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农村法制宣传状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多篇范文)

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多篇范文)

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篇: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第二篇:关于农村法制普及状况的调查分析报告第三篇: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报告第四篇:闽南地区农村法律普及情况调查报告第五篇:足球普及情况调查报告正文第一篇: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投放问卷和交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了解农村法律普及现状,掌握一手资料,为以后普法活动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此次调查共计投放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共随机调查了大塘、同德、赶场三个村,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农村现状1、人口结构大龄化、文化程度偏低被调查人员中60%为男性,40%为女性,统计表明:被调查者中56岁以上的有31人,而41岁以上的共有57人;同时初中以下学历的有77人,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阶段。

走访中了解到,由于很多法律宣传过于深奥和单调,群众理解比较困难,虽然有不少从普法活动中拿的资料,但很少细读。

第1 页共53 页2、法律需求大71%的调查调查人员努力尝试运用所了解的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虽效果迥异,但均表示掌握法律是有用处的。

如果有法律培训的话,98%的男性表达出自己想参加的愿望。

二、农村法律存在的困境1、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脱节调查表明:男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为:促农富农(37人,占男性61.7%);人身伤害(20人,占男性33.3%);农民工基本权益(20人,占男性33.3%)。

女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4人,占女性23.3%);促农富农(14人,占女性23.3%);婚姻家庭(12人,占女性20%)。

同时不难看出,经济的欠发达并没有阻碍,农村中男女对法律的需求的差异性,男性更多的是基于事业发展而去了解法律,更多的是关注对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工作安全保障类。

女性更多的是关心家庭稳定和睦,从而关注家庭健康保障,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稳定类的法律。

但不无遗憾的说,过去我们普法由于经费、人员等原因,往往忽略了这一差异,大而统的宣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法律渴望多样化的需求。

农村法制宣传调研报告

农村法制宣传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法制宣传调研报告农村法制宣传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法制宣传在农村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有效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地区法制宣传的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农民对法制宣传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对法制宣传重视,认为了解法律知识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也有部分农民对法制宣传不够重视,认为自己与法律无关,对法律理解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2. 法制宣传的形式和渠道调查发现,农村法制宣传的形式和渠道比较简单,多以宣传标语、标牌、宣传单页等形式出现,宣传渠道以村委会、农民广场等公共场所为主。

部分地区存在宣传形式单一、内容陈旧以及宣传渠道有限等问题。

3. 农村法制宣传内容和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法制宣传主要包括基本法律知识、法律案例解析以及法律服务指南等内容。

宣传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农民对法律知识掌握较少,对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法律问题缺乏应对能力。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农村法制宣传人员和力量调查发现,农村法制宣传力量不足,宣传人员的法律素养和宣传能力参差不齐。

部分地区缺乏专职法制宣传人员,往往由村干部或志愿者来承担宣传工作,存在宣传水平不高的问题。

5. 农村法制宣传机制和体制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完整的法制宣传机制和体制,宣传工作由各部门各方面自行开展,缺乏协调和整合。

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宣传资源和人力不足的问题,制约了法制宣传工作的开展。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加大农村法制宣传的力度,提高农民对法律的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班、制作宣传册子和视频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基本法律知识。

2. 多样化法制宣传形式和渠道,使法制宣传更贴近农民。

可以在农民广场、乡村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设置法律知识展板,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等活动。

农村法治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法治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法治状况调研报告农村法治状况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城市法治建设相比,农村法治状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法治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农村法治状况的总体情况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农村法治状况总体较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力度加大,法律知识普及较为广泛。

2. 农村法律服务中心的设立,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3. 农村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法规制度的宣传普及也有一定成效。

二、农村法治状况存在的问题虽然农村法治状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农村基层法律服务能力相对较弱,法律援助不到位。

2. 农村地区的法规制度宣传力度不够,法律意识相对较低。

3. 农村法治环境还不够完善,法律执行存在一些滞后问题。

三、农村法治状况改进的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法治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农村基层法律服务能力的培训和提高,确保农村群众能够及时获取法律帮助和援助。

2. 加大法律知识宣传力度,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

3. 建立健全农村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执行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法律的有效执行。

