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川贝枇杷糖浆

合集下载

川贝枇杷糖浆市场分析报告

川贝枇杷糖浆市场分析报告

川贝枇杷糖浆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川贝枇杷糖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市场上对于保健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并且川贝枇杷糖浆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报告将对川贝枇杷糖浆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产品特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分析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剖析,旨在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引言、市场分析、发展趋势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川贝枇杷糖浆市场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报告的结构和目的,最后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

市场分析部分将重点分析川贝枇杷糖浆的特点、市场需求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为后续发展趋势和结论部分提供数据支持。

发展趋势部分将展望川贝枇杷糖浆市场的前景,分析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以及技术创新对市场的影响。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市场分析的结果,提出建议和展望未来发展,最终以结束语结束整个报告。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川贝枇杷糖浆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全面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特点、需求情况和竞争对手情况。

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前景展望、消费者偏好变化和技术创新对市场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为企业制定市场发展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通过总结市场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展望,为相关企业在川贝枇杷糖浆市场的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1.4 总结经过对川贝枇杷糖浆市场的深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川贝枇杷糖浆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口感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市场竞争对手众多,但川贝枇杷糖浆在药用功效和品质上具有一定优势,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川贝枇杷糖浆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受消费者偏好变化和技术创新的影响。

中药方剂止咳化痰

中药方剂止咳化痰

中药方剂止咳化痰咳嗽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不仅让患者感到不适,还可能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在中医药学中,有许多经典的中药方剂被广泛用于止咳化痰,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探讨其治疗咳嗽和化痰的作用机制。

一、川贝止咳糖浆川贝止咳糖浆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川贝母、枇杷叶、桑白皮等多味中药组成。

它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

川贝母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川贝碱和川贝母苷。

川贝碱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痰液的排出;川贝母苷则能抑制咳嗽中枢,减少咳嗽次数。

枇杷叶和桑白皮则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川贝止咳糖浆一般口感甜蜜,易于儿童和老人接受。

二、枇杷止咳糖浆枇杷止咳糖浆是中药中最常见的止咳化痰药物之一。

它由枇杷叶、桔梗、蜜炙甘草等组成。

枇杷叶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能够润肺止咳;桔梗有化痰止咳功效,能够促进痰液的排出;蜜炙甘草则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

这些药物的组合使用,能够协同作用,提高止咳化痰的效果。

枇杷止咳糖浆一般口感宜人,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备受患者青睐。

三、板蓝根颗粒板蓝根颗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由板蓝根浸膏制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风热咳嗽或痰多黏稠的患者。

板蓝根主要成分为青蒿素和蓝芩素,这些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咳嗽症状。

此外,板蓝根颗粒也可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

尽管口感稍微苦涩,但其疗效确实令人满意。

四、川芎嗽喘片川芎嗽喘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川芎、黄芩、炙甘草等组成。

它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喘、气滞痰盛等症状。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咳的作用,能够舒筋活血,解除气滞;黄芩和炙甘草具有清热化痰、缓解咳嗽的功效。

川芎嗽喘片一般需配合饮食调理和适当休息,以加快痊愈速度。

五、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

它由银花、连翘、薄荷、板蓝根等组成。

银花和连翘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能够舒缓咳嗽症状;薄荷能够清醒鼻窦,改善流涕,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板蓝根则有抗病毒作用,能够缩短疾病持续时间。

川贝枇杷糖浆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川贝枇杷糖浆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川贝枇杷糖浆的功能主治与作用功能主治川贝枇杷糖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由川贝、枇杷叶、生石膏、蜂蜜等多种草药煎煮而成。

它有多种功能主治,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和家庭保健中。

1.缓解咳嗽:川贝枇杷糖浆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可以缓解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咳嗽。

它能够通过滋润肺脏、清除痰液和抑制咳嗽中枢等方式,减轻痰嗽症状。

2.支气管炎治疗:川贝枇杷糖浆在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它可以缓解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并有助于改善呼吸道排痰功能。

3.抗炎镇痛:川贝枇杷糖浆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它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不适,并有效防止炎症加重发展。

4.清热解毒:川贝枇杷糖浆对于由内热引起的咳嗽、口干舌燥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润燥,对热毒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5.消肿止痛:川贝枇杷糖浆能够缓解肺脏和呼吸道的炎症,减轻肿胀和疼痛感,对于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6.养阴润肺:川贝枇杷糖浆富含多种草药成分,如川贝、枇杷叶等,具有润肺养阴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滋润肺脏,缓解肺燥引起的痰咳、咽干等症状。

