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麻醉药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格管理麻醉药品,保证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安全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麻醉药品原植物的种植以及麻醉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进出口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麻醉药品是指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品,滥用或不合理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品类及其他易产生依赖性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
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定并公布。
第四条国家严格管制麻醉药品原植物的种植和麻醉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及进出口,除医疗、教学和科研需要外一律不得使用麻醉药品。
第五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麻醉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进出口监督管理,负责全国麻醉药品滥用监测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麻醉药品监督管理和麻醉药品滥用监测工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合理使用的管理工作;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麻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案件查处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麻醉药品有关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麻醉药品的研制与生产第六条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麻醉药品原植物的种质资源和品种管理工作。
第七条麻醉药品原植物的种植单位,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抄送国务院公安部门备案。
第八条麻醉药品(含麻醉药品单方、复方制剂)的研制必须报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科研立项批件》后,方可进行。
研制工作完成后,按照药品注册管理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研制单位对试制品要建立严格的使用管理办法。
麻醉药欠《科研立项批件》不得转让。
第九条麻醉药品的生产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二)具有麻醉药品相应品种的药品批准文号;(三)设有麻醉药品生产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四)麻醉药品生产设施和仓储条件达到规定的安全管理要求。
第二章 局部麻醉药

【不良反应】
1. 毒性反应 用量过大或误注入血管内,可产生中毒反应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⑴ 严格控制局麻药的剂量和浓度 ⑵ 防止局麻药过快入血。可于推药前回吸无血后注射或局麻药中加入少 量肾上腺素(2 ~ 4 ug/ml),延缓局麻药吸收 ⑶ 发现早期中毒症现状,及时抢救。发生惊厥注射地西泮或流喷妥钠。 发生呼吸抑制,人工呼吸和给氧
缓解局部炎症和损伤症状
知识链接
封闭疗法
• 又称局部封闭。常用0.25%~0.5%的普鲁卡因溶液注射于病灶周围 组织,麻醉局部感觉神经末梢,阻断病理不良刺激向中枢传导,缓 解疼痛。另外普鲁卡因扩张局部血管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 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炎症和损伤部位的组织恢复。如临床常用普鲁 卡因和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治疗肩周炎、急性关节损伤等
1 2 10~12 6.5
对黏 维持 膜渗 时间 透力 (小时)
局麻用途
弱
1 表面麻醉外各种麻醉
强
1~2 腰麻外各种麻醉
强
2~3 浸润麻醉外各种麻醉
较强 5~10 表面麻醉外各种麻醉
本章小结
2. 浸润麻醉
• 将局麻药注入手术部位皮下、皮内或深部组织, 麻醉局部感觉神经末梢
• 适用于浅表小手术 • 常选用普鲁卡因,其次为利多卡因
3. 传导麻醉
• 将局麻药注入外周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使该神经支配的区域麻醉 • 适用于四肢、面部、口腔等小手术 • 常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
4. 蛛网膜下腔麻醉
药物学基础
第二章 局部麻醉药
学习目标
1. 掌握普鲁卡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 熟悉局部麻醉药的给药方法 3. 了解常用局部麻醉药的作用及应用特点 4. 学会观察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并能有对症处理的能力 5. 具有正确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关爱病人及沟通协调的能力
