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西师)

l、春的消息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背诵课文。
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春的消息》,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2(齐读)相信大家都能很好地完成。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现在开始读,3分钟后比赛谁读得正确2.分段读3.生纠错,师板书4.师生共同解决易错字(聆、搔)(1)学生读字(2)检测(聆听、雏菊、欣喜、绿苞、瘙痒、面颊)三、再读课文,要求流利。
现在同桌互读课文,2分钟后进行比赛,看谁能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1.同桌互读2.指名读四、学会写生字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比一比谁能正确的默写生字。
1.自由朗读生词,5分钟后进行比赛2.检测指名上台写,其余的在本上写3.学生纠错,师生共改五、当堂训练1.形近字组词聆()拎()雏()难()欣()吹()苞()抱()2.多音字组词六、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知春天刚来到时景物的变化特点。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知春天刚来到时景物的变化特点。
一、板题、示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一课,相信大家一定能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1).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知春天刚来到时景物的变化特点。
二、过程:1.生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4分钟后指名回答)。
2.指名学生回答3.生齐读描写春天美好的句子同学们刚才做的非常好,我们再共同来看下一个目标。
【西师大版】2019年春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配套教案设计2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教案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及新词。
2.用课后的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天安门广场上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4.学习写一写学校的升旗仪式。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及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天安门广场上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及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 1 页共5 页
第 2 页共5 页
第2课时
第 3 页共5 页
第 4 页共5 页
第 5 页共5 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绽开想象.感触春天的美妙。
3、教学重点:(1)、把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绽开想象.感触春天的美妙。
4、教学难点:在诵读过程中绽开想象.感触春天的美妙。
5、课时支配:两课时6、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状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获到哪些春的消息?2、导入新课。
有一位闻名诗人叫金波.他发觉了一些春天的脚印.并且写了一首柔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同学字1、自由读课文.熟悉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⑴、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⑴、“聆”“雏”“唤”“搔”等字要注重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详细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状况。
指名同学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1、同学自由读.抽读.同学、师生互评;老师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互相沟通.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7、课堂作业设计(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翼——聆听——爱护——欢喜——光明——翠绿——(2)、读完课文后.你感触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8、板书设计:雏菊开放的声音.叶出绿苞.溪水歌唱追寻春天太阳照射.被嫩草搔痒脸蛋的脚印1、课题:春的消息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
体味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同学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3、教学重点:在诵读过程中绽开想像.感触春天的美妙。
4、教学难点:品读课文。
体味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西师大5篇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西师大5篇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西师大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赵一曼,知道赵一曼的感人事迹。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上的资料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个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一定要珍惜。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必须要牢记国耻,发愤学习,勇于拼搏,克服一切困难,用聪明才智建设一个更强大的祖国。
教学准备:学生整理有关赵一曼的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位哲人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
在东北抗日的战场上,有无数的抗日英雄在誓死保卫着我们的国土。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
她是众多抗日英雄中为数不多的一位女英雄——赵一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山黑水间的抗日英雄(四)赵一曼”(教师板书)二、体验交流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教师出示赵一曼的照片和简介。
2、赵一曼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但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他抛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最前线,在他的身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
由于我们手中没有教材,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材料,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读一读他的事迹,一会老师再请一名同学把她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交流资料。
4、各组讲述赵一曼的故事。
5、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赵一曼闭口不语,受过多种酷刑从没有开口喊叫一声,这就是我们的女英雄赵一曼,让我们一起走进她。
(出示课间)6、赵一曼不仅仅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他在他的孩子宁儿只有一岁大的时候就离开孩子到异地参加革命去了,但是他的心永远牵挂着她的宁儿。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7年没有相见的孩子宁儿,他在临终前给宁儿写了这样一封信,(出示课件)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教师朗读信的内容。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峡情》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峡情》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三峡大坝项目的历史和现状;2.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文章阅读技巧;3.能够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三峡情》2.教案PPT3.本课所需的生词词卡片教学过程1. 自主阅读让学生先自主阅读一遍本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的总结和感受。
2. 文章学习2.1 生词学习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生词,并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词汇积累,推测出生词的含义。
