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生队列为抓手促进妇幼健康
妇幼健康数据库建立及队列研究。

妇幼健康数据库建立及队列研究。
妇幼健康数据库建立及队列研究引言:妇幼健康是指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
在妇幼健康领域,建立数据库对于决策制定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妇幼健康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以及数据库队列研究的方法和应用。
一、妇幼健康数据库建立1.1 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并提供数据检索、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在妇幼健康领域,建立数据库可以收集、整理和管理大量的妇幼健康相关数据,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1.2 数据库建立的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功能需求和数据来源,确定数据采集、整理和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2)数据采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统计数据等方式收集妇幼健康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采集表格。
(3)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整理,包括数据去重、格式标准化等操作。
(4)数据管理:建立数据库系统,设计数据表结构,导入整理好的数据,并构建数据索引和关联关系。
(5)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查询和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图表展示等操作。
(6)数据库优化: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和安全加固,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1.3 数据库的应用(1)疾病监测和预警:通过对数据库中的妇幼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及时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和预测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2)健康管理和干预:利用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为妇幼健康管理和干预提供依据,如高危孕妇筛查、孕期营养管理等。
(3)科研和学术研究:数据库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妇幼健康相关数据,为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数据库队列研究2.1 队列的概念和应用队列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按照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管理数据。
在妇幼健康数据库的研究中,队列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的采集、整理和管理等环节,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妇幼保健院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制度

妇幼保健院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制度一、目的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
二、定义整合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儿童预防接种和计划生育服务内容,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打造“一条龙”服务链。
三、范围全中心医疗保健部门。
四、工作要求(一)完善妇幼健康服务模式1.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规范设置三大业务部门,实现保健与临床业务实质融合,面向妇女儿童提供防治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
2.扩展强化产科、儿科等服务功能,为妇女儿童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和常见病诊疗服务。
(二)关口前移,加强生育前咨询与服务1.积极设立生育服务咨询室,为有生育需求的夫妇提供有针对性的综合服务,做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健康咨询服务,规范提供生育力评估及科学备孕指导、妊娠风险提示等服务。
2.帮助再生育的夫妇终止长效避孕措施,向生育困难的夫妇规范提供中医药调理、药物治疗、妇产科常规手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等不孕症综合治疗。
3.推广出生缺陷一级防治措施,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倡导婚前医学检查,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孕前及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
(三)强化孕产期保健服务1.引导孕产妇就近、有序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认真询问既往生育史、难产史、避孕史,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对孕产妇尤其是高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筛查危险因素,识别高危孕产妇,严格实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密切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2.落实出生缺陷二级防治措施,不断扩大产前筛查人群覆盖面,做好后续产前诊断服务,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和干预率。
(四)提升住院分娩能力加强人员配备,健全运行机制,畅通危急重症救治绿色通道,形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会诊、转诊网络。
(五)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促进患儿早诊早治。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5.28•【文号】国卫妇幼发[2014]32号•【施行日期】2014.05.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4〕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人口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下简称单独两孩政策)。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出生人口数量有所增加,高龄孕产妇比例有所增高,妇幼健康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服务资源都将面临新挑战。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中发〔2013〕15号)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工作,保障单独两孩政策顺利实施,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一)落实组织领导责任。
