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H9亚型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

合集下载

实例探讨H9亚型禽流感在雏鸡和青年鸡群的流行情况

实例探讨H9亚型禽流感在雏鸡和青年鸡群的流行情况

实例探讨H9亚型禽流感在雏鸡和青年鸡群的流行情况2021年2月份至今,在山东、广东、辽宁、浙江等地的一些白羽肉鸡、三黄鸡和15-70日龄的商品蛋鸡流行某种以咳嗽、呼噜、怪叫和张口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为观察此病的流行特征,开展此项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病例分布状况我们共调查有类似皮疹的总计病例352批(场),各省市病例喉鳍数量及发病鸡群初发日龄分布情况见表1.表1被调查病例分布情况实例探讨H9亚型禽流感在雏鸡和青年鸡群的流行情况二、主要流行特点1、季节性明显:2021年11月,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的鸡群发病率迅速增加,12月份该病在聊城的发病率达到高峰;1月份广东、浙江、广西、江西等地的茶陵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2、在已调查的鸡场中,90%的鸡群都胰岛过禽流感(H9)油苗,免疫不同公司的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二联油苗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别较大,但都不能完全阻止该病的发生。

3、传播速度、发病程度和死淘率与管理饲养运营管理密切相关;管理好的鸡场,发病率较低,发病日龄推迟,死淘率较低。

有些行政管理不好的鸡场在25日龄不得不提前淘汰。

4、抗生素治疗无效。

三、临床症状1、病鸡主要整体表现以咳嗽、呼噜、喷嚏、张口呼吸,怪叫为主的呼吸道症状;病鸡精神不振,头插翅膀下,拉黄白色粪便,采食量下降波幅可达10-20%。

一般病程为10-15天。

死亡率较高达10-20%。

2、白羽肉鸡的恶劣临床表现较为严重,大群表现采食、饮水废绝,精神萎靡,部分鸡群不得不提前出栏。

3、商品蛋雏鸡和商品蛋中鸡的症状较轻,以呼吸道为主,猎捕饮水变化不大,病程长达1个月左右。

四、病理变化1、瘤果肉鸡和三黄鸡:病鸡气管充出血,内有血痰,干酪物或黄白色粘液,主要集中在气管中下段;支气管充出血,内有干酪物堵塞;部分鸡腺胃肿胀,腺胃乳头出血。

2、商品蛋鸡青年尿道鸡鼻腔黏膜潮红,内有脓性分泌物;气管内有分泌物。

五、治疗方案一般发病初期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白羽肉鸡的治疗效果较差;卡那霉素2-5万单位/只,大群饮水;饲料中添加万分之二的氨茶碱或在饮水中加万分之五的去除氯化铵;安乃近1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5天;或者直接使用东东工作室的抗病毒2号,4天之后受到失望效果。

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动态及其防制策略

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动态及其防制策略

盖, 包括血凝素 ( HA)和 神 经 氨 酸 酶 ( NA)两 种 不 同形 状 的 表 面钉 状 物 , 病 毒 囊 膜 内有 螺 旋 形 核 衣 壳 。AI V 属 于单 股 负 链 RNA 病 毒 , 其 基 因组 由 8股 R NA 节 段 构 成 , 分 别 编 码 不 同蛋 白 。病 毒 的 基 因 组 极 易 发 生 变 异 , 其 中 以 编码 HA 的 基 因突变率最高 , 其次为 N A 基 因 。不 同 的 HA 和 NA 之 间 可 能发生 不同形式的随机组合 , 从 而 构 成 许 多 不 同亚 型 。 多 数 亚 型属 非 致 病性 或 低 致 病 性 。AI V 所 有 毒 株 均 对 热 比较 敏 感, 抵抗力 弱 , 5 6℃ 加 热 3 0 mi n 、 6 0℃ 加 热 1 0 mi n , 6 5 ~
后, 陆 续 有 多 个 研 究 单 位 分 离 到病 毒 。如 1 9 9 6  ̄1 9 9 8年 , 唐 秀 英 等 从 发 病 的 鸡 群 和 鸭 鹅 中分 离 到 了 H9 N2病 毒 。 1 9 9 8
年 我 国多 个 地 区发 生 了 以 H9 N2为 主要 亚 型 的 禽 流 感 , 主 要
对 H9 N2 A l V 的 研 究 工 作 也 非 常 重 要 。 为 了 阐述 H9 N2亚 型 禽 流 感 的流 行 动 态 及 其 防 制 策 略 , 本 文分 别从病 原学 、 流
1 . 2 H9 N2 流行 病 学
我国自1 9 9 2年 陈 伯 伦 等 。 从 鸡 体 分 离 到 了 H9 N2病 毒
7 O℃ 加 热 5 mi n即丧 失 活性 。 常用 消 毒 药 如 漂 白粉 、 福 尔 马 林、 碘剂, 脂 溶 性速 破 坏 其

