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历年阅读分析题及答案
2022年10月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绝密★启用前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代码0053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小说《阿Q正传》中阿Q对革命的态度是A.自始至终厌恶革命B.自始至终欢迎革命C.最初厌恶革命,继而向往革命D.最初向往革命,继而厌恶革命2.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和女工陈二妹的关系是A.兄妹B.夫妻C.同寓者D.同一家工厂里的工人3.叶圣陶早期小说主要描写灰色卑琐的人生,其创作特色是A.冷静、客观B.浪漫、夸张C.华丽、丰赡D.晦涩、朦胧4.小说《九十九度中》在人物安排方面的特点是A.没有主人公,以多个故事齐头并进刻画人物形象B.以一个主人公串起其他人物形象C.以明暗双线刻画人物形象D.以大故事套小故事刻画众多人物形象5.小说《断魂枪》中孙老者去找沙子龙的目的是A.复仇B.学武艺C.打抱不平D.争当武林盟主6.歌颂抗日民主根据地新人物和新气象的小说是A.赵树理《小二黑结婚》B.老舍《四世同堂》C.萧红《生死场》D.钱钟书《围城》7.下列各项中,对小说《荷花淀》艺术特征概括正确的是A.以水生们的成长为线索贯穿始终B.全景式描写战争场面C.诗意化场景与深刻的心理描写相结合D.没有正面渲染战争的残酷,笔调轻松明快8.小说《绣枕》中大小姐的性格特点是A.桀骜、叛逆B.尖酸、刻薄C.隐忍、婉顺D.勇敢、刚强9.小说《桃园》中王老大在女儿阿毛生病后准备去做的事情是A.外出旅游散心B.请医生看病C.请神婆看病D.去庙里烧香10.小说《蜗牛在荆棘上》中体现黄述泰觉醒和反抗的行为是A.进城求学B.结婚C.离婚D.离家当兵11.小说《子夜》中赵伯韬的身份是A.工人B.地主C.民族资本家D.买办资本家12.下列各项中,对诗歌《死水》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抒发诗人留学美国时对腐败破落中国的揭露与斥责B.主要抒发诗人留学回国后目睹种种现实惨状而产生的悲愤心情C.反映了1940年代诗人参加民主运动时的进步追求D.表达了诗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日寇暴行的鞭挞13.诗歌《雨巷》中“我”这一形象的基本特征是A.孤独伤感B.时尚新潮C.刚愎自用D.积极乐观14.诗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中,“你们”指的是A.金黄的稻束B.白茸茸的小草C.暮色里的远山D.负重的骆驼15诗集《繁星》《春水》的意境特点是A.哀婉忧郁B.雄浑苍凉C.热烈激昂D.恬静和美16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中诗人将“爱和一切希望”寄予“辽远的一角”的原因是A“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B.只有那里“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C.“那一角只是血和泥”D.只有那里“繁花如锦障”17.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行文构思上的特点是A.先认可“废汉文”议论的激进态度,再剖析这一主张的合理性B.先申明“本志”的思想主张,再对社会上的种种非难予以驳斥C.先承认“罪案”,再明确提出“本志”所奉行的主旨D.先否认“罪案”,再明确提出“本志”所奉行的主旨18.散文《死火》后半部分展开对话的双方是A.“冰山”与“死火”B.“我”与“死火”C.“冰山”与“我”D.“我”与“冰谷”19.散文《灵魂的呼号》用书信体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困惑和思考,所倾诉的对象是A.作者的爱人B.作者的父母C.作者的兄长D.作者的友人20.散文《钓台的春昼》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作者情绪,所采用的手法是A.反讽和夸张相结合B.细节描写和戏剧化相结合C.象征和对比相结合D.白描和烘托相结合21.散文《雨前》善于运用多种意象表现时代氛围与作者心理,其中的动物意象有A.惊惶的鸽群、烦躁的鸭群、愤怒的鹰隼B.憔悴的仙鹤、烦躁的鸭群、愤怒的鹰隼C.更生的凤凰、绝望的细腰蜂、惊惶的鸽群D.烦躁的麻雀、憔悴的仙鹤、机警的苍蝇22.散文《囚绿记》中“我”内心的矛盾之处在于A“我”可怜病损的枝叶,在“囚禁”与“放走”它之间犹豫不定B.“我”在是否带“绿友”一起离开北平南下的事情上犹豫不定C.“我”不爱绿却又引绿入室,囚禁了绿D.“我”为国人不屈的民族气节赞叹,自己却又不敢反抗23散文《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国家畜》中被赋予机智品性的动物是A.鹿B.野猪C.狼犬D.鱼24散文《谈“流浪汉”》中,用来与流浪汉精神气质作对比的人是A.复仇者B.失业者C.君子D.战士25.散文《白马湖之冬》侧重描写的是A.雪B.风C.雨D.太阳26话剧《上海屋檐下》中匡复在爱情幻灭后采取的行动是A.疯狂报复B.自残自虐C.独自出走D.提起诉讼27.话剧《屈原》通过塑造屈原形象传达出的时代精神是A.批判地主阶级,维护民间正义B.批判资产阶级,维护工人权利C.坚决抗日,反对投降D.反对强暴,同情弱者28.话剧《南归》所着力营造的诗意氛围的特征是A.欢快明朗B.忧郁感伤C.凄凉孤苦D.静谧温馨29.话剧《风雪夜归人》的主人公是A.李蓉生与玉春B.魏莲生与玉春C.魏莲生与王新贵D.陈祥与王新贵30.话剧《升官图》是一部A.严肃正剧B.现实主义悲剧C.浪漫主义诗剧D.讽刺喜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历年真题与答案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李广田散文《山之子》所采用的叙述线索是( A )A.“我”的见闻B.“山之子”的见闻C.刘兴的见闻D.高立山的见闻2.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代表的散文家是( D )A.梁实秋B.丰子恺C.夏丏尊D.林语堂3.《死水》通篇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 )A.象征B.比拟C.比喻D.排比4.冯至的抒情诗《我是一条小河》把“我”比做“小河”,委婉地表达对恋人的一往情深的忆念。
