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域下《VOGUE》杂志页面设计

模因论视域下《VOGUE》杂志页面设计作者:邸小松范晓琳

来源:《艺术研究》2020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以模因论为视角,分析当代女性《VOGUE》杂志的页面设计研究。从杂志的层次、设计态度、封面版式、目录与栏目版面、内页中字体与图像方面对当代时尚女性杂志《VOGUE》展开研究,以此找出《VOGUE》杂志的视觉风格特色,并以此为观察点探索时尚类杂志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VOGUE》杂志页面设计模因论

被誉为“时尚百科全书”的《VOGUE》杂志于1892年首次亮相,并从那时起就一直提供最相关时尚的风格。尽管该杂志坚定地致力于成为以时尚为中心的出版物,但多年来它已经顺应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了时代风格和文化的转变。《VOGUE》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打破了“艺术”和“设计”与“时尚”和“装饰”之间的等级关系,而且(或许可以解释《VOGUE》在学术界引起的恐慌)它还打破了知识分子阶层与发行量巨大的杂志之间的等级关系。《VOGUE》杂志在时尚杂志界有很高的地位,并且经久不衰地成为时尚杂志的典范,使得许多时尚类杂志模仿该杂志的页面设计。

一、视觉传达设计与模因论结合

“模因”一词是由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畅销著作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在最后的一章中首次提出的。这本书主要探索了基因如何通过自我复制以及相互竞争促进了生物的进化;在描述基因作为复制因子的特征的基础上,大胆构想了存在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模因。①模因被定义为文化传播单位,但它没有像基因那样可以观察到的排列序列图像,例如特点比较突出的时尚类杂志总是有些共通点,不论是封面设计还是内页设计。如今模因被运用在多个领域中,成为一些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现在将模因论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文化传递与模因相结合,不但赋予了模因有了可以被复制并且显现的外形,从而使内容通过设计模因更好的表达与传播。设计模因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进行传播,这篇文章主要研究《VOGUE》杂志页面设计中有特色、可以被模仿的優秀的设计模因,为今后时尚类杂志设计起到辅助作用。

运用设计传达理论与模因论的传播、信息文化之间互相模仿以及生物对文化进化产生影响等方面结合,研究时尚杂志间的页面设计、互相模仿、竞争促进发展与如何将流行的设计模因运用在杂志设计中从而更好地促进杂志页面设计的完善。运用模因论作为指导性理论基础进行研究《VOGUE》杂志的页面设计,在考虑到模因作为文化的模仿与实质的传播有关联性,又考虑到《VOGUE》杂志的权威性作为时尚讯息的主流传播方式。想要理解或解释一件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提出和制造某些指导性的原则。对艺术的理解和解释,并不比理解和解释其他复杂的事物(如生物的身心构造)更困难多少,艺术是由有机体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不可能比有机体本身更为复杂,当然也不一定会比有机体本身简单。②因此我们想要了解并运用《VOGUE》杂志的页面设计,就要运用模因论视域来提出和建立某些指导性原则,用来了解该杂志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今后如何为杂志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一本时尚类杂志只有好的内容却没有好的页面设计让读者清晰直观地感受到杂志要表现的内涵,不能让读者沉浸其中,那就不能算是一本好的时尚类杂志。因为时尚类杂志在阅读的同时提高阅读者的审美,杂志的设计更是体现了杂志的层次。设计大众化推动了时尚类杂志的发展,因此时尚类杂志设计更要被大众认可并且观看的视觉效果也有更高的要求,鉴并且也对今后时尚类杂志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VOGUE》杂志页面设计

《VOGUE》时尚杂志不论在杂志封面设计、内页设计、图像文字与摄影处理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其专业性。当代网络的普及以及电子杂志的出现,要求更高清晰的观看页面并且可以最大程度还原色彩,需要时尚类的杂志的设计比以往更加精致并且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不论是电子杂志还是纸质杂志,借鉴优秀的杂志设计模因进行设计都有助于提高杂志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杂志传播与提高杂志销量的效果。

《VOGUE》杂志一直以来就刻意地与大众拉开距离,受众主要是较为关注时尚并且有一定经济基础与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并且专为白领打造的期刊。每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并且由时装、美容、艺术和生活方式四部分组成,在网评中《VOGUE》杂志被定义为“为了吸引那些品味奢侈、资源丰富的人而设计的各种花哨而深奥的时装……把想要穿得漂亮的简单愿望变成了一种昂贵而耗时的职业,除了最富裕的人以外,所有人都做不到。”

