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麻醉药物

合集下载

麻醉药品类别

麻醉药品类别

(1)、麻醉药品:阿片粉、阿片片、阿片酊、阿桔片、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福尔可定片、复方樟脑酊、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磷酸可待因粉、磷酸可待因缓释片、磷酸可待因片、磷酸可待因糖浆、磷酸可待因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硫酸吗啡栓、硫酸吗啡口服溶液、硫酸吗啡片、硫酸吗啡注射液、吗啡阿托品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酒石酸双氢可待因片、盐酸布桂嗪片、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片、盐酸可卡因粉、盐酸吗啡粉、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片、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美沙酮片、盐酸美沙酮口服液、盐酸哌替啶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乙基吗啡粉。

(2)、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用盐酸哌甲酯、盐酸哌甲酯片、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三唑仑片、司可巴比妥钠胶囊、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盐酸哌甲酯控释片、羟丁酸钠注射液。

(3)、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盐酸伪麻黄碱缓释片、盐酸伪麻黄碱片、盐酸麻黄碱粉、盐酸麻黄碱片、盐酸麻黄碱注射液、盐酸麻黄碱滴鼻液。

麻醉科常用药物配制及用法

麻醉科常用药物配制及用法

麻醉科常用药物配制及用法麻醉科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药物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而这些药物的配制及使用方法是麻醉科医生必备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麻醉科常用药物的配制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麻醉药物的配制及用法1. 麻醉诱导剂麻醉诱导剂常用的有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配制时可以将药物溶解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注意要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操作。

用法上,通常静脉注射给药,注射速度要适中,过快可能引起循环系统的紊乱。

2. 麻醉维持剂麻醉维持剂常用的有异氟醚、芬太尼等。

异氟醚是靠气体吸入的方式使用,可以使用麻醉机或面罩给药。

芬太尼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贴敷透皮贴剂的方式给药。

3. 麻醉辅助剂麻醉辅助剂常用的有氧化亚氮、阿托品等。

氧化亚氮是一种吸入麻醉剂,常用的给药方式是通过面罩吸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呼气浓度,避免过度麻醉。

阿托品可以通过注射给药,也可以通过口服或贴敷透皮贴剂给药。

4. 麻醉镇痛剂麻醉镇痛剂常用的有吗啡、布洛芬等。

吗啡通常通过静脉注射或患者自控镇痛的方式给药。

布洛芬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用法上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

二、药物配制的注意事项1. 配制环境要无菌在配制麻醉药物时,要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

使用无菌注射器、针头和无菌溶剂,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配制前检查药物有效性和保存期限在配制药物前,要仔细检查药物的有效性和保存期限。

过期的药物可能会失去效力或产生不良反应,要及时淘汰并更换新的药品。

3. 控制药物剂量在配制药物时,要按照医嘱或临床实践的标准参照药物说明书控制药物的剂量。

过量使用药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4. 配制后检查药物外观和颜色在配制完药物后,要仔细检查药物的外观和颜色。

如果发现药物出现异常变化,如颜色变浅或变深,不均匀等情况,应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师。

三、用药注意事项1.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在使用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麻醉科常用药药物通用名称

麻醉科常用药药物通用名称

麻醉科常用药药物通用名称
精神类药物
1.红花油 - 丁香油酸钠
2.吗啡 - 吗啡
3.咪达唑仑 - 咪达唑仑
4.芬太尼 - 芬太尼
5.氟哌利多 - 氟哌利多
镇痛类药物
1.氯胺酮 - 氯胺酮
2.突尼西林 - 突尼西林
3.丙泊酚 - 丙泊酚
4.阿片类药物 - 阿片类药物
5.明可欣 - 明可欣
麻醉类药物
1.丙戊酸 - 丙戊酸
2.噻唑氯铵 - 噻唑氯铵
3.依托咪酯 - 依托咪酯
4.羟考酮 - 羟考酮
5.强力松 - 强力松
非诊断性药物
1.盐酸克林霉素 - 盐酸克林霉素
2.多巴胺 - 多巴胺
3.乙醚 - 乙醚
4.氧气 - 氧气
5.硝酸甘油 - 硝酸甘油
镇静类药物
1.肌肉松弛剂 - 肌肉松弛剂
2.丁磺酰胺 - 丁磺酰胺
3.暴力松 - 暴力松
4.依托咪酯 - 依托咪酯
5.甘油苯考酮 - 甘油苯考酮
麻醉科常用药药物通用名称多种多样,细节千变万化,同时也是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医生们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根据病情、病史和不同的临床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最佳治疗效果。

