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共22张PPT)

从反应物、生成物类别和反应前后种类的多少划分:
基本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表达式 A +BC = AC + B
A + B = AB AB = A + B AB + CD = AD + CB
123456::::::C2FHC2NKeua2+2COCaOC+lO+O3lC2H+33高点l322M温燃△C点n△O2CO燃2CH22aKuCN△O+Cla2+HlCF+C2el3OO+O23↑2C↑ O2 7:Fe+H2SO4=FeSO4+H2 ↑ 8:Ca(OH)2+Na2CO3=CaCO3↓+2NaOH 9:NaCl+AgNO3=NaNO3+AgCl↓
判断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1:置换: 1、7 2:化合: 2、4 3:分解: 5、6 4:复分解:8、9
思考与交流2
请回顾初中学过哪些化学反应?分类依据什么?
根据反应中是否得氧和失氧,又可把化学反应划分为: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举例说明
得失氧的关系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实践活动
超市商品分类原则
大分类,生鲜,杂货,百货 生鲜:鱼,肉,蔬果,熟食,冷冻冷
藏 杂货:粮油,休闲,洗化,饮料酒 百货:软百货,硬百货
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 起的方法。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 高效;
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 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
后记
板书设计
2.1物质的分类
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胶体

(1)加热;例:牛奶的加热
(2)加入电解质溶液 ;例:卤水点豆腐 (3)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例:明矾净水
【学以致用—胶体聚沉的应用】
盐卤点豆腐;加入电解质溶液 钢笔用不同种墨水混合会堵塞;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加入电解质溶液
土壤胶体有保肥作用、土壤在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
CuSO4
探究:如何区别溶液与胶体?胶体分散系为什么可 以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为什么不行? 用丁达尔效应
(4)★胶体的聚沉(凝聚)P29 豆浆、土壤、牛奶都是胶体,为什么豆浆能变成豆 腐,土壤会沉积形成平原、牛奶加热会结块呢? a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 胶粒带电荷,带同种电荷的胶粒会互相排斥,并且胶粒 做布朗运动,所以胶粒会互相排斥而不会聚集成沉淀。 按照以上原理,如何破坏胶体的介稳性,使胶体聚 集成沉淀。 b.胶体的聚沉:其原理是中和胶粒的电荷或增加胶粒 的结合机会以使胶粒结合在一起形成大颗粒而沉淀
树状分类法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CO2 CaO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即混合物体系 )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1)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2)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例如:河水,蔗糖水,牛奶、豆浆的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多种分类标准 如果根据酸的分子里是否含有氧原子,可以把酸分成含 氧酸和无氧酸两类;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能生成的氢离子 个数,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和三元酸等。
H2SO4 HCl HNO3 H2S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2-1复习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3.分子、离子、 3.分子、离子、原子比较 分子
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 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 离子 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显中性 显正电 显负电
不带电, 基——不带电,不能单独存在 不带电
问题
不一定; 不一定;如:金属单质
2.离子晶体中一定有阴阳离子 . 有阳离子存在的晶体一定有阴离子吗? 有阳离子存在的晶体一定有阴离子吗? 不一定; 不一定;如:金属单质 3.在离子晶体中必有离子键,同时可能还含有共价键 .在离子晶体中必有离子键,
溶液中有离子存在,原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吗? 溶液中有离子存在,原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吗? 不一定; 不一定;如:酸 4、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不能真实地表示其组成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1.元素: 元素: (1)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定义: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 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①同一类原子包括同位素、 注意 ①同一类原子包括同位素、离子 ②元素只讲种类, 没有数量的含义 元素只讲种类 ③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④元素的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2)元素含量: 地壳中质量分数 ﹥Si ﹥ Al ﹥ Fe ﹥ Ca 元素含量: 地壳中质量分数,O﹥ 元素含量 (3)在室温下: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11种, N2、O2、H2、F2、 在室温下: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 种 在室温下 Cl2、He、Ne、Ar、Kr、Xe、Rn 、 、 、 、 、 以液态存在的二种, 金属) 以液态存在的二种 Br2、Hg(金属 金属 2.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2.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注意: 注意: ①核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 ②核素种类远多于元素种类
人教版化学《物质的分类》完美版课件1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 于1nm,散射极其微弱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6 张PPT)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 没得到滤渣,过滤后的
胶体
液体还是红褐色
泥水
滤纸上有泥沙,过滤后 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
能否透过滤纸
能 不能
结论: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浊液滤纸不能通过。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6 张PPT)
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纯净物
物质
混合物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 化合物 碱
盐
氧化物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6 张PPT)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6 张PPT)
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6 张PPT)
不同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胶体
分散质微粒 大小
<1nm
>100nm
分散质微粒 小分子、离 很多分子集
组成
子
合体
外观特征稳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
定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稳定
稳定
能否透过滤 纸
能
不能
>100nm
很多分子集 合体
1nm— 100nm
分子集合 体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 类(共26 张PPT)
例2、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必修1-第二章----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目标导航]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3.熟悉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基础知识导学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________的分类标准,对______________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即对事物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①Na 2CO 3⎩⎪⎨⎪⎧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属于 盐②将不同的物质与它所属的类别进行连线。
2.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________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__________的分类方法。
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举例:物质⎩⎪⎪⎪⎨⎪⎪⎪⎧⎩⎪⎪⎨⎪⎪⎧ 单质⎩⎪⎨⎪⎧ 金属单质 单质 ⎩⎪⎨⎪⎧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混合物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1.对于下列转化关系Ca ――→①CaO ――→②Ca (OH )2――→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 写出有关序号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共20张PPT)

