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组成(一轮复习)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一轮复习资料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
2、大气的组成:地球变暖的原因:①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CO2,使大气中的CO2增加;②植被的破坏,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
3、垂直分层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Array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
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
这就是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
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
二、大气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
2、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是有选择性的。
又由于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因此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是很少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7年,由46个国家签署此议定书。 1995年,有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的维 也纳保护臭氧层国际会议规定,将发达国 家停止使用氟氯烃的期限提前到2000年, 发展中国家则在2016年停止使用,2040年 淘汰。
使水维持液态
从太空看地球和月球
地球
月坑
小 行 星
太空中飘浮的小行星
“爱神”小行 星
坑深5km
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
碰撞的瞬间
美国亚利桑那陨石坑
加拿大曼尼古根的陨石坑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吸收
反射
散射
削 弱 作 用
能够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只剩下47%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
19% 34%
47%
作业
练习册 专题八
四、解读臭氧
•臭氧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略带淡蓝 色的气体。 •在平流层中含有臭氧的比例约为90%。
•臭氧是地球表面生物免遭紫外线伤害的
保护者,可吸收约99%的紫外线。
1、臭氧洞的分布范围
南极、北极、我国青藏高原上空。
2000年,南极上空的臭氧洞面积
创纪录达2800万平方公里,相当 于4个澳大利亚。
大气逆 辐射
地面辐射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①太阳高度角(纬度)
②大气层的厚度(海拔)和透明度(气候)
127℃
-183℃
28℃
24℃
没有大气的月球
有大气的地球
火星上的河床
火星上的溪谷
教学小结: Nhomakorabea1 .这节课要知道组成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 用;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以及太阳辐射 的影响因素; 2 .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 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学会用气温的垂直分布图,说明大气垂直分 层结构,气温垂直变化,以及对流层、平流层 的主要特点; 4.能运用本节课相关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地球的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氮气(N₂):氮气占据大气的主要部分,约占总体积的
78%,起到稳定大气压强的作用。
2.氧气(O₂):氧气是生命维持的必需气体,占据大气的约
21%。
3.水蒸气(H₂O):水蒸气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含量在不同地点和时间有很大的变化,通常占据大气的
0-4%。
4.氩气(Ar):氩气占据大气中的约0.93%,它主要是一个惰
性气体,不参与生命活动。
5.二氧化碳(CO₂):二氧化碳含量较低,但在近年来因人类
活动的影响而逐渐增加,目前占据大气中的约0.04%。
此外,还有其他气体和痕量气体,如氢气(H₂)、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₂)、臭氧(O₃)、甲烷(CH₄)、氟气(F₂)、氯气(Cl₂)等,它们的含量较低,但在大气化学和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气体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大气层,它们在大气循环、气候系统、空气质量和生物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气层的组成

大气层的组成地球的大气层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包含了主要的氮气、氧气和小量的其他气体。
这些气体在大气层中形成了一个密度较高的气体包围层,起到了保护地球的作用,并且对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大气层的组成进行详细介绍。
1. 氮气(N2)氮气是大气层的主要成分,占据了大约78%的比例。
氮气的分子结构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它在大气层中的存在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元素。
2. 氧气(O2)氧气是大气层的第二主要成分,占据了大约21%的比例。
氧气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
动物通过呼吸吸入氧气,以进行能量产生和细胞功能的维持。
同时,氧气也是燃烧的必需元素,为火焰提供燃料供给。
3. 水蒸气(H2O)水蒸气是大气层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含量可以根据地点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水蒸气在地球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蒸发、降水和蒸发再循环的过程,调节着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
4. 氩气(Ar)氩气是大气层中的第三主要成分,占据了约0.93%的比例。
它是一种稳定的惰性气体,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氩气主要源于地壳和海洋的气体交换,对大气层的稳定性和保护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5.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相对较低,占据了大约0.04%的比例。
尽管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却对地球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能够吸收地球表面的热量,并形成温室效应。
近年来,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突出。
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成分外,大气层中还包含了一些微量气体和杂质,如氦、氖、甲烷、臭氧、氮氧化物等。
其中,臭氧在大气层中的特定层(平流层)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减少对生物体的伤害。
总结起来,大气层的组成主要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氩气和二氧化碳等重要气体。
这些气体的存在和比例维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同时也对地球上的生物体和气候产生着重要影响。
演示文稿7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2000.04.30.
