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高三总复习 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
2020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分类课件 精品

• 1.(2009年海南高考)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 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 正确的是 ( )
• 【解析】 苯和汽油互溶且都不溶于水,它 们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小。因此,苯和汽油 的混合物在水的上面,试管中应分两层。
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
化合物:①辛酸;②壬酸;③环十二醇;④5,9-
十一烷酸内酯;⑤十八烷;⑥己醛;⑦庚醛。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多小于10,③、④、 ⑤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10
• B.①、②是无机物,③、⑤、⑦是有机物
• C.①、②是酸性化合物,③、⑤不是酸性化合 物
• ③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称为单 质,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 ④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 等。
•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的 • 化碱合:物在称水为溶酸液,中如电离HC出l、的阴H离2子SO全4部、为H氢N氧O3根等离。子的
化合物称为碱,如NaOH、KOH、Ba(OH)2等。 • 盐的NH:4N由称O金为3等属盐。阳,离如子Na(C或l、NHCu)和SO酸4、根C阴aC离O子3、化组合成物 • 氧化物:由 两种 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
素Ca为O、氧N元O素、的N化a2O合2等物。称为氧化物,如CO2、
• (2)分类方法 • ①交叉分类法 • 将叉分Na类2C法O3分、类Na如2S下O:4、K2SO4、K2CO3按交
• 【答案】 D
• 2.(2009年全国卷Ⅱ)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 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
高三总复习第一讲物质的分类课件

(3)、电泳——电学性质
同种胶体微粒在同一溶液中只吸附同种离子, 所以带同种电荷,具有排斥力,
这也是胶体不易凝聚的、比较稳定的另一个主 要原因。 例1: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 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 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10-9— 10-7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 源,这时阳极聚集_________,阴极聚集 ________,理由_______。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小分子 分子
高分子
宏观
微观
1 分子、离子、原子比较
定义
分子
——阿佛 加德罗
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一种微 粒
原子
——道尔 顿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 微粒
离子
带电的 原子或 原子团
共性
构成物质晶 体类型
组成物质的类别 与代表物
1. 均可直接 构成物质。
2. 质量甚微, 体积极小, 微粒间存在 空隙。
不均一、 不稳定
不能
不能
乳浊液
>10-7m
很多分子 集合体
不均一、 不稳定
胶体
10-9— 10-7m
分子集 合体
均一、 较稳定
不能
能
不能
不能
4: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1:胶体概念: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 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胶体的分类:
根据分散质微 粒的构成分
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 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巩固练习——物质的分类 1.
请指出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 氢氧化铁胶体、硬脂酸甘油酯 ➢ 过磷酸钙、漂白粉、福尔马林、王水 ➢ 水煤气、水泥、硬水、水玻璃、玻璃 ➢ 碱石灰、钢、干冰、冰醋酸、重水 ➢ 水银、聚乙烯、纯净的盐酸 ➢ NO2、CuSO4
物质的分类共32张PPT

至少有两种
区 别
所含分子种 类
只有一种
至少有两种
组成特点 组成固定
组成不固定
联系
若干种混合 纯净物
提纯
混合物
考点二 纯净物和混合物
2.混合物分离主要方法之一: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
(1)适用对象:
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2)过滤操作的注意点:
①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②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 ③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④烧杯要紧靠玻璃棒的中下部 ⑤玻璃棒的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的一侧 ⑥漏斗下端尖嘴要紧靠接收器内壁
海水制淡水
分离酒精和水
石油分馏
分离液态空气
考点二 纯净物和混合物
3.粗盐提纯 (1)步骤:
粗盐溶解 → 过滤 →蒸发结晶 (2)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
加速溶解、 引流、 使溶液均匀受热以防止晶体飞溅。
练一练
练习1 某物质经鉴定只含一种元素,则错误的是
( C)
A.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一种单质
C.可能是化合物
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B )
A.红磷 B.干冰 C.氯酸钾 D.食盐水
练一练
练习2 下列微观模拟图中的“ ”和“ ”分
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 ①和②均为混合物 B. 只有③是单质 C. ①②④是氧化物 D. ④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成②和⑤
练一练
练习3 有下列物质: ①液氧 ②净化的空气 ③五水合硫酸铜 ④五氧化二磷 ⑤石灰石 ⑥生铁 ⑦ 干冰 ⑧高锰酸钾 ⑨冰水混合物 ⑩碘酒。 试分类(填编号):
考点四 化学式
3.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100%
人教版化学《物质的分类》精美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 类(二 )分散 系课件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
散系叫胶体 。
2、分类 气溶胶 :云、烟、雾、灰尘等
按分散剂 状态分
液溶胶 :牛奶、豆浆、蛋清、油漆、墨汁、有气泡的 啤酒、 Fe(OH)3 胶体、淀粉胶体等
泥水