麻醉药品目录

麻醉药品目录

麻醉药品目录一、引言麻醉药品是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药物之一,它们能够在手术和其他医疗程序中让患者处于无痛或半意识状态,从而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因此建立一个详尽的麻醉药品目录至关重要。

二、常用麻醉药品列表下面列出了一些常用的麻醉药品及其基本信息:1.丙泊酚(Propofol):一种用于静脉全麻的短效麻醉剂,具有快速起效和缓解作用的特点。

2.依替普利(Etomidate):一种用于短期全麻的麻醉药品,适用于心、脑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3.罗库定(Rocuronium):一种非脱敏性肌松药,常用于辅助气管插管和维持肌肉松弛状态。

4.芬太尼(Fentanyl):一种强效镇痛药,通常用于手术前和手术中的止痛目的。

三、麻醉药品的分类根据作用方式和药理特点,麻醉药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静脉全麻药品:如丙泊酚、依替普利,通过静脉注射快速诱发全身麻醉。

2.气管插管用肌松药:如罗库定,用于帮助气管插管并保持肌肉松弛状态。

3.镇痛药品:如芬太尼,具有强效止痛作用,在手术中常用于镇痛目的。

四、麻醉药品的副作用尽管麻醉药品在医疗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它们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和呕吐等。

因此,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五、麻醉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1.医护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正确使用麻醉药品。

2.严格按照麻醉药品的使用说明和剂量给药,避免过量使用。

3.患者在接受麻醉药品治疗前,应告知医生其过敏史和其他相关病史,以确保安全使用。

六、结论建立一个完善的麻醉药品目录对于医疗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明确列出常用麻醉药品及其基本信息、分类、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有助于医护人员正确选择和使用麻醉药品,确保患者在手术和治疗过程中得到安全有效的麻醉。

临床常用麻醉药大全

临床常用麻醉药大全

常用麻醉药1、丙泊酚注射液药品名称:丙泊酚注射液曾用名:力蒙欣【适应症】本品适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也用于加强监护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也可用于麻醉下实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

【性状、成分】白色等渗静脉注射液,每毫升含双异丙酚10毫克,同时内含精制大豆油、精制蛋黄卵磷脂、甘油和注射用水等。

【吸收、分泌、清除】力蒙欣是一种起效迅速(30秒)、短效的全身麻醉药,通常从麻醉中复苏迅速。

力蒙欣一次冲击剂量后或输注终止后,可用三室开放模型来描述。

首相具有迅速分布(半衰期2-4分钟)、迅速消除(半衰期30-60分钟)的特点。

力蒙欣分布面广,并迅速从机体消除(总体消除率1.5-2升/分钟)。

用力蒙欣维持麻醉时,血药浓度逐渐接近已知给药速率稳态值。

当输注速率在推荐范围内,它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

【用法、用量】使用力蒙欣通常需要配合使用镇痛药。

力蒙欣可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并可与常用的术前用药、神经肌肉阻断药,吸入麻醉药和镇痛药配合使用。

A成人:麻醉诱导成人初始剂量每10秒约给药4ml(40mg),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

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人大约需要2.0-2.5mg /kg的力蒙欣。

超过该年龄需适当减量。

ASAIII级和IV级病人,给药速率应更低,每10秒约2ml(20mg)。

麻醉维持持续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力蒙欣都能够达到较好的麻醉维持效果。

麻醉维持所需的给药速率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通常4-12mg/kg/h的速率能维持令人满意的麻醉。

重复单次注射给药应根据临床需要,每次给予力蒙欣2.5ml(25mg)至5.0ml(50mg)的量。

ICU镇静用于接受人工通气强化监护病人的镇静时,应持续输注力蒙欣。

通常在0.3-0.4mg/kg/h的输注速率范围内,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镇静效果。

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以2.0mg/kg剂量衽麻醉诱导,术中若因疼痛刺激病人有肢体活动时,以0.5mg/kg的剂量追加。