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保障工作经费,确保服务到位。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保障母婴安全放在卫生计生工作的突出位置,指导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设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由分管业务工作的机构负责人具体负责,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协调建立高危孕产妇救治、转诊等机制。
加大医疗机构内部挖潜,扩充产科床位,重点提高妇产科、儿科服务能力。
(二)做好预案准备。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妇幼健康服务保障措施纳入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方案统筹考虑。
要深入分析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对妇幼健康服务的影响,开展服务资源调查,迅速摸清底数,针对服务缺口,明确工作措施,尽快研究制订工作方案。
妇幼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方案精选

妇幼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方案精选妇幼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方案(2020-2030年)一、目的意义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新时期妇幼健康面临新的挑战,新老问题和难点问题并存。
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生育需求逐步释放,高危孕产妇比例总体呈明显增加趋势,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死亡率均有大幅上升,保障母婴安全压力增大。
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增高,据测算每年约有2400余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等缺陷儿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经济负担。
生育全程服务覆盖不广泛,儿童早期发展亟需加强。
宫颈癌和乳腺癌分别位于恶性肿瘤发病前6、7位,呈高发态势。
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发展仍然不充分不平衡,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尚不完善,危重救治能力较为薄弱,需要不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新时期妇幼健康服务需求。
群众安全孕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学养育等健康意识和素养亟待提高。
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是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维护生殖健康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从源头和基础上提高全市健康水平。
二、目标要求(一)总体要求针对婚前、孕前、孕期、儿童等阶段特点,积极引导家庭科学孕育和养育健康新生命。
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促进生殖健康,推进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
(二)目标指标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1‰及以下和5‰及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3‰及以下和6‰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及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分别达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和90%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北京市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北京市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3.06•【字号】•【施行日期】2018.03.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北京市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卫生计生委,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现将《2018年北京市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8年3月6日2018年北京市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要点2018年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着力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妇幼健康事业全面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新需求新期待。
一、加强依法行政,规范业务管理(一)完善制度规范。
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完善助产技术管理、产前筛查技术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方面制度规范。
(二)依法服务监管。
严格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机构和人员行政审批。
加强助产技术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审批管理。
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二、加强体系建设,提供全程服务(三)推进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落实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及重点专科建设,以改革促发展,加快建成功能完整、服务高效的新型妇幼健康服务机构。
推进机构内部改革重组,突出预防为主,强化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围绕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提升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服务水平。
推动实现保健和临床实质融合、群体保健和个体保健有机融合、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人才交流融合,体现妇幼健康服务的特色和亮点,更好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健服务。
(四)加强基层网底建设。
2024年度妇幼保健工作总结(7篇)

2024年度妇幼保健工作总结____年我区的妇幼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转绕年初工作目标,以“一法两纲”为核心,以妇幼保健为重点,以妇幼临床为依托,切实加强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妇幼卫生人员培训,努力完善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全面落实妇幼保健各项工作任务,提升了全区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现将____年的妇幼保健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以宣传培训工作为先导,努力营造关爱母亲和儿童的良好氛围1、加大了妇幼保健知识宣传力度。
全区利用出宣传栏、发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了《母婴保健法》及相关的妇幼保健知识,普及了群众的妇幼保健意识。
