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师的专业基础知识点
电气工程师50个必备的基础知识汇总

电气工程师50个必备的基础知识汇总01 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a 通路↓如图(a 通路)所示电路处于通路状态,电路处于通路状态的特点有:电路畅通,有正常的电流流过负载,负载正常工作,灯泡会发亮。
整个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b 开路↓如图(b 开路)所示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的特点有:电路断开,无电流流过负载,负载不工作。
整个电路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灯不会亮。
c 短路↓如图(c 短路)中的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电路处于短路状态的特点有:电路中有很大电流过,但电流不流过负载,负载不工作。
由于电流很大,很容易烧坏电源和导线。
这时候整个电路处于非正常的工作状态,灯不会发亮。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犯这些小的错误,有时候会漏接一根线,造成开路;或者有时候多接一根线,造成短路。
这些小问题会造成大麻烦的,比如开路,有可能会造成缺相,烧坏用电设备。
短路的话会烧坏电源和电源线。
02 对 10kV 变(配)电所的接地有哪些要求?变压器、开关设备和互感器(PT、CP)的金属外壳,配电柜、控制保护盘、金属构架、防雷设备、电缆头及金属遮栏等,对接地装置有下列要求:(1)室内角钢基础及支架要用截面不小于25×4mm2的扁钢相连接做接地干线,然后引出户外,与户外接地装置连接;(2)接地体应距离变(配)电所墙壁三米以外,接地体长度为2.5米,两根接地体间距离以5米为宜;(3)接地网形式以闭合环路式为好,如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附加外引式接地体;(4)整个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
03 什么是一次电气系统主结线?一次系统主结线是由发电厂和变电所内的各种电器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抗器和引出线等及其连线所组成的输送和分配电能连结系统。
对主结线的要求有以下五点:(1)运行的可靠性(2)运行、检修的灵活性(3)运行操作的方便性(4)运行的经济性(5)主结线应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及解析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及解析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及解析注册电气工程师是一项高度负责的职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电气工程学、控制理论、电子电路、电力系统、计算机控制及信息处理等内容。
电气工程学是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基础课程,它是为理解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处理方案提供的理论支持。
电气工程学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和电力电子技术。
其中,电路理论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主要研究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电感、电容等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掌握电路理论对于电路设计、电路分析和电路故障诊断至关重要。
电磁场理论则是研究电场和磁场的基本规律,它包括电动力学、静电学和磁学等内容。
电力电子技术是以半导体器件为中心,研究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中的电力变换、电力调节和电力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控制理论是针对电气系统中的参数进行测量,并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反馈和调节来控制系统运行的一种理论。
掌握控制理论对于设计和调试控制电路以及解决控制系统中的故障至关重要。
控制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控制等。
电力系统是研究电力的生产、输送和利用过程以及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研究电力系统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力的安全、可靠、经济和环保。
电力系统的基础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控制和保护、电力设备维护和调试等内容。
电力系统分析主要是研究电力系统中电路、变压器、发电机、电容器等设备的电力特性及其各自的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控制和保护是研究如何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和保护,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力设备维护和调试则是研究如何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和调试的知识。
电子电路是研究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组成及其运行特性和特点的知识。
掌握电子电路的知识对于实际电路设计、调试和分析至关重要。
电子电路主要包括分立元器件电路、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源技术等。
计算机控制及信息处理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研究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技术对电气控制系统、信息传输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考点归纳(3篇)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考点归纳(3篇)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考点归纳 11.平行的两根载流直导体,当通过的电流方向相反时,两导体将呈现出(b)。
a 互相吸引;b 互相排斥;c 互不反应。
2.电容器的(b)不能发生突变。
a 充电电流;b两端电压;c 储存电荷。
3.如果两个同频率的交流电的相位角,分别为φ1和φ2,其φ1-φ290 o时,称做(c)。
a 两个正弦量同相;b 第2个正弦量超前第1个正弦量;c 第1个正弦量超前第2个正弦量。
4.电阻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电阻称为(b)。
a 等效电阻;b 线性电阻;c 非线性电阻。
5.用隔离开关可以直接拉合(b)。
a 35kv10a负荷;b 110kv电压互感器;c 220kv空载变压器。
6.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对称系统中,当发生金属性单相接地时,其非故障相的相对地电压(c)。
