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书法之德艺双馨
古韵盎然,温润醇厚,劲健稚拙——郭源篆书书法赏析

古韵盎然,温润醇厚,劲健稚拙——郭源篆书书法赏析篆书,在我国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书中,位居首位,充分说明了它与其他四种书体的关系。
也就是说,其他四种书体均由篆书衍变而来,从中可看出篆书在中国书体发生、发展中的首要地位。
篆书相对于其他书体,起收简净,大多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篆书还具有形体匀称的特点,它的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屈曲流美是篆书的审美特征。
郭源,法号“净玄”居士,北京琉璃厂的“土著”居民,生于斯、长于斯,自幼便受环境影响,酷爱书画篆刻艺术,并致力于金石学,从13岁开始至今,已经和石头共同度过了三十多年。
现为中华国礼艺术家协会事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扇子艺术学会艺术创作中心创研员、北京市书协会员、西城美协会员。
从师于篆刻艺术家金禹民先生、著名书画家许林村先生、傅有业先生、陆一均先生、吕品先生、周羲先生等。
致力于书画与金石学,力求融合诸家之精华,从兌变中得其新意,更法古玺汉印,自成风貌,亦精印钮雕刻。
其书法以缘书为主,作品为众多行内人士喜爱并收藏。
郭源篆书书法《上善若水》集雅斋签约书法家郭源老师的书法作品《上善若水》,书写标准、运笔娴熟自如,线条圆涩厚重,却写出灵动之感,古朴而从容,通篇富有韵律感,别具一格,实为佳作,可见郭源老师深厚的书法艺术功底。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适合挂在家中书房、卧室等场合,启迪智慧,发人深省,不容错过。
编辑郭源篆书书法《厚德载物》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随着中国文字的产生、演变与发展而产生、演变、发展的,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系统,它以一定的规范技法和形式来表现,具有强大的形式美表现力,深得人心。
适合打印练习的篆书字帖(非常漂亮的篆书字)

适合打印练习的篆书字帖(非常漂亮的篆
书字)
适合打印练的篆书字帖
篆书起源于商代晚期的甲骨文,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古老艺术形式。
它在春秋时期形成,随着历史演变而发展,成为晋朝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书体之一。
在现代,由于通用的宋体字将篆书字形变得越来越模糊,篆书的确实需要大量的练来掌握。
以下是适合打印练的篆书字帖:
1. 孙过庭行书篆刻集
这是一组高清晰度的篆书字帖,记录了中国篆刻大师孙过庭的行书、楷书以及篆刻作品。
由于篆书字形的刚烈和独特,练孙过庭的作品可以帮助初学者理解篆书字形的秩序和规律。
2.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这是一份诸多篆书经典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书法史上最重要的篆书字帖之一,它被广泛地用于书法教育、篆刻和装帧等领域。
3. 史铁生《多宝塔碑》
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王勃的年代碑,多宝塔碑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篆书字帖之一。
史铁生的《多宝塔碑》是以巨型石碑黑白照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这使得其效果更加具有震撼力。
以上是一些适合打印练习的篆书字帖,通过练习这些字帖,初学者可以逐渐掌握篆书字形的基本规律,提高篆刻和书法的水平,进一步发掘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
篆书四字匾微书法,小作品也是很吃香的!

篆书四字匾微书法,小作品也是很吃香的!
学习更多健康养生知识!
小字能不能有大气象?让小作品廉价“飞入寻常百姓家”没有意义吗?最近听说某姓崔的画家建了一个300亿基金金融机构来炒作自己,我们作为一个本份的艺术家劳动就不值一提了?非也!庄子云:“野马也,尘埃也!”人类的一切生存和理想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其价值都是一样的!
《宜宝白壁》
尺寸:18×39cm
《清㳺胜迹》
尺寸:18×39cm
《铺松化龍》
尺寸:18×39cm
《龍文星剑》
尺寸:18×39cm
《乐天宜年》
尺寸:18×39cm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联系删除。
描写篆书文案的句子唯美(精选两篇)

