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知识点归纳
50个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

50个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点1.刚体力学:研究物体在作用力下的平衡和运动。
2.静力学: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
3.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质。
4.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特性,如速度、加速度和位移。
5.力学系统:由若干物体组成,并且相互作用,受到外界力的作用。
6.力的合成:通过矢量相加的方法计算多个力的合力。
7.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8.平衡:物体受到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9.功: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位移所做的功。
10.能量:物体的能力做功的量度。
11.弹性力:物体受到变形后,恢复原状的力。
12.摩擦力:物体在运动或静止时受到的阻力。
13.运动学链:由多个刚体连接而成的机构,用来进行运动传递和转换。
14.齿轮传动:利用齿轮的互相啮合实现运动传递和转换。
15.杠杆机构:利用杠杆的原理实现力的放大或缩小的机构。
16.曲柄连杆机构:利用曲柄和连杆的结构实现运动转换。
17.铰链机构:通过铰链连接物体的机构,实现固定、旋转或滑动。
18.滑块机构:由滑块和导轨构成的机构,实现直线运动。
19.传动比:用来衡量运动传递的效率。
20.齿轮比: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旋转速度比值。
21.离合器:用来连接或分离两个旋转物体的装置。
22.制动器:用来减速、停止或固定运动物体的装置。
23.轴承:用来支撑和减小机械运动中的摩擦力的装置。
24.轴线:用来连接和支撑旋转物体的直线。
25.键连接:通过键连接来实现轴线和轴承的固定。
26.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两个物体的拧紧或松开。
27.轴承间隙: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间隙,用来调整摩擦力和轴承的转动。
28.轴向力:作用于轴线方向上的力。
29.径向力:作用于轴线垂直方向上的力。
30.弹簧:用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装置。
31.拉伸强度: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
32.压缩强度:材料抵抗压缩破坏的能力。
33.硬度:材料抵抗划伤或穿透的能力。
34.拉伸试验:测试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强度。
关于机械的基础知识点

关于机械的基础知识点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②好处: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足:不能省力。
③实质:等臂杠杆。
④力臂图:(2)动滑轮①定义:轴和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②好处:省一半力;不足: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④力臂图:(3)滑轮组①定义: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机械。
②好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③公式:竖直放置:F=1/n(G物+G动轮) 水平放置:F=f/n S=nhV绳=nV物 (n /绳子的股数 F /水平拉力 f /摩擦阻力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移动的高度 V /速度 )④绳子段数的判断:以直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为标准⑤绕绳法:a、定绳子段数:n≥G/F b、定个数:动、定滑轮个数;c、n为奇数时从动滑轮绕起、n为偶数时从定滑轮绕起;d、绕绳子时要顺绕,且每个滑轮只穿一次绳子,不能重复。
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好处:可省力、可省距离、可改变力的方向。
(2)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力臂作图方法:①找支点;②找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力臂为0)(4)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 = F2L2 应用(最省力,力臂最长)(5)分类省力杠杆:L1﹥L2 F1﹤F2 不足: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 好处: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轮轴①定义:由轮和轴组成、绕同一个轴线转动。
实质:变形杠杆。
②特点:动力作用在轴上省力,动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③公式:F1 =F2r/R(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力就是作用在轴上的力的几分之一)机械效率1、有用功(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完成某个任务,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做的功;(2)一般计算公式:W有用 = Gh;2、额外功:(1)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2)公式:W额外=fs;3、总功: (1)定义: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叫总功;(2)公式:W总=W有用+W额外;FS=Gh+fs4、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2)公式:η=W有用/W总;(3)理解:a、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b减小额外功在总功占的比例可以提高机械效率;c、它是衡量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d、同一机械机械效率可能不同。
机械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期末备考考试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第一章 刚体的受力分析及其平衡规律一、基本概念☆1、强度:是指机构抵抗破坏的能力 。
2、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3、稳定性:是指构件保持原有变形形式的能力4、力: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
外效应: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内效应:使物体发生变形。
5、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可传性、力的成对性、力的可合性、力的可分性、力的可消性。
6、二力构件:工程中的构件不管形状如何,只要该构件在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我们就称它为“二力构件”。
7、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由不平行的三力组成的平衡力系只能汇交于一点。
8、约束: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叫约束。
约束作用于非自由体上的力称为该约束的约束反力。
9、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的投影是分力投影的代数和。
10、力矩:力与距离的乘积 (力F 对O 点之矩)来度量转动效应。
11、合力矩定律: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上一点的距,是力系各力对同点之矩的代数和。
Mo(F) = Fx ·Y + Fy ·X = Mo(Fy) + Mo(Fx)12、力偶: 一对等值、反向、力的作用线平行的力,它对物体产生的是转动效应。
13、力偶矩:构成力偶的这两个力对某点之矩的代数和。
14、力的平移定理:作用于刚体的力,平行移到任意指定点,只要附加一力偶(附加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指定点的力矩),就不会改变原有力对刚体的外效应,这就是力的平移定理。
(运用力的平移定理可以把任意的平面一般力系转化为汇交力系与力偶系两个基本的力系。
)yF y F Ry xF x F Rx 1221+=+=受力分析1、主动力--它能引起零件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具有改变运动状态的趋势。
2、约束反力--它是阻碍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力。
(必须掌握常见约束类型)(1)柔软体约束:力的作用线和绳索伸直时的中心线重合,指向是离开非自由体朝外。
(2)光滑面约束:光滑面约束与非自由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线只能与过接触点的公法线重合,约束反力总是指向非自由体。
61条机械基础重点知识,相当全面的基础知识干货

