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工业上楼调研报告提纲申论

工业上楼调研报告提纲申论

工业上楼调研报告提纲申论英文回答:Introduction:In this report, I will present the findings of my research on industrial escalators. I conducted a survey to ga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usag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using escalators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escalators on industrial operations and to identify potential areas for improvement.Usage of Industrial Escalators:Industrial escalators are commonly used in factories, warehouses, and other industrial settings to transport goods and materials between different floors. These escalators are designed to handle heavy loads and provide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means of vertical transportation.For example, in a manufacturing facility, escalators can be used to transport raw materials to the production area and finished products to the storage area.Benefits of Industrial Escalators:One of the main benefits of using industrial escalators is the time-saving aspect. With escalators, workers can quickly and easily move between floors, reducing the time required to transport goods and materials manually. This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in industrial operations. Additionally, escalators can also reduce the risk of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manual lifting and carrying heavy loads.Furthermore, industrial escalators can contribute to a safer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instance, in a warehouse, workers often need to carry heavy items up and down stairs, which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accidents and injuries. By using escalators, the physical strain on workers is reduced, minimizing the chances of accidents and promoting a safer workplace.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Improvements:While industrial escalators offer numerous benefits, there are also some challeng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One common challenge is th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of escalators. As these escalators are subjected to heavy usage and carry heavy loads, they require regular maintenance to ensure smooth and safe operation. Failure to maintain escalators can result in breakdowns, which can disrupt production and cause delays. To overcome this challenge, implementing a proactive maintenance schedule and investing in high-quality escalators can help minimize downtime and ensure reliable operation.Another challenge is the cost associated withinstalling and maintaining industrial escalators. Theinitial investment and ongoing maintenance expenses can be significant for some industrial facilities. However, the long-term benefits in terms of improved productivity and worker safety often outweigh the costs. Moreover,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and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theescalator industry have led to more affordable and efficient escalator solutions.中文回答:引言:在这份报告中,我将介绍我对工业楼梯电梯的调研结果。

小区环境卫生治理调研报告

小区环境卫生治理调研报告

小区环境卫生治理调研报告小区环境卫生是指小区内部的公共区域和个人住户的生活环境。

一个干净整洁、卫生有序的小区环境,不仅能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也能体现社区管理的水平和居民的文明素质。

为了解小区环境卫生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共访查了多个小区,并与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

以下是对调研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一、小区环境卫生治理的现状根据对多个小区的实地调查和居民问卷调查,大部分小区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还较为薄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区公共区域清洁不及时。

部分小区的公共区域如楼道、楼梯、垃圾桶等地,卫生清洁不及时,存在垃圾和卫生死角。

2.小区绿化带和花坛的养护不到位。

部分小区的绿化带和花坛存在杂草丛生、花卉凋谢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小区的整体环境美观。

3.私家车乱停乱放。

一些小区内的私家车存在乱停乱放的情况,不仅占据了公共空间,也增加了小区的交通拥堵问题。

二、造成小区环境卫生问题的原因通过与居民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小区环境卫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单位的不力。

一些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对小区环境卫生的管理不够严格,导致清洁不及时,养护不到位等问题。

2.居民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居民对环境卫生的认识不足,存在乱扔垃圾、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

3.缺乏有效的环境卫生监管机制。

现有的环境卫生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无法对小区环境卫生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三、改善小区环境卫生的对策和建议基于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小区环境卫生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公司应增加环境卫生管理的投入,加强对小区公共区域的清洁和养护工作;同时,物业公司可以派人员在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加强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通过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环境卫生问题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环境卫生观念;同时,通过设立奖惩制度,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相关规定。

3.完善环境卫生监管机制。

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小区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的监管,确保其履行环境卫生管理的责任;同时,建立居民投诉环境卫生问题的渠道,及时处理居民的投诉。

电梯市场调研报告(二)

电梯市场调研报告(二)

电梯市场调研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为电梯市场调研报告的第二篇,将进一步对电梯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电梯市场的发展趋势、竞争状况、需求情况、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旨在为电梯行业的从业者和相关投资者提供参考。

