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次成功的试验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1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1
引入环节教师从析题入手,教师教学按照学生提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做到有效组织,学生先汇报交流,教师后点拨指导。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教师能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通过适切的评价语言的使用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积极地回应。
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本节课教师导入很新颖,围绕单元主题“爱的教育”谈话之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欠缺
补充视点: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记录表(三)
授课者
陶云霞
授课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一次成功的试验
观察视角
怎么学
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新课,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针对这些问题有效的开展教学。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4: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4: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样?(生说说心情)请把你现在的心情写下来。

师:下面就请操作员拿出我们的实验用品:一把格尺,一些碎纸屑。

看到这两样东西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说一说。

(这个实验很熟悉,是验证摩擦生电)
2.实验中,按照一定顺序表达,说完整。

师:下面我们的实验就要正式开始了,提出要求:请大家仔细观察看老师示范操作,看懂了吗?
师: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做这个实验。

(课件出示2)(实验要求:一个人做时,另一个人一定要仔细观察他是如何操作的,然后两个人交换,保证每人做一次。

做完实验之后,两个人互相说一说,再把自己做实验的过程和心情记录下来)
师:指名读(如果有人用“先……接着……然后……最后……”及时板书(板书:“先……接着……然后……最后……”),并表扬这样说真是特别有条理,顺序特别清晰。

如果没有人说,老师引导学生这样说:如果能用上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语就能让文章更有条理了)
示例:只见小刚先把尺子、碎纸屑从纸袋里拿出来,接着用尺子使劲在自己的头皮上摩擦,然后赶紧把尺子靠近碎纸屑,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纸屑被吸起来了,紧紧粘在了尺子上。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
3.实验后,收拾心情说感受
师:同学们,实验到现在已经结束了,有哪些同学做成功了,说说你现在的心情?没有成功的你的心情呢?
4.借助图表回忆做小实验的情景。

(课件出示3)【设计意图:亲自
实验,真切感受实验过程,实验的有趣发现,有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理顺了写作的思路。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4篇课文。

其中《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为精读课文,《好汉查理》为略读课文。

课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的命运;教育家的“逃生”实验,在同学们的合作下获得了成功;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自称“好汉”的小男孩查理,在帮助一位残疾小女孩的同时,也改正自己的缺点。

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问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课文中有所涉及,但本单元内容有所扩展,内涵更加丰富。

从爱家人到爱朋友、爱同学、爱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些爱都包含着更多的时代内内容。

例如,一次成功的实验在“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关爱主题下,还含着合作、讲求秩序才能成功的现代意识;好汉查理在帮助残疾女孩的同时,自身的不足也得到改进,在爱的主题下还蕴涵着“信任与理解”的思想。

本单元的各个环节的教学都体现了爱的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种感情。

例如,导语告诉学生: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所选课文都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爱的故事;口语交际也是通过夸奖身边的同学来表达爱。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围绕专题组织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段落体会世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人间爱的暖意。

3、掌握38个生字和49个词语。

三、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人间爱的暖意。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爱无处不在,爱包含在生活的细节中。

3、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得到爱是幸福的,献出爱是快乐的。

四、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永远是语文教学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

新教材的阅读教学因为其所选文章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汉语表达纯正、文体多样,而使她分外美丽。

在教学中切入重点,贯通全文;精当提问,开放大气;引导质疑,深入探究;感悟体验,注重朗读。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爱是什么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爱是什么

爱是什么梅江镇中心校:曾茜上课班级:三(3)群文篇目:《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

教学目标:1.在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中增强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爱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3.阅读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爱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2.阅读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出议题1.出示“爱”,学生谈感受。

2.板书课题:爱是什么二、导读《掌声》。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让你感受到“爱”的语句。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反馈。

三、分组选读《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

1.默读群文,完成表格。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提升感知1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2.教师小结,梳理所学。

板书设计:爱是什么鼓励支持关爱先人后己善良同情……掌声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

她很文静,总是默(mò)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因为她得过小儿麻(má)痹(bì)症(zhènɡ),腿脚落(lào)下了残疾(jí),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zī)势(shì)。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是刚调(diào)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kuànɡ)。

英子犹豫(yù)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zhòu)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原文及教案

【导语】《⼀次成功的实验》讲的是⼀位教育家来到⼀所⼩学进⾏的⼀次意外危险时刻的⼼理测试实验。

实验的成功反映了三个学⽣懂得要团结,要⼼中有他⼈的好品质。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教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30课《⼀次成功的实验》原⽂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 ⼀位教育家来到⼀所⼩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让他们做个游戏。