61条机械基础重点知识,相当全面的基础知识干货1、简单机器组成:原动机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三部分组成。
2、运动副:使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保持一定形式的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高副:凡为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低副:凡为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3、局部自由度:对整个机构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自由度:构件的独立运动称为自由度。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说明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4、普通螺纹牙型角为α=60°梯形螺纹牙型角为α=30°矩形螺纹的牙型是正方形。
传递效率最高的螺纹牙型是矩形螺纹(正方形)。
自锁性最好的是三角螺纹牙型。
5、常用的防松方法有哪几种?(1)摩擦防松(2)机械防松(3)不可拆防松。
6、平键如何传递转矩?平键是靠键与键槽侧面的挤压传递转矩。
7、单圆头键用于薄壁结构、空心轴及一些径向尺寸受限制的场合。
8、零件的轴向移动采用导向平键或滑键。
9、联轴器与离合器有何共同点、不同点?联轴器与离合器共同点:联轴器和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部件。
它们主要用来连接轴与轴,或轴与其他回转零件以传递运动和转矩。
不同点:在机器工作时,联轴器始终把两轴连接在一起,只有在机器停止运行时,通过拆卸的方法才能使两轴分离;而离合器在机器工作时随时可将两轴连接和分离。
10 、有补偿作用的联轴器属于挠性联轴器类型。
11、挠性联轴器有哪些形式?挠性联轴器分为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和有弹性元件的联轴器。
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包含(1十字滑块联轴器、齿式联轴器、万向联轴器、链条联轴器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又分为、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弹性柱销联轴器和轮胎式联轴器。
12、离合器分牙嵌式离合器和摩擦式两大类。
13、钢卷尺里面的弹簧采用的是螺旋弹簧。
汽车减震采用的是板弹簧。
14、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些基本形式?各有何特点?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1)曲柄摇杆机构(2)双摇杆机构(3)双曲柄机构。
机械基础高考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高考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原理1.力的作用效果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引起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使物体产生位移、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等。
2.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受力作用时,如果合外力为零,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一力作用,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质点和刚体的概念质点: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考虑物体的质量和集中在某一点的力,即为质点。
刚体:在力学上,忽略物体形状和大小变化,只考虑物体的平移和转动。
4.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表面接触处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或相对滚动的力。
5.弹簧力弹簧力是指弹簧受到外力作用,弹簧变形产生的恢复力。
6.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能量,动能定理是指物体的动能改变等于合外力所作的功。
7.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动量定理是指物体的动量改变等于合外力的冲量。
8.功和功率功是指力对物体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功率是指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9.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系统内的机械能在没有其他能量转化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10.重力和重力势能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位置状态所具有的能量。
二、机械设计1.机械结构设计原理机械结构设计原理包括了机械结构简图、机械结构设计基本原则、机械传动设计等内容。
2.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指通过机械装置让能量在不同部分之间传递的过程,包括了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减速器等。
3.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图纸来表达设计意图的一种图解技术。
4.机械结构材料机械结构材料的选择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环节,包括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
5.机械零部件设计机械零部件设计包括了轴、销、联轴器、机械密封件、弹簧和法兰等零部件设计。
机械知识点归纳总结

机械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机械基础知识1. 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学科。
在机械原理中,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动力学的基础理论。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力、受力分析等问题;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力、受力分析等问题;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力、运动规律等问题。
机械原理的研究旨在使机械结构更加安全、稳定、高效。
2.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指机械运动的传递和转换。
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传动等。
这些传动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机械材料机械材料是指用于制造机械零件的材料。
常见的机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载荷较大的零件;非金属材料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制造外壳等零件;复合材料具有综合性能较好,适用范围较广。
4. 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对工件进行塑性变形、切削、磨削等工艺来制造零件。
常见的机械加工方式有车削、铣削、钻削、磨削、螺纹加工等。
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使零件精度、表面质量、形状尺寸等得到满足。
二、机械设计知识1.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是指在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些基础知识包括载荷分析、应力分析、材料选择、零件设计等。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零件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来进行设计,保证零件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 机械元件设计机械元件设计是指在机械设计中对零件进行设计和优化。
常见的机械元件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轴等。
在设计这些机械元件时需要考虑零件的强度、刚度、耐磨性等性能,并根据零件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和设计。
3.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指在机械设计中对整个机械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整个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运动性能等问题。
常见的机械结构包括机床、起重机、输送机、传动装置等。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1.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学科。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受力状态、力的平衡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基本概念。