a 不变;b 升高不明显;c 升高31/2倍。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考点归纳 21. 什么是正弦交流电?为什么普遍采用正弦交流电?答:正弦交流电是指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及电势的巨细都跟着时刻按正弦函数纪律转变,这种巨细和标的目的都随时刻做周期性转变的电流称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交流电可以经由过程变压器变换电压,在远距离输电时,经由过程升高电压可以削减线路损耗。
而当使用时又可以经由过程降压变压器把高压变为低压,这既有利__,又能降低对设备的绝缘要求。
此外,交流电念头与直流电念头斗劲,则具有机关简单,造价低廉,维护精练等利益。
在有些处所需要使用直流电,交流电又可经由过程整流设备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所以交流电今朝获得了普遍地应用。
2. 什么是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答:交流电在转变过程中,它的瞬时值经由一次轮回又转变到原本瞬时值所需要的时刻,即交流电转变一个轮回所需的时刻,称为交流电的周期。
周期用符号T暗示,单元为秒。
周期越长交流电转变越慢,周期愈短,剖明愈快。
交流电每秒种周期性转变的次数叫频率。
电气工程知识点

电气工程知识点电气工程作为一门工程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电气工程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1. 电路理论在电气工程中,电路理论是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电路理论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以及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等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掌握电路理论对于设计和分析各种电路至关重要。
2. 电气机械电气机械是电气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各种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
电气机械的原理和性能特点对于电气工程师来说是必备的知识点,也对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起到关键作用。
3.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用户的整个系统。
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设备等各个环节。
了解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4. 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器件和电路进行信号处理、控制和通信等活动。
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集成电路、通信系统、嵌入式系统等方面。
掌握电子技术知识可以让电气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5.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是一种通过控制系统对某个过程或系统进行自动调节的技术。
在电气工程中,自动控制应用广泛,例如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楼宇系统等。
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对于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以上就是关于电气工程知识点的一些基础介绍。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对电气工程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欢迎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讨。
愿读者在电气工程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
电气工程师高中知识点总结

电气工程师高中知识点总结电气工程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涵盖了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领域。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电气工程师高中阶段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学生和教师们对电气工程学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一、电路基础知识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安培(A);电压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具有的能量,在电路中电动势的大小通常称作电压,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伏特(V);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U=IR。
2.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及其特性串联电路是电阻、电压源等元件依次连接在同一个闭合回路中,其特点是电流相等、电压相加;并联电路是电阻、电压源等元件两端分别连接在同一个节点上,其特点是电流相加、电压相等。
3. 交流电路与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是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不断变化的电路,如变压器、交流发电机等;直流电路是电流方向不变,大小基本恒定的电路,如电池、直流发电机等。
4. 电路中的功率、能量消耗电路中的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可以表示为P=UI=I²R=U²/R。
而电路中的能量消耗则是功率乘以时间的积分,也可以用电路中的电量乘以电压的积分来表示。
5. 道路混合电路分析部分电路中既有串联部分又有并联部分,这种电路我们称为混合电路。
混合电路是由多个电阻、电压源等串联和并联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电路,通过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可以简化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二、电磁场基础知识1. 静电场与静电势静电场是指在空间中电场强度和电荷分布随时间保持不变的电场,它的特点是电场强度和电势梯度成正比。
而静电势是表示空间中某点电场势能与单位正电荷相对的大小,它也是标量。
注册电气工程师 (供配电)专业基础和专业考试

注册电气工程师 (供配电)专业基础和专业考试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气工程基础、供配电工程基础、电力系统与自动化以及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
专业考试主要涉及电力工程法规、电力系统计算、供配电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与该专业相关的参考内容。
1. 电气工程基础电气工程基础是电气工程师(供配电)必备的知识基础。
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内容。
