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菊》阅读答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像他这样一个大老粗,即使房间里堆满了书,也不过是附庸风雅.
B. 人应该学会担责,你这样李代桃僵,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C. 某些网络大V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 内容,制造耸人听闻的假新闻.
D. 在政府严禁大面积拆迁的情况下,某些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偷换概念,抽丝剥茧,“小片小片拆”“小片小片建”,到最后再连成一个整体.
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心情压抑时,体内还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哭泣时这些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也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这同样也会有效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浓度.
④研究还发现,眼泪不仅能把有害物质带出体外,泪腺自身还能分泌出一种活性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全身各部位伤口的修复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一个外伤病人,哭得越厉害,伤口便愈合得越快.反之,忍住泪水,压抑了泪腺工作,就会延迟伤口愈合.在这一点上,眼泪不再是意志薄弱的表现,而是加速伤口愈合的天然药物.
6.名著阅读.
(1)《水浒传》中,被逼上梁山的“逼”字在__________身上体现得最明显.
(2)“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藏教主,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这段说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咏菊诗(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咏菊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菊罗隐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①小芭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②。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③。
【注】①拆:同“坼”,绽开。
②白衣酒:陶渊明好酒而不能常得。
某年九月九日,于宅边东篱下摘菊赏花,恰巧江州刺史王弘命白衣人送酒来,便-起饮酒,酒醉才归。
青女:神话中的霜雪之神。
③行藏:出处行止。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描写篱笆旁边的几枝菊花,“聊自芳”表现了菊花在诗人心目中的形象特点。
B.诗的三、四两句用工笔手法写菊花的花蕊和绽放,突出了菊花的形、色和香味。
C.“白衣酒”借陶渊明的典故来歌咏菊花千载以来受到士人的喜爱,语言含蓄有致。
D.“岁云暮”“青女霜”,诗人通过对菊花生长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有志难伸的苦闷。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对我们有何启示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事咏菊冯时行【注】寒花冷艳为谁发,霜露泠冷只汝侵。
弱质向人如有托,清香绝世本无心。
会逢仙老收灵药,不用骚人费苦吟。
十载岂无陶靖节,东篱萧索待知音。
【注】冯时行,南宋诗人,为政有突出成就。
因主张抗金触忤秦桧,受排挤冷落僻地十余年。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刻画了寒菊冷艳高洁孤独羸弱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诗人不甘被遗弃的积极心态。
B.这首咏物诗,构思上运用了象征手法,托物言志,诗中典故的运用也恰到好处。
C.诗歌描写了寒菊所处的恶劣环境,这是对诗人当时身处严酷的政治环境的艺术刻画。
D.诗中出现了仙老、灵药等宣传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积极意义。
4.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菊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5.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曾倡导“新乐府运动”,诗歌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菊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Tears are salty and sweat is salty, but I prefer swea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菊的阅读练习及答案菊的阅读练习及答案1①我爱秋天,是因为有菊的缘故。
秋天,有着嶙峋风骨的落叶乔木,把冷灰的天空撑得格外高远。
视野开阔了,心情舒畅了,再加上芦白枫红,以及一簇簇、一丛丛艳艳菊黄,简单明净的色彩,让人眼睛不觉为之灿亮。
②篱下的小雏菊,早在秋风刚起的时候就已开了。
那一篱丝瓜,在夏天时繁盛茂密的黄花阔叶,已经枯干败落,萎萎瑟瑟地披垂着,还没来得及除下来,小雏菊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枯枝败叶间探出头,浅笑盈盈地迎风招展了。
③暮春时节种下一畦黄菊,一畦白菊,整整齐齐地各成两路纵队排过去,都已绽蓄含苞,将来开放了,必然会有一番“沙场秋点兵”的豪壮气派。
很多人种菊,都喜欢把它养成盆植,一定要把多余的枝梗蓓蕾摘去,一株只留三五朵,育成之后,高低有致,硕大饱满,必需竹枝铁线支撑,恰像被固定了姿态的模特儿,看着总有太多的不自然不舒坦,菊的孤傲之气拔俗之姿,也显得千篇一律了。
④其实,若不以一己的偏见来界说,菊花真是宜瘦宜肥。
尤其难得的是花与叶都让人喜欢。
一幅古意盎然的菊图,我最爱的便是那些疏密有致的枝叶。
浓淡的墨色,写出了菊的高逸,流露出隐士一般超然隽冷的气质。
⑤菊的确是群芳中的隐士,只合开放在山野舍间。
如果要围住一园高逸,最好是木栅短篱,在篱阴树影下,在竹篱茅舍旁,益显菊花的隐逸高洁。
而不宜矗立起水泥柱,堆砌起洋灰墙,否则一园清趣,都要减色了。
世人爱菊,虽不分今古,但是感觉古人要心痴些。
骚人墨客艺菊赏菊,写菊咏菊,重阳的菊酒菊宴,以菊瓣酿酒和菜而食,是渴盼涤洗心胸,让卑浊的臭皮囊,多少也能有一些菊的冰姿吧?今人爱菊,把“不随百草出,能后百花荣”的菊花,看做秋天寂寂花市里的宠儿,送礼馈赠,人情往来,甚至庆生送死,竟也要菊花折节以就,渊明有知,岂能不悲?⑥虽然菊事不再匆匆一秋,俯仰即过,一年四季均有菊可赏,但是我总觉得在春色撩人的春天,或溽暑袭人的夏季,绝没有那种闲情逸趣来品赏菊花。
菊阅读答案

