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东北旅游区
第三章 东北旅游大区

第三章东北旅游大区——关东文化、临海雪原旅游大区第一节旅游地理环境概况东北旅游大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习称关东,俗称东北。
土地总面积78.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2%,人口10715.4万人,占全国的8.4%,2010年GDP总量33367.72万亿元,占全国的8.38%。
本区以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和茫茫林海为特色,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民族文化使人文旅游资源独具魅力,加上四通八达的交通和发达的经济,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自然地理条件(一)气候:寒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北三省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湿而短促。
冬季直接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1月平均气温-31至-15℃,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52.3℃(漠河1969年2月13日,成为“中国寒极”)。
7月为18-23℃,无霜期仅3-4个月,年平均降水量300-700毫米。
正是这种湿冷的气候形成了本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二)地势地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盆地形式本区地貌类型多样,该区外围的东、北、南为江、河、湖、海所环绕。
内侧分别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环绕,包围着东北大平原,因此形成一个山环水绕的盆地形式。
大部分山地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
二、社会经济条件(一)经济发达:老工业基地与农业优势区该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具有综合的工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雄厚的科教人力资源等优势,是一片极具潜力富饶之地。
工业经济: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
布局在东北三省的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曾经为我国做出很大贡献,现在仍具有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工人等“基础性技术群体”的优势和产业实力,而这些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所不具备的。
中国旅游地理东北旅游区

东北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1.山环水绕,平原辽阔2.温带季风气候3.便捷的交通运输4.边境观光位置优越东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1.气候旅游资源得天独厚2.火山熔岩地貌奇特3.生态旅游地域广阔4.温带海滨风光5.名胜古迹以清代遗存居多6.复合型的民族风情7.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哈尔滨:“东方莫斯科”,“冰城”,太阳岛——“哈尔滨明珠”。
齐齐哈尔:“边境之地”——“鹤城”。
伊春:“红松故乡”,“林都”,被誉为小兴安岭上的一颗“祖母绿”,满语的意思是“衣料毛皮”,伊春的标志是辛勤的啄木鸟。
牡丹江:“塞北小江南”兴凯湖:“北国绿宝石”。
长春:“森林之城”“新京”吉林市:“北国江城”白云峰——“东北第一峰”长白山——“百药之乡”“昼看三国河山貌,夜闻三国鸡犬声”——防川村大连——“北方明珠”,服装,足球,广场。
丹东——:“东北小苏杭”“中国的东方门户”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
东陵——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也和那拉氏的陵墓,福陵北陵——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
千山——奇峰、岩松、古庙、梨花为千山四大著名景观。
医巫闾山——“高大的山“,古代医巫闾山的声望居东北名山之首。
兴城五宝——古城、温泉、山、海、岛。
旧称“宁远卫城”凤凰山——辽东第一名山,素有“自然盆景”的美誉。
沈阳——东三省的商业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清朝的发祥地,也是清朝前期的都城和入关后的陪都,曾名沈州、盛京和奉天。
黑龙江省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1.哈尔滨(1)圣索菲亚教堂(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2)亚布力滑雪度假旅游区,亚布力即俄语“果木园”的意思,清朝是皇室和满清贵族的狩猎围场。
(3)二龙山风景区(4)太阳岛公园(5)金源文化旅游区,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处金代都城遗址。
2.齐齐哈尔市3.扎龙自然保护区——以丹顶鹤数量最多,形态最美,名声最大。
4.五大连池——“火山地貌博物馆”5.漠河北极村——是我国最北点,“不夜城”。
中国旅游地理——第9章 东北旅游区相关习题(含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第9章东北旅游区相关习题(含答案)第九章《东北旅游区》相关习题一、填空题1(东北旅游区位于我国东北边疆,包括、、三省,面积约平方千米,人口约1(07亿,民族以为主,还有、、、、、等少数民族。
2(东北旅游区地貌分布规律性强,最外围除西部连陆外,其他三面被江河湖海所环绕,分别是、、、、;中部地带为高度不大的高地,西、北、东三面分别是、、、 ;在山地和丘陵的环抱中,为、和组成的东北平原。
3(东北旅游区是我国火山熔岩地貌类型最丰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区域,全区有火山堆230多座,组成20多个火山群。
具有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有以及等。
其中以最为著名。
4(东北旅游区火山活动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相伴分布,主要有、、、、等。
5( 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
北、东部与为界,西部与相邻,南部与省接壤。
全省人口3824 万人,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6( 为黑龙江省省会,位于松花江畔,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冬季气”之称,是重要的工业城市与交通枢纽。
温最低,素有“7( 位于嫩江中游东岸,是黑龙江省西部的中心城市。
在达斡尔语里,齐齐哈尔是“边境之地”的意思。
齐齐哈尔附近又是丹顶鹤的故乡,因此也被称为“ ”。
8(五大连池位于五大连池市境内,由、、和组成。
它既是一个天然的风景旅游地,有“ ”之称,也是一个研究火山地貌的科研基地,同时还是一处温泉疗养地。
9( 是我国的最北点,它以、、、、、而著名。
夏至日白昼长达20小时以上,人称“不夜城”,夏至前后可见神奇的北极光。
10(伊春位于小兴安岭腹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城市,素有“ ”和“ ”之称,森林覆盖率高达75,,被誉为小兴安岭上的一颗“祖母绿”。
伊春在满语里意为“ ”,说明了这里森林茂密、野生动物众多。
11(吉林省简称“ ”,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地处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部与接壤,东南部以、为界,与相望,南连省,西接,北邻省。
中国旅游地理