1.《VOGUE》杂志封面设计分析

《VOGUE》杂志是最先运用名人效应的杂志,在当代许多时尚类杂志期刊邀请明星来刊登杂志封面人物,邀请的明星代表此期刊的综合水平,为的是利用名人效应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时尚类杂志需要利用设计吸引读者的眼球,所以研究成功的时尚类杂志设计模因是非常有必要的。杂志层次的定位,也决定了杂志的设计风格。时尚类杂志封面设计至关重要,在当今眼球经济的时代人们仅仅通过几秒钟在琳琅满目的杂志中挑选一本自己想要购买的,成功的杂志封面设计会提升销售量,加深读者对杂志的青睐,给品牌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的理念是“最好的封面总是下一个,你还没见过的那个”,所以精益求精成为时尚类杂志设计的基本规则。关于这一点,世界上一些最具标志性的时尚杂志背后的平面设计师都在不断挖掘品牌文化,并为杂志设计注入新鲜形式。不同品牌杂志的设计各有特色,畅销的杂志都有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让人们在众多杂志中一眼看到它。《VOGUE》杂志封面有很高的辨识度,封面排版中的字体与图案搭配的设计风格让购买者一眼看到这本杂志。中国版《VOGUE》区别于外国版在封面设计中体现在杂志左上角的“服饰与美容”,“服饰美容”采用放大的字体,为了使版面更有秩序,“与”字则采用缩小至于“服饰美容”中心不明显的位置。“VOGUE”则与“服饰”同号字体在右侧。杂志通常会邀请非常火热的知名人物作为封面刊登人物,在当代大众传媒利用名人效应,杂志的封面常常利用知名人物形象来定位杂志层次。2020年1月号邀请的杂志封面人物为现在国内非常火热的明星,封面人物有周迅、胡歌、刘雯、李宇春、易烊千玺,如图1所示。杂志封面图片多选择拉近视线的出血式构图,人物坐次排列有序,本期明星穿着与妆容选择饱和度低的色调,拍摄背景选择地上满是落叶的棕黄色背景。人物的穿着与图片背景颜色和谐的衬托出本期“此刻即未来,环保、多元、创意、乐观、尊重”的主题。封底图片中模特佩戴有LV标志的女包,稳重的造型让人产生购买欲望,并且图片采用框架图式,整体颜色和谐统一,突出底部品牌名称。由此可见,不同页面需要不同的图片处理方式。每一期的书脊采用相同的设计形式,只有书脊中间部位每一期的时间有所改变,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书架上方便查找期刊。《VOGUE》杂志封面选用的纸有一定的厚度不易则损,杂志封面有特色的是封面为折页,并且不可以全覆盖整个杂志,在杂志的右侧留有接近五毫米的

距离。《VOGUE》在中国发行后,封面依旧延续采用简洁的版面,固定的字体设计,在颜色选用上与杂志封面图像融合。

2.《VOGUE》杂志目录与栏目设计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VOGUE》时尚杂志的目录与栏目设计非常有特色,目录与栏目设计风格保持统一,只有不同的栏目之间根据主题不同存在一些差异。《VOGUE》杂志的目录非常有特色,即有传统形式的文字与页码数字相结合,又有大部分区域展示图片,在每个主题的下面又有该主题的简短介绍,这很符合时尚类杂志更多地展示图片形式,如图2所示。每一期目录都有一块志封面的简单介绍区域,如杂志封面模特姓名与穿搭品牌、摄影师姓名、造型师姓名等信息。目录栏目中大部分区域为精美的图片与品牌广告展示,这些图片非常精美,多为这一期杂志文章中的品牌穿搭穿插在目录中使得视觉效果更加丰富,避免和普通期刊相似,并且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在目录最后一页还有该月份杂志的广告索引,介绍封面封底、折页、具体页码有什么品牌广告,体现了杂志设计细致的一面。一些杂志受众很关注品牌广告,广告引索便捷寻找关注的品牌。固定栏目分别是:卷首语、幕后花絮、编读往来、星座、名人秀、讯息、点睛之选,这7个栏目为一段时期内《VOGUE》杂志中的固定栏目。不固定栏目是根据该期杂志内容的编辑进行选择的,分别有:配饰精选、新视点、环保时尚、潮流内幕、时装大片、星秀场、彩妆、彩妆新潮、护肤新潮、最新试用、美丽话题、美丽秘诀、美丽新发现、品味艺术、品味家居、灵感单品、品味旅行等,这些栏目中都包含当代最热与女性最关注的话题。

3.《VOGUE》杂志内页中的文字与图像设计分析

《VOGUE》杂志页面设计风格整体统一,给人高层次、高品位的感受。版式设计中文字分为阅读性文字与装饰性文字,阅读性文字让读者清晰直观的观看文字所要传达的内容,而装饰性文字则要契合杂志与杂志文章的气质进行设计,优化页面设计效果的同时,也传达着信息,使文字具有观赏性效果。杂志页面设计中另一个重要元素是图像,杂志页面的图像类型有很多种类,包含专题照片、资讯照片、创意配图等。不同的图像有不同的职能,展现给读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每个栏目中照片都具有一定策划性质的摄影作品,且要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资讯照片是指辅导介绍新闻、消费咨询说明照片,搭配的内文图片要明确的烘托出主题,杂志中图像的处理方式也有众多方式。其中包含框架图式、出血图示、退底图示、特殊图示等。框架图式可以明确的传达主体信息,构成版面一般来说可以给接受者带来心理上安靜、严肃等的感受。出血图式有强劲的扩张感,拉近读者视线,多用于专题策划照片,如图3所示,Dior千鸟格纹手提包与金色戒指2020年开年广告。退底图示勾勒人物与物品的轮廓,常用于服饰搭配和单品介绍。图片也有很多的处理方式,从视觉上达到更加丰富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从视觉产生联想并且提高阅读兴趣。掌握时尚类杂志图片的挑选与图片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图像的呈现可以被说是时尚类杂志的灵魂所在。面对外来杂志本土化,时尚类杂志既要和国际时尚接轨,也要注重有自己的个性风格。运用国外优秀杂志的模因来丰富设计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国内消费者

