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西医解释刮痧的原理和作用

西医解释刮痧的原理和作用西医解释刮痧的原理和作用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近年来在西方国家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
然而,由于西医学体系与中医学理论不同,对刮痧的原理和作用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
本文将从西医的角度对刮痧进行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刮痧疗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刮痧的基本原理。
刮痧是将刮痧器具,如银针、小勺等,通过施加适当的力度在皮肤表面进行刮擦,以引发局部刺激反应。
在刮痧时,会产生一种类似于淤血的红色痧痕。
西医将这种痧痕解释为皮肤表面的小血管扩张和红细胞在皮肤间隙中聚集所形成的。
此外,刮痧还可通过刺激皮肤上的感受器和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刮痧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1. 刺激血液循环:在刮痧过程中,刮擦器具对皮肤进行刺激,刺激作用会迅速传递到神经系统,进而导致局部的血管扩张。
这种扩张促进了血液循环的增加,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有利于身体废物的排出。
2. 促进淋巴循环:刮痧的刺激还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循环。
淋巴液是一种清除体内废物和细菌的重要液体,刮痧能够增加淋巴液的流动,有助于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3. 缓解肌肉疼痛:对于运动员或经常从事剧烈运动的人群来说,肌肉疼痛是常见的问题。
刮痧可以通过刺激皮肤和神经末梢,改善肌肉的血液和营养供应,减少肌肉疼痛和疲劳。
4. 改善免疫功能:刮痧的刺激作用可以激活皮肤上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刮痧可以增加皮肤IgA的表达,这是免疫细胞中的一种重要抗体,在人体抵御细菌和病毒入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刮痧的刺激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改变神经传递和组织反应。
这对于病患中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炎症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刮痧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对于存在皮肤破损、皮肤病、出血疾病、恶性组织肿瘤等患者,不宜进行刮痧疗法。
此外,刮痧也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综上所述,刮痧通过刺激皮肤和神经末梢,引发血液循环的改善、淋巴液循环的促进、肌肉疼痛的缓解、免疫功能的提高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等多种机制,对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刮痧

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
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 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 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 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 疗法的雏形。 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叙述的砭石 术是刮痧疗法的萌芽。 大多数学者认为针灸、推拿、拔罐、放 血等理疗手法是由刮痧演变而来的。
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 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脚蘸香油刮之。头 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 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淬痧法----在额头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 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 然后用火 头直接淬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 再点 燃去淬烧其他痧点。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也叫刺血疗法 或放血疗法。 搓痧法----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 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也叫撮痧法。
2、泻法
泻法刮拭按压力大,速度快,能疏泄 病邪、使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临床多 用于年轻、体壮,新病、急病或形体壮 实的实证患者。
3、平补平泻法 平补平泻法亦称平刮法,有三种刮 拭手法。第一种为按压力大,速度慢; 第二种为按压力小,速度快;第三种为 按压力中等,速度适中。具体应用时可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而灵活选用。其中 按压力中等,速度适中的手法易于被患 者接受。
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
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
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
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痧胀玉衡》
“古无痧字……惟霍乱条下有不吐泻而腹绞痛 者,曰干霍乱,亦名绞肠痧。缘南方体气不实 之人,偶触粪土沙秽之气,多腹痛闷乱,名之曰 痧,即沙字之讹也。”
刮痧-中医

百度首页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刮痧帮助进入词条搜索词条返回百度百科首页一、中医疗法【基本介绍】刮痧(Skin scraping ) ,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
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刮痧,就是利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
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来历】刮痧目录一、中医疗法【基本介绍】【刮痧来历】【刮痧疗效】【“痧”的概念】【手法详述】【历史发展】二、电影《刮痧》“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
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
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
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
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
这些毒邪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放血的办法来治疗。
中医刮痧疗法

