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乒乓球专选班前三板战术运用分析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范文关于体育乒乓球

开题报告范文关于体育乒乓球

开题报告范文关于体育乒乓球一、研究背景体育乒乓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国球运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乒乓球不仅是一种健身运动,还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

在中国,乒乓球普遍作为一种普及的大众运动,无论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大家都能够参与其中。

同时,在国际体育舞台上,中国乒乓球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

然而,尽管乒乓球在中国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但在学术研究领域,对于乒乓球相关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因此,本研究将以体育乒乓球为研究对象,探讨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战术、训练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和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体育乒乓球运动的相关议题,包括技术、战术、训练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分析乒乓球运动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

具体目标如下:1.分析乒乓球运动的技术要素,包括发球、接发球、进攻和防守等方面;2.研究乒乓球运动的战术策略,包括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和对策等方面;3.探讨乒乓球运动的训练方法,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等方面;4.分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数据,揭示乒乓球运动的规律和趋势。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内容:1.乒乓球运动的技术要素分析:通过观察和调研乒乓球运动员,深入分析发球、接发球、进攻和防守等技术要素,探索技术要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2.乒乓球运动的战术策略研究:通过对比赛录像的分析和乒乓球运动员的访谈,研究乒乓球运动的战术策略,包括主动进攻、稳守反击和对策应对等方面。

3.乒乓球运动的训练方法探讨: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的访谈和训练记录的分析,总结和研究乒乓球运动的训练方法,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等方面。

4.乒乓球运动员比赛数据分析:收集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乒乓球运动的规律和趋势,为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和竞技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文献资料研究: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乒乓球运动的文献资料,了解乒乓球运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乒乓球论文开题报告

乒乓球论文开题报告

乒乓球论文开题报告1. 引言乒乓球作为一项全球性的体育运动,具有较高的普及度和广泛的参与人群,对球员的反应速度、协调性和精准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研究乒乓球比赛中的技术和战术要素,分析球员间的对局策略和比赛结果的因素,以及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 乒乓球基本规则和技术要素乒乓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发球、接发球、球的计分方式等。

发球是指起始球员将球员积极投掷到对方平台上的动作,技术层面的发球方式分为横向台面发球和纵向台面发球。

接发球是指接受对方发球的动作,技术层面主要包括接发球的角度、速度和反弹高度的控制。

此外还涉及到技术要素,如杀球、反杀、弧圈球等。

乒乓球比赛中,技术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顶级选手通过精确而快速的技术操作,使得对手很难接住球,并能够寻找时机完成得分。

因此,了解和熟练掌握各种技术要素对球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 乒乓球战术要素分析在乒乓球比赛中,战术的灵活运用对于取胜至关重要。

战术要素的分析涉及到球员的技术水平、对手的特点、比赛的状态以及球员之间的默契程度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战术要素:•攻击型战术:主要以杀球为主,通过速度和力量的发挥来制约对手。

这种战术要求球员具备较强的击球能力和爆发力。

•控制型战术:以稳定的弧圈球为主,通过控制球的旋转和方向来迫使对方失误。

这种战术注重球员的技术精准度和对战局的把握能力。

•反击型战术:在对方进攻时,通过快速反击来扰乱对方的节奏。

这种战术对球员的反应速度和出球的精准度要求较高。

•混合型战术:根据对手的情况和比赛进展灵活选择不同的战术方式。

这种战术要求球员具备全方位的技术水平和战术思维能力。

4. 乒乓球比赛结果影响因素分析乒乓球比赛的输赢并非只取决于个人技术实力的高低,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比赛结果的因素:•技术实力:高水平的技术能力对于比赛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

技术实力的高低决定了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取胜的机会。

前三板技术

前三板技术

摘要:在乒乓球比赛中发、接、抢是人们通常称之的前三板技术。

它是比赛中创造机会,抢先上手,争取主动,先发制人的重要手段。

我国乒乓球在世界乒坛五十几年长盛不衰,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有前三板的技术特长。