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趋势与防控措施

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趋势与防控措施

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趋势与防控措施
郝翠霞;张良;秦帅
【期刊名称】《今日畜牧兽医》
【年(卷),期】2022(38)11
【摘要】H9N2亚型禽流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烈性传染病,对家禽养殖业和水禽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发生H9N2亚型禽流感,一直流行至今。

目前我国使用H9N2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该病进行预防,免疫效果良好,单是由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存在变异的因素,从而导致我国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呈温和性和隐性感染趋势流行,这给我们在养殖中预防H9N2亚型禽流感的发生增加难度。

本文通过对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趋势、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鉴别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为今后预防H9N2亚型禽流感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郝翠霞;张良;秦帅
【作者单位】永年区农业农村局;邯郸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邯郸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
【相关文献】
1.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动态与综合防控
2.H7亚型禽流感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3.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4.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状况及防控
5.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情况与防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禽流感的流行动向及综合防控

禽流感的流行动向及综合防控

禽病专家谈防控H9禽流感的流行动向及综合防控H9禽流感目前成为不得不重视的病毒病之一,其实流感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并不强.病毒在加热、极端的PH值、非等渗条件和干燥条件下均可失活,因此,只要加强管理和预防观念,是司以预防H9的发生的。

一、发生特点(一)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持续存在1进行疫苗免疫是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持续存在的原因之一。

2该病毒确多个分支病毒同时存在。

2010年以前,H9N2毒株单一.主要集中在第1分支;2010年冬季以后,毒株呈现出明显的变异,且多种变异毒株同时存在.比如广西、湖北、福建都是两种以上分支的病毒共存.广西尤为复杂,在一定时间内几乎有3种分支病毒同时存在,3由于毒株之间的重组.使HgN2的变异更加复杂。

(二)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区域在不断大。

1.201l年以前.H9N2主要在湖北浙江等地区流行;.2010年冬季以后流行区域大到广东、广西,福建、云贵、西南、安徽等地.尤其是广东、湖北地区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2通过对毒株变异规律的检测也表明,个别分支的病毒都是从一个地区逐渐流入另一个地区的.而对于养鸡企业较多的广西.几乎共存着当时所有的流行毒株。

3病鸡流动是H9N2流行和不断扩散的原因之一。

(三)对商品肉鸡的危害大1 H9N2禽流感病毒对商品肉鸡的危害远远高于种鸡.这主要是因为H9N2发病主要集中在20-30日龄,这个日龄段的鸡群抗体水平较低,即使进行疫苗免疫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免疫状态,而对于大鸡,抗体水平较高.机体本身抵抗力也较强.感染的几率较小,即使感染,危害也相对较轻,基本是一过性.H9N2对产蛋的影响比起HONI也是很轻微的。