B小孩:力蒙欣不建议用于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

常用麻醉药大全

常用麻醉药大全

常用麻醉药1、丙泊酚注射液名称:丙泊酚注射液曾用名:力蒙欣【适应症】本品适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也用于加强监护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也可用于麻醉下实行无痛人工。

【性状、成分】白色等渗静脉注射液,每毫升含双异丙酚10毫克,同时内含精制大豆油、精制蛋黄卵磷脂、甘油和注射用水等。

【吸收、分泌、清除】力蒙欣是一种起效迅速(30秒)、短效的全身药,通常从麻醉中复苏迅速。

力蒙欣一次冲击剂量后或输注终止后,可用三室开放模型来描述。

首相具有迅速分布(半衰期2-4分钟)、迅速消除(半衰期30-60分钟)的特点。

力蒙欣分布面广,并迅速从机体消除(总体消除率1.5-2升/分钟)。

用力蒙欣维持麻醉时,血药浓度逐渐接近已知给药速率稳态值。

当输注速率在推荐范围内,它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

【用法、用量】使用力蒙欣通常需要配合使用镇痛药。

力蒙欣可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并可与常用的术前用药、神经肌肉阻断药,吸入和镇痛药配合使用。

A成人:麻醉诱导成人初始剂量每10秒约给药4ml(40mg),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

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人大约需要2.0-2.5mg /kg的力蒙欣。

超过该年龄需适当减量。

ASAIII级和IV级病人,给药速率应更低,每10秒约2ml(20mg)。

麻醉维持持续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力蒙欣都能够达到较好的麻醉维持效果。

麻醉维持所需的给药速率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通常4-12mg/kg/h的速率能维持令人满意的麻醉。

重复单次注射给药应根据临床需要,每次给予力蒙欣2.5ml(25mg)至5.0ml(50mg)的量。

ICU镇静用于接受人工通气强化监护病人的镇静时,应持续输注力蒙欣。

通常在0.3-0.4mg/kg/h的输注速率范围内,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镇静效果。

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以2.0mg/kg剂量衽麻醉诱导,术中若因疼痛刺激病人有肢体活动时,以0.5mg/kg的剂量追加。

B小孩:力蒙欣不建议用于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

麻醉对麻醉药物的选择

麻醉对麻醉药物的选择

麻醉对麻醉药物的选择麻醉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使手术患者进入无痛状态,帮助医生顺利进行手术操作。

而麻醉药物的选择,则是麻醉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正确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不同麻醉药物的特点出发,探讨麻醉对麻醉药物的选择问题。

一、静脉麻醉药物的选择静脉麻醉药物是常用的麻醉药物之一,常见的有丙泊酚、地西泮等。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迅速 onset 和清醒迅速的特点,适合于手术时间短暂的患者。

而地西泮则是一种长效静脉麻醉药物,起效慢,持续时间较长,适合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

在选择静脉麻醉药物时,需要结合手术的时间和特点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插管麻醉药物的选择插管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气管插管和维持麻醉状态,常见的有异丙酚、瑞芬太尼等。

异丙酚是一种短效插管麻醉药物,具有较强的镇静和催眠作用,起效迅速,但持续时间较短。

瑞芬太尼则是一种强效镇痛药物,能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适用于疼痛刺激较大的手术。

在选择插管麻醉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特点和手术的需要,以达到良好的插管效果和麻醉深度。

三、吸入麻醉药物的选择吸入麻醉药物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常见的有七氟醚、异氟醚等。

吸入麻醉药物具有起效迅速和停药后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

七氟醚和异氟醚是常见的吸入麻醉药物,其麻醉深度可通过改变蒸汽浓度来控制。

在选择吸入麻醉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特点、手术的时间和麻醉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麻醉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四、全麻药物的选择全麻是一种同时应用多种麻醉方式的综合麻醉方法,常用的全麻药物有异丙酚、瑞芬太尼、七氟醚等。

在进行全麻时,需要综合考虑手术的特点、患者的需求和麻醉医生的经验进行合理选择。

全麻药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总结而言,麻醉对麻醉药物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合理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可以提高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引言概述:麻醉科急救药物是在麻醉科医生处理急救情况时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具有快速、有效的作用,可以迅速控制患者的症状,保证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急救药物的五个主要部份,包括镇痛药物、镇静药物、肌松药物、气道管理药物和心血管支持药物。