四、结论农村法治状况在进步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但总体趋势是积极向好的。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早日实现农村法治状况的整体提升,将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译文:Research Report on the Rule of Law in Rural AreasIn recent years, China's rule of law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has made positive progress, but compared with the rule of law construction in citie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rule oflaw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ule of law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we conducted a survey.I. Overview of the rule of law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According to our survey results, the rule of law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is generally good,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rural areas has been intensified,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legal knowledge is relatively widespread.2.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legal service centers provides convenient legal consultation and services for the masses.3.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tinues to improve,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has also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II. Problems in the rule of law in rural areasAlthough the rule of law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1. The legal service capacit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rural areas is relatively weak, and legal aid is not in place.2. The publicity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rural areas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legal awareness is relatively low.3. The rule of law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is not yet perfect, and there are some lags in law enforcement.III.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rule of law in rural areas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ule of law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1.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and improvement of legal servicecapabilitie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rural areas, ensuring that rural residents can obtain timely legal assistance and aid.2. Increase the publicity of legal knowledge, popularize legal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legal awareness of rural residents.3.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for the rule of law in rural areas,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law enforcement, and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laws.IV. ConclusionThe rule of law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still has some problems, but the overall trend is positive. We believe that by continuously strengthening the rule of law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and achieving overall improvement in the rule of law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as soon as possible, it will help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农村法治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法治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法治状况调研报告范文农村法治状况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法治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法治状况,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推动农村法治进一步发展。

二、背景介绍农村法治是指在农村地区,依法进行管理和社会治理的一种状态。

它不仅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还涵盖了法制宣传、法治文化建设、法律援助等方面。

农村法治的发展是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村居民进行,内容包括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对法治建设的评价等;实地走访主要选择了一些农村法治建设较为成熟的地区,通过观察和座谈的方式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

其中,对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合同法、婚姻法等,了解程度较高;但对涉及到农村土地承包、农村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了解较为薄弱。

2. 对法治建设的评价大部分农村居民对法治建设持积极态度,认为法治能够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保障其合法权益。

然而,也有部分农村居民对法治建设的效果表示怀疑,认为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3. 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所考察地区,法律援助工作得到了积极开展。

农村居民可以通过法律援助机构获取法律帮助,解决各类纠纷。

然而,也有农村居民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难以及时获取到法律援助。

五、问题分析1. 农村法律知识普及不足农村居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农村产权保护等法律知识了解不深,这使得一些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2. 法治建设宣传不够到位一些农村居民对法治建设的效果表示怀疑。

这可能是因为法治建设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农村居民对法律的行使和维护能力认识不够。

3. 法律援助覆盖范围有限农村居民难以及时获取法律援助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有限导致的。

关于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调查报告标题:当前农村法治建设调查报告摘要:本调查报告旨在对当前农村法治建设进行调查,揭示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村法治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如法律普及不足、法律实施不完备等。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法治建设,建议加强法律教育宣传、完善法律配套措施等。

一、背景和目的农村法治建设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了全面了解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情况,该调查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意见,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查结果1. 法律普及不足: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较低,存在对法律知识的误解和不完全正确的认知。

2. 法律实施不完备:调查发现,在一些农村地区,法律实施不到位,法律权益保护的力度不够,一些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3. 法律维权渠道不畅通: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面临诸多困难,维权渠道不畅通,导致维权成本高、效果低。

四、问题分析1. 农村地区法律教育不足,导致农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

2. 法律实施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制裁机制。

3. 农村居民维权渠道不畅通,缺乏有效的法律援助和咨询机构。

五、建议1. 加强农村法律教育宣传,提高农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

2. 完善农村地区法律配套措施,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和制裁机制。

3. 加大农村法律援助和咨询机构建设力度,提供便捷的维权渠道和服务。

六、结论当前农村法治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加强农村法律教育宣传、完善法律配套措施、加大法律援助和咨询机构建设力度,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农村法治建设,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

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

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在不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时,我们需要开展调查工作,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

