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粘土材料
纳米粘土 zeta电位

纳米粘土 zeta电位
纳米粘土是一种具有纳米级粒径的粘土矿物,具有较大的比表
面积和高度的化学活性。
它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
如在材料科学、环境工程、医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Zeta电位是描
述分散系统中粒子电荷状态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粒子在电场中的迁
移速度和方向。
纳米粘土的Zeta电位对其在各种应用中的性能和行
为具有重要影响。
从材料科学的角度看,纳米粘土的Zeta电位可以影响其与其他
材料的相互作用和复合材料的性能。
在复合材料中,纳米粘土的
Zeta电位可以影响其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和分散性,从而影响复合
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耐久性。
从环境工程的角度看,纳米粘土的Zeta电位对其在水处理、土
壤修复和污染物吸附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Zeta电位可以影
响纳米粘土与水中悬浮颗粒的相互作用和沉降行为,从而影响水处
理效果和土壤修复效果。
在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纳米粘土的Zeta电位对其在药物传递、细胞成像和生物传感等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要影响。
Zeta电位可以
影响纳米粘土与生物体内部分子和细胞的相互作用和渗透行为,从而影响其在药物传递和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效果。
总的来说,纳米粘土的Zeta电位对其在材料科学、环境工程、医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和控制纳米粘土的Zeta电位是提高其应用性能和拓展应用领域的重要课题。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最多,工业化应用前景好的一种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蒙脱土系蒙皂石粘土(包括钙基、钠基、钠-钙基、镁基蒙粘土)经剥片分散、提纯改型、超细分级、特殊有机复合而成,平均晶片厚度小于25 nm,蒙脱石含量大于95%。
具有层状结构的蒙脱土是制备成纳米复合材料的理想天然矿物。
蒙脱土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结构片层由硅氧四面体亚层和铝氧八面体构成,厚0.66nm左右,片层之间通过NA+、Ca2+等金属阳离子形成的微弱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一个片层与一个阳离子层构成MMT的结构单元,厚度为1.25纳米(阳离子为钠离子)左右。
结构:蒙脱土的化学式为:Mn+x/n[Al4.0-xMgx](Si8.0)O20(OH)4·yH2O,属于2:1型层状硅酸盐,即每个单位晶胞由2个硅氧四面体晶片间夹带一个铝氧八面体晶片构成三明治状结构[3],二者之间靠共用氧原子连接,每层厚度约为1 nm。
性能: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是目前新兴的一种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与常规复合材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只需很少的填料April 质量分数),即可使复合材料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弹性模量、韧性及阻隔性能;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其力学性能有优于纤维增强聚合物系,因为层状硅酸盐可以在二维方向上起增强作用;由于硅酸盐呈片层平面取向,因此膜材有很高的阻隔性;层状硅酸盐蒙脱土天然存在有丰富的资源且价格低廉。
故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成为近年来新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
纳米蒙脱土系蒙皂石粘土(包括钙基、钠基、钠-钙基、镁基蒙粘土)经剥片分散、提纯改型、超细分级、特殊有机复合而成,平均晶片厚度小于25 nm,蒙脱石含量大于95%。
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可以广泛应用高分子材料行业作为纳米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的添加剂,提高抗冲击、抗疲劳、尺寸稳定性及气体阻隔性能等,从而起到增强聚合物综合物理性能的作用,同时改善物料加工性能。
一张图读懂强威粉(纳米粘土)--麒祥化工技术部

强威粉TNK 是由天然黏土原矿经粉碎、水洗、研磨、化学分解、活化处理、烘干、分级、除杂等工艺精制而成的一种片层状硅酸盐补强填料。
强威粉TNK一张图读懂麒祥化工专利产品强威粉占据纳米粘土市场份额70%!强威粉TNK的特点优异的补强性能强威粉TNK表面经过特殊改性,在各种橡胶中具有良好的补强性能,在SBR、EPDM、NBR中,其补强性能相当于N660。
突出的气密性能强威粉TNK由于自身的片层结构,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气密性),因此用于轮胎的气密层、内胎、篮球球胆等配方中,可双倍或三倍替代炭黑,并不降低胶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另外可以调节橡胶的配合体系(如 NR/CIIR 从 30/70 趋向于 40/60),而不降低胶料气密性。