一、填空1、东北旅游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2、在达斡尔语里,齐齐哈尔市“(边境之地)”的意思。
3、长白山中盛产“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4、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处于后山东角,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是著名的“园中园”。
5、山东具有“风筝之都”之称的城市是(潍坊);被人名称为“国际葡萄酒城”的城市是(烟台)。
6、在中州大地上,有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历史悠久的古老文化古都,丰富多彩的中原文化,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表现为:(古(古文化))(河(黄河))(拳(少林武术))(根(寻根觅祖))(花(洛阳牡丹))为特色的旅游资源。
7、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皇帝令创建的第一座寺院,它也是古印度佛教在中国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誉为“(释源)”和“(祖庭)”。
8、“(晋祠四绝)”是:(难老泉)(宋塑)(周柏)(隋槐)9、五岳包括哪些?(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10、明清两代祭祀祖先的地方是(天坛)。
11、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组成。
二、选择1、我国历史上被称为“万园之园”的是(C)A、北海公园B、颐和园C、圆明园D、景山公园2、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C)A、北海公园B、颐和园C、避暑山庄D、圆明园3、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的是(A、B、D)A、北京故宫太和殿B、曲阜孔庙大成殿C、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D、岱庙天贶殿4、被称为我国的三大古建筑群的是(A、C、D)A、北京故宫B、沈阳故宫C、承德避暑山庄D、曲阜孔庙三、判断题1、(×)趵突泉、大明湖、灵岩寺(千佛山)被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解答题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帝王宫殿,规模浩大,气势恢宏,曾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现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内部主要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
他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旅游地理 东北旅游区概述

旅游资源特征:
2.火山熔岩地貌奇特
旅游资源特征:
3.生态旅游地域广阔
扎龙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森林
旅游资源特征:
4.温带海滨风光
旅游资源特征:
宁远古城
旅游资源特征:
5.名胜古迹以清代遗存居多
旅游资源特征:
6.复合型的民族风情
旅游资源特征:
7.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
2.五大连池、镜泊湖、 长白山游览区、千山的 旅游资源概况和特点。
3.了解东北旅游区的旅 游地理环境与旅游资源 的基本特征。
游戏一:看景说城
根据城市的典型景观图片,说出所在城市 名称及美誉或曾用名。
哈尔滨:“冰城” 、“东方莫斯科” 长春:“新京”、“森林之城”、“汽车城”、“电影城” 吉林:“北国江城” 集安:高句丽都城王陵——“东方金字塔” 大连:“北方明珠” 沈阳:“沈州”、“盛京”、“奉天”
沈阳故宫占地面积超6万平方米,共有古建筑114座、房间500余间,按照建 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分为东、中、西三路。
西路,1781年,乾隆 帝下令修建嘉荫堂和 文溯阁等建筑,形成 后来的西路。文溯阁 是收藏《四库全书》 之所,皇帝驻跸期间 在此读书。
中路又称皇太极皇宫,自 1627年开建,由“前朝”和 “后寝”组成。有大清门、崇 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乾 隆行宫分两期修建。1748年 在中路两侧建成东、西二所, 东所为皇帝东巡时皇太后居住 之地,西所为帝后行宫。
看景说城
哈尔滨
“冰城” “东方莫斯科”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哈尔滨市内有充满异国情调的欧式建筑,异国情韵浓厚,有“东方莫 斯科”之称。
东北旅游区

