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知识点梳理汇总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之课文内容梳理(思维导图)(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之课文内容梳理(思维导图)(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之课文内容梳理(思维导图)(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之课文内容梳理(思维导图)姓名:______班级:______1.《古诗词三首》全文感知。

2.《乡下人家》全文感知。

3.《天窗》全文感知。

4.《琥珀》全文感知。

5.《飞向蓝天的恐龙》全文感知。

6.《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全文感知。

7.《短诗三首》全文感知。

8.《绿》全文感知。

9.《白桦》全文感知。

10.《猫》全文感知。

11.《母鸡》全文感知。

12.《白鹅》全文感知。

13.《海上日出》全文感知。

14.《记金华的双龙洞》全文感知。

15.《文言文二则》全文感知。

16.《小英雄雨来(节选)》全文感知。

17.《古诗三首》全文感知。

18.《黄继光》全文感知。

19.《“诺曼底号”遇难记》全文感知。

20.《巨人的花园》全文感知。

二、简答题(共1小题)21.全文感知。

参考答案1.【答案】①金黄②肥③雪白④稀⑤长⑥人⑦飞⑧篱落疏疏⑨一径深⑩树头新绿追黄蝶无处寻低小青青草相媚好锄豆织鸡笼卧剥莲蓬2.【答案】①瓜藤攀架②花开三季③雨后春笋④鸡鸭觅食⑤门前晚餐⑥秋虫夜吟3.【答案】①开“天窗”②风雨雷电扫荡了世界③无数的星、奇幻的云彩④“无”⑤“有”⑥“虚”⑦“实”4.【答案】①松脂②苍蝇、蜘蛛③漫长④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⑤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5.【答案】①恐龙的一支②第一种恐龙出现③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④鸟6.【答案】①纳米涂层②碳纳米管③纳米吸波材料④纳米检测技术⑤纳米机器人⑥纳米缓释技术7.【答案】①月明的园中②藤萝的叶下③母亲的膝上④光⑤香⑥波涛的清响⑦鸟儿躲到它的巢里⑧我只躲到你的怀里8.【答案】①绿②浅③淡④风⑤雨⑥挤⑦交叉⑧舞蹈教练在指挥⑨整齐地按着节拍9.【答案】①银霜②雪花③花边④花穗⑤流苏10.【答案】①古怪②尽职③温柔可亲④勇猛⑤淘气⑥没完没了⑦越来越大⑧玩花草11.【答案】①难听②欺软怕硬③居功炫耀④慈爱⑤勇敢12.【答案】①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8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8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8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易错音杂兴(xìng) 一径(jìng)深清平乐(yuè) 亡(wú)赖绮(qǐ)丽鸡冠(guān)猫头鹰(yīng)应和(hè) 纤(xiān)细绿草如茵(yīn)二、重点字词梳理稀疏篱笆蜻蜓复杂住宿蛱蝶茅檐翁媪亡赖剥莲蓬结构装饰蹲着顺序照例率领觅食耸立踏步凤仙花倘若描绘寄居和谐甜蜜慰藉卜落锐利河滩催眠曲帐篷闪烁蝙蝠霸气扫荡威力奇幻独特猫头鹰三、课文内容回顾1.《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初夏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是从侧面写出了人们农忙时的情况,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描绘了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

诗的前两句写春景,侧重于静态描写,后两句写儿童活动,侧重于动态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诗中“新绿”“菜花”说明了此时是暮春季节。

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扑蝶图”,“急走”“追”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地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

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词中描写三个儿子形象的句子是: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其中一个“卧”字,使得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时的天真、活泼、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首词通过对乡村一家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4.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稀:稀疏。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荫。

走:跑。

清平乐(yuè):词牌名。

村居:词题。

翁媪:老翁和老妇。

中儿:二儿子。

亡赖:词中指顽皮淘气。

5.农村生活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乡下人家》依次写了①瓜藤攀檐图②鲜花绽放图③雨后春笋图④鸡鸭觅食图⑤院落晩餐图⑥虫鸣入梦图7.“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部编版(新教材)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单元知识点小结(考点梳理)

部编版(新教材)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单元知识点小结(考点梳理)