方向
总原则 (1)一般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
肢为顺序,从上到下,从内到外。 (2)单方向刮拭,不宜来回。
➢ 刮板作用力透及的深度应达到皮下组织或肌肉,
按
如作用力大,可达到骨骼和内肌。正确的刮拭
压
手法,应始终保持按压力。每次刮拭应速度均
力
匀,力度平稳,不要忽轻忽重、头轻尾重或头
重尾轻。
四、刮痧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 通络、祛邪排毒等功效。
➢刮痧法过去用于治疗夏秋季节感受秽 浊、疫气引起的“痧证”。随着医学 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 儿科等各科疾病。
(பைடு நூலகம்)刮痧的适应证
1. 内、外、妇科疾病 ➢ 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呃逆、呕吐、胃痛、
➢ 点即穴位,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
点
于体表的部位。面即指刮痧治疗时刮板边
线
缘接触皮肤的部分,约有1寸宽。线即指经
面
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线,循行于体表
结
并连及深部。点、面、线相结合的刮拭方
合
法,是在疏通经脉的同时,加强重点穴位
的刺激,并掌握一定的刮拭宽度。
三、人体各部位刮痧方法
➢ 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 ➢ 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
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三)刮痧的注意事项
1. 刮痧部位的清洁或消毒。 2.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3. 待痧退后方可进行再次刮拭。 4. 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5. 刮痧后洗浴的时间:治疗刮痧后,一般约 3 小时
左右即可洗浴。
小结 刮痧疗法要做到持板方法正确,力度平稳,角度 适当。不可逆刮,也不可强行出痧。
《刮痧》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刮痧》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刮痧》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刮痧》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背景《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健方式,它拥有着减压、舒筋活络、预防疾病等多种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刮痧作为一种有效的保健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长时间的坐姿学习,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肩颈、腰背等部位的疼痛,刮痧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对于减轻学习压力,维护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的: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刮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刮痧的一些基本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健。
教学内容:1. 刮痧的概念和基本知识2. 刮痧的六种基本手法3. 刮痧注意事项和禁忌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通过音乐、视频等形式引入刮痧的内容,让学生对刮痧有一个初步了解。
引入的工具可以是手机、平板、投影仪等,这样更生动有趣。
第二步:讲解基本知识1. 刮痧的概念刮痧是一种有效的传统中药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使用特制的医疗工具进行刮拭,调整气血循环,排除疏通经络,以达到消炎止痛、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2. 刮痧的功效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缓解紧张及压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改善新陈代谢、免疫及消化系统等作用,对人体有着显著的保健作用。
3. 刮痧的适应症肩颈疼痛、头痛、失眠、颈椎病、痛经、便秘等。
第三步:讲解具体手法1. 按摩法以手掌按摩,主要用于改善疲劳,可以起到提高气血循环的效果。
2. 刮法刮法是刮痧的经典手法,可以起到消肿止痛、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荷尔蒙水平的效果。
用具可以是刮板、勺子、硬纸板等。
3. 捏法以拇指、食指等手指捏压肌肉,可以调整筋骨,达到松筋活络的效果。
4. 打法打法是以拳头或板子进行击打,可以起到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5. 推拉法利用手的推拉,以肌肉组织为主要按摩对象,可以理疗松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6. 拍打法轻轻地拍打,可以松驰肌肉,并且能快速地增加血液流量,达到缓解压力的作用。
刮痧

刮痧的作用
(一)活血祛瘀 (二)调整阴阳 (三)舒筋通络 (四)排除毒素 (五)行气活血
刮痧治病原理
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络
不通,气血逆乱。通过刨刮人体一定部位, 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邪热疫 气外泄,宣邪透表,则实热可泻,痧毒可除。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刮痧能使神经系统兴奋, 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激 活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尽可能拉长距离。 头部:由前向后 面部: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再向外上刮拭 胸部:正中由上向下,肋间由内向外 背部、腰部、腹部: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 外扩展
刮痧的补泻方法
补法:力度小,速度慢,时间长。宜用于体
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证患者,或对疼痛敏 感者等。 泻法:力度大,速度快,时间短。宜用于身 体强壮、疾病初期的实证患者以及骨关节疼 痛患者。 平补平泻: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宜用于虚 实夹杂体质的患者,尤其适用于亚健康状态 人群或慢性病患者。
二、项痹病
刮痧治疗项痹病时刮拭的主要部位为头部、颈肩部和上肢。 刮头部:患者取坐位。采用梳刮法,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 际处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使头部放松。注意重点刮拭太阳、百会和 风池穴。 刮肩颈部:患者取坐位,低头向前倾:术者一手扶持患者头部,保持头部 相对稳定,另一手握持刮痧板刮拭。 (1)刮颈部正中:用直线刮法轻刮颈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风府穴向下刮 过大椎穴下至陶道穴,刮10-20次为宜;身体消瘦、颈椎棘突明显突出 者,易用刮痧板的边角由上向下依次点压按揉每一个椎间隙3-5次,以局 部有酸胀感为度。 (2)刮颈部脊柱两侧:用直线刮法重刮颈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循行区域,从天 柱穴向下刮至风门穴,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风门穴可采用点压法、 按揉法。 (3)颈项部外侧:用轻刮法、弧线刮法刮拭颈部左右两侧胆经循行区域,从 风池过肩井并延长至肩头,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肩井穴可采用点压
刮痧教学大纲

刮痧教学大纲刮痧教学大纲刮痧,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它通过刮拭皮肤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身体健康。
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大纲,刮痧的应用和实践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不确定性。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刮痧教学大纲,对于规范刮痧的操作方法和提高刮痧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刮痧的基本原理刮痧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刮拭皮肤来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运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刮痧可以通过破坏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加速新陈代谢,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从而改善身体健康。
二、刮痧的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刮痧之前,需要准备一块适合的刮痧工具,如牛角刮痧板、银钱、瓷勺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刮痧油或者刮痧膏,以减少摩擦和刺激。
2. 操作技巧:在刮痧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首先,要掌握刮痧的力度,不能过轻或者过重,应该根据个人的舒适感来调整。
其次,要注意刮的方向,一般按照经络的走向进行刮拭,可以起到更好的疗效。
最后,要注意刮痧的时间,一般每次刮痧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皮肤过度刺激。
3. 刮痧的部位:刮痧可以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但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常见的刮痧部位包括颈部、背部、肩部、腰部等。
在刮痧之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病症选择相应的部位。
三、刮痧的注意事项1. 刮痧前的准备:在进行刮痧之前,需要对刮痧工具进行消毒,以防止细菌感染。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刮痧的油或者膏,以减少刮痧时对皮肤的刺激。
2. 刮痧的时间和频率:刮痧的时间和频率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次刮痧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皮肤过度刺激。
同时,刮痧的频率也应该适中,过于频繁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
3. 刮痧后的护理:刮痧之后,需要对刮痧部位进行适当的护理。
可以使用温水清洗皮肤,然后涂抹一些滋润的护肤品,以保持皮肤的水分和营养。
四、刮痧的疗效和应用范围刮痧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疗效。
刮痧名词解释中医

