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学习课程:
-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包括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2. 临床实习:
-参与临床实习,接受临床指导,学习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技能,在实践中提升临床能力。

3. 科研训练:
-参与科研项目,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研究思维和实践能力,完成科研论文或学术成果。

4. 学术交流:
-参加学术会议、讲座和学术活动,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和研究动态,拓展学术视野。

5. 职业发展规划:
-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根据目标制定学习和实践计划。

6. 科研成果:
-发表科研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并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为将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7. 参与临床团队:
-与临床团队密切合作,学习团队合作精神和临床团队管理技能,提高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8. 继续教育:
-持续学习和不断提升自身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参加进修课程、学术讲座等,保持专业素养和竞争力。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具体计划还需要根据学校和导师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宽广的
临床知识面,能够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理论研究、重要问题的模拟研究和临
床诊疗实践等方面,能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有能力在科学研究、科学
技术管理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研究生。

二、培养内容
1.理论课程:临床医学理论、临床综合、临床技能、临床诊断、临床
医学经验、临床医学实践等;
2.实践课程: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研究方法、临床教学、临床病理学、临床医学技术、实验室医学、临床诊断技术等;
3.专业课程: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临床药学、临床免疫学、临床
病理学、临床内科学、临床外科学、临床预防医学、临床物理诊断等。

三、培养要求
1.要求研究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临床知识面;
2.要求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解决实际临床医学的重
大疑难问题,熟练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发现新知识的方法;
3.要求研究生能够掌握实验室医学的技术,能够客观、准确地记录和
分析实验结果,用准确的统计学方法识别和推理实验结果;
4.要求研究生具备较强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一、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掌握各项检查治疗技术,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或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4、具备查阅本专业文献的能力,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和综述等)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见各专业培养方案细则。

三、招生对象己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应届、往届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及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3年。

1、课程学习:入学后第一学年周末和晚上学习。

2、临床技能实践:(1)入学后第一学期开始进入临床轮转,临床轮转以二级学科为主,兼顾相关科室。

轮转时间9个月至1年半,其中内科轮转一年半、外科轮转一年、其他专业轮转9个月,轮转考核全部合格后进入本专业学科定向培养。

(2)本专业三级学科训练时间1年半至2年。

科室考核合格后,第六学期进行毕业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和论文答辩。

3、结合临床工作,完成一篇具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学位论文,通过答辩,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五、学习过程学分要求攻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15.0学分;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定。

必修课70分及格。

学位论文答辩前应修满27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8.0学分公共外语(英语) 36学时 5.0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学时 1.0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 18学时 2.0学分2.专业基础课(6分)临床科研方法 36学时 2.0学分临床诊断学 36学时 2.0学分临床流行病学 36学时 2.0学分3、专业课、专业外语(分别不少于80学时) 8.0学分4、学术讲座(可在三年内修完)至少4.0学分5、教学、临床实践 8.0学分总学分:34学分凡是参加学术讲座或作学术报告,均应将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题目及时间填入《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中,并由主办单位或主讲人签字或盖章证明,在答辩前交各临床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认可学分后,上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方可进行答辩。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临床医师。

具体要求为:1. 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

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2. 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3. 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临床医学专业类别设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病理学、麻醉学、急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领域。

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

培养过程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学习年限基本学制为3年,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分流机制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制订相关政策,对不适宜继续按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合理分流。

1. 第二学年内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意愿,可安排其转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渠道,但应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

2.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通过学位课程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或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3. 对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完成学位课程考核,但未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对其进行毕业考核和论文答辩,准予毕业。

毕业后三年内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回学校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课程学习与学分要求1. 课程设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其中学位课程可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和临床专业理论学习相结合,满足学位授予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吉林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吉林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吉林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和《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吉卫联发〔2011〕53号)文件要求,为深化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快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人才,推进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现结合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通过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严格的临床能力训练,使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既具备广泛而坚实的临床专业基础,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达到临床能力训练(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要求从而实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

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

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

热爱临床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及基本诊疗技术,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能够独立担负本学科相关的医疗工作。

(三)掌握循证医学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学术论文和文献资料。

具有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

(五)掌握临床医学相关的基本科研方法,具有基本的的临床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

二、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二)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培养实行临床能力训练与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各学科成立导师组,实施以导师为组长、轮转学科的研究生导师或者优秀的高年资主治医师为副导师的导师组联合培养方式;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培养采取以导师为组长的包括轮转科室指导教师在内的临床专业学位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指导与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 学术学位培养方案(非全日制)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 学术学位培养方案(非全日制)