部编版(新教材)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单元知识点小结(考点梳理)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单元考点分析、基础知识梳理(共8个单元))第一单元考点梳理考点一:字音1.易混的多音字hé(温和)hè(应和)bo(萝卜)和huò(和药)huó(和面)卜bǔ(占卜)2.易读错的字朴素(pǔ)蹲下(dūn)和谐(xié)翁媪(ǎo)倘若(tǎng)绮丽(qǐ)捣衣(dǎo)慰藉(jiè)纤细(xiān)剥莲蓬(bō)鸡冠花(guān)考点二:词语听写复杂篱笆蜻蜓住宿徐缓稀疏茅檐富翁耍赖踏步构成装饰锐利顺序照例率领耸肩倘若绘成慰藉沙滩帐篷闪烁蝙蝠霸气老鹰觅食催眠蝴蝶和谐寄住卜落锐利蹲下凤仙花剥莲蓬考点三:词语积累1.四字词语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甜甜蜜蜜闪闪灼烁如雾如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2.近义词朴素——朴实照例——照样率领——带领慰藉——安慰猛厉——猛烈锐利——锋利3.反义词朴素——华丽独特——普通猛厉——温和锐利——迟钝复杂——简单考点四:句子赏析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诱人的风景。

赏析: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2.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赏析:小小的天窗,寄托着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们枯燥闭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无尽的想象。

考点五:课文理解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宋代的范成大),这首诗应用(以动衬静)的方法,描写了(江南初夏的天然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表达了作者(喜爱夏季田园景物及嘉赞劳动人民)的情感。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代的杨万里),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暮春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图,自然真切,别有风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知识点梳理一、生字词1.多音字曲 qū曲折 qǔ乐曲转zhuàn 转圈zhuǎn转弯2.近义词仿佛——似乎宽广——宽敞蜿蜒——曲折明艳——明丽观赏一一欣赏依据——根据3.反义词蜿蜒——笔直明艳——暗淡聚集——分散拥挤——松散宽广——狭窄昏暗——明亮4.词语解释盘曲:盘旋曲折。

明艳:明亮鲜艳。

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态势,本课指山高大宏伟的样子。

时而:有时候。

突兀:(山)高高耸立。

森郁: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蜿蜒:弯弯曲曲。

名目:事物的名称。

颜色各异:颜色很多,各不相同。

观赏:观看欣赏。

十来进:房屋分成几个庭院,每个庭院称为一进。

十来进就是从前到后十来个庭院连在一起。

变化多端:端,项目。

变化多样。

二、句子理解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

“有精神”本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

盆栽的杜鹃花也是映山红,为什么比不过山上开的呢?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

盆栽的人工培育娇嫩而不茁壮,比起山上的映山红就显得逊色了。

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这一段有两句话。

作者抓住溪流进行观察来具体描写很有意思。

因为水有源,既然溪流的水是从双龙洞里流出来的,作者的目的地就是双龙洞,因此“一路迎着溪流”,这既说明了溪流与洞有直接关系,也通过一个“迎”字点明了水流的方向与作者行进的方向刚好相反。

溪流声时时变换调子,写的是溪流,实际上说明了双龙洞周围的地势环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最后一句就点明了双龙洞的准确位置,同时也为作者开始参观双龙洞起了过渡作用。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能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课文知识重点梳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1 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1.作者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的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在当时称为“杨诚斋体”。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

2.课题《新市徐公店》“宿”是住宿、投宿的意思。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3.识记字音宿sù新市徐xú公店篱lí落疏shū疏4.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径:小路。

阴:树荫。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诗意:稀稀疏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树枝上新生的绿叶还不茂密,没有形成树荫。

这两句诗写了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等静态景物,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春色图。

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走:跑。

急走:快跑。

追:追逐。

处:地方。

寻:寻找。

诗意:儿童飞快地跑着,追逐一只黄色蝴蝶。

蝴蝶飞到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这两句诗是动态描写,“急走、追”这两个词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无处寻”三个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6.儿童为什么没有追上黄蝶呢?因为蝴蝶是黄色的,它飞进了同样是黄色的油菜花中,令儿童眼花缭乱,看不清蝴蝶究竟躲在哪颗油菜花后面了。

7.“飞”能否换成“逃”,为什么?从表面看可以换,黄蝶躲避儿童追赶,用“飞”字显然不合情理,用“逃”反而更准确。

“飞”字的精妙之处是:黄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不是在逃,而是在和儿童捉迷藏。

儿童“戏蝶”反被“蝶戏”,真是妙趣横生!8.诗中抓住篱落、一径、树头新绿、儿童、黄蝶、菜花等景物,写出暮春时节的美。

9.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追捕黄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文知识梳理第13课:《猫》1.《猫》作者老舍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等,用通俗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把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描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同样是写猫,夏丏尊除描写小猫毛色的漂亮外,主要通过写一家人对小猫的态度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而周而复则通过写猫的外貌和神情、动作表达喜爱之情。

