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案
【K12学习】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教学目标:.仔细观察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指导学生预习,教给预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本图画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写毛笔字的行款要求,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重点难点:.教给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养成按行款要求写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两时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我们学好各门功,还有助于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
从今天起,老师要求大家养成一个新的好习惯,那就是预习习惯。
(板书:预习)二、看图,讲明预习意义,明确预习要求1有的同学不禁要问,每篇文老师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我们为什么还要预习呢?预习有什么好处呢?师小结:预习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学好文作必要的准备。
2对于我们三年级学生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请把书打开。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2)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
①自读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自学生字新词。
三、学习预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怎样才能达到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任务呢?我们平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预习的方法。
1看书上的插图。
思考: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动嘴读文,动手画生字新词。
动脑想文内容,动口问疑难问题。
2预习第一。
(1)出示预习步骤:一读文,自学生字新词。
二读文,读顺句子,了解大意。
三读文,开动脑筋,不懂就问。
(2)用以上步骤试着预习第一。
第一步:学生试读文后用“———”画出生字新词,提问:画出了生字新词,你会怎么处理?师小结:①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读准字音。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实在不会,打上“?”质疑。
第二步:学生再读文后,出示句子:“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学生试读,一次读不顺再读。
师小结:遇到难读顺、难理解的句子,要多读几遍,反复练习,仔细琢磨。
【K12学习】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_1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分析重点难点教给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学习用品摆放整齐3.布置预习本: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
教学时间()第(一)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游戏导入二、明确自主预习要求及重要性三、指导内预习四、提出外预习的要求五、明确复习要求及重要性六、总结七、作业.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
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2.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3.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给自己的“成长塔”贴基石。
4.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今天老师带来了摄像机,我要将你们的表现摄下来,给大家评议,希望你的好习惯使你的“成长塔”上的基石多起来,最后就可以获得“成功之星”啦!今天呀,老师希望大家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自主预习、复习。
.汇报预习本情况。
①知道了三年级预习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②看懂了哪些图?有什么问题?2.结合以上情况说说什么是自主预习?预习有什么好处?小结:是呀,你们是学习的主人,自觉地预习,你会发现你自己能学会和理解文中的许多内容,而且能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一些问题,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那样我们的自学本领就增强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头脑越用越活了。
.夸夸图上同学。
再次看图②③④⑤,弄懂他们是怎样预习的?①同学们,你们预习时,坐得真端正!读得真认真!②你有不懂的问题轻声问老师,你真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孩子。
【K12学习】新课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案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案教材分析: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
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
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
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
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
“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教学目标:识记本单元教材中的生字新词,达到人人会人会写。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课文或段落。
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语段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抓重点语段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预计需用12——13课时燕子教学目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K12学习】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全册)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全册)燕子教学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
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课时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篇课文《燕子》。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脉络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掠”是撮口音。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集体交流。
三、学习课文自然段轻声读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自然段。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K12学习】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_1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第(二)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堂我们继续学习第7《菩萨兵》。
我们知道,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又无所不能的神。
那么,请同学们猜猜看,“菩萨兵”是什么意思?2“菩萨兵”是一个了不起的美称。
让我们带着称赞、崇敬之情一起来读题。
3那么,什么样的兵能称之为“菩萨兵”呢?这堂,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阅读能力的一个标志是能否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这一环节就是从整体入手,扣住题,通过猜测和满含感情地读题,让学生对的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
二、复习1检查字词读音。
出示:藏民春耕糊涂怨不得糟蹋挨饿露面不饶人热火朝天尽心尽力干干净净平平展展2指导写“藏”。
3检查长句子朗读。
出示: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4两句话都是讲谁的?是啊,都是讲藏胞的,但一句是说他们“躲进”深山,一句是说他们“返回”家园。
同学们,看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根据预设,将学生的提问提炼为以下两个: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开始时藏胞要躲进深山,后来又悄悄地返回家园呢?此环节一方面是复习词、句的朗读情况,一方面也为引出下面的教学而服务。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学文感悟过渡: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跟老师先来研究一下第一个问题呢?探讨:藏胞们躲进了深山,朱德总司令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相机出示: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①“怎么受得了呢?”是什么意思?换个说法怎么说?②藏胞在山里为什么会受不了? ③从朱德总司令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 出示:“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K12学习】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夸父追日课型略读备课时间4月25日授课时间6、3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教学准备主体设计备注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有关太阳的神话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夸父追日图,引入课题。
出示“夸父”。
字典上只有这一个音,齐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1、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么追日的?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哪个自然段?交流反馈:夸父为什么追日,指名读文。
夸父追日的经过先读词语,再读文。
A.虞渊、渭河、瀚海、大泽指名读。
你发现了什么?可追问:“瀚海”就是“大泽”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B.伏下身子、向前一抛指名读。
它们又有什么特点?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夸父追日”的结果。
主体设计备注“夸父为什么要追日?”找到句子难道仅仅是为了自己喜欢光明而追日吗?指名读,评议,指导读出夸父追求光明的决心。
小结:夸父喜欢光明,喜欢看到神州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因此他要去追敢太阳,抓住太阳,他是多么——了不起啊!“夸父怎样追日?”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2-4自然段,把夸父追日过程中你认为最神奇的地方勾出来,说说怎么神奇?指名读。
说说原因。
再读,感受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一起读出夸父跑步的速度。
夸父,你为什么跑的这么快,这么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夸父?不知不觉中,一个“神”已深深印在我们心头。