如何把调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1调查时间:20xx年6月。

调查地点:农村、乡镇、就业办事处等地方。

调查方式:采用收集材料、电话、网聊、面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深入剖析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前言: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成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同程度地受到侵犯,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法律素质普遍较低,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2013年春节期间,对大通县的农民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通过调查大通县外出的农民工在外主要涉及建筑业、餐饮服务、批发零售、车辆修理、轻工业等行业。

一、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调查显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这些传统媒体仍然是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54.64%;通过法制宣传橱窗获取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占到了总数的25.24%;以互联网为载体获得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只占到了总数的1.6%。

在农民工认为在哪里咨询法律问题比较可靠这一问题上,有48%的人选择了政府相关部门,44%的人选择了法律服务所,33%的人选择了律师事务所,还有13.5%的人选择了熟人介绍。

在有效解决法律问题途径这一项目上,有66.51%的人选择了依法解决,另外还有9.57%的人选择了上访,这说明大部分农民工已有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而少部分把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

在农民工是否了解法律援助具体条件的问题上,有84.07%的人选择了了解一些。

农业农村普法调研报告范文

农业农村普法调研报告范文

农业农村普法调研报告范文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业农村领域中普法工作的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对农村地区普法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一、普法宣传调研发现,农村地区普法宣传工作相对薄弱,许多农民对法律法规了解不足,普法宣传形式单一,覆盖面不广。

有的村庄只在年度大型活动中开展法律知识宣传,而平时很少进行法律宣传工作。

建议加强农村地区的普法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如会议讲座、宣传栏、宣传车等,提高农民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认知。

二、法律服务农村地区的法律服务机构相对匮乏,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人员也比较稀缺。

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农民往往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建议加大对农村法律服务的支持力度,引进更多的法律服务人员,设立更多的法律服务机构,方便农民就近进行法律咨询和解决法律问题。

三、法律意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许多农民对法律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观念之中,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欠缺。

在农村中普及法治观念,强化农民的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建议通过开展法律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升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普法工作亟待加强,当前应当在普法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意识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努力构建全民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的法治体系,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四、基层法治建设在农村地区,基层法治建设的落实也是普法工作的关键环节。

调研中发现,一些村庄的法治建设存在落后、滞后的现象,乡村治理和法治履职不够到位,法律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因此,建议加强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加强村级法律工作队伍建设,推动农村法治建设与乡村治理机制有效融合。

五、农民权益保护调研中发现,农民在土地流转、农村建设、劳动权益等方面,容易受到侵害,维权困难。

因此,建议加强对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加强对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使农民在维护自身权益时有更多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情况汇报我通过对本地农村法制宣传工作的调研和了解,发现宣传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宣传工作覆盖面不够广,很多农村地区的村民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仍然很有限,缺乏基本的法制知识。

其次,宣传形式单一,大部分是通过传统的宣传方式,如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等,缺乏新颖的宣传方式。

最后,宣传效果不够明显,很多村民对法律法规依然存在误解和不理解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认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工作。

首先,要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技术,加大对农村法制宣传的覆盖面。

其次,应该加强对农村法制宣传活动的组织和规划,举办一些专题讲座、法制知识培训班等活动,提高村民的法制意识。

最后,要加强对村民的法制宣传,让他们了解法律法规对自身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村民的法制观念和素质。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建议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如组织一些法制知识大赛、法制知识问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村民的注意和参与。

同时,要鼓励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作为宣传员,积极参与到农村法制宣传工作中来,形成合力。

此外,也可以通过制作一些符合农村实际的宣传资料,如法制宣传小报、宣传漫画等,使宣传更生动、形象、生活化,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

在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合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法制宣传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宣传资源和资金支持,鼓励各级宣传部门积极开展农村法制宣传工作。

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社区组织的作用,让他们作为宣传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

总的来说,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农村法制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前农村法制宣传状况的调研报告
当前普法工作已经走过25个年头,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都得到了明显增强,绝大多数农民懂法、守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能自觉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农村的普法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当前广大农村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全面发展,成为当前农村普法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所进行了深入调研,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关于加强农村法制教育工作方面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法制教育的成果
以普安乡为例:宜宾县普安乡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结合部,金沙江与川云中路交汇处,有宜宾县南大门之称;全乡幅员面积 9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2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近4万人,耕地面积30444.3亩;属深丘地貌,间有浅丘和河谷地貌;交通方便,通讯发达。

