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设计基础重点
船舶设计基础

名词解释:1:利率:2:利息:3:复利计算:4:年收益:5:年利润:6:终值因数:7:现值因数:8:系列现值因数:9:排水量裕度:在船舶设计中为确保设计船的载重量,避免船舶超重,通常在估算船舶钢料Wh、作舾装重量Wf和设备重量Wm的基础上,将空船排水量LW预加一定裕度。
10:载重量:是排水量与自重的差值。
11:设计排水量:船舶装载了预定的全部载重量的载况其相应的排水量即为设计排水量。
12:空船排水量:指新船竣工交船时的排水量。
13:积载因数:指每吨货物装船时所占据的货仓容积。
14:型容积利用系数:舱内净容积与型容积之比。
15:散装舱容:是装载散装货物时货仓的有效容积。
16:包装舱容:装载包装货物时货仓的有效容积。
17:登记吨位:是指按船籍国预定的《船舶吨位丈量规范》对船内容积进行丈量和计算所得的登记吨数。
18:总吨位:是量计除“免除处所”以外的全船所有“围蔽处所”所得的吨位。
19:净吨位:是从总吨位中减除船员舱室和机舱处所等非营利容积后所余的容积。
20:容量图:表示全船主体包括货舱口各舱室容积的大小及分布。
21:“A”型船舶:即载运液体货物的船舶。
22:形状干舷:23:干舷甲板:即用以计算干舷的甲板,通常为上甲板。
24:最小干舷船:船舶浮于静水面时,自水面至露天甲板上表面舷边处的最小垂直距离。
25:富裕干舷船:型深D需根据舱容确定,即D>Fx+T,船的实际干舷大于最小干舷。
26:变吃水船:这种船在一般情况下,船装载至满载吃水,而在装重货时,船吃水达到Tmax。
27:结构吃水:富裕干舷船可核算最小干舷,求得最大装载吃水Tmax即为结构吃水。
28:经济船长:民用运输船从船舶经济性角度常选取一个最有利的L,称为经济船长。
29:经济方形系数:实船的Cb常大于阻力最佳的Cb而接近于临界的Cb,这时船舶船价较低,油耗较为节省,这一Cb值称为经济方形系数。
30:载重型船:载重量与排水量的比值较大、较稳定的船舶。
造船生产设计知识点总结

造船生产设计知识点总结造船工艺是指通过设计、制造和建造船体所需的技术和工艺过程。
在船舶建造领域中,生产设计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总结一些造船生产设计的核心知识点,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和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一、船舶设计原理1.1 水动力学原理在船舶设计中,水动力学是一个核心原理。
它研究船体在水中运动的性能,包括阻力、推力、浮力等。
设计师需要了解水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便进行船舶外形的优化设计。
1.2 结构力学原理结构力学原理是指在船舶设计中考虑船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设计师需要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荷载计算、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标准等。
1.3 稳性原理稳性原理是指船舶在水中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设计师需要了解稳性计算方法和稳定性要求,以确保船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稳定。
二、船舶结构设计2.1 船体外形设计船体外形设计是指确定船舶的尺寸、型号和形状。
设计师需要考虑船舶的使用目的、载货量、船速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船体外形。
2.2 船体内部布局设计船体内部布局设计是指确定船舱、机舱、船舶设备等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布置。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船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布局。
2.3 船体结构设计船体结构设计是指确定船体的结构布置和连接方式。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船舶的荷载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和连接方式,确保船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生产工艺设计3.1 分段建造分段建造是一种常用的船舶建造工艺。
它将船体分割成多个可独立制造的小段,然后逐段制造和组装。
设计师需要确定合理的分段方案和制造顺序,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2 焊接工艺焊接是船舶建造中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焊接方法和材料,开展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接头设计,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3.3 喷涂工艺船体的喷涂工艺是确保船体表面防腐和美观的重要步骤。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涂料和喷涂方法,制定喷涂工艺规范,以确保船体的防腐性能和外观质量。
造船的基本设计知识点

造船的基本设计知识点船舶设计是指根据船舶的用途、载货量、航行速度、航程等要求,通过确定船舶的形状、结构、机械设备等参数,以满足船舶的性能要求并确保船舶的安全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造船的一些基本设计知识点。
一、船舶类型与用途船舶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货船、客船、油船、散货船等。
每一种船舶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包括载货量、速度、航程等。
二、船舶的结构船舶的结构包括船体、船底、船舱、船舱盖等。
船体是船舶的主体部分,承受着外界的压力和载重的作用,其横剖面的形状对船舶的航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船舶的稳性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界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船舶稳性的设计是为了保证船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平稳,不发生倾覆。
四、船舶的推进装置船舶的推进装置主要包括船舶主机、螺旋桨等。
船舶主机是船舶的动力来源,螺旋桨则是用于推进船舶前进或倒退的装置,两者的设计和选型对船舶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船舶的电气设备船舶的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电气控制系统等。
这些电气设备的设计要考虑到船舶的特殊工况,例如防水、防火等要求,以确保船舶的安全和可靠性。
六、船舶的通信与导航设备船舶的通信与导航设备是船舶的重要配备,包括雷达、GPS导航系统等。
这些设备在船舶的航行安全和导航准确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船舶的安全装备船舶的安全装备包括救生船、救生衣、消防设备等。
这些装备的设计要满足相关国际航海安全规定的要求,以确保船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八、船舶的船员生活设施船舶的船员生活设施包括船舶的船舱、厨房、卫生间等。
这些设施的设计要满足船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并确保船员能够在船上长期居住和工作。
以上是造船的基本设计知识点的介绍。
船舶设计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要求和因素。
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使船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不同类型的船舶在设计过程中可能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设计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考虑。
船舶设计基础 雷林