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强威粉TNK用于各种橡胶中,可显著提高胶料的加工稳定性、弹性、抗屈挠、阻燃性等物理机械性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强威粉TNK应用案例轮胎气密层胶气密层胶采用强威粉TNK等量替代活性碳酸钙作补强填充剂,并增大天然橡胶/氯化丁基橡并用比,胶料的耐气透性能、耐屈挠疲劳性能和耐老化性能提高,成品轮胎的气密性改善。
对轿车子午线轮胎气密层胶配方采用强威粉TNK等量代替轻质碳酸钙,适当减小氯化丁基橡胶用量,并对硫化体系进行调整,胶料的气密性变化不大,原材料成本降低,成品轮胎耐久性能和高速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强威粉/氢化丁腈橡胶(HNBR)纳米复合材料,加入少量的强威粉可显著增大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
增大强威粉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应变损耗没有明显影响。
当强威粉用量为20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物理性能较好。
强威粉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强威粉在HNBR中分散良好且发生取向。
胶料热稳定性强威粉TNK的使用方法推荐强威粉TNK在炭黑之前加入胶料中,避免与操作油一起加入混炼胶中,以免引起团聚;具体用量可根据产品要求进行配合。
强威粉TNK典型客户麒祥化工(CHEESHINE CHEMICALS ),是中国最重要的轮胎橡胶用化工材料供应和服务商之一。
层状粘土纳米材料的特性、加工及应用评述

睁
mo i c t n meh d , a o o o i sp o u t n t c n l g n c i e y h a , g t n t e h r c e it s t ema k t r s d f a i t o s n n c mp st r d c i e h o o y a d ma h n r , e t i h d o h r a a t rsi , h r e o - i o e o l a c c p
p c n ep o l mst e s l e . e t d t r b e b o v d a h o
Ke r s ly r d c a ; e t n t ; y r tl i ; a o tra s p o e s a p i a i n y wo d : a e e ly b n o i h d o a ct n n mae i l ; r c s ; p l t s e e c o
2 0 年第6 08 期
中国非金属 矿工业导 刊
总第 7 期 2
【 业发展
(. 1 浙江华特实业集 团有 限公 司,浙江 临安
孵j 参 。_ | 萋
3 1 0 ;2 浙江华特 实业 集团化工新材料研发 中心,浙江 临安 1 0 . 3 310) 1 0 3
(.hj n u t G o p Lna 10 , hn ; .h a g H ae w tr l 1 ei gH ae ru , i’l3 0 C ia 2Z  ̄i u t Ne Ma i Z a l 1 3 n e aR&D C ne, i’ 0 C ia etrLna 3 0 , hn ) n 13 1
An Ov r iw f e t r s P o e sa dAp l ai n f y r d Cl yNa o tra s e ve o a u e , r c s n pi t so e e a n ma e il F c o La
纳米粘土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纳米粘土的制备方法;2. 掌握纳米粘土的表征方法;3. 研究纳米粘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能;4. 分析纳米粘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纳米粘土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粘土矿物,其层间距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化学性质。
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可以将纳米粘土制备成纳米粘土复合材料,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天然粘土、盐酸、氢氧化钠、无水乙醇、苯等;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高温炉、超声波清洗器、搅拌器、滴定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
四、实验方法1. 纳米粘土的制备(1)天然粘土的预处理:将天然粘土样品研磨、过筛,得到一定粒度的粘土粉体。
(2)粘土的酸处理:将粘土粉体与盐酸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调节pH值至中性,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3)粘土的碱处理:将酸处理后的粘土与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调节pH值至中性,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4)粘土的分散:将干燥后的粘土粉体加入无水乙醇,超声波处理,制备纳米粘土悬浮液。