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PPT课件

2024/10/16
17
内容
相关概念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常见品种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处方管理办法》 不合理处方示例
2024/10/16
18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 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2005年11月14日发布并实施
2024/10/16
3. 医疗机构应当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 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 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4. 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或 者贴剂的,再次调配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原批号 的空安瓿或者用过的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空 安瓿或者废贴数量
2024/10/16
32
第五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 神药品的安全管理
7. 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 类精神药品时,医疗机构应当要 求患者将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 类精神药品无偿交回医疗机构, 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销毁处理。
2024/10/16
34
第五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 安全管理
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 品丢失或被盗、被抢的
发现骗取或者冒领麻醉 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27
第四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 调配和使用
8. 医疗机构应当为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的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
麻醉药品注射剂型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者由医
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
医疗机构应当为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精神药品的 患者建立随诊或者复诊制度,并将随诊或者复诊情况记 入病历。
19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管理规定》
共5章33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 第三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储存 第四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调配和使用 第五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
2013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药理学 第二章局部麻醉药

•
注射剂制备过程中,要控制pH(3-5)和温度, 中性玻璃,通入惰性气体,加入抗氧化剂及金属 离子掩蔽剂等稳定剂。酸、碱和体内的酯酶均能 促进酯基水解。 • pH 3-3.5最稳定,温度高,水解快。 • 酸性条件比碱性条件下稳定。 3、鉴别反应 a. 芳伯胺基的重氮化偶合反应 b. 酸碱反应 c. 与生物碱沉淀剂的沉淀反应(叔胺基) 4、杂质检查 • 药典规定注射液须检查水解生成的对氨基苯甲酸 的含量。
CH2 CH CH2
2、结构剖析:二元酯
N COOCH3 OOCC6H5
N COOH CH3OH C6H5COOH OH 爱康宁Ecgonine 甲醇 苯甲酸 伪莨菪醇(莨菪醇),莨菪烷
二、可卡因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 性状:外观、色泽、嗅味、晶型状态等 • 物理常数:溶解度、熔点、沸点、比旋度、澄明 度、光吸收性质等 化学性质: 1、酸碱性: 生物碱,碱性,叔胺基,pKb= 5.59 2、稳定性: • 空气中稳定 • 水溶液不稳定,受热易水解,酸性条件比碱性条件 下稳定。 • 白色结晶,极微溶于水,制成盐酸盐极易溶于水。 • 制剂应新鲜配制,不宜煮沸消毒。 • 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
Phenacaine非那卡因
第三节 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结构通式
