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线与换药标准
外科换药与拆线课件

换药的设备及器械
多功能换药床,器械柜,换药车,活动圆椅,大小 敷料罐,无菌大方盘和小方盘,酒精灯,不锈钢镊 子罐,酒精、新洁尔灭、碘伏、纱布、干棉球、盐 水棉球罐;无菌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换药碗、注射 器等。
眼科剪、组织剪、敷料剪、钢丝剪、持物钳、血管 钳、刀柄、持针器、石膏剪、锯、阴道窥器、压舌 板、针、线、口镜等。根据专科情况配备绷带、弹 性绷带、石膏绷带等
细胞脱水,细菌失去繁殖能力,菌体死亡,并能使机体局 部细胞脱水,减轻创面及肉芽组织水肿,同时能形成保 护膜,防止细胞继续侵入感染,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 善创面周围营养,促进创面愈合;此外,葡萄糖还具有 生肌作用,可减少创面疼痛,利于创口愈合; 对于感染性创口局部营养差、创口面积大、用其它药 物换药后疗效差或无效者,下肢静脉曲张表面皮肤糜 烂溃疡、创面愈合难者,浅Ⅱ度~深Ⅱ度小面积烧伤 水肿明显、创面愈合缓慢者,及褥疮疗效较为显著。
换药室的管理
换药室严格消毒。定期测试紫外线照射强度。 严格区分无菌、清洁、污染的物品,并且要标 上标志,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制度, 防止交叉感染。护士应对任何违反无菌操作的 行为都有责任监督和制止。病人家属和外换药 人员均不能进入换药室。医生护士进入换药室 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每次换药前 后须用肥皂彻底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一切换药物品必须保持无菌,遵守一人一套的 原则
凡士林纱布
提供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并减少组织 液的渗出,早期的创面还可以止血;
对于感染严重的创面要慎用,因其易因为引流不畅, 常加重感染。
3%双氧水:清洗创伤、溃疡、脓窦,松解坏 死组织,去除粘附的敷料。
0.2-0.5%庆大霉素溶液:局部冲洗,用于绿 脓杆菌、葡萄球菌感染创面。
医院换药术和拆线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1、观察和检查伤口局部情况后需要更换敷料。
2、缝合伤口拆线,或拔除引流管的同时需要更换敷料。
3、伤口有渗出、出血等液体湿透敷料。
4、污染伤口、感染伤口、烧伤创面、肠造口、肠髅、慢性溃疡,窦道等,根据不同情况需每天换药一次或多次。
【禁忌证】危重症需抢救患者。
【操作要点】1、准备工作①了解伤口情况询问病人一般情况,告诉病人准备换药,用手揭开敷料,观察伤口情况,决定所需换药的器械和物品后,暂时将敷料盖上伤口。
洗净双手后,戴好帽子、口罩。
②换药的器械和物品的准备A使用换药包换药时,注意有效期限,根据换药所需添加相应的材料。
B无换药包时,在换药车上铺上消毒巾1块,在靠近病床远侧放上无菌治疗碗2个(盛无菌敷料和无菌棉球等),在靠近病床近侧放上弯盘1个(盛污染敷料等),镣子2把,剪刀1把,盐水棉球、酒精棉球、小纱布、棉垫若干,盖上另一块消毒巾。
备好胶布。
③换药环境的准备将换药车推至病床旁,开灯,关窗,与换药无关人员离开病房,关门,注意遮掩,协助病人摆好体位,暴露换药区域。
2、具体操作① 暴露伤口:掀开换药车上消毒巾,用手拿掉伤口上的所有敷料放在弯盘里。
洗手擦干后,双手各持镣子一把,一把镣子接触伤口,一把镜子接触无菌物品。
若伤口有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先用盐水湿润后再用镇子揭去。
② 消毒、清洁伤口:先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污染伤口由里向外,感染伤口由外向里);再用盐水棉球轻沾伤口,较大的创面由里向外沾去分泌物, 或用剪刀剪去坏死组织。
③ 盖上敷料:根据伤口情况应用外用药,(凡士林)纱布外敷,棉垫,胶布固定或绷带包扎。
④换药完毕:盖上换药车上的消毒巾,告诉病人换药完毕,询问病人有何不适,协助病人盖好被子等。
关灯,开窗,开门,推车离开。
按规定丢弃污物,洗手。
【注意事项】1、换药人员穿工作服,按无菌原则,剪短指甲,用肥皂水洗净双手,戴口罩和帽子,先到病人床边向病人说明换药的目的和可能引起的感觉,消除病人对换药认识的误区和恐惧。
清洁伤口外科换药与拆线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