的阅读习惯与喜好。分析《VOGUE服饰与美容》时尚杂志的优秀设计,若运用这些设计模因还需要与将要设计的主题相契合并且有准确的期刊定位,在追求而不是一味的借鉴抄袭。

结语

本文在模因论论视域下研究《VOGUE》时尚类杂志页面设计,通过分析杂志的封面设计、目录与栏目设计、页面的文字与图片设计来剖析该杂志的设计模因。对《VOGUE》杂志页面设计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如下结论。

1.需注重杂志的整体设计风格。

一本高品位的成功的时尚类杂志往往注重整本书的设计风格统一,这不仅仅是杂志设计基础,也是通过设计体现该杂志的艺术性。方便读者阅读的同时,通过设计更好的传达该杂志思想内涵,更是艺术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外来杂志本土化,时尚类杂志既要和国际时尚接轨,也要注重有自己的个性风格。运用国外优秀杂志的模因来丰富设计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国内消费者的习惯与喜好。分析《VOGUE服饰与美容》时尚杂志的优秀设计,若运用这些设计模因还需要与将要设计的主题相契合并且有准确的期刊定位,在追求而不是一味的借鉴抄袭。

2.不断创新是时尚类杂志的灵魂。

在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全民网络的时代,杂志设计在满足阅读需求的同时适当添加一些阅读趣味。一本好的时尚类杂志要有好的页面设计形式来体现该杂志意蕴,在吸引读者阅读的同时提高审美水平与带给读者美的享受,这是时尚类杂志的职能所在。在阅读审美不断攀升的时代,人们对于时尚类杂志页面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我们在借鉴与吸收优秀时尚类杂志设计模因的同时,建立一套系统的杂志页面设计模因,即需要不断反思当下读者真正需求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设计特色。

注释:

①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02):200-209.

②艺术与视知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鲁道夫·阿恩海姆(R·Arnheim)著, 1984.第二页.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R·Arnheim).艺术与视知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孟冰.当代中国女性时尚杂志传播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0.

[4]石戎睿星.国外时尚杂志本土化途径的分析——以《VOGUE》为研究对象[J].商场现代化,2010(12).

[5]陈灵燕.20世纪美国生活期刊封面设计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6.

模因论视域下《VOGUE》杂志页面设计

模因论视域下《VOGUE》杂志页面设计作者:邸小松范晓琳 来源:《艺术研究》2020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以模因论为视角,分析当代女性《VOGUE》杂志的页面设计研究。从杂志的层次、设计态度、封面版式、目录与栏目版面、内页中字体与图像方面对当代时尚女性杂志《VOGUE》展开研究,以此找出《VOGUE》杂志的视觉风格特色,并以此为观察点探索时尚类杂志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VOGUE》杂志页面设计模因论

被誉为“时尚百科全书”的《VOGUE》杂志于1892年首次亮相,并从那时起就一直提供最相关时尚的风格。尽管该杂志坚定地致力于成为以时尚为中心的出版物,但多年来它已经顺应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了时代风格和文化的转变。《VOGUE》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打破了“艺术”和“设计”与“时尚”和“装饰”之间的等级关系,而且(或许可以解释《VOGUE》在学术界引起的恐慌)它还打破了知识分子阶层与发行量巨大的杂志之间的等级关系。《VOGUE》杂志在时尚杂志界有很高的地位,并且经久不衰地成为时尚杂志的典范,使得许多时尚类杂志模仿该杂志的页面设计。 一、视觉传达设计与模因论结合 “模因”一词是由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畅销著作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在最后的一章中首次提出的。这本书主要探索了基因如何通过自我复制以及相互竞争促进了生物的进化;在描述基因作为复制因子的特征的基础上,大胆构想了存在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模因。①模因被定义为文化传播单位,但它没有像基因那样可以观察到的排列序列图像,例如特点比较突出的时尚类杂志总是有些共通点,不论是封面设计还是内页设计。如今模因被运用在多个领域中,成为一些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现在将模因论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文化传递与模因相结合,不但赋予了模因有了可以被复制并且显现的外形,从而使内容通过设计模因更好的表达与传播。设计模因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进行传播,这篇文章主要研究《VOGUE》杂志页面设计中有特色、可以被模仿的優秀的设计模因,为今后时尚类杂志设计起到辅助作用。 运用设计传达理论与模因论的传播、信息文化之间互相模仿以及生物对文化进化产生影响等方面结合,研究时尚杂志间的页面设计、互相模仿、竞争促进发展与如何将流行的设计模因运用在杂志设计中从而更好地促进杂志页面设计的完善。运用模因论作为指导性理论基础进行研究《VOGUE》杂志的页面设计,在考虑到模因作为文化的模仿与实质的传播有关联性,又考虑到《VOGUE》杂志的权威性作为时尚讯息的主流传播方式。想要理解或解释一件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提出和制造某些指导性的原则。对艺术的理解和解释,并不比理解和解释其他复杂的事物(如生物的身心构造)更困难多少,艺术是由有机体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不可能比有机体本身更为复杂,当然也不一定会比有机体本身简单。②因此我们想要了解并运用《VOGUE》杂志的页面设计,就要运用模因论视域来提出和建立某些指导性原则,用来了解该杂志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今后如何为杂志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一本时尚类杂志只有好的内容却没有好的页面设计让读者清晰直观地感受到杂志要表现的内涵,不能让读者沉浸其中,那就不能算是一本好的时尚类杂志。因为时尚类杂志在阅读的同时提高阅读者的审美,杂志的设计更是体现了杂志的层次。设计大众化推动了时尚类杂志的发展,因此时尚类杂志设计更要被大众认可并且观看的视觉效果也有更高的要求,鉴并且也对今后时尚类杂志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VOGUE》杂志页面设计