其抒情线索是( B )A.小河流过山谷、田野,流入大海B.小河流过森林、花丛,流入大海C.小河流过花园、田野,流入大海D.小河流过森林、山谷,流入大海5.《凤凰涅槃》的诗体是( B )A.格律体B.自由体C.散文诗体D.十四行诗体6.《竹山房》在爱情悲剧上着墨不多,而是着力于( D )A.人物对话的描写B.故事情节的叙述C.心理活动的刻画D.环境气氛的烘托7.下列在左联时期涌现出来的现实主义讽刺作家是( D )A.郁达夫B.鲁迅C.茅盾D.张天翼8.老舍的《断魂枪》中“沙子龙的镳局已改成客栈”,最主要原因是( B )A.沙子龙重伤大病B.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盛行C.民国政府的严令禁止D.镳局众多,竞争激烈9.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开篇的小说是( C )A.《阿Q正传》B.《祝福》C.《伤逝》D.《铸剑》10.女工陈二妹的形象出自郁达夫的小说( C )A.《沉沦》B.《薄奠》C.《春风沉醉的晚上》D.《迟桂花》11.诗人艾青写作《大堰河——我的褓姆》的场所是( B )A.家里B.狱中C.学校里D.故乡12.丁西林的话剧《压迫》是一出( B )A.独幕悲剧B.独幕喜剧C.四幕悲剧D.四幕喜剧13.诗作《手推车》所反映的时代与社会背景是( A )A.抗战初期的北方B.解放战争时期的北方C.抗战时期的“孤岛”上海D.解放战争时期的江南14.《爱尔克的灯光》所写的几种灯光中,在文章结尾出现象征作者对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 A )A.我的心灵的灯B.旧居的灯光C.哈立希岛上的灯光D.爱尔克的灯光15.《钓台的春昼》一文反映了作者( D )A.对严子陵历史故事的追思B.对家乡秀美山川的迷醉与依恋C.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关注D.对黑暗现实的忧思和愤慨16.臧克家的《星星》一诗热情赞美布满天空的星星。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作品经典解析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作品经典解析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作品经典解析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众所周知,中国有许多出色的现当代文学名家,他们的作品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下面是一些关于他们作品的经典解析测试题,请阅读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题目1:《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而成,描绘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该作品的主要题材是____。
A. 唐代历史故事B. 明代宫廷生活C. 清代贵族家庭D. 现代都市生活题目2: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文学体裁,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等。
其中,他最著名的小说是____。
A. 《红楼梦》B. 《繁星·春水》C. 《围城》D. 《呐喊》题目3:钱钟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他的作品以描绘人物性格和社会现象闻名。
其中,他最著名的小说是____。
A. 《红楼梦》B. 《围城》C. 《围猎》D. 《围屋》题目4:《活着》是一部中国现代小说作品,作者是____。
A. 贾平凹B. 余华D. 张爱玲题目5:王小波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年轻读者喜爱。
其中,《黄金时代》是他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个女性在特殊时期的成长故事。
该小说的主要背景是____。
A. 清代乱世B. 文化大革命C. 封建社会D. 高考时期题目6:莫言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有名气的一位,他的代表作品是《红高粱家族》,该小说以中国农村为背景,描绘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活状态。
莫言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____。
A. 诺贝尔文学奖B. 韩国文学奖C. 中国文学奖D. 莫言文学奖《平凡的世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作品,该小说由作者路遥创作而成,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力。