1002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综合素质的临床高级人才。

具体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医药事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学风严谨,事业心强,富有团结协作和务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研、教学或独立承担临床工作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4、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

二、研究方向本学科共设置下列14个二级学科:1、内科学(100201):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血液病、肾病、呼吸系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2、儿科学(100202):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生儿疾病、感染与免疫、肾脏疾病、呼吸疾病、消化疾病、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3、神经病学(100204):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癫痫的基础与临床、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颅内寄生虫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与临床研究、神经心理学等。

4、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5):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精神病学、临床精神病学等。

5、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6):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过敏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皮肤肿瘤、性传播疾病等。

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医学影像诊断、放射介入、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影像解剖学、分子影像学等。

7、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临床血液学实验诊断、临床生物化学实验诊断、临床免疫学实验诊断、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诊断等。

(完整)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完整)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身心健康,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和动向;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文献,以外文写作科研论文,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研究方向(一)内科学1.肾脏病学:1)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诊断及其治疗;2)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3)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疾病救治中的理论及实践;4)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5)肾移植免疫及免疫抑制剂的研究2.内分泌疾病:1)糖尿病的发病机理;2)胰岛素抵抗;3)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免疫治疗;4)肥胖症发病机理3.消化系疾病:1)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理(基础研究);2)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临床研究);3)消化道反流性疾病的研究;4)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治疗;5)胰胆管疾病的内镜下治疗4.呼吸系统疾病:1)弥漫性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2)支气管哮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和治疗;4)肺部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5.血液病:1)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2)重症自身免疫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6.心血管病:1)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介入心脏病学研究;3)心脏电生理研究.7.风湿病:1)系统性红斑狼疮造血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8.传染病:1)病毒性肝炎的基础免疫与细胞治疗;2)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与监测;3)巨细胞病毒DNA疫苗的基础实验研究1.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2.呼吸道和肠道病毒的研究3.儿童肾脏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三)神经病学1.脑血管内介入治疗2.脑血管疾病3.神经损伤的修复与再生4.神经科临床技能5.变性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四)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2.抑郁症和焦虑障碍3.精神药理4.精神疾病的功能影像(五)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神经影像诊断2.体部影像诊断与微创介入治疗3.医学影像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4.三维影像技术与神经导航技术的应用(六)临床检验诊断学1.临床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2.血脂分析与心脑血管疾病3.病原微生物的实验诊断4.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1.泌尿外科:1)泌尿系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男科学基础及临床研究;3)泌尿系结石;4)器官移植的基础研究2.普外:1)胃肠外科;2)临床营养支持;3)肠,胰移植;4)腹腔感染;5)胃肠肿瘤;6)肝脏移植;7)肝胆肿瘤3.胸心外:1)体外循环脏器损伤与保护;2)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生长激素释放肽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4)左室减容血流动力学临床研究;5)心肌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4.神经外科:1)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颅内肿瘤,重点是垂体腺瘤的基础研究;3)颅脑创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保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培养及管理工作的计划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科学严谨,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发展而奋斗。

(二)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临床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和一定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医疗人才。

(三)掌握临床医学下某一学科、专业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先进方法和手段;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临床综合分析和思维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的科技资料与文献;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二、培养要求(一)临床诊疗技能训练进行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的训练。

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急症急救处理、诊疗操作、危重病人抢救、病历书写、临床教学等技能。

研究生每轮转一个科室,应对完成的工作量进行总结和考核。

要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二)综合素质训练1.知识结构要求具有宽广、坚实、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将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可以独立解决和处理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兼具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知识与素养。

(1)基础知识要求掌握临床医学下某一个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专门知识要求系统、全面地掌握临床专科的理论和知识。

(3)人文社科知识要求掌握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行为学等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真正从心理、生物学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患者、诊治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学科的目标是培养素质高、临床基础扎实、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硕士研究生。

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不仅德才兼备、遵纪守法,而且富于创新和合作精神;具有临床医学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较强的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专业问题的能力;具有科研思维和设计以及较快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能够较熟练的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写作和一般会话能力。

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1. 内科学本专业是研究内科系统疾病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医学学科。

在呼吸内科领域重点研究肺栓塞与肺循环疾病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呼吸危重症患者的监测及治疗。