描写篆书文案的句子唯美(篇一)1. 犹如流韵的云彩,篆书舞动着时光的华章。
2. 纸上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篆书独特的韵味。
3. 篆刻之墨香,透露着岁月的深情。
4. 天工人巧,篆书字迹仿佛星辰之光,闪耀着灵动之美。
5. 柔媚的笔画,展现篆书纵横交错的气韵。
6. 篆书字体犹如流水,荡漾出一幅幅唯美的意境。
7. 寻梦篆书,书写出内心深处的情愫。
8. 寂静的墨香中,篆书蕴含着无限的诗意与想象。
9. 书写的篆字犹如一座座精雕细琢的艺术宫殿,引人沉醉。
10. 篆书字体,如同一只翩舞的蝴蝶,飞舞在纸上。
11. 粗细勾勒间,篆书透露出古典与现代的美妙交融。
12. 横起杆剖开心,篆书文章写意灿烂鲜明。
13. 执笔禅境,篆书世界中弥漫着宁静与祥和。
14. 篆书的韵味不仅仅是一种字体,更是一种美学的追求。
15. 回望过去,篆书将岁月凝结成一抹抹优美的印痕。
16. 篆刻之境,映照着作者内心深处的自由与宁静。
17. 在篆刻的世界里,每一笔都是的那份独特之美。
18. 篆书的用心,如同一笔落地,润泽着文化传承的沃土。
19. 篆字的优雅曲线,沉静而又充满生命力。
20. 粗细交错的笔画,勾勒出篆书独具的艺术魅力。
21. 磨砚的声音回荡在书房,篆书的诗意与温情在纸上流淌。
22. 犹如细雨纷飞,篆书给人以一种温润的触感。
23. 神秘而又玄妙,篆书字体令人醉心其中不能自拔。
24. 珍贵的篆刻艺术,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千年历史。
25. 篆刻的韵味,如同山水画中的飞瀑,令人心旷神怡。
26. 置身于篆书的海洋中,仿佛与古代智者对话,感悟着生命的奥秘。
27. 波澜壮阔的笔画,流转出篆书独有的精神气韵。
28. 犹如江南烟雨,篆书散发出一种诗意的浪漫风情。
29. 在篆书世界中,每个字形都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品。
30. 篆书的粗犷与细致完美结合,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
31. 犹如盛开的花朵,篆书的字形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32. 一勾一画,书写着篆书独有的意境与情感。
篆书书法欣赏

篆书书法欣赏篆字,中国古代的字体之一,它见证了周到秦汉时期中国文字的发展变迁。
篆书字体整齐,线条匀称,笔画鲜明,字形古拙,是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篆书书法欣赏,希望你们喜欢。
篆书书法欣赏章太炎先生篆书书法的独特之美篆字,中国古代的字体之一,它见证了周到秦汉时期中国文字的发展变迁。
篆书字体整齐,线条匀称,笔画鲜明,字形古拙,是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章太炎先生是近代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他在书法上也有一定的研究。
章太炎先生的书法以篆书见长,讲求“无一字无出处”,特别注重对《说文解字》及秦汉时期金石碑帖的研读,篆书风格沿袭了秦朝书法家李斯、唐朝书法家李阳冰及宋朝初年的书法家徐铉、徐锴兄弟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味,沙孟海先生评价说,章太炎先生的书法“笔法自然近古,自成一家面目”。
章太炎先生对篆书的重视也源自他保存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从本源上来说,章太炎先生的书法来自于其对文字学、金石学的深入研究,他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以“保存国粹”为手段,试图以“用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热肠”。
章太炎尤其重视语言文字的作用,他说“夫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所不与他国同者,历史也,语言文字也,二者国之特性,不可失坠者也”。
所以他认为在民族危机关头,尤其要重视传承发扬国家的语言文字,他认为,学习古代的文字、历史,可以增加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进而“激励种性”,图存救亡。
章太炎先生的篆字书法笔画结构严谨,笔法瘦劲挺拔,笔风浑厚朴茂,线条圆转流畅,结字疏松古拙,自然有古意,体现了篆字的独特之美。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欣赏章太炎先生的篆字书法,不但能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也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本次展览就是要以章太炎收藏的金石拓本和书法作品作为支撑,用“物”来说明章太炎书法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找寻章太炎书法背后的思想根源、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从而用展览的形式传达给观众。
灵动典雅,妩媚俊丽——吴让之篆书对联欣赏