它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青年陈平的奋斗故事,表达了____。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中,潘先生以学校可作收容所为由向红十字会办事处索要两面红十字旗,并将其视为“救命的神符”,最后潘先生对旗子的安排是()A. 都插在学校门口B. 一面插在学校门口,一面插在自家门口C. 都插在自家门口D. 作为珍贵的物品收藏起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潘先生接旗子和徽章在手,像捧着救命的神符,心头起一种神秘的快慰。
“现在什么都安全了!但是……”想到这里,便笑向办事处的职员道,“多给我一面旗,几个徽章罢。
”他的理由是学校还有个侧门,也得张一面旗,而徽章这东西太小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里。
2.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对小说《春蚕》中老通宝家养蚕一事概括正确的是()A. 因养蚕时只选择了土种,收成不好,破产B. 因养蚕时只选择了洋种,收成不好,破产C. 养蚕养得很好,获得丰收,还清了贷款D. 养蚕养得很好,获得丰收,但破产了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春蚕》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民老通宝一家养蚕丰收却破产的悲剧命运为线索,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贫困化的现实。
3. 【单项选择题】小说《菉竹山房》中,前来做客的新婚夫妇在参观和选择卧室时,对菉竹山房的感觉是()A. 绿意盎然如仙境B. 雍容典雅C. 阴森可怕如古墓D. 干净整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菉竹山房》中描述新婚夫妇参观房屋时,“屋子高大,阴森”。
吃晚饭时,黯然无话,“偌大屋子如一座大古墓,没一丝人声”。
4. 【单项选择题】小说《拜堂》中“将来日子长,哈要过活的”这句话传达出故事中人物的精神内涵是()A. 面对苦难时坚忍的力量B. 在封建礼教戕害下的痛苦与抑郁C. 被侮辱者的积极反抗D. 在封建包办婚姻中承受的苦厄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拜堂》中“将来日子长,哈要过活的”这个句子构成了整个叙事的内在线索,同时也给予汪大嫂和小叔子汪二偷偷摸摸的拜堂一种坚定的力量。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评析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鲁迅C. 曹雪芹D. 杨红樱答案:B. 鲁迅解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2.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论语》答案:B. 《呐喊》解析:《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短篇小说形式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3.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李白B. 鲁迅C. 高尔基D. 莫言答案:D. 莫言解析: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红高粱家族》、《蛙》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4.以下哪部作品是莫言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追风筝的人》C. 《活着》D. 《红高粱家族》答案:D. 《红高粱家族》解析:《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二、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鲁迅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鲁迅主张文学要与时代相结合,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疾苦。
他主张文学要具有批判精神,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揭示。
鲁迅的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批判,唤醒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起了社会的反思和改变。
2.请简要介绍莫言的主要创作特点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答案:莫言的主要创作特点是关注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真实反映了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关注。
莫言的创作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对中国农村和民间文化的记录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论述题请结合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主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_阅读分析题指导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_閱讀分析題指導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_閱讀分析題指導考試中閱讀分析題占20分,分析的系教材外的作品。
所選為1917—1949年間的中國現代詩歌、散文、短篇小說。