在心血管领域研究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及循证医学在高血压中的应用。

研究冠心病再灌注细胞生理、生化及免疫因子变化。

研究介入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消化内科方面主要探讨内窥镜治疗及呼吸氢浓度检测在消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血液内科方面主要研究白血病的耐药机制、药代动力学及中西医结合在白血病中的应用价值。

2. 外科学本专业是研究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的综合学科。

主要涵盖神经外科、普通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显微外科及烧伤外科等学科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其中,神经外科重点研究神经系统肿瘤、损伤及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及其基础研究;普通外科重点研究甲状腺、乳腺及肝胆胰脾、胃肠疾病的发病机制、诊疗技术(包括微创诊疗技术);胸心外科重点研究胸部及纵隔疾病、复杂先心、冠心病的治疗;泌尿外科重点研究泌尿系疾病及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显微外科重点研究断指(趾)再植、手指再植与再造、创面的显微外科修复;烧伤外科重点研究烧伤后多脏器功能的保护、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3. 妇产科学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主要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疾病及保健。

分产科、妇科、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等部分。

产科主要包括妊娠、分娩、产褥的生理、病理及相关疾病诊治;妇科研究内容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包括炎症、肿瘤、损伤、畸形等疾病;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主要内容为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避孕,绝育的方法、机理及临床选用。

4. 儿科学本专业是研究自胎儿至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

在完成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基础上形成了稳定且特色明显的三个研究方向:小儿急救基础与临床研究、新生儿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小儿神经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5. 急诊医学本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过程中的心肺复苏、现场急救、创伤急救、急性中毒、急危重病、儿科急救及灾害救援的过程中,其理论和技能也都包含在其学科范畴中。

6. 肿瘤学本专业是研究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实用性学科。

重点研究消化道、呼吸道等常见肿瘤、遗传及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病中的因素,探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分子机制。

研究微创手术在腹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研究探讨腹腔镜、微波及光动力、氩氦刀在治疗肝癌、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在消化道肿瘤中重点研究食管癌、贲门癌的、胃癌、大肠癌的分子流行病学,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蛋白芯片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研究探讨肿瘤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以及遗传背景,研究肿瘤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在肿瘤发展过程的作用。

7. 神经病学本专业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本学科以临床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手段,研究本学科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子机制、遗传学特点和治疗方法,从预防、治疗、康复三个层次对疾病进行深入地研究。

8.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本专业是以影像诊断和介入诊疗为主的临床学科。

主要研究人体各系统的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和核素显像等成像手段的影像诊断,以及在相应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微创治疗——即介入治疗。

9. 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一门临床诊治疾病的重要学科,是临床医学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十分活跃,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具有其独特应用目标的学科。

本专业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是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技术,对人体的组织器官、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脱落细胞等进行实验室检验,以期获得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来协助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一门学科。

10. 眼科学本专业是研究视觉器官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学科。

本学科研究在视网膜玻璃体疾病专业主要集中在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研究和治疗;眼外伤专业主要对眼外伤直接或间接损伤视觉器官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其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所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进行治疗和预防的临床研究,避免进一步加重眼组织和视功能的损害;视光学专业主要以双眼视觉生理、眼球运动及知觉功能的检查、各种斜视弱视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和新概念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11. 耳鼻咽喉科学本专业是研究耳鼻咽喉气管食管诸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的一门科学。

由于这些器官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相互紧密联系,又多为深在细小腔洞,都必须借用特殊的照明装置和检查器械才能辩认正常形态和病变表现,因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年来,由于鼻神经外科和耳科神经外科的发展,以及与颌面、颈胸外科以及颅底外科的关系日益密切,耳鼻咽喉科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12. 麻醉学本专业主要研究全身麻醉及椎管内麻醉的基础理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方法研究吸入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产生的机制,研究全身麻醉药物的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疼痛发病机制和治疗。

13. 护理学本专业是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是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按照《河南科技大学关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河科大研[2010]5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培养方式采用导师负责制,遵循课程学习、临床实践、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在组织好理论课学习、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做好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以下简称中检)、评审与答辩等环节的组织工作,并严格把关。

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临床实践0.5年,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5年。

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延期毕业,延期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课程学习与学分要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由课程学习(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临床能力训练、学位论文组成,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所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5学分。

硕士生可根据论文工作的需要,经导师同意后选修培养计划之外的课程,取得的成绩和学分可列入成绩总表,但不作为规定的学分。

学位课必须考试,非学位课可以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考核,学位课考试平均成绩达75分(含)以上,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必修环节以二级学科为主,兼顾相关科室,进行临床能力训练,时间不少于6个月。