这位教育家从⼿提包⾥拿出⼀个瓶⼦,⼜取出三个系着绳⼦的⼩铅锤(chuí)。

他把瓶⼦放在地上,把三个⼩铅锤分给三个学⽣,让他们拿着绳⼦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

他对三个学⽣说:“这个瓶⼦是⼀⼝井,不过现在井⾥没有⽔。

你们⼿⾥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

井⼝很窄,⼀次只能上来⼀个⼈。

”说完,他⼜问:“记住了吗?”三个学⽣齐声回答:“记住了。

”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灌⽔,他⼀边灌,⼀边喊:“危险!快上来!⼀……⼆……” ⼀个⼥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你第⼆,我最后。

” “三”字刚出⼝,三个学⽣就顺利地把⼩铅锤⼀个⼀个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这个⼥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问。

⼥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先出去。

”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孩,好久才放下。

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dǔ)在瓶⼝,⼀个也拉不出来。

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huò)得了成功。

”【教案⼀】 【教学⽬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⒉运⽤多读多想的读书⽅法,读懂课⽂内容,培养学⽣⾃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⒊教育学⽣学习⼩⼥孩先⼈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重点】 了解实验(游戏)的经过,弄懂实验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课⽂最后⼀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 瓶⼦、玻璃球、细绳⼦、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导⼊新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原文及教案

【原文】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請校長找來三個學生,讓他們做個遊戲。

這位教育家從手提包裏拿出一個瓶子,又取出三個系著繩子的小鉛錘(chuí)。

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個小鉛錘分給三個學生,讓他們拿著繩子頭,先後把鉛錘放到瓶子裏。

他對三個學生說:“這個瓶子是一口井,不過現在井裏沒有水。

你們手裏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

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

”說完,他又問:“記住了嗎?”三個學生齊聲回答:“記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裏灌水,他一邊灌,一邊喊:“危險!快上來!一……二……”一個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後。

”“三”字剛出口,三個學生就順利地把小鉛錘一個一個提了出來。

教育家問這個女孩:“你剛才跟他倆說了什麼?”女孩如實地告訴了他。

“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教育家又問。

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這位教育家激動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他對校長說:“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結果鉛錘都堵(dǔ)在瓶口,一個也拉不出來。

今天,我的實驗終於獲(huò)得了成功。

”【教案一】【教學目標】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運用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讀懂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⒊教育學生學習小女孩先人後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學重點】瞭解實驗(遊戲)的經過,弄懂實驗成功的原因。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教學準備】瓶子、玻璃球、細繩子、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遊戲激趣,導入新課。

1、學生分組做遊戲,教師記時,看哪一組用最短的時間將玻璃球從瓶中拉出來。

2、請參加遊戲的學生說說自已在做遊戲時的感受和體驗。

3、請沒有參加遊戲的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小結過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剛才遊戲有關的課文,文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參加了剛才同樣的遊戲,他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三班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学校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

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

课文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颜色,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预备过冬的情景。

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奇异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快的秋天。

(二)、教学目标1、熟识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奇妙以及颜色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雨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颜色美。

二、说教法、学法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反复品读、深究、争辩,感受秋雨的美。

三、说教学程序(一)欣赏图,感受美景,揭示课题1、观看图,谁来说说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图上画了哪些景物?你宠爱秋天吗?为什么?2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并画出课文的生字、生词。

2、同桌之间相互帮忙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状况:幻灯出示词语、句子(三)、品读课文,感受秋雨的美1、同桌一起读课文,在秋雨里,你看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沟通、争辩:(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秋天的雨?(2)反馈(3)朗读体会句子(4)你觉得秋雨奇异吗?把你宠爱的段落多读几遍。

3、品读第一自然段(1)谁情愿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小组读、个别读等形式)(2)、你觉得秋雨奇异在何处?再次体会秋雨的奇异,读出宠爱之情。

4、品读其次自然段(1)、自由读其次自然段,把宠爱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说说宠爱这段哪句话?(3)体会银杏树、枫树的句子。

(去词体会,比较句子)(4)、把描写颜色的词画下来。

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作文(优秀6篇)

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作文(优秀6篇)

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作文(优秀6篇)篇一: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作文500字篇一尝试就像是一个个脚印,只有一次次的尝试,一个个的脚印,才能踏出一条大道,引你走向成功。

然而,尝试也有丰富的一面:有的会让你念念不忘;有的会让你胆战心惊;也有的会让你受益匪浅。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一次尝试。

暑假里的一天。

我在家里专心致志地看书,突然,我被书上的一个问题吸引住了:怎样才能使高空摔下来的鸡蛋不破?看到这个问题,我很奇怪,鸡蛋轻轻一碰就会破,从高空摔下来,还要不破,这怎么可能呢?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我还是想试一试。