按試題的要求,主要是綜合作品的思想和藝術的要點。
要求觀點正確,能較準確地揭示作品的思想價值和藝術規律。
針對考試要求,須注意:1.學會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說分析的思路和規則,按照思路和規則閱讀試卷所提供的作品,一邊精讀,一邊記下作品的主題、作品思想內容(詩歌的意蘊、小說事件和人物性格、散文所蘊含的詩情哲理)、作品的藝術特點。
2.學會按照分析體系所提供的構思和結構表,準確地概括作品的主題、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現將散文、短篇小說和詩歌的分析體系(思路和方法)提示如下:(一)散文分析提要1.散文特質:其特點是“以意為主,以文傳意”。
常常通過對人事景物的片斷描述(客觀性),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觀性),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審美價值(社會性、審美性)。
散文美的核心是情、理、趣。
這是我們分析評論散文的理論依據,貫穿於分析評論散文思想和藝術的全過程。
2.散文分析:注意從整體上把握三個大問題。
(1)綜合段意,即分析作者感受深化的脈絡。
首先在閱讀過程中理清散文的片斷。
抒情散文常由畫面構成片斷,敍事散文常由事件或若干事例構成片斷,應將一個相對完整的片斷作為一部分。
其次,注意綜合散文的段意。
在劃分段落過程中應這樣認識:劃分段落是為綜合段意作準備,是分析評論散文的基礎。
綜合段意是最為重要的,涉及到散文的思想性,即情、理、趣。
要圍繞散文所描繪的客觀情境和作者的主觀情意進行挖掘,採取“描寫什麼——抒發什麼”的模式。
如《荷塘月色》的綜合段意可以概括為:第一部分抒寫“我”不寧靜的心緒,交待月夜去荷塘的動機,路上的所見所感,點明遊荷塘的心境。
第二部分工筆細描清幽淡雅的荷塘和清輝朦朧的月色,寓情于景廠抒發了對平和、安寧、自由境界的傾慕與追求。
第三部分憶江南採蓮舊俗,在傷逝鄉思中抒發了對和平自由生活的嚮往之情。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历年阅读分析题及答案

是否应该推行全球禁止非法移民辩论辩题正方观点, 应该推行全球禁止非法移民。
首先, 非法移民会给目标国家带来安全隐患。
非法移民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背景调查和安全筛查, 这就增加了目标国家的安全风险。
例如, 2015年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中, 几名恐怖分子就是通过假冒难民身份进入法国的, 这就是非法移民给国家带来的安全隐患的典型案例。
其次, 非法移民会给目标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带来负担。
非法移民往往无法合法工作, 他们会成为目标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的负担。
而且, 他们的存在也会给目标国家的社会秩序带来不稳定因素, 这对于目标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
最后, 全球禁止非法移民也是为了保护移民自身的权益。
非法移民往往处于较为脆弱的地位, 他们容易受到剥削和歧视。
而且, 非法移民也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受害者。
因此, 全球禁止非法移民也是为了保护这些移民自身的权益。
反方观点, 不应该推行全球禁止非法移民。
首先, 非法移民往往是受到战争、迫害或贫困等原因驱使而离开自己的国家, 他们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离开家园。
因此, 全球禁止非法移民是违反人道主义精神的。
其次, 非法移民也为目标国家带来了劳动力资源。
很多非法移民是愿意从事低技能、低薪水的工作, 这些工作往往是目标国家本地人不愿意从事的。
因此, 非法移民也为目标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 全球禁止非法移民也是不现实的。
世界上有太多的非法移民, 要想全面禁止非法移民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 很多国家也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边境, 更谈不上全球禁止非法移民了。
总之, 全球禁止非法移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和实际情况。
希望各国能够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合作, 找到一个既能保护国家利益, 又能保护移民权益的解决方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习题与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篇之作,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短篇小说,以独特的表现手法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家》、《春》、《秋》,通过对高公馆几代人的描绘,展现了封建家庭制度的崩溃和新一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的历程。
3. 茅盾的《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吴荪甫的命运描绘,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
4. “荷花淀派”:是指以孙犁为代表的作家群,其作品主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冀中白洋淀地区农村生活为题材,形成了一种清新、抒情的独特风格,被后人称为“荷花淀派”。
