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项训练(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
高中化学专项训练(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

2020年01月22日xx 学校高中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2.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NaCl 溶于水电解CuCl 2溶液CH 3COOH 在水中电离H 2与Cl 2反应能量变化 NaCl Na ++Cl −CuCl 2Cu 2++2Cl −CH H 2(g)+Cl 2(g)2HCl(g)ΔH =−183kJ·mol −13.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6.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B.丁烷的球棍模型C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7.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8.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
高考化学高频热点2化学与STSE增分练含解析

高考化学含解析:高频热点二化学与STSE1.(2019·河北调研)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米、玉米、小麦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乙醇B.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C.测定氢氧化钠的熔点时,可以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石英坩埚中高温加热D.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仅利用物理方法可以获得NaCl、Br2和Mg解析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经酒化酶作用才能生成乙醇,故A项错;利用CO2制造全降解塑料,可有效减少环境中CO2,从而缓解温室效应,故B项正确;NaOH固体与石英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石英坩埚,故C项错误;海水中获得NaCl是通过物理方法,而Br2和Mg是通过化学方法获得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9·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在南海成功开采的可燃冰(CH4·n H2O)可能会带来酸雨等环境污染B.大量使用含丙烷、二甲醚等辅助成分的“空气清新剂”,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C.某些桶装水使用的劣质塑料桶常含有乙二醇(HOCH2—CH2OH),乙二醇不溶于水D.我国全面启动的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有关解析酸雨主要是由于硫、氮氧化物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可燃冰(CH4·n H2O)中只含C、H、O元素,所以不会带来酸雨等环境污染,故A项错误;二甲醚会在光照下分解产生甲醛等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故B项正确;1 mol乙二醇分子内含2 mol—OH,—OH属于亲水基,则乙二醇易溶于水,故C项错误;二氧化硅对光具有全反射,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可用于信号传输,所以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无关,与二氧化硅有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9·湖北四月高考调研)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猪肉炒熟可以杀死“非洲猪瘟”病毒B.“碳海绵”可用作处理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C.离子交换法可用于海水淡化D.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膜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解析D项,碳纤维膜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不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项错误。
高中化学《化学与STSE》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D.“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钛合金耐腐蚀,耐高压
7.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CO2+2H2O,C3H8+5O2→3CO2+ 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若要改用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B.在厨房里可用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D.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12.下列生活用品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A.尼龙绳B.宣纸C.毛笔D.棉手套
B.氧化铝熔点高、耐高温,氧化铝坩埚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
C.棉花、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即碳水化合物,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
D.加生石灰能消耗 ,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D错误;
答案选A。
2.C
【详解】A. 镁是活泼金属,在工业上采用电解其熔融盐的方法治炼,所以工业提取镁是将海水中的镁转化为氯化镁,再电解得到单质镁,A正确;
①使用_______能源。
②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1)人体缺少必须的微量元素会得病,如果体内缺铁就会导致___________(填“贫血”或骨 质疏松”);维生素C有重要功能,其化学特征是容易失去电子,是较强的___________(填“还原剂”或“氧化剂”)。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有机物组成、性质及分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合成纤维与纤维素、蛋白质等区别。宣纸、棉手套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毛笔的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只有尼龙绳主要成分为聚酯类合成纤维,据此进行解答。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点专项练5化学与STSE

热点专项练5化学与STSE1.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2和SO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2.(2022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脱硫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B.核酸检测是确认病毒类型的有效手段,核酸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野外被蚊虫叮咬,可在伤口处涂抹肥皂水来减轻痛痒D.天然气、沼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均可设计成燃料电池实现能量转化4.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颠覆性技术有助于未来实现“碳中和”B.我国率先研制了预防新冠病毒的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利用了蛋白质变性原理C.“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腔体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地沟油变废为宝是实现资源再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地沟油和石蜡油的化学成分相同5.化学可以改善环境、造福人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污染B.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C.“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北京冬奥会采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比传统制冷更加节能环保6.(2023广西名校联考)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均对氮的循环产生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B.汽车尾气中的NO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D.亚硝酸钠可用于肉制品的生产,不仅可以防腐还可以保护其颜色7.(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高考化学选择题化学与生活专题练习(带答案)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训练---化学与生活1. 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矾常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B. 将矿物燃料脱硫脱硝可有效防止温室效应C. 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 煤的液化、海带中提碘、焰色反应、核裂变等都涉及化学变化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 )A.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C. 乙醇和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D.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3.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PM2.5(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10−6m 的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溶胶 B. 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自来水厂可用Cl 2和绿矾(FeSO 4⋅7H 2O)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 D. 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以防止食物变潮及氧化变质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以防止食物变潮及氧化变质4. 化学与生活、生产、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4C 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 14C 和 12C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C. 高纯度的SiO 2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 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的催化重整和煤的干馏5.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丹砂(HgS 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描述的是可逆反应B.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C.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 “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港珠澳大桥设计建造时采用了外接铝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 NaHCO 3、Al(OH)3都可用作抗胃酸药物C. 处理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再用酸除去D. 聚乙炔掺入单质碘形成的导电高分子材料有固定的熔点7. 下列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芒硝晶体(Na 2SO 4⋅10H 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夜里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B. 将植物的秸秆、枝叶、杂草和人畜粪便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富氧条件下,经过缓慢、复杂、充分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沼气,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C.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草帽辫等。
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基础卷)(解析版)