随着当今世界乒乓球运动水平普遍提高和日趋更加积极主动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比赛中, 应该特别重视前三板技术的教学,从开始学习, 就注重对此项技术的教学与练习, 为日后前三板技术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仅对乒乓球前三板的教学比赛中, 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掌握和运用好乒乓球旋转的基本规律是练好前三板的首要条件乒乓球专项班的学生练好前三板技术,在比赛中才能有效地争取主动、获得胜利。

而要练好前三板首先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乒乓旋转的基本规律,突破旋转关。

不同方向,不同强度的旋转是决定比赛胜负诸因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许多优秀选手比赛中常利用发球旋转的变化迷惑对方,给自己创造进攻机会,从而控制比赛的局面,战胜对手。

要掌握乒乓球旋转的基本规律,首先必须认识它。

乒乓球在飞行中主要按三条基本旋转轴旋转,既左右轴,上下轴和前后轴。

其旋转的主要形式是上旋,下旋,左侧旋,右侧旋,顺旋和逆旋,然而在运动实践中单一旋转的球以及顺旋和逆旋球都是极为少见的,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球体总是以一种旋转为主同时带有另一些成分的旋转,归纳起来主要有:左、右侧上旋和侧下旋。

其中上旋和下旋经常占主要成份,前三板球旋转的道理也在其中。

如:前三板的发球中,任其发球方式千变万化,绝大多数的发球都为侧上旋和侧下旋。

球的转与不转也是由此而来,只是每次发球中上、下,侧旋的比重大小不同而已。

根据以上规律,在接发球训练中须加强对方发球旋转变化的辨别能力,提高还击能力这样就能大大增加接发球的准确性,提高接发球的质量,从而避免出高球或直接失误。

在发球教学中须在上、下旋方面多做文章,如果能在发、接的技术上又不断加强发抢,接抢的意识和命中率,那么学生在前三板的技术上就能迅速提高。

11分赛制下的乒乓球技战术训练方法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11分赛制下的乒乓球技战术训练方法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11分赛制下的乒乓球技战术训练方法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乒乓球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乒乓球比赛的常规赛制为5局3胜制,11分制。

在11分制下,比赛的节奏更快,对于赛前的技战术准备要求更高。

因此,探究11分制下乒乓球技战术训练方法,对于竞技水平提高以及普及乒乓球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11分制下乒乓球技战术训练方法,提出高效的训练方案,以期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水平和竞技能力。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1)探究11分制下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和特点。

(2)分析11分制下乒乓球比赛中技战术的主要特点和要求。

(3)总结11分制下乒乓球技战术训练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4)对照传统乒乓球比赛的技战术训练方法,评价11分制下乒乓球技战术训练的优势和劣势。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11分制下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和特点,分析比赛的技战术要求。

(2)实验法: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传统乒乓球技战术训练方法和11分制下乒乓球技战术训练方法的差异,探究11分制下乒乓球技战术训练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3)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乒乓球爱好者对于11分制下乒乓球比赛的认知和对11分制下乒乓球技战术训练方法的期望,进一步确定训练方案。

三、预期研究成果(1)通过对11分制下乒乓球比赛规则的研究,明确比赛的特点及技战术要求。

(2)提出适应11分制下乒乓球比赛的技战术训练方法,包括:技术细节训练、战术的灵活运用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

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水平和竞技能力。

(3)通过实验和调查,探究11分制下乒乓球技战术训练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更优质的训练方案。

四、研究进度阶段一:文献资料查阅与分析阶段。

计划完成时间:2022年6月。

阶段二: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阶段。

计划完成时间:2023年6月。

阶段三:问卷调查与训练方案制定阶段。

计划完成时间:2024年6月。

阶段四:论文撰写、修改、答辩及成果汇报。

乒乓球开题报告

乒乓球开题报告

乒乓球开题报告乒乓球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目的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乒乓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

乒乓球比赛不仅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还能培养人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因此备受青少年喜爱。

