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写作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写作(三) 学习描写景物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调动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2.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的情趣.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1课时一、新课导入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宽广的大海,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我们所见过的最美的景描绘出来。

二、学习观察景物的方法.观察事物,要运用感官。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鼻子嗅……调动身上所有的感官来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三、通过实例,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1.幻灯片展示《春》中描写春雨的段落,引导分析。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幻灯片展示《春》中写春风的一段文字,学生朗读讨论.“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

这段文字中,借助多个感官,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3.用幻灯片展示《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

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的特点写出来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②俯视与仰视相结合;③近观与远望相结合。

八年级语文教案:写作技巧及段落结构

八年级语文教案:写作技巧及段落结构

八年级语文教案:写作技巧及段落结构【一级标题:写作技巧】写作是学习语文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它是我们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对于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非常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帮助八年级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二级标题:构思与策划】在进行任何一篇写作之前,合理的构思与策划都是必要且重要的。

首先,学生应该明确文章的目的和受众。

然后,在选择合适的主题和提纲时应注意与文章目标相契合。

有一定数量词汇储备可以帮助同学更加精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于较长篇幅文章,同学们可以运用“总分总”或“对比”等结构来组织内容。

总分总结构中,第一段为导入,引出中心思想;接下来每个段落分别展开一个具体观点,并给出支持理由;最后一段概括全文。

而对比结构则通过比较两个事物或现象之间异同点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主题。

【二级标题:语言运用】除了内容的构思,语言运用也是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学生应该注重词汇的选择和丰富性,避免使用简单和重复的表达方式。

同学们可以积极查阅词典或者阅读丰富多样的文章来扩展自己的词汇量。

此外,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也能够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在句子结构方面,学生应该尽量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句子。

长句容易造成理解困难,而短句则显得单调乏味。

适当运用并列句、复合句或倒装句等多样化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具变化和表现力。

【一级标题:段落结构】一个良好的段落结构能够使文章更具条理和逻辑性。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段落结构。

【二级标题:顺序型段落】顺序型段落按照时间、空间或某个特定顺序进行排列。

这种段落结构常用于记叙文中,通过描述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表达作者要传达的信息。

在写作时,学生可以参考时间线或者制作大纲来帮助整理思路和展开内容。

【二级标题:因果型段落】因果型段落主要通过描述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组织文章。

这种结构常用于议论文或说明文中,可以帮助作者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推理过程。

在写作时,学生需要确保每个原因或结果都能够对主题起到有力的支持,并通过逻辑连词如“因此”、“所以”等来连接不同的思路。

初中写作课试讲教案

初中写作课试讲教案

初中写作课试讲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表达,明确自己的梦想,并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明确写作主题。

2. 讲解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3. 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你们的梦想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明确本节课的写作主题:“我的梦想”。

二、讲解写作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明确写作主题,以“我的梦想”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要追求这个梦想。

2.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写作构思,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师讲解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梦想,注意语言的通顺和表达的准确性。

三、学生写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写作要求,让学生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的帮助和指导。

四、评价和总结(10分钟)1. 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2. 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3. 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明确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讲解写作技巧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学生写作实践环节,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的帮助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新闻写作最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新闻写作最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新闻写作最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新闻写作”,旨在让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新闻的定义、特点、结构、语言等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新闻写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新闻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可能对新闻写作的规范和技巧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培养他们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定义、特点、结构、语言等基本知识。