2 H9N2对肉鸡的危害较大.因为其传播迅速.几乎是鸡传染病中流行速度最快的疫病,另外.肉鸡饲养密度远高于种鸡.对肉鸡影响面积也较广,同时发病后期极易继发大肠杆菌病,对肉鸡上市率.次品率的影响都远高于种鸡。

所以说,种鸡要特别关注H5和新城疫.而肉鸡则要特别关注H9N2。

禽流感H9亚型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

禽流感H9亚型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

HA基因变异是病毒发生抗原变异的主要原因。 HA上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是影响AIV毒力的可能因 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A突变导致邻近血 凝素(HA)链的裂解位点上的碱性氨基酸成为优势 氨基酸,后者与毒力的增强有关,从而不可避免 的演变成为高致病性的毒株。HA受体结合位点的 氨基酸可以影响受体结合特性,从而改变其对病 毒与细胞的亲和力及宿主范围。这可能是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毒力变异和感染谱不断扩大的真 正原因。
通过蛋白质生化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证明HA 切割位点的结构是影响AIV致病性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发现HA切割位点的结构是影响其切割性 的主要原因,包括位点处插入有多个碱性氨基酸, 切割位点插入细胞的多肽序列,还有切割位点附 近糖基化位点的丢失等,都能使HA对蛋白酶切割 的敏感性增强,从而使病毒的致病力提高 (Webster等,1972)。
(1)中度致病力:主要由MP AIV H9亚型在伴随有其 它病原的感染时引起的,死亡率变化范围较大 (5%~97%),高致死率主要出现在肉仔鸡、青年 鸡、产蛋鸡或严重应激的鸡,蛋鸡易发生在产蛋 高峰,产蛋下降明显。产蛋下降的幅度与免疫情 况有关,没有注射疫苗的鸡群,产蛋下降30%, 甚至更高;注射过疫苗的鸡群,产蛋下降 10~30%。损伤主要发生在呼吸道、生殖道、肾 或胰腺,可能同时并发有细菌感染,细菌分泌的 蛋白酶裂解了MP AIV H9亚型的HA蛋白。
禽流感灭活疫苗(H9亚型,SD696株) 鸡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 株+N28株+SD696株)(即新双流) 禽流感(H5N2+H9N2)二价灭活疫苗(N28株 +SD696株)
维科生物
1、来源:ss株1994年分离



H9亚型禽流感的防治

H9亚型禽流感的防治

防止办法


坚持预防为主的防病策略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毒传 入,不接触水禽。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H9亚型禽流感疫苗现在有单苗和联苗 (H5+H9),灭活疫苗。
建议免疫程序:

3—4周 7—8周 20周 38周
H9油苗 肌肉注射 H9油苗 肌肉注射 H9油苗 肌肉注射 H9油苗 肌肉注射
病理变化

鸡冠和肉垂增厚,肿胀处中间有黄色粘 液或干酪样物,呈夹馅状,眼结膜炎, 鼻窦炎,喉头淤血水肿,气管充血有分 泌物,气囊增厚,心冠脂肪有小出血点, 腺胃水肿充血,肠粘膜水肿出血,肝、 肾肿大,卵泡畸形,卵巢萎缩等。
诊断

本病因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因此不易做出确实诊断。只能根据临床 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流行病学特点,做出 初步诊断,进一步需做病原学或血清学 检测才能确诊。
0.5ml/只 0.5ml/只 0.5ml/只 0.5ml/只

欢迎各位光临哈药集团生物疫苗 有限公司参观指导!

谢 谢 !H9亚型禽流感的来自治李叔伟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原: 哈药集团.黑龙江省生物制品 一厂)

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亚型,急性爆发, 损失惨重。低致病性禽流感H9亚型发生 迟缓,潜在性发生,也造成一定损失。
低致病性禽流感H9亚型的流行 特点:

流行广泛,危害持久,难以控制。 病毒类型是H9N2亚型,由于环境的污染 严重,病毒的广泛存在,因此根除十分 困难。
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或无任何 症状。随后出现轻微咳嗽,流鼻汁,鼻 窦肿胀,呼吸困难,采食量减少,产蛋 下降15%~30%,出现软壳蛋,无壳蛋, 褪色蛋增多。持续1~5周后逐步回升,但 恢复不到原来水平。种蛋受精率下降 20%左右,胚胎早死率增多,或出壳无 力,毛蛋增多,影响孵化率。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的研究进展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的研究进展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的研究进展1. H9亚型禽流感病毒简介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是一种常见的禽流感病毒,广泛存在于鸡、鸭、鹅等禽类中。