全区共出宣传栏____期,发放宣传单____余份,营造了“关爱母亲和儿童”的良好氛围。
同时,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通过开展进村入户体检对广大的农村群众开展了妇幼保健知识宣传,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妇幼保健知识水平。
2、加强了妇幼卫生人才培训力度。
今年我区举办了二期产科适宜技术培训班,重点对产科基本知识和技能、产科急救技术以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进行了培训,提升了全区助产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同时,各乡镇卫生院积极选派妇幼工作人员前往上级医院进修深造,回来后开展技术讲课,全面提升了助产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
3、加大了对妇幼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为严格资格准入,我区对所有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了产科服务技术资格准入。
全区所有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均已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许可证》,所有助产技术人员均已取得了《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促进了母婴保健技术的规范服务,为母婴保健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以“降消”项目开展为契机,认真落实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各项任务为推进“降消”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区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落实了人员工作职责,并结合妇幼保健日常工作的开展全力推进项目进度。
2024年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措施

2024年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措施2023年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措施将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以提高全国妇幼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
1. 提高妇女生育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孕前、孕期和产后各阶段的健康管理,开展全面、规范的孕早期筛查,提供个性化的孕期健康指导。
建立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妇产科医疗现代化,提高妇女生育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2. 加强新生儿保健服务:实施全面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为新生儿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预防和干预出生缺陷。
加强早产儿护理和发育评估,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加强新生儿喂养和营养管理,推广母乳喂养和良好的喂养习惯。
3. 推进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加强乡村和边远地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建立妇幼保健服务网络,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增强妇幼保健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性。
4. 加强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管理:加强生育群体的生育政策宣传和服务指导,引导适龄夫妇科学生育,提高生育意愿和婚育年龄合理化。
加强遗传性疾病筛查和咨询服务,提供生殖健康管理的指导和支持。
推动社会参与,落实健康教育和生育健康知识普及,增强公众的生育健康意识。
5. 加强妇幼保健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提高妇幼保健人才的专业水平。
完善妇幼保健工作队伍建设机制,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鼓励妇幼保健人才到基层工作,增加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数量,提高基层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6. 加强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推动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妇幼保健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提高妇幼保健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促进妇幼保健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妇幼保健服务的无缝对接和信息共享。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护妇幼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总之,2023年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措施将围绕着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建设、推进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以及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展开工作,旨在提高全国妇幼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推动人口健康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重点工作要点

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重点工作要点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重点要点2022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妇幼健康重点工作坚持以妇幼健康为中心,以保健与临床为发展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
要守住母婴安全底线,补好妇幼保健院等级发展和出生人口质量提升机构体系建设短板,加强机构、队伍、能力“弱项”建设,堵住妇幼健康临床服务“漏洞”,着力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不断提升妇幼健康工作水平。
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保障母婴保健各妇幼健康机构要充分认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因妇幼健康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医务人员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
要按照县卫健委的统一部署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院内感染防控,防止聚集性保健服务,认真学习新冠疫情防控方案和组织应急演练,有秩序地做好日常母婴保健。
二、守底线,全力保障母婴安全(一)强化母婴安全责任落实。
围绕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关键指标,保持、降低死亡率,推进母婴安全保障工作。