二、旅游资源特征
3.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关外三陵、沈阳故 宫、索菲亚大教堂 4.生态旅游地域广阔:本区拥有我国最大的林区和珍惜的野生动物资源。 5.丰富的民族风情
第二节 主要游览胜地
一、黑龙江
(一)、概况
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部,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构成了黑 龙江古朴、原始、神奇的旅游资源特色。黑龙江拥有巍峨连绵的大小 兴安岭、一望无际的三江平原、绿茵千里的湿地草原、浩瀚的林海雪 原、神秘的大界湖及五大连池火山地貌、镜泊湖、高山堰塞湖泊,还 有金源文化、渤海国文化、浓郁的北方少数民族风情等,已成为生态 旅游、边境游、历史文化游等专项旅游胜地。
兴凯湖
镜泊湖
二、吉林省概述 吉林省因境内吉林城而得名。 吉林省地理位置,东接俄罗斯,东南隔图们江、 鸭绿江与朝鲜相望,南连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 区,北邻黑龙江省。 地形,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 平原。吉林省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山脉连绵 千里,素有“长白林海”之称。 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 主要包括中部的吉林、长春旅游区和东部的长白山、 延吉旅游区。
3.延吉
好太王陵
将军坟
一、辽宁省概述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 本省地形,西、北、东高,中南部低。境内大部分河 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渤海。 本区旅游资源特色:“满运清风,多彩辽宁” 满运清风:沈阳(故宫、福陵、昭陵)。 多彩辽宁: 红色辽宁:锦州、丹东 绿色辽宁: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本溪水洞 蓝色辽宁:大连海滨—旅顺口、兴城 白色辽宁:体现在冰雪。 黄色辽宁:主要是民族和清朝的历史文化
一、旅游地理环境 2.温带季风气候
本区大部分地区位于中温带,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 暖短促,春秋两季较短,春季多大风,秋季一般天气 晴朗。 3.便捷的交通运输 铁路、内河、海上运输发达,尤其以铁路运输为主。
《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作业设计方案-中国旅游地理》

《冰雪林海、关东风情——东北旅游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风俗奇异、文化深厚的旅游胜地。
以其奇特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数不清游客。
本次作业旨在让同砚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激发同砚对旅游的爱好,增进他们对本国文化的热忱和熟识。
二、设计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2. 拓展同砚的视野,激发对旅游的爱好;3. 提高同砚对本国文化的热忱和熟识。
三、设计内容1. 理论进修:通过讲解PPT、视频资料等形式,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内容,让同砚对东北地区有一个整体的熟识。
2. 视频观览:播放关于东北地区的旅游宣扬片和纪录片,让同砚通过视听的方式感受东北地区的秀丽风光和丰富文化。
3. 书写作文:要求同砚依据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东北旅游区的作文,表达对东北地区的熟识和喜爱,呈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4. 语言游戏:设计有关东北方言的语言游戏,让同砚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增加进修趣味性。
5. 创意手工:让同砚动手制作东北特色手工作品,如东北风情手鼓、东北特色面人等,培育同砚的动手能力和创设力。
6. 课外拓展:鼓舞同砚利用假期时间亲自去东北地区旅游,亲身感受东北地区的秀丽风光和深厚文化氛围。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帮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生动直观地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同砚主动沉思和探究,提出同砚在进修中主动发现,主动进修。
3. 合作进修:组织同砚进行小组合作进修,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育同砚的团队认识和合作精神。
4. 实地教学:鼓舞同砚利用课外时间去东北地区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东北地区的景观和风情,增加进修的真实性和情感性。
五、评判方式1. 书面作业:对同砚撰写的作文进行评阅,评判内容是否准确、完备,语言表达是否得体、流畅。
2. 创意手工:对同砚制作的手工作品进行评判,评判内容是否符合东北风情,制作难度及创意度。
东北旅游区教学设计

