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土壤取样方法
土壤取样方法

土壤取样方法一、土壤取样布点的要求1、50亩以上的连片基本烟田列入土样采集范围;2、平原、坝区(平坝)每200亩采1个样;3、丘陵区、缓坡地(坡度5-10度)每100-200亩采1个样;4、山地(坡度大于10度)每50亩-100亩采1个样。
二、土壤取样的方法1、取样(1)样品选择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采集,地块面积占样点面积的5-10%。
(2)应根据具体采样地块的形状和大小,确定适当的采样路线和方法。
长方形地块多用“之”字形或“S”形,而近似矩形田块则多用对角线形或棋盘形等采样法,要求既保证样点分布均匀,又使所走距离最短。
采样严格掌握小样点的点数及其分布的均匀性。
(3)每个地块一般取10—15个小样点,制成一个混合样;而且每个小样点的采土部位、深度、数量应力求一致;采样时要避开沟渠、林带、田埂、路边、旧房基、粪堆底以及微地形高低不平等无代表性地段。
若取样田块为未翻耕的烟地,则每个取样点应在垄顶两株烟之间。
(4)采样部位和深度:一般只采耕作层土壤,采样深度为0-20cm 左右。
(5)具体取样方法将土壤充分混匀,挑出根系、秸杆、石块(应统计重量)、虫体等杂物以后,在田间用四分法弃去多余部分,最后保留公斤,然后装入20×25cm清洁棉布袋,放入和挂好内外标签,标签上应注明采样地点、地块编号、采样时间、采样人。
土样编号为烟区代码+年份(2位)+编号(4位),例如十堰郧西2014年第1号土样的编号为SYYX140001。
如在野外来不及彻底清理,也应在室内资料整理送验前进行处理。
每个小样点土条的长、宽、高和取土量力求完全一致(或者采用原来的编号规则)。
2、样点信息的采集每一取样地块都要建立地块档案,在田间访问群众及时填写。
地块档案的表格形式,主要项目应包括:GPS信息(经纬度信息、海拔高度)、地块编号、地块名称、土壤类型(精确到土属)、当地土名(群众俗名)、地形、坡度、灌排条件等。
土样样点信息表。
土壤硝态氮及铵态氮的取样测定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取样测定1.田间取样与保存根据小区面积,随机选2~3个样点,采样地点应避开边行以及头尾。
在行间取样,以30cm为一层,取样深度可以是0-90cm或0-210cm或更深,分层取样,等层混合。
新鲜土样须田间将土壤样品立即放入冰盒,没有冰盒者应将土样放置阴凉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并尽快带回室内处理。
2.土样的处理在田间采样后,立即将土样放置在冰盒中,低温保存。
返回实验室后,如果样品数量较多,则放置于冰箱中4℃保存。
也可以直接进行土样处理:土壤过3-5cm筛,测定土壤的水分含量,同时作浸提。
3.土样的浸提称取混匀好的新鲜土壤样品24.00g,放入振荡瓶,加100 ml 1mol/L 优级纯KCl浸提液,充分混匀后放入振荡机振荡1个小时,用定性滤纸过滤(注意:国内好多滤纸含有铵态氮,需选择那些无铵滤纸)到小烧杯或胶卷盒中,留滤液约20ml备用,每批样做3个空白。
若样品不能及时测定,应放入贮藏瓶中冷冻保存。
同时称取20-30 g鲜土放入铝盒中105℃下烘干测定土壤水分。
剩余土样自然风干后保存。
4.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测定测定前先解冻贮藏瓶盒中的滤液,并保持滤液均匀(注意:解冻后的样品有时有KCl 析出,必须等KCl溶解后,液体完全均匀后再测定),上流动分析测定溶液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专门的试验人员负责)。
所用标准溶液必须是用1mol/L KCl浸提液配制。
有时样品浓度超出了机器的测定范围,需对样品进行稀释(注意:应以最低稀释倍数把样品测定出来,且不可放大稀释倍数,这样会引起很大误差)。
流动分析测定的是溶液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单位是mg/L,必须根据土壤样品含水量和土壤干重换算成mg N/kg。
如果要换算成kg N/ha,可以通过下列公式:土壤硝态氮或铵态氮(kg N/ha)=土壤硝态氮或铵态氮(mg N/kg)* 采样层次(30cm或20cm)* 土壤容重/ 10。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
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时间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
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
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其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二)采样方法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1.土壤剖面样品 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 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 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 或20cm 采集一个样品。
4.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1)采样要求在采样时,要求土样有代表性,因此需多点取样,充分混合,布点均匀,混合样品的取样数量应根据试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均匀而定,通常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耕作层土壤0~20cm ,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2)采样方法根据地形、样点数量和地力均匀程度布置采样点。
面积不大,比较方正,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方正,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用棋盘式采样方法(方格取样法);面1所示图1 采样点分布采集混合样品时,每一点采取的土样,深度要一致,上下土体要一致;采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
采样深度一般取耕作层土壤20 cm 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采土可用土钻或小土铲进行。
