运行,因此怀疑是该配电室电路问题。

随即,负责维修该配电室的电工前来查看,发现两个开关都没有损坏,也没有发现任何短路和漏电的情况。

电工通过检查及时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组成该配电室环网的两台变压器的其中一台出现了故障,导致了该配电室的两个开关同时跳闸。

事件产生的影响:1. 生产工艺的中断。

该车间的机器停机,生产工艺中断,造成了生产的直接损失;2. 业务数据错乱。

造成了生产数据上的不准确,对数据行业造成了损失;3. 影响公司的声誉。

企业为高度的质量,服务水平,企业信誉和其它方面的要求引起大众的一种认识;分析与总结:1. 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没有得到充分落实。

企业要重视安全生产,增强对安全生产责任的认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教育。

2. 设备的维护保养问题。

企业应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生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 漏洞问题的解决。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事故预警机制,提高识别和排除安全隐患的能力,加强对关键设备的监控和检查,提高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能力。

防范措施:1. 对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安全宣传,提高企业员工和公众的安全意识,让安全成为企业每个人的生命线。

2. 对于重点设备和电缆线路进行常规检查,保证设备和电线路顺畅运转,防止出现故障。

3. 严格落实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作业安全可靠。

4. 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参与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并培育员工安全文化。

5. 加强设备诊断、预防与维修工作,及时检查工作,保证设备安全性。

配网线路跳闸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配网线路跳闸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关键词:配网线路;跳闸原因;治理措施
前言: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准日趋提升,加之社会各阶层的用电负荷和供电量持续增加。鉴于此原因,我国已对配电网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进,但配电网系统的结构体系仍然相对薄弱,特别是配电网的早期规划相对滞后,部分配电设备陈旧落后,严重阻碍了配电网的发展。配电网一旦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将导致配电网故障频繁发生,从而严重影响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所以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分析配电线路跳闸故障原因并提出一定的预防措施,从而为电网系统的发展提供助力。
2.2加强配电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减少设备故障
对于配网跳闸而言,降低故障率的有效措施就是加强对配电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并合理、科学的制定完善的日常管理计划,按照计划有针对性的巡视检测配电网设备,记好记录,并加大对过载、重载等设备的检测力度,缩短巡视周期,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若有人眼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可以应用现代化设备辅助进行。如,线头、线夹等运行状况可通过红外测温仪、夜间巡视灯进行检查,而接地电阻测试仪等设备可以检查接地设施的合理性。并且在高负荷以及温度高的季节要利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多次检测,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进行处理。在日常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对线路设备缺陷处理,加大考核力度,实行严管重罚,确保形成闭环管理,大力提升配网运行管理水平。
2.3避免外力破坏
另外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尽量避免外力损坏。在恶劣天气下,要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认真调查出现冰雪覆盖地区,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如冰凌发生的次数、时间,冰凌结冻高度、性质等,在改造线路时均可以给予参考。并且积极处理线路上堆积的积雪,做到常检查、勤巡视,防止因冰雪造成的倒杆、断线现象。为防止线路受雷击影响而破坏外层绝缘保护套,要利用配置防弧金具进行处理,绝缘导线外皮可在距离绝缘子约15cm处进行去除,并用防弧金具覆盖,可起到对绝缘导线的保护作用。而且能够很好的将短路电流进行控制,同时控制温度,避免了线路温度过高而出现腐蚀现象。另外,要随时关注杆塔接地时对电流的阻碍情况,若阻力过大也会形成一定的干扰。所以,要降低接地时的电流阻碍作用,便要将降阻剂加入到掩埋杆塔的土壤中,并将埋设面积尝试扩大。另外,也要加大对树障的清理力度,10 kV架空线路和树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绝缘导线0.8 m、裸导线1.5 m,最小水平距离绝缘导线1.0 m、裸导线为2.0 m,并且要及时修剪与清理生长茂盛的藤蔓、树木类的植物。还要加强对穿越林区、绿化带的架空线路改造力度,使树木对线路的破坏程度进一步降低。如果想要最大程度保证运行环境的稳定、安全,则还必须要消除一切的交通、人为、其他外力因素的影响。

跳闸事故分析报告

跳闸事故分析报告

跳闸事故分析报告1. 引言跳闸事故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其发生可能导致供电中断、设备损坏甚至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对跳闸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跳闸事故的定义和分类入手,通过实例分析和对相关因素的考察,探讨跳闸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可能的预防措施。

2. 跳闸事故的定义和分类跳闸事故是指电力系统中某个或某些设备突然失去电源供应,导致电路中断的异常情况。

根据跳闸事故的发生原因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2.1 过载跳闸过载跳闸是由于电路或设备长时间承受超过其额定负荷的电流而引起的跳闸事故。