2.静力学和动力学:静力学研究力的平衡问题,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平衡条件以及静力学和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3.静力学中的力矩和力矩平衡: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能力。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矩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力矩平衡的条件。
4.工程材料力学性质: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以便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5.刚体力学:刚体力学研究刚体的运动和受力问题。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刚体的概念,刚体的平衡条件以及与刚体相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6.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液体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受力和运动规律,以便设计和分析液压系统、液压机械等。
7.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研究物质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力学系统、热平衡、热力学过程等。
8.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在管道、泵站、水轮机等工程设备中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流体的性质、流体运动的方程和常用流体力学实验方法。
9.振动学:振动学研究物体在周期性力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的分类、振动的表征参数以及振动的控制方法。
10.控制工程基础:控制工程研究如何使系统按照既定要求运行。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常用的控制方法。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基础概述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的基础科学之一,它主要研究机械工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机械基础包括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机械加工基础知识等。
掌握机械基础知识,有助于深入学习机械工程相关专业知识,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加工等方面的能力。
二、机械工程基础知识1.力学力学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力学问题。
力学包括静力学、动力学等方面。
其中,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问题,如物体受力平衡和受力分析等。
动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问题,如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动量等。
2.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机械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主要研究各种工程材料的性能和力学性能。
材料力学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材料的强度、材料的疲劳和断裂等方面。
3.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是机械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工程热力学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循环等方面。
4.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研究流体的力学性质和流体运动规律。
流体力学包括流体的性质、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流体的静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等方面。
5.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机械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振动运动规律。
机械振动包括机械振动的基本原理、机械振动的稳定性、机械振动的抑制和控制等方面。
三、机械设计基础知识1.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主要研究机械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机械结构设计包括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机械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等方面。
2.机械传动设计机械传动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研究机械运动传动原理和方法。
机械传动设计包括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机械传动的结构形式、机械传动的计算方法等方面。
3.机械零部件设计机械零部件设计是机械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各种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传动知识点
一、液压传动基本概念
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以油液为工作介质,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运动,依靠油液内部的压力来传递动力。
2、液压传动的组成:动力部分: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元件为液压泵。
执行部分: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元件为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控制部分:控制和调节油液的压力、流量、方向。
3、系统的压力取决于负载,并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当有几个负载并联的时候,系统压力取决于克服负载的各个压力值中的最小值。
4、液压系统存在着液阻,液体流动时会引起能量损失,主要表现为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有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两种形式,主要压力损失为局部损失。
由于管壁对油液的摩擦造成的压力损失为沿程损失。
液压系统的泄漏必然引起流量的损失。
二、基本计算
1、流量速度液流连续性原理
2、压力帕斯卡原理
3、压力损失的近似计算
4、流量损失的近似计算
5、驱动液压泵的电动机功率
6、与液压泵匹配的电动机的功率
三、液压泵
1、齿轮泵的特点:结构简单、自吸能力强,对油液污染不敏感,输油量不均匀,径向力不平衡,用于低压系统,单向定量泵。
2、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改变偏心距的大小和方向成为双向变量泵,中压系统;
双作用叶片泵:单向定量泵,中压系统;
3、柱塞泵
径向柱塞泵:改变偏心距的大小和方向成为双向变量泵,高压系统;
轴向柱塞泵:改变斜盘倾角的大小和方向成为双向变量泵,高压系统;
四、液压缸的计算
1、无杆腔进油(工进)
速度流量
2、有杆腔进油(快退)
速度流量
3、两腔同时进油(快进)
速度流量
4、快进与快退的速度相等:D= d,A1= A3
快进与快退的速度的2倍:D= d,A1= A3
5、液压缸密封的方法:间隙密封和密封圈密封,间隙密封适用于尺寸较小,压力较低、运动速度较高
的场合。
V形密封圈主要用于移动速度不高的液压缸中。
6、双活塞杆液压缸,当缸体固定时,活塞杆为实心,其工作台往复运动范围约为有效行程的3倍,
当活塞杆固定时,活塞杆为空心,其工作台往复运动范围约为有效行程的2倍。
7、液压缸的缓冲原理是活塞接近缸盖时,增大回油阻力,以降低活塞运动速度,从而避免活塞撞击缸盖。
8、液压系统中渗入空气后,会影响运动的平稳性,引起活塞低速运动的爬行和换向精度下降等。
9、排气的方法:油液从液压缸的最高点引入和引出,即缸的进出油口设置在最高处
五、液压元件
1、中位滑阀机能的特点
2、溢流阀的作用溢流稳压(定量泵的节流调速回路)和限压保护。
3、减压阀的作用:减压稳压,保证出口的压力值为恒定值。
常态下,常开。
4、单向减速阀又称单向行程节流阀,可以满足机床液压进给系统的快进工进快退的工作循环。
5、调速阀代替节流阀的目的是提高速度的稳定性,背压阀的目的是提高运动的平稳性。
6、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可调节流阀串联而成,利用减压阀保证节流阀前后的压力差不受负载的影响,从而使通过节流阀流量为定值。
7、电液换向阀的作用:用较小的电磁铁控制较大的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