用土钻时一定要垂直插入土内。
如用小土铲取样,可用小土铲斜着向下切取一薄片的土壤样品(图2),然后将土样集中起来混合均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及水分测定1.1土壤样品采集遵循多点、随机原则,每小区不少于两点。
用土钻分层次取土时,用标签纸在土钻上标好深度,务必盯准土钻刻度,以防采样过深或过浅。
从土钻中将土取出放入塑料袋时,为了防止上层土混入下层土,钻头上部2cm左右的土剔除不要。
同一小区各点同层土样放入编好号的塑料袋后,混匀,立即封口,以防止水分散失。
1.2土壤样品的处理土样带回实验室后,1-2天内测土壤水分。
对于硝铵态氮等指标测定需用鲜样的,应立即放入4℃冰箱保存。
水分测定结束后,将土样袋口敞开,摆放在公共晾土架上风干一周左右。
取出风干土样,剔出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充分混匀,用四分法将其分为两份,保留部分应不少于200 g,将样品倒在塑料布上,用干净玻璃瓶子或硬木质碾压工具将土块捻碎,使其全部通过合适大小的筛子(根据测定指标确定,如全量养分<0.15mm,硝铵态氮、有效磷钾≤1mm,轻质有机质<2mm),装入对应编号的塑封袋中保存。
1.3土壤水分测定将采回的土样捏碎混匀后,称20g左右鲜土样放入称好重量的铝盒中,放入烘箱,在105℃下干燥24小时,待铝盒放凉后量铝盒和土样干重。
用土样鲜重和干重之差计算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土壤含水量=(土壤鲜重-土壤干重)/土壤干重×100%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浸提及其测定与计算方法2.1土壤硝铵态氮的浸提与测定2.1.1浸提采回的新鲜土样捏碎、过3 mm筛后,称取5.00g新鲜土壤,加入1 mol·L-1KCL溶液50ml (土液比1:10)。
在120转左右/min下震荡1h,取出过滤,装入塑料瓶,盖紧瓶盖。
一起振荡的每批样品,需同时加3个空白做对照和1个标准土样的2个重复。
如浸提液不能及时测定,在每批浸提完后,上述土样、空白或标样的浸取液应立即放入于4℃冰箱冷藏。
2.1.2测定浸提液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
土壤样品的采集

5.甲种比重计(鲍氏比重计):刻度范围为0—60,最小刻度单位1克/升。刻度代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土壤悬液的平均比重。
四、操作步骤:
1.称取通过1毫米孔径筛子的风干土50克,如为砂土则称取100克,精确至0.01克,放入有柄瓷钵中。
2.根据土壤pH分别选用下列分散剂:
石灰性土壤(50克样品):加0.5 mol·L-1(NaPO3)6六偏磷酸钠60毫升。
五、结果计算
1.将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
烘干土重=
2.计算小于0.01毫米土粒的百分含量
<0.01毫米土粒% =
根据<0.01毫米土粒%,查卡庆斯基质地分类表(见表2—2),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六、记录格式和思考题
比重计速测法结果登记表
土壤名称吸湿水%测定日期
风干土重
(g)
烘干土量
(g)
样品读数
(g/l)
司笃克斯定律:
其中:V半径为r的土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
g重力加速度
r土粒的半径
d1土粒的密度,平均为2.65克/厘米3
d2介质(水)的密度
μ介质(水)的粘滞系数
三、试剂及仪器:
1.0.5mol·L-1( Na2C2O4)草酸钠溶液:称取33.5克草酸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1 土壤样品的采集2.1.1概述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影响它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
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高度、坡度)、母质等;人为因素有耕作、施肥等等,特别是耕作施肥导致土壤养分分布的不均匀,例如条施和穴施、起垄种植、深耕等措施,均能造成局部差异。
这些都说明了土壤不均一性的普遍存在,因而给土壤样品的采集带来了很大困难。
采取1kg样品,再在其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而足以代表一定面积的土壤,似乎要比正确的化学分析还困难些。
实验室工作者只能对送来样品的分析结果负责,如果送来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
因此,分析结果能否说明问题,关键在于采样。
分析测定,只能是样品,但要求通过样品的分析,而达到以样品论“总体”的目的。
因此,采集的样品对所研究的对象(总体),必须具有最大的代表性。
所谓总体,是指一个从特定来源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大量个体事物或现象的全体。
所谓样品,是由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一些个体所组成的。
因为个体之间是有变异的。
因此,样品也必然存在着变异。
由此看来,样品与总体之间,既存在着同质的“亲缘”联系,因而样品可作为总体的代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非异性的差异,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愈大;反之亦然。
为了达到所采集样品的代表性,采样时要贯彻“随机”化原则,即样品应当随机地取自所代表的总体,而不是凭主观因素决定的。
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诸样品(即样品1、样品2……样品n),应当有同样的个体数组成。
2.1.2混合土样的采集2.1.2.1采样误差土壤样品的代表性与采样误差的控制直接相关。
例如:在一块不到2/3公顷的同一种土类的土壤上取9个样点,分别采9个土样,分析其速效磷的含量。
每个土样称取两个分析样品作为重复。
土壤中的速效磷用浸提液提取,吸取两分滤液作为重复进行磷的比色分析,测定结果和统计分析列于表2-1和表2-2。
-1表2-2 土壤速效磷分析结果方差分析从表2-2方差分析结果,说明采样(即样品间)的误差非常显著(达到1%显著水准)。
田间取样方法

田间取样方法田间取样是农业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对土壤、作物、农药等的检测分析,为科研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因此,科学合理的田间取样方法对于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田间取样方法。