例题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 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 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解析 胶体的性质包括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 电泳、胶体的聚沉。A 选项土壤中的胶体对离子有吸 附和交换作用,可起到保肥的效果;B 中的植物油倒 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长时 间后分层,油层在水层的上面,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 离;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 胶体中滴入稀硫酸(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胶体的聚沉 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滴加的硫酸能与氢氧化铁发 生酸碱中和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 6H2O,沉淀消失。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 类(二 )分散 系课件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稳定性
稳定,静置无沉 淀
较稳定
不稳定
分散质能否透 能
过滤纸
能
不能
分类
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胶、 悬浊液、乳浊
不饱和溶液
气溶胶
液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 有丁达尔效应
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5.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
由图判甲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乙是( D )
A.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B.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2024/10/18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本课小结:
1、两种分类的方法
2、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 和结构进行分类,重点掌 握同素异形体、酸、碱、 盐和氧化物中酸性氧化物 和碱性氧化物。
一元酸:能提供一个H+的酸 HNO3、HCl 二元酸:能提供两个H+的酸 H2SO4 多元酸: 能提供多个H+的酸 H3PO4
(3)组成中是否有可电离的H+、OH-
正盐
Na2CO3
酸式盐
NaHCO3
碱式盐
Cu2(OH)2CO3
不能电离出H+和OH-的盐
能电离出H+的盐
能电离出OH-的盐
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阳离子(或NH4+)和一种酸 根离子构成的盐。
交叉分类方法的应用练习
同一种事物可以按不同标准(角度)进行分类的方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 盐
碳酸 盐
练习
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C) A.混合物:空气、矿泉水、水银 B.碱:Ba(OH)2、 Cu2(OH)2CO3、 NH3·H2O C.盐:硫酸钠、氯化铵、 纯碱 D.氧化物:H2O、 CO、 HCOOH
2.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D)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混合物
2024/10/18
练习
3.下列有关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D) A.酸性氧化物均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非金属 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D.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高三复习全部专题教案及课件 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doc

子《新课标》高三化学(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理解胶体的概念,掌握其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3.通过回顾初中有关知识,掌握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及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4.理解溶液的涵义与组成,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胶体。
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是_______,单质是指由_____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____组成的物质。
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态形式存在:一种是____,一种是____。
二、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_____和_____。
3、根据在某些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__________。
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什么叫分散系?_____________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分别是什么?______其本质区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分散系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
2、胶体(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
(2)胶体的制备胶体制备的一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Fe(OH)3胶体的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胶体的提纯基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丁达尔现象________________。
2、布朗运动________________。
3、电泳现象________________。
Fe(OH)3胶体的电泳。
条件: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含解析) 新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人教版)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解析:①显然正确;②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水煤气是由炽热的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故错误;③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CO2,均为纯净物和化合物,正确;④显然正确;⑤盐酸和食醋为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错误;⑥纯碱为Na2CO3,不是碱,错误;⑦豆浆和雾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均属于胶体,正确。
答案:D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物质的总能量。
其中在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②⑤⑥C.④⑤⑥ D.①②⑤解析:由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知①②⑤是正确的,分子肯定要发生变化,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等,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会吸收能量或者放出能量,所以物质含有的总能量一定变化。