时尚杂志版式设计分析

一、时尚杂志版式设计的现状 《时尚COSMO》每期广告收入1000多万,《ELLE世界时装之苑》每期广告1000多万,《瑞丽伊人风尚》每期广告接近1000万。在一些投资人看来,这不是杂志,而是印钞机。《视觉21》停刊,《生活资讯》停刊,《摩登》停刊,《明星时代》停刊,还有诸多杂志行将关闭——在另外一些投资人看来,这不是杂志,而是老虎机。奢侈新贵,名流派对,巴黎秀场,空中飞人,风光无限,镜头焦点……对于这个产值30亿并且高速发展的大市场,无数人削尖脑袋想钻进来,又有无数人顿足捶胸直呼上当。中国时尚杂志,以一种痛并快乐的矛盾状态生存着。 ①黔驴技穷千书一面 由于国内设计人才的专业能力有限,使得设计缺乏活力,一味模仿,最后索性盗用一个模版贯穿到底。这样的版式设计,呆板,平庸,使人读起来乏味,打不起精神,易于疲倦,神游书外。而且,还常常会殃及池鱼,导致读者对内容视若等闲,不能专注,漠然视之,一本书的好内容从而就有被陪葬的可能。 ②落入俗套缺乏创新 目前国内的时尚杂志版式设计缺乏创造力,图文编排大同小异,图片配文字已经成为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各种时尚杂志都出现版面雷同的现状,不能充分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③东拼西凑整体脱节 有的时尚杂志缺少整体节奏感,版面划分不够大胆。当然,这也与国内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很大关系。版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版面产生清晰的条理性,用悦目的组织来更好地突出主题,达成最佳的诉求效果。 ④无限夸张徒有其表 形式与内容的不协调,形式在于表现内容,脱离内容与追求形式会是设计的失败。部分时尚杂志设计想象无边无际,过于大胆,完全背离内容,虚张声势,不伦不类。 二、杂志页面构成的理论 1.页面不同元素的组合方式 页面元素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产生无数的版面设计效果。在单行本图书的版面设计中,每家出版社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特征,同样的,设计师们也都有自己的观念设计体系,比如自己认定“这个文字比较容易辨认”,“在文章比较长的分两段吧”等,①这些都是在多年的经验积累过程中逐渐成立并确定下来的。所以,在进行设计时,是不能随便进行处理的。事实上杂志的设计也是一样的,可以根据杂志的内容以及读者层的情况、出版社的性质等具体问题,杂志的设计也是有一些大概固定的模式的。比如《椿花》,这份杂志连续出版十年之久了,所以对于页面元素的使用方法、风格、某个部分与某个部分要使用同样字体等问题,已经有一些固定的规则了。但是,这些惯用的字体每两到三年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虽然幅度并不是十分明显,但仍然是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的。因为作为版面设计的条件而言,如果视觉上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是不行的。 2.版面设计中添加元素的影响 版面设计过程中会受到添加要素的巨大影响,首先是需要加入多少张图片的问题。当然,如果插图的增加的话,那么每一张图片所占的空间就会减少。因为版面空间有限,所以无限的扩充内容也是不行的。只有图片质量好的时候才能充分利用其进行版面设计。3.利用各种不同的模式进行排版设计 在杂志页面中安排各种内容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可参照的标准,那么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因此可以将杂志页面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采用一定的模式来进行排版设计。在开始进行排版之前,如果能首先确定安排各部分内容的辅助线,那么排版工作就会进展的

