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1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案
小学科学11《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11《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设计)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设计引言:《衣食住行的变化》是小学科学11《生活中的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通过该课程,学生将了解和探究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从而认识到科技和环境因素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衣食住行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探究精神。
一、任务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和方式的变化;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4.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任务步骤和活动设计:1. 了解衣食住行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衣食住行的话题。
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谈谈衣食住行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探究古代和现代的衣食住行的变化(30分钟)a. 衣: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古代和现代的服饰差异,可以通过图片、图表或实物来展示他们的发现。
b. 食:学生观察自己每天的饮食内容,并写下来。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搜集古代饮食的相关资料,同样可以通过图片、图表或实物展示他们的发现。
c. 住:学生通过观察家庭住所的照片或实地考察,了解现代住房与古代住房的差异,并通过比较分析古代和现代住房的特点,讨论人们住房的需求的变化。
3. 学习交通工具的演变(30分钟)a. 展示和讨论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工具图片或模型,并引导学生思考交通工具的变化背后的原因及其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b.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交通工具,通过调查和资料搜集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和优缺点,并用PPT或海报的形式向全班展示。
4. 进一步思考和交流(20分钟)a. 学生进行班内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衣食住行变化背后原因的理解和个人感受。
b. 教师引导全班进行思考和反思,提出一个问题: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让学生用文字或图画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5. 小结和总结(10分钟)教师对整节课进行小结,强调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是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衣食住行的变化

第十一课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上存在很大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影片、对比、交流理解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上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善于交流,勇于表达自己。
【教学重难点】1.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2.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生活比较陌生,对发展进展难以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的人事怎么生活的吗?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3.师:同学们,大家说了这么多古时候的人可能生活的状态,大家有没有觉得古时候的人们的生活和现代我们的生活不一样啊?4.师:是啊,古时候的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上都不一样,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衣食住行的变化。
(板书)二、看一看,说一说。
1.师:刚刚我们说了那么多古时候的人生活情况,有的同学可以想象的出来,但是有的同学可能还是觉得有点不太明白。
现在我们一起通过小短片来了解下吧~2.播放小短片,学生观看。
3.师:同学们,看了这个短片,你们愿意回到古时候生活吗?为什么呀?4.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5.师:同学们,刚刚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你们说说看,喜欢现在的生活吗?为什么?6.学生回答,教师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7.师:同学们,我们说了这么多古时候和现在的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变化是怎么一步一步产生的吧。
8.展示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的图片给学生看。
9.师:同学们,你们看一看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啊?10.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三、想一想,说一说。
1.师: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呀,你们觉得生活中哪一样发明最方便?为什么?小组进行讨论下。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同学们,现在看屏幕,如果我们要把大米磨成米粉,你们觉得用哪一种工具比较省力呢?4.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5.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对比了从古至今人们生活的变化,发现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了科技。
11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衣:古代服饰特点、演变过程、文化意义
-食:古代饮食文化特点、演变过程、饮食习惯
-住:古代住宅特点、演变过程、居住环境
-行:古代交通特点、演变过程、交通工具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针对“衣”的发展变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服饰,并分析其特点和背后的文化意义。
4.突出重点:通过加粗、颜色标记等方式,突出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特点。