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基础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 (2021·辽宁省大连市·月考试卷)《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中指出:有硇水者,翦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
下列有关“硇水”(硝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 “硇水”能溶解所有金属B. “硇水”易挥发、不稳定C. “硇水”的pH<7D. “硇水”的溶质是强电解质【答案】A【解析】A.硝酸溶液不能溶解金、铂,故A错误;B.“硇水”(硝酸),易挥发、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故B正确;C.“硝酸溶液显酸性,常温下的pH<7 ,故C正确;D.“硇水”的溶质硝酸为化合物,溶于水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故D正确。
2. (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单元测试)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明矾在水中生成的胶体有吸附性,因此常用明矾对水进行消毒B.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 氨气很容易液化,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D.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单质【答案】C【解析】A.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净水,起到净水的作用,没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杀菌消毒,故A错误;B.汽油中不含氮元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高温放电条件下生成的,故B错误;C.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D.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不是碘单质,故D错误。
押题1 化学与STSE(20题)-2023年高考化学终极押题预测300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押题一化学与STSE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该过程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B.飞机上所用的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合成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C.工业上,采用雾化技术燃煤的目的是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减少SO2的排放D.“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生物柴油,从而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答案】C【详解】A.以CO2为原料,合成出淀粉,碳元素化合价变化肯定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由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合成的材料,是具有增强作用的复合材料,故B正确;C.工业上,采用雾化技术燃煤的目的是扩大接触面积,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但不能减少SO2的排放,故C错误;D.“地沟油"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对人体健康有害,不能食用,经皂化反应后可用来制肥皂,经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可制取生物柴油,从而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变废为宝,故D正确;故选C。
2.化学与社会、环境、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遗油纸伞伞面涂刷桐油,桐油的成分是烃B.CO2排放量的增加将促进海洋珊瑚的疯长C.PM2.5在空气中所形成的分散系稳定性弱于云雾D.服饮葡萄糖口服液可迅速补充人体发烧损失的电解质【答案】C【详解】A.桐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肪酸甘油三酯,不是烃类化合物,故A错误;B.CO2+H2O+CaCO3Ca(HCO3)2,CO2排放量的增加将影响珊瑚生存,故B错误;C.能形成胶体的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云雾属于胶体,具有介稳性,PM2.5中颗粒物的直径接近于2.5×10−6m,大于胶体直径,不能形成气溶胶,稳定性弱于胶体,故C正确;D.葡萄糖口服液是葡萄糖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抗原试剂盒提取管使用的PE材料具有高阻隔性与生物相容性B.北京冬奥会颁奖礼仪服装的内胆使用了有机高分子石墨烯发热材料C.在沙漠、戈壁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可有效推进“双碳”目标实现D.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展示色彩斑斓的奥运五环,应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答案】B【详解】A.PE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通用塑料,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耐化学性、电绝缘性等,具有高阻隔性与生物相容性,A正确;B.石墨烯发热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正确;C.大型风电光伏设备能生产大量电能,从而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效推进“双碳”目标实现,C正确;D.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展示色彩斑斓的奥运五环,应用了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的原理,D正确;故选B。
最新高中高三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化学与STSE考查(答案解析)