作用机理川贝枇杷糖浆的功能主治与其所含草药成分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1.川贝:川贝有祛痰作用,能够润肺止咳,对咳嗽、咳痰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川贝中的川贝母素能刺激呼吸中枢,改善肺功能,促进痰液的排出。

2.枇杷叶:枇杷叶富含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抑制咳嗽中枢、祛痰止咳的作用。

它可以缓解肺燥引起的咳嗽、咽干等症状。

3.生石膏:生石膏具有清热解毒、润燥生津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减轻内热引起的痰咳、口渴等不适症状。

4.蜂蜜:蜂蜜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的作用。

它能够缓解肺燥引起的咳嗽、痰涩等症状。

川贝枇杷糖浆的多种草药成分相互配合,发挥协同作用,增强了其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的疗效。

用法用量川贝枇杷糖浆常规剂量为每次口服10-15毫升,每日3次。

具体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川贝枇杷糖浆说明书

川贝枇杷糖浆说明书

川贝枇杷糖浆说明书
一、川贝枇杷糖浆说明书二、川贝枇杷糖浆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三、服用川贝枇杷糖浆的注意事项
川贝枇杷糖浆说明书1、川贝枇杷糖浆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川贝枇杷糖浆
【成份】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

辅料为蔗糖、杏仁香精。

【功能主治】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止咳、化痰、平喘、抑菌、解热等药理作用。

【贮藏】密封,遮光。

【有效期】24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2021285
2、川贝枇杷糖浆的介绍
川贝枇杷止咳糖浆是一种家庭常备药,川贝枇杷糖浆是由川贝母、桔梗、杏仁、枇杷叶等到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组成,具有止祛痰之功效。

适用于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以及肋膜炎引起的咳嗽等症。

川贝枇杷止。

川贝枇杷糖浆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川贝枇杷糖浆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川贝枇杷糖浆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川贝枇杷糖浆是一种中成药,由川贝、枇杷叶、浙贝母等草药制成。

它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止咳祛痰:川贝枇杷糖浆对咳嗽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其中的川贝和浙贝母可以化痰散结,缓解支气管痉挛,促进痰液排出。

枇杷叶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可以保护呼吸道黏膜,缓解咳嗽。

2.润喉止痛:川贝枇杷糖浆可以润肺清热,滋润喉咙,缓解喉咙疼痛和红肿。

它在缓解喉咙不适、干燥、痒等症状方面特别有效。

3.清热化痰:川贝枇杷糖浆还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

它可以清除病菌,抑制炎症,改善黏膜免疫功能。

4.缓解哮喘:川贝枇杷糖浆中的川贝和枇杷叶可以舒张支气管、消除痰液,对缓解哮喘病人的呼吸困难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用量根据成人和儿童的不同情况,川贝枇杷糖浆的用量略有不同。

成人用量成人可以根据自身症状的轻重和体质的不同,适当调整用量。

一般建议每次口服15ml至20ml,每日3次。

儿童用量儿童的用量需要根据年龄、症状和体重来确定:1.1岁以下的婴幼儿:请咨询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

2.1岁至3岁的幼儿:每次口服5ml至10ml,每日3次。

3.3岁至6岁的幼儿:每次口服10ml至15ml,每日3次。

4.6岁以上儿童:每次口服15ml至20ml,每日3次。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川贝枇杷糖浆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症状加重,请及时就医。

除了按照建议的用量使用川贝枇杷糖浆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儿童在使用药物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使用剂量。

2.注意定期复诊,及时了解用药效果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使用药物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同时增加饮水量,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4.川贝枇杷糖浆为糖浆剂型,糖尿病患者应视情况而定,避免过量摄入糖分。

综上所述,川贝枇杷糖浆具有止咳祛痰、润喉止痛、清热化痰和缓解哮喘的功能主治。

不同年龄段的用量有所不同,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和遵循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

枇杷川贝的功效与作用

枇杷川贝的功效与作用

枇杷川贝的功效与作用枇杷川贝,是中国传统的中药配方之一。

它由枇杷叶、贝母、鲜甘草等成分组成,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喉咙痛、肺炎等喉咽部和肺部疾病。

枇杷川贝具有止咳祛痰、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平肺降气等功效,非常受人们的欢迎。

下面将详细介绍枇杷川贝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枇杷川贝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

咳嗽是人体自身对呼吸道有害刺激作出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过度的咳嗽会导致呼吸道的炎症和损伤。