一、市场发展趋势1. 城市化进程加速带动电梯市场需求增长2. 增长潜力巨大的二三线市场成新的增长点3. 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成为电梯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4. 智能化和自动化成为电梯行业的新动向5. 地方政府政策鼓励和支持电梯行业的发展二、市场竞争状况1. 大型电梯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2. 品牌和技术优势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3. 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是用户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4. 价格战和市场营销策略是竞争的主要手段5. 低端市场和高端市场竞争激烈,中端市场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三、市场需求情况1. 新建住宅和商业楼宇是电梯市场需求的主要来源2. 旧楼梯改造和维修保养市场需求日益增长3. 特殊场所和行业需求的增加带动市场增长4.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兴建对电梯需求提出更高要求5. 私人家庭对家庭电梯需求的增加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四、技术创新1. 智能系统提升电梯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2. 机房和机械设计的创新改善电梯性能和安全性3. 制动系统和安全保护设备的技术升级提高运行安全性4. 节能技术的应用推动电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5. 数据分析和大数据应用提高电梯维修保养的效率五、市场前景分析1. 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增长的机遇和挑战2. 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趋势将持续推动市场增长3. 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将激发电梯行业的发展活力4. 绿色环保和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5. 市场监管和政策引导将促进电梯行业的稳定发展总结:通过对电梯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梯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并受到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品牌和技术优势,注重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同时抓住城市化和智能化趋势的机遇,做好市场营销和维修保养工作,才能在电梯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人体工程学楼梯调研报告

人体工程学楼梯调研报告

人体工程学楼梯调研报告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工程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设计。

本次报告旨在对人体工程学在楼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调研和总结。

首先,楼梯的设计应考虑人体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

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则,楼梯的踏步应适合人类步态和脚部弯曲程度,同时便于人们的步行动作。

踏步的宽度和高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标准,以减轻步行时膝盖和关节的压力,并提供足够的踏步空间。

通常来说,踏步的宽度应在27-30厘米之间,踏步的高度应在15-20厘米之间。

其次,楼梯的坡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坡度对于上下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楼梯的坡度应以人们的行走习惯为基础,不宜太陡或太平。

一种常见的设计标准是,楼梯的水平投影长度应为总的上下楼高度的两倍,即楼梯的倾斜角度为30度。

另外,楼梯的扶手也是不可忽视的设计元素。

扶手的高度和宽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能够为人们提供稳定和支持。

扶手的高度通常与楼梯的高度保持一致,扶手的宽度应能够方便人们抓握。

此外,扶手的材质和表面的防滑性能也应考虑,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此外,楼梯的照明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素。

充足的照明可以提高楼梯的可见性,减少人们在上下楼梯时的摔倒风险。

照明的位置和强度应根据楼梯的布局和环境来确定,以确保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踏步和楼梯的边缘。

最后,楼梯的紧急疏散设计也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原则。

在紧急情况下,人们需要快速而安全地离开楼梯。

因此,楼梯的宽度和通道的宽度应能够容纳人流,并且要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和紧急出口,以确保人们能够迅速找到安全的撤离路线。

综上所述,人体工程学在楼梯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考虑人体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合理设计楼梯的踏步、坡度、扶手、照明和紧急疏散等要素,能够提高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降低人员受伤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楼梯设计时,应结合人体工程学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布局。

学校消防楼梯调研报告

学校消防楼梯调研报告

学校消防楼梯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学校的消防安全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学校重要的防火通道,消防楼梯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师生的安全。

为了提高学校消防楼梯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次相关调研,并撰写本报告。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检查了学校内各个楼栋的消防楼梯的设计、设施和使用情况。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份问卷,对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消防楼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结果1. 楼梯设计根据实地考察,发现学校内存在少数楼梯设计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情况。

其中,主要问题如下:- 部分楼梯出入口狭窄,限制了人员的疏散效率。

- 部分楼梯通道存在堆放杂物的现象,一旦发生火灾,会对逃生造成阻碍。

- 楼梯的扶手和楼梯踏步有破损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2. 楼梯设施对于消防楼梯的设施,学校整体情况较为良好。

但在个别楼栋中,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部分楼梯没有设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及时扑灭。

- 部分楼梯的照明设备不够明亮,影响了疏散时的视觉效果。

- 部分楼梯的通风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在疏散过程中可能出现烟雾积聚的情况。

3. 使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在学生和教职工中对消防楼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师生对消防楼梯的使用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仍有少数人存在以下问题:- 有学生在消防楼梯内吸烟或玩耍等违规行为。

- 存在个别教职工把消防楼梯当作临时存放物品的地方,造成楼梯堆满杂物。

四、建议和措施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楼梯设计的合规性检查,确保楼梯出入口宽敞,避免设置障碍物。

2. 定期检查维修楼梯扶手和楼梯踏步,修复磨损和破损的部分,以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3. 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出口设置相应数量的灭火器和逃生指示标志,以提高楼梯的安全性。

4. 加强楼梯照明设施的维护,保证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学生和教职工能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楼梯双控的工作总结