2. 纳米粘土的表征(1)红外光谱分析:采用红外光谱仪对纳米粘土进行表征,分析其官能团和结构。
(2)X射线衍射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纳米粘土进行表征,分析其晶粒结构和层间距。
(3)扫描电镜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对纳米粘土进行表征,观察其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3. 纳米粘土的性能研究(1)纳米粘土的力学性能:通过拉伸试验,研究纳米粘土的断裂伸长率、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
(2)纳米粘土的化学性能:通过滴定法,研究纳米粘土的酸碱滴定值,分析其酸碱性质。
(3)纳米粘土的应用研究:将纳米粘土应用于复合材料、涂料、粘合剂等领域,研究其性能和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纳米粘土的表征(1)红外光谱分析:纳米粘土在红外光谱中出现了明显的特征峰,表明其结构中含有Si-O、Al-O等官能团。
(2)X射线衍射分析:纳米粘土的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出明显的特征峰,表明其晶粒结构良好,层间距适中。
《纳米黏土矿物八面体金属离子重构合成高性能氟磷吸附材料研究》范文

《纳米黏土矿物八面体金属离子重构合成高性能氟磷吸附材料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氟磷等污染物的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开发高效、环保的氟磷吸附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纳米黏土矿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本研究通过八面体金属离子重构技术,成功合成了一种高性能的氟磷吸附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和稳定性。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纳米黏土矿物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在吸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其吸附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离子交换能力、表面电荷等。
通过八面体金属离子重构技术,可以改善纳米黏土矿物的结构,提高其吸附性能。
本研究旨在通过该技术合成高性能的氟磷吸附材料,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3.1 材料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纳米黏土矿物、金属盐、氟磷溶液等。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使用前未经进一步处理。
3.2 实验方法(1)纳米黏土矿物的处理:将纳米黏土矿物进行酸处理,以提高其分散性和离子交换能力。
(2)八面体金属离子重构:将处理后的纳米黏土矿物与金属盐溶液混合,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形成八面体金属离子重构的纳米黏土矿物。
(3)氟磷吸附材料的合成:将重构后的纳米黏土矿物与氟磷溶液混合,通过共沉淀法合成氟磷吸附材料。
(4)性能测试:对合成的氟磷吸附材料进行吸附性能、稳定性等测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吸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氟磷吸附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
在相同条件下,该材料的吸附量明显高于其他常见吸附材料。
且吸附过程快速、高效,适用于处理含有氟磷的废水。
4.2 稳定性测试该氟磷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多种环境条件下,其吸附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表现出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4.3 结构分析通过XRD、SEM、TEM等手段对合成的氟磷吸附材料进行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八面体金属离子重构技术成功改善了纳米黏土矿物的结构,提高了其吸附性能。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在 M 面体 层中 M 替换 了 A , O八 g l这样 层 内阳离
子 电 荷 也 降 低 。 总 的 结 果 是 片 层 有 负 电荷 , 与 层
层之 间 具 有 可 交 换 的 阳 离 子 , N 、 a 、 如 a C “ Mg
良好的物理 和 力学 性 能 以及 高 的耐 化 学 品性 能 等 , 重要 的是其 具有 天然 的纳 米结 构 。当它 以 更 纳米单元体分散 在聚合 物基 体 中 , 以发挥其 纳 可
层 中 A 替 换 了 S, 内 阳离 子 电 荷 降 低 ; 由 于 l i层 也
到明显 的提高 , 如拉伸强度 、 模量 、 冲击 强度 、 以及
热 变形 温 度 等 。纳 米 复 合 材 料 与 同组 成 的 常 规 复 合 材料 相 比具 有 更 好 的 力 学 性 能 和 热 性 能 等 , 因 而受到广泛的注意和研究 。 粘 土 是 一 种 资 源 丰 富 的矿 物 , 格 低 廉 , 有 价 具