了解病情,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换药用物(换药车、换药包、络合碘、纱布、持物钳等)。
缺少必要物品每项扣1分
5
环境准备,评估环境,换药前半小时病室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注意病人保暖,劝离陪人及其他无关人员。未评估环境扣1分,未劝离陪人扣1分。
2
操作程序与步骤(22分)
未检查灭菌指示条扣2分。换药碗摆放错误扣2分。弯盘摆放错误扣2分。手臂跨越无菌区扣2分。持物钳使用错误扣2分。
10
用手去除原有外层敷料,使用钳或镊去除内层敷料方法正确,揭除敷料的方向应与伤口纵轴方向一致,置入弯盘内,不得随意丢弃。
去除外层敷料方法错误扣2分,去除内层敷料方法错误扣2分,敷料随意丢弃扣2分。
6
项目
总分
考核内容
分值
实得分
扣分
原因
操作程序与步骤(43分)
使用A、B两钳或镊换药,A钳夹持无菌棉球、纱条等,B钳夹持接触伤口的棉球等,二者不能混用,不能接触。传递棉球时,A钳应在上、B钳在下,方法正确。
如有两者混用、接触、钳尖朝上等情况,每次扣4分,扣完为止
12
先消毒伤口周围皮肤2遍,清洁缝合的伤口由内向外、感染伤口由外向内消毒,方法正确。消毒范围为距伤口3-5cm,后一次消毒范围不得超过前次消毒范围。
清洁伤口外科换药与拆线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项目
总分
考核内容
分值
实得分
扣分
原因Biblioteka 准备(15分)操作者衣帽整洁,戴口罩。
衣帽不整洁扣1分,口罩帽子不规范扣1分。
2
剪指甲(必要时),洗手(必要时戴手套)。洗手时应在流水下按6步洗手法洗手或以免洗消毒剂按6步洗手法涂抹。
换药拆线

用络合碘棉球由内至外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5~6cm
消毒两次后拆线
拆线前检查切口是否牢固愈合
用无齿镊或血管钳轻提缝合口上打结的线头,使埋于皮肤的缝线露出
用线剪将线头下方露出部剪断,轻轻抽出
拆完缝线后,用络合碘作熟练度
无菌观念
手接触患者敷料后不能再接触换药车台面,若需增加换药物品需请助手协助,不可自己再去拿取
一只镊子或血管钳直接用于接触伤口,另一镊子或血管钳专用于传递换药碗中物品
人文关怀
操作前需告知病人此次操作的目的
操作前需了解患者伤口感觉
拆线时需询问患者伤口感觉
结束操作后注意将患者衣物及被褥恢复原样
最后需向患者交待拆线后注意事项
换药拆线评分标准
项目
具体内容及评分细则
备注
准备
工作衣帽子口罩穿戴整齐
准备物品:换药包一个(其中有治疗碗或盘2个,有齿、无齿镊各一把或血管钳2把),剪刀一把,络合碘,棉球若干,敷料若干,胶布。
洗手(可口述)
打开换药包,将此次操作需要的络合碘棉球及敷料、剪刀放入换药包中
换药拆线
暴露患者换药拆线部位
用手揭开外层敷料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 演示

小悬臂带
大悬臂带
开放伤操作要点:
1、 尽可能带上医用手套,如无,用敷料、干净布片、 塑料 袋、餐巾纸为隔离层。
2、脱去或剪开衣服,暴露伤口,检查伤口的部位。 3、用敷料覆盖伤口,对嵌入异物保持原位。 4、用妥善的方法止血、包扎。 5、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完成后,
用肥皂清洗手。
手指离断伤
(2)大量渗液的创腔:可选用乳胶管持续引流。
(3)大而深的伤口:可用油纱条填塞引流;对 脓液多、脓液稠、渗出多且有较多坏死组织的
伤口,可采用伤口灌洗。
(1)缝线反应:可常规消毒后用75%乙醇纱布 湿敷。
(2)针眼脓庖:较小者可先用无菌镊子夹破并 用干棉球挤出脓液,再用碘酒和乙醇消毒;较 大者则拆除缝线。
孙金辉
孙金辉,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从事心血管外科近二十年,擅长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的外科 治疗。
一、换药术又称交换敷料,为创面提供一个相 对无菌的环境,以免再次受到攻击。
二、为创面提供一个相对利于生长,愈合的环 境,使其尽早愈合。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观察伤口 2.去除坏死组织 3.清洁创面 4.引流通畅 5.促进组织生长,
(3)化脓性感染:及早部分或全部拆除缝线, 清除脓液、异物,清创后放置引流。
(4)积血、积液:可用注射器从正常皮肤处潜 行穿刺抽除,或用探针、镊子由伤口缝合处稍 加分离引流。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2)有多个病人同时需要换药时,先无菌,后 感染;先简单,后复杂;先一般,后特殊。