阅读《菊》回答问题。
(4分)
菊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7.诗中提及一位文化名人,请写出他的名字。
诗中提及这个人用意何在?(2分)
答:
8.从整首诗来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菊花?作者描写菊花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
参考答案:
7.“彭泽”即彭泽令,代晋代以爱菊而闻名的陶渊明。
8.第一问:拟人的方法。
将菊花和天桃人格化。
(或对比的方法,用天桃的妒忌来反衬菊花的铁骨雄姿)。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分)
笫二问:托物言志,(1分)表现诗人坚强、孤傲、不怕风雨,敢于斗争的精神。
(1分)。
菊花古诗阅读答案

【篇一:两首咏菊诗阅读答案】
丛绕舍似陶①家,遍绕篱边日渐
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②枝枝近鬓毛③。露
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④高。【注释】①陶:指东晋陶渊明。②九日:重阳佳节。③鬓
毛:鬓边。④瓦松:生于瓦楞之间既无观赏何时何地又无实用何时何地的植物。9.这两首诗
《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咏菊》唐黄巢(三首)
(一)
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
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
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共枯黄。
(二)
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
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
歌咏菊花,共同表现了菊花怎样的品质?(2分)10.《菊花》一诗中,用“”一
词真切地表现出诗人赏菊入迷的情景。《菊》诗不着一菊字,却又句句不离菊,诗人主要运用的手法来刻画菊,表达诗人对菊的赞美之情。(2分)参考答案:9.坚贞不屈,高洁傲岸10.遍
绕对比
【篇二:菊花古诗词集锦】
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金盖复牙半,何为心独愁。
《菊》晋袁松
灵菊值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咏菊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重阳夕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二)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力父亲不到门。
《菊花》阅读练习及解析答案

菊花①菊花原产地是中国。
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
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
②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
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③菊花的适应性强。
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
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
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
用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
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
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
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⑤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 200多年的历史。
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
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
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喉的目的。
⑥菊花自古就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
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的礼物。
(选文有改动)(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第③~⑤段,说说菊花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3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菊花》阅读练习及解析答案

菊花①菊花原产地是中国。
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
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
②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
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③菊花的适应性强。
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
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
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
用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
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
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
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⑤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 2 200多年的历史。
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
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
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喉的目的。
⑥菊花自古就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
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的礼物。
(选文有改动)(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第③~⑤段,说说菊花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3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菊花》阅读练习及解析答案

《菊花》阅读练习及解析答案菊花①菊花原产地是中国。
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
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
②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
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③菊花的适应性强。
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
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
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
用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
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
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
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⑤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 200多年的历史。
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
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
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喉的目的。
⑥菊花自古就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
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的礼物。
(选文有改动)(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阅读第③~⑤段,说说菊花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3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菊》阅读答案
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菊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6.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7.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
6.①色美:花心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
②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
③品高: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
(每点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
7.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1分)前六句借助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才德具佳却不为世用的苦闷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2分)最后两句以菊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2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