间, 故必须 对 粘土 的表 面进行 改性 。通过 阳离 子
・ 海市 课题 : 砜 酰 胺/ 土纳 米 复 合 材 料 的 制 备 . 题 上 聚 粘 课
号 :12 m 5 05 n 0 4
表 面 活 性 剂 与 蒙 脱 土 片层 间 的 阳离 子 进 行 离 子 交 换 反 应 使 层 问距 增 大 , 改 善层 间微 环 境 , 粘 土 并 使 内外 表 面 由 亲水 性 转 变 为 疏 水 性 , 降低 其 表 面能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l 0期
产 业 用 纺 织 品
5
聚 合 物/ 粘土 纳 米 复合 材料 的研 究进 展 木
余 泳 ( 上海 大学复合材料研 究 中心 , 上海 ,0 0 2 20 7 )
凹凸棒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凹凸棒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概述:凹凸棒石粘土是一种表面呈现出弓形曲线的土壤矿物,它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特殊的形貌结构。
凹凸棒石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中。
本文主要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吸附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制备方法:凹凸棒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凹凸棒石粘土的改性处理和添加纳米材料的复合制备。
首先,采用离子交换法、化学修饰法等方法对凹凸棒石进行表面修饰,使其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位点。
然后,在修饰后的凹凸棒石中添加适量的纳米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通过物理混合或化学反应的方法将纳米材料与凹凸棒石粘土进行复合。
性能研究:1.力学性能研究:采用万能试验机对凹凸棒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进行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
结果显示,添加纳米材料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例如,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30%和50%。
2.热性能研究: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凹凸棒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热稳定性和热分解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添加纳米材料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热分解温度提高了20℃。
3.吸附性能研究:采用氮气吸附-脱附仪对凹凸棒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较纯凹凸棒石粘土有所提高,表明纳米材料的添加能够增加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
4.光学性能研究: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凹凸棒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能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添加纳米材料后,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有所下降,光学性能得到了改善。
结论:凹凸棒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凹凸棒石的表面修饰和纳米材料的复合制备而得到。
经过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吸附性能和光学性能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添加纳米材料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
因此,凹凸棒石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优点
(1)重量轻,很少质量分数(3%~5%)即可具有 很高性能 (2)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尺寸稳定性; (3) (3)力学性能优于纤维增强聚合物体系,可以在 二维方向上起到增强的作用。 (4)有优异的阻隔性能; (5)纳米蒙脱石/热塑性聚烯烃复合物容易再生利 用,其力学性能能够在再生中得到提高; (6)具有抗静电性和阻燃性; (7)填料颗粒小,塑料制品的表面更加光洁[9]。
层状硅酸盐矿物(蒙脱石)结构 特点
层状硅酸盐矿物是由表面带负电的片 层,靠层间可交换性阳离子的静电作 用而形成的层状结构,层间可交换阳 离子可与其它有机阳离子进行离子交 换反应而使层间距增大,然后使单体 或有机高分子插入其层间而形成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层状硅酸盐矿物 应具有如下特殊性质
填充法 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其优点是 纳米材料和基体聚合物材料的选 择空间很大,纳米材料可以任意 组合,任意分散。