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分类1:是不是化合反应? 分类2:反应物的特点分类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人教 化学必 修1第二 章第1 节物质 的分类( 共20张 P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人教 化学必 修1第二 章第1 节物质 的分类( 共20张 P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人教 化学必 修1第二 章第1 节物质 的分类( 共20张 PPT)
Na2SO4 KHSO4 NaCl BaSO4 NaHCO3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人教 化学必 修1第二 章第1 节物质 的分类( 共20张 PPT)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钠盐 硫酸盐 酸式盐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人教 化学必 修1第二 章第1 节物质 的分类( 共20张 P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人教 化学必 修1第二 章第1 节物质 的分类( 共20张 P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人教 化学必 修1第二 章第1 节物质 的分类( 共20张 P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人教 化学必 修1第二 章第1 节物质 的分类( 共20张 P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人教 化学必 修1第二 章第1 节物质 的分类( 共20张 PPT)
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 必修一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为什么你能够很快找到你需要的图书?
人们将书放到书架前,已经对它们 进行了分类处理
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选出你需要的商品?
人们在将物品陈列货架前,已经事先对它们 进行分类处理
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是人们最 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
高中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A――→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6.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 ,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考点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转化关系图2.形成转化关系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
三、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四、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考点3分散系与胶体一、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说课稿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
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
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
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教学,知识性内容较为简单,故重难点落在了为学生建立起分类的思想上。
知识、能力、思想是体系的三个要素。
常规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的培养。
思想是的灵魂,分类思想是化四、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主线与旧教材支离破碎地记忆一些孤立的事实和对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相比,在化学新课程与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 氧化物。
×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答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 述理由。 ⑤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 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⑦错误,如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 氧化物。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解析: 题组二 概念间从属关系的准确判断 3.(2014 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 一次调研测试)下列所列物质或 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如图所 示关系的是(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1.简单分类法概述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标准”不同, 标准 ”进行,“_______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______
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答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 述理由。 ①错误,如NO、CO 是不成盐氧化物。
×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组 别 ①
备选项 A.CO B.CO2 C.SO2 D.P2O5
挑出选 项序号
挑选依据
不成盐 氧化物
A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解析: 题组一 根据分类依据准确对物质进行分类 1.(2014·河南六校联考)下表中每组均有4 个选项,请从中挑选1个选项,它跟另外3个 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 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②中Fe为原子,其余 的均为阴离子
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氢化物
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酸 碱 盐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组 别 ④
备选项 A.蒸馏 B.分液 C.蒸发 D.中和
挑出选 项序号
挑选依据
不是物 理变化
D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解析: 题组一 根据分类依据准确对物质进行分类 2.(2014 南昌模拟)下列各项中所列举的物质与所 B中氯气是单质,既 不属于电解质,也不 属于非电解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组 别 ②
备选项 A. S2- B.I- C.Fe D.SO32-
挑出选 项序号
挑选依据
C
原子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解析: 题组一 根据分类依据准确对物质进行分类 1.(2014·河南六校联考)下表中每组均有4 个选项,请从中挑选1个选项,它跟另外3个 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 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③中CaO为固体,其 余的均为气体
按酸根是否含氧可分
为两类:无氧酸盐、 含氧酸盐。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解析: 题组一 根据分类依据准确对物质进行分类 1.(2014河南六校联考)下表中每组均有4 个选项,请从中挑选1个选项,它跟另外3个 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 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①中物质均为非金属 氧化物,但CO不能 和碱反应生成对应的 盐;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2.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 交叉分类法 和_______________ 常用的两种是_______________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 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组 别 ③
备选项 A.HCl B.CO2 C.NH3 D.CaO
挑出选 项序号
挑选依据
D
是固体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解析: 题组一 根据分类依据准确对物质进行分类 1.(2014·河南六校联考)下表中每组均有4 个选项,请从中挑选1个选项,它跟另外3个 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 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④中的中和反应是化 学变化,而其余均为 物理变化。
属类别对应不正确的是(
B)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 B.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
C.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石墨烯,金刚石
D.混合物:铝热剂,纯净矿泉水,盐酸,漂白粉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在解答物质的分类问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明确分类的依 据,然后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做出正确判断。
×
×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答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 述理由。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 化物。 ⑥、⑦错误,如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答案: 2.下列几种盐:Na2SO4、Na2CO3、NaCl、 K2SO4、K2CO3、KCl应该怎样进行分类? 按阳离子分为两类: 钠盐和钾盐。 按阴离子分为三类: 硫酸盐、碳酸盐、氯 化物。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②正确
③错误,如Mn2O7
是酸性氧化物。 ④正确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物 质 的 分 类
答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 述理由。 ⑤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 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错误,Na2O2与 H2O反应除生成 NaOH外,还生成O2, 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