然而,在乒乓球比赛中,技术水平的高低往往关系到胜负的结果。

因此,对乒乓球技术的研究成为了本次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对比,并探讨这些特点和水平与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乒乓球比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找出影响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为提升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和竞技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2.1 数据收集本次研究将通过乒乓球比赛录像和运动员的数据统计表进行数据收集。

比赛录像将用于观察和分析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数据统计表将用于记录运动员比赛时的各项数据,如发球得分、接发球得分、失误情况等。

2.2 数据分析从收集到的数据中,我们将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计算各个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来确定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对比。

最后,我们将利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分析结果。

三、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预期能够得出以下结论:3.1 不同技术特点的运动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技术差异。

3.2 技术水平高的运动员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3.3 在乒乓球比赛中,某些技术指标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

四、研究意义本次研究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和竞技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动员和教练员可以通过对运动员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的分析,找出运动员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此外,对于乒乓球比赛的组织者和裁判员来说,本次研究也能够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判定比赛结果和提高比赛的公正性。

五、本文档涉及附件1.乒乓球比赛录像2.运动员数据统计表六、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乒乓球运动员:指参与乒乓球比赛的运动员,包括职业球员和业余爱好者。

初中体育教案乒乓球技术战术的分析与运用

初中体育教案乒乓球技术战术的分析与运用

初中体育教案乒乓球技术战术的分析与运用乒乓球作为一项具有广泛普及性的体育运动,受到了越来越多初中生的喜爱和参与。

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案,帮助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战胜对手的能力。

本文将对乒乓球的技术与战术进行分析,并探讨合适的运用方式。

一、发球技术乒乓球的发球技术是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发球方和接发球方的进攻和防守能力。

发球可以分为正手横拍发球、反手横拍发球、正手竖拍发球和反手竖拍发球等几种。

在初中体育教案中,可以按照难易程度逐步教授这些发球技术,并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当教授发球技术时,还应注意与学生讲解发球的策略和战术。

例如,在比赛中可以采取短球、长球、变速球等不同的发球方式来迷惑对手,增加得分的机会。

二、基本技术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包括正手、反手、侧身等击球技术。

教师可以将这些技术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讲解和训练。

首先,教授正确的站姿和握拍姿势,保证学生能够稳定地进行击球。

然后,通过示范和分解动作,教授正手击球、反手击球、侧身击球等技术要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和错误纠正,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技术水平。

除了基本技术的教授,还可以通过练习一些技术动作的变化,来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例如,通过变换球的角度、速度和高度等方式,让学生适应不同的击球情况,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三、战术分析与运用在乒乓球比赛中,战术的运用至关重要。

战术的选择应根据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来决定。

在初中体育教案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对手的击球特点和习惯,制定相应的战术策略。

例如,如果对手善于发力和进攻,可以选择采取防守反击的战术,通过减少失误和寻找对手的弱点来取得胜利。

另外,乒乓球比赛中还有一些常用的战术技巧,如控制台面、挂网球和侧旋球等。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详细讲解这些技巧,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战术技巧,并在比赛中灵活运用。

