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教育知识
国情知识点归类复习

国情知识点归类复习“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3、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4、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5、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6、我国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3、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6、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7、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8、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9、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12、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13、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本质”“实质”“性质”类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最”类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2、我国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同情感:面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4、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5、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7、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8、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集中”“集中体现”类1、建设中国特色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3、体现共同富裕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4、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5、艰苦奋斗集中表现:创业精神“决定”类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4、我国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制度”类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核心”“中心”类1、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初三政治国情国策知识点

1、我国的基本国情(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
(成就)(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国情。
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足)(3)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整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意义)(4)我国提出实施科教兴国重大战略决策。
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途径)3、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国策(1)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3)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4)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5)我们青少年应该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中考道德与法治“国情领域”必背知识点

中考道德与法治“国情领域”必背知识点一、我国的基本国情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土辽阔,完整的版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国情。
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我国是由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劳动者联合起来的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
3.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城乡一体发展的方针。
4.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特点。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强调民族团结和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1.我国的国家机构由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组成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立法权依法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的国家机关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机关,分别负责国家的政治、法律和司法工作。
4.我国的地方政府设有省、市、县三级,负责地方的行政和经济工作。
5.我国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独立的司法机关,负责审判和检察工作。
三、我国的法律法规1.我国的法律是以宪法为基础的,其他法律都必须与宪法相符合。
2.我国的刑法、民法、劳动法等是最重要的法律法规,对人民的行为、权利和义务等进行规范。
3.我国的法律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国境范围内的人,无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外籍人士。
4.我国的法律强调公平正义和法治原则,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安全稳定。
5.我国的法律法规分为中央法律法规和地方法律法规两种,中央法律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地方法律法规适用于特定地区。
以上是中考道德与法治“国情领域”必背知识点的一部分,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国情,认识我国的国家制度,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为成为新时代有道德有法律素养的公民奠定基础。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知识点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1、现阶段基本国情是什么?正处于并长期处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处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7、党的基本路线内容及其核心内容分别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其中划线部分为核心内容,可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9、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0、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12、我国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4、我们应如何履行民族团结的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国情常识(1)

中国国情常识(一)一、疆域行政区划篇1.疆域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地面积约960 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三大国。
中国领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到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约5500 公里;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西到新疆帕米尔高原,东西相距约5200 公里。
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8 万公里,中国陆上疆界长2 万多公里,东有朝鲜,东北有俄罗斯,北有蒙古,西北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有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尔、不丹,南有缅甸、老挝、越南。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 多公里,环绕大陆边缘的海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2.行政区划中国现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县级市、自治县)和乡(镇)三级,中国有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人民政府驻地称省会(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中国政府已于1997 年7 月 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于1999年12 月20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篇1.地形地貌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全球高于8000 米的12 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 座。
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 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 米以下。
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 米,为世界之最。
2.河流和湖泊中国境内河流众多。
由于主要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从河源到河口落差很大,因此中国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6.8 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国情知识

考点一:我国的国土概况中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南部。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第4位为美国。
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止,长达22000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
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我国陆地地形多种多样,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山区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是我国的四大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它们多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呈不等边三角形。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东南多盐湖沼泽。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红土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是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
此外,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最低点艾丁湖-154米)。
三大平原:我国地势平坦、面积辽阔的平原主要分布在第三阶梯上,其中,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
岛屿与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
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
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
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东部平原的湖区有著名的五大淡水湖群,它们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黄河为亚洲第二大河。
我国的河流总长度达226800公里,径流总量约为26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6.8%。
小学生必知国情知识

小学生必知国情知识小学生必知国情知识1、我国的首都是(北京);2、陕西省的省会是(西安);3、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4、古时中国别称?九州、华夏、中华等5、中国国名的原义?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中国位于正中,故称中国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我国的现任主席是(习近平),总理是(李克强);8、“中国梦”是(习近平)提出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本质涵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9、我国的国土面积仅次于?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10、我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杨利伟),他乘坐的是神舟五号,于2003年10月15日5时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在太空中停留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旅行了约60万公里的航程。
11、我国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叫(嫦娥一号);12、我国载人深潜器是(“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近7000米。
13、我国有56个民族,14、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15、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16、我国的植树节是(3月12日)17、“向雷锋同志学习”是谁题词的?毛泽东18、中国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个?南京条约19、中国的四大国粹是什么?国画,中药,京剧,玉器20、“六朝古都”指的是?(南京)21、“两弹元勋”指的是?(邓稼先)22、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23、诗圣”、“医圣”、“药王”、“诗仙”、“诗鬼”分别是谁?“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诗仙”李白、“诗鬼”李贺24、我国最长的河流?为世界第几长河?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三长河25、我国最长的人工河是什么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801公里,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国情教育相关知识