指名读。
理解“颓然”:可结合上下文换词理解;查字典理解师小结:夸父奋力一抛,他不仅抛出的是手杖,还抛出了自己的信心与希望。
夸父虽然倒下了,但是对光明的向往仍是那么强烈。
夸父追日的结果。
精疲力竭的夸父虽然倒地长眠了,但他的追日之路却并没有停止。
【K12学习】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1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春的消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1课《春的消息》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拼读“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方法目标:.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随堂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我想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春天在哪里》,让我们随着歌声一起去寻找春天。
2.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就是美丽的春天。
刚才我们从歌声里欣赏了春天,你能说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或诗句吗?3.大家真棒,当春姑娘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周围会发生很多变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春姑娘来到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春的消息》。
二、初读课文.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并相互评价,随读正音并解决字词问题。
三、再读课文,品悟诗情。
.师: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春的消息,让我们看到了春天就是一副最美丽的画,一首最美丽的诗,请同学们从诗中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并思考,从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自读3.全班交流理解诗意并指导朗读4.师:同学们读得多好啊!看来,大家都是用心在读,用心在体会,才能有这么多收获,真是太好了。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发现大家都爱上了这美丽的春天,大家想不想配上音乐来读一读呢?那就来点音乐吧!(学生配乐齐读)四、拓展积累.师:你们精彩的朗读仿佛把我带进了春天绚丽多彩的画卷中了。
【K12学习】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6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621、槐乡五月教学目标1、理解文内容,感受五月槐乡的清香、甜美。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槐乡五月》是一篇清雅隽永的美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
这篇有“三美”——景色美、人情美、文字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重点难点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文,借助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及孩子的勤劳、好客、纯朴,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时第(一)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二、初读文。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
1、齐读题。
2、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3、出示槐花图片,简介槐花。
4、释题:“槐乡”顾名思义是因洋槐之多而得名。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2、检查:⑴出示词语。
洋槐坡坡岗岗瑞雪初降酿蜜跨走喜盈盈傻乎乎拌上咸的蒜泥口福季节槐花飘香醇香漩儿浇上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酿、盈、醇、襟”。
⑶小组分自然段读文。
自评。
他评。
4、找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齐读文。
6、用心读文,读通读顺,并能概括故事内容1、重点指导:初、酿、挎、盈、傻。
2、唱笔顺。
3、描红1、熟读文。
2、抄写词语。
激发兴趣概括能力的训练第(二)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整体把握,明确感悟的方向,产生阅读期待。
二、个性阅读,走进“槐花飘香的季节”,感悟槐花之美。
三、合作探究,走进“槐乡孩子的季节”,感悟孩子之美。
四、自主创作,走进“槐乡五月”,表现生活之美。
五月,我们走进槐乡,那一朵朵婀娜多姿的槐花映入我们的眼帘,那一阵阵或淡或浓的花香钻入我们的鼻尖,那一声声孩子的欢笑回荡我们的耳边,令人心旷神怡,难怪作者在文结尾处说:五月,是……,是……。
(板书)这节,让我们一起走进文,走进那五月的槐乡。
1、看听范读,感受槐乡之美。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抓住“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体会槐花之多,抓住“瑞雪初降,白茫茫”感悟槐花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案单元教材分析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
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
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
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
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
“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与本册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雨儿在歌唱》《雾之美》《古诗两首》《一碗水》《我和企鹅》《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
建议本单元教学用13—14课时。
燕子教学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
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过程:课时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篇课文《燕子》。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脉络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掠”是撮口音。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集体交流。
三、学习课文自然段轻声读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机灵的小燕子。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自然段。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生词:燕子、聚拢、增加、稻田、偶尔齐读课文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轻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段话讲什么?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
“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
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了什么?再读,说说这段话写了小燕子的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
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
作者还写了什么呢?读第四自然段。
新课标网指名说说第四自然段写什么。
这段话里有几个比喻,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lo、“演奏的春天赞歌”你说,这首歌在赞美春天怎么样呢?指点背诵方法。
背诵本课,可以按照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先后顺序,如,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
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自由背诵。
第三课时一、学习“沾、圈、漾、倦、符、演、赞”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观察识记字形。
“集体点拨范写:“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
书写练习。
二、完成课堂练习3出示例句“有的横掠过湖面,……“掠”字好在什么地方?掠、叫、飞、横掠、沾——动态美几痕五线谱落——静态美音符赞歌古诗两首教学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背诵两首诗。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过程:课时一、背诵古诗,导入新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全班交流,相机点拨:“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
师范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二、三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休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
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
你来找找看。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露出: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化瓣中包襄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那大自然的本领。
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
它就像一大幅。
这幅画的作者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认读二三个词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师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听着人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写得这么美?四、回到整体,小结全齐读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第三课时一、指导识字: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观察描写,识记字形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形近字的区别:裳和常、蜻和晴“蹈”的第十四笔是“”,“佛”的第四笔是“”。
书写练习。
自评互评。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
板书设计:荷花叶: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荷花花:半开、全开、含苞像一幅画珍珠泉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朗读课文,思考;为汗么叫“珍珠泉”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全班交流关于泉水的资料板书课题: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点,令人惊叹,那么珍珠泉有什么恃点呢?二、自读讨论,朗读体会。
生自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
讨论交流,朗读体会: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从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跟同伴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