枇杷川贝中的枇杷叶和贝母等成分含有多种化合物,具有镇咳作用,能够抑制呼吸中枢的兴奋,减少咳嗽的发生。

此外,枇杷川贝中的贝母还具有平喘作用,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舒缓呼吸困难。

因此,枇杷川贝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尤其是由感冒引起的咳嗽。

其次,枇杷川贝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病毒和细菌感染可导致全身发热、咽喉红肿、口干舌燥等症状,这时需要清热解毒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枇杷川贝中的鲜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热毒,对由于感冒引起的轻度发热、咽喉红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此外,枇杷川贝中的枇杷叶也具有清热作用,能够降低体温,调节机体的热平衡。

因此,枇杷川贝广泛用于轻度发热、咽喉红肿等症状的治疗。

枇杷川贝还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由于空气污染、吸烟等原因,有许多人患有慢性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枇杷川贝中的枇杷叶和贝母等成分富含黏液质,能够润肺止咳,促进痰液的排出。

此外,枇杷川贝中的鲜甘草也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能够缓解呼吸道的干燥和刺激。

因此,枇杷川贝被广泛用于慢性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最后,枇杷川贝还具有平肺降气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肺主气、主津液,具有推动呼吸运动和水液代谢的功能。

由于各种原因,人体内的气和水液会失衡,导致呼吸困难、咳嗽、痰多等症状。

枇杷川贝中的枇杷叶和贝母等成分具有平肺降气的作用,能够调节呼吸运动,促进气体的储存和排除,减轻呼吸困难。

此外,枇杷川贝中的鲜甘草也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可以调节气道分泌和清除,促进水液代谢。

止咳中成药,两种别混用

止咳中成药,两种别混用

止咳中成药,两种别混用作者:刘绍贵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第10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绍贵止咳宝片、急支糖浆、川贝枇杷露等都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止咳中成药。

据笔者粗略统计,目前药品市场销售的止咳中成药有100余种,而且很多都兼有止咳和平喘两种功效。

一些患者咳嗽时,容易糖浆、颗粒多管齐下,无形中让止咳药中的相似成分叠加,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很多中成药名字不同,但具体成分是在同一个组方的基础上加减而来的。

“川贝枇杷”制剂如川贝枇杷膏与川贝枇杷颗粒、糖浆的组方均为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流浸膏、枇杷叶提取液、薄荷脑和杏仁香精。

川贝枇杷露的组方与之略有差异,但功用基本一致,均可清肺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频剧、声音嘶哑、痰较黏稠或色黄、咽喉肿痛、胸闷胀痛等表证。

蛇胆川贝枇杷膏的组方为蛇胆汁、枇杷叶、川贝母、半夏、桔梗、薄荷脑,能够清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风热犯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胸闷气促等症。

蜜炼川贝枇杷膏的药物组成为枇杷叶、水半夏、川贝母、陈皮、杏仁、款冬花、北沙参、五味子、薄荷脑、桔梗,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要用于肺燥咳嗽,见痰黄而黏、胸闷、咽喉疼痛,属于润肺止咳、燥热咳嗽的常用制剂。

也就是说,几种“川贝枇杷”类制剂均可用于同一种证型的咳嗽。

“麻杏”制剂麻杏止咳糖浆和麻杏止咳片的处方组成均源自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创的麻杏甘石汤,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4种药物组成,功效也一样,均具有辛凉宣肺、平喘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有寒束、内有痰热所致的发热、咳嗽、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等表证。

方中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石膏清解肺胃热邪;杏仁降肺气而止咳喘;甘草既为佐治又以调和药性。

“蛇胆川贝”制剂三蛇胆川贝糖浆、蛇胆川贝散、牛黄蛇胆川贝散等,均为蛇胆类制剂,有清热止咳作用,可同用于痰热咳嗽,但其药物组成和作用重点各有差异。

为合理使用止咳中成药,我觉得有两点需要强调一下:1.必须在医师指导下对证选药,不要道听途说,或受虚假广告的影响。

川贝枇杷糖浆

川贝枇杷糖浆

·338·川贝枇杷糖浆Chuanbei Pipa Tangjiang【处方】川贝母流浸膏45ml 桔梗45g枇杷叶300g 薄荷脑0.34g【制法】以上四味,川贝母流浸膏系取川贝母45g,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5天后,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38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续漉液浓缩至适量,加入初漉液,混合,继续浓缩至45ml,滤过;桔梗和枇杷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400g及防腐剂适量,煮沸使溶解,滤过,滤液与川贝母流浸膏混合,放冷,加入薄荷脑和含适量杏仁香精的乙醇溶液,随加随搅拌,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黏稠液体;气香,味甜、微苦、凉。