答案:D3.(5月山东省实验中学理综模拟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592U原子中,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差值为143B.纯碱、CuSO4·5H2O和生石灰分别属于盐、混合物和氧化物C.凡是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NH3、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解析:A项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43,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51;B项CuSO4·5H2O是纯净物;HCl、H2SO4都是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
答案:D4.如图所示,五环中相连环间物质所发生的反应不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答案:C5.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讲)-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化学学科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输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的性质。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明确化学变化的研究范围和遵循的规律。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要注意胶体的有关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必备知识解读】 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①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①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①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特别提醒】“基”与“官能团”“原子团”的区别①基是指带有单电子的原子团。
如—CH 3、—CH 2—(亚甲基)、—CH 2CH 3。
①官能团是指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OH 、—CHO 、—COOH 、—X(卤素原子)等。
①“基”和“官能团”呈电中性,而CO 2-3、NO -3、SO 2-4、NH +4等原子团可带负电荷或正电荷。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①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二、物质的分类1.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特殊氧化物:Na 2O 2、H 2O 2、Fe 3O 4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特别提醒】记住物质分类中的一些特例 ①纯净物和混合物a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 2和O 3,金刚石和石墨,正交硫和单斜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
组成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小分子
高分子
化合物
化合态
分子
宏观
微观
1 分子、离子、原子比较
定义
共性
1. 均可直接 构成物质。 2. 质量甚微, 体积极小, 微粒间存在 空隙。 3. 处于永恒 的运动之中。 4. 既论种类, 又讲个数。 5. 均是微观 概念。
构成物质晶 体类型
组成物质的类别 与代表物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
一:物质的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1. 元素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形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形态。
2:物质的分类方法: 物质的分类可从组成、结构、溶解性、电离等来分。 ①:从组成来分:
(一)、物质的组成
游离态
单质 物质
构成
阳离子 离子 阴离子 原子核 质子
(D)①、②、③
第二课时
二、物质的分类:
常见的混合物有:
1、含有多种成分的物质:汽油(馏分)、石蜡、食醋、福尔马林、 盐酸、油脂、铝热剂、玻璃、 碱石灰、漂白粉、普钙(过磷酸钙)、 NO2;空气、溶液,石油、煤、,天然油脂, 合金、矿石、阳 极泥、平衡混合物,氯水、氨水 2、没有固定组成的物质(聚合物)淀粉、纤维素、橡胶、 聚乙烯、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 3、同素异形体混和:白磷和红磷、氧气和臭氧; 4、同分异构体,但未指明具体结构的物质, 如二甲苯。
2
O2 21%
生物体中( m% ) :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铜、铁、锌、 硒、氟、氯、碘、 钼、锰、钴等
巩固练习——物质的组成
(全国高考题)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 ( D)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不均一、 主要特征 均一、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 滤纸 能否透过 半透膜 能 能 不能 不能
很多分子 集合体
不均一、 不稳定 不能 不能
分子集 合体
均一、 较稳定 能 不能
4: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1:胶体概念: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 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胶体的分类: 根据分散质微 粒的构成分
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
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气溶胶:烟、云、雾 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
根据分散剂 状态分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3、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光学性质
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 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
用这种方法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Na3AlF6 [Ag(NH3)2]Cl 络盐 K [Fe(SCN) ] 六硫氰合铁(Ⅲ) 酸钾 3 6
盐
D
小结:
混合物 单质 物质 纯净物 非金属 金属
酸性氧化物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一元和多元
酸
强酸和弱酸
无机化 合物 化合物
难溶和易溶 碱 强碱和弱碱 正盐:如Na2CO3
有机化 合物
混合物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熔沸点
常见的纯净物有:
1、只含一种成份的物质
2、结晶水合物
3、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如冰和水混和
4、同位素的混合体,如水和重水
专项练习——纯净物和混合物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1、镁元素质量分数为 60%的MgO样品 2、纯净的淀粉 3、绿矾 4、石蜡 5、冰水混和物 6、氨水 7、玻璃 8、硬脂酸甘油酯 9、三硝酸纤维酯 10、氢气和氧气以2 :1体积混和点燃后的产物 11、二氧化硫和氧气以2:1混和催化剂作用后的产物
当今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的C-60,它 可以看成是金刚石的 (A)同素异形体
(C)同分异构体
(B)同位素
(D)同系物
答案: (A)
返回
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
地壳中( m% ):
硅26.3% Al 7.73% Fe 4.75% Ca 3.45%
氧48.6%
O > Si > Al > Fe
空气中( m% v%) : N2 > O2 N 78%
答案:1、3、5、8、10
巩固练习——物质的分类 1.