灵动典雅,妩媚俊丽——吴让之篆书对联欣赏
吴让之(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
江苏仪征人。
清代篆刻家、书法家。
包世臣的入室弟子。
善书画,尤精篆刻。
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吴让之篆书
△溽露飞甘舒云结庆,贞筠抽箭润璧怀山
△种来松树高于屋,闻到梅花瘦似诗。
△酒瓶在手六国印,花影上身壹品衣。
△博士左疏资考核,司空唐史待揅求。
△种德深则敷荣可久,待人恕斯所遇皆亲。
△金石千声云霞万色,楼台先曙莺花早春。
△德有润身礼不愆器,玉韫庭照兰生室香。
△直以文章共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种德深则敷荣可久,待人恕斯所遇皆亲。
△施为欲似千钧弩,砺当如百炼金。
△论交待续金兰簿,招隐行乘剡曲舟。
△五三六经可诵读。
二十八宿罗心胸。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篆书书法作品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篆书书法作品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一句富有教育意义的名言,也是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从
多个角度来解读和书写。
首先,从思想内涵上看,“自强不息”强调了个人要有不断进
取的精神,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而
“厚德载物”则强调了做人的根本,要有宽厚的胸襟,待人以诚,
做事以仁,以德化人,以德载物。
这两句话结合起来,要求人们在
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不忘初心,守正道,做一个有德之人,以德
养德,以德载物。
其次,从书法作品来看,篆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古老的书体,
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书写这句名言时,可以通过书写技法、布局结构、笔画力度等方面来展现这句名言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书
写时要注意笔画的工整、结构的稳重,力求表现出“自强不息,厚
德载物”的气韵和风采。
此外,从艺术角度来看,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不同的布局、构图和装饰来展现出这句名言的内涵。
比如
可以通过加入一些相关的装饰性元素,如山水、松竹等来丰富作品
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更加富有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总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一句富有内涵的名言,书写
这句名言的书法作品不仅要注重技法的运用,更要通过艺术手法的
运用来展现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范建国篆书书法

范建国篆书书法范建国篆书书法即范建国先生创作的篆书书法作品,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范建国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书法技巧,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高度赞赏和追捧。
范建国篆书书法在创作过程中融汇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并赋予了其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擅长用刚劲有力的笔触书写篆文,运用组字设计的技巧,使每一幅作品都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韵味。
范建国篆书书法作品字体饱满匀称,线条流畅有力,结构严谨,极富有力感和节奏感。
他在构图和字形设计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范建国篆书书法作品的主题多样,在书写中融入了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思考。
他善于以简练的笔触和凝练的文字表现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他的作品不仅从视觉上给人以享受,更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使人产生思考与感受。
范建国先生的篆书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书坛都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展览,并多次获得重要奖项。
他的作品也被收藏于许多重要书法艺术机构和个人的珍藏之中。
范建国先生的书法作品既承袭了传统,又具有创新性,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瑰宝。
范建国篆书书法的创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创性,也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范建国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精深。
他以篆书为媒介,书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髓,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瑰宝。
范建国篆书书法的创作思想和书写风格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书法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也深受国际书法界的赞赏和喜爱。
他的创作使得篆书书法在当代得到了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不可忽视的独特分支。
范建国篆书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无论在艺术造诣还是创作风格上都具有很高的独特性和影响力。
他的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都能够给人以启发和冲击,使人们对书法这门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总而言之,范建国篆书书法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的瑰宝,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