5. 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讽刺意味浓厚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归国后的婚姻与事业遭遇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困境和社会的世态炎凉。
二、填空题1. ____ 的历史剧《屈原》成功塑造了一位忠诚爱国、不畏强权的伟大诗人形象。
答案:郭沫若2. 张爱玲的成名作《____》以其独特的情感剖析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成为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红玫瑰与白玫瑰3.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生动刻画了____底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答案:北平(北京)4. 赵树理的《____》是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品,以民间故事形式讲述了新旧观念冲突下的农村青年恋爱婚姻问题。
答案:小二黑结婚5.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以____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期间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与革命斗争历程。
答案:林道静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鲁迅的散文集?(D)A.《朝花夕拾》B.《野草》C.《坟》D.《呐喊》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C)A.《家》B.《春》C.《雾》D.《秋》3. 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中国现代剧作家是?(B)A.茅盾B.曹禺C.老舍D.郭沫若4. 以下哪部作品是张恨水的代表作?(A)A.《金粉世家》B.《边城》C.《四世同堂》D.《雷雨》5. 丁玲的代表作是?(B)A.《围城》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暴风骤雨》D.《子夜》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沈从文的作品?(AB)A.《边城》B.《湘行散记》C.《骆驼祥子》D.《家》2. 下列哪些作品是赵树理的主要作品?(AD)A.《小二黑结婚》B.《日出》C.《茶馆》D.《李有才板话》3.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徐志摩的诗歌?(BC)A.《女神》B.《再别康桥》C.《雪花的快乐》D.《凤凰涅槃》4. 以下哪些作品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ACD)A.鲁迅《呐喊》B.老舍《正红旗下》C.郁达夫《沉沦》D.冰心《繁星·春水》5. 下列哪些作品具有鲜明的乡土文学特色?(BCD)A.巴金《寒夜》B.周立波《山乡巨变》C.赵树理《李有才板话》D.莫言《红高粱家族》五、判断题1.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革命+恋爱”创作模式的作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000年4月五、阅读分析题阅读分析题阅读分析题阅读分析题(20分)阅读巴金的散文《废园外》,并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赏析文章。
答:(1)主题:通过对“我”走过一个废园,想起几天前敌机夫炸昆明,炸死园内一个深闺少女的叙写,表达巴金对青春的留恋和赞美,对扼杀年轻生命的控诉,对日军暴行的抗议。
(4分)(2)艺术特色:①根据抒情的需要,以简洁的语言描写、记述。
(3分)②以“花”和“毁了的楼房”这两个对立的形象为抒情线索,通过“我”晚饭后出去散步串连全文。
(3分)③“花”是青春、美好、生命的象征,“毁了楼房”是残败、废弃、死亡的象征,两个形象放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3分)④情感深厚真挚,富于感染力。
(2分)20XX年4月五、阅读分析题(20分)40.阅读凌叔华的短篇小说《绣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
要求:1.围绕作品的主要线索“绣枕”,着重评析作品的心理刻画、细节描写和结构特点。
2.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绣枕》是凌淑华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
文如其人,作品淡雅幽丽,温婉细致,富有女性温柔的气质。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美丽温柔的深闺小姐,她长时间地在家中默默地精心刺绣一对靠枕,完工后将其送给白总长,以便这位上层人物请客时为人赏识,纷纷来说亲。
但绣枕送去的当晚,却被醉酒的客人吐脏踩坏,最终丢给家中的佣人。
小说以此反映了旧时代的中国女性难以掌握自己命运的苦闷心境,描绘了中产人家温顺女性的孤寂和忧郁的灵魂。
幽闭的闺阁是大小姐生活的全部空间,在那死寂闺房中,她恪守着传统的闺阁之道,企盼通过绣枕攀上一门好亲事,过上幸福的爱情婚姻生活。
她内心对幸福未来的憧憬与渴望是何等强烈,这一切全部融注在绣枕的动作上。