一、镇痛药物1.1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具有强力的镇痛作用,可用于急性剧痛的缓解。

1.2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酮洛芬等,可用于轻度到中度疼痛的缓解,常用于术后镇痛。

1.3 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可用于局部麻醉和神经阻滞,适合于手术和疼痛管理。

二、镇静药物2.1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具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可用于镇静、催眠和预防惊厥。

2.2 吡拉西坦类药物:如异丙酚、咪达唑仑等,具有快速起效和短效的特点,适合于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

2.3 α2受体激动剂:如地塞米松、氟马西尼等,具有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可用于镇静和镇痛的辅助药物。

三、肌松药物3.1 非去极化肌松药物:如虎魄胆碱、罗库溴铵等,可用于促进肌肉松弛和减少肌肉反抗。

3.2 去极化肌松药物:如虎魄胆碱、醉酒菜碱等,可用于快速诱导和维持肌肉松弛。

3.3 选择性肌松药物:如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等,具有选择性作用,可用于特定病例的肌松需求。

四、气道管理药物4.1 气管插管用药物:如利多卡因、虎魄胆碱等,可用于气管插管时的表面麻醉和预防咳嗽反射。

4.2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可用于支气管痉挛温和道梗阻的缓解。

4.3 气道清洁药物:如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溶液等,可用于气道湿化和清洁,保持气道通畅。

五、心血管支持药物5.1 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可用于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时的血管收缩和升压。

5.2 心律调整药物:如胺碘酮、普鲁卡因胺等,可用于心律失常的纠正和预防。

5.3 血液稀释剂:如羟乙基淀粉、白蛋白等,可用于补充血容量和维持循环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麻醉药物
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及范围
临床麻醉 急救与复苏 重症监测治疗 疼痛治疗及其机制的研究 其他任务
2020/11/28
麻醉药作用于不同神经部位与麻醉方法分类
麻醉方法分类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蛛网膜下隙阻滞 硬脊膜外隙阻滞
区域阻滞或传导阻滞 或神经节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表面麻醉
麻醉药作用方式 吸入 静脉注射,滴注 肌肉注射 直肠灌注
卡因等
2020/11/28
局麻药作用机制
局麻药可直接与电压门控的Na+通 道相互作用而抑制Na+的内流,阻止动作 电位的产生和神经冲动的传导,产生局麻 作用.
局麻药主要作用于Na+通道上一 个或更多的特殊结合位点.封闭神经细 胞膜Na+通道的内口.
2020/11/28
局麻药在Na+通道细胞膜内侧的 作用点是位于α 亚单位第Ⅳ区的S6节 段上的氨激酸残基.
高敏反应 特异质反应 变态反应 局部组织损伤
2020/11/28
常用局麻药的药理特点
种类

