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小数加减法(1)教案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第【1】篇〗小数加减的简便计算的方法其实是建立在整数的简便计算的基础上的,因此在简便计算的方法上可以加快节奏,学生容易疏忽的.是对小数数据的观察及分析,所以可以在复习引入时把凑整练习提上来,可以先是一位小数的凑整,然后给出一列数字,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凑整练习进一步巩固成果。

给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创设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总结小数凑整的注意事项:在凑整的时候还真的不能光看最后一位是不是可以凑成整数。

还要看看整个小数部分的位数是不是相同才可以的。

成功之处:练习中,学生由于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因此,在本节课中学生在计算中都很自觉地采用了简便计算,学生学习上不存在什么困难,新知的学习非常顺利,练习的巩固也很顺畅。

不足之处: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学生出错较少,但是在应用减法的性质上学生出错较多。

例如:7.3-4.8+1.2和12.89-(6.89+2.3),因而在新知的教学上要多设计应用减法性质的练习题及变式练习,让学生灵活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第【2】篇〗我执教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心中感慨万千,我既为学生的精彩而感动,又感到有些压抑。

细细分析整个说教学过程,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下面就对本节课的成败进行一下自我反思。

一、成功设计演绎出精彩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若能有好的引入,可以给学生一个启发的广阔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注意力、兴趣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从而开展积极的思维,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主动积极的学习。

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

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抢答赛,把比赛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无意注意中既巩固了知识,又在遇到的新问题悬念中顺势导入新课,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教学中。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完成课本P51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二、坚式计算完成课P51第8题。

三、提高练习1、完成课本P51第9题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2、完成课本P51第10题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四、课后延伸练习八的思考题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

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五、课堂六、布置作业〖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教案与反思第【2】篇〗《小数加法和减法》课例解读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学习,是学生学习整数计算后的一次拓展,也是学生三年级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一次发展。

其算理、其本质与前面的整数加减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相通的,如何引导学生在思辨中自我建构,感受其计算方法的相通,计算原理的相通,下面以两个片段与大家进行分享与交流。

一、在思辨中“通”算理“悟”一字,在2019年江苏省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中多次被提及,算理重在“悟”,不在于“教”。

小数加减法计算,受学生生活经验的直接影响,计算时,学生本能的将“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如何让学生能主动的思辨“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使学生转向“应该这样做”,感受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是相通的。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第1篇】估算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基本技能、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较好载体。

二年级教材中估算内容的编入,体现了新的课改理念,也给我们教师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

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注重了生活情景的创设,努力体现数学学科特色。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注重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我在出示课题、引入问题、展开讨论、进行猜想等环节上,都创设了不同的、具体的.生活情景,有猜健身房器材的价格,有买运动会用品款的估算等。

这些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文化底蕴,显得自然贴切,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体现估算学法的多样化、个性化。

我在教学中发掘和鼓励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估算形式的个性化。

如:分别估算排球、跳绳、羽毛球拍价格;三种物品价格先加起来再估算;用口算估算;用心算估算;用笔算估算等等。

充分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三、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我在实施运动会前买体育用品、统计参赛人数、安排啦啦队员,运动会后就餐、划船这些教学环节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分析比较、合理估算,从而细雨润物般地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逐步发展学生爱思考、善表达,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第2篇】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习数学的根本是解决问题。

数学教育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强调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内容的置换。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上进行教学的,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通过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复习,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上来。

在新授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自由选择想买的文具,从而获得上呈现的数学信息,通过信息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先让学生说出想买什么?然后由教师的问题引入例题,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方法进行重点教学。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第【1】篇〗一、教学行为基本达到说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中基本完成了说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中沟通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劳丽诗和李婷勇夺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金牌的事迹,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活动中的沟通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力图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与交流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因此我设计了多个活动给所有的学生机会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提问、列式、解答以及小游戏等,在活动中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反馈,通过信息的共享,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实现共赢。

三、对教材的把握情况体育活动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

教材提供的素材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国选手劳丽诗和李婷夺金的奖牌榜,这是一条很好的资料,在教学中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

课后的2道练习题也很有代表性,不仅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提出了小数的加减法有2种检验的方法,即笔算验算和用计算器验算,提出了算法的多样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安排不够恰当,因此在这方面强调得不够。

“我和姚明比身高”一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效果较好。

四、说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内伤”1、课堂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要合理回想整节课的教学,前面探索新知环节所用时间过多,有了整数加减法做基础,教学小数的加减法只需强调小数点要对齐和得数末尾有0要把0去掉两点,提纲挈领即可,无需纠缠过多,可以腾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后面的活动。