《VOGUE》时尚杂志的品牌营销策略浅析

《VOGUE》时尚杂志的品牌营销策略浅析作者:刘小凡 来源:《出版广角》2020年第14期 【摘要】新媒体时代,传统时尚杂志纷纷借助新媒体力量转型。在这场浩浩荡荡的转型浪潮中,时尚杂志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强有力的品牌营销成为时尚杂志提升新媒体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VOGUE》从本土化营销、差异性营销、融媒体营销、社交化营销、商业性营销五个方面出发,实施新时代全方位的品牌营销策略。 【关键词】《VOGUE》;时尚杂志;新媒体市场;品牌营销 【作者单位】刘小凡,宁波工程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https://www.360docs.net/doc/2319384499.html,45- 1216/g2.2020.14.014 1867年,美国《时尚芭莎》正式创刊,开启了全球时尚杂志的新纪元。尽管20世纪以来,时尚杂志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和发行数量都比较大,但是新兴媒体的出现给其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受到时尚杂志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和受众向新媒体平台不断分流的双重压力下,《芭莎艺术》《Newsweek》《瑞丽时尚先锋》等品牌竞争力不足的老牌时尚杂志相继被迫停刊。显然,在日渐产业化的新媒体市场中,品牌竞争已成为传统时尚杂志生存发展的关键,其经营重点须尽快从单一的广告营销转向全方位的品牌营销。面对新时代的挑战,《VOGUE》及时从新的营销环境出发,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品牌营销体系,成功实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大市场的有效链接。 一、新媒体时代时尚杂志品牌营销环境的变化 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内容、渠道和受众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改变反映在品牌营销的各个层面。 第一,传播内容呈现碎片化、多元化。在传统媒体时代,时尚杂志所依托的大众媒体具有天然的传播优势,能够发挥其他媒体难以达到的宣传营销效果。但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渠道也更加广泛,时尚杂志传播的完整信息极易被碎片化内容所淹没,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此外,随着大众话语权的进一步释放,时尚杂志对品牌信息源的控制失去了绝对主导权,人人都可能成为品牌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使得大众接收到的品牌信息更加多元,无形中降低了时尚杂志在品牌营销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

翻译模因论

翻译模因论 翻译模因论(translation-molecular-model)认为在语言转换的 过程中,如果输入的语言信息对输出的语言信息影响较大,那么这些语言信息的可能是通过某种模式编码而被译成了另一种语言。 翻译模因论虽然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但在计算机网络、语言理解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却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根据翻译模因论原理,结合最新的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基因序列变化的分子翻译方法。这套方法能够完全独立地将输入的医学英文病历文本进行分子翻译,即可在任何其他程序上运行而不会影响它的正确性。在该方法中,对文本中包含的医学英文单词采用序列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医学英文单词中特殊字母和数字的位置及排列规律,从而得到翻译规则。同时将所得翻译规则按照一定的策略用翻译系统软件进行组合,最终产生所需要的中文版医学英文病历文本。这个过程基本上与机器翻译无异,只不过由人工编写程序代替了机器的运算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速度快,质量高,而且内容的准确率也达到了94%。该方法还为那些既想看懂英文病历又想阅读汉语病历的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第二部分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对文本中包含的10个基因序列的自动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从浩瀚的医学英文文献中自动分析出10个基 因的序列信息,这不仅有助于文献检索,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第三部分首先利用两种模型对基因序列中各个基因的序列组成做了分析,然后用这两种模型的分析

结果作为依据,设计了一个基因序列比较算法,通过翻译模因论的翻译模型设计出了一套基于基因序列变化的分子翻译方法,从而为计算机科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最后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本论文存在的局限性。本文的创新点是: 1.本文从生 物医学信息的角度研究翻译问题,采用的方法是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方法。 2.本文采用的自然语言的语言理解方法,克服了基于统计语言学的基于集合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的不足之处。 3.本文的特色是把翻译过 程中的数学知识引入了医学英语的分析过程,使本方法更具有实用性。

《版式设计》授课计划

《版式设计》授课计划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通过讲解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版式设计的实践能力。 二、授课内容 (一)版式设计概述 1. 版式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构成 (二)版面布局设计 1. 平衡与对称布局 2. 对齐与不对称布局 3. 动态与流动布局 4. 创意布局 (三)文字设计 1. 文字的基本类型和排版原则 2. 文字的字体选择和排版技巧 3. 文字的色彩搭配和情感表达 (四)图片和插图设计 1. 图片的类型和选择原则 2. 图片的处理和编辑技巧 3. 插图的应用和设计原则 (五)色彩设计

1. 色彩的基本类型和情感表达 2. 色彩在版式设计中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3. 色彩搭配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 (六)不同类型页面的版式设计应用 1. 杂志页面设计 2. 广告页面设计 3. 宣传册页面设计 4. 产品包装设计 三、授课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四、授课时间 本课程共计6学时,每周一次,共计3周。每次课程安排约2学时讲授和4学时实践操作。 五、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包括以下方面:学生出勤率;实践操作成果展示;个人实践报告;与其他小组或老师讨论的参与度;期末考试。教学资源:教室、多媒体设备;相关软件(如Adobe InDesign等);相关书籍、文档资料;相关案例库和实践操作的软硬件设备。此外,还可能涉及在线视频、教程等辅助教学资源。以上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