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术训练的分析

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术训练的分析

结论
本研究表明,多球训练对少年儿童启蒙训练阶段乒乓球基本技术的提升具有积 极作用。通过持续12周的系统性多球训练,实验组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 著提高,他们在握拍方式、技术动作规范性和战术意识等方面都展现出更好的 表现。因此,建议在少年儿童的乒乓球启蒙训练中加大多球训练的比重,帮助 他们更好地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提升运动水平。
1、马龙VS樊振东:在这场比赛中,马龙利用高质量的发球和接发球技术,迅 速取得主动权。他通过灵活的跑动和精准的击球,将樊振东牢牢控制在场外, 最终以大比分获胜。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高质量的发球和接发球技术在比赛中 的重要性。
2、丁宁VS李晓霞:这场比赛的关键时刻出现在相持球环节。丁宁通过耐心的 相持和精准的变线,成功突破了李晓霞的防线,从而取得了关键分并赢得了比 赛。这个案例说明了相持球技术的关键性以及选手在持续拉锯战中的耐力和应 变能力的重要性。
技术分析
在乒乓球比赛中,前三板技术是取得优势和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发球是其中最 先发起的环节,高质量的发球能够直接得分或者创造机会。接发球则是应对对 手发球的环节,要求选手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根据对手的发球方式 和落点等因素作出相应的回击。相持球则是比赛进入中段后的关键环节,要求 选手具备扎实的攻防转换能力和耐力,能够在持续的拉锯战中占据优势。
训练方法
针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术的训练方法多种多样,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训练方法:
1、技巧训练:这是最基本的训练方式,包括对各种发球、接发球和相持球技 术的反复练习,以加强肌肉记忆和提高技术水平。
2、专项训练:针对发球、接发球和相持球等各个环节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大 量的练习逐步提高每个环节的技术水平。
参考内容三
引言
乒乓球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 力具有积极作用。在乒乓球启蒙训练阶段,多球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基本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多球训练 对少年儿童启蒙训练阶段乒乓球基本技术的提升作用。

