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沟通与写作2中文沟通(第二章)
中文写作与沟通课工作总结

中文写作与沟通课工作总结
《沟通课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门名为“沟通课”的工作。
通过这段时
间的工作经历,我收获颇丰,不仅对沟通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学到了许多关于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宝贵经验。
首先,沟通课让我意识到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的沟
通方式,包括非语言沟通和言语沟通。
我意识到,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沟通能力。
通过练习和模拟,我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也更好地解决沟通中的问题。
其次,沟通课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课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分
组完成各种任务和项目。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优势,也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解决冲突和问题。
这些经验对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将大有裨益。
最后,沟通课也让我有了更深入的领导能力。
在课程中,我有机会担任小组领导,带领团队完成各种任务。
通过这样的经历,我学会了如何激励团队成员,如何有效地分配任务,也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些都是我以后作为领导者需要具备的能力。
总的来说,参与沟通课的工作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学会了更好地沟通,也学
会了更好地团队合作和领导团队。
这些经验将成为我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感谢这段宝贵的工作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写作能力是一种沟通能力——评《写作与沟通》

写作能力是一种沟通能力——评《写作与沟通》
梁向阳
【期刊名称】《商洛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8)2
【摘要】张晓倩的《写作与沟通》(天津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是一部由线上同名开放课程整理而成的写作教材。
欣闻教材出版,回想起与编者一道编写基础写作教材的情景,当时我作为主编,真切感受到其对写作的热爱,和对文字的认真与严谨。
这本书是编者多年从事写作教学实践的结晶。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梁向阳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陕西省作家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发展语言思维能力打造“无障碍”沟通——谈如何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
2.商务沟通视域下的过程化商务英语写作能力探索
3.语言描摹——能够快速提高小学生沟通写作能力的新方法
4.基于应用型课程《管理沟通》谈写作能力的训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中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中文写作是我们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良好的写作能力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还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更为清晰地表达出来。
下面是中文写作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字词的使用1. 词汇选择在写作中,词汇的选择至关重要。
要选择适当的词汇,既要符合语境,又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可以使用一些同义词和近义词来丰富语言表达,但要注意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过于俚语化的词汇。
2. 成语和俗语的运用成语和俗语是中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能够准确而简洁地表达出某种含义。
在使用成语和俗语时,要注意语境的准确性,并且要避免滥用,以免破坏文章的整体风格。
3. 常用连接词语在写作中,适当使用连接词语可以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例如,表示因果关系的有“因此”、“所以”等;表示转折关系的有“但是”、“然而”等。
合理运用这些连接词语可以使文章更具连贯性。
二、句子结构与表达1. 主谓宾结构中文写作中的基本句子结构为主谓宾结构,即一个句子中通常包含主语、谓语和宾语。
要保持句子结构的简洁清晰,避免句子过长或过于复杂。
2. 平衡结构平衡结构是中文写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一定的对称和对比,使文章更具韵律感和美感。
例如,可以运用“不仅...而且”,“虽然...但是”等结构来达到平衡的效果。
3. 描述与解释在文章中,描述和解释是常用的表达方式。
要注重细节,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同时,解释则是对前面的描述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和解释,要清晰明了,避免模糊不清。
三、段落结构与组织1. 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应该具有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阅读的欲望。
结尾则要有总结和概括的功能,使文章更加完整,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段落划分在写作中,每一段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围绕主题展开,并在段落之间保持一定的衔接。
段落之间的衔接可以通过使用过渡词语或重复关键词来实现。
3. 逻辑结构文章的逻辑结构应该清晰合理,有层次感。
沟通与写作的作文

沟通与写作的作文英文回答:Communication and writing are two essential skills in our daily lives. The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xpressing our thoughts and ideas, as well as in understanding others. In my opini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both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When it comes to communication, I believe that being a good listener is just as important as being a good speaker. For example, in a work setting, it's essential to listen to your colleagues' opinions and feedback in order to collaborate effectively. In addition, using clear and concise language is also vital in getting your message across. For instance, when giving instructions or explanations, I always try to use simple andstraightforward language to avoid any misunderstandings.As for writing, I think it's a powerful tool forexpressing oneself and conveying information. Whether it's writing an email, a report, or a creative piece, theability to write well can make a significant impact. For example, in my previous job, I had to write persuasive proposals to secure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 learned that using persuasive language and structuring my writing effectively were key to getting the desired outcome.中文回答:沟通与写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两项重要的技能。
中文沟通与写作1中文沟通(第一章)

