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三章 练习题17页PPT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课件、课后答案、教学标准、教案) 模块三 变动成本法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第二节 分析两种成本法下的利润差额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管理会计>>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内涵 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内涵
管理会计
完全成本法
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 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 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 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传统会计
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 的理论依据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 造费用的发生额,与产品产量 成正比例关系变动,故应计入 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成本按其 经济用途 分类
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非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不同
产品成本 构成不同
变动成本法
变动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法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 构成不同
固定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2000
销售单价 (元/件) 20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元)
直接人工 (元)
制造费用 (元)
销售费用 (元)
管理费用 (元)
财务费用 (元)
变动性 75 000 60 000 45 000 2600
0 0
固定性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第二节 分析两种成本法下的利润差额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管理会计>>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内涵 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管理会计>>第三章>>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概述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内涵
管理会计
完全成本法
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 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 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 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传统会计
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 的理论依据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 造费用的发生额,与产品产量 成正比例关系变动,故应计入 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成本按其 经济用途 分类
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非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不同
产品成本 构成不同
变动成本法
变动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法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 构成不同
固定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2000
销售单价 (元/件) 20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元)
直接人工 (元)
制造费用 (元)
销售费用 (元)
管理费用 (元)
财务费用 (元)
变动性 75 000 60 000 45 000 2600
0 0
固定性
管理会计全套PPT课件

反映经济现象的各种指标进行预测,并运用目标管理方法来确定盈利目标,评价 实现盈利目标的多个方案,选优决策,编制实现方案的预算和计划。
第10页/共163页
• (1)经营预测与规划 • (2)经营决策 • (3)编制预算 • 1.2.2 控制与评价会计
图1.1 管理会计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
第11页/共163页
第15页/共163页
• (5)核算程序和报表格式不同 • (6)核算方法体系不同 • (7)核算精确度要求不同 • (8)编制报表的时间不同
第16页/共163页
第2章 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
• 学习目标 • 本章主要阐述了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问题。通过学习,了解成本分类、成
本性态分析及应用,掌握全部成本法的概念和成本流转模式,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和 成本流转模式,全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之间的区别,按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计算的税前净利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这两种成本计算法的结合运用。
复式记账法原理为标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复式的经济活动或预算账为 基本手段,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乃至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活动 或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连续地、系统地进行核算,并根据核算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的一种管理经济的工具。
第 • 1.1.3 管理会计的发展 • 1.2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 1.2.1 规划与决策会计 • 规划与决策会计是利用会计、统计资料和其他业务数据,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
• 首先,以合计数( )的形式,表达y=a+bx中每一项,得 • 再以业务量x乘y=a+bx中的每一项,然后相加得
第25页/共163页
• 然后将(2.1)式移项化简后,得
• 将(2.3)式代入(2.2)式,并化简得
第10页/共163页
• (1)经营预测与规划 • (2)经营决策 • (3)编制预算 • 1.2.2 控制与评价会计