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网络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了很多网络用语,其中在某一时段流行比较多的就是网络流行语。“也是蛮拼的”出自爱奇艺热播剧《白衣校花与大长腿》热帖,然后通过《爸爸去哪儿2》曹格之口使其发扬光大,在网络上被大家所熟知,并广泛传播。后来在这一词现在迅速被网民模仿、复制和传播。本文以“也是蛮拼的”这一语言模因为典型,运用语用学理论中一种新理论――模因论,分析该网络语言现象以及迅速被模仿、传播的原因。 一、模因论研究综述 1976 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德. 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在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 The Selfish Gene )一书中提出了模因的概念。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所以有“语言模因”之说。语言的任何部分(词语、句段、篇章)只要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模因。不管语言模因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其复制和传播方式基本上是重复和类推两种。模因论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语言学等等。在国内,自“模因论与社会语用”(何自然、何雪林,2003)一文在《现代外语》发表以来,国内掀起了研究模因论的热潮,十年间,模因论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中国语言学界也逐渐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热门

的研究领域。在语言学领域里,用模因论的观点来解释语言可以加深或改变我们对语言起源、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等问题的认识。基于此,用模因论的观点来解释网络热词流行的原因和全民造词运动,有助于广大网民加深对网络热词的认识,从而对网络热词做出正确的解读。那么下面我们就模因的特点来分析“也是蛮拼的”网络流行语的模因现象,主要从模因产生的四个阶段、模因复制和传播的两个途径等方面来考察当代流行语盛行的规律。 二、模因论观察下的流行语“也是蛮拼的” (1)当代流行语与模因周期论模因总是通过模仿进行自我复制,像“病毒”( Viruses ) 一样可以感染( Infect )其他人的大脑,这些感染者被称为宿主 (Host),而一旦宿主被模因“病毒”所感染,模因就会寄生 ( Parasitize )在其头脑中,再进行下一轮新的复制和传播。海拉恩( Heylighen )认为,模因在被宿主传递的过程中要经过四个不同的生命周期: 1.同化( Assimilation ),指具有传染性的模因语言形式为宿主所关注、理解和接纳。 2.记忆( Retention ),指模因必须在宿主的头脑中停留一定的时间,且时间长度与再次传播的几率成正比。 3. 表达(Expression ),指言语环境是再度触发人际传播的因素,不断重复的表达语言形式会被继续复制传播。 4. 传输(Transmission ),指载体(如照片、音乐、书本、碟片等)是模因在传输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媒介物。以当代流行语为例,作

模因论指导下的商务文本翻译策略

模因论指导下的商务文本翻译策略 作者:邢沛林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第09期 【摘要】本文以模因论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做了解释,并以译者在商务文本的翻译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问题与翻译过程中所需进行的专业判断为例,从顺应既存模因、利用强势模因、以及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模因等角度对翻译策略给出了指导。 【关键词】翻译模因论商务英语 一、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该理论的缔造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首次在《自私的基因》中类比“达尔文进化论”,再现文化进化规律,同时类比生物进化论的“基因” 一词,从而产生了“模因(Meme)”的概念。同基因进化相类似,模因的进化也有着自然选择的现象。道金斯的文字中也提到,各式的思想理念代代相传,在传递迭代中这些思想受获取信息主体的影响,或增强或减损,或影响思想本身。通俗说来,模因就是在同一文化环境内对于某种事物,如标语口号、时髦用语、音乐旋律、创作发明、流行时尚等的模仿、复制。文化发展的本质即新思想、新概念的产生、传播、衰落与更迭;而新思想与新概念的本质即是新的词汇与新的表现。可以说,学习一门学科的本质就是去学习该学科的词汇,而接纳一种新文化的本质也就是去接纳它带来的新词汇。从模因论的角度去看,发展文化就是将新的模因引入本文化之中,使之在本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进行自我复制与传播,从而内化至本文化的基因之中,使本文化得到发展与壮大。文化史就是无数模因被引入并整合至文化的过程。这些模因最终成为了文化某种特定的属性,也是我们在语义解码和文本解读中的重要线索。 对于译者的商务文本翻译实践而言,挑战在于绝大部分世界前沿的思想与观点都是以植根于外语的模因存在,即这些思想的“基因”是基于外语语境之中,也就是说,这些模因无法在不经翻译的情况下在汉语中生存下来,自我复制、传播,从而繁衍出各种各样的变体以充实并丰富汉语的表现力。长期以往,必将导致汉语的贫瘠与单薄。而不通过翻译直接使用外来模因,一是无法促进模因的繁衍与遗传,使模因成为单纯的“一次性”的工具而非丰富文化的种子;二是不加节制地直接使用外来模因可能会导致汉语的纯洁性被破坏。但是,汉语的机遇也恰恰在此。如果能够积极引入外语中有借鉴意义的模因,使之在汉语的土壤内繁衍传播,则能打开汉语的思路、使之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在此过程中,译者的翻译活动毫无疑问起了最主要的媒介作用。 二、顺应既存模因

