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之唐代三百年概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唐代三百年概述

导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繁荣的一个封建王朝。自公元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次年隋亡,李渊在关中称帝,国号唐,都长安。907年为后梁朱温所灭。共历二十帝,二百九十年。在唐朝二百多年的历史里,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人物和事件:由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千百年来被人津津乐道的女皇帝武则天,更有唐明皇与杨贵妃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等等。这些动人的故事都与唐朝的兴衰密不可分,那么,这段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呢?

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学习本小节的内容,来看一看唐朝这样一个充满着朝气和活力的朝代的兴衰历史。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你将能够:

●说出唐朝兴衰的时间及过程;

●描述盛唐时期唐朝的概况;

●阐述唐朝走向衰亡的原因及重要历史事件。

学习任务:

10分钟)

观看:《大唐文化》,请结合影片的资料谈谈唐朝繁荣的情况(可以从经济、城市规模、宗教、艺术、宫廷建筑等方面介绍),进入课堂讨论“盛唐时期的情况”中发表自己的观点。(50分钟)

阅读:《安史之乱》,观看:《大唐开元王朝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走向衰落和毁灭的转折点,请你简述安史之乱的主要过程。(20分钟)

阅读:《大唐灭亡的原因及重要历史事件》,综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下导致唐朝灭亡的事件及原因有哪些?请将你的答案记录在“学习笔记”中。(10分钟)

问答时刻

学伴问:当时作为世界中心的唐朝到底有多繁荣呢?这样强大的王朝为何后来又走向灭亡了呢?

老师答: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绚烂多姿的朝代。自公元617年开国到907年灭亡,短短的三百年里,唐朝造就了一个神话。唐代政治清明,有著名的唐太宗“贞观之治”,有魏征这样的清官谏臣;唐朝经济繁荣,当时的长安城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唐朝的文化灿烂辉煌,诗仙、诗圣都产生在这个朝代;唐朝艺术绚烂多姿,有著名的唐三彩、雄伟辉煌的大明宫祠。

然而,这样一个辉煌的封建王朝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而常年的沉重的募兵和赋税、节度使的分封制是导致灭亡的深层原因。如今,尽管年代久远,我们却仍能感到唐朝的繁荣:唐诗三百首、著名的唐三彩,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第二节长安的国际化景象

导言

唐朝是一个极其繁荣绚烂的朝代,而它的都城长安更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为繁荣、最为富庶的城市。长安不仅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同时也是闻名于世的文化中心。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长安生活居住,他们与中国人一样进行着贸易交易,当然,有一部分人是专门来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学习本小节的内容,来感受一下长安的国际化景象。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你将能够:

●举例说明唐朝长安的外国人情况;

●说出唐朝的国际化情景;

●描述出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

学习任务:

阅读:《长安城的概况》,观看:《故宫至宝——长安之春》,你认为当时的长安是否算得上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理由是什么?(30分钟)

阅读:《外国人在长安》,请举例说明在长安的外国人有哪些?他们从哪些方面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请将你的答案记录在“学习笔记”中。(15分钟)

阅读:《唐朝的国际化情景》,观看:《唐都长安的国际化情形》,请总结一下唐朝的国际化情景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将你的答案记录在“学习笔记”中。(40分钟)

问答时刻

学伴问:长安为什么可以称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呢?

教师答:

唐朝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长安城更是空前的繁荣。

首先,长安城规模宏大。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外郭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公里。每面有3座城门,除南面正门明德门为5个门道外,其余皆为3个门道。宫城位于廓城北部中央,平面长方形、南北1492米,东西2820米。

其次,长安是当时世界上的文化交流中心。当时的长安城里有许多外国人:有波斯的商人、日本的留学生等等。当时的长安城还有很多世上的奇珍异宝:康国、吐蕃的龙马、皮毛,大食的鸵鸟、没药,回鹘的骆驼、毡毯,天竺的孔雀、菩提树等等。在宗教上,这里兼容佛教、道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祆教。

第三,长安是当时世界上的经济交流中心。唐朝的长安城不仅规模宏大,经济更是繁荣。长安有东西两市,富贵雍容,达官显贵,将军墨客,到处是大家气。并且,当时的长安通过丝绸之路等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交往。

可见,唐朝的长安城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第三节唐代周边的民族与国家

导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著名的边塞诗。

唐朝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它是当时世界的经济中心,那么,唐朝与周边的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唐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政治比较开明,那么,边塞诗中所反映的战争,是不是唐朝历史的真实写照呢?

让我们开启本小节的内容,看一看唐代周边的国家与民族的情况。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你将能够:

●列举唐朝周边的民族和国家;

●阐述唐朝与周边的民族和国家的关系。

学习任务:

阅读:《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请概括一下,唐太宗时期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是怎样的?你觉得是否正确?(15分钟)

阅读:《唐代的周边民族与国家》,观看:《唐朝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和《唐边疆及对外形式》,请你总结一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将你的观点发表在课程讨论“唐朝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中,并对别人的观点进行点评。(65分钟)

阅读:《和亲》,试分析“和亲”对唐朝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有什么影响?请将你的答案记录在“学习笔记”中。(15分钟)

问答时刻:

学伴问:唐朝时期推行的民族政策是不是跟现今的“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很相似呢?

老师答:现在我们倡导的是“自由、民主、平等”的民族政策,与唐朝不同。在唐朝,对待少数民族,基本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有结盟,有和亲,也有武力征服。并且,在对待少数民族内迁上采取沿袭旧俗的安抚政策等,这些都为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奠定了基础。比如回纥与唐朝保持着友好和从属的关系,曾帮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

此外,对待周围的国家,唐代也采用了比较开明的政策,许多唐代周围的国家都派遣唐使来到长安来学习先进的经济文化,他们把自己国家的特产带到了中国,又把唐朝先进的科学文化带回了自己的国家,这一举动,无疑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第四节唐以来四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导言

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