我找出一个鸡蛋,爬到阳台边,手一松鸡蛋便从我手中掉了下去,只听见“啪”的一声,鸡蛋开了花。

我不甘心,又拿了个鸡蛋,这次,我不想刚才那样冒冒失失了,我思索着:要想鸡蛋不破,最好用什么东西把鸡蛋包起来。

我看到了一条毛巾,便把鸡蛋包在了毛巾里,然后把鸡蛋扎紧了,来到了阳台边,把鸡蛋丢了下去。

这次没有听到“啪”的声音了,我想是成功了,鸡蛋肯定没有破。

来到楼下,我把系在布上的绳子解开,令我失望的是布里的鸡蛋还是破了,蛋清蛋黄流了一地。

两次都没有成功,我就不信这个邪!我第三次拿起鸡蛋,这回,我不只包了一条毛巾,还包了一块厚厚的海绵,我将鸡蛋小心翼翼的扔了下去。

鸡蛋掉在地上后,我迫不及待地奔到楼下,把海绵和毛巾轻轻地打开,一个完好无损的鸡蛋出现在我的眼前。

“耶!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我高兴地大叫起来,经过这件事,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二: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作文篇二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成功也有失败。

也许失败占百分之九十九,而成功只占百分之一,所以说成功是难能可贵的,成功的滋味也是不同寻常的。

我也成功过,也曾尝到过成功的滋味。

小时候有一次我去学游泳,以为游泳很容易,哪里知道学起来并不轻松。

爷爷首先跃进了游泳池,我站在上面不敢下水。

爷爷鼓励我说:不要怕,你下水来试试,不下水是学不会游泳的。

我在爷爷的鼓励下,下到了水里,可水刚刚没过胸口,便感到了水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成功的试验
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顺利、不假思索、激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4.教育学生学习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实验(游戏)的经过,通过分析人物动作、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懂得实验“成功”的真正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瓶子、玻璃球、细绳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学生分组做游戏,看哪一组能用最短的时间将玻璃球从瓶中拿出来。

2.请参加游戏的学生说说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原因。

3.小结、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刚才游戏有关的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小朋友参加了刚才同样的游戏,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板书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导入: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以教师讲故事和学生分组做实验导入,感受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初步体验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为突破难点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1.出示阅读提示:
听课文朗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播放课文范读。

2.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学生做“逃生”游戏的事。

过渡:刚才听了课文范读,现在老师想听一听同学朗读课文。

3.老师重点指导下面两个词语:
铅锤:chu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4.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5.了解课文内容。

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6.小组合作讨论: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分组反馈讨论结果。

重点指导: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

我最后。

’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从这几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2)“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8.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

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三、作业超市
1.抄写课文中精彩的词句。

2.回家和小伙伴们做做这个试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2.理解重点词句,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三年级语文教案
1.展示朗读才能。

指名读课文,小组开火车读。

2.评价朗读情况。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1)指出读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

(2)在大家朗读时,有读得不准的生字和词,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3)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然后评价认读情况。

二、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小组内完成下列作业。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准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经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成功的原因的。

(2)完成下列练习。

随机板书:准备阶段、实验阶段、成功的原因。

a、实验的准备:()自然段──()自然段
b、实验的过程:()自然段──()自然段
c、实验成功的原因:()自然段──()自然段
d、这个实验是谁让做的?
e、实验有哪些准备?
f、实验怎样算是失败?(口答)
g、实验怎样才是成功?(口答)
(3)指导分段。

(4)这个实验是谁让做的?(明确做实验的人)
(5)实验有哪些准备?(学习第3自然段,找出有关词)依次、迅速、提(板书)
(6)实验怎样算是失败?(不能迅速拉出)
(7)实验怎样才是成功?(迅速依次拉出)
(8)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用“--”画出,怎么做的,用“ ~~”画出,(重点句一一分析)
理解重点句一:
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导体会小女孩的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等。

可引导学生从任何一方面来理解这句话,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理解重点句二: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引导学生从“不假思索”一词及小女孩的话来领悟人物精神。

(7)说说他们实验成功的原因。

(口答)(板书)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8)实验成功后,教育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用“ ____”画出。

激动抱好久放(原因是教育家的话)
理解重点句三:
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家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

(9)我们从小女孩身上学到了什么: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

(10)我在团结合作方面做得(在对应的括号里打√)(自我评价)特别好()好()一般()不好()
【本文内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

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三、品读感悟。

1.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读好人物对话。

2.重演课文中的游戏,进一步体会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

3.说一说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了什么?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四、作业设计
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