老师和学生一起用PPT进行生词学习,掌握以下生词:•汹涌•伟岸•污染•掩映•寿命•资源2.2 理解文章大意学习生词之后,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梳理出文章主要讲述的事情和情感、意义的表达。
2.3 借助图表加深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老师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多种图表手段,让学生通过图表的形式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3. 语文表达3.1 口语表达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就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
可以让学生表演、演讲或进行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并沉浸在所学的语言环境中。
3.2 写作提升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就所读文章的情感和意义进行自由写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和润色,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后拓展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有关三峡大坝项目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拓展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与“三峡情”有关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水平。
总结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三峡情》,了解三峡工程项目的历史、现状,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三峡大坝的解读窗口,同时也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
作为教师需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多角度掌握所学知识。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教案5篇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教案5篇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
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
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互相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事情,从而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不但......还“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学习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
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时珍》这篇课文。
二、自学(略)。
三、读议课文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三年级西师版语文下册教案

教案名称:三年级西师版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本中所涉及的词语、句型及篇章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选用的是西师版语文下册教材,共包括若干课文和篇章,围绕儿童生活、社会活动和自然环境展开。
教材内容生活化、贴近学生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教授课文中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学生课本、练习册。
3.教学工具:黑板、彩笔、录音机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小狗爱找零食》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简短的问答引起学生兴趣,预习新课。
2.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模仿语音语调,理解课文内容。
3.词语解释: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用例句加以说明。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并进行小组互动。
5.课文复述: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复述。
6.巩固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文内容。
第二课:《大象感冒了》1.导入: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思考。
2.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词义理解和句型运用。
3.课文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4.课文解读:解读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5.情感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积极向上的情感体会。
6.拓展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拓展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课文内容。
六、教学评估:1.进行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通过课堂讨论和合作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个体和小组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这个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遵守法规。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新加坡街头见闻》①什么是见闻?所见所闻?②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估计:看到什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新加坡在哪?那什么样?对策:你对新加坡有什么了解?新加坡人口有400多万,大约七成是华人,两成马来人,剩下一成是印度裔及欧亚裔、英语是主要语言,大约有60个小岛组成,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默读课文思考交流:作者在新加坡见到了什么?(板书:见小女孩)(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马线的红灯前,一动也不动地等待着。
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而她只打了一把很小的雨伞,任凭大雨把衣衫打湿打透,直到红灯灭,绿灯亮起来,才慢慢地沿着斑马线穿过路口。
)找得很准,愿意读读吗?2、当时是什么情景?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3、如果是你走在马路上,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样去做?生自由谈估计:跑过马路4、师:可是这位小女孩在这样的天气里,却等到绿灯亮了才穿过马路。
5、师:在咱们的周围你遇到过像小女孩这样的人吗?小结:是呀!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的周围很少见,出示:我被这一切打动了,紧走了几步,超过小女孩,转身看她一眼。
我被什么打动了,为什么会被打动,为什么会做出这些反应?生自由谈。
6、当时作者是怎样想的?7、那应该怎么读呢?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3、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5、课时安排:两课时6、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7、课堂作业设计(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欢喜——明亮——翠绿——(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8、板书设计:雏菊开放的声音.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1、课题:春的消息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3、教学重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品读课文。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教学时间:第二课时6、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
会读、会写、会释义。
二、品读诗歌.深入感悟1、引导感悟第一节。
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2、自读自悟第二节。
你喜欢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3、合作学习第三至六节。
⑴、这四节诗中.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勾画出来.议一议。
体会春景给“我”带来的快乐。
⑵、质疑问难.合作释疑。