O C O (CH2) N
R3
A 亲脂部分
R2 R1
B 中间联接链
C 亲水部分
1、局麻药作用于神经末梢,不需通过血脑屏障。 • 脂溶性和水溶性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 • 最适的脂水分配系数 Log P = 0.38
2、局麻药是正离子活性型药物,即在生物体内是 以正离子为主发挥生物活性的。 • 弱碱性药物,叔胺基最常见,pKa = 7.5-7.9, • 生理条件下 (pH=7.35-7.45) 为离子型 • 平衡反应式如下:
第二章麻醉药

第二章麻醉药第一节全身麻醉药麻醉药分为全身麻醉药(Ge neral An esthetics )和局部麻醉药 (Local An esthetics )两大类。
一、分类全身麻醉药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吸入麻醉药(I nhalation An esthetics )亦称挥发性麻醉药(Volatile An esthetics )和静脉麻醉药 (In trave nous An esthetics )。
(一)吸入麻醉药吸入麻醉药是一类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或易挥发的液体。
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 )、麻醉乙醚(An esthetic Ether )、氟烷(Halothane, Fluothane )、甲氧氟烷(Methoxyflurane ),恩氟烷(Enflurane ),异氟烷(Isoflurane ),七氟烷(Sevoflurane ),地氟烷(Desflurane )等。
氟烷、甲氧氟烷、恩氟烷、异氟烷等的麻醉作用强于乙醚,且不燃不爆,为临床常用吸入麻醉药。
0FjC- CHBrQ CfjCHCFjOCFb CHFiOCFiOFa/ \氮烷甲氧氟烷恩氟烷氧化亚氮CFaChFOCHF!FiCHDCHCl —CF3异飯烷七鑑烷地氟烷(二) 静脉麻醉药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有: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 )、海索比妥钠(Hexobarbital sodium )、氯胺酮(Ketamine)、羟丁酸钠(Sodium Hydroxybutyrate ) 等。
第二节局部麻醉药最早的局麻药是从古柯树叶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称为可卡因 (Cocaine 古柯 碱)。
由于其水溶液不稳定、毒性强等缺点,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发展了合成局 麻药。
一、局部麻醉药的化学结构类型及常用药物局麻药的化学结构类型 有:芳酸酯类、酰胺类、氨基酮类、氨基醚类、氨基甲酸酯类 等。
(一)芳酸酯类: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等。
《药物化学基础中职药剂专业》第2章:麻醉药

H2N
O C O CH2CH2N(C2H5)2 H2O
H2N
H2N
COOH+ HOCH2CH2N(C2H5)2 H2N
H2N
COO CH2CH2N(C2H5)2 . HCl NaOH H2N
C O O C H2C H2N(C 2H5)2
COO CH2CH2N(C2H5)2 NaOH H2N
COONa+ HOCH2CH2N(C2H5)2
1
1为亲脂性部分,可为芳烃及 芳杂烃,羰基必须与芳环直接 相连,否则失去活性。
2为部分与作用持续时间有关, X取代基不同作用时间不同。
2与3部分组成中间链,当n =3时作用最强。
4部分的氨基可为仲胺与叔胺, 多为叔胺,减少剌激性。1部 分与4部分兼有调节亲水与亲 脂性,确保可透过神经膜而又 不进入中枢。
进一步改造合成出普鲁卡因,研究出该类药物的作用与构效的关系,并逐步合成出一类用途各 异的局麻药。
2
O
3
可卡因
芳伯氨基,具有还原性,为不稳定基团
01
H2N 重 氮 化 偶 合 反 应 , 可 供 鉴 别 和 含 量 测 定
酯键,易水解,为不稳定基团
02
对氨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
脂肪氨基,具有较强的碱性
01
第2章 麻醉药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 的观点
主要内容
第1节 全身麻醉药 吸入性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 第2节 局部麻醉药
结构分类与常见药 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学习目标
掌握麻醉药分类。
掌握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的结构、 理化性质、作用特点。
理解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的理化性质和作用 特点。
麻醉药习题

第二章麻醉药【学习要求】一、掌握氟烷,盐酸氯胺酮,盐酸普鲁卡因的名称,结构特点,理化性质,贮存方法。
二、熟悉硫喷妥钠,羟丁酸钠,盐酸利多卡因的名称,结构特点,理化性质,贮存方法。
三、了解麻醉乙醚,盐酸丁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的名称,结构特点,理化性质,贮存方法。
四、熟悉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全身麻醉药一、吸入麻醉药氟烷,麻醉乙醚二、静脉麻醉药盐酸氯胺酮,硫喷妥钠,羟丁酸钠第二节局部麻醉药一、芳酸酯类局部麻醉药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二、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三、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学习指导】麻醉药可分为两大类: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