国情教育相关知识国情教育,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正式?不过呢,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事儿,轻松点。
国情教育其实就是让我们了解咱们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情况,还得知道一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嘿,听起来不复杂吧?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了解它就是对自己的一个负责,想想咱们的未来,哎,这可得从现在开始入手呀。
你知道吗?咱们的历史可悠久了,五千年啊,老祖宗们真是了不起。
从黄帝、炎帝,到秦始皇、汉武帝,这些名字听上去就让人热血沸腾。
说到历史,得提提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这些可都是我们祖宗们的智慧结晶,厉害吧?你想想,没有纸,我们现在怎么写字?没有火药,古代打仗可就没这么精彩了。
这些历史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我们文化的根基,得好好珍惜。
再说说咱们的文化。
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诗词、书画、京剧,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说到诗词,我就想起唐诗了,那可是个了不起的时代,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真是才华横溢。
你要是背几首唐诗,走在街上,回头率绝对高,嘿嘿,谁不想和古人来个跨越千年的对话呢?再说说我们的经济,现如今,中国可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你看看,马云、王健林这些企业家,真是个个都是英雄。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多少人因此过上了好日子,牛啊!你要是去过大城市,特别是深圳,那简直像是个奇迹。
高楼大厦一座接着一座,年轻人一个个干劲十足,真让人觉得生活充满希望。
咱们的市场也越来越开放,国际化的脚步越来越快,老外们也越来越认可咱们的产品,嘿,真是有面子!谈到社会,咱们的多元化也越来越明显。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在这个大家庭中共存,大家相互包容,共同进步。
你要是去新疆,那边的美食和风土人情绝对让你流连忘返。
说到美食,哎呀,别提了,麻辣火锅、北京烤鸭、广东早茶,哪个能抵挡得住呢?所以说,国情教育不仅是让我们了解这些,更是让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再来说说我们的政治制度。
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这点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与国情教育知识点
1、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解决主要矛盾的途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发展战略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5、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
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重要保证。
6、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①通过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来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②通过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和全国人民代表的选举。
③各级人民代表,广泛采纳人民群众意见,通过各极人大实现作主的权力。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
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8、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
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9、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
很不平衡的小康。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
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1、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①培养自主探究的学
习能力;②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③敢于质疑,善于质疑;④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⑤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⑥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
12、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正确认识挫折,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采取恰
当的解决办法;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④学会自我疏导。
13、网络的正面作用: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
通、休闲娱乐等;
网络的负面作用: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
14、青少年怎么样正确利用网络:①以健康的心态把
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②在网络交往中,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③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别人,提升自身的价值;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⑤遵守道德和法律。
15、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
益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16、法律的特征: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二是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7、青少年怎样预防违法犯罪:①应自觉树立法律意
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②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18、保护未成年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
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四大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20、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密不
可分的;②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22、消费者维权途径: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
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3、政府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①体现了
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24、我国为什么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我国的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地区发展不平衡;③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民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④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5、在依法治国的建设中我们中学生怎么做:我们应
该学习相应的法律知识,做到知法、守法、懂法;同时也应维护自身的法律权益不受侵害。
26、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
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机关;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构,其必须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其监督和审查。
27、农民工走进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说明了什么:①我
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②他们要代表广大农民工来行使管理国家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③是人大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
现。
28、农民工代表将行使哪些法定权力:①提出议案和
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意见;②参加各项选举和决定人选;③依照法定程序提出对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罢免案;④对提交表决的议案自由地作出选择。
29、竞争与合作的关系:①竞争和合作是辩证统一
的。
②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③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
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
④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