4、朗诵诗歌.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和赞美春天。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抄写、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2、看谁还能捕捉到更多更新春的消息。
四、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课后第一题8、板书设计春的消息春风、春水、树枝、水鸭——盼望春天换上春装“飞过”、“飞上”——寻找春天蝴蝶飞舞聆听春天雏菊开放的声音.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9、教学反思:1、课题:快乐的小燕子2、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3、教学重点:记住本课生字新词。
4、教学难点: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
5、教学时间:两课时6、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激趣激疑1、激趣。
⑴、出示谜语.猜猜它是谁。
⑵、出示有关小燕子的图.看看这是谁。
()的小燕子填空后齐读课题。
3、激疑。
⑴、根据自己对小燕子的了解.说说在横线上还可以填什么词语。
⑵、为什么是“快乐的小燕子”呢?二、读通课文.认读生字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正音。
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注意字形比较复杂的生字. 如“捷”“瞬”“漾”等。
3、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4、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自己从课文中又了解到小燕子的一些什么情况。
2、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其他合乎文意的词语填空。
()的小燕子。
(如:漂亮的小燕子.妙舞轻扬的小燕子.活泼的小燕子……)四、师生共同小结:1、从刚才的阅读和填空可以看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燕子的?2、由此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体会小燕子的快乐?五、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8、板书设计:快乐的小燕子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快乐在雨中——妙舞飞扬活泼可爱的1、课题:快乐的小燕子2、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春景。
3、教学重点: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4、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具准备: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6、教学时间:第二课时7、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听写生字词。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二、重点阅读.感悟快乐1、读课文.画出自己能从中体会出小燕子快乐的兔子或段落。
2、在小组内将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交流自己的体会。
3、在全班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是怎样体会到小燕子的快乐。
4、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课文第三段。
三、感情朗读.品味快乐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课外阅读.拓展延伸1、说说你还哪些有关小燕子的知识。
2、师生互相推荐有关小燕子的书或文章.以供课外阅读。
五、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1)、看拼音.写汉字shùn lǜe yànɡ cù yán( )间 ( )过荡( ) 红( ) ( )水(2)、请你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小燕子()的春天()()(3)、照样子.写句子。
例: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黑亮的剪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例:奶奶还告诉我.燕子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
_______________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抄写文中描写小燕子可爱的词语。
轻悠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亮圆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板书设计:快乐的小燕子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快乐在雨中——妙舞飞扬活泼可爱的阳光下——自由飞翔小燕子.明燕子房梁上——筑窝安家媚的春景。
消灭害虫——保护庄稼10、教学反思:1、课题:三月桃花水2、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重点: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4、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教学时间:两课时6、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1、设问引入:你们知道春天的河水双叫什么吗?为什么?提示课题.齐读。
2、练习激趣。
谁能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联系起来说一段话?3、谈话激疑。
是呀.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连起来说一说。
5、指导学生勾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意思的?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的意思的。
四、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板书设计: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1、课题:三月桃花水2、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3、教学重点: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教学难点: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5、教学时间:第二课时6、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默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读课文最后一段。
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指导写字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7、布置作业(1)、写你喜欢写的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8、板书设计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勃勃生机10、教学反思:1、课题:一幅画2、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
3、教学重点:(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4、教学难点: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5、教学时间:一课时6、教具准备:几幅风景名画。
7、教学过程一、读课题.知题意。
1、揭示课题。
齐读。
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2、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什么1、提出自学要求。
⑴、读能课文。
⑵、这幅画画了些什么?勾画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
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2、学生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互相帮助解决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
分组读课文。
2、说说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内容。
3、提出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其他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指导阅读2——7段。
1、学生朗读这几个段.边读边想像所描绘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课文.将一个个课文中描写的景物图片按顺序拼成一幅画。
3、小组探讨。
这几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体会感情.知道为什么写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一幅画。
1、你还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8、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9、板书设计一幅画蓝天下——大山一幅画高山前——草原美景(美景令人陶醉)草原中央——木屋令人向往小溪旁——小路10、教学反思:1、课题:古诗两首2、教学目标:(1)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