一、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是一类能够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暂时导致人的意识、感觉和反射逐渐消失,特别是导致痛觉消失,骨骼肌松弛或部分松弛,以利于外科手术进行的药物。
根据给药途径又可分为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氟烷氟烷为无色、易流动的重质液体;有类似氯仿的香气,味甜。
相对密度1.871~1.875。
性质稳定,不易燃,但遇光、热和湿空气能缓缓分解,生成氢卤酸。
经氧瓶燃烧法进行有机破坏后,吸收于稀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氟化钠,加茜素氟蓝试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再加硝酸亚铈试液,即形成蓝紫色螯合物。
不溶于硫酸,加入等体积硫酸后,因比重大于硫酸,则沉于底部,形成两层。
本品应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麻醉乙醚麻醉乙醚为无色澄明,易流动的液体;有特臭,味灼烈,微甜。
有极强的挥发性及燃烧性。
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能爆炸。
在光照和空气中可发生自动氧化,生成过氧化物、醛等杂质,颜色逐渐变黄。
过氧化物为不易挥发的油状液体,遇热易爆炸。
过氧化物及醛等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因此氧化变质的麻醉乙醚绝不可供药用。
本品应遮光,几乎满装,严封或熔封,在阴凉避火处保存。
(二)静脉麻醉药盐酸氯胺酮盐酸氯胺酮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本品应密封保存。
实用药物化学课件第2章麻醉药

二、局部麻醉药的结构与作用
局麻药结构包括三个部分:①亲脂性芳香环; ②中间连接功能基;③亲水性胺基
亲脂性芳环部分保证药物分子具有相当的脂溶 性。亲水性胺基部分通常为叔胺结构(因其刺 激性较轻),既保证药物分子具有一定水溶性 以利转运,也提供了与Na+通道受点部位结合的 结构基础
局部麻醉药通过稳定神经细胞膜上Na+通道,降 低神经细胞兴奋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导
CH3 NH2
CH3
氧化 氧化
CH3 H
HO
N
N CH3
O CH3
CH3
结合物
CH3 NH2
OH HO
O
CH3 NH2
HO
CH3
结合物
结合物 结合物
内容小结
分类及代表药 基本骨架和构效关系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结构,命名,稳定性,合成)
酰胺 两个甲基
比普鲁卡因更稳定,原因:
水解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H N
N O
·HCl·H2O
代谢途径
N-去烷基化
N-去烷基化
CH3 H N
N CH3
OH CH3
氧化
水解
CH3 H N O CH3
NH2
CH3 H
HO
N
N CH3
OH CH3
CH3 H N O CH3
N CH3 CH3
水解
利多卡因
氧化
韦尔斯上前去问他是否很疼,他却回答说一点也 不疼。
笑气也许能应用于牙科。
第二天组织者带来一袋笑气让韦尔斯吸,在韦尔 斯失去知觉后,助手迅速用钳子拔出了那颗智齿。
“无痛拔牙”
摩尔顿在亲眼看到韦尔斯将氧化亚氮应用于 拔牙的失败以后,氧化亚氮不是一种理想的 麻醉药。用乙醚替代氧化亚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麻醉药
第一节全身麻醉药
麻醉药分为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esthetics)和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两大类。
一、分类
全身麻醉药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吸入麻醉药(Inhalation Anesthetics)亦称挥发性麻醉药(Volatile Anesthetics)和静脉麻醉药(Intravenous Anesthetics)。
(一)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是一类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或易挥发的液体。
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麻醉乙醚(Anesthetic Ether)、氟烷(Halothane, Fluothane)、甲氧氟烷(Methoxyflurane),恩氟烷(Enflurane),异氟烷(Isoflurane),七氟烷(Sevoflurane),地氟烷(Desflurane)等。
氟烷、甲氧氟烷、恩氟烷、异氟烷等的麻醉作用强于乙醚,且不燃不爆,为临床常用吸入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有: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海索比妥钠(Hexobarbital sodium)、氯胺酮(Ketamine)、羟丁酸钠(Sodium Hydroxybutyrate)等。
第二节局部麻醉药