首先,田间土壤取样方法。
在进行土壤取样时,首先要确定取样地点,然后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深度进行取样。
常用的取样方式包括Z字形取样法、W字形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
在取样时,要注意避开地块边缘和肥料堆积处,保证取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其次,田间作物取样方法。
对于作物的取样,一般是在作物生长期间进行。
取样时要选择生长情况良好、代表性强的植株,避免选择病虫害严重或生长不良的植株。
取样时要注意保持取样器具的清洁,避免污染样品。
另外,田间农药残留取样方法。
在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时,取样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常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样品混合成一份综合样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有田间水质取样方法。
在进行水质检测时,取样的位置和深度非常重要。
一般要选择流速均匀、水质清澈的地方进行取样,避免淤积和污染物的干扰。
最后,田间取样后的样品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取样后,要及时对样品进行标识、包装和保存。
不同的样品要分开包装,标明取样地点、时间等信息,以免混淆和错误。
总之,田间取样是农业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和科研成果的可信度。
科学合理的田间取样方法能够为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科研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取样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田间取样方法

田间取样方法
田间取样是农业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质量以及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研究。
因此,科学的田间取样方法对于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田间取样方法。
首先,我们来讨论土壤的取样方法。
在进行土壤取样时,首先要选择代表性的样品点,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土壤类型进行合理的布点。
一般来说,每个样品点应该采集多个深度的土壤样品,以便全面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
在采样时,要使用专用的土壤钻或者土壤钻头,深度一般应达到土壤剖面的根系层。
采样时要避免杂质的混入,保持土壤样品的纯净。
其次,我们来谈谈植物的取样方法。
在进行植物取样时,要选择不同生育期和不同部位的植株进行取样,以全面了解植物的生长状况和营养状况。
在取样时要注意避开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植株,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植株进行取样。
同时,要注意保持植物样品的新鲜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
最后,我们来讨论水体的取样方法。
在进行水体取样时,要选择代表性的水域点位进行取样。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水体类型进行合理的布点,保证取样点位的代表性。
在取样时要使用专用的水样采集器具,避免外界污染物的混入。
同时,要注意保持水样的新鲜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
总的来说,科学的田间取样方法对于农业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取样方法能够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实验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因此,在进行田间取样时,我们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取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取样方法
要合理施肥,必须了解土壤养分的含量情况,作到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缺多少就补多少。
这就需要土壤养分测试。
测试结果准确性如何,关键是所取的土样是否有代表性,取土不按正确的方法操作,化验结果在准确,也反映不出土壤养分的真实情况,所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必须注意取土问题,要按正确的方法取土。
1)取土工具:干净的编织袋、铁锨、小塑料袋、笔、标签。
(2)采样点的确定:采一个化验样,并不是到地里掘一锨土就算取了样,而是取多个
点混合后的样品,这样才有较强的代表性。
取样点的多少可以由土地面积大小来确定,
一般一亩左右可以取5个点,1~3亩取7个点,面积再大取样点数也随之增加。
取样点
位的确定可以用S型,即在S型上布点,如图1。
方框代表地块,×位取样点。
(3)取样深度:采样的方法是在确定的采样点上,用铁锨斜出下切取一片土壤样品,
深度为耕作层深度,一般20mm左右,取样的厚度为5~7mm,各点的深度、厚度应基
本一致,如图2。
(4)土壤样品的数量:按以上采样方法,每个点的样品都装在编织袋内,所有的点取完后充分混合,然后把全部土倒在一个干净平整的地方,再混匀。
在混匀过程中,剔除石块和杂物后摊成厚度均一的圆形,从中间画十字,把土分成4份,再把对角的两份去掉,如果土很多,再一同样的方式处理,直到剩余量为0.5kg左右时为止。
见图3。
再装入小塑料袋内,写上两个标签,袋内放一个,扎在袋口一个。
1
3 33
图3
(5)注意问题:取样点数要达到应取的数量,不要在地头、堆过肥的地方取样。
(6)取土标签样本如下:图1
耕作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