2.《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他一生创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经典著作。

3.重点句子(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比喻】这句话写出了“人爱猫,猫亲人”的感情。

“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写出了猫对主人的亲热。

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2)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撞疼了也不哭。

【拟人】“撞疼了也不哭”这句话就像在夸自家可爱的孩子,充满了对小猫们的怜爱。

(3)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动作描写】“摔跤”“抱着”“打秋千”体现了小猫们的活泼、淘气和顽皮。

4.问题探究(1)第3自然段中的“蹭”字改为“抓、碰、擦”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因为“蹭”字在这里带有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撒娇、对主人亲热的表现,使用“蹭”字,既体现了猫对主人的亲昵,也体现出猫与主人的亲密关系——人爱猫,猫亲人。

改为“抓、碰、擦”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找出第1一4自然段中总写猫性格特点的词语,并思考猫的这一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古怪。

具体表现在: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有时无比胆小,有时又无比勇猛。

(3)说猫“什么都怕”,又说它“那么勇猛”“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前后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点归纳1.《四时田园杂兴》(1)本诗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的田园风光。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梅子、杏子、麦花、菜花、蜻蜓、蛱蝶。

(3)“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

(4)“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

2.《宿新市徐公店》(1)诗中描写景物静态的诗句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描写人物动态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远处寻。

(2)说明暮春季节景色的词语:疏疏、未成阴、菜花(3)这首诗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急走”“追”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无处寻”一词引发读者的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儿童面对一片菜花踟蹰、一知所措的画面。

3.《清平乐·村居》(1)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词题。

(2)诗中描写江南农村的特色的诗句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最能表现童趣的诗句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诗中描写的一家五口有:翁媪、大儿、中儿、小儿。

其中大儿子正在锄豆、二儿子正在织鸡笼、小儿子正在剥莲蓬。

(4)本诗描写的景物有:茅檐、小溪、青草。

4.《乡下人家》(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介绍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特点,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

(2)本文描述的画面分别是:瓜藤攀檐图、鲜花轮放图、春笋出土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自然和谐、朴实欢快。

(3)写作顺序: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的季节顺序交叉描写。

5.《天窗》(1)本文的中心句:这时候,小小的天空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句话写出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幻想。

(2)“天窗”象征着:孩子们通往想象世界的窗口。

(3)我是一个:好玩、爱动、爱联想、爱想象的孩子。

6.《琥珀》(1)《琥珀》的体裁是科学小品。

(2)科学家推测琥珀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老松树滴下的松脂正好包住两只小虫,形成松脂球,第二地壳发生变化,松脂球被埋在漏水下,形成了化石。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内容梳理(预习与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内容梳理(预习与备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内容梳理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第一单元:乡村生活语文要素:1、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课文1、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2、乡下人家分支主题3、天窗4*三月桃花水第二单元:科普文语文要素:1、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2、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课文5、琥珀6、飞向蓝天的恐龙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8*千年梦圆在今朝第三单元:现代诗语文要素: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3、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课文9、短诗三首10、绿11、白桦12、在天晴了的时候第四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语文要素:1、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2、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课文13、猫14、母鸡15、白鹅第五单元:习作单元语文要素:1、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课文16、海上日出17、记金华的双龙洞第六单元:儿童成长语文要素:1、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课文18、小英雄雨来(节选)19*我们家的男子汉20*芦花鞋第七单元:人物品质语文要素: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文21古诗三首22文言文二则23“诺曼底号”遇难记24*黄继光第八单元:中外经典童话语文要素:1、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2、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课文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6、巨人的花园27*海的女儿口语交际第一单元:转述第二单元:说新闻第六单元:朋友相处的秘诀第七单元:自我介绍习作第一单元:我的乐园第二单元:我的奇思妙想第三单元:写诗第四单元:我的动物朋友第五单元:游——第六单元:我学会了——第七单元:我的“自画像”第八单元:故事新编交流平台第一单元:在阅读时能从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课文1 古诗词三首一、多音字。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二、古诗内容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注释: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shū):稀疏。

③阴:树荫。

④走:这里是跑的意思。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儿童们飞快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主题:《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脏话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 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

南宋诗人。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注释:①杂(zá)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肥:诗中指杏花落后,杏儿越来越大,越来越肥。

③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主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等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及农人紧张的劳动气氛,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作者介绍: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注释: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③相媚好:这里指相互逗趣、取乐。