图1.1 管理会计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
第11页/共163页
第15页/共163页
• (5)核算程序和报表格式不同 • (6)核算方法体系不同 • (7)核算精确度要求不同 • (8)编制报表的时间不同
第16页/共163页
第2章 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
• 学习目标 • 本章主要阐述了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问题。通过学习,了解成本分类、成
本性态分析及应用,掌握全部成本法的概念和成本流转模式,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和 成本流转模式,全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之间的区别,按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计算的税前净利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这两种成本计算法的结合运用。
复式记账法原理为标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复式的经济活动或预算账为 基本手段,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乃至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活动 或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连续地、系统地进行核算,并根据核算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的一种管理经济的工具。
第 • 1.1.3 管理会计的发展 • 1.2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 1.2.1 规划与决策会计 • 规划与决策会计是利用会计、统计资料和其他业务数据,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
• 首先,以合计数( )的形式,表达y=a+bx中每一项,得 • 再以业务量x乘y=a+bx中的每一项,然后相加得
第25页/共163页
• 然后将(2.1)式移项化简后,得
• 将(2.3)式代入(2.2)式,并化简得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PPT培训课件

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部门业绩评价
企业整体盈利性分析
变动成本法可以用于评价各部门的业 绩,特别是对于那些只负责变动成本 的部门。
通过变动成本法,企业可以全面分析 整体盈利情况,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 持。
员工激励
变动成本法可以为员工的业绩评价和 激励提供依据,使得激励方案更加合 理和有效。
04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ppt培 训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变动成本法的原理 •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变动成本法的定义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划 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并只将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 本,而将固定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固定成本
在一定时期和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 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变动成本法的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将直 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计 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和非 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相比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更能反 映生产过程中的真实成本,有助于企 业进行短期决策和控制。
03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在决策中的应用
01
02
03
定价决策
变动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 确定产品的最低售价,以 覆盖可变成本并考虑一定 的利润空间。
生产决策
在生产决策中,变动成本 法有助于分析不同生产方 案的盈利性,例如增产、 减产或停产。
产品线决策
通过变动成本法,企业可 以评估产品线的盈利性, 决定是否继续生产、淘汰 或优化产品线。
了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品牌形象的树立。
管理会计第三章ppt

2009-2010 管理会计
【例2】某公司有A、B、C三种产品。资料如下,求
公司的贡献毛益、贡献毛益率。
A B C V 【件】 20,000 16,000 24,000 SP 【元】 10 13 12 VC 【元/件】 8 11 9 FC 【元】 60,000
2009-2010
管理会计
解: 1、贡献毛益: MA=VA(SPA-VCA)=20,000(10-8)=40,000元 MB=VB(SPB-VCB)= 16,000(13-11)=32,000元 MC=VC(SPC-VCC)= 24,000(12-9)=72,000元 得∶∑M=144,000元
管理会计
补充【例1】
唱片公司产销碟片,单位变动成本6元,单位 售 价 10 元 , 该 公 司 每 月 发 生 的 固 定 成 本 200,000元。问该公司每月销售达多少才能保本?
FC 200, 000 V 50, 000 SP VC 10 6
FC 200, 000 10 TR V 500, 000 SP VC 10 6
2009-2010
管理会计
• 想一想 ( )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 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 相关范围假设 B 模型线性假设 C 产销平衡假设 D 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答案 A
2009-2010 管理会计
3.2 本—量—利分析
盈亏临界点分析 实现目标利润分析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
2009-2010
管理会计
预备知识
基本分析; 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
2009-2010
管理会计
基本分析
基本符号: P——利润; TR——收入; TC——总成本; VC——单位变动成本;
【例2】某公司有A、B、C三种产品。资料如下,求
公司的贡献毛益、贡献毛益率。
A B C V 【件】 20,000 16,000 24,000 SP 【元】 10 13 12 VC 【元/件】 8 11 9 FC 【元】 60,000
2009-2010
管理会计
解: 1、贡献毛益: MA=VA(SPA-VCA)=20,000(10-8)=40,000元 MB=VB(SPB-VCB)= 16,000(13-11)=32,000元 MC=VC(SPC-VCC)= 24,000(12-9)=72,000元 得∶∑M=144,000元
管理会计
补充【例1】
唱片公司产销碟片,单位变动成本6元,单位 售 价 10 元 , 该 公 司 每 月 发 生 的 固 定 成 本 200,000元。问该公司每月销售达多少才能保本?
