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食品安全管理台账(20200815013503)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台帐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台帐一、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1.1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1)食品采购管理制度:采购食品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2)食品储存管理制度:食品应按照类别、用途、保质期等分类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温度和湿度应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3)食品加工操作管理制度:食品加工工具应分类使用,定期清洗、消毒。
食品加工过程中应避免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接触。
食品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
(4)食品销售管理制度:食品销售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口罩。
食品销售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1.2 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1)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处理。
(2)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制度: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3)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不适宜从事食品工作的人员,不得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二、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2.1 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1)更衣室:设置独立的更衣室,供从业人员更换工作服、鞋帽等。
(2)洗手消毒设施:设置独立的洗手消毒池,配备洗手液、消毒剂等。
(3)食品加工设备:配置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加工设备,定期清洗、消毒。
(4)食品储存设施:配置符合食品储存要求的冰箱、冷库等设施。
(5)废弃物处理设施:设置专门的废弃物容器,严格按照规定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2.2 食品经营场所卫生改善措施:(1)定期对食品经营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2)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设立独立的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处理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和举报。
食堂安全管理制度台账

一、目的为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确保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台账。
二、适用范围本台账适用于我校食堂所有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
三、内容1.食堂卫生管理(1)食堂工作人员应持有有效健康证明,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2)食堂内保持清洁卫生,每日进行三次清洁消毒,包括地面、操作台、灶台、餐具等。
(3)食堂从业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保持个人卫生。
(4)食堂内外环境整洁,无垃圾、杂物,防止鼠、蝇、蚊等害虫孳生。
2.食品采购与验收(1)食堂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学校要求,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
(2)采购的食品应新鲜、无污染、无变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3)验收人员对采购的食品进行严格检查,确保食品质量。
3.食品加工与储存(1)食品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执行。
(2)加工过程中应防止交叉污染,生熟食品分开处理。
(3)食品加工后应立即进行冷却,存放于清洁、干燥、阴凉处。
(4)食品储存温度应符合要求,冷藏食品应在冷藏柜内存放,冷冻食品应在冷冻柜内存放。
4.食品留样与记录(1)食堂应设立留样柜,对每餐的食品进行留样,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2)留样食品应保留原包装,注明留样日期、时间、品种、重量等信息。
(3)食堂应建立食品留样记录,详细记录留样情况。
5.食品安全事故处理(1)食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2)食堂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
(3)食堂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监督检查1.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食堂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食堂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3.对违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严肃处理,确保食品安全。
五、附则1.本台账由食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实施和更新。
2.本台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台账

一、概述为保障我校食堂食品安全,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台账。
二、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 食品采购管理(1)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确保其具备合法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2)采购食品原料时,要求供应商提供食品检验报告,确保食品质量。
(3)食品原料采购实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
2. 食品加工制作管理(1)食堂员工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定期进行体检。
(2)食堂加工场所要保持清洁卫生,加工工具、设备定期消毒。
(3)食品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污染。
3. 食品储存管理(1)食品储存场所要符合卫生要求,温度、湿度适宜。
(2)食品储存实行分区管理,生食、熟食分开存放。
(3)食品储存期限不得超过保质期,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进行公示。
4. 食品销售管理(1)食品销售场所要保持清洁卫生,餐具、工具定期消毒。
(2)食品销售实行明码标价,价格合理。
(3)食品销售过程中,确保食品新鲜、卫生。
5. 食品安全检查与监督(1)食堂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检查与监督。
(2)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接受上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配合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三、食品安全管理台账1. 食品采购台账(1)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2)食品检验报告(3)采购索证索票记录2. 食品加工制作台账(1)员工健康证明(2)加工场所卫生检查记录(3)加工工具、设备消毒记录3. 食品储存台账(1)食品储存场所卫生检查记录(2)食品储存分区管理记录(3)食品储存期限记录4. 食品销售台账(1)食品销售场所卫生检查记录(2)餐具、工具消毒记录(3)食品销售价格记录5. 食品安全检查与监督台账(1)食品安全自查记录(2)上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检查记录(3)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记录四、附则本台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食堂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管理台账

05
产品检验与放行管理
产品检验项目与方法
01
感官检验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手段对产品进行初步评估,如颜色、气味
、口感等。
02
理化检验
运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对产品的成分、含量、结构等进行检测,如水分、
灰分、pH值、重金属含量等。
03
微生物检验
通过检测产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评估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预防措施
建立原料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原料进行抽检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预 防;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提升原料质量水平。
04
生产过程食品安全控制
生产环境卫生要求
厂房选址
远离污染源,地势干燥,通风良好,便于排水 。
车间布局
合理划分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等,确保人 流、物流不交叉污染。
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食品安全重要性
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层面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
地方层面法律法规
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地方性法 规和政府规章。
国际层面法律法规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国际食品法典标 准等。
规范统一
企业应制定统一的台账记录格式和标准,确保信息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定期备份
企业应定期对台账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03
原料采购与验收管理
原料采购计划与供应商选择
制定原料采购计划
根据生产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合理的原料采购计划,明 确采购品种、数量、规格和预算等。
食品生产企业管理台账(通用)