楼梯双控的工作总结

楼梯双控的工作总结
楼梯双控是指在楼梯口设置两个开关,分别控制楼梯上下的灯光。

这种设计不仅方便了楼梯使用者的操作,还能够有效节约能源,提高楼梯的安全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对楼梯双控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下面就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对楼梯双控的原理和安装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学习。

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我们掌握了楼梯双控的工作原理和安装步骤,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进行了楼梯双控的实际安装和调试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团队的合作和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了楼梯双控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我们对楼梯双控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总结。

通过实际使用和反馈,我们发现楼梯双控不仅方便了楼梯使用者的操作,还能够有效节约能源,提高了楼梯的安全性。

这些成果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用户的认可和好评。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楼梯双控的原理和安装方法,还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水平,为楼梯双控的推广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梯调研报告

电梯调研报告

电梯调研报告
《电梯调研报告》
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电梯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中。

因此,对电梯进行调研,了解其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内容
1. 电梯的类型和性能情况
2. 电梯的使用频率和高峰时段
3. 电梯的维护和保养情况
4. 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 电梯的能源消耗和环保性能
三、调研结果
1. 多数建筑物采用的是常见的乘客电梯和货物电梯,性能优良,但也存在部分老旧建筑中使用的电梯性能较差的情况。

2. 电梯的使用频率与建筑物所在地区和用途有关,高层建筑和商业区的电梯使用频率更高。

3. 电梯的维护和保养情况良好,但部分小区和办公楼存在维护保养不及时的情况。

4. 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好,但有些老旧电梯存在安全隐患。

5. 部分电梯的能源消耗较大,建议在装修和更换电梯时选择能源效率更高的产品,提升建筑物的环保性能。

四、建议
1. 针对老旧电梯,建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更新换代,提高电梯的性能和舒适性。

2. 对于高频使用的电梯,建议增加维护保养频次,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在更新和更换电梯时,应选择能源效率更高的产品,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能。

4. 加强对电梯的监管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五、结论
电梯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舒适性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电梯的调研,了解其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爬楼车调研报告

爬楼车调研报告

爬楼车调研报告爬楼车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爬楼车是一种用于商业办公楼和住宅楼等场所的辅助工具,可以方便人们的楼梯攀升和搬运物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爬楼车的市场需求、使用情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并为相关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战略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选择了10家商业办公楼和10座住宅楼进行了调研。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市场需求根据调查数据显示,80%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使用爬楼车的情况,主要包括搬运文件、家具和电器等。

另外,15%的受访者表示虽然没有直接需要,但认为爬楼车的使用会提高办公效率和生活便利性。

2. 使用情况调查数据显示,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使用过爬楼车,其中50%的人表示使用频率为每周一次以上。

另外,30%的受访者表示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但在工作场所或居住区有相关设备供他们使用。

3. 爬楼车特点和需求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们提到了对爬楼车的特点和需求。

他们认为爬楼车需要具备承重能力较强、抓地力好、操作简便、便于储存等特点。

此外,他们还提到了针对不同楼层高度的爬楼车需求,比如一些住户需要能够适应高楼层的电梯爬楼车。

四、行业发展趋势根据调研结果和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爬楼车市场有着较高的需求和潜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办公楼和住宅楼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爬楼车的使用需求也将变得更加广泛。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爬楼车的性能和便利性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五、结论和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认为在爬楼车行业中,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是企业竞争的核心。

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承重能力、抓地力和便利性,以满足用户对于爬楼车的特定需求。

此外,企业还应该积极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在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总之,爬楼车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在商业办公楼和住宅楼等场所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梯调研报告(楼梯和电梯的布置原则与具体要求)楼梯、电梯布置原则与具体要求建筑物各个不同楼层之间的联系,需要有上、下交通设施,该项设施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手、台阶、坡道以及爬坡等。

楼梯作为竖向交通和人员紧急疏散的主要交通设备,使用最为广泛。

楼梯设计要求:坚固、耐久、安全、防火;做到上下通行方便,能搬运必须要的家具物品,有足够的通行和疏散能力;另外,楼梯尚应有一定的美观要求。

电梯用于层数较多或有特殊需要的建筑物中,而即使以电梯或自动扶梯为主要交通设施的建筑物,也必须同时设置楼梯,以便紧急疏散时使用。

在建筑物入口处。

1楼梯的布置原则与具体要求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

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

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指出“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楼梯的组成1.楼梯段设有踏步供建筑物楼层之间上下通行的通道称为梯段。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指出:“每个楼梯段上的踏步数目不得超过18级,每个楼梯段上的踏步数目不得少于3级”,因为个数太少不易被人察觉,容易跌倒。