2.掌握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新闻的定义和特点。

2.新闻结构的规范和写作技巧。

3.如何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闻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新闻案例,让学生了解新闻写作的实际应用。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撰写新闻稿,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新闻案例:收集一些典型的新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新闻写作素材:准备一些新闻写作的素材,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3.新闻写作模板:提供一些新闻写作的模板,方便学生参考和借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堂导入,引发学生对新闻写作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呈现(10分钟)讲解新闻的定义、特点、结构、语言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新闻写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的新闻案例,让学生了解新闻写作的实际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加深对新闻写作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5分钟)提供一些新闻写作的素材和模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实际操作,撰写新闻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写传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想要了解某个特别人物的故事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传记文学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传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平衡,以及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传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传记写作的对象、如何收集素材等。
-突破方法:通过分析课本例文,引导学生学会在真实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如合理安排结构、运用修辞手法等。
-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细节描写等多方面展现人物形象,避免平面化、单一化。
-突破方法:指导学生观察身边人物,学会捕捉典型特征,运用多种手法进行描绘。
-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表达需求,灵活运用所学技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单元《学写传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了解传记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掌握传记写作的基本方法。
2.结合课本中的例文,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细节描写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人物的个性、经历和成就。
具体内容包括:
-传记的定义及特点
-传记的分类及写作要求
-传记写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课本例文分析:《我的老师》
-学生实践:以自己的老师或亲友为对象,撰写一篇简短的传记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新闻写作》优质课教案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新闻写作》优质课教案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新闻写作》优质课教案共3篇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新闻写作》优质课教案1新闻是新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新闻写作则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十几岁的中学生中,进行新闻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写作技巧,同时加深他们对社会和时事的理解和关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以下是一份优质课教案,旨在帮助八年级学生学习新闻写作基础,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通过新闻素材分析,了解新闻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2. 学习新闻撰写技巧,包括新闻标题、导语、正文的撰写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锻炼他们的新闻敏感性。

课前准备:1. 准备一段生动的新闻素材,例如最近国际大事件、本地社会热点等。

2. 进行新闻素材分析,准备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收集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进行分享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举手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介绍或评论一些近期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件,如某个国家的选举结果、全球性的自然灾害等。

二、新闻素材分析老师可以展示或分发一段生动的新闻素材,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再进行小组讨论。

1. 学生要对新闻素材的细节理解和文法运用做有针对性的讨论,了解新闻的文字表达方式,包括新闻材料中的语言、图片、视频、图表等要素。

2. 学生要结合“五大要素”(新闻的“Who、What、When、Where、Why”)来分析新闻的情境背景和社会意义,并初步了解新闻的“八个特点”(即真实性、实时性、公共性、功利性、娱乐性、畅销性、跨文化性和普及性)。

三、新闻标题的撰写1. 学生要通过新闻素材案例的分析,了解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明确标题是新闻传递信息的首要手段。

2. 学生要掌握新闻标题的一些基本规范,如力求简短、明确、准确、生动有力,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体现核心价值立场等。

3. 学生可以针对新闻素材创作自己的新闻标题,最好在小组内相互审查和评价,挑选出一个最佳的新闻标题来展示和交流。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基本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写作主题: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进行创意写作。

2.写作技巧:运用记叙、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结合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等手法,展现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写作准备1.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家乡的了解有多少?家乡有哪些特色和魅力?”2.写作素材收集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家乡的特色景点、特色美食或特色文化等,进行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

3.课堂讨论各组分享收集到的素材,讨论如何运用到写作中。

4.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写作实践1.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收集到的素材,开始进行写作。

2.课堂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写作建议。

3.学生互动学生互相交流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借鉴。

第三课时:作文修改与展示1.作文评改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改。

2.修改作文学生根据评改意见,进行作文修改。

3.成果展示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如素材收集、讨论交流、写作实践等。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作文质量,如结构、语言、创意等方面。

3.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和作文质量进行自我评价。

五、教学反思1.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家乡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家乡的特色和文化。

2.部分学生在写作技巧上还有待提高,如语言表达、文章结构等方面。

3.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重难点补充:1.写作素材的收集与运用难点: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补充: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家乡的哪些方面最能体现它的特色?”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很好,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比如建筑风格、风土人情、历史传说等。

初中写作课教案

初中写作课教案

初中写作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梦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写作技巧,如何构思、如何选材、如何表达等。

2. 分析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学会借鉴和运用。

3.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4.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点评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首歌曲《我的梦想》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写作技巧:教师讲解如何构思、如何选材、如何表达等写作方法,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领。

3. 分析优秀范文:教师展示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学会借鉴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现场写作: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现场写作《我的梦想》。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写作进度。

6. 点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成果展示:挑选优秀作文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开展梦想分享活动,让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3. 推荐优秀作文书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关注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梦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写作教案【篇一:八年级作文教学设计】《把文章写的具体、细致》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写作要求。