【自学要求】
附录一:礼仪常识
【要求】 1.请两个同学在下次课上课时发言,谈谈自学
“礼仪常识”的心得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
第二节 人际沟通的构成及基本要求
一、人际沟通的构成 五要素:沟通者、信息、目的、环境和工具
沟通者——既是沟通活动的物质承担者,又是沟通目 的、沟通环境、沟通工具的选择者。
而且涉及感知和理解过程,那么口语交际就必然会 涉及心理学问题。
➢ 察言观色——讨厌!你真讨厌!你好讨厌! ➢ 言外之意——我再考虑考虑……
另外,由于口语交际具有普遍化、日常化、社 会化的特点,因而它还必然会涉及社会学、文化学、 美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一些学科的内容,并对这 些学科的内容加以利用、吸收和充实。
信息——沟通的内容。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信息内容 去选择不同的交际方式。
目的——交际意图。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会有成效, 但是所有的沟通都应该有目的。
环境——交际者所处的地点、时间、场合的总括。环 境影响人们交际的欲望,影响着人们对交际方式的选择。
工具——交际内容的传达需要经过一定的渠道,采用 一定的交际工具。它包括言语工具和非言语工具。
中文沟通与写作
——沟通部分
王用源 wangyongyuan@
课程内容简介: (《中文沟通与写作》的沟通部分)
第一章 人际沟通概述 第二章 体态语言交际艺术 第三章 日常社交语言艺术 第四章 演讲语言艺术 第五章 主持语言艺术 第六章 领导者语言艺术 第七章 求职语言艺术
第一章 人际沟通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沟通的性质和功用 人际沟通的构成及基本要求 人际沟通的主要方式 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 人际沟通的两个问题
课程导入——课前训练
中文写作与沟通期末总结

中文写作与沟通期末总结一、学习成果在这个学期的中文写作与沟通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技能,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在写作方面,我学会了如何正确组织语言,使文章逻辑清晰、内容丰富。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际练习,我掌握了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我学会了如何在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何在文章主体部分进行论证和举例,以及如何在结尾总结全文。
在课堂上,我还学会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去除冗词赘语,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在口语表达方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来进行口头表达和发言。
通过参加小组讨论、做口头报告和进行演讲,我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并且具备了良好的表达能力。
从开始的结结巴巴到现在的流利表达,我感受到了自己口语能力的提高。
另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撰写一份专业的文案和商务邮件。
在这个课上,老师教给我们如何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观点。
这对我以后从事工作时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引导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写作练习和作品分析。
通过写作练习,我不断磨砺自己的写作技能,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且逐渐改正。
通过作品分析,我学习到了很多优秀作家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这对我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学习经验在这个学期的中文写作与沟通课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总结如下:首先,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我可以学到更多观点和见解,拓宽自己的思维。
同时,积极参与讨论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多读优秀的作品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在课程期间,我读了很多名家的作品,并学习他们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通过分析优秀作品,我对自己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也找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另外,定期进行写作练习对提高写作能力非常重要。
在课程中,我们定期进行写作练习,我发现通过不断练习,我的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所以我认为,写作是需要不断积累和练习的,只有不断地写作,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PPT课件