该病毒对家禽的感染具有高度传染性,且对人类具有一定的潜在传染性。

近年来,H9N2病毒发生了多次变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的最新研究进展。

2.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的临床表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引起了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呼吸道炎症、消化道异常等。

在人类中,该病毒引起了轻度呼吸道感染,并偶尔导致重度肺部损伤和死亡。

近年来发现的新变异株显示出更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

3.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变异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变异是其变异的重要基础。

研究发现,H9N2病毒的表面糖蛋白HA和NA基因发生了多次变异,导致了病毒的抗原性和传染性的改变。

此外,H9N2病毒内部基因片段的重组和变异也是其变异的重要原因。

4.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与其他流感病毒亚型间的基因交换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与其他流感病毒亚型之间存在着广泛而频繁的基因交换。

这种交换导致了新流行株的出现,增加了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的风险。

近年来发现H9N2与H7N9、H5N1等高致死性禽流感病毒亚型之间存在着多次基因交换事件。

5.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抗药物耐药性近年来,一些H9N2亚型禽流感株对抗药物出现耐药性。

这种耐药性不仅增加了治愈该类感染的难度,也增加了人类治愈其他高致死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难度。

因此,研发新的抗病毒药物对于控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至关重要。

6.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途径在家禽间传播。

然而,近年来发现该病毒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在家禽间和人类间传播。

这种多种传播途径增加了该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7.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对防控措施的影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增加了防控该类疾病的难度。

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几 年我 国人 感 染发 病或 死亡 的病 例不 断 出现 和增
多, 引起 了 H 9 N 对 公共 卫生 威胁 的重视 [ 3 J 。 自上 世 纪 9 0年 代 中期 以来 . 人 们 逐 渐 认 识 到 水禽 , 特别 是 鸭 , 已 经 成 为 禽 流 感 病 毒 的 高 度 易 感
出病毒 , 气 溶胶 是其 非常 重要 的传 播方 式I 2 】 。 随着 H 9 N 亚 型禽 流 感病 毒 的不 断进 化 , 其 传 染 源愈 来愈 多 , 感 染谱 也逐 渐 扩大 , 不 仅 能 感 染 禽 类, 也 能感 染猫 、 狗、 猪甚 至 人等 多种 哺乳 动物 。 近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1 1 — 0 7
1 9 9 4 年 陈伯 伦 等在 我 国南 方鸡 群 监测 中首次
分 离到 H 亚型 低致 病性 禽 流感 病 毒 , 这 是 中 国 大 陆最 早 关 于发 生 H 9 N 亚型 禽 流感 的 报道 , 该 毒 株
被命名 C K/ B e i J i n g / 1 / 9 4 。1 9 9 6 ~ 2 0 0 1年 从 华 东 地 区
禽 流感 ( A v i a n I n l ̄ z f a . A I ) 又 称 真性 鸡 瘟 或
欧洲鸡 瘟 , 是 由正粘 病 毒科 、 流 感 病 毒 属 A 型 流 感 病 毒 引起 的 一种 急性 、 败 血 性传 染病 . 几 乎 所 有 野 生 及 家 养 禽 类 均 可 感 染 。 根 据 禽 流 感 致 病 性 的 不 同 ,可 以 将 禽 流 感 分 为 高 致 病 性 禽 流 感 和 低 致 病
发 病鸡 群 中分 离 到 多株 H 9 N 亚 型 禽 流 感 病 毒 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流感灭活疫苗(H9亚型,SD696株) 鸡新城疫、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 株+N28株+SD696株)(即新双流) 禽流感(H5N2+H9N2)二价灭活疫苗(N28株 +SD696株)
维科生物
1、来源:ss株1994年分离