2.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用细腻生动的文字表达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写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想大家一定非常渴望写出一篇篇具体细致、有血有肉而又生动引人的记叙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把记叙文写具体、写细致。

二、写前指导1.记叙文的要求及标准。

(投影显示)记叙文的最基本要求是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那么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首先,写人要绘言绘行,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写事、写景、写物,要绘声绘色,绘形绘状,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

其次,主体内容要细腻可感。

一句话,具体形象的标准是要使读者过目难忘。

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使读者“过目难忘”呢?2.推导演示这里有一个简略句,需要大家把它扩展、修改成一个具体形象的句子,同时需要大家思考把原句改成具体形象的句子是因为解决了哪些问题。

3.幻灯片展示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问题:这个句子,你认为应该怎样改,才会更加具体形象细致可感?(1)硬币落地演示。

教师出示5分以上硬币数枚,第一步,让下落前的硬币处于不同的位置,让学生仔细观察硬币的面值、方位等;第二步,使硬币下落,让学生观察硬币下落过程的具体状况;第三步,让学生闭上眼睛,注意听硬币落地所发出的声响,再睁眼观察硬币落到地面时的状况。

(2)描写推导。

根据上面的演示实验,把“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这个简略句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

①学生自主作文、自主评点。

②幻灯片展示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说明:幻灯片②中的句子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手稿之一。

用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③比较商讨。

要求学生针对改写前后的变化,同桌展开讨论,全班交流结果。

问题:这个句子,由原来的简略句,改成描写具体形象的句子,是因为增补了哪些内容?讨论说明:逐步扩充了三个内容:第一步,小银元从哪里落?第二步,怎样落的?第三步,落地后的响声、动态怎样?这种逐步扩充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步步追问法”。

上面追问的实际情况如何?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到,但在现实生活中,你不可能凡事都能亲自演示一番,实际状态只能通过联想和想像,使其合情合理,这个过程我们又给它取名为“想像延伸法”。

用来写人,要使文章具体形象,仅有上面两种方法,还是不够全面的,比如,描写人物肖像时,还得对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精细描绘,我们又把这种方法叫做“局部细写法”。

典型语段范例张老汉衔着烟斗,乐呵呵地接过存款单,眼睛不由地眯成了一条缝。

他用颤抖的手捧着存款单,端详着,微微点了几下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迈步走出了信用社。

刚走不远又把存款单掏出来瞧瞧,生怕它长了翅膀飞了似的。

这样反复了几次,他才把存款单塞进怀里,扣紧扣子,倒背着手大步地走了。

学生评点后明确:这里就运用了局部细写法将张老汉拿到存款单时那种激动、兴奋、小心的神态写得淋漓尽致。

3.运用演示。

下面是一个概括性极强的句子,试用上面的“细写公式”把它修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

牛刀小试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1)步步追问: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怎么个“差”法?(2)想像延伸、局部描写(略)。

(3)用“细写公式”把句子改为(幻灯片展示):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4.小结(1)思考问题。

对“把文章写具体形象”这个问题,通过以上例子的改写练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要求商讨并全班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话概括归纳。

)(2)金点子①写作文时,要边写边追问,清楚了文章中的人和事及相关事情“怎么样了”,再进行想像延伸,进一步细致了解人和事的具体状态。

②在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时,要有选择、有主次、有详略地筛选,要对最能表现中心主题的人和事进行具体细致、形神兼备的描写,力图让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有一定的作用,力图用响亮的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句(比喻句、拟人句)把具体形状描写出来。

当堂练兵昨天英语测试,我几次想拿出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被老师看见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2.学生诊断后明确:不具体,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

3.修改(限时3分钟)。

教师提示:结合平时同学作弊的过程进行思考。

4先展示学生习作,然后教师示范。

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

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地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

“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

“某某,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3)小结。

对于怎样把文章写得具体形象这个问题,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一个简明的加法公式: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局部细写。