FC 200, 000 V 50, 000 SP VC 10 6
FC 200, 000 10 TR V 500, 000 SP VC 10 6
2009-2010
管理会计
• 想一想 ( )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 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 相关范围假设 B 模型线性假设 C 产销平衡假设 D 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答案 A
2009-2010 管理会计
3.2 本—量—利分析
盈亏临界点分析 实现目标利润分析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
2009-2010
管理会计
预备知识
基本分析; 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
2009-2010
管理会计
基本分析
基本符号: P——利润; TR——收入; TC——总成本; VC——单位变动成本;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

2.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 (2)成本计算不精确 (3)不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2.4算程序和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期间成本=税前利润
式中:
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
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
存期货初量×
上期单位产 品完全成本
+
生本产期量×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亦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
变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动
动
成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
本
造费用,下同)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
法
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边际贡
献中扣减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3.1.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将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直接人工 同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同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期末存货水平不同
固定制造费用在本期销货和期末 固定制造费用在边际贡献中一次
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扣除
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无论期末是否有存货,均不影响期末存货成本水平,而是 在当期实现的边际贡献中全部一次性扣除。
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需计入产品成本。如 果期末存货不为零,则固定制造费用需要在本期销货和期 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转化为本 期的销售成本抵减本期的利润,而另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 被期末存货吸收而递延至下期。因此,这必然导致二者在 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水平的不同。
3.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3.2.4算程序和公式: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期间成本=税前利润
式中:
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
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
存期货初量×
上期单位产 品完全成本
+
生本产期量×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亦称直接成本法,是指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
变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动
动
成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
本
造费用,下同)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
法
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边际贡
献中扣减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1变动成本法概述
3.1.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将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直接人工 同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 同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期末存货水平不同
固定制造费用在本期销货和期末 固定制造费用在边际贡献中一次
存货之间进行分配
扣除
税前利润的计算程序和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无论期末是否有存货,均不影响期末存货成本水平,而是 在当期实现的边际贡献中全部一次性扣除。
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需计入产品成本。如 果期末存货不为零,则固定制造费用需要在本期销货和期 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转化为本 期的销售成本抵减本期的利润,而另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 被期末存货吸收而递延至下期。因此,这必然导致二者在 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水平的不同。
管理会计PPT和课后参考答案 项目三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是指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前提,在计算产品 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变动生产成本, 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生产成 本即固定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 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理论依据是:固定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 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以便保持生产能 力而发生的成本。它同产品的实际产量没有直接关系,不 会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也不会因产量的下降而减少。因 而它的实质只是定期地创造了可供企业利用的生产能量, 因而与期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产量逐期变动,销量不变
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 本法计算出来的两种税前利润有如下规律: (1)当期初存货量=期末存货量时,如果期初与期末存货量都为零,两种方 法计算出来的税前利润完全相同。 (2)当期初存货量<期末存货量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出的税前利润必然大 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出的税前利润。两者差额=(期末单位固定生产成本×期 末存货量)-(期初单位固定生产成本×期初存货量) (3)当期初存货量>期末存货量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出的税前利润必然小 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出的税前利润。两者差额=(期初单位固定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量)一(期末单位固定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
一、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完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 所消耗的全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 用(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把非生产成本作为 期间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完全成本法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发生在生产领 域,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其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 动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应当将其作为产品成本的一 部分,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管理会计》第三章例题

第三章【例3-1】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34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销售量为1万件。
要求:(1)该产品的单位售价是多少?(2)该产品的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是多少?(3)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利润是多少?解:(1)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60÷0.6=100(元/件)(2)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00-60=40(元/件)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100×1-60×1=40(万元)或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40×1=40(万元)(3)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40÷100×100%=40%或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1-0.6×100%=0.4×100%=40%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0.4+0.6=1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40-34=6(万元)【例3-2】按【例3-1】的资料要求:计算保本点的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
解:(1)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340 000÷(100-60)=8 500(件)或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340 000÷40=8 500(件)(2)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340 000÷0.4=850 000(元)或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340 000÷(1-0.6)=850 000(元)保本销售额=单价×保本销售量=100×8 500=850 000(元)计算表明,企业要保本,至少要销售8500件产品,或销售额达到85万元。
【例3-3】某企业生产和销售A、B、C三种产品,年固定成本为60万元,有关资料见表3-1。
管理会计第 3 章 变动成本法幻灯片PPT

第一节 概述〔cont.〕
三、 变动本钱法计算本钱的理由:
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 营条件以便保持生产能力,并使它处于准 备状态而发生的本钱,它同产品的实际生 产没有直接联系,既不会由于产量的提高 而增加,也不会因产量的下降而减少。它 联系的是会计期间,并随着时间的消逝而 逐渐丧失,其效益不应递延到下一个会计 期间。
第二节 变动本钱法与全部本钱法的比较
如果按变动本钱法计算,第1 期的期初存货单位 生产本钱为10元;如果按完全本钱法计算,那 么为12元,假设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本钱法 和完全本钱法计算确定各期的营业利润。
〔2〕具体说明各期分别采用两种本钱计算方法 据以确定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费用2 元。每期固定性制造费用为5 000 元。非生产本钱
中固定性的本钱每期总发生额为2 500 元,单位变动销售 及管理费用为1元。连续三期的产梢量和存货资料如下:
期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23
期初存货量
500 1000 500
本期生产量
2000 1250 4250
本期销售量
1500 1750 4750
期末存货量
1000 500
故,产品本钱与期间本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期间本钱应全额列入本期,并从本期的边
第二节 变动本钱法与全部本钱法的比较
一、 本钱划分的标准、类型及产品本钱所包含的内 容不同。
二、 确定当期损益的公式不同; 全部本钱法: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 销售生产本钱 税前净利=销售毛利 - 期间本钱 变动本钱法: 边际利润总额=销售收入 - 变动本钱总额 税前净利=边际利润总额 - 期间本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4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本年实际销售量 为8 000件。销售单价为500元,单位变 动成本为300元,全年固定成本为
1 200 000元。
要求:
计算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安全边际率 和销售利润率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本年实际销售量达 到10 000时,销售利润率为多少?