“脸热的酱红,白细夏布褂汗湿了一背脊”;为了“绣那鸟冠子曾拆了又绣,足足三次,一次是汗污了嫩黄的线,绣完了才发现;一次是配错了石绿的线,晚上认错了色;末一次记不清了”;“那荷花瓣上的嫩粉色的线她都洗完手都不敢拿,还得用爽身粉擦了手,再绣”……她以为用全部心力做出精美无比的靠垫,送于白总长,人家会由此注意到做靠垫的人,以此与其二少爷成就美好的姻缘;就算这不能实现,“大家看了(靠垫),别提有多少人来说亲呢,门也得挤破了。
”但大小姐内心这一热切渴望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精美的绣枕遭人唾弃变得肮脏、残缺不全的遭遇象征着大小姐备受冷落遭人蹂躏的悲惨命运。
大小姐是孤独的,被抛弃的,处境悲凉,引发了读者对人物的同情与怜惜。
小说“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1.叙事模式独特从叙事角度看,作者采用纯客观叙事,始终与小说人物保持一定距离,不动生色地叙述几乎让人感觉不到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态度。
从叙事结构上看,作者突破传统的情节结构,将大小姐富于戏剧性的经历通过两个场景“绣枕”和“看枕”呈现,极力淡化了情节。
小说没有直接描写“大小姐”的情感和命运,而重在通过人物的外在言行来刻画两个场景中人物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从而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人物遭遇的不幸,使读者产生悲悯之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人物心理刻画细腻传神作者善于细腻传神地刻画人物心理,如在“看枕”场景中,当弄脏的枕片摆在大小姐面前的时候,她“默默不语”,只是对着绣花片子出神,她想起夜里做过的梦,她从未经历过的娇羞,小姑娘的羡慕,女伴的嫉妒,她知道,那只是幻境,永远不愿再想它来缭乱心思。
这体现了一个女性的温婉与柔顺,没有大喜和大悲,也没有叛逆和愤激,只有一点淡淡的忧郁和感伤。
3.笔调清淡透逸,富于诗情画意整篇文章“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像刺绣的针脚那样繁密细致,凄艳幽婉。
20XX年五、阅读分析题(本题20分)40.阅读武桂芳的散文《怀远天的老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
要求:(1)本文着重表现了父女之间纯朴、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父亲深切的感激与思念。
(2)作品很好地把家庭的不幸、亲人的离散与国家、民族的灾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情感的表现具有一定社会历史内涵。
(3)作品对父女亲情的表述时间跨度很长,这既真实地表现出“我”对父亲看似很“迂”、其实十分真切含蓄的关爱逐步理解的过程;也反映了“我”与父亲之间不断的情感积累,使得父女之情历经时间的浸渍沉淀而更加珍贵。
(4)作品对父亲形象的刻画,选取的都是身边细微之事,处处体现着作者细腻的艺术感觉,真实自然而意味隽永。
(5)作品的语言质朴单纯,平易朴素,虽素淡平实却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所谓的“远天的老人”就是作者的父亲。
文章写了“我”与父亲之间的四件事:我读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近,但父亲坚持每天接送我;一二八事变后,父亲依然接送我读书,但却多了愁容和皱纹;高中时一年立夏,父亲给我送茶叶蛋;我出嫁时父亲给我带上信封信纸。
作者用几件很平常的小事,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教子甚严、爱子甚切,同时又历经沧桑,忧郁愤懑的父亲形象。
文章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爱与思念。
这份思念因纷飞的战火和艰难的时局而显得尤为沉重。
文章写在抗战时期,作者写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但这些生活的点滴却折射出了时代氛围。
战争不仅毁灭了财产,继之是亲人的死亡,生活由和谐、安静变为灰黯惨淡。
父亲也由一个不喜言笑但平静淡然的人变得恐惶、忧郁、愤恨。
所以说,这篇散文在表达对父亲的赞美与思念的同时,也谴责了侵略者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的灾难。
艺术上这篇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朴素。
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没有大段的抒情,但节制而生动的叙述却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
此外,这篇散文细节的捕捉与表现也很成功,比如写父亲的表情:“在烟雾中的父亲的头常常低垂着,眼睛固定地死盯着地板,在沉思,额上添上了许多皱纹。
”写父亲的语言“今天是立夏,我给你带来四个茶叶蛋,煮熟了的,别吃完,留二个明天当早餐,想想看,蛋要十四个铜板一个呢……”父亲的良苦用心:“一叠父亲惯用的红线条的中国信笺,红框子的信封,和几十张的五分邮票。
”细节的运用不仅使父亲的形象更为丰满生动,而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月4年20XX.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五、阅读分析题(20分)40.阅读王任叔的小说《河豚子》,结合作品实际,请就下列三个方面写成不少于600字的短文:(1)简要概括作品的主题思想;(2)具体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3)简要说明人物心理刻画对体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王任叔《河豚子》原文)反复品味了著名作家王永叔的一篇微型小说《河豚子》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现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微型小说。