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术训练的分析

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术训练的分析
教 学研 究
_一

2 25・
对乒乓球前三板 技术训 练 的分析
王 飞
( 黑龙江省球 类运动 管理 中心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在乒乓球这种球 类运 动中, 前三板技 术训 练主要 包括 了发球 、 接球 、 抢冲等三个部分。可 以说 , 在 实际的比赛中 , 前三板技术 有着关键的作用 , 其能够为比赛者创造 更多主动进攻 的机会 , 及时控制好比赛局面。而我 国乒乓球队之所 以能够一直在世界乒乓球坛 中 保持领先地位 , 是与前三板技 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因此 , 具体对乒乓球前三板技 术训 练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 从而得 出以下相 关结 论, 以供 参考交流。 关键词 : 乒 乓球 ; 前 三板 ; 技 术 训 练 以此来加大对方接球的难度 , 从而直接获取得分 。因此 , 在进行 前三板技术在我 国乒乓球 队中 占 据 了举 足轻重的位置 , 尽管现 起 , 行 的乒乓球规则制度在改革之后 ,前三板技术训 练内容逐渐变少 , 发球套 路训练时 , 教练应该切实根据 运动员个人 的打法特 点 , 形成 另外 , 在训练过程 中, 运动员 自己 但 对前三板技术 训练仍是我 国乒乓球 员 日常必修 的训 练课程 。因 技术与战术融为一体 的发球套路 。 此, 重点对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术训练进行 了探讨 论述 也要对发球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 与创新 ,进一步提高发球 质量 , 从 1 掌 握 和 运 用 好 旋转 的基 本 规 律 是 练 好 前 三 板 的 首要 条 件 而促进我 国乒乓球前三板技术优势始终处于不败 之地 。 2 . 3数 中求质 , 精益求精 无 论是任何 的一 项球类运动 , 当球体在运 动过程 中, 都是会 向 着不 同方 向 、 强度进行 旋转 , 而加强对其深入研究 能够有效提 高球 想要发 出高质量的发球并 不是 一件 轻松 简单 的事情 , 而是需要 才能进一步实现 的 目标 。而就从量变 类运动技术 水平 , 尤其 是对于乒乓球运 动来说 , 起其 运动水平 已经 经过长 时间的基础训练之后 , 得到 了很 大的提升 , 作 为一名优 秀的兵乓球运动员 , 必须全 面加强 到质变的观念角度来看 , 如果量 的变化能够引起质 的变化 , 那么这 前三板技术 的基础训练 , 这样才能在 实际 比赛过程 中 , 更好 的控制 辩证 观点是具备一定合理性 的。 并且 , 大量实践 中已经证 明出, 多 比赛局面 , 获得最终的胜利 。 因此 , 想要具体的掌握乒乓球 的旋转规 球训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数中求质的训练手段 , 这是 由于在 多球训 律, 就一定要对 乒乓球在运动过 程中存在的三个旋转轴 , 分别 是前 练过程中 , 不仅能够保 障训练数量 , 同时还有 利于增强运动员疏肝 , 后轴 、 左 右轴 和上 下轴 , 其旋 转形式 为左侧旋 、 顺旋、 上旋 、 下 旋等 使其更 快的掌握每一种发球动作的熟练陈程度 , 从而逐步提 高发球 等。 但是, 一般在时间运动中 , 很难见到一 种旋转形式 的球。通常几 训练技术水平 , 达到理想 的训练效果 。 乎所有运动 中的球体在以某一种旋 转形 式为主的同时 , 还可能会带 其次 , 在多球训练过程 中, 除了要保证发球质量以外 , 还要对 发 动其他成分 的旋转 。 t 球数和组数进行 明确的规定 , 也可 以一个人负责 发球 , 另一个人 负 通过上文叙述 的旋转规律 中可以看出 , 运动员在平时 的发球训 责接球 , 相互互换角色 , 进行各种抢冲练习 , 及 时发现 自己的薄弱部 练中, 应 该着重加强对 发球 旋转变化判断能力方 面的训练 , 从而逐 分 , 同时不断总结问题 , 加 以改进 , 以此来保障发球的高质量 。 步提高 自 身辨别能力 。 其次 , 还要进一步增强 自己回球 的还击能力 , 3提高发球抢攻、 抢冲的命中率 这样不仅能够充分保 障接发球质量 , 同时也大大保证 了接发球判断 发球抢攻 、 抢 冲技 战术一 向是我国直板快攻 打法 ( 包括横板 全 的准确性 , 有效防止 了失误 的产生 。另外 , 运动员在进行 发球训练 攻 、 直板弧圈打法 ) 具有威力 的特长 。因此 , 在 前三板技 术训 练中一 时, 应该 多加考虑如何发 出让对 手难以分别方 向的球 , 这 样才能确 定要抓好这两项指标 。 要求运动员掌握好 发球抢攻 、 抢 冲上 、 下旋 回 保 自己始终处于 主动状态 , 获取更多宝贵 的抢攻机会 。若是能够在 球的能力。 更要重点提高抢攻对方拉过来 的小上旋和一般旋转的弧 接 发球基础训练方面下足功夫 , 势必会迅速提高前 三板技术水平 。 圈球能力 . 力 口 强各种 步法练习 , 提高抢攻 、 抢 冲意识和移动 速度 ; 抢 2 狠抓发球质量的提 高与技术创新 攻的路线应灵活多变 , 一般 以拉两条斜线 为主 , 结合直线与 中路 : 在 在 前三板技术训练 中 , 发球 作为第一板 , 其技术训 练水平 的高 内部 比赛中对发球抢攻 、 抢 冲的命 中率和运用 比重提出具体指标 。 低 将会 决定运动员是否能够在实践 比赛 中掌握主动权 , 好 的发球 能 4加强接发球的主动性和攻击性 够直接帮助 比赛 者得分 , 抢 占优势 的攻击机会 , 从而控 制 比赛整体 接发球在乒 乓球 比赛 中从客观上讲应该是被动 的。 