④翁媪(ǎo):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日”,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主题:《清平乐·村居》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词人把这家老小的不同的面貌和情态描写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出作者对农村宁静安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课文2 乡下人家一、多音字。

结:jiē开花结果jié结论场:chǎng广场cháng打场冠:guān桂冠guàn冠军踏:tà脚踏实地tā踏实二、近义词。

装饰—装扮朴素—朴实独特—特别鲜嫩—新鲜照例—按例率领—带领倘若—倘使和谐—祥和三、反义词。

朴素—华丽独特—普通照例—破例附近—遥远四、理解词语。

时令:季节。

朴素:(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

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鲜嫩:新鲜而嫩。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率领:带领(队伍或集体)。

倘若:表示假设。

天高地阔:大地辽阔,天空高远。

文中形容无拘无束的自然生活。

和谐:①配合得适当;②和睦协调。

文中是第一种意思。

五、句子解析。

1、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母鸡犹如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寻找食物,雄鸡则俨然一位在阅兵的将军,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家人、守护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2、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一是指饭席上谈论的话题广,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意思与“天南海北”、“海阔天空”类似;二是运用夸张,形容吃饭的场地大,把桌椅饭菜在坪里一放,便是天作屋顶地作房了。

3、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这句话把红霞、飞鸟、乡下人家在一起的画面比作田园风景画。

4、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写纺织娘“唱起歌来”流露出作者对这声音的喜爱之情。

5、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催眠曲的特点是轻、柔美。

连这么轻柔的声音都能听见,说明乡下人家的夜晚宁静祥和。

6、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

六、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写乡下人家总爱在房前屋后种瓜、养花,养鸡、养鸭。

第二部分(5~6):描写了夏天和秋天乡下的景象。

第三部分(7):概括总结乡下人家在不同季节都有着迷人的风景。

七、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乡村白天和夜晚及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色,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课文3 天窗一、多音字。

藉:jiè慰藉jí狼藉露:lù露珠lòu露脸二、近义词。

暖和—温暖喜欢—喜爱慰藉—安慰猛厉—猛烈锐利—尖锐奇幻—奇妙发明—发现活泼—伶俐三、反义词。

暖和—寒冷喜欢—讨厌猛厉—轻柔真实—虚假美丽—丑陋复杂—简单四、理解词语:慰藉:安慰。

扫荡: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文中指风雨雷电的威力大。

锐利:(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

奇幻:奇异而虚幻。

霸气:专横的气势。

复杂:(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

五、句子解析:1、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锐利”本身的意思是尖锐、锋利。

在这里丰富,是让你的想象力丰富起来。

2、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

“顶”是特别的意思,在这里表示程度最高。

“跑跳”“仰”“看”写出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

3、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

“逼”字体现了孩子们内心的不情愿和无奈。

4、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紧承上文,与第4自然段“唯一的慰藉”相照应,再次强调了雨天里,天窗对孩子们心灵起到的抚慰作用。

5、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和想象到的情景。

“带子似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孩子们眼中的闪电的样子。

“大十倍百倍”写出了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

6、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排比句,想象夜晚的美丽与神奇,极富感染力,体现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7、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解释了大人们应该被感谢的原因,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揭示了因为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富有变化的,所以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六、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3):写天窗的来历。

第二部分(4~7):写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第三部分(8):通过对大人的感谢说明天窗是神奇的。

七、课文主题本文描写了农村乡下的孩子透过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表达了他们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课文4 三月桃花水一、多音字。

和:hè唱和huó和面huò和药hé和平朝:zhāo朝霞cháo朝向纤:xiān纤弱qiàn纤夫二、近义词。

映照—映射绮丽—瑰丽纤细—纤弱沉醉—陶醉三、反义词。

浮—沉纤细—粗壮四、理解词语。

绮丽:鲜艳美丽(多形容风景)。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纤细:非常细。

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五、句子解析: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比喻,把水的声音比作了“一串小铃铛”,体现了声音的动听;把水的颜色比作了“一匹明洁的丝绸”,展示了它的光亮、顺滑。

2、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农历三月江河水涨,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所以人们称桃花水。

3、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这两句是比喻句,把浪花、漩涡比作桃花和酒窝,同时又是拟人,突出桃花水流动的美。

六、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总领全文,主要写了三月桃花水给作者的总体感受。

第二部分(2~6):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具体说明,三月桃花水的美丽。

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七、课文主题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了春天河水美妙的声音和鲜艳的颜色,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

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由衷喜爱之情。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释:①冰:形容极度寒冷。

②犹:还,仍然。

③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④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⑤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诗意: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