练习题5
• 金福公司是优质胡桃木制造商,在过去五年中,销售持续 增长。但是,竞争者的增加使公司总经理相信,在明年实 行扩张的市场政策以保持公司现在的增长率是必要的。
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 E.在销售单价、固定成本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
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
思考题
2.利润=(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 A.贡献毛益率 B.单位利润 C.单位售价 D.单位贡献毛益 E.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思考题
2.利润=(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 A.贡献毛益率 B.单位利润 C.单位售价 D.单位贡献毛益 E.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练习题2
某企业目前生产A产品10 000件,每件 售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件, 全年固定成本为18 000元。
要求:
该企业生产能力还有剩余。据调查, 降价10%可使该产品的销售量翻一翻, 则降价后可实现多少利润?
练习题3
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为2000元,生产一种产品,单价 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本月计划销售1000件 要求: 如果计划销售1 200件,欲实现利润3 280元,单价应 为多少? 如果变动成本不变,计划销售1 200件,欲实现1480 元的利润,固定成本应控制在多少? 如果固定成本、单价不变,计划销售1200件,欲实现 营业净利润1600元,变动成本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
思考题
1.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 B.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 C.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大,
盈亏临界点越高 D.在销售单价、固定成本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
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 E.在销售单价、固定成本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
• 为准备明年扩张的市场政策,管理人员向总经理提供了今 年即2009年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要求:
2009年预计净利润为多少? 2009年盈亏平衡时的销量是多少? 公司总经理将目标收入定为550 000元,为达到目标其他
成本可以不变,但营销成本中广告费用将增加11 250元, 如果增加了广告费用11 250元且达到了目标收入,则 2019年的净利润是多少? 如果增加了11 250元广告费用,则2019年的盈亏平衡点 是多少? 如果增加了11 250元广告费用,要使2019年的净利润与 2009年的净利润相同,则至少应销售多少个碗? 如果2019年的销售量在22 000个碗的水平,目标营业利 润为60 000元,则最多可增加多少广告?
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
思考题
1.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 B.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 C.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大,
盈亏临界点越高 D.在销售单价、固定成本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
• 3.已知A公司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计划年度三种 产品的产销量分别为45000件、45000件、30000件,企业固 定成本总额为313 500元。单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 要求: (1)计算A公司计划年度盈亏临界点三种产品的销售额。
(2)假如A公司计划年度计划销售总额不变,三种产品的 销售收入比例为2:2:1,试计算这种情况下三种产品 的盈亏临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2: 1时,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在销售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及各自的边际贡献计算如下表:
综合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285 000/750 000=0.38 盈亏临界点销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边际贡献率 =313 500/0.38=825 000(元) 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分别为: 甲产品:825 000*40%=330 000(元) 乙产品:825 000*40%=330 000(元) 丙产品:825 000*20%=165 000(元)
• (1)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销售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及各自的边际 贡献计算如下表:
• 综合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247 500/750 000=0.33
• 盈亏临界点销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边际贡献率 =313 500/0.33=950 000(元)
• 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分别为: • 甲产品:950 000*60%=570 000(元) • 乙产品:950 000*30%=285 000(元) • 丙产品:950 000*10%=95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