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书法之中流砥柱
当代篆书书法欣赏,太精致了!

当代篆书书法欣赏,太精致了!吴湖帆集宋词佳句138cm×23cm×22019 年毛泽东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78cm×95cm2020 年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菩萨蛮·黄鹤楼》95cm×178cm×22020 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38cm×34cm×42020 年罗源赋85cm×43cm2020 年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241cm×120cm2020 年成都望江楼崇丽阁长联220cm×53cm×22020 年释文清·钟耘舫212字长联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
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
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
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
对此茫茫,百感交集。
笑憨蝴蝶,总贪送醉梦乡中。
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下联: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
跃岗上龙,殉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
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些绮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
嗟予蹙蹙,四海无归。
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
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作者简介陈泓凌 1987 年 10 月生,别署燕堂,室名文心书屋。
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印社理事、南京市玄武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作品荣获江苏省政府“五星工程奖”、全军书法展“优秀作品奖”、空军“蓝天文艺奖”、“中国字·世界情”古文字书法展优秀作品奖等,入展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二届全国篆书展、第三届全国篆书展、第七届全国新人新作展等;个人被评为空军十大“文艺之星”、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优秀青年”,荣获南京市玄武区政府“突出贡献奖”。
高清??吴熙载《篆书四屏》书法欣赏

高清吴熙载《篆书四屏》书法欣赏
吴熙载《篆书四屏》纸本篆书125×27.5×4 湖南省博物馆藏
释文:道盅而用之,或不盈渊乎。
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光。
款署:变生先生正藏。
让之吴熙载。
钤印:“吴熙载印”(白文)、“攘之”(朱文)。
吴熙载的该作品,形成了以妍美、婀娜并从中透出天真烂漫气息的篆书章法特色。
吴熙载的篆书艺术,既是一个学习邓石如的典范,更是独领风骚的一个高峰。
其书法成熟稳定、丰富精熟的篆刻技法,对于学习研究篆书的人们来说,有着很好的发蒙意义。
来源:网络。
适合打印练习的篆书字帖(非常漂亮的篆书字)

适合打印练习的篆书字帖(非常漂亮的篆
书字)
适合打印练的篆书字帖
篆书起源于商代晚期的甲骨文,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古老艺术形式。
它在春秋时期形成,随着历史演变而发展,成为晋朝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书体之一。
在现代,由于通用的宋体字将篆书字形变得越来越模糊,篆书的确实需要大量的练来掌握。
以下是适合打印练的篆书字帖:
1. 孙过庭行书篆刻集
这是一组高清晰度的篆书字帖,记录了中国篆刻大师孙过庭的行书、楷书以及篆刻作品。
由于篆书字形的刚烈和独特,练孙过庭的作品可以帮助初学者理解篆书字形的秩序和规律。
2.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这是一份诸多篆书经典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书法史上最重要的篆书字帖之一,它被广泛地用于书法教育、篆刻和装帧等领域。
3. 史铁生《多宝塔碑》
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王勃的年代碑,多宝塔碑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篆书字帖之一。
史铁生的《多宝塔碑》是以巨型石碑黑白照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这使得其效果更加具有震撼力。
以上是一些适合打印练习的篆书字帖,通过练习这些字帖,初学者可以逐渐掌握篆书字形的基本规律,提高篆刻和书法的水平,进一步发掘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
饮水思源的篆书

饮水思源的篆书1. 篆书的起源与发展篆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书写形式,起源于商代晚期至西周初年。
它是中国文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篆书的特点是方正刚劲,线条简练有力,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篆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最早的篆书源自中国古代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贵族用来卜筮的一种文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篆书逐渐从甲骨文中演变而来,并在西周时期形成了独立的书写体系。
西周时期的篆书以金文为主,其字形规整,笔画精细,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到了战国时期,篆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秦篆、汉篆等不同的流派。
2. 饮水思源的意义与内涵“饮水思源”是一个中国的成语,意为喝水时要想到水的来源,表示要始终保持感恩之心,不忘一切恩情的来处。
这个成语的内涵与篆书的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
篆书作为一种文字书写形式,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饮水思源的精神告诉我们,在学习和传承篆书的过程中,要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感谢前人的智慧和付出。
篆书的发展离不开古代先贤的努力和智慧,正是他们为篆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们要铭记历史,感恩前人的贡献,才能更好地发扬篆书的精神。
3. 饮水思源的篆书作品欣赏篆书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
下面是几个著名的篆书作品,它们以饮水思源的精神为主题,展现了篆书的艺术魅力。
《饮水思源》这是一幅由著名篆书家王羲之创作的作品。
作品以方正的字形,简洁有力的笔画,表达了饮水思源的精神。
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感恩》这是一幅由当代篆书家李阳创作的作品。
作品以流畅的线条,简洁明快的字形,表达了感恩的情感。
整幅作品展现了饮水思源的精神,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内心的激荡。
4. 饮水思源的篆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饮水思源的精神不仅仅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社会。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感谢那些为我们付出过的人和事物。
中隐楼主评篆书

