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最经典的句子

合集下载

道德经精髓50句

道德经精髓50句

道德经精髓50句1. 道可道,非常道。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6.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7.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9. 治大国若烹小鲜。

10. 唯无之为盈,无之为用。

11. 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12. 深者矣,众人皆以为显,我独以为昧。

13. 裁之以道,齐之以礼,修之以能,成之以敬。

14.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15.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

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6. 明白上者赤,明白下者黑,柔弱胜刚强。

17.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18.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19.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恒之应,虽之不存,吾弗以为是。

20. 欲与上明,则下暗。

21.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22. 希言自然。

23.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4.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25.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26. 使民不敢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使民以死惧之,则有奇器乎,使民常畏之而不敢乱,则吾得而保之。

27.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8.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9.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0.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31.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32.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33.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4. 不争之德,天下皆忘,有物之不积,天之道也。

道德经10句经典语录

道德经10句经典语录

道德经10句经典语录道德经是中国道家学说的重要著作,被誉为道家经典之一。

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语录,这些语录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也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指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道德经中的10句经典语录。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是道德经中非常经典的一句话。

它所表达的思想是:一种事物的生成,必然需要依赖于另一种事物的生成。

而依赖的这种关系,又是不断演化成更加复杂的生命形态,最终成就万物。

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演化过程,万物之间都相互迭代,相互影响。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意味深长,含义也非常深刻。

它告诉我们:许多事情无法被用语言所阐明。

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本质,这种本质是无法被语言或符号所描述的。

因此,真正的道,是不可言说的。

3、天长地久。

这句话简短而有力,它是对事物的长久性和稳定性的一种信仰。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事物会伴随着我们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但是,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具有价值的事物才能够经久不衰。

4、行胜于言。

这句话告诉我们:空口说白话与实际行动相比显得毫无用处。

言辞和技巧可以暂时欺骗人们,但只有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5、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是一句非常实用的语录,意思是:了解自己和敌人的特点,才能在战斗中少犯错误。

在生活中,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了解自己和对手的特点和优劣势,这样才能够顺利地取得胜利。

6、无为而治。

这句话告诉我们: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能够治理好国家和社会。

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追求名利,但是贪图名利只会让人变得愚蠢,相反,无为而治才是一种最好的治理方式。

7、真常生于物,物生于道。

这句话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万物都蕴含着真理,道则是万物的基础和本质。

无论是物品还是人,我们都应该认真观察和了解它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真理。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是一句告诫人们做事不要急功近利、步步紧逼的话。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20句人生大智慧经典名句及解释《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中的一些名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以下是20 句经典名句及解释: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道是无法言说的,能够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名也是无法定义的,能够定义出来的名就不是真正的名。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第二章解释:当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的时候,丑就产生了;当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的时候,恶就产生了。

3.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德经》第四章解释: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解释: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圣人也是一样的,不偏袒任何人,而是一视同仁。

5.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解释:话说得太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6.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解释: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7.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道德经》第十三章解释:受到宠爱和侮辱都感到惊恐,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为什么说受到宠爱和侮辱都感到惊恐呢?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令人惊喜,失去宠爱令人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8.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才完成;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9.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经典名句50句

道德经经典名句50句

道德经经典名句50句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译文】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

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

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

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02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03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04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

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05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06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道德经十大名言

道德经十大名言

道德经十大名言
道德经中有许多经典的名言,以下是十大名言:
1. 上善若水:水的特性是柔软、智慧和温和,它没有喜怒哀乐,也不争论。

这就是上善的象征。

2. 常善净身: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还要注意身心的纯洁。

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间没有什么慈善和恶毒之分,只有生命的苍凉和痛苦。

4. 无为而治:为了避免无谓的争斗和混乱,我们应该在有必要的时候采取行动,但却不能过度干涉。

5.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的道理和行为是不需要通过言语和外表来宣传的,它应该体现在内在的本质上。

6. 功成而弗居,不果而弗过:人应该遵循中庸之道,既不为功成而居,也不沉溺于失败之中。

7. 欲速则不达:如果人们过于急躁,想要迅速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则很可能会走入歧途。

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满足自己拥有的且知道停止于哪里是不会有遭遇危险的。

9. 深远的学问无穷极:只要一个人能够保持谦虚、专心和自我反省的状态,就能够一直不断地进步。

10.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道德经的根本宗旨是关注整个社会的幸福和稳定,而不是个人的利益和私欲。

这十大名言体现了道德经的思想精华和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它们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道德经里最精典的句子

道德经里最精典的句子

道德经里最精典的句子
《道德经》中有很多经典的句子,以下列举一些:
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6.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7.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8.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9.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10.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以上是《道德经》中的一些经典句子,这些句子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对于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道尽人生真谛,值得一读再读终生体悟

《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道尽人生真谛,值得一读再读终生体悟

《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道尽人生真谛,值得一读再读终生体悟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老子道德经经典句子

老子道德经经典句子

老子道德经经典句子导读: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5、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6、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

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9、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0、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12、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1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4、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5、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6、慎始如终,则无败事。

1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1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20、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23、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2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6、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

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最经典的句子导读:本文是关于道德经最经典的句子,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2、静能制动。

沉能制浮。

宽能制褊。

缓能制急。

3、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恒也。

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0、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1、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12、治大国,若烹小鲜。

1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质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1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5、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16、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17、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1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3、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疏。

24、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2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27、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安可以为善?28、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9、吾心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0、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3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3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35、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6、有,是万物之所始;无,是万物之所母。

37、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8、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9、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41、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42、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3、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44、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4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6、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47、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

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48、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⒃。

我愚人之心也哉⒄!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49、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0、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5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52、子不如父,留之何用。

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53、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5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5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5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58、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60、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61、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

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

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6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63、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

64、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为而不争。

6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6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6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68、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69、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70、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7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7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7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4、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

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7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7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7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7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8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81、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82、清净为天下正。

8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8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8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86、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87、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88、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89、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

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90、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1、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92、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9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精选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