过载跳闸常见于电力系统负荷突然增加或设备老化损坏等情况下。

2.2 短路跳闸短路跳闸是指电路中出现短路故障,导致电流突然增大,超过设备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跳闸事故。

短路跳闸常见于电路故障、设备绝缘损坏或人为操作失误等情况下。

2.3 漏电跳闸漏电跳闸是指电路中出现漏电故障,导致电流异常泄漏,超过保护装置的动作阈值而引起的跳闸事故。

漏电跳闸常见于设备绝缘损坏或设备内部故障等情况下。

3. 跳闸事故的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跳闸事故的发生原因,本文将以一起过载跳闸事故为例进行分析。

3.1 事故描述该起事故发生在某工业区的配电房中,导致该区域的生产线全部停工。

事故发生时,供电房的电源突然中断,所有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经过排查,工作人员发现是一台额定电流为100A的设备发生过载跳闸。

3.2 事故原因经过进一步调查和分析,确定该起跳闸事故的原因如下:•设备负荷超载:该设备长时间运行时,额定负荷已接近或超过其额定电流,导致设备过热,进而引发过载跳闸。

•配电线路老化:供电线路老化严重,电阻增大,导致电流通过线路时产生过大的电压降,进而导致线路负荷增加,设备过载跳闸。

3.3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类似的跳闸事故再次发生,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定期检查设备负荷情况,确保设备运行在额定负荷范围内。

跳闸事故分析报告范文

跳闸事故分析报告范文

跳闸事故分析报告范文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并总结跳闸事故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跳闸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故障,经常导致电力中断和损坏设备。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对跳闸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事故概述跳闸事故是指电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突然断电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电力负荷过大、设备老化等。

跳闸事故会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和损失,因此对跳闸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至关重要。

事故分析跳闸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可能,下面将对其中几种常见原因进行详细分析:1. 过载过载是导致跳闸事故的一个常见原因。

当电力负荷超过设备的额定容量时,设备会出现过载现象,进而引起跳闸。

过载可能是由于设备额定容量不足、负荷突增等原因引起的。

2. 短路短路也是导致跳闸事故的一个常见原因。

短路是指电流在电路中绕过正常路径,在不经过负载的情况下形成一个低阻抗的回路。

这会造成电流异常升高,导致设备保护装置动作跳闸,以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

3. 设备老化设备老化是跳闸事故的另一个可能原因。

随着设备的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内部部件可能会损坏或耗损,导致设备工作不正常,进而引起跳闸。

因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非常重要,以防止设备老化导致的事故。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的跳闸事故可能的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1. 升级设备容量对于过载问题,我们建议升级设备的额定容量。

通过增加设备的额定容量,可以提高其负荷承受能力,从而避免因电力负荷过大而引起的跳闸事故。

2. 定期检修维护设备设备老化是跳闸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定期检修维护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在发现问题之前及时修复和更换设备的损坏部件,可以有效防止设备老化导致的跳闸事故。

3. 安装过载保护装置为了防止跳闸事故的发生,可以安装过载保护装置。

这些装置可以监测电流并在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切断电源。

通过安装过载保护装置,可以及时发现并切断因过载而引起的电流,保护设备和电路的安全。

配网线路故障总结汇报

配网线路故障总结汇报

配网线路故障总结汇报故障总结汇报:配网线路故障一、故障背景:近期,公司的配网线路出现了多次故障,严重影响了生产运行和业务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对故障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汇报,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原因,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故障描述:1. 故障频次:最近两个月,配网线路出现了10次以上的故障,包括线路跳闸、供电不稳定等问题。

2. 故障范围:故障发生在A区和B区之间的主干线路上,涉及到多个分支线路和配电箱。

三、故障原因分析:1. 线路老化:经过初步调查,发现部分线路存在严重老化问题,电缆绝缘层出现破损,导致导线间出现短路、漏电等问题。

2. 负载过大:当前业务量逐渐增加,但配网线路的负载能力并没有相应提升,导致负载过大,线路频繁跳闸。

3. 设备故障:部分配电箱和开关设备存在设计缺陷或老化现象,导致开关不灵敏,造成线路跳闸。

四、解决方案:1. 线路检修:对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全面检修,更换老化的电缆和设备,修复破损的绝缘层,并提升线路的负载能力。

2. 设备维护:加强对配电箱和开关设备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并进行常规的设备测试和维修。

3. 系统升级:在解决当前故障的基础上,考虑对整个配网系统进行升级,引入智能监控和调控技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预防措施:1. 定期巡检: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对配网线路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2. 负载管理:根据实际负载情况,对配网系统进行合理的负载管理,避免负载过大导致线路故障。