全球一氧化碳 污染图
2000.10.30.
南美和非洲旱 季林木燃烧而 产生
机动车尾气污染
电厂排污
贵州安顺煤电厂
氟中毒
贵州因燃煤导致氟中毒 的人口达1900万,占贵 州总人口的一半。当地 煤氟含量达 598mg/kg。 氟中毒从20世纪70年代 开始发生,受害者出现 牙齿变黄变黑、腿呈 X 形或 O形、躬腰背驼、 下肢瘫痪、手臂只能弯 不能伸等等症状。
地面
大气
大气逆辐射
1. 大气系统---外空: 16+3- (64)= - 45 2. 大气系统---地面系统: 138 - (93) = 45 1. 地面系统的平衡 (93+55)-(114+7+23+4 )= 0 2.大气系统的平衡 (114-6+7+23+16+3)-(157)=0 3.太空的能量平衡 6+64+6+20+4-100 = 0
分子量 28.02 32.00 39.94 44.00 48.00 16.04 18
地球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是由氮和氧组成,他们共占 大气体积的99%,其中,氮占大气体积的78%,氧占21%。此外还 有氢、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等,他们的气体含量极少, 其总和约占大气体积的1%。
1. 不可变成气体成分(或称主要成分):主要指氮、 氧、氩三种气体。这几种气体成分之间维持固定 的比例,基本上不随时间、空间而变化。 2. 易变气体成分:以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为主, 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均有较大的时空变化,其中 变化最大的是水汽。易变气体对地气系统热量的 收支、大气温度的垂直结构及人类有着明显的影 响。
大气层的组成及作用

大气层的组成及作用大气层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它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氦气、氖气、氪气等稀有气体。
这些气体在大气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护地球免受宇宙空间的辐射和小行星的撞击,同时也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气层的组成及其作用。
一、大气层的组成1. 氮气(N2):氮气是大气层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占据大约78%的比例。
氮气在大气层中起着稀释氧气的作用,保持了大气层的稳定性。
2. 氧气(O2):氧气是生物生存的必需气体,它占据大气层中约21%的比例。
氧气通过呼吸作用,为动植物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
3. 氩气(Ar):氩气是大气层中的稀有气体之一,占据大约0.93%的比例。
氩气在大气层中起着稳定大气压力的作用。
4.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大气层中的重要气体之一,占据大约0.04%的比例。
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维持了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5. 水蒸气(H2O):水蒸气是大气层中含量波动较大的气体,它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6. 氦气(He)、氖气(Ne)、氪气(Kr)等稀有气体:这些稀有气体虽然含量很少,但它们在大气层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如维持大气层的稳定性和保护地球免受宇宙射线的侵害。
二、大气层的作用1. 保护地球免受宇宙空间的辐射: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辐射的危害。
2. 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的撞击:大气层中的气体能够减缓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的速度,使其在大气层中燃烧或破裂,减少对地球表面的撞击破坏。
3. 维持地球的温度: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能够吸收地球表面的热量,形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生物生存。
4. 促进大气循环:大气层中的气体通过对流、辐射和传导等方式,形成大气循环,使地球上的气候得以平衡和变化,为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1 对流层
➢ 对流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 ➢ 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主要是空气吸收地面发出的长
波辐射,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后热量再向高处传递。 ➢ 对流层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大气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大。
2020/6/15
中国民航大学 空管学院
第一章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节 大气组成 第二节 大气结构 第三节 空气状态方程 第四节 标准大气
地球大气
地球表面的外层是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空气,受地球重 力作用,围绕地球占有一定的空间,称为地球大气,简称大 气 (Atmosphere)。
大气不停地运动,不断地变化,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天气 (Weather)现象。
对流层三大重要特对征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
气温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具有强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 各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因为大气不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但地 面能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并放出长波辐 射,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低层和空通气过由对于流从、地湍面流得等到方热式量从使地之面受吸热收上热升, 高层量气冷才象空能要气升素下温水沉,平,因分从而布而越不造接均成近匀对地。流面层的内大存气在得强 烈的到由垂的于直热各混量地合越纬作多度用,和。造地热成表带对性地流质面层的温的差度气异高温,随地垂高面直 混合度上能升空到高空很而气高降在高低水度。平,方对向流上层具顶有高不度同高物;理极属地 地度面低性从温。,而度温产低、生,压各垂、种直湿天混等气合要过作素程用水和弱平天,分气对布变流不化层均。顶匀高,
T1
北Y 东X
二、大气垂直分层结构
大气层状结构:
对流层(Troposphere) 平流层/同温层(Stratosphere) 中间层(Mesosphere) 暖层/电离层(Thermosphere) 外逸层(Exosphere)
大气的气体组成成分

大气的气体组成成分一、引言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层,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了解大气的气体组成成分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大气的气体组成成分展开探讨。