墨沉 实。这在展 室 效果上是很 “ 抢
一
神 完气足 的感 觉 .确 是 一幅 成功 短 了。 竖钩 的用 笔也 不 对, 不应
的作 品。
串 嘟 . 的味道 更 浓些 。但也 存 在与 第一
旁是 用手打 旗 的意 思 ,与右 旁连
该 出尖 。请看例 字。
篇 同样 的 毛 病 : 气 ” 道 ” 字 “ 、“
六 个字 ,下部 都 应收 敛 , 以形 成 我知 道 这是 字 典 的错 误 。请参 阅 参差 美。 也 就是说 ,只 有收 放 处 例 字
理好 了 ,“ 体 ” 的 字 型 美 才 能 吴
刘 向东 先 生作 品 《闲情足 以 通篇 给 人 以文 雅 秀美 的 感觉 ,字
显 示得 更 充 分。 还 有 ,“ ” 字 养志 , 乐莫如读 书 》 写得 不错 。 欲 至 . 的写 法不 当,请 看例 字 。
I 凹 5 日 J @ 7 『 i 夕
岛 节
・
高 立 善 先 生 书 《白 居 易 词 距行 距 安 排得 宜 ,逆 入 平 出的 用 望 江 南二 首 》 篆 书 作 品 ,全 篇 笔 和 落笔 重收 笔 轻的 规律 掌握 得
5 4字 。这 样 多字 数 的大 篇 幅篆 比较 熟练 。但 是 ,款 文 中的 第 一
作 品 仔 细 推敲 ,还 有 一 点 小问 的基 本 书 写技 法 。此 篇章 法安 排
题 ,就是 字 型结 构 上 太方 正 .与 也 很 巧 妙 — — 一 首 词 占 两 行 , 全
臀 寤营 最 i I i j c 芎 磺9 》 乏 霸
“ 昌硕体 ”的字型 尚有 差距 。如 篇稳 重 平 实 ,耐 人品味 。只 有 两 吴 寺 后易 江 二 首 己 囊 呈 善 “ 、 海、 流 、 里 、 更 、楼 ” 这 个 字 “ 黄 旧” 与 “ ” 不够 规 范 , 绿
美历程

美的历程摘要:书法是中国一门特有的美术类别,与绘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则是美学的一大特点。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行书遭劲舒和,神采飞动” “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 “八体尽能,笔力劲险。
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 “书法精绝,集诸家之成,诣二王门阀,要其用功处,全在临摹之多耳。
” “唐言结构,宋尚意趣” “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
” “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无一不是赞美中国书法史上的大家,其作品意境尤美,实为美的精华。
这其中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神往其中。
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
关键词:史前及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现代◆史前及先秦关于汉字的起源,传统的说法有结绳说、刻契说、八卦说等,这些在早期文字中都是可以找到痕迹的,但是都没有形成一种具体的、完备的符号系统。
不可否认的是,刻画符号在一定的意义上推动了文字的发展。
先秦是中国书法的初期阶段,先秦书法大概可以分为商、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中国书法也随之产生了。
商、西周的文字已经具有用笔、结体和章法等书法艺术所必备的三个方面之间的要素,这时,书法已初步形成。
商、西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骨文和金文两种。
商代的中期,青铜器上就出现了铭文,铭文十分简短,一般为二、三个字,大多数是族徽。
战国时期,随着七国割据、各自为政,文字的地方色彩尤为浓厚,从春秋晚期就已出现了文字异形的现象。
喜欢吴昌硕的篆书有眼福了,很齐全,建议收藏!

喜欢吴昌硕的篆书有眼福了,很齐全,建议收藏!
学习更多健康养生知识!
吴昌硕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
平安竹报
去思图
八石齋
信天居
印心籮
其曰可讀
角茶轩
蘿煙松月之齋
陸舟水屋
鄰春山房
西泠印社
小華園
花好月圓人壽
消遙遊
籥廬
懷德惟明
见虎一文
亦难双室
心以风鸣
岩壑夔龙
谈瀛洲
岩壑夔龙
吴昌硕款木匾
篆书“定武遗风”横额
1923年作篆书龙光台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联系删除。
百家姓九叠篆写法

百家姓九叠篆写法百家姓九叠篆写法百家姓九叠篆写法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尚方大篆。
九叠篆是以小篆为基础,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
“曲屈平满”是九叠篆书法最大的特点。
折叠多寡,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繁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
称之为九叠,“乃以九为数之终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叠之多。
九叠篆盛行于唐、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
唐宋以来多用于官印上面,是一种流行的“国朝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
以下为百家姓九叠篆写法:Zh a o Qi d n S u n L 1 Zh o u W uZh e ng W d ng赵钱孙李周吴郑王F e ng Ch e n Ch uW i Ji a ng Sh e n H d n Y d r陈褚卫蒋沈韩杨Zh uQin Yo u X u H e L u Shi Zh朱0秦g尤许何吕施张K o ng C d o Y d n Hu a J i n W e i T d孔J曹aTfi g华金魏陶姜Qi Xi e Z o u Y u B a i SB®》D o u Zh 0戚g谢刍E喻柏水窦章Y U n S u P 0 n G e X i F a n P e云L苏& ng潘葛奚范彭郎L u W e i Ch 0ng M a Mi d o F e ng Hu0F 0 ng鲁韦昌马苗凤花方Y U R e n Yu d n Li u F e ngB a o Sh 1 T d俞g任袁柳豐E鲍史唐F e(B i) Li d nC e nu O U pqs(!御)J n>i n|A| 3 尊旨亚軍習洋bu 09 p 日OP !r n/v\ n/v\ 0d u P na 6u I r > ® W B W # MB6iDisaiiAi ru I r u MO [人w占偉老聊軀章祕女凰Bu 9 d !r n 0 U 9 MZ I nn n人6u p人u r)x翳孝乌罪战业魁Bu 9/V\^Q y 0 1 ! ? d p nn 6u I X 1 r Bu §M0 匪旱事2Bu<9gn >J J r I ng ! US 9 吃0 UZ 0 P 日報艸寅狠业鱼P H u P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