经过五个五年普法教育,在普安乡辖区内,各类法律知识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逐步提高,特别是农民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

法制宣传的形式也从过去单一的发宣传资料、看看图片,发展到现在的集中学法、远程教育网络普法、法制文艺演出、法律服务、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依法明辨是非能力提高,动辄打人或械斗的情况明显好转。

二是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观念加深,依法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提高。

三是遇事依法办理的觉悟提升。

在涉及经济或民事关系时,能够按法律要求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发生纠纷时,能够注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是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与能力明显提高。

五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能够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农村各种事务,做到有法必依,依法办事。

二、农村法制教育的途径
当前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难度比较大,宣传途径相对陈旧、单一,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利用村两委开会、布置工作等时机,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人民调解员学习法律知识。

这是当前农村党员干部开展法制宣传学习最主要的途径。

二是参加乡镇上级组织的法制宣传学习会议和培训教育。

这种机会和途径相对较少,每村每次参加的人员也不会太多。

三是乡镇组织相关人员送法下乡,分发学习资料,向村民和外来人口作简单的法制宣传。

四是利用广播、高音喇叭、法制宣传栏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

五是邀请乡镇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同志给村干部、村民上法制课等。

六是普遍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

三、农村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农村法制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在开展法制教育中,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镇、村干部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和阻碍了农村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是法制宣传“死角”明显。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广大农民自主经营性不断增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同时,很多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数量增加,农村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为集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带来了困难。

加之现在,有些村对于法制宣传仅限于开会时学习、在村公所张贴一块宣传栏;而村民自觉到村公所看着宣传栏学习法律知识情况较少,致使很多农村的法制宣传浮于表面,只是村里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农民群众本身根本得不到教育,形成“死角”。

二是普法队伍自身素质不高。

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而农村法制宣传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村干部。

目前,很多村干部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甚至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只注重经济建设,对组织群众,宣传新农村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法律法规,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遇到矛盾纠纷绕道走,了解问题一般化,分析问题一般化,解决问题一般化,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致使村民遇事常常越过村委会一级,直接到办事处上访,或集体群访,严重影响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三是法制宣传经费保障落实困难。

目前农村的普遍集体经济匮乏,负债累累,无力支撑普法经费开支,严重制约农村法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农村法制宣传在广度和深度上大打折扣。

四是普法形式针对性不强
现在农村法制宣传常用的形式有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宣传、举办法制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实践证明都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些方式的针对性仍然不强,宣传的内容不一定是农民的需要,对农民的吸引力仍然不够。

四、解决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问题的对策
“法律六进”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其中“法律进乡村”工作的支撑点和辐射面就是广大农民群众,而广大农民群众也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

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就是要引导农民积极学法、自觉守法、正确用法,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

(一)建立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机制,挖掘宣传资源。

做好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健全是关键。

要加强普法机制建设,充分调动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宣传涉农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农村普法义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落实保障措施。

要强化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积极落实宣传教育设施建设、农民法制培训、法制宣传资料等方面的经费保障工作。

(二)结合农村具体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农村民主法治村创建等工作相结合。

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及时高效地把法律知识送到广大农民群众手里,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法律素质的,进一步规范农村民主法治,规范依法治村的行为。

(三)丰富宣传形式,创新普法载体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要紧紧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和思维习惯,不断创新普法载体,选择农民群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使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现成法制观念。

充分运用法制宣传栏、广播、农家书屋等渠道开展宣传,广泛组织开展编演法制文艺节目,展出生动形象的法制宣传图片和漫画,编印法制书籍、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等,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网络组织村民学法,正确引导村民收看法制节目,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

搭建一些服务平台,经常性地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人员深入农村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农民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法制宣传效果。

当前正处于“六五”普法启动阶段。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吸取“五五”普法的成功经验后,结合实际,充分运用农村的各种宣传教育资源,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必将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为进一步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法制环境。

(宜宾县司法局普安司法所刘婷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