4、发展阶段(70年代末—21世纪初) a. 1987年7月,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日常工作。 b. 现在全国有300多所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c. 20世纪70’s下半期开始是对外汉语教学确立学科时期。
d. 学科建设 1978年,第一次提出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
24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
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分三等六级:
一等:Basic User初级使用者(A) 入门级(A1) 基础级(A2)
二等:Independent User独立使用者(B) 进阶级(B1) 高阶级(B2)
三等:Proficient User熟练使用者(C) 流利级(C1) 精通级(C2)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李泉主编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李泉主编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主编新世纪研究书系商务印书馆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主编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主编新世纪研究书系商务印书馆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主编汉语水平考试hsk研究主编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主编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研究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主编新世纪研究书系商务印书馆新世纪研究书系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崔永华2008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选评新世纪研究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概说施春宏2009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毛悦2010新世纪研究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杨建国2012国别化对韩汉语教学法上语言要素教学篇王海峰2011国别化对韩汉语教学法语言技能教学篇王海峰2011国别化对英汉语教学法汉英对比分析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吴中伟2009对外汉语听说教学十四讲杨惠元2009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陆庆和2006现代汉语词汇讲义钱玉莲2006新世纪研究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综合课教学理论与方法李泉2011汉语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周小兵2008汉语口语教学理论与方法吴勇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与实践卢华岩2011汉语词汇教学理论与方法李红印汉语文化教学理论与方法张英
XX工程技术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大纲(2024年)