这篇微型小说写了旧中国一家穷苦百姓迫于迫于生计,在走投无路之下寻求“解脱”而不得的故事。
“爸爸”弄来一篮河豚子,试图以此了结一家老小的残生。
当毒鱼下锅后,“爸爸”不忍目睹一家人被眼睁睁毒死的惨况,借故躲出家门。
但他不晓得,一家老小为了与他共享锅中的“佳肴”,一直忍饥等到他回来。
由于河豚子在锅里煮了整整一天,毒素已经消失了,当他无可奈何怀着同归于尽的悲痛心情吞食了这“毒物”后,却没有中毒而死,一家人还是要安安稳稳地挨饿。
小说开头主动寻死和结尾求死不得的巨大情节反差,折射出旧中国穷人欲生无路,欲死无门的悲惨境况。
小说同时也写了穷苦百姓相亲相爱,互相扶持的朴质精神。
“爸爸”是小说的主人公,作者从他的角度展开叙述,细腻地描写了他的心理活动过程:首先他因穷困无奈弄回毒鱼的心理矛盾;接着写他看到妻儿的欢呼后不仅伤心而且充满恐怖;再次写他怕见全家中毒的惨象而外出;然后写他归途中心情的沉重和见到妻儿欢笑等待的意外;接着他不得不直面全家人食毒鱼而死的痛苦;最后写他面对求死不能的现实后更深的痛苦和无奈。
总之,小说细腻地展示了这个父亲在悲剧中由痛苦、无奈到恐怖、绝望再到更加痛苦、无奈的心理全过程。
可以说,人物心理是这篇小说落笔的重点。
这样处理不仅可以略去了不必要的情节交代,使叙述干净利落,而且可以使读者对人物的悲惨处境感同身受,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更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
20XX年7月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40.阅读鲁迅的散文《雪》,写一篇300-500字的评析文章。
要求:(1)文章应包含对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评析。
(2)分析应联系作品实际,观点正确,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鲁迅这篇文章前面的“江南的雪”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充满童趣、美丽、和谐的画面,抒发了眷念故乡,回忆儿时的美好情怀;文章后面的“朔方的雪”是文章的中心部分,作者热情赞扬了朔方的雪的战斗精神,和对壮丽斗争的向往,同时也流露了作者当时那种尚未明确看到革命前途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雪》是一篇寓情于景的散文。
作者采用铺衬的手法,首先对江南的雪景进行了描绘,以提出的问题,又为后文暖国的雨;的单调衬托了江南的雪花的娇艳明媚。
同时对暖国的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朔方飞雪,设下了伏笔,反衬出朔方的雨被凝结成雪的不幸。
作者赞江南的雪:蕴涵着青春的消息,如同那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仅说明了江南雪花的特点,也表露了作者对江南柔雪充满了怀念与喜爱的感情。
为了更真实地突出江南雪景的生机勃勃,在勾画了自然景物后,文章第四自然段的开头,作者用但是这个转折词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并表明朔方的飞雪和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是截然不同的,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
在这里,作者不仅如实地描画了朔方严冬的景象,而且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在这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而;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这里作者以炽烈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写了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
我们从朔方飞雪冲破酷寒的压迫,自由驰骋于太空的壮举,可以自然地联想到当时作者及进步人士所进行的种种不屈的斗争。
作者借朔方飞雪奋飞的情景,抒发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不幸的遭遇也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全文虽然流露出了一种孤寂的情绪,却掩盖不住其中闪现着的理想光芒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0XX年4月五、阅读分析题(20分)40.阅读李广田的散文《他说:这是我的》,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
要求:(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2)简述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李广田《他说:这是我的》原文)李广田《他说:这是我的》是一篇形象生动的说理性散文。
文章语言朴实,却放射出思想的灵光,作品的主题思想可从两方面来概括:1.批评狭隘的个人占有欲,提倡大众共享的集体意识作品开头描述了作者身边的一件琐事:一个老朋友和其小儿子为抢夺一颗圆滑而光彩的石子发生了纷争,后来做父亲的还是将石子送还了儿子,并告诉他家中的一切包括自己都是属于儿子的,儿子于是不要了,开始和父亲相互推让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