(4)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能科学欣赏国内知名旅游景区、景点。
方法与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协作学习法和问题探究学习法。
情感与评价
(1)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旅游人文素质,提升旅游审美欣赏力和旅游审美感受力;
教 学 设 计
教学任务
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设
计
思
路
1、教材分析
《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是中职旅游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一门基础课程。前期我们开设旅游学概论课程做铺垫,打好基础,之后将开设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等课程,加强对课程的运用能力。
本节课所学“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是本课程分区地理的第三章第二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旅游地理总论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对中国旅游地理的理解,将旅游地理细化到每一个地理分区里。同时本节也是在学习了东北旅游区的地理概况之后的细分,知识体现更加详细、丰富。
总结:长白山景区由于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土壤、动植物的分布,构成了典型的温带季风山地自然综合体,是个很有价值的风景旅游胜地和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博物馆。
1、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总结出长白山主峰及天池的形成过程。
2、运用对比方法,学生得出长白山温泉的类型及特点。
讲授:
火山地貌景观
(10分钟)
投影:展示堰塞湖形成的图片
教师:视频展示大连海滨风光,大连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什么?
总结:大连最主要的景观是以青山、碧海、蓝天、沙滩等为主的极具特色的海滨游览区。
1、学生观看地图,分组讨论,请同学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
1.山环水绕,平原辽阔
2.温带季风气候
3.便捷的交通运输
4.边境观光位置优越
东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征:
1.气候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2.火山熔岩地貌奇特
3.生态旅游地域广阔
4.温带海滨风光
5.名胜古迹以清代遗存居多
6.复合型的民族风情
7.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
哈尔滨:“东方莫斯科”,“冰城”,太阳岛——“哈尔滨明珠”。
齐齐哈尔:“边境之地”——“鹤城”。
伊春:“红松故乡”,“林都”,被誉为小兴安岭上的一颗“祖母绿”,满语的意思是“衣料毛皮”,伊春的标志是辛勤的啄木鸟。
牡丹江:“塞北小江南”
兴凯湖:“北国绿宝石”。
长春:“森林之城”“新京”
吉林市:“北国江城”
白云峰——“东北第一峰”
长白山——“百药之乡”
“昼看三国河山貌,夜闻三国鸡犬声”——防川村
大连——“北方明珠”,服装,足球,广场。
丹东——:“东北小苏杭”“中国的东方门户”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
东陵——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也和那拉氏的陵墓,福陵
北陵——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
千山——奇峰、岩松、古庙、梨花为千山四大著名景观。
医巫闾山——“高大的山“,古代医巫闾山的声望居东北名山之首。
兴城五宝——古城、温泉、山、海、岛。
旧称“宁远卫城”
凤凰山——辽东第一名山,素有“自然盆景”的美誉。
沈阳——东三省的商业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清朝的发祥地,也是清朝前期的都城和入关后的陪都,曾名沈州、盛京和奉天。
黑龙江省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1.哈尔滨(1)圣索菲亚教堂(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
(2)亚布力滑雪度假旅游区,亚布力即俄语“果木园”的意思,清朝是皇室和满清贵族的狩猎围场。
(3)二龙山风景区
(4)太阳岛公园
(5)金源文化旅游区,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处金代都城遗址。
2.齐齐哈尔市
3.扎龙自然保护区——以丹顶鹤数量最多,形态最美,名声最大。
4.五大连池——“火山地貌博物馆”
5.漠河北极村——是我国最北点,“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