XX工程技术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写作与沟通(英文):Writingandcommunication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总学时:16(理论16学时)学分:1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先修课程:无授课学院:《写作与沟通》课程组、各学院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写作和沟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规范的全校通识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结构性思维、高效沟通、应用文写作三个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熟悉了解写作和沟通背后的思维逻辑,掌握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写作规范及沟通的基本技巧,提升写作表达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注:“学生学习预期成果”是描述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具有的能力,可以用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判、创造等描述预期成果达到的程度。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评价方式平时成绩由课堂练习、上课态度、调查问卷3个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60%);考核成绩包括调研报告及标准化测试两部分(占总成绩的40%)o(二)成绩评价标准报告有以下情况的,直接按不及格评定:Is选题消极,存在意识形态导向问题,理论脱离实际;2、没有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调查数据造假;3、写作结构无逻辑,内容材料零乱,语言不通顺,语法错误较多,词不达意;4、有明显拼凑或网络下载抄袭痕迹,或出现与他人调研报告雷同现象。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王琳朱文浩.结构性思维.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05.2.常江,杨奇光编.口语表达基础.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033.张岩松、孟顺英.人际沟通与语言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64.冯春,祝伟,淳于淼泠.公文写作(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03.5.孙秀秋,吴锡山.应用写作教程(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4.执笔人:X审核批准人:制(修)订时间202X.0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体态语概说 体态语的功能和特点 体态语的运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程导入】
1.教师搜集体态语方面的视频和图片,采用多 媒体播放,并为学生进行相关体态语的示范教学。 推荐: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中的手势;礼仪培训 的相关图片。 2.视频观摩 观摩刘景澜和李真顺的“领导者语言艺术演说 训练之态势语训练”的视频。
二、体态语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体态语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比安的交际效 果公式:交际双方交际的信息效果=7%的文字+38% 的声音+55%的表情; 另据美国传播学教授杰夫瑞•费利波特的调查, 人类有65%的意义成分来自非语言沟通,而只有35% 的意义成分来自语言沟通。
三、体态语的分类
第三节
体态语的运用
体态语包括的内容很多,大致包括表情语、手 势语、身势语、空间语、身体接触、声音暗示、服 饰穿着等。
一、表情语及运用 (一)目光语及运用 1.目光语的含义和功能(P30) 2.目光语的运用 (1)目光的投向 (2)目光的频次 (3)注视的方式 (4)控制对方的眼神
(二)微笑语及运用 1.微笑语的含义和功能 (1)微笑有助于身心健康 笑一笑,十年少。 一个人的微笑价值百万美元。 (2)微笑能改善沟通环境 卡耐基的交际:P33。 (3)微笑能增强沟通亲和力 相逢一笑,会意的笑
(三)强化有声语言的功能 体态语的强化功能是人们运用一些非语言手段 使语言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这时,语言手 段和体态语在表达意义上应该一致,如不一致,就 可能造成对方困惑不解,疑窦丛生,最终招致交际 失败。 (四)调节沟通心理的功能 有些体态语是人们有意使用的,而有些体态语 则是无意识动作,也就是说,体态语可以不经意地 按照沟通的需要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沟通的需要。
二、体态语的特点 不同学者对体态语的特点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将体态语的特点总结为社会性、个体性、 对象性、动态性、不可回收性、复杂性等; 有人总结为民族性、时代性、社会性、规定性 等; 有人总结为共同性、社会性、民族性、准确性 等。
我们总结为以下五种特点(见教材P28-29): (一)社会性 (二)广泛性 (三)直观性 (四)隐喻性 (五)民族性 ——参看举例说明
二、首语及运用 (一)首语的含义 首语,就是通过头部活动所传递的信息,首语 的表现力也是较强的。它包括点头、摇头、侧头、 昂头、低头等。 (二)首语的运用 一是动作要明显(尤其是当它发挥替代功能) 二是注意配合其他交际语言使用。 三是注意民族习惯。
三、手势语及运用 (一)手势语的含义 手势语是人体上肢所传递的交际信息,也是一 种表现力很强的体态语。它包括手指、手掌、手臂 及双手发出的能够承载交际信息的各种动作,其中 尤其是手指语、握手语、鼓掌语和挥手语的交际功 能最强。 手势语是多种多样的,它主要由发出手势的位 置、手掌、拳头、手指与手型构成。 见教材P35。
四、体态语的学习方法 (一)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作用
(二)培养自己的观察和沟通能力 自己会使用,还得会理解别人的体态语。 模仿他人、养成习惯。 (三)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社会经验
第二节
体态语的功能和特点
一、体态语的沟通功能 (一)辅助传递信息的功能 体态语的这种辅助功能,主要表现在吸引、印 证、补充、强化、调节等几个方面。
1.体态语可以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 要适当增加体态语,但不能太多、太乱。 2.体态语可印证有声语言,增加有声语言的可信度 证实、证伪(识破谎言);有时相反:如“讨厌” 3.体态语可补充说话人的讲话内容 比划“四——十”
(二)单独传递信息的功能 体态语的这种临时独立充当交际手段的功能, 叫替代功能。 经过人类的长期实践,非言语符号特别是体态 语已自成一体,具有一定的替代言语的功能。 【比如】:哑剧演员的表情和动作、舞蹈演员 的姿态动作、交通警察的指挥手势、裁判员在体育 竞技场上所作的各种手势和动作等,都能独立地传 递信息,起到沟通的作用。
1.有人认为体态语包括眼神、手势、坐姿站相、笑容等; 2.有人认为体态语包括表情、眼神、手势、身势等; 3.有人认为体态语包括身体距离、身体接触、身体动作和 面部表情等; 4.有人将体态语交际首先分为动态的无声交际、静态的无 声交际和服饰语言交际三大类。 体态语包括的内容很多,一般来说,可包括表情语、 手势语、身势语、空间语、身体接触、声音暗示、服饰穿 着等等。从人们通常运用人体不同部位的姿势、动作、表 情等传递信息的情况来看,体态语可具体区分为表情语、 手势语和身势语三大类。
第一节
体态语概说
一、体态语及其发展简况 体态语言,又叫“肢体语言”“动作语 言”“无声语言”“行为语言”等。 它是用表情、手势、目光、姿态来传递信息和 表达情感的辅助工具,是一种“伴随语言”。 我们把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和眼神以及沟通 者和接受者的空间位置关系等一系列与沟通者和接 受者的身体姿态有最直接关系的伴随语言手段,称 为“体态语”,研究体态语的学问可称之为“体语 学”。
(二)微笑语及运用 2.微笑语的运用 (1)要笑得自然 (2)要笑得真诚 (3)要笑得合适(场合)
“表哥”微笑局长杨达才:2012年8月26日,杨达才在延安交通事故现 场,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网,引发争议并被网友指出杨达才有多块名 表。
——蒙娜丽莎的微笑:《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 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 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 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 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 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第二章
体态语言交际艺术
【教学提示】 本章内容相对独立,但是在整个沟通训练中, 都会涉及体态语的运用,建议学生自学本章内容。 在课堂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体态语,尤其要加强目光语和手势语的训练。 在本课程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训 练,教师应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不雅的一些体态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