。
2.放置引流的伤口:多为污染伤口或渗出 液多、易出血的伤口,其目的是防止深部化 脓性感染,引流物常为橡皮片或橡皮管。
医院换药术和拆线术操作规范

医院换药术和拆线术操作规范
1.准备工作
a.首先准备好工作装备,包括洁净手套、无菌敷料和药品等。
b.洗手,确保手部干净,并佩戴洁净手套。
c.检查药品和敷料的有效期和完整性。
2.与患者沟通
a.向患者解释换药术的目的和步骤,并获得其同意。
b.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了解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
3.换药操作
a.对需要处理的伤口进行护理前,要先进行脱除旧敷料的操作,且应迅速但轻柔地拆除。
b.清洁患者伤口周围的皮肤,使用无菌盖布和无菌溶液清洁。
c.在清洁的皮肤上,使用洁净手套,打开新敷料包,并按照医嘱将敷料覆盖在伤口上。
d.完成换药操作后,及时将旧敷料和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正确的处置,避免交叉感染。
e.换药后,向患者解释换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如注意伤口保持干燥和避免感染等。
1.准备工作
a.准备所需的工作装备,包括无菌手套、无菌剪刀、无菌拆线钳等。
b.洗手,确保手部干净,并佩戴洁净手套。
c.检查拆线钳和剪刀的无菌性和完整性。
2.与患者沟通
a.向患者解释拆线术的目的和步骤,并获得其同意。
b.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了解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
3.拆线操作
a.患者换药后的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迹象,并且医生检查确认可以
拆线后才开始操作。
b.使用无菌拆线钳轻柔地夹住一根线头,用无菌剪刀剪掉一端的线头。
c.轻轻向外拉动另一端的线头,将缝线从伤口中拔出。
d.完成拆线操作后,将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正确的处置,并向患者解释
拆线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换药与拆线

12、粘贴胶布,与身体纵轴垂直,给病人整理衣物,处理污染敷料及换药包,洗手。
1
13、告知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注意事项。
1
14、拆线时间:头面颈术后4-5天
下腹部会阴部切口术后6-7天
上腹部胸部腰部臀部切口术后7-9天
四肢切口术后10-12天
减张缝线术后14天
1
总分
20
2
9、拆线:一手用镊子夹起线尾,让线结离开皮肤,另一手持拆线剪刀进入线结和皮肤之间,紧贴皮面剪断缝线,沿切口方向去除缝(避免伤口裂开)
2
10、再次消毒伤口:清洁伤口由里向外,感染伤口反之。消毒范围:伤口周围3-5cm,后一次消毒范围不应超出前一次范围,消毒次数:2次以上
2
11、覆盖敷料,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所用敷料。
临床基本技能考试
《拆线+换药》评分标准
步骤
满分
1、人员准备,带口罩帽子洗净双手,核对患者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1
2、物品准备,拆线换药包1个,胶布,碘伏棉球,无菌纱布,持物钳等,检查物品是否合格,灭菌日期及有效日期。
1
3、打开换药包,准备物品,用持物钳钳夹用物,原则遵循先干后湿,先无色后有色的原则,先无刺激性后有刺激性。
2
4、去除伤口敷料,观察伤口,外层用手除去,内层用镊子,干结者需沾湿除去,揭去敷料时应与伤口纵向保持一致避免伤口裂开。
2
5、消毒伤口:清洁伤口由里向外,感染伤口反之。
2
6、消毒范围:伤口周围3-5cm,后一次消毒范围不应超出前一次范围
1
7、消毒次数:2次以上
1
8、消毒时镊子使用:无菌镊子只能接触无菌盘中物品,有菌镊子只能用于消毒操作,无菌物品须经无菌镊子夹起传递给有菌镊子后再进行操作
换药与拆线

换药与拆线换药与拆线是外科诊疗活动中最基础的一项操作技能,通过对伤口的清洗,去除坏死组织、更换敷料等治疗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待创面愈合良好时,去除保持皮肤张力的缝线,以利于局部组织完全恢复生理功能。