3. 设备更新:定期更新和维护配电箱和开关设备,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零部件,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六、结论:通过对配网线路故障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问题主要是由于线路老化、负载过大和设备故障等因素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希望能够有效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提高配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1至11月份配网跳闸分析报告
一、总体情况分析
截止2014年年11月底, 10kV公用配电线路共计65条,10kV配电线路累计故障跳闸238条次,平均跳闸次数为次/条;与去年302条次相比减少66条次,同比降低%。

其中:设备跳闸80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去年同期设备跳闸123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同比下降了%。

树障跳闸44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去年同期树障跳闸50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同比下降了%。

外力跳闸25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去年同期外力跳闸29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同比下降了%。

其它类跳闸89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去年同期其它类跳闸95条次,占全部故障的%同,比上升了%。

10kV配网主干线故障停电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设备原因、树障因素、外力因素、其它类因素。

(见饼状图)
二、配网线路跳闸情况
截止11月底,10千伏主干线故障238条次,比去年同期减少64条次(见柱状图4)
三、暴露问题
(一)配网主干及分支线路故障238条次。

1、其中因设备影响引起的故障为80条次,占配网故障的%,具体分类(见柱状图)。

经过对设备影响引起的故障原因分析发现: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导线原因23次、变压器原因22次、避雷器原因12次。

主要原因:一是我局10千伏配网设备大部分是农网一期以前的线路,当时建设标准低、线径细。

二是近几年负荷增长迅速,配电设备长期在大负荷、重过负荷运行,老化严重,故障较多。

三是设备
接地装置运行时间长,连接点氧化、锈蚀严重,连接不紧密。

四是管理因素:有部分配变未按照规程要求合理配置高压熔丝、低压熔断器和断路器。

有个别杆塔裂纹严重、倾斜或缺失拉线。

有配变高压避雷器更换安装不规范,直接捆绑或直接安装到变压器上。

有未及时发现修路或建房造成导线对地安全距离不够现象。

2、因树障影响引起的故障为44条次,占配网故障的%,具体分类(见柱状图)。

经过对树障影响引起的故障原因分析发现:主要原因:一是我局10千伏配网线路通道内还存在树障未清理现象,特别是偏远偏僻地方。

二是近几年我县部分乡镇开展林木加工富民政策,村民大面积种植速生杨,造成部分10千伏配网线路通道外侧超高树木较多。

3、因外力影响引起的故障为25条次,占配网故障的%,具体分类(见柱状图)。

经过对外力影响引起的故障原因分析依次为车辆原因14次、动物原因7次、天气原因3次。

主要原因:一是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误判误撞误挂。

二是公路沿线杆塔未安装安全警示标志。

三是大部分运行时间长的配变、柱上开关未安装绝缘护套。

四是10千伏配网设备建设标准低、线径细、运行时间长、老化严重,在大风、大雪、冻雨等恶劣天气故障较多。

4、因其它原因引起的故障为89条次,占配网故障的%。

其中重合成功有43条。

主要原因:一是10千伏配网线路通道内还存在树障,在有风天气时瞬间接触导线形成短路造成。

二是鸟类落在配变、柱上开关接线柱处瞬间接触导线形成短路造成。

三是外部异物瞬间接触导线形成短路造成。

(二)配网线路累计跳闸前十条线路。

(见柱状图)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配网线路跳闸前十位的累计跳闸98次,占总比的%。

其中其它原因故障39次;设备原因故障30次;
树障原因16次;外力原因13次。

一是教育线故障12次,主要是瞬间跳闸及电缆遭到破坏。

二是赵集线路故障12次,主要是由线路廊道与树木安全距离不够、避雷器击穿等造成。

三是城李线与荷6线-邓湾线路各故障11次,主要是是瞬间跳闸及设备故障(变压器故障烧毁、跌落保险烧坏、避雷器和绝缘子击穿)跳闸。

四是曹营线路故障10次,主要是因为线路廊道与树木安全距离不够出现树木断落、倒落及树梢扫线引起的跳闸。

五是张里线路故障10次,主要是线路廊道与树木安全距离不够引起的瞬间跳闸以及线路建设年限久线路老化严重,在天气恶劣的情况出现线路短路接地造成。

六是王岗线故障9次,主要是车辆撞杆、车辆超高挂断线路及树障引起的跳闸。

七是双庙线故障8次,主要是线路通道内还存在树障引起的跳闸。

八是栏杆线故障8次,防元线跳闸7次,主要是设备巡视管理不到位,未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造成的设备损坏和外力破坏等原因。