5.准确精炼:板书设计中的文字和图表准确反映历史事实,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概括性强:板书设计以概括性的语言和图表,总结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和特点。
7.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通过生动的形象和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衣食住行的变化”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对衣、食、住、行有了初步的认识,包括衣服的款式、食物的营养、房子的结构、交通工具的种类等。此外,学生在小学低年级的科学课程中,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衣、食、住、行的基本知识,例如衣服的材质、食物的来源、房子的功能、交通工具的速度等。
(新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第11课 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第四单元第11课时教学设计3.引导总结展示古今生活的差异(1)(2)追问:你们觉得哪一种生活方式更好呢?人类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呢?二.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的衣食住行的变化人类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从古到今经历的是逐步变化的过程,并不是直接从穿兽皮衣服直接到美丽的棉布衣服的。
1.引导学生看“衣”的变化2.引导学生看“食”的变化(1)食物是怎样变化的(2)饮食的变化还体现在“灶具”对比了古今人的生活差异——衣食住行3.看图交流展示:(1)我发现了古代人的生活是这样的天然捕鱼住茅草屋穿树叶、穿草衣捕食野兽没有交通工具(2)我发现了现代人的生活是这样的高楼大厦火车、飞机汽车、自行车米饭、馒头、菜比较优越体会现代生活比古代生活优越性读图——观察——发现——交流——在探究1.衣着的变化:穿兽皮——长袍马褂——漂亮的衣裙2.讨论饮食的变化(1)从古到今食物的变化是:烤生鱼、野兽肉——满汉全席——饮食种类越来越丰富,花样越来越多(2)从古到今“灶具”的变化是:自然取火—把木头架起来烧火——煤炭炉—烧火设计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总结,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置问题,通过逐步提问,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念,使感情不断的升华在“图”中看变化,在“说”中不断的让知识融会,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既锻炼说的能力,又要锻炼听得基本素养3.引导学生看“住”的变化4.引导学生看“行”的变化5.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衣食住行的变化,引发了我们什么样的思考?追问: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呢?6.问问长辈,他们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三.用不同的工具把大米碾成米粉1.有一堆大米,你会用什么办法将下列大米碾成米粉呢?提出要求:(1)请小组内的同学们讨论你知道哪些办法?(2)请同学们做好记录。
2.引导学生展示交流:(1)现代机械:目前使用的碾碎米的工具(2)我们家里长使用的压碎米的工具做饭——天然气灶、煤气灶3.从古到今“住”的变化是:草木建造的房屋——砖瓦木建造的房屋——钢筋水泥建造的高楼4.从古到今“行”的变化是:步行——乘坐马车——火车——高铁动车5.说一说:我们发现了......学生感慨: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衣食住行的变化》教案

《衣食住行的变化》教案11、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动手操作等活动,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科学的进步,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衣食住行的变化。
课件、碾米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看“穿越”视频。
2.你有什么感想?导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板书课题:衣食住行的变化))二、教学研讨活动一: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1.看图讨论: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现在人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生活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教师简单介绍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背景情况(见参考资料)3、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原始部落人的生活,推测古代人的生活状况。
活动二: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衣、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1、通过古代人和现代人使用不同的工具完成同样的任务,如现代人使用钢笔、圆珠笔、铅笔写字和古代人使用毛笔、用刀或针刻字,来体会和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2、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进行一一对比。
在对比的时候,关注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舒适、方便、快捷这些方面的感触感染。
3、观看《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古画,从古画上了解古代人的衣食住行情况。
4、观看视频《也疯狂-1》片段,通过了解现代非洲原始部落人的生活,推测古代人的生活状况;5、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巴黎时装秀》等视频片段了解当代人的衣食住行情况。
6.小结:人们的生活的变化,从衣食住行上能够看出来。
4.讨论: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5.完成活动手册第11页,评价手册。
活动三:用不同的工具碾碎大米,了解米粉可以做成哪些食品。
1、让学生先后用不同的工具碾碎大米,碾碎的顺序是研钵(擀面杖)、石磨和电磨,让学生在分别用不同工具碾米的过程中,体会现代科技工具的优越性。
(使用电动粉碎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要特别注意安全。
衣食住行变化教案

教课内容共需要 1第四元第 11《衣食住行的化》此第 1安排本探的是人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展和化,由四个活成。
第一个活,比古代人和代人生活的不一样,要点认识古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什么的,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又是什么的。
第二个活,引学生关注从古到现在,人在衣、住、行等方面都生了哪些改,而些化是一步步展达成的。
科学技的水平在不停提升,人的生活愈来愈美好。