用于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无机物包括: 层状硅酸盐矿物,层状化合物,金属粉体以及各种 无机氧化物等。无机氧化物SiO2、TiO2、SiC等用 于制备粉体材料的技术在现阶段已相当成熟。在聚 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以粘土为无机相的复 合材料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粘土主要是由粘土 矿物组成。大多数粘土矿物均为层状含水的硅酸盐。 作为纳米前驱体的层状硅酸盐片层尺度一般均在 1~100nm之间,因此,层状硅酸盐本身就是“天然 的纳米”结构,这种层状结构是设计制备有机高分 子-无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由此得到的纳 米复合材料比基体高分子大大提高,因此形成了今 天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开发热点。
粉体材料的粒级划分
超细粉体材料:平均粒径在1-10 微米 亚超细(或亚微米)粉体:平均 粒径在1-0.1微米 纳米粉体材料:平均粒径在1-100 纳米
The Concept of Nanocomposite
纳米复合材料:分散相尺寸有一维在纳米 量级(1-100纳米)的复合材料。 零维纳米材料:三维均在纳米量级,球状 一维纳米材料:有两维在纳米量级,管状 二维纳米材料:有一维在纳米量级,片状
层状硅酸盐矿物的晶体构造分类 1:1型
高岭石族 埃洛石族 高岭石、地开石、珍珠陶土等 埃洛石等 2:1型 蒙皂石族 蒙脱石、皂石、拜来石等 水云母族 伊利石、海绿石等 绿泥石族 各种绿泥石等 玻缕石和海泡石族 玻缕石、海泡石
层状结构:高径比达1000的完全分散的晶层,这种片层晶 体具有的畸变、缺陷和断键等形成更多的端面,导致较高 的物理、化学活性和显著的吸附性能;粘土的纯度。有效 的层状硅酸盐片晶含量要高;可以通过有机阳离子和无机 金属离子的离子交换反应来调节粘土的表面化学特性,使 其表面由亲水性改为亲油性,与有机聚合物客体之间存在 强亲和性,插层客体不易脱离;粘土的稳定性好。作为插 层用的粘土是一种不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惰性主体,被插 入到层间的有机可聚合单体的聚合反应,以及插层复合材 料的加工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工作条件,而不必考虑 粘土的可变性。
纳米材料的两个重要特性 尺寸效应:至少有一维在1-100纳米 范围 突变效应:尺寸小到一定程度,其性 能发生突变
随着纳米粒子的尺寸的变小,表面积急 剧增大,表面原子百分数迅速增加,表 现为很高的化学活动性。
天然纳米矿物材料
蛋白石:纳米介孔材料,孔直径在5-20纳米, 比表面积在277.3m2/g 纤蛇纹石石棉:纤维直径在16-56纳米之间, 比表面积50-100 m2/g 50-100 石墨:经物理或化学分散后,可制成纳米石墨 蒙皂石粘土矿物、球粘土 沸石、海泡石、玻缕石为具纳米孔道的天然纳 米结构材料
Nanoclay Composite
粘土片层纳米级分散在有机基质(橡胶或 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中)制成的复合材料
蒙脱石晶体显微结构透射电镜 照片
粘土片层在基质中的几种镜照片
纳米粘土复合物材料研究现状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Polymer Layered Silicate 简称PLS):美国康乃尔大学 的Giannelis和Pinnavaia等小组、Pennsylvaia 大学、Dow Chemical Company、日本丰田发 Dow Company 展中心和中国科学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北京 化工大学。 粘土/塑料高分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粘土/橡胶高分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插层法
是一种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 料的重要方法。此法能够获得趋 于单一分散的纳米片层的复合材 料,容易工业化生产,但不足之 处是可供选择的纳米前驱体材料 不多,仅限于蒙脱石粘土等几种 层状硅酸盐。
有机大分子在晶层中的几种 排列情况
有机分子不同,蒙脱石晶层膨胀间 距大小也不同
共混法 是纳米粉体与聚合物粉体混合的最简单、 方便的方法,但制得的复合材料远没有 达到纳米级分散水平,而只属于微观复 合材料。原因在于,当填料粒径减小到 1~0.1μm时,粒子的表面能如此之大, 粒子间的自聚作用非常显著,现有的共 混技术难以获得纳米尺度的均匀共混; 现有的界面改性技术难以完全消除填料 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张力。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对气体的 阻隔性能
纳米粘土在液晶材料上的应用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共混法 填充法。
溶胶-凝胶法(Sol-Gel Process) 是由R-Si(OCH3)3反应物开始,其中R是 可聚合的单体。无机相是由-Si(OCH3)3基 团的水解和缩合生成的体型硅酸盐,而 有机相是由R-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有机无机相之间以C-Si共价键相连[29],具有 纳米微粒较小的粒度和较均匀的分散程 度,但合成步骤复杂,纳米材料与有机 聚合物材料的选择空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