**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台账(通用)企业名称企业地址自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有限公司编号:合格供应商汇总表(年)记录人:编号:原辅料采购验证和检验记录1、采购的原辅材料须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和监督抽查或第三方检测报告检验合格报告,检验项目是否覆盖标准的全项目,项目不全应进行必要的检验。
2、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原辅材料,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原辅材料出入库台账出原则。
投料(配料)记录表填表说明:由配料操作工填写,每次配料均须严格记录,配料数量注明各种原辅料的数量和单位;食品添加剂精确到0.1g。
编号:(_______工序)关键控制点记录填表说明:由操作工填写,按实际生产锅次、数量、温度、时间填写。
编号:场所/设备/设施清洁消毒记录清洗方式有:A:打扫、B:清水冲洗、C:洗洁剂清洗、清水冲洗、D:热水清洗。
消毒方式有:A:紫外灯消毒、B:臭氧消毒、C:消毒剂擦拭消毒。
消毒时间不少于45分钟。
编号:洗涤剂、消毒剂使用记录填表说明:依据车间实际消毒液、洗涤液使用情况填写。
洗涤剂不进行稀释的可不写配置后数量和浓度。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范本样品名称:生产日期:样品规格:产品批号:抽样数量:检测依据:□GB 4789.2-2010 □GB 4789.3-2010 □GB 4789.15-2010使用仪器:□天平□电热恒温培养箱□水浴箱环境条件:室温___℃试验地点:无菌室检测日期:20___年___月___日~___月___日结果: cfu/ _____________MPN/100 _________计数 cfu/ _________计数 cfu/ _______ 检测者:审核者:净含量检验原始记录范本记录人:审核人:检验日期:年月日水分/干燥失重检验原始记录范本记录人:审核人:检验日期:年月日。
**有限公司出厂检验报告范本(压片糖果)记录人:审核人:编号:(年度)委托出厂检验登记表登记人:编号:产品留样记录成品库,留样到期后产品作废,不得回收利用,处理方式可选:A:倾倒 B:焚烧 C:做饲料用 D:其他(选此项应写明具体处理方式)编号:产品销售记录填表说明:本表由销售人员填写,销售时应产品随批出厂检验报告,零散销售时的应按照产品生产日期填写散户。
食品安全工作台帐

食品安全工作台帐
1. 背景
-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管理,制定并保持一份食品安全工作台帐是必要的。
2. 目的
- 此文件的目的是记录和跟踪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所做的各项措施和行动。
- 通过建立食品安全工作台帐,可以及时记录和检查食品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保障食品安全。
3. 内容
食品安全工作台帐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遵从情况记录。
2. 食品安全相关培训的记录。
3. 食品安全检查和监测的结果记录。
4. 食品安全投诉和案件处理的记录。
5. 食品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记录和应对情况。
4. 填写要求
- 每次记录都应包括日期、操作人员和相关情况的描述。
- 所有记录应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应及时更新和归档。
5. 监督和评估
- 定期审核和评估食品安全工作台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需要及时更正和补充可能存在的错误或遗漏的记录。
6. 结论
食品安全工作台帐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管理工具。
通过建立并维护一份详实、准确的台帐,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执行力,为公众提供更安全的食品保障。
_(Word count: 200 words)_。
食品生产企业管理台账(通用)