船舶设计基础一、引言船舶设计是指根据船舶的功能、用途和要求,进行船体形状、船体尺寸、稳性、强度、舾装等方面的设计。
本文将对船舶设计基础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
二、船体形状设计船体形状的设计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影响船舶的性能和航行特性。
船体形状设计包括以下要素:1. 船体线型船体线型是船体外形的纵剖面和横剖面曲线,对船舶的阻力和航行特性有着重要影响。
船体线型的设计要考虑船体的流线型、阻力、稳定性等因素。
2. 设计水线设计水线是船舶的静态浮力线,影响着船舶的浮力、稳性和速度等性能。
设计水线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船型、载重要求、船舶稳性等因素。
3. 船型系数船型系数是衡量船体线型的综合指标,它包括型宽系数、型深系数和型长系数等。
船型系数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船舶的速度、阻力和稳定性。
三、船体尺寸设计船体尺寸设计是指根据船舶的功能和载重要求,确定船体的长、宽、高等尺寸。
船体尺寸的设计要兼顾船舶的载重能力、稳定性和航行特性。
1. 船长设计船长是船舶的纵向尺寸,它直接影响船舶的速度、稳定性和载重能力。
船长的选择要考虑到船舶的用途、航行特性和港口限制等因素。
2. 船宽设计船宽是船舶的横向尺寸,它影响着船舶的稳定性和船舶的航行特性。
船宽的选择要考虑到船舶的用途、航行特性和港口限制等因素。
3. 船高设计船高是船舶的垂直尺寸,它影响着船舶的载重能力和船舶的航行特性。
船高的选择要考虑到船舶的用途、航行特性和船体结构等因素。
四、船舶稳性设计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船体不同倾斜状态下的平衡特性,包括初稳性、终稳性和动稳性等方面。
船体稳性的设计要满足船舶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要求。
1. 初稳性设计初稳性是指船舶在静水中的平衡状态,包括垂直稳性和横向稳性。
初稳性的设计要考虑到船舶的形状、重心位置和浮力分布等因素。
2. 终稳性设计终稳性是指船舶在工作状态下的平衡特性,包括在各种工况下的倾斜和回正情况。
终稳性的设计要考虑到船舶的结构强度、船舶的稳定要求和操作要求等因素。
大船设计原理知识点汇总

大船设计原理知识点汇总一、引言大船设计是船舶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型船舶的设计原理的深入了解对于船舶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船设计的相关知识点,包括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船体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二、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1. 负载要求:根据船舶使用的需求和载货量,确定设计的负载要求,包括荷载能力、稳定性要求等。
2. 流体力学:考虑水动力学和气动力学对船舶运动的影响,以及阻力和推进力的计算。
3. 结构设计:确定船舶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包括船体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4. 稳性设计:考虑船舶的水平和垂直稳定性,以及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计算。
5. 航行性能:通过计算船舶的速度、操纵性和操纵性能,确定船舶的性能要求。
三、船体结构设计1. 船型设计:确定船舶的外形和尺寸,包括船体的船首形状、船尾形状和侧面形状等。
2. 壳体设计:确定船体的壳体结构,包括底部的纵梁、侧壁的纵梁和甲板的纵梁等。
3. 舱室设计:确定船舶的舱室结构,包括货舱、机舱和客舱等。
4. 安全设计:考虑船舶在不同工况下的足够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船舶的安全。
四、动力系统设计1. 主机系统:确定船舶的主机类型和数量,包括柴油机、蒸汽涡轮机和电动机等。
2. 推进系统:确定船舶的推进方式和推进器类型,包括螺旋桨、舵桨和水喷射等。
3. 辅助系统:确定船舶的辅助系统,包括发电机系统、冷却系统和通风系统等。
4. 安全系统:确保船舶的安全,包括消防系统、船舶通信系统和监控系统等。
五、船舶设备与布置设计1. 舾装设计:确定船舶的舾装结构和布局,包括甲板上的设备和舾装设备等。
2. 船舶布置设计:确定船舶的柜子和设备的布置位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舱室的有效使用空间。
3. 系统集成:确保不同系统的顺利协同工作,提高整个船舶的性能和运营效率。
六、总结大船设计原理是船舶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涉及到船舶的结构、动力系统和设备布置等方面的设计。
船舶的设计原理需要考虑负载要求、流体力学、结构设计、稳性设计和航行性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船舶设计理论知识点