但是如果接 形势, 最终取得胜利。 由此 , 我们可 以看 出, 加 强对发球技术 的训 练 发球抢攻 、 抢 冲训 练水 平有数 , 在接发球时加强 主动性和攻击性 便 是非常至关 重要 的 ,尤其是 当双方技术水平在不相上下的情况下 , 能取得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的效果 。 因此如何抓好接 、 抢技术也是值 只要哪一方 的发球质量高 , 就会 占有绝对 的上风优势 , 取胜 的几率 得研究的课题。训 练中应注意 : ①接 发球 时首先应 正确判断对方发 也最大。 球 的旋转 , 根据来球的旋转性质采用合理方法接球 。② 接发球时要 2 . 1抓好发球旋转 、 落点 、 速度的变化 少搓 、 多攻 , 力争主动。对出台球能攻能拉 。 对不转或侧上旋短球能 旋转、 落点、 速度 这三者襁乒乓球运 动中是相辅相 成缺一不可 用 正 手 快 点 、 快攻或反手推攻。 ③ 接 发 球 的方 法 应 灵 活 多样 , 在 争 取 的, 不能单纯强调某一 点而忽视其它方面 。但我认 为三者 间旋转是 抢攻 、 抢 冲的同时应配合快点 ( 攻) , 推、 拉、 摆短或快搓底线 长球等 基础 , 落点与速度是使 它们形成整体 的重要方 面。练 习发球 的旋转 方法接球 。④在教学 比赛 和内部 比赛 中作出相应规定 。 变化 时 , 须要求训 练者 能用 同一动作 、 手法发 出不 同旋转的球 , 并力 5结论 求 加大旋转差距 。练习时可采用 : ①用正 、 反手发转 与不转 的球 。 要 鉴于 目前世界各 强队前三板技术水平 的普遍提高 , 我们更应该 求 首先要能发得转 , 尽 量增 加发球旋转 的强度 ; 转与不转 动作要一 加强对前三板训练的研究 与探讨 , 进一步努力把我们前三板的训练 样; 出球时间一样 , 弧线一样 , 球触 台后 的速度近似 ; 掩护动作要好 。 水平提高到更高的阶段 。 ②用正 、 反手高低抛发侧上旋和侧下旋的球。 要求 动作相似 , 手腕 和 参考 文献 前臂 主动发力 ; 旋转强度大 、 质量高 ; 侧上 、 侧下巧妙 。 [ 1 】 李彦兴 , 路富林. 新时期对乒乓球前 三板技 术训练 的思考『 J ] . 内江 在加强旋转变化 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与落点 、 速度变化 的协调 科技 , 2 0 1 4 ( 9 ) . 配合 。练 习时可要求发球者把球发到规定的区域 内; 落点要 能长 能 [ 2 】 张 海军 , 沈竹雅 . 乒乓球发球 动 I 练 方法探 索Ⅲ. 产业与科技 论 坛 , 短, 速度要能缓能急 , 线路要左 、 中、 右追身运用 自如 ; 能结合转与不 2 0 1 4 ( 1 3 ) . 转或侧上旋 、 侧下旋的变化 。 【 3 】 葛孟如 . 浅析乒 乓球正 手发 转球 与不转球 的技 术动作要 领『 J ] . 才 2 . 2发球技术应成龙配套 , 不断创新 智。 2 0 1 4 ( 1 3 ) . 实 际上 , 所谓的发球套路 主要是指运动员在 发球时 , 需要利用 相关 运动手法将其 线路 、 旋转、 速 度与 比赛现场实况相互 结合在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运动员经过多年的摸索,把旋转和速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他们拉出来的弧圈球力度大,旋转强,速度快,不易防守,而且正反手都能进攻,相持能力强。我国选手在和他们的比赛中,抢先上手,特别是在前三板上争取主动,越发显得重要,刘国梁在第26届奥运会上和1996年世界杯乒乓赛上勇夺男子单打冠军,他的主要技术特长及得分手段就是前三板技术,发球特别好,快速多变,接发球不保守,抢攻命中率和得分率都很高.另外,他在我国过去前三板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搞创新,丰富了前三板的内容,所以能先发制人,变化在先,以这一技术打遍天下。
[13]、周建军、汤俊斌论大球对乒乓球技术、战术的影响与对策,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12
[14]、徐寅生等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近年来,随着乒乓球技术的迅猛提高,运动员竭力挖掘运动潜力。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运动员更加重视前三板的争夺;更加注重击球的质量(即速度、力量、旋转等);更加注重技术的组合,战术的应用和落点的变化。这种发展已是全方位的,从第一板抢攻控制,到第二板的衔接,每一技术环节和组合都充满杀机。60年代中国以速度为主的打法一统天下,70年代欧洲利用两面拉的旋转与中国抗衡。80-90年代速度、旋转互相渗透,相互结合;而在90年代又发展成为速度与旋转的结合,更加突出旋转的威力。例如:瓦尔德内尔的强力发球;刘国梁的多端变化;马林、刘国正前三板的旋转和强攻。所有这些高强度的对抗争夺,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讲,都是绞尽脑汁,不遗余力;而对于从事这项运动的大学生和业余爱好者来讲则叹为观止,可望不可及。
2、乒乓球技战术三段指标评估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乒乓球组吴焕群三段指标评估法对运动员的比赛进行技、战术的分析与评估,将比赛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分为3段,即发抢段(第一,三板),接发段(第二,四板)与相持段(第五板与五板以后);将运动员比赛中3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加以统计与比较,并依次对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从宏观上掌握运动员的总体实力,又可以从微观上了解运动员单项技术的长处与不足。