例如,电路理论涉及电路分析方法、定理与应用、交流电路分析、三相电路等;电磁场与电磁波涉及电荷、电场、磁场、电磁波的概念、性质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开关电源、变流器、逆变器等。
2. 供配电工程基础供配电工程基础包括配电设备与线路、电力负荷与供电网络、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等内容。
例如,配电设备与线路涉及变压器、开关设备、配电线路的基本原理、选型与运行;电力负荷与供电网络涉及负荷特性与分类、电气负荷计算、供电网络布置与可靠性分析;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涉及电力保护原理、设备及选型、电力系统自动化与远动技术等。
3. 电力系统与自动化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所需掌握的重要知识。
包括电力系统基础、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电力系统计算与仿真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电力系统基础涉及电力系统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传输与分配、供电可靠性等;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涉及电力系统稳态与暂态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计算与仿真涉及电力系统计算方法、潮流计算、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等。
4. 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是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的重要内容。
包括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电力市场与电能计量、电力质量与能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涉及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电力系统应急处理、事故分析与故障处理等;电力市场与电能计量涉及电力市场模式、电力定价与电能计量技术;电力质量与能效管理涉及电力质量与稳定、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等。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必备知识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必备知识电气工程是一门涉及电力、电子、自动化等领域的学科,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是对电气工程师从业能力的一种评估和认证。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介绍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必备知识。
一、电路基础知识1. 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2. 电路定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分压定律、电流分流定律等。
3. 电路分析方法:串并联电路的分析、电路的等效变换等。
二、电力系统与电机1. 电力系统:电力传输与配电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保护措施。
2. 发电机:各种类型的发电机原理、特性和运行参数。
3. 变压器:变压器的原理、类型、运行参数和保护措施。
4. 电动机:各种类型的电动机原理、特性和运行参数。
三、电力设备与安全1. 开关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的类型、特性和选择原则。
2. 保护设备: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差动保护等的原理和应用。
3. 继电器:继电器的类型、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4. 安全知识:电气事故的原因、防范措施和急救方法。
四、电气工程设计与管理1. 电气工程设计:电气负荷计算、线路选址、设备选择和系统设计等。
2. 施工与安装:电气设备的安装、接线和调试等注意事项。
3. 运行与维护: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
五、法律法规与标准1. 电气安全法规:电气安全管理法、电气设备安全认证等相关法律法规。
2. 电气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六、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概念、技术和应用。
2.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3.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原理、充电技术和发展趋势。
以上是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必备知识概述,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参考书和模拟试题进行系统学习和练习。
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电气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点总结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点总结1、十进制转为几进制:整数部分除以几取余法,小数部分乘以几取整法2、计数器:环形n位计数器分频为n;扭环形n位计数器分频是2n; n位二进制分频是;模是n的行波计数器分频是n。
3、与门:有0则0;或门:有1则1;或门分配律:A+(BC)=(A+B)(A+C) 摩根定理:4、若干三态逻辑门输出端连在一起能实现逻辑功能的分时传送数据5、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用电设备、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我国发电机额定:0。
4、6.3、10。
5、13.8、18、24kV6、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一次绕组(受电端)与电网额定电压相同;二次绕组(送电端)相当于供电电源,比用电设备高出10%,在3、6、10kV电压时,短路阻抗小于7。