船舶设计理论知识点船舶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介绍船舶设计的理论知识点。
1.船舶类型和用途:首先,了解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船舶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船舶类型包括货船、客船、油轮、军舰等。
每种类型的船舶都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和特点。
2.船舶结构:船舶的结构是船舶设计的基础。
船体结构包括船体外壳、甲板、舱室等。
了解船舶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对于设计一个稳定、强度合理的船舶至关重要。
3.船舶稳性: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水中平衡的能力。
了解船舶的稳性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于确保船舶的安全和舒适性至关重要。
4.船舶流体力学:船舶在水中运行时会受到水流和波浪的影响。
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船舶的水动力性能,提高船舶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5.船舶推进系统:船舶推进系统是船舶移动的关键。
了解不同类型的推进系统,如螺旋桨、水动力推进系统等,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最适合的推进系统。
6.船舶电气系统:现代船舶离不开电气系统的支持。
了解船舶电气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安全要求是设计一个可靠的船舶的前提。
7.船舶材料:船舶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构建船体和其他部件。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有助于设计师做出明智的选择。
8.船舶安全:船舶设计必须考虑船舶的安全性能。
了解船舶的安全要求和规范,包括防火、救生设备、泄漏控制等,有助于设计师设计出更安全的船舶。
9.船舶舾装设计:船舶的舾装设计包括船舶的内部布局和装饰。
了解船舶舾装设计原则和人机工程学原理可以提高船舶的舒适性和功能性。
10.船舶建造与验船:最后,了解船舶建造的过程和验船的程序是船舶设计师必备的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设计师与造船厂和船级社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总结起来,船舶设计理论包括船舶类型和用途、船舶结构、船舶稳性、船舶流体力学、船舶推进系统、船舶电气系统、船舶材料、船舶安全、船舶舾装设计以及船舶建造与验船等知识点。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船舶设计的原理和要求,以更好地设计出满足需求的船舶。
船舶设计知识点分级划分

船舶设计知识点分级划分船舶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领域,包含了广泛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将其进行分级划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船舶设计知识点分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例子。
一、概述船舶设计的基本目标是设计出符合特定需求的船舶,其过程涉及船体外形设计、船舶结构设计、船舶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系统化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和高级知识。
二、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船舶设计的基石,掌握基础知识是理解和应用更高级知识的前提。
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船舶工学基础:涉及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用于理解船舶力学特性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2. 船体外形设计基础:包括船型曲线绘制、船体几何形状参数计算等,用于设计船舶的外形。
3. 船舶结构设计基础:包括船体结构布置、船体结构设计方法等,用于设计船舶的结构。
4. 船舶系统设计基础:包括船舶动力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等,用于设计船舶的系统。
三、核心知识核心知识是船舶设计中相对较为复杂和关键的内容,它们是基础知识的延伸和应用。
核心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载荷计算与稳性计算:涉及重量计算、稳性计算等,用于确定船舶的荷载和稳性。
2. 动力学与推进力计算:包括船舶的速度计算、推力计算等,用于确定船舶的动力和推进力。
3. 结构强度计算与材料选择:涉及船舶结构的强度计算、材料选择等,用于确保船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系统集成设计:包括船舶系统的集成设计、系统性能分析等,用于确保船舶系统的协同工作和优化设计。
四、高级知识高级知识是船舶设计领域的较为前沿和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涉及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高级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自由液面效应分析:研究船舶在自由液面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2. 超大型船舶设计:涉及大型船舶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等,用于满足超大型船舶的特殊需求。
造船生产设计知识点总结

造船生产设计知识点总结一、造船生产设计的基本原理造船生产设计是在船舶设计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和系统设计三个方面。
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结构设计:船体结构设计是造船生产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船体型式选择、结构布局、材料选取、结构设计计算、强度校核等。
其原理是在保证船舶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结构轻量化、抗风险、低成本的目标。
2. 设备设计:船舶设备设计包括船用机械、电气和自动化设备等,其原理是在满足船舶使用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设备的高效性、可靠性、节能性和安全性。
3. 系统设计:船舶系统设计包括动力、液压、气动、供配电、通信、导航等系统的设计,其原理是在满足船舶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的集成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二、造船生产设计的设计过程造船生产设计的设计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最终确认四个阶段。
其设计过程主要步骤如下:1. 需求分析:根据船舶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对船舶功能、性能、安全、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确认。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宜的船舶结构、系统和设备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和方案比选。
3. 详细设计:在方案设计基础上,进行船舶的详细设计,包括结构设计计算、设备选型、系统布置等。
4. 最终确认:对详细设计结果进行检查和确认,形成最终的造船生产设计方案。
三、造船生产设计的设计方法造船生产设计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系统思维、综合优化、集成设计和信息化设计等。
其设计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思维:采用系统思维方法进行设计,整体考虑船舶结构、系统和设备之间的关系,确保船舶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2. 综合优化:采用综合优化方法进行设计,综合考虑船舶功能、性能、安全、经济等方面的指标,实现设计的最优化。
3. 集成设计:采用集成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实现船舶结构、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协调和集成,确保设计的一体化和协同化。
4. 信息化