**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台账(通用)企业名称企业地址自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有限公司合格供应商汇总表(年)序号产品名称供应商名称生产(经营)供应商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备注许可证号1 首次(连续第年)234567记录人:原辅料采购验证和检验记录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单位是否是合格供方是否是紧急采购到货数量批次(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到期时间1、产品合格证明文件验证情况2、检验项目、验收标准及检验结果A、批次出厂检验合格报告有□没有□B、近期型式检验合格报告有□没有□C、营业执照有□没有□D、有效期内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没有□验证人员:日期:年月日检验人员:日期:年月日判定:不合格处理情况:合格,同意入库□合格□(建议:退货□让步接收□)食品质量安全总监批准:日期:年月日处理人员:确认人员:日期: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备注:1、采购的原辅材料须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和监督抽查或第三方检测报告检验合格报告,检验项目是否覆盖标准的全项目,项目不全应进行必要的检验。
2、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原辅材料,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原辅材料出入库台账产品名称规格/等级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入库日期出库日期出库数量库存余量送料人/库管员备注领料人填表说明:库管人员依据不同原辅材料分开填写本表,每次购进原辅料填写入库,每次生产领用填写出库。
每次入库计算库存,坚持先进先出原则。
投料(配料)记录表生产产品信息: 投料(配料)时间:年月日余料处置方物料感观称量设备物料关键信息领料量检查是否实际用量余料数量式(退回库序号物料名称(打勾选操作/记录人(生产单位、批号)(单位)正常(打(单位)(单位)管或暂存,择)勾选择)打勾选择)123456789101112131415填表说明:由配料操作工填写,每次配料均须严格记录,配料数量注明各种原辅料的数量和单位;食品添加剂精确到0.1g。
(_______工序)关键控制点记录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处置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关键控制设备关键控制参数描述操作人异常情况方式和结果填表说明:由操作工填写,按实际生产锅次、数量、温度、时间填写。
食品安全管理台账