模因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

模因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作者:万莉,张倩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6年第6期 万莉,张倩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流行语也与日俱增,而且部分网络流行语已成为强势模 因在网民以及非网民中大肆流传。“全球语言监督”称中式英语对英语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过了 其他国家,所以,正确合理地将网络流行语译为英语已经变得十分必要。模因论在国外被提出 已经有一段时间,最初出现在查理斯·道金斯的书中。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本质上就是模因的传播,因此,用模因论来分析和指导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比较恰当。 关键词:模因;模因论;网络流行语;翻译 doi:10.16083/https://www.360docs.net/doc/2319384499.html,ki.1671—1580.2016.06.051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6—0166—03 一、模因论及网络流行语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状况 道金斯首先提出“模因”这个概念来描述人类文化的进化,在他看来,模因是文化传播的 单位,或者说是一种模仿单位。他在《自私的基因》一书里写到模因包括“曲调、概念、妙句、时装”等,[1]在《自私的基因》出版后的短期内,并没有人在这个领域再做研究。直到19 世纪80 年代,美国著名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出版了《意识的解释》和《达尔文的危险观念》,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个领域。还有一个为模因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苏珊·布莱 克摩尔,她在1999 年出版了《谜米机器》一书,从模因的角度来解释人类文化的进化。电脑 和网络最先出现于美国,所以,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在美国先行发起。1997 年,美国哈特福德大学世界语言问题研究和资料中心主持召开了一次“网络和语言”研讨会,探讨了英 语作为网络通用语的地位及基于网络的语言教学问题。2003 年9 月,第一届国际网络语言研 究大会在西班牙召开,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网络和语言国际研讨会。这两次会议标志着网络语 言研究开始引起世界语言学界的关注。 (二)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的模因研究要比国外晚一些。在模因研究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是何自然教授,他发表了 很多关于模因论和语用学的文章,探讨了模因论在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分析了语言中的模因现象。其他学者还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模因论,包括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研究广告的翻译,分析切斯 特曼认知模因的贡献与局限等等,这些研究大大推进了模因论在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国内的网 络语研究也要比国外晚一些,但发展很迅速。这些研究也引起了语言学家、教育家以及社会学 家的注意,国内学者从各个方面来研究网络流行语,其中包括传播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网络流行语及其广告传播价值研究,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等等。网络流行语的 翻译研究要更晚一些,吕奇将翻译目的论引入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对其翻译策略进行探析,[2]有效地传递了网络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传播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 二、模因论及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分析

模因论视野下字母词的体现和传播

模因论视野下字母词的体现和传播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字母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已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诸如“WTO”“DNA”“NBA”“HSK”“GDP”等字母词被大规模地使用,已引起社会广泛重视。特别是《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把239 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即字母词作为副编附在正文后面,又增加了学者们对于字母词的关注度。在19 世纪中叶以前,汉语词汇的书写形式都使用单一的汉字符号体系,但在19 世纪下半叶,汉语词汇中就出现了化学元素符号,光学的X 线、X 光、,音乐的 C 调等外来字母词。五四时期作品中的字母词开始逐渐增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字母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其使用率也呈现出陡增的趋势。 字母词是语言模因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语言模因以模仿为手段,在复制、传播过程中大致可分为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并严格按照阶段顺序顺次发生,将信息传递完成。语言模因是模因理论

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语言模因开创了语言研究的新领域,将进化论思想应用到语言的进化发展当中,解释了很多复杂的语言学现象,特别是语言进化的发展规律。模因论对语言学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其中较为典型地就是字母词现象的出现。以下将对字母词的体现样式和传播方式以及字母词与媒体的相互影响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字母词的体现 (一)在教育和知识传授中体现 教育和知识传授是人们了解事物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对陌生信息的理解更需要知识的传授。当人们通过受教育的方式掌握某种信息时,这个信息便流入听者大脑,并随着不断的揣摩和运用,逐渐被听者所掌握,这就完成了一次模因的复制。字母词模因通过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教育和知识传授得到大规模的复制、传播,当我们从别处学来的字母词通过交流再次传播给他人时,字母词又完成了一次复制和传播,模因也就形成了。特别是一些专业领域的字母词模因,大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复制和传播的。例如:“B 语言”“C 语言”“ICU”等。“B 语言”“C 语言”都是专属于计算机领域的字母词,是计算机爱好者熟知的词,但如果是未接触过此学科的人是很难理解此

模因论映照下的文学归化异化翻译

模因论映照下的文学归化异化翻译 摘要:通过对模因翻译论的理论概述, 探讨《白鹿原》中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作者根据奈达对文化的分类, 将《白鹿原》中民俗文化负载词分为物质民俗文化负载词、精神民俗文化负载词、社会民俗文化负载词和语言民俗文化负载词四类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分析民俗文化负载词作为语言模因传播的意义, 对陕西民俗文化翻译和传播有所启示, 有利于加快陕西民俗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模因翻译论; 民俗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白鹿原》;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作家、矛盾文学奖得主陈忠实的作品。《白鹿原》是一部讲述中国农村、农民、民族情感的作品, 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 包涵丰富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 被称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在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 《白鹿原》被翻译成不同语种的译本, 其中以美国学者杨孝明先生的英译本成就最为显着, 译者杨孝明先生对作品中民俗文化负载词信息的翻译, 有效传播了陕西的民俗文化, 有利于陕西文学对外的译介和传播。[1]本论文以模因翻译论为理论框架, 以杨孝明先生《白鹿原》译本为研究对象, 从模因翻译论视角来探讨《白鹿原》中民俗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信息处理。 一、模因翻译论概述

