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学期语文必备古诗
苏教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咏鹅唐代: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5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长歌行作者: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0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2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3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4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6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9夏日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内容
一、古诗词。
- 宋·范成大。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宋·杨万里。
-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宋·雷震。
-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唐·王昌龄。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宋·陆游。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唐·杜甫。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二、文言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苏教 版五下必背古诗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解说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说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解说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解说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说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秋夜将晓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解说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苏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4.古诗两首

夜泛西湖 菰蒲无边水茫茫, 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 更待月黑看湖光。 ——苏轼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汉时称明圣湖,唐 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 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无论雨雪 晴阴,无论朝霞晚晖,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 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白堤两 个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主要作品有《水调 歌头· 丙辰中秋》《赤壁赋》等。 (1127-1206)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延秀, 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做 过秘书监等职。主要作品有《小池》《晓出净 慈寺送林子方》等。
六月二十七日望胡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zhè 遮
六月二十七日望胡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意思是什么? 2.写了什么景物?诗人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怎样的 画面? 3.作者的景物描写给人怎样的感觉? 接天:与天相接。 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 映日:与太阳相映。
写的是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表现了西湖奇 特的景色。
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的夏日景色,表现了西湖接 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奇丽美景。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意思是什么? 2.那个词用的最好,体会到了什么? 3.这句诗写了什么? 4.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 散:撒手不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全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全集注释:⑴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⑵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⑶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1.“柴扉”写出了“园”的什么特征?2.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你认为其哲理是什么?3、品味后两句的意蕴。
参考答案:1.“柴扉”表现了“园”的简陋。
2.告诉人们,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气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不可压抑的。
3.“春色”既已“满园”,而且“满”得关也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
一切美好、向上、生机勃勃的事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难道墙能围得住、门能关得住吗?《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
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
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
痛饮大醉。
留住新市徐公店。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 .深:深远。
6. 树头:树枝头上。
7. 未:没有。
8.阴:树叶茂盛浓密。
9.急走:奔跑。
10. 黄蝶:黄色的美丽的蝴蝶。
11.寻:找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必背古诗

五年级下必背古诗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官仓鼠唐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见渭水思秦川唐岑参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闲居少邻并,草茎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名霁色,城中增慕寒。
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晚春唐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两首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古诗两首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两首》分别是叶绍翁《游园不值》和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店铺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两首》课文原文《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的: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课时教学安排:第1课时主要理解诗句,背诵诗句,体会诗人的心境;第2课时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进行古诗教学迁移及拓展。
第一课时一、古诗引路,激趣导入1、师:我们实验小学是古诗乐园,谁的胸中都有那么几十首古诗,那么,我们就来“以诗会友”怎么样?我说上半句,你们接下半句。
“春眠不觉晓”——“日出江花红似火”——“竹外桃花三两枝”——“不知细叶谁裁出”——2.我们刚才吟诵的诗句都和什么有关?(春天)今天,我们去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再次去领略诱人的春景。
(板书: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二、理解诗题,渐进意境1、从题目看,你看出了什么?理解诗题的同时相机重点理解:值、宿2、看了这两个题目,你想提什么问题?(可能会有:游园不值,诗人遗憾吗?他看到园中美景了吗?杨万里在徐公店里究竟看到了什么……) (老师择其重要的简洁的给予板书)3、大屏幕出示两首古诗。
那么就请同学们自己好好读读这两首诗,看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读诗,师巡视)三、解读《游园不值》1、诗人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游园的?重点抓住“怜”、“印”、“小扣”、“久”等字词来体会诗人的心境。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两首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古诗两首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两首》分别是叶绍翁《游园不值》和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店铺在此整理了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两首》原文《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1. 不值:没有遇到要拜访的人。
2. 怜:爱惜。
3. 屐齿:木屐底下两头的突出部分。
4. 小扣:轻轻地敲。
5.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1.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
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
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
痛饮大醉。
留住新市徐公店。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疏。
4.径:小路。
5 .深:深远。
6. 树头:树枝头上。
7. 未:没有。
8.阴:树阴。
9.急走:快速奔跑。
10. 黄蝶:黄银色的美丽的蝴蝶。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两首》教材解读《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学期语文必备古诗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
横断山,
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qián)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己亥杂诗》(龚自珍)
作品一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品二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