福建省【精品】高三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化学与STSE考查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能源、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吸水防止食品变质C.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D.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启发了屠呦呦采用低温提取青蒿素,该提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沟油不宜食用,但可以分馏提取汽油,做汽车的燃料B.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是因为发生了中和反应C.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再加酸溶液除去D.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发生了缓慢的加成反应3.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了很多标志性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天眼”的镜片材料为SiC,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蛟龙”号潜水器所使用的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C.北斗导航专用ASIC硬件结合国产处理器打造出一颗真正意义的“中国芯”,其主要成分为SiO2D.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保护法4.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的食盐水能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B.煤经过分馏和干馏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C.电镀厂的废水直接用来灌溉农田,可提高水的利用率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的不正确是()A.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B.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C.向汽油中添加乙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D.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6.下列关于化学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燃煤时鼓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B.利用汽车尾气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C.“煤改气”、“煤改电”等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D.工业废气排放之前必须回收处理以防污染大气7.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01月22日xx 学校高中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2.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NaCl 溶于水电解CuCl 2溶液CH 3COOH 在水中电离H 2与Cl 2反应能量变化 NaCl Na ++Cl −CuCl 2Cu 2++2Cl −CH H 2(g)+Cl 2(g)2HCl(g)ΔH =−183kJ·mol −13.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6.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B.丁烷的球棍模型C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7.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8.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Cl B.N2的结构式:N=NC.Na 的结构示意图:D.2H O的电子式:9.生活离不开化学。
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交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
下列成语与该金属有关的是( )A.衣紫腰银B.点石成金C.铜驼荆棘D.铁杵成针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C.FeCl3溶液可用于腐蚀印刷铜质线路板是因为Fe比Cu的金属性强D.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是因为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和水1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B.中国天眼传输信息用的光纤材料是硅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一致D.港珠澳大桥用到的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性能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水解B.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10-6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C.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中毒,利用了维生素C的酸性D.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源自汽油中含氮化合物与氧气反应1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工程使用的部分材料如下表所示,其中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D. D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 A族,故A符合题意;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中银为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
2.答案:B解析:A.NaCl为强电解质,NaCl溶于水,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自发解离为Na+和Cl-,故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A不符合题意;B.电解氯化铜溶液,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得电子,发生电极反应为:Cu2++2e-=Cu,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失电子,发生电极反应为:2Cl-+2e-=Cl2,所以电解总反应为:Cu2++2Cl-Cu+Cl2,故B 符合题意;C.CH3COOH为弱电解质,溶于水部分电离,因此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反应H2(g)+Cl2(g)=2HCl(g)的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436kJ/mol+243kJ/mol=679kJ/mol),与形成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431kJ/mol×2=862kJ/mol)之差,即放热183kJ/mol,放热∆H为负值,所以H2(g)+Cl2(g)=2HCl(g) ΔH=-183kJ/mol,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3.答案:A解析:氧化铁是红色,不是青色,故A项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其原料是黏土,经过高温煅烧而成,故B项正确;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陶瓷是以天然的黏土以及矿物为主要原料混合、煅烧而成,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故C项正确;陶瓷制品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的优点,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4.答案:D解析:A项正确,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项正确,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项正确,蜡烛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项错误,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5.答案:C解析: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B、铝合金硬度大,可用于高铁建设,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 正确;答案选C 。
6.答案:A解析:A. HClO 中O 原子分别与H 原子和Cl 原子形成共价键,故其电子式为,故A 错误;B. 用小球和小棍表示的模型为球棍模型,故为丁烷的球棍模型,故B 正确;C. 乙烯中C 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故其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 正确;D.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则表示为146C ,故D 正确。
故选:A 。
7.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一定存在物质种类的改变。
A 、B 、C 三项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化学变化,而D 中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只是物质分离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8.答案:D解析: 本题涉及原子的表示、分子的结构式、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子 的电子式等知识,通过对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考查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以一个化学方程式为信息引出几种常见微粒,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A 项,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应表示为3517Cl ,错误;B 项,氮原子最外 层为5个电子,2N 的结构式为N N ,错误;C 项,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D 项,依据H 、O 原子的锻外层电子数可知该项正确9.答案:A解析: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人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由此判断该金属是银,表面会逐渐变黑是因为生成了Ag 2S 。
银器放在铝制容器中,由于铝的活泼性强于银,故铝为负极,失电子,银为正极,银表面的Ag 2S 得电子,析出单质银衣紫腰银涉及金属银,故A 正确;点石成金涉及金属金,故B 错误; 铜驼荆棘涉及金属铜,故C 错误;铁杵成针涉及金属铁,故D 错误 10.答案:A解析:A.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为歧化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 错误;B.3FeCl 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是因为3FeCl 能与铜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 错误;C.23Al O 作耐火材料是因为氧化铝熔点高,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原理是23Na CO 溶液水解显碱性,故D 错误; 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A.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为歧化反应;B.根据三价铁离子的强氧化性结合置换反应解答;C.耐火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熔点;D.纯碱为碳酸钠.11.答案:B解析:A选项考金属的电化学防护措施——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中光纤材料应为二氧化硅。
C、D正确。
12.答案:B解析:A.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B.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2.5μm=2.5×10-6m,B正确;C.利用的是维生素C的还原性,C错误;D.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产生源自氮气与氧气高温化合,故D错误。
13.答案:C解析:A.混凝土是水泥、沙子的混合物,是无机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钨合金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故B错误;C.聚氨酯,是有机高分子,故C正确;D.硅是非金属单质,不是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