2.楼梯平台楼梯平台是指连接两梯段之间的水平部分,平台用作楼梯转折、连通某个楼层或供使用者稍事休息。

平台的标高有时与某个楼层相一致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介于两个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休息平台或中间平台。

3.栏杆(栏板)和扶手栏杆(扶手)是设置在楼梯段和平台临空侧的围护构件,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应在上部设置供人们手扶持用的扶手。

[楼梯尺度1踏步尺寸楼梯梯段是由若干踏步组成,每个踏步由踏面和踢面组成。

踏步的尺寸一般应与人脚尺寸步幅相适应,同时还与不同类型建筑中的使用功能有关。

踏步的尺寸包括高度和宽度。

踏步高度与宽度之比就是楼梯的梯度。

踏步在同一坡度之下可以有不同的数值,给出一个恰当的范围,以使人行走时感到舒适。

实践证明,行走时感到舒适的踏步,一般都是高度较不而宽度较大的。

因此在选择高宽比时,对同一坡度的两种尺寸以高度较小者为宜,因行走时较之高度和宽度都大的踏步要省力些。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和(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都明确规定:“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现代的科技日益发达,很多新型的建筑材料,但普通的楼梯有钢筋混凝土楼梯、钢楼梯、木楼梯。

楼梯的原则是方便大家通行,所以材料的选择方面必须考虑安全问题,(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这也也是很多人不重视的。

2梯段和平台尺度梯段的宽度取决与同时通过的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搬运所需空间尺寸。

供单人通行的楼梯净狂赌宽度应小于900mm,双人通行为1100-1400mm,三人通行1650-2100mm。

梯段的净宽是指楼梯扶手中心线至墙面或靠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2-2005规定:“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0~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还指出:“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为了施工方便,楼梯的两梯段之间有一定距离,这个宽度为梯井。

为了安全起见,其宽度一般为0-220mm。

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特别指出:“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里也说明:“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

”在(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里也确定:“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

楼梯井净宽大于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平台的长度一般等同于楼梯间的开间尺寸,宽度应小于梯段的净宽度,以保证通行与楼梯相同的人流股数。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确定:“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00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

”有些情况下必须加大平台宽度,以防止碰撞,(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也指出:“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这也是方便大家通行的需要。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还指出:“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0m”。

3楼梯栏杆扶手的尺寸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是指从踏步前缘至扶手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一般室内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宜小于900mm。

室外楼梯栏杆扶手(特别是消防楼梯)的高度应不小于1100mm。

在(住宅设计规定)GB50096-2011规定:“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时,其高度不应小于。

”当楼梯段的宽度大于1650mm时,应增设靠墙扶手,梯段宽度超过2200mm时,还应增设中间扶手。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也规定:“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

4消防楼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和本规范条规定的户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居住建筑内的煤气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当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时,应穿钢套管保护,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疏散楼梯和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不超过10°,且每级离扶手处的踏步宽度超过时,可不受此限。

除本规范第条第款的规定以及顶层为外通廊式住宅外的高层建筑,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座,且不应穿越其它房间,通向屋顶的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

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隔墙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的规定。

室外楼梯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其最小净宽不应小于。

当倾斜角度不大于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小于时,室外楼梯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

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在楼梯周围内的墙面上,除设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梯段。

公共建筑内袋形走道尽端的阳台、凹廊,宜设上下层连通的辅助疏散设施。

2电梯的布置原则与具体要求电梯是一个具有特种容载装置的轿厢沿着恒定不变的铅垂导轨,在不同水平面间,做间歇运动的用电力驱动的起重机械。

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为了上下运行方便、快速和实际需要,常设有电梯,所以电梯的布置也是为了大家通行的方便。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明确规定:“七层以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在(住宅设计规定)GB50096-2011特别规定: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1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2 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3 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4 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这也是电梯设置的最低标准,但对于约高层的建筑,对于电梯的要求越高,(住宅设计规定)GB50096-2011规定:“(1)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2)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部电梯时,从第十二层起应设置与相邻住宅单元联通的联系廊。

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五层。

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由二个及二个以上的住宅单元组成。

且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住宅单元未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应从第十二层起设置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联通的联系廊。

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五层。

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高层公共建筑和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

但实际上,电梯也有很多不同的尺寸,对于不同的尺寸电梯,考虑实际的建筑需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6.8.1的规定,并不得小于1.50m;(住宅设计规定)GB50096-2011也规定:“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应小于1.5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