第三个是活,家里的描绘自己已生活改最大的明是什么,着眼于认识详细的科技品人生活来的化。
第四个活,使用工具大米行加工,领会用不一样的工拥有什么不一的感;沟通米粉能够做成的各样美食,也学生关注自己的家,关注家各个方面的化。
教课1、通看或有关,列出古代人与代人生活的不一样。
2、通和沟通,出古代人与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生的化。
目教课要点 : 古代人和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一样。
重点点 : 学生于古代的生活比陌生,展程以理解。
学生疏资料 :教课衣食住行的片,石磨、迷你面杖、大米、粉碎机。
准教资料 :古代人生活和代人生活的有关。
教活一、入新1、播放原始部落生活。
2、展现原始人和代人生活方面不一样的教片。
学3、提:古候人的生活各个方面是什么的代人的生活又是什么的3、小:古候的人以打生,穿的程皮,吃的是野果,住的是草棚,没有交通工具⋯.代人穿的各样面科做成的衣服,吃的是健康食品,住的是楼房,交通工拥有机、高速列 .....学生活二次1、看和片列出古代人与代人生活各个方面的不一样。
二、从古到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1、衣食住行的分类( 1)、找朋友:展现衣食住行图片,你能1、小组合作对贴画进行把它们分别贴到衣食住行的格子里吗看那分类。
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评论2、衣着的变化(1)、播放巴黎时装展视频,这些模特在展现什么(2)、排排序:大家请看这些人穿的衣服,1、学生排序并小组议论你能不可以依据原始人、以后的人和现代人的衣服排排序,并小组议论下为何这样排序。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衣食住行的变化》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衣食住行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衣服、食物、住房和交通工具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2.掌握科学观察与归纳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物品样本等。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3.1 导入1.询问学生们对《衣食住行的变化》这个课题有什么认知。
2.导入前请让学生观察衣服、食物、住房和交通工具的图片。
3.2 学习1.学生观众教师制作的课件,了解不同时期的衣服、食物、住房和交通工具的变化及原因。
2.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衣服、食物、住房和交通工具的变化,学生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变化趋势。
3.教师通过样品,让学生们看到一些原始时期的衣服、住房和食物,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内容。
3.3 巩固1.为了加深学生对衣食住行变化的记忆,教师自己带来一些物品,并将它们分为古代和现代两类,让学生将它们分着放。
2.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时期的衣服、食物、住房和交通工具,思考和分析它们的变化原因。
3.4 总结1.教师根据学生所观察到和总结出的规律进行总结性讲解,提醒学生们注意创新、适应和维护文明共有的生活方式。
2.鼓励学生们持续关注生活和科学知识,鼓励学生们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和实践。
四、课后作業1.按照所学规律,写一个小论文,介绍衣服、食物、住房和交通工具的变化历程。
2.家庭作业: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家庭中生活的变化并写一个小结。
五、板书设计衣食住行的变化•原因•规律•总结六、教学反思1.教师在导入环节中要想更好的引导学生了解本课题的内容,在提问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引导、多概括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时间分配,避免出现时间不足的情况。
并且,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巩固及总结。
在作业设置中,可以通过引导或模范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做作业的积极性。
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1 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学生将了解人类衣食住行的发展变化,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改善。
2.过程与方法:学生将学习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衣食住行的发展变化产生好奇心,乐于探究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学生意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积极作用,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基本素养。
二、教学重点1.了解衣食住行的发展变化。
2.探究科技发展对衣食住行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对衣食住行变化的具体作用。
2.引导学生理解衣食住行发展变化的本质原因。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不同年代的衣食住行的图片、实物或模型,教学PPT。
2.学生准备:收集不同年代的衣食住行的资料,记录本、笔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衣食住行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衣食住行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探究过程(30分钟)1.衣着的变化(10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年代的衣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不同年代的衣物,让学生初步感知衣着的变化。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教师提问:“为什么人们的衣服会发生变化?”学生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衣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衣着的影响。
2.饮食的变化(10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年代的食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不同年代的食物,让学生初步感知饮食的变化。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教师提问:“为什么人们的饮食会发生变化?”学生讨论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饮食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视频,你看到视频中的人用什么工具做食物?
(2)、你知道原始人、后来的人和现代人分别用什么炊具吗?
(3)、师列举三个阶段灶具方面的变化: 原始人直接把木头架起来烧,后来的人用煤炭炉,现代人用天然气灶。
4、住房方面的变化
(1)、出示三个阶段人们的住房图片,你知道它们有哪些不同吗?