一、操作前准备:1.在换药、拆线前,操作者要带好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洗手;2.嘱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伤口部位以上步骤在考场中可以向考官进行口述。
3.物品准备:换药与拆线时,需要准备两个治疗碗,一个治疗碗专用于盛无菌物品,内装:无菌镊子两把、剪刀、无菌纱布、碘伏棉球等;另一个专用于放置更换下来的敷料以及污物。
另外还需配齐的物品有:70%酒精、生理盐水、双氧水、医用胶布等。
考试中,考生应当具备自行配齐上述物品的能力。
二、关键步骤讲解1.在换药与拆线的过程中,需要准备两把无菌镊子;一把镊子仅用于传递治疗碗中的清洁物品,另一把镊子只用于接触伤口;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用于接触伤口的镊子,其尖端要始终保持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接触伤口的镊子已经被污染,其尖端若向上抬起,高于握持端时,尖端污染物的粉尘下落,会导致操作者手部污染,所以在整个操作中,接触伤口的镊子必须始终保持尖端向下。
三、视频操作演示——换药(以清洁伤口换药为例)换药前操作者应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首先,用手揭开固定的胶布,然后移去外层敷料;在放置敷料时应注意,敷料的放置方法。
一般情况下敷料有两层,分:外层敷料和内层敷料;在拆除患者敷料时:外层敷料是直接用手揭下,然后将敷料的内侧面向上放入到污物碗中;而内层敷料需要用镊子取出,放置到污物碗中时,要内侧面向下放置。
拆除患者敷料后,需要观察伤口情况;观察时应向考官口述以下内容:①观察伤口有无合并感染,如:脓性分泌物、红肿、坏死组织等;②有无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愈合情况是否良好;③伤口内有无活动性出血等。
口述伤口情况后,选用碘伏棉球由内向外消毒伤口,消毒范围为距离伤口周围皮肤3~5cm的区域,一共消毒2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应用物品准备:治疗车、无菌治疗碗2个、弯盘1个,持物钳1把,镊子2把,剪刀1把,另外根据伤口实际情况,酌情准备碘伏棉球、引流条、酒精棉球、盐水、纱布、胶布,消毒洗手液等物品。(4)
原则:用什么,取什么;用多少,取多少;先干后湿;先无刺激性,后有刺激性;先用后取,后用先取。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拆线后的整理工作
(5分)
1.各物品归类处理:包括污物和器械
2.安排好病人,最后洗手
3.记录过程
效果质量(10分)
1.态度和蔼、动作轻巧、迅速敏捷,注意人文关怀
2.严格无菌操作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勿让家属围观
4.高度污染的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必须进行床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换药后的整理工作(5分)
1.各物品归类处理:包括污物和器械(2)
2.安排好病人,最后洗手(1)
3.记录过程(2)
拆线
准备工作(5分)
无菌换药包,小镊子2把,拆线剪刀及无菌敷料等。(5)
操作方法(30分)
1.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酒精由切口向周围消毒皮肤一遍。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换药的基本方法
(30分)
1.揭开创面敷料•揭胶布由外向里,要轻柔。手取外层敷料,钳取内层敷料。有粘连时,应湿敷后再揭。观察伤口(10)
2.清洁伤口•应用“双镊法”,一脏一净。清洁伤口由内向外消毒,污染伤口由外向内消毒。(10)
3.固定敷料•应用无菌纱布,分泌物多时加棉垫。胶布粘贴法:适当的宽度、长度、方向与肢体或躯体的长轴垂直,一般覆盖面积超出伤口四周35cm(10)
拆线与换药的评分标准
姓名成绩日期监考教师名
项目
内容
操作规程
扣分
得分
换药
与病人沟通(5分)
熟悉病人,简述病情,换药目的,查看患者伤口,注意人文关怀
(5)
换药前准备(10分)
1.病人的准备•精神准备:体位:安全、舒适、便于操作,文明、暴露、保暖(2)
2.工作人员准备•了解伤口的情况:时间安排:清晨,避开进食及家属陪伴时间,操作前半小时勿清扫。穿戴好衣、帽、口罩,洗手、剪指甲,决定换药顺序和地点,避免交叉感染。原则:先无菌,后感染;先缝合,后开放;先感染轻,后感染重;先一般,后特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