最早的局麻药是从古柯树叶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称为可卡因(Cocaine古柯碱)。
由于其水溶液不稳定、毒性强等缺点,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发展了合成局麻药。
一、局部麻醉药的化学结构类型及常用药物
局麻药的化学结构类型有:芳酸酯类、酰胺类、氨基酮类、氨基醚类、氨基甲酸酯类等。
(一)芳酸酯类:盐酸普鲁卡因、盐酸丁卡因等。
1.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
合成路线: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经重铬酸或空气氧化为对硝基苯甲酸,再与β-二乙氨基乙醇酯化,用二甲苯共沸脱水制得硝基卡因,以铁粉及酸性条件下还原制得普鲁卡因,成盐后即得。
性质:
(1)稳定性:
分子中含有酯键,易被水解。
水解后生成对氨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失去局麻作用。
其水溶液水解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较大。
在pH3~3.5时最稳定,在碱性、中性及强酸性条件下易水解。
结构中有芳伯氨基,其水溶液易被氧化变色,当pH增大和温度升高均可加速氧化,紫外线、氧、重金属离子可加速氧化变色。
(2)显芳香第一胺鉴别反应。
结构中有芳伯氨基,具有重氮化-偶合反应,在稀盐酸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重氮盐,再加碱性β-萘酚试液生成猩红色偶氮染料。
(3)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析出白色沉淀,加热,变为油状物;继续加热,发生的蒸汽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热至油状物消失后放冷,加酸酸化析出白色沉淀。
2。
盐酸丁卡因(Tetraca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4-(丁氨基)苯甲酸-2-(二甲氨基)乙酯盐酸盐结构中不含芳伯氨基,无重氮化反应。
其水溶液加稀硝酸即显黄色。
盐酸丁卡因溶于醋酸钠液中,与硫氰酸铵液混合,可生成白色结晶,水洗、干燥后,熔
点约为131°。
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强约10倍,穿透力强,但毒性也较高。
(二)酰胺类:
利多卡因(Lidocaine)、丙胺卡因(Prilocaine)、甲哌卡因(Mepivacaine)、布比卡因(Bupivacaine)、罗哌卡因(Ropivacaine)等。
1.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2-(二乙氨基)-N-( 2,6-二甲基苯基)乙酰胺盐酸盐一水合物
合成路线:以间二甲苯为原料,经与混酸硝化得2,6-二甲基硝基苯,再以铁粉盐酸还原生成2,6-二甲基苯胺,在冰醋酸中与氯乙酰氯反应生成2,6-二甲基氯代乙酰苯胺,在苯中与过量的二乙胺反应,生成游离的利多卡因,成盐后即得.
性质:
(1)分子结构中有酰胺键,由于邻位两个甲基的空间位阻作用,对酸、碱均较稳定,不易被水解。
(2)分子中有叔胺结构,与三硝基苯酚试液生成沉淀。
(3)本品游离碱可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络盐,例如加硫酸铜试液显蓝紫色。
利多卡因的局麻作用强与普鲁卡因两倍,且穿透力强。
利多卡因也用于治疗心律不齐。
2.盐酸布比卡因(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为1-丁基-N(2,6-二甲苯基)-2-哌啶甲酰胺盐酸盐。
为长效局部麻醉药,麻醉作用比利多卡因强4倍,作用持续时间较长(5h)。
(三)氨基酮类、氨基醚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氨基酮类,
氨基酮类例如达克罗宁(Dyclonine)、法立卡因(Falicaine)。
氨基醚类,例如:奎尼卡因(Quinisocaine)。
氨基甲酸酯类,例如:地哌冬(Diperodon)。
二、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局部麻醉药结构类型较多,可概括为以下基本结构
I为亲脂性部分,可为芳烃或芳杂环,而以苯环作用最强。
苯环上引入给电子基团例如氨基等可使活性增强。
II为中间连接部分,X可为O、NH、CH2等,n=2、3时局麻作用好。
III为亲水性部分,通常为仲胺或叔胺。
好的局麻药,分子的亲脂性与亲水性间应有适当的平衡,即应有一定的脂水分配系数。
复习测试题见:仉文升、雷小平主编,《药物化学应试指南》17~29页。
复习题(平时作业)
1.说明麻醉药分类,各类举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药物名称?
2.局麻药按化学结构类型分为那几类,每类举出一种药物名称。
3.简述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4.分析盐酸普鲁卡因的结构,讨论化学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
5.分析盐酸利多卡因的结构,讨论稳定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6.盐酸普鲁卡因的化学结构与盐酸丁卡因有何不同?
7.写出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路线。
8. 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是那个局麻药的化学名?写出其结构式。
9.举出两种临床常用吸入麻醉药,两种临床常用静脉麻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