二、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和氦气等气体组成,其比例和分布不均匀,以下是大气的主要气体组成成分:2.1 氮气(N2)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占据大气总体积的78.09%。
氮气在地球的生物圈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必需元素之一。
2.2 氧气(O2)氧气是人类呼吸所需的气体,占据大气总体积的20.95%。
氧气参与了生物体中的能量代谢,使得生物体能够进行呼吸作用,从而获得所需的能量。
2.3 氩气(Ar)氩气是大气中的稀有气体之一,占据大气总体积的0.93%。
氩气具有稳定性和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弧焊接、气体灭火等工业领域。
2.4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重要气体,占据大气总体积的0.04%。
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活动、燃烧和呼吸作用等,它是地球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地球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2.5 氦气(He)氦气是大气中的稀有气体之一,占据大气总体积的0.0005%。
氦气具有低密度和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气球、飞艇等浮空器的充填介质。
三、大气中的其他气体除了上述提到的主要气体组成成分外,大气中还存在其他气体,如水蒸气、乙烷、甲烷等。
这些气体的含量较低但在生物圈中起到重要作用。
3.1 水蒸气(H2O)水蒸气是大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气候和季节条件下含量不同,平均约占据大气总体积的0.25%。
水蒸气是地球上水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地球的水平衡和气候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3.2 乙烷(C2H6)乙烷是大气中的烃类气体之一,含量较低。
乙烷主要来自于天然气和生物质燃烧等,是温室气体之一,对于大气的温室效应有一定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想一想 在自然状态下,干洁空气各组成成分的比例会否变化?
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会否变化?如何变化?为什么?
干洁空气中各种气体所占比例基本不 变
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2.人类活动引起大气成分比例的变化
想一想:位于非洲中部的乞力马扎罗山, 被称为“赤道上的白雪公主”,即地处热 带,山顶却终年积雪,这是什么原因?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如何理解大气对 人类的作用?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大气?这将 带什么影响?
4、(1)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 人类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 加了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 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 浓度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
D
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
F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A
吸收长波辐射,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B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E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C
2、有关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BD )
A、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B、臭氧含量的最大值在22-27千米高空 C、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破坏大气 层中的臭氧 D、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一、大气的组成
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的大气中,都有些什么物质?
1. 组成成分及作用
大气组成
干 主要 N2
洁 成分 O2
空 气
次要 CO2
成分 O3
主要作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 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固体杂质
气气温温初变稳化后特升点热; 只空因气层运中动臭特氧点多; 水与平人流类动活天动气关好系 高空飞行很适合
对流旺盛近地面, 纬度不同厚度变; 高度增来温度减, 只因热源是地面;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
列表归纳
高度
温度 垂直变化 原因
大气运 与人类 动特点 的关系
对流层
平流层
练习巩固
1、下列是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递增;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低纬地区厚度大于高纬地区;
(2)氯氟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 剂、火箭推进剂等,到了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氯氟 烃的年消费量已达到100万吨。
(3)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排入 空气中的硫、氮等氧化物不断增加。
大气组成的这种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长沙县七中
彭迎锋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 层 大 气
平流层
对流层
大气共分为哪几层?
★对流层高度?各纬 度高度一样吗? ★气温随高度如何变 化?原因是什么? ★大气运动的特点是 什么?为什么? ★与人类关系怎样?
大气的垂直分层
电 离 层
高
层
大 气
上冷下热 高空对流
平流层
对流层
电离层能反射无 线电波,对无线 电通讯有重要作 用
3、有时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突然中断,这可能是( C )
A、对流层出现云、雨、雾、雪等天气 B、臭氧层的存在 C、电离层受到耀斑爆发的干扰 D、空气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运动所致
1、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 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
A、二氧化碳 B、水汽 C、臭氧 D、氮 E、氧 F、尘埃
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叙述是( C )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B、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