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硕士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重选择有重要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内容作为论文的研究内容。

为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具体要求如下:1. 学位论文开题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内容研究工作。

2. 学位论文中检研究生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后,在导师指导下严格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并在第五学期内完成中检报告。

中检报告需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论文课题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拟采用的解决办法等做出汇报。

中检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3. 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应有新见解或新成果。

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语言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

学位论文必须由硕士生独立完成,能体现硕士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学风。

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

学位论文一般应有实验研究和验证。

硕士生在学期间一般应阅读较多的有关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学位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数量和格式应符合学校相关规定。

学位论文必须采用学校规定或认可的格式撰写。

4. 学位论文答辩具体依照《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暂行规定》、《河南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5. 学位申请与授予(1)申请条件:①完成学位授予单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项要求;②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在中文核心期刊或SCI以上杂志发表与本专业相关学术论文1篇。

(2)学位授予具体依照《河南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课程体系设置学位课公共必修课M1600000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36 1考试马克思主义学院Research onTheory andPractice ofSocialis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教学大纲学位课公共必修课M160000003自然辩证法概论1 18 2考试马克思主义学院Dialectics ofNature教学大纲学位公共必修M170000003研究生英语(学4 128 1-2考试外国语学PostgraduateEnglish教学大纲课课硕) 院学位课专业基础课M211002002护理教育理论与实践2 32 1考查护理学院NursingEducationTheory andPractise教学大纲学位课专业基础课M211002001护理理论2 32 1考查护理学院Nursing Theory教学大纲学位课专业基础课M211002004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2 32 1考查护理学院CommunityNursing Theoryand Practice教学大纲学位课专业基础选修课M201001006医学统计学应用技术1 16 1考试医学院MedicalStatisticsApplicationTechnology教学大纲学位课专业基础选修课M200710001医学分子生物学2 32 1考试医学院MedicalMolecularbiology教学大纲学位课专业基础选修课M201001008医学专业英语2 32 1考试医学院English ForMedicine教学大纲学位课专业基础选修课M201001010医学心理学2 32 1考试医学院MedicalPsychology教学大纲学位课专业基础选修课M201001001医学免疫学2 32 1考试医学院MedicalImmunology教学大纲学位课专业基础选修课M201001003医学统计学2 32 1考试医学院MedicalStatistics教学大纲学位课专业基础选修课M231001002医疗纠纷鉴定2 32 2考试法医学院Medicaldisputesjudicatoryappraisal教学大纲(expert evidence)学位课专业基础选修课M200710003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2 32 2考查医学院Technique inMedicalMolecularBiology教学大纲非学位课公共选修课M200710006生理学进展2 32 2考查医学院Physiologicaltrends教学大纲非学位课公共选修课M281002001循证医学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Evidence BasedMedicine教学大纲非学位课公共选修课M281002021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Clinicalthinking and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教学大纲非学位课公共选修课M201001007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2 32 1考查医学院The reseachingmethod ofmedical scienceand PaperWriting教学大纲非学位课公共选修课M201001009临床流行病学2 32 2考查医学院Clinicalepidemiology教学大纲非学位课公共选修课M200710005医学遗传学2 32 1考试医学院MedicalGenetics教学大纲非学位课公共选修课M211002011临床护理理论与实践(1)2 32 2考查护理学院ClinicalNursing Theoryand Practice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11002022重症护理与实践2 32 2考查护理学院Intensive Careand Practice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04儿科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Pediatrics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10重症医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Critical-caremedicine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13临床病理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Clinicalpathology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11002018老年护理与实践2 32 2考查护理学院Elderly care andPractice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01内科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internalmedicine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02外科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Surgery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03妇产科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Obstetrics andGynecology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05肿瘤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OncologySelected topics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06耳鼻咽喉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Surgery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08神经病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Neurology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11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MedicalImageology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12临床检验诊断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Diagnostics ofClinicalLaboratory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14麻醉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modernanesthesiology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15急诊医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Emergencymedicine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81051007眼科学精选专题2 32 1考查临床医学院Ophthamology教学大纲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M201001027医学法律法规2 32 1考查医学院Medical laws andregulations教学大纲必修环节M281111学术活动(学硕)1临床医学院教学大纲必修环节M282222开题报告(学硕)1临床医学院教学大纲必修环节M283333中期检查(学硕)1临床医学院教学大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