5%的配电变压器,则高出用电设备5%7、工作接地:保护设备可靠工作;保护接地:保证人身安全,把可能带电的金属接地;保护接零:外壳与接地中线(零线)直接相连,保护人身安全;防雷接地:雷击或过电压的电流导入大地;防静电接地:消除静电积累8、中性点直接接地:110kv及以上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60kv及以下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是为了补偿接地短路电流9、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一般采用(过补偿形式)10、三相导线的集合均居越大,则导线的电抗(越大)11、电阻R:反映发热效应;电抗X:反映磁场效应;电纳B:反映电场效应;电导G:反映电晕和电漏现象12、短路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铜耗和阻抗电压)13、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功率和阻抗一般指:(三线功率、一相等效阻抗)14、三绕组变压器数学模型中电抗反映变压器绕组的(等效漏磁通)15、原件两端电压的相角差主要取决于通过原件的(有功功率),P越大,相角差越大16、电压降落:首末端电压(向量差);电压损耗:首末端电压的(数值差)17、高压电网线路中流过的无功功率主要影响线路两端的(电压幅值)18、为(抑制空载输电线路末端电压升高),常在线路末端(并联电抗器)19、对供电距离近,负荷变化不大的变电所常采用(顺调压方式)20、调整用户端电压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变压器电压比)21、同步调相机可以向系统中(既可发出感性无功,也可吸收感性无功)22、降低网络损耗的主要措施之一:(减少线路中传输的无功功率)23、在无功功率不足的电力系统中,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采用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无功的缺额)24、在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中,假设各元件的磁路不饱和的目的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25、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只包含(正序分量)26、单相短路的短路电流为30A,则其正序分量为(10A)27、冲击电流是指短路后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师的专业基础知识点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什么能使我们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呢?是知识,是学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电气工程师考试专业基础知识点。
接地安全
1。
1等电位联结:在电气装置或某一空间内,将所有金属可导电部分,以恰当的方式互相联结,使其电位相等或接近,消除或减小各部分之间的电位差,有效防止人身遭受电击、电气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此类连接叫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MEB,辅助等电位联结SEB,局部等电位联结LEB。
1。
2等电位联结和接地的关系:接地是指把电气系统、电气设备外露金属外壳和金属构件通过导体与大地联结,使其被连接部分与地电位相等或接近。
等电位连接应当接地。
但由于对象不同,等电位连接不接地也是安全的。
如飞机、车载发电机等。
1。
3接地故障:相线对装置的外露金属外壳和金属构件、非电气装置人外露可导电部分、大地之间的电气短路。
危害极大,造成火灾及人身电击。
电气线路设置接地保护的措施是必要的。
1。
4人身电击安全电压:干燥或湿润的区域,干燥的皮肤、高电阻地面,交流50V;、潮湿的区域,潮湿的皮肤、低电阻地面,交流24V;浸入水中,我国暂无规定,一般6V;与IEC略有不同。
以上安全电压包括接地系统的相对地或极对地,在不接地系统中的相间电压或极间电压。
1。
5交流系统中,中性点接地的作用:
系统运行情况发生变化、波动时,中性点电位不发生漂移,保证系统相间电压的稳定,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防止系统振荡,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又称为交流系统的工作接地;
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仍可保持在相电压附近,中性点不接地时,则相对地电压增加到倍相电压;
中性点接地,为地面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如雷电)产生的感应对地过电压,提供泄放通路;
在实际运行中,为了特殊需要,也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IT系统,在上述的一些电气危险,不可避免的存在,故IT系统复杂且投资大。
1。
6供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工作接地,中性点的接地;保护接地,负载侧设备外露金属外壳和金属构件把通过导体与大地相接。
保护接地对安全的贡献巨大,设备外露金属外壳和金属构件不能作为保护导体,必须有专用的保护线。
1。
7两个公式:
1。
8隔离变压器供电:配出PE线作用,是设备间等电位,PE 线绝不能同地连接,二次回路导线和设备外壳不接地,碰壳故障时,外壳与地不存在电位。
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路和电路模型
由一些电路器件或元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称为
电路。
电路理论所涉及的电
路是实际电路的数学模型,是由理想电路元件和理想导线连接而成的电路。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在电路中,一般很难标注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为了方便,需要在电路分析之前先假设一个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
这个假设的实际方向称为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在设定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后,计算结果为正值时,参考方向即实际方向;为负值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在电路理论中所标注的电流、电压的方向均为参考方向。
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总是从高电位移向低电位,即电流的实际方向指向电位降的方向,也就是说,和电压的方向是一致的。
按照这样的规律同时设定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时,电流和电压的方向关系为关联参考方向,反之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如图l—1—1所示。
参考方向在电路分析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路元件的关系式都是在一定的参考方向下
表示的,列写电路方程时也是以参考方向为依据的。
功率
若电流和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所吸收的功率p可以写成
p(t)=u(t)i(t)
当p0时,元件实际吸收功率;当p<0时,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若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则p(t)=u(t)i(t)中的P代表元
件发出的功率。
当p0时,元件实际发出功率;当p<0时,元件实际吸收功率。
独立电压源
定义:独立电压源是一个理想电路元件,如图l—1—4所示,它两端的电压总能保持定值或
一定的时间N函数。
电源两端的电压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与流经它的电流大小无关。
通过电压源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性质:
①伏安关系为
②独立电压源是电路中的激励源,它的电流Ius取决于与它相连接的外电路。
电压源不
能短路。
③电压源的功率为PUs=Us IUs,当Us与IUs符合关联参考方向时,两者乘积为负值,电压源供出功率;为正值时,电压源吸收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