“小猫钓鱼”环节还应再精简优化,以完成“做一做”第2题。

2、说活动过程组织要有条理本节课安排了多个教学活动,过程基本上较为顺利,但在“小猫钓鱼”一节中,总体感觉费时多、效率低,有点乱,自己也不满意,究其原因还是设计不完美,当6只小猫计算完毕后,可让学生就在座位上选择1道加法和1道减法算式进行验算,然后说出小猫是否已经钓到鱼。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1)》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1)》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小数加减法(1)教学内容:教科书P71~72例1,完成P72“做一做”,P74~P75“练习十七”第1、2、3、4、8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中的过程,发展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感受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导入新课师:最近同学们学习了小数的知识,相信大家对小数一定有了深刻的认识。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小数?生:商店和超市里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测量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师: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真广泛呀!看,在买东西的时候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用小数计算的问题呢!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教科书P71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同桌之间说一说。

生:图中两位小朋友正在书店里买书,小女孩喜欢2本图书,小男孩要买1本词典。

2.师:看,小丽买了下面两本书。

(课件出示图书)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只有读懂了学生,我们的教学才能有针对性。

因为小学生都有实际购物的经验,教师把握教学的起点,先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二)迁移经验,探究小数加法的算法。

1.列出算式。

师:根据你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学生分别列出6.45+4.29和6.45-4.29这两个式子。

(教师板书)师:这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1)]2.尝试计算。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注意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生:喜欢!师:其实在比赛过程中也有许多关于数学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课件播放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第一轮录像] 师: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生:第一轮中国队的劳丽诗、李婷获得了53.40分,意大利的哈特利、海曼斯获得了49.80分。

生:中国队比分高一些。

师:不错,那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师:求“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生:求“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就是看53.40比49.80多多少,应该用减法计算。

列式:53.40-49.80=师板书:53.40-49.80=师:计算这道题用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能解决吗?怎样摆竖式?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课件继续播放第二轮比赛画面)师: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第二轮比赛中国队获得58.20分,意大利队获得49.20分。

生2:中国队的比分又比意大利队的比分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第二轮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生2:第一轮和第二轮中国队一共获得多少分?生3:第一轮和第二轮意大利队一共获得多少分?生4:第二轮比赛完成后,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这些问题的解答方法一样吗?竖式该怎样写?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该怎样解答。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简析:《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小数的意义、性质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又为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本单元知识结构如下:1、小数的加减法2、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3、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并解决实际稍复杂的问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对位其实就是小数点对齐。

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对位其实就是小数点对齐。

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在本册教材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从教材编排可以看出,学生已经经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习本节课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

已有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初步接触到小数加减法的相关问题。

比如:去超市购物,是学习本课的很好的生活经验。

教法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具体分为六个环节“前置练习、导入新课;创设、尝试探究;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教师讲解、归纳提升;达标练习、信息反馈;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己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培养自学能力;通过有效交流展现自我。

而解决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趣味练习,则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时安排:5课时《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小数加减法(1)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小数加减法(1)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6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小数加减法(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8350-737=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程设计思路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3.00=()0.200=()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 14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学习新知环节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例1(1)尝试笔算6.45+4.29=10.74 6.45-4.29=2.166.45 6.45+ 4.29 - 4.2910.74 2.16(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要多小数点。

(5)计算:1.25+0.45 4.38-1.28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2、P72做一做三、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东山小学李媚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能熟练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能合理的运用整数运算定律对小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指导】
1.注重课堂导入,将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化、故事化。

为了使“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化、故事化,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故事情节,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

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图片等形式导入课题,改变了以往小数计算中比较单一、枯燥的学习面孔,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2.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联系,引导学生探究。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计算方法等,通过合作交流,加深理解与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是“小数点对齐”的区别,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结果的末尾有零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零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4课时
第1课时小数加减法(1)…………………………………………………………1课时第2课时小数加减法(2)…………………………………………………………1课时第3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第4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小数加减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例1、“做一做”及第74页练习十七第1~4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情景导入】
放映小丽和小林到书店买书的情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引入新课并书。

知识点小数的加减法
出示例1情境图。

《数学家故事》6.45元《童话选》4.29元
提问:你从上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信息。

提问:一共要花多少钱?如何列式,如何计算?
学生讨论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6.45+4.29=10.74
提问: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1)小数点对齐(2)数位对齐
提问:《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
列式:6.45-4.29=2.16
【课堂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2.算一算:
100.5+3.8 5.24-3.84
7.19+10.11 8-0.27
3.妈妈上街买菜,买素菜花了13.50元,买荤菜花52.80元。

买荤菜买素菜一共花了多少钱?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32.5千克,箱重4.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5.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14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小数加减法(1)
板书例1
列式:
6.45+4.29=10.74(元) 6.45-4.29=2.16(元)
教学小数加减法,教师要注重引导,强调小数点的重要性,计算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

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