效能
酯类
普鲁卡因 1
丁卡因
16
酰胺类
利多卡因 4
布比卡因 16
罗哌卡因 16
起效 浸润麻醉 浸润麻醉最 毒性反应血药 时效(min) 大剂量 (mg0 浓度(μ g/kg)
快 45~60 慢 60~180
1000 100
③注药时注意回吸
④警惕毒性反应先兆
⑤麻醉前尽量纠正病人的病理状态, 术中避免缺氧和CO2蓄积
2020/11/28
治疗 ①首先停止继续给药,保持呼吸道 通畅,给氧
②如病人极其紧张甚至烦躁,IV地 西泮0.1~0.3mg/kg
③如惊厥发生,应及时控制 ④应注意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和监 测病人体温
2020/11/28
2020/11/28
获得满意神经传导阻滞应具备三个条件: (1)局麻药必须达到足够的浓度; (2)必须有充分的时间,使局麻药分子到达 神经膜上受体部位; (3)有足够的神经长轴与局麻药接触.
2020/11/28
吸收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先兴奋后抑制 局麻作用越强者越容易引起惊厥. 中枢抑制神经元对局麻药较敏感.
2020/11/28
〔碱基〕与〔阳离子〕两者的比例,取 决于局麻药本身的pKa与内环境的pH.
在酸性环境下,存在较高浓度的阳离子. 在碱性条件下,存在较高浓度的碱基.
局麻药分子透过神经膜的数量取决于 碱基的浓度. pH升高,碱基浓度增加,增强局 麻药通透神经膜的能力.只有当局麻药穿透 神经膜后,阳离子才能与其受体相结合并阻 滞神经冲动的传导.
2020/11/28
叔胺 (亲水基)
酯类局麻药: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 卡因等. 在血浆内被水解或胆碱酯酶所 分解.
酰胺类局麻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左 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在肝内被酰 胺酶所分解.
2020/11/28
临床分类
根据临床上局麻药作用时间的长短分类 短效局麻药:如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 中效局麻药:如利多卡因等 长效局麻药:如布比卡因,丁卡因,罗哌
2020/11/28
(四)局麻药混合应用
目的:取长补短, 缩短起效时间和延 长时效
不同药物的优缺点相互补偿.
(五)局麻药的药理特性
脂溶性
蛋白结合力
组织弥散性 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2020/11/28
体内过程
吸收 剂量的大小﹑注药部位﹑是 否加用血管收缩药都可影响血药浓 度.
分布 取决于各药理化性质﹑各组 织器官的血流量等因素.
2020/11/28
局部麻醉药 一类局部应用于神 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能暂时﹑完 全和可逆地阻滞神经冲动的产生 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 部出现暂时性感觉丧失的药物.
2020/11/28
局麻药的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
局麻药均属于芳香基-中间链-胺基结构的化合物
不饱和的(芳香)环
中间链
酯类(CO) (亲脂基) 中间链 酰胺类(CNH)
肾上腺素的浓度 1:200000(5μg/ml)
2020/11/28
(三)pH
局麻药多为弱碱性叔胺或仲胺
与酸结合形成可溶于水的盐
RN+HCL RNH++CL-
RNH+
阳离子 带电荷 可溶于水
RN+H+
碱基 不带电荷 可溶于脂
Ka=〔H+〕〔RN〕/〔RNH+〕
= 〔H+〕 〔碱基〕/ 〔阳离子〕
pKa=pH-lg(〔碱基〕/ 〔阳离子〕)
快 60~120 400 慢 240~480 175 慢 240~480 200
大于5 大于1.5 大于4
2020/11/28
局麻药的临床应用
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局部静脉麻醉 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蛛网膜下间隙阻滞
2020/11/28
镇痛 预防和治疗颅内压升高 抑制心律失常 治疗癫痫大发作
局麻药注入椎管内
局麻药注入
局麻药浸润 局麻药喷﹑洒
作用的神经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
蛛网膜下隙脊神经 硬脊膜外隙脊神经 神经干或神经丛或 神经节 神经末梢﹑皮肤 粘膜
2020/11/28
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麻醉性和非麻醉性镇痛药 肌肉松弛药 局部麻醉药
2020/11/28
局部麻醉药 (Local anesthetics)
生物转化与排泄 酯类:假性胆碱酯 酶 酰胺类:肝微粒体酶﹑酰胺酶
2020/11/28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心血管功能不全
主要原因:局麻药误入血管内或剂量过大
2020/11/28
预防措施 关键在于防止或尽量减少局 麻药吸收入血和提高机体的耐受力.
①使用局麻药的安全剂量
②在局麻药中加入血管收缩药
心血管系统 局麻药可降低心肌兴奋性,使心 肌收缩性减弱﹑传导减慢和不应 期延长.
2020/11/28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
(一)剂量
剂量的大小可影响局麻药的显效快慢 ﹑麻醉深度和持续时间.
但剂量的增加,往往可以导致毒性反应 的发生.
2020/11/28
(二)加入血管收缩药
局麻药中加入适量肾上腺素 ①减慢局麻药从作用部位吸收 ②降低血内局麻药的浓度 ③延长局麻药的有效时间 ④减少全身的不良反应
局麻药阻滞Na+内流的作用,具有使 用依赖性.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较静息 的神经更敏感.
2020/11/28
未解离的碱基 局麻药分子
解离的阳离子
2020/11/28
药理作用
局部麻醉作用
阻滞的程度与局麻药的剂量﹑浓度﹑ 神经纤维的类别以及刺激强度等因素有关.
浓度自低而高,痛觉最先消失,依次为温觉 ﹑触觉深部感觉,最后运动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