模因(meme) 这一词汇出现于英国牛津大学生物进化学家、生态学家Richard Dawkins出版的专着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模因是文化进化的机制, 也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 在进化过程中与自然界的基因有相似的属性, 模因是模仿复制的信息单位, 基因靠遗传传递, 其变异方式是突变和重组, 模因靠模仿传播, 流行语、思想、音乐、网络上各种新词现象都可以看作是模因。模因作为信息的各种表征, 具有信息的某一特定内容。[2]模因概念及其理论已经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已经成为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热点之一, 众多研究者着手对模因进行系统而深入地探究, 形成了关于模因的理论———模因论。何自然先生于2005年在《语言科学》杂志上发表“语言中的模因”文章, 运用模因论探究语言中的各种现象, 该论文发表引发了众多学者对模因论的关注, 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开始把模因论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结合, 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各自领域的相关话题的研究, 如外语教学的应用、语言学习的应用、修辞研究、公示语研究、文化研究、流行语流行原因研究、文学研究应用等。模因与翻译的研究最早是由芬兰学者Chesterman在其专着《模因翻译论———翻译理论中的思想传播》中提出的。 [3]Chesterman借助模因论的系统分析了各个时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 建立了翻译理论发展学说———模因翻译论。他把翻译的观点、概念、策略及翻译理论都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 。翻译模因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 形成翻译模因库, 翻译模因库中有五种超级模因是对等模因、意译直译模因、源语目的语模因、写作模因与不可译模因。[4]模因翻译论认为翻译过程就是语言模因不断复制传播的过程,

(英语毕业论文)从电影《木兰》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英语毕业论文)从电影《木兰》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广播英语的语言学分析 2 欧洲余烬里飞起的凤凰--Geoffrey Hill诗歌主题与艺术风格 3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4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 5 《夜色温柔》男主人公迪克的精神变化研究 6 礼貌原则在商贸信函中的应用 7 英汉语言中颜色隐喻的认知差异研究 8 报刊广告英语的文体特色分析 9 从《寻找格林先生》看索尔.贝娄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10 浅析《宠儿》中三位黑人女性的身份寻求之旅 11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12 O n Symbolism in Fitzgerald’s “Winter Drea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3 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弗兰克的人物分析 14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15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16 论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

17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的分析 18 A Freudian Psychoanalyt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in Wuthering Heights 19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20 对中西方传统节日之文化差异的研究 21 A Study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y Training and Its Effect on EFL Reading 22 浅析小说《教父》中教父的心理转变及其成因 23 中西方创世神话文化的比较 24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 25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26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品牌发展 27 英语新闻标题的前景化 28 A Study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TV Series 29 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英汉互译 30 卡门-波西米亚之花 31 G 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32 T he Gothic Elements in Edgar Allan Poe’s Works 33 A 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模因论视角下我国网络流行词汇“洪荒之力”的研究

模因论视角下我国网络流行词汇“洪荒之力”的研究 作者:戴嘉仪李薇 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1期 摘要: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现今的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可以用模因论来解读。本文从模因论视角下解释了网络流行词汇“洪荒之力”的来源与发展,以及传播方式。 关键词:模因论;洪荒之力;传播 1 模因论基本理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从全新的视角诠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这一理论有力解释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揭示了文化具有传承性的本质特征。该理论是在1976年,新达尔文主义者、牛津大学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里查德(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到的。他表示,地球上存在一种类似基因的新型复制基因,并以基因为仿照将其命名为模因,故模因也指文化基因。基因与模因都被认为是一种复制因子,但它们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而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模因是指在文化领域内人们的思想观念通过模仿而进行自我复制的现象,即:通过模仿,一个想法或一种思想从一个大脑传播到另一个大脑中。比如,一位老师学习到了一种新思维,并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们或者更多的人。这就是想法与思维的复制与传播的过程,若是具有繁殖能力的模因,则会不断的在人的大脑之间进行复制与传播,而到了那时候,人的大脑将会变成模因复制与传播的载体与工具。 模因是文化传播单位,依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但同时语言本身也是模因,词语、句子、单词、文章这些都可以被复制和模仿,继而进行传播,所以也能够看作是模因。而语言与模因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要依靠模因为它进行复制和传播,模因又是语言流传的内在动力。 2 网络流行词汇“洪荒之力”的来源、发展及使用 “洪荒之力”一词最开始来源电视剧《花千骨》,剧中说:“古人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传说天地初开之时,曾经有过一次大洪水,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因此,洪荒之力指的是如天地初开之时这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这一网络热词也开始进入大众的视线。2016年8月8日,中国奥运会选手傅园慧晋级仰泳决赛后接受采访时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快速走红网络,控制不了体内的洪荒之力也成为了网友调侃的常用语。这个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