A/Chicken/Guangdong/SS/94 (H9N2)
(1)中度致病力:主要由MP AIV H9亚型在伴随有其 它病原的感染时引起的,死亡率变化范围较大 (5%~97%),高致死率主要出现在肉仔鸡、青年 鸡、产蛋鸡或严重应激的鸡,蛋鸡易发生在产蛋 高峰,产蛋下降明显。产蛋下降的幅度与免疫情 况有关,没有注射疫苗的鸡群,产蛋下降30%, 甚至更高;注射过疫苗的鸡群,产蛋下降 10~30%。损伤主要发生在呼吸道、生殖道、肾 或胰腺,可能同时并发有细菌感染,细菌分泌的 蛋白酶裂解了MP AIV H9亚型的HA蛋白。
90%
75%
30%
15%
低致病性流感H9N2 +大肠杆菌3 大肠杆菌3
低致病性流感H9N2 +大肠杆菌4 大肠杆菌4
100%
73%
30%
20%
95%
50%
50%
25%
要特别注意的是: HA----------HA1+HA2
类胰蛋白酶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加强饲养管理
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包括科学的饲养管理 方式,根据禽的品种和日龄,选择合适的饲喂方 式,饲喂适宜的全价饲料,给予适宜的饲喂量, 避免营养不足,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禽群日常的 管理,如饲喂、清粪、清扫、消毒、转群、免疫 注射等操作要尽量减少对禽群的刺激,避免应激 的发生及诱发疾病。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要注意 禽舍的通风换气和禽群的饲养密度。
③中间宿主—猪:猪既可以感染禽流感,又可以感 染人流感,成为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大大增加流 感病毒抗原转换的频率。
3、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分析
AIV的致病力是各基因产物共同作用的结果,病 毒表面的糖蛋白与被感染细胞的受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是病毒致病性的基础,HA在其中起着最为重 要的作用;HA能否被裂解为HA1和HA2是AIV 能否感染细胞的先决条件。
通过蛋白质生化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证明HA 切割位点的结构是影响AIV致病性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发现HA切割位点的结构是影响其切割性 的主要原因,包括位点处插入有多个碱性氨基酸, 切割位点插入细胞的多肽序列,还有切割位点附 近糖基化位点的丢失等,都能使HA对蛋白酶切割 的敏感性增强,从而使病毒的致病力提高 (Webster等,1972)。
禽流感病毒(H9亚型,SS株)灭活疫苗
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禽流感病毒 洛阳普莱
(H9亚型,HL株)二联灭活疫苗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 信得科技
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M41株+HL株)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 禽流感H9亚型四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 +M41株+AV127株+HL株)
0% 1
尚未发病鸡群HI抗体分布
HI抗体(log2)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发病一周的鸡群
2
3
4
5
6
7
8
9
10
11
HI抗体(Lo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病后二周以上鸡群
HI抗体(log2)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图 发病前后肉仔鸡群HI抗体个体分布比较
15
HI抗体值
10
5
0
0
1
2
3 3.5 4
6
8
10 免后月数
2、禽流感病毒的变异机制
AIV的基因组有8个分节段的RNA组成,极易发 生变异。Nakajima(2003)阐述了流感病毒的变 异机理,认为其变异涉及到分子水平的抗原漂移 (drift)和抗原转换(shift)。
(1)抗原漂移(Drift):是由HA和NA基因上的点突 变引起的,它导致编码蛋白发生小范围的抗原改 变,免疫压力在抗原变异的选择方面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HA基因变异是病毒发生抗原变异的主要原因。 HA上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是影响AIV毒力的可能因 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A突变导致邻近血 凝素(HA)链的裂解位点上的碱性氨基酸成为优势 氨基酸,后者与毒力的增强有关,从而不可避免 的演变成为高致病性的毒株。HA受体结合位点的 氨基酸可以影响受体结合特性,从而改变其对病 毒与细胞的亲和力及宿主范围。这可能是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毒力变异和感染谱不断扩大的真 正原因。
(2)抗原转换(Shift):是由感染同一个细胞的两个流 感病毒之间发生基因片段的重排引起的,从而在 地方性流感流行的群体中获得具有新的HA和NA 抗原的流感病毒。
2009年发生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就是典型 的抗原转换结果。
2009年A型H1N1流感疫潮的基因源头
HA血球凝集素
猪(H1)
北美
20%
10%
0%
1
2
3
发病15天的鸡群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HI抗体(log2)