三、能力迁移训练1.投影卡片⑤:他看着重拾进竹篮的梨,对我充满了感激。

这个句子叙述简明,但不具体,要使它具体形象,需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人”是个什么身份、年龄的人?(2)“这样一个人”得到帮助时会有什么反应?(3)“这个人”表示感激时是什么模样的?(4)“这样的人”一般以什么方式表达感激?(5)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怎样面对别人的感激之情?2.同桌讨论,交流追问和想像延伸结果。

3.根据交流,把上述句子扩写成200~300字的片段,要求描写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1)快速作文。

(2)朗读习作。

(3)习作范文评点。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把一个简单句,用“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和“局部细写”的方法进行扩充,可使文章变得具体形象。

但是,要使文章生动感人,还得平常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

七、课后写作实践1.主题:一个人怕吃辣椒。

要求:学生以语文小组为单位,发挥合作精神,集体完成,写得最精彩的小组要把作品读给2.主题:那孩子真脏。

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先在本组内推选出最好的,作好公开读的准备(限时5分钟)。

师生一起评点。

【篇二:八年级下作文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下作文训练指导第一次作文珍藏的记忆一、训练目标:1、继续学习写作记叙性文章。

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然后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或几个生活片断,来表现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特点。

通过每件事或每个生活片断来表现这个人的一个生活侧面。

2、写作时同学要注意记叙性散文的语言特点。

3、要训练在记叙和描写中穿插适当抒情和议论的写作方法,并注意写好段落间过渡的语言。

二、写作指导:显然,这次作文是一个记事类的作文。

写好这次作文有三个要点:选好事例,唤醒感动,注意写作方法。

下面我们就逐步来看一下:1、选好事例选好你需要记的事是写好本次作文的关键。

同学们需要选哪一件事来写呢?当然选你珍藏在心中的最难忘的那件事或者那些事。

请同学们先加快往事,从中挑选一下符合本次作文的事吧——那段记忆你为什么要珍藏?那段记忆你为什么难忘?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要写的事就找到了。

2、唤醒感动珍藏它是因为那件事太有意义了,难忘它是因为那件事太让你感动了。

是的,一个人总会碰到令人感动的东西的,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无言的挥手,一个蹒跚的背影??都能让人感动不已。

这微笑、这挥手、这背影??请你仔细口味吧,它对你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它引发出的你的情感就在其中。

唤醒感动需要同学们训练回忆能力。

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回忆我们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在闭目回忆过程中,学会安排回忆的线索。

然后说出自己回忆出来的事情,并能够说出这件事为什么能引起自己的回忆。

3、注意一些写作中的事项这是对写作基本技法、技能方面的要求,具体说来,同学们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1)要言之有物,事情叙述要具体,抒发感情要真切,避免毫无真情的空话、套话。

(2)叙事要完整,表述过程中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避免平铺直叙,语言表述要尽量生动。

最好能够围绕中心穿插适当的抒情或议论,写出内心感受。

(4)写出生活情景。

此类文章最忌讳生编乱造,能够写出生活情景才能感人。

三、训练题目: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

这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珍藏在你的心底。

回忆这些往事,你会再次激动,再次受到鼓舞,从而获得生活的力量。

现在,请你拿起笔来,把你珍藏的记忆写出来吧。

要求:1、最好写成一篇记叙性的散文。

2、内容要具体,中心要明确,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四、学生写作:略第二次作文写一首诗歌教学内容写一首诗歌,题目自定,内容自定,形式自定。

指导思想诗歌属于青年人,每个青年人都是诗人,学生时代更是青春勃发,诗情洋溢的时期,拿起笔,描绘生活,赞美青春,歌颂生命,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表达对理想的憧憬,通过诗歌的写作激发对诗歌的兴趣教学目标通过写作,体会诗歌意象与思想情感的关系。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写作重点生活与感受,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作文阐释说到写诗,可能很多同学都会想到,我也会写诗?其实,所有的同学都会写诗。

同学们看看以下这些作品:《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面朝大海》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愿是激流》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的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在深深的山谷底,草屋的顶上饱受风雨的打击??只要我的爱人是可爱的火焰,在我的炉子里,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云朵,是灰色的破旗,在广漠的空中,懒懒地飘来荡去??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