刮痧名词解释中医
刮痧是中医上的一项治疗性操作,是指使用不同材质工具如牛角、砭石等,以刮痧油为润滑介质,在体表相应的部位进行刮擦的一种外治技术。
中医认为刮痧是可以加快体内的气血流通、缓解肌肉酸疼等不适感觉。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湿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多种病症及保健领域。
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刮痧口诀
1 常刮头,气血流,祛病强身延年寿防偏瘫,防中风,醒脑开窍智慧增。
2 刮刮脸,血脉通,祛斑养颜又美容。
防面瘫,防感冒,五官疾病有疗效
3 刮颈肩,颈脉通,消除疲劳好轻松。
颈椎病,肩肘炎,退热止痛镇咽痛。
4 刮上肢,调阴阳,阴平阳秘才健康。
防手麻,消肿痛,强身理肺身无恙。
5 刮腰背,阳脉通,脏腑疾病影无踪。
刮脊椎,督脉通,增强体质免疫增。
6 刮胸腹,阴经通,调理脏腑气血兴。
脏腑病,乳腺炎,化脂减肥有奇功。
7 刮下肢,壮筋骨,消除疾患血脉通。
足不麻,腰不痛,关节滑活行如风。
8 刮全身,经络通,铲除病根正气充。
增免疫,阴阳平,健康幸福乐融融。
选板要用水牛角;清热软坚有奇效刮前先看禁忌症
注意事项要记清
弄清辩证在刮前;翻书对照准备全手法奥妙有五力;腰臂腕指加合力
左右双手来配合;轻重要看承受力先轻疏通再加力;重慢长平最相宜
能出痧时就出痧;不要强行用力刮参照教材四百例;常读熟记是工具
注意事项禁忌歌
刮前多问,虚实辩证刮中多问,各种反应避风忌水,莫强出痧虚饿疾病,防止昏倒
孕妇忌刮,腰骶腹部囟门未合,小儿禁刮皮肤溃疡,肿瘤结节骨折伤口,绕开禁刮
静脉曲张,胃部下垂由下而上,要用逆刮刮后多问,效果反应温水一杯,补气促进
营养跟上,除旧迎新保健刮痧,中医奇效学会刮痧,健康到家
傻刮歌
没有文化--看图就行不懂手法--握住就行力度大小--不哭就行
效果如何--出痧就行一看就会--一学就明糊涂不清--保健也成
注意禁忌--不是万能酸麻胀痛--信号很灵哪痛刮哪--再究病因
简易推广--精细经营业余简单--专业精深傻瓜刮痧--方便万家
不学刮痧--才是傻瓜
经络歌
背部三焦是瓜地循根先从瓜地起上焦心肺要牢记中焦肝胆脾胃理下焦膀胱肾命门
大肠小肠生殖区先刮瓜地效五分再找瓜藤是循经手内三阴肺心包手外三阳大三小
足内三阴脾肝肾足外三阳胃胆膀哪里有病刮哪经重点穴位加强刮穴位就是大西瓜
宁失其穴不失经顺藤摸瓜疗效佳
刮痧注意歌
注意辨证问病情注意体质手法定注意疼痛轻重缓注意区域查疾患注意痧象判病况
注意松疏导为先注意理养调补美注意叮嘱防风寒注意延长营养链
五指"保健刮痧歌
常刮大指健大脑
常刮食指肠胃好
常刮中指强心气
常刮无名指肝胆平
常刮小指壮又肾
常刮手心除烦热
常刮手背利三焦
1 防偏瘫,防中风,醒脑开窍智慧增。
2 刮刮脸,血脉通,祛斑养颜又美容。
防面瘫,防感冒,五官疾病有疗效
3 刮颈肩,颈脉通,消除疲劳好轻松。
颈椎病,肩肘炎,退热止痛镇咽痛。
4 刮上肢,调阴阳,阴平阳秘才健康。
防手麻,消肿痛,强身理肺身无恙。
5 刮腰背,阳脉通,脏腑疾病影无踪。
刮脊椎,督脉通,增强体质免疫增。
6 刮胸腹,阴经通,调理脏腑气血兴。
脏腑病,乳腺炎,化脂减肥有奇功。
7 刮下肢,壮筋骨,消除疾患血脉通。
足不麻,腰不痛,关节滑活行如风。
8 刮全身,经络通,铲除病根正气充。
增免疫,阴阳平,健康幸福乐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