(2)、师列举三个阶段住房方面的变化: 原始人住的是草木搭建的窝棚,后来的人住上砖木建造的房子,现代人住的是高楼大厦。
5、交通方面的变化
(1)、欣赏《清明上河图》,介绍图片,这图上的人处于什么时代?
(2)、找一找:图1、2上有哪些交通工具。
(3)、师评价。
(4)、出示古代和现代交通工具,介绍交通方面的变化: 古代人乘坐人力车或马车等,后来的人乘坐蒸汽火车,现代人乘坐高速列车。
教学
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衣食住行的图片,石磨、迷你擀面杖、大米、电动粉碎机。
教师材料:
古代人生活和现代人生活的相关视频。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原始部落生活视频。
2、展示原始人和现代人生活方面不同的图片。
3、提问:古时候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是什么样的?现代人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3、使用电动粉碎机具有一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危险性,要特别注意安全。教师演示操作操作。
4、大家体会哪种工具有优越性?
5、组织观看磨豆腐、舂米及机械化农业的视频。了解原始农业的一些技艺,以及现代机械化生产带来的高效和方便。
6、米粉可以做成好吃的年糕、米糕、米线,你还知道哪些?
7、碾成米粉可以制作各种好吃的食物,如江南的汤团、宁波的年糕、云南的米线、湖南的汤粉、等都是我国著名的米粉美食。
教学
目标
1、通过看图或相关视频,列举出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2、通过讨论和交流,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3、通过调查和碾米活动,体验科技产品和工具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难点: 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生活比较陌生,对发展进程难以理解。
(2)、教师评价
2、穿着的变化
(1)、播放巴黎时装展视频,这些模特在展示什么?
(2)、排排序:大家请看这些人穿的衣服,你能不能按照原始人、后来的人和现代人的衣服排排序,并小组讨论下为什么这样排序。
(3)师列举三个阶段穿着方面的变化:穿着方面: 原始人身穿兽皮,后来的人穿长袍马褂,现代人穿漂亮的衣裙。
(2)、列出几种科技产品,如手机、冰箱、洗衣机、煤气灶,电磁炉等,让学生按重要度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
(3)、说一说家里最需要更换的一件家用电器或用品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四、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快捷
1、你觉得哪种工具最省力?粉碎机、石磨、擀面杖、研钵。粉碎机最省力。
2、做一做:大家先用研钵(擀面杖),后用石磨和电磨
(5)、现代的交通工具比古代好在哪里?
(6)练一练:见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给古代人生活中要用到的物品打钩
1、小组合作对贴画进行分类。
1、学生排序并小组讨论
2、学生小组讨论
3、学生小组讨论
三、调查生活中最重要的发明。
(1)、展示学生回家向家长调查的表格: 什么是对自己生活影响最大的重要发明并说明理由。
课题
第四单元第11课 《衣食住行的变化》
课时
安排
共需要1课时
此为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本课探讨的是人类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由四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重点了解古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什么样的,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又是什么样的。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从古至今,人们在衣、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哪些改变,而这些变化是一步步发展完成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第三个是调查活动,让家里的长辈描述对自己已生活改变最大的发明是什么,着眼于了解具体的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第四个活动,使用工具对大米进行加工,体会用不同的工具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交流米粉可以做成的各种美食,也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关注家乡各个方面的变化。
3、师小结:古时候的人以打猎为生,穿的兽皮,吃的是野果,住的是草棚,没有交通工具….
现代人穿的各种面科做成的衣服,吃的是健康食品,住的是楼房,交通工具有飞机、高速列车.....
1、看视频和图片列举出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各个方面的不同。
二、从古至今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1、衣食住行的分类
(1)、找朋友:展示衣食住行图片,你能把它们分别贴到衣食住行的格子里吗?看那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介绍当地的米粉食品,体现对家乡的关注。
1、学生用不同工具碾米
2、学生介绍
板书
设计
11 、衣食住行的变化
古代人 现代人
衣 食 住 行
原始人 后来的人 现代人
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