检查的结果处理
记录检查结果, 整理成台账
对不合格产品进 行追溯和召回
对责任主体进行 处罚和整改
对台账进行定期 审核和更新
检查的改进措施
汇总分析:对记录信息进行 汇总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 和解决方法
记录信息:详细记录检查过 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制定计划:根据分析结果制 定改进计划,明确目标和实
施方案
台账的销毁要求
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
销毁前需要进行登记和审批
销毁时需有专人监督,并做好 记录
销毁后需要将记录存档备查
06
食品安全管理台账 的监督检查
检查的内容和方式
检查内容: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性 检查方式:现场检查、定期报告、专项检查等
检查的频次和周期
频次: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查 周期:每季度至少一次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对象: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单位、超市、农贸市场等 检查内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情况、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等
食品召回台账
召回食品的名称、批次、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 召回食品的原因、风险评估结果等信息 召回食品的处理方式、处理数量、处理时间等信息 召回食品的流向、召回率等信息
04
食品安全管理台账 的记录要求
记录的及时性
记录时间:及时记录食品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信息 记录内容:详细记录食品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日期等信息 记录方式:采用纸质或电子方式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记录人员:指定专人负责记录食品安全管理台账,并对其进行培训和管理
培训和教育的持续改进
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性
培训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培训和教育的效果评估和 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经营承诺书作为食品经营企业的业主,深知我们所经营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维护食品消费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本业主郑重承诺如下:一、认真履行食品经营者必须承担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本企业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
自觉遵守国家《食品卫生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服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二、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并执行以下管理制度。
(一)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采取索证索票的方式,审验食品生产者或供货者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
(二)进货台帐制度。
如实记录每种食品进货时间、来源、名称、规格、数量、保质期等内容;从事批发业务的,商品销售发票、凭证要求保存2年以上。
(三)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采取食品质量先行负责方式,落实食品质量承诺责任。
(四)不合格食品下柜退市制度。
三、严把食品质量关,不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的食品。
四、做好库存食品的防潮、防霉等工作,保持货架、仓库卫生清洁。
五、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以法定计量单位作为结算依据,不短斤缺两,销售时不拒绝消费者对计量器具的复核。
六、不发布食品虚假宣传广告,户外广告自觉报经工商部门审批后发布。
七、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履行监督检查,建立商品质量联络员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完善售后服务,妥善解决消费投诉和纠纷,共同营造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承诺企业名称:(盖章)承诺企业业主:(法定代表人)二O—四年十月二十九日-------- - 审 0 ------- --- -------- -- -----------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我单位就促进日常食品经营活动的安全、科学管理,制定本制度,本单位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
食品销售卫生制度第一条食品销售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上岗,销售过程中禁止挠头。
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口。
第二条销售的直接入口食品必须有完整的包装或防尘容器盛放。
第三条食品销售设有专柜或专间,专柜、专间以及库存食品要必须保持通风、干燥,采取防鼠、防虫、防霉措施。
食品要分类、分架、离地、离强存放,做到先进后出。
第四条销售散装未包装食品必须用专用工具取货,取货工具存放在洁净的容器中保存,做到货、款分开。
第五条销售食品用工具、称重衡器、柜台、盛器等要专用,定时消毒,保持清洁。
第六条销售的定型包装及散装食品应标明厂名、厂址、品名、生产日期和保存期限(或保质期)等。
-- ----- ----- ---- --------- 口— ------------ ----- - -- ---- - -- -- ----食品销售卫生制度一、开业前办理好食品卫生许可证,每年进行年审换证。
二、上班时每个职工要穿整洁的工作服。
帽,保持个人卫生。
三、食品陈列做到分类存放、生熟分开,做到防绳、防尘、防鼠、防潮、四、出售直接入口食品先洗手消毒,并使用售货夹,做到货款分开。
五、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垃圾桶要加盖,并及时消毒。
六、食品销售做到先进先销,定期检查食品有无过期。
超存保质期的食品绝不出售。
七、不出售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异常,可能会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八、不出售无商品名称、厂名、厂址。
生产日期、保存期等不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食品。
九、采购员在采购食品时,必须向供货方索取卫生许可证及产品检验合格证。
不得擅自代销来历不明的食品。
十、保证杜绝销售掺假、掺杂、伪造等伪劣食品。
十一、保持内外环境整洁,每天班前、班后搞好各自岗位的卫生工作,做到食品陈列、橱窗、货柜等无尘、无蜘蛛网。
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十二、售货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采取健康证后方可上班,健康证佩戴胸前,以备查验,做到无健康证者不准上班。
十三、职工定期接受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
十四、自觉遵守和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接受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督察、检查。
--- ---- ----- ---- --------- 口---------------- ----- - -- ---- - -- - ----食品进货查验制度第一条购进任何食品一律应当进行实地查验。
第二条在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
第三条经营包装食品的,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①查验食品包装是否有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名、厂址;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晰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净含量和沥干物(固然物)含量。
特殊上食用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能量营养素、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的。
②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等级。
③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损害及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是否标警示标记或中文警示语。
④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⑤食品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情况。
⑥是否存在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⑦进口食品是否用中文标明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的。
⑧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的。
第四条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第五条应加强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得进入库,并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六条审查食品是否与其广告宣传相一致,是否存在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 ----- ----- ----- -- - -------------------- ---- -- —---------- 第七条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
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食品索证索票制度第一条索证索票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安全,在购进食品时,本单位员工必须向供货方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第二条与初次交易的供货单位交易时,应索取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每年核对一次。
第三条在购进食品时,应当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索取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1. 食品质量合格证明;2. 检验(检疫)证明;3•销售票据;4. 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和专利等证明;5. 强制性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食品);6. 进口食品代理商的营业执照、代理资料、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报关单、注册证。
第四条下列食品进货时必须按批次索取证明票证;1•活禽类:检疫合格证明、合法来源证明;2•牲畜肉类: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畜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3•粮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第五条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或者省级以上安全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称号的优质食品,可凭以上称号相应标识和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第六条对实行购销挂钩的食品,可凭购销挂钩协议和供货方的销售凭证直接销售,免予索取其他票证。
第七条对索取的票证要建立档案,并接受市场服务中心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进销货台账制度第一条由专职员工(质量检察员)负责填写《商品商品进货台帐》、《商品销售台帐》,督促销售人员填好《销售流水帐》,并按工商部门的要求装订成册,建好档案。
(上述两套台帐一式三份,一份本店存档,一份送报工商部门,涉及商业秘密的名目不予报送)第二条《进货台账》主要内容有:①进货时间;②商品名称;③商品规格;④商品数量;⑤商品来源(供货单位、联系电话)⑥索证种类(营业执照、检疫检验报告、商品合格证、税票或进货单等)。
第三条《销售流水帐》主要内容有:①产品名称;②产品规格;③产品数量;④产品单价;⑤销售去向(购货单位、联系电话);⑥售后服务记载;⑦质量跟踪情况。
不合格食品退市管理制度第一条对不合格食品实施退市制度是指对销售不符合国家、地方或者行业标准,或存在其他安全卫士隐患的食品,采取停止销售,并在经营场所或市场公示栏上公告召回、退出市场的管理制度。
第二条下列食品为不合格食品,应停止销售,退出市场;(一)腐烂变质、污秽不洁的;(二)包装破损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三)超过安全使用期或者保质期的;(四)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五)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六)使用非食用色素或其他非食用物质加工的;(七)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国际标准采用标志、防伪标志等质量标志等,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或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九)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三条发现所销售的食品属本制度所列的不合格食品,应立即下架停止销售该食品,召回已售出的食品,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条本单位员工发现不合格食品时要立即停止销售,退出市场,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五条本单位在出售食品时向消费者提供商品质量信誉卡食品质量检查制度第一条对所有进货食品都要进行检查,并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查检查或检测。
第二条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及时予以处理,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第三条抽查检查或检测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抽样时,应两人以上相关人员在场,并填写抽样记录单,并签字、盖章。
第四条受测户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另取样进行检测或根据实际情况送法定检验机构检测。
第五条食品质量检查应按规定的操作规则、工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公正、准确、有效。
食品用具管理制度第一条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无毒无害,便于洗刷、消毒、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