依照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等相关文件要求,把母婴安全纳入到年度目标考核。
强化宣传倡导,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妊娠风险,使每个孕产妇成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更好地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
对发生产科、儿科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存在严重医疗质量安全隐患的医疗机构予以通报批评并严肃处理,确保母婴安全。
(三)进一步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
按照母婴安全行动计划要求,以二级以上助产医疗机构为抓手,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制度,强化首诊医疗机构妊娠风险筛查责任;落实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强化分级管理,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做到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落实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制度,畅通危急重症转诊救治绿色通道;落实孕产妇死亡个案报送制度,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密切监测分析母婴安全形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医共体的医疗智慧信息化系统 实时获取研究对象的医疗信息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数据库 实时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公卫服务信息
广东省计划免疫工作的相关数据库 实时获得研究对象的免疫规划等信息
CDC疾病和死因监测系统、公安民政 获得研究对象的死亡信息
/殡仪馆信息等系统
采用数据抓取等技术
实时获得全国的气象、空气污染、环境、人口、社会经济 等数据
Part
2.3 目前国内的重要出生队列研究
国内主要出生队列 孕妇增补叶酸队列 “九七的儿女”出生队列 台湾出生追踪研究 台湾出生世代研究 中国-安徽出生队列 广州出生队列 上海优生儿童队列 国家出生队列
开展时间 1993 1997
2004-2005 2005 2008 2010 2013 2015
开展地点 浙江、江苏、河北等21个城市
香港 台北 台湾 安徽合肥、马鞍山等6个地区 广州 上海 江苏、浙江、上海、广州等
3 基于出生队列的妇幼健康服务
Part
6
➢ 科研服务于日常工作 ➢ 科研促进日常工作
3 基于出生队列的妇幼健康服务
Part
3.1 总体框架和实施路径
3 基于出生队列的妇幼健康服务
Par
前瞻性研究 提供病因学线索 着眼于生命孕育阶段 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Crit Care Med. 2009 Jan;37(1):291-304
4 医共体出生队列——正在建立:
Pa
出生队列专项数据库功能实现
数据收集
包括个体基本信息、现场调查、体格检查 信息、生物样本信息、实验室检验检测信 息、影像/辅助检查、医疗过程、预防接种 、死亡信息、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信息等 。
4 医共体出生队列——正在建立:
Part
其他配套平台建设
• 新型区域医共体的区域医疗智慧信息化系统
• 生物技术创新实验室
• 现场调查移动终端、技术支持系统等
5 出生队列研究 促进了妇幼健康服务
Part
3
南海区2018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综合服务项目质量考评情况通
报 结果显示,我院综合得分95分。
2017-2019年孕妇总建档数、孕妇早孕建档数、孕妇早孕建档率和产后 访视率基本呈同比上升趋势。早孕建档率由2017年2月的29.51%,到 2018年2月上升到46.69%,再到2019年2月上升到76.66%;产后访视 率 也由48.10%,到88.69%,再上升到97.33%。
信息平台
建设区域医共体健康 管理信息化平台及大 数据中心
实现:应急指挥、远程医 疗、空间监控、运营指挥
出生队列
建立基于出生队列的 医共体妇幼保健 工作平台
慢病队列
建立基于老年队列 的多重慢病防治 工作平台
0-100项目
建立0-100岁全人 口全生命周期健康
服务体系
2 出生队列概况
Part
2.1 什么是出生队列
Part
新型区域医共体
南方医科大学 南海医院
广东省公共卫生 研究院
全科医学中心
➢以全科医学(中心)为平台,
实现医共体内龙头医院与基层 机构的无缝对接
4
8
个
个
管
业
理
务
部
部
门
门
里水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
18 个 社 区 卫 生 站
1
背景(医防融合,以全科医学为基础组建区域全人口队列研究平台)
Part
全科医学中心
12
数据可视化
34
实现数据不同维度的可视化展示,包括基本 信息、主要危险因素、疾病、死亡和样本信 息。
数据仓库
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匹配、 融合、检索等功能
数据挖掘
利用个体组学、基因学等信息 建立数学模型,评估疾病的发 生风险
出生队列专项数据库系统对接
对接系统
对接目的
现场调查在线终端系统
实现现场调查数据的实时录入、检查、质控等功能
4 医共体出生队列——正在建立:
Part
生物样本库建设
生物样本库(Biobank)建立的作用: ➢ 便于有效管理生物样本; ➢ 能搜集、保存、检索和分析相关样本信息; ➢ 识别追踪功能:采集、处理、储存、检测全过
程 记录; ➢ 质量控制:包括样本采集分装、入库、取样、出
库整个过程中对样本质量的监控; ➢ 科研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管理数位化电子化
以出生队列为抓手促进妇幼健康服务
2019年4月12日
ontents
一 背景 二 出生队列概况 三 基于出生队列的妇幼健康服务 四 如何建设医共体出生队列 五 出生队列促进妇幼健康服务
1 背景 (校政协同,构建以全科医学为抓手的新型医共体)
Par
1
背景 (校政协同,构建以全科医学为抓手的新型医共体)
Model Ⅰ (β, 95%CI)
PM2.5 exposure¶ Per 10μ/m3 increment 0.079 (0.043, 0.115)
Q1
1
Q2
0.014 (-0.074, 0.101)
Q3
0.068 (-0.020, 0.156)
Q4
0.163 (0.075, 0.251)
Model Ⅱ(β, 95%CI)
研究生殖健康课题的“黄金手段” 对疾病早期预防具有深远价值
全程追 踪 有效 促进
➢ 建立了基于时空的个体化污染物暴露土地利用回归模型
——准确识别妇幼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
➢ 进行孕妇不同孕周的颗粒物暴露与胎儿早产、出生体重的关系研究
——确立了暴露窗口的敏感期
➢ 进行了妊娠期PM2.5暴露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升高的影响
国外主要的出生队列 英国Avon亲子纵向队列(ALSPAC ) 赫尔辛基出生队列研究(HBCS) 丹麦国家出生队列(DNBC) 挪威母子出生队列(MoBa) Generation R 出生队列
开展时间 1991 1995 1996 1998 2002
开展地点 英国 芬兰 丹麦 挪威 荷兰
2 出生队列概况
0.082 (0.042, 1.121) 1 -0.028 (-0.122, 0.066) 0.080 (-0.016, 0.175) 0.161 (0.065, 0.257)
➢ 明确了不同颗粒物粒径对儿童呼吸道门诊人次的效应不同,粒径越小,危害越大
➢ 正在进行不同抗生素使用对治疗新生儿脓毒症的预后疗效评估 Sepsis=炎症+(凝血+内皮损伤导致的器官损伤)
出生队列
出生队列研究是将特定时期内出生的一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 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观察两组或多组成员结局(如疾病)发 生的情况,比较各组之间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定这些因素与该结局 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2 出生队列概况
Part
2.2 目前国外的重要出生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