【鉴别】取本品20ml,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3~5ml使溶解,放冷,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5cm,长8cm)以水50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稀乙醇洗脱至无色,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枇杷叶对照药材2g,加水100ml,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20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呈条状,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冰醋酸(8: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检查】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13(附录Ⅶ A)。

其他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H)。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改性聚乙二醇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32mm,膜厚度0.25µm),柱温110℃,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50℃;分流比为2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典中药材:桔梗
功效: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 胸闷不畅,咽痛膏哑,肺痈吐脓。
药典中药材:桔梗
用法: 3~10g。
药典中药材:桔梗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枇杷叶详解>>>
枇杷叶
药典中药材:枇杷叶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把的干燥叶。全年均 可采收,晒至七、成干时,扎成小把,再 晒干。
: 药典暂未收录川贝母流浸膏。
药典中药材:桔梗详解>>>
桔梗
药典中药材:桔梗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春、秋 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 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药典中药材:桔梗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 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长7~20cm,直径 0.7~2cm。表面淡黄白色至黄色,不去外 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具纵扭皱沟, 并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 横纹。有的顶端有较短的根茎或不明显, 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质脆,断面不平 坦,形成层环棕色,
炮制:
枇杷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 燥。本品呈丝条状。表面灰绿色、黄棕色 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可见绒毛,主 脉突出。革质而脆。气微,味微苦。蜜枇 杷叶:取枇杷叶丝,照蜜炙法(通则0213) 炒至不粘手。每100kg枇杷叶丝,用炼蜜 20kg。本品形如枇杷叶丝,表面黄棕色或 红棕色,微显光泽,略带黏性。具蜜香气, 味微甜。
药典中药材:枇杷叶
性味: 苦,微寒。归肺、胃经。
药典中药材:枇杷叶
功效: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 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药典中药材:枇杷叶
用法: 6~10g。
药典中药材:枇杷叶
存储: 置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薄荷脑详解>>>
薄荷脑
药典中药材:薄荷脑
: 药典暂未收录薄荷脑。
药典中成药:川贝枇杷糖浆
制法:
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 糖400g及防腐剂适量,煮沸使溶解,滤过, 滤液与川贝母流浸膏混合,放冷,加入薄 荷脑和含适量杏仁香精的乙醇溶液,加水 至1000ml,搅匀,即得6。
药典中成药:川贝枇杷糖浆
功效:
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 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 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 证候者。
药典中成药:川贝枇杷糖浆配方详解>>>
配方: 川贝母流浸膏45ml、桔梗45g、枇杷叶 300g、薄荷脑0.34g。
药典中成药:川贝枇杷糖浆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的黏稠液体;气香,味甜、 微苦、凉。
药典中成药:川贝枇杷糖浆
制法:
以上四味,川贝母流浸膏系取川贝母45g, 粉碎成粗粉,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5天 后,缓缓渗漉,收集初渗漉液38ml,另器 保存,继续渗漉,俟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 续渗漉液浓缩至适量,与初渗漉液混合, 继续浓缩至45ml,滤过。桔梗和枇杷叶加 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 时,合
药典中成药:川贝枇杷糖浆
用法: 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药典中成药:川贝枇杷糖浆
存储: 密封,置阴凉处。
谢谢!

药典中药材:枇杷叶
性状:
本品呈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30cm,宽 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 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 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 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侧脉羽状;叶柄 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 气微,味微苦。
药典中药材:枇杷叶
川贝枇杷糖浆 配方详解
药典中成药:川贝枇杷糖浆配方详解>>>
川贝枇杷糖浆 ChuanbeiPipaTangjia
ng
药典中成药:川贝枇杷糖浆配方详解>>>
配方: 川贝母流浸膏45ml、桔梗45g、枇杷叶 300g、薄荷脑0.34g。
药典中药材:川贝母流浸膏详解>>>
川贝母流浸膏
药典中药材:川贝母流浸膏
药典中药材:桔梗
性状: 皮部黄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色。气微, 味微甜后苦。
药典中药材:桔梗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厚片。外皮多已除 去或偶有残留。切面皮部黄白色,较窄; 形成层环纹明显,棕色;木部宽,有较多 裂隙。气微,味微甜后苦。
药典中药材:桔梗
性味: 苦、辛,平。归肺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