(三)各供电所10KV线路累计跳闸次数。

(见柱状图及明细表)2014年各供电所10KV线路跳闸柱状图
2014年各供电所10KV线路跳闸明细表
由于各所供电管辖的配电线路数量不同,线路跳闸次数有明显区别。

次数最多的依次为:某某所、某某所、某某所、某某所、
等,次数最少的依次为:某某所、某某所、某某所、某某所、等。

次数因所在区域环境、线路长度、运行时间等因素不同线路跳闸次数也有着较大的区别。

如:某某所管辖12条线路故障跳闸29条次,平均跳闸次数为次/条低于全局平均跳闸次数次/条,其中大部分是县城区路面施工造成地埋电缆损坏造成线路跳闸故障。

某某所线路故障是主要是设备原因造成的,某某所线路故障大多为树障和瞬间故障。

某某所线路故障主要集中在设备原因和树障。

从以上统计和分析中可以看出, 2014年1-11月份线路跳闸故障虽然与2013年同比有所减少,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明显。

主要集中在:一是设备建设标准低、线径细、运行时间长、老化严重。

二是线路通道内树障未清理彻底,通道外存在超高树木。

三是外力因素,如施工、车辆碰撞、鸟害等。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及要求
(一)线路管理方面
1、加强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的水平,保证线路正常运行。

2、各单位在开展配网常规巡视的同时,还要增加设备的特殊巡视次数、力度,加强设备巡视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缺陷,减少故障对的发生。

3、加强电力线路的移动管理,保证电力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对配电线路进行定时、定点的巡测。

并对运行情况及各种运行参数进行记录存档。

作为日后检修维护的依据。

配电线路的巡查是保证配电设备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

确保配电线路最小故障跳
闸的发生。

4、加强线路通道的树木及异物的清理,防止由于天气或砍伐等原因造成的树木倒落线路上引起的线路跳闸。

5、加强设备的检修维护,进行定期电气设备的试验检修工作,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运行水平。

(二)防止外力破坏方面
1、按照配网线路有关规定,扎实开展配网线路电杆、拉线与道路不符合安全要求缺陷的专项排查治理工作。

消除安全隐患,减少机动车辆碰撞电杆、拉线引发的线路跳闸。

2、加大电力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用电保护用电的意识,密切关注地方各种建设对电力设施的影响。

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外力破坏危机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

重点关注地方建设对配网线路影响,严防车辆撞杆、车辆挂断导线、车辆碰断拉线等外力破坏影响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

3、密切关注电力线路通道内各类安全警示标准,对主要路口、路边的电杆进行砌护或粘贴醒目标志,确保电力架空线路,电力电缆线路保护范围设置足够鲜明的标识,对所属电力架空线路,电力电缆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对标识牌不清、不足、甚至没有的立即进行补充完整。

(三)树害、鸟害方面
1、大力加强农村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活动,让老百姓知道电杆和拉线上拴牛、拴马也会造成倒杆事故,危机人身安全和可靠供电,同时杜绝老百姓砍伐超高树木造成压断导线的事故。

2、积极联系林业部门和树主,配合砍伐配网线路通道内树木。

做好安全措施进行砍伐或修剪树枝,严防树木断落砸断、搭接引起的线路跳闸。

3进一步加强防鸟害工作,要及时发现并捣毁杆塔上鸟窝;对鸟害活动频繁及活动严重的区段上的柱上开关等设施加装放鸟刺或驱鸟器。

减少鸟类在杆塔上栖息,预防鸟类活动区域或鸟巢造成的短路和接地故障。

(四)用户设备方面
1、供电所检查人员要加大对用户设备检查力度,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规范电力客户的管理程序,及时下发客户设备整改通知书。

督促客户开展设备整改工作,努力协助、督促客户及时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

2、加强对用户的安全监督管理,督促高危险客户和重要用户对配电室、专用线路等设备加强巡视,排除、治理安全隐患。

(五)其它设备方面
1、加强电力设备的保护宣传工作,向广大群众进行线路保护宣传工作,特别是在伐树、拆除建筑物时要采取安全措施。

保护线路安全,禁止在电力线路附近及其上空放风筝,钓鱼、抛洒杂物等。

2、经常与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发生问题时及时请教,便于更好的解决问题。

3.各供电所要加强对台区高低压(熔丝)熔断器的管理,按照规程要求合理配置熔丝、熔断器和断路器,防止负荷高峰期或故障情况下引起的变压器故障越级到线路引起跳闸。

总之,本年1-11月份线路平均跳闸次数为次/条,仍大于市公司指标值次/条.年,要求各单位要加强管理,2015年线路跳闸次数要小于163次,下降率达到%,以后要逐年下降10%,逐步达到上县供电企业评价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