2008年10月——2009年4月查找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2008年11月——2009年1月实地走访调查、咨询有关专家
2008年10月——2009年3月对收集及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
2009年1月——2009年4月初稿完成进行修改、定稿
2009年5月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周瑞琪.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术训练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1): 45-46.
[2]苏丕仁.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136-137.
[3]曾振豪.有序训练与无序训练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判断能力及其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 1999, (3): 39-41.
[4]、麦建国谈新赛制后乒乓球前3板技术的训练湖北体育科技,2005,01
[6]、刘凤岩、张晓鹏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体育科学,2003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名称:吉首大学2005级乒乓球专选班前三板战术运用分析
学生姓名:学号
学 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填写时间:
一、选题的依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在乒乓球运动中,“发、接、抢”是人们通常称之的前三板。前三板技术运用的好坏在比赛中很重要,它既能在比赛中直接得分又能创造机会,争取主动,抢先上手,是先发制人的重要得分手段。
3、数理统计法
根据体育统计学原理对调查所得数据资料利用Excel进行常规的统计处理
4、访谈法
2008年12月,走访了吉首大学体育部退休教师。
5、比较分析法
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6、技术路线:查找资料—走访调查—统计—整理—分析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当今,新赛制条件下对前三板技战术的应用亦有了新的要求。11分制的比赛则要求运动员进人比赛状态要快,打关键球的能力要强,特别是要求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更加稳定。另外,比赛的激烈程度或偶然性会加大,这就要求运动员技术上要具备特长,除了技术全面还要在某些环节上强化,在全面的基础上发挥特长技术。对于乒乓球专业生,得分手段和特长技术要求更加突出。大球使用后会使球的旋转减弱、速度放慢、力量减轻,尤其不易借力,击球的感觉轻而飘。这对于擅长速度、旋转和变化的有些运动员来说可能是不利的。
我国的快攻打法能统领世界乒坛数十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发球和发球抢攻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中国队在第37届世界锦标赛时,前三板的得分率为61.2%,在此届比赛中取得6项冠军;在第40届世乒赛上,瑞典队的前三板得分率为59.2%,中国队是49.6%,中国队在比赛中败给了瑞典队;中国队在第36届世乒赛上夺得7项冠军,前三板得分率竟达73.5%。这些统计数字,足以说明前三板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
[7]、李今亮、赵霞、章潮辉新规则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8]、须晓东、刘志武乒乓球11分新赛制的特征及训练对策探析,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03,03
[11]、苏丕仁乒乓球战术新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12]、陈勃谈乒乓球无遮挡发球新规则的影响,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06
二、研究内容:
1、2005级乒乓球专选班前三板效果统计情况
2、影响乒乓球专选班前三板技战术运用因素分析
3、乒乓球专选班前三板技战术的运用分析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三段指标评估法和数理统计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
1、文献资料法
2008年11月到2009年3月,在吉首大学图书馆和体育科学学院阅览室及通过互联网搜寻、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共计30余部(篇),其中著作类4部,期刊类学术论文26余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