请指出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氢氧化铁胶体、硬脂酸甘油酯 过磷酸钙、漂白粉、福尔马林、王水
水煤气、水泥、硬水、水玻璃、玻璃
碱石灰、钢、干冰、冰醋酸、重水
水银、聚乙烯、纯净的盐酸
NO2、CuSO4
返回
单质的分类
冶金分类
金属
黑色金属 Fe、Cr、Mn 有色金属 (其它金属) 轻金属 Na、Mg、Al 重金属 Cu、Hg、Pb
离子
带电的 原子或 原子团
离子 晶体
微粒
原子
概念要点
典型晶体
原子晶体金属晶体
特性
典型代表物 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
非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
最小
大小 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分子) 质量 分子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
一种
分子晶体
运动
无机物分子与有机物分子 酸酐、非金属氧化物、不成盐氧化 物、含氧酸与无氧酸、气态氢化物、 过氧化氢 阴离子、阳离子、金属离子、碱金 属离子、酸根离子、氧化性离子、 还原性离子、弱酸根离子、弱碱阳 离子、 大多数盐、碱、活泼金属氧化物、 活泼金属过氧化物、类盐化合物
记忆: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
四“同”的比较
同位素 相同点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质子数 中子数
元素 组成和结构
结构相似 分子组成
分子式 分子结构
不同点
对象
物理性质
原子
不同
单质
不同 相似
有机物
不同
有机物
不同
化学性质
近相同
相似
相似/不同
实例
H、D、T
红磷、白磷
烷烃
C2H4O2
专项练习——四“同”辨析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
其变化》
编写:
2012.8.23
考纲解读
1、掌握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中涉及的概念及概念 间的联系。
2、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3、理解化合价的涵义,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 (分子式)。并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4、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 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5、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 式、电离方程式、电极方程式。
不成盐氧化物(NO、CO) 过氧化物 特殊氧化物 Fe3O4、Pb3O4
返回
氧化物
氢化物
常温时: 大多数为气态 (如HCl、NH3) 非金属氢化物 少数为液态 (氢显+1价) (如H2O)
金属氢化物 ——常为固态 (氢显-1价) (如NaH、CaH2)
氢化物的分类
返回
酸的分类
按是否含氧:含氧酸、无氧酸 按提供氢离子数目:一元酸、二元酸……
3 : 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 的差别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共有三种类型:
溶液
1nm
胶体
100nm
浊液
三种常见分散系比较:
三种常见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 粒大小 溶液 <10-9m 悬浊液 >10-7m 乳浊液 >10-7m 胶体 10-9— 10-7m
分散质微 很多分子 分子、离子 粒组成 集合体
(3)、电泳——电学性质
同种胶体微粒在同一溶液中只吸附同种离子, 所以带同种电荷,具有排斥力, 这也是胶体不易凝聚的、比较稳定的另一个主 要原因。 例1: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 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 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10-9— 10-7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 源,这时阳极聚集_________,阴极聚集 ________,理由_______。
HC HC
S C S C
S
CH CH
(D)有机物
S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基本概念: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 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如:食盐、白糖、泥土、牛奶等。
(3):分散剂: 能分散分散质的物质。如:水、空气、酒精等。
(2)、布朗运动 ——力学性质
1827年,Brown在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时发现花粉颗粒 不停的无序运动。 花粉受到不同水分子的无序撞击下产生的运动。
在胶体溶液里,胶粒不断地进行无规则运动,这种运 动叫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使该胶体微粒保持悬浮状 态,并不容易沉降,这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因此: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道尔顿原子学说中,包含下述3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 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 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来看,你认为这3个论点中,不确切 的是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 D)
(C)只有②、③
电泳的用途——可用于提纯和精制胶体 胶体带电规律:
(1)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 带正电
(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胶体 吸附阴离子带负电 (3)AgI即可吸附I-,也可吸附Ag+,视两者多少而 吸附不同电荷 (4)有些胶体如淀粉、蛋白质一般不吸附各种离子。 因形成水膜而稳定存在
间隔
作用 离子
带电荷 离子晶体金属晶体
C
2、元素
(1)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 (2)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3)同位素 (同种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