➢ PCR诊断及病毒分离鉴定是确诊的主 要手段。
6、H9亚型禽流感的防控策略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就是要建立健全各 种防疫与消毒制度和设施,采取综合性的防疫措 施。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减蛋综合征、禽流感H9亚型 四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 +M41株+Z16株+Hp株)
上海海利 辽宁益康
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 上海海利 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 +WD株)
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 哈兽研 苗(H5N1 Re-1+H9N2 Re-2株)
2、支持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3、认知度:普遍评价良好,副反应
小,免疫效果好
1、来源:2001年从河南洛阳的临床 发病病例中分离到的HL株 2、国内首个获得批准的H9禽流感疫 苗株;完全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并获 国家发明专利 3、支持单位:自主研发 4、认知度:因其第一个和宣传力度 ,其认知度大,但2009年有所下降 。
①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的宿主范围广泛,在自然 条件下可以感染多种野鸟和家禽、家畜。目前, 从活禽市场上已分离到多株因HA或NA基因的抗 原转换而造成的变异的禽流感病毒,因此,活禽 市场大大增加了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可能性。
②候鸟迁徙:世界上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有3条经 过中国,而我国目前家禽饲养集约化程度低,几 乎没有家禽和野鸟的隔离措施,造成了迁徙水禽 传播给家养水禽,家养水禽又传播给商品鸡群的 循环感染模式,从而增加了禽流感病毒变异的机 率。
(2)H9N2亚型禽流感呈现出条件性致病的特性,发 病的日龄越来越小,发病的季节性越来越不明显;
(3)肉鸡H9N2亚型禽流感危害日益严重,蛋 鸡的温和性禽流感和隐性感染更为常见;
(4)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间存在差异,呈多 态性。
➢ H9亚型禽流感的临床多态性
虽然在实验室证实H9亚型禽流感只有一种致病型 即温和型致病型禽流感病毒(MP AIV),但自然感 染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这主要是受毒株、宿主 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野毒感染时从死亡模式、临 床症状和损伤情况可以将温和型流感H9亚型分为 3个临床症候群:
如宿主细胞内的特异性蛋白酶如类枯草杆菌碱性 蛋白酶,该酶很容易对H5和H7亚型HPAIV的 HA切割位点上一系列的碱性氨基酸进行切割,故 而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导致严重病症和高死亡率。
总的说来,如果HA易于被切割,则毒株具有较 高的致病性,反之,则致病力较低。因此,HA的 切割性是AIV毒力的决定因素。
4、H9N2禽流感病毒的流行动态
➢H9N2病毒对养禽业的危 害
1)1966年在美国从火鸡中分离到世界第一株H9N2病毒以来, H9N2病毒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广泛流行,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 巨大的经济损失。
2)我国,1994年陈伯伦等首次从鸡群中分离到H9N2病毒,1998 年秋短短2个月内H9N2病毒即席卷了大多数省份。据报道,目 前H9N2病毒仍是我国禽流感流行的主要亚型。
毒株特点分析
1、Hp株分离自河南濮阳的发病鸡群。 2、支持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王泽 霖教授 经国家流感中心鉴定的毒株; 特点:从28个毒株中筛选出来的,具有抗原谱 广,免疫原性佳,对当前流行毒株具有良好的 保护; 是国内厂家运用最多的毒株。
WD株于1998年分离自河北望都 支持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姜 北宇教授 产品刚上市,其认知度有待确认。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增强机体的特异性抵抗力。 流感灭活疫苗可以有效地阻止临床发病和死亡, 灭活单价或多价病毒疫苗配合佐剂能够诱导抗体 产生并减少免疫动物的发病和死亡,避免产蛋下 降;可以降低感染禽的带毒量,从而减少带毒和 散毒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频率较高, 建议使用标准株和当前最新流行毒株制备的疫苗, 能够取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禽流感H9亚型的流行现 状及控制策略
1、禽流感病毒概述
• 禽流感病毒 (AIV)在病毒 学分类上属于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 病毒;
• 典型的病毒粒子为有囊膜 的球形病毒, 病毒基因组 由8条独立的单股负链 RNA片段组成,共编码 10种蛋白;
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 目前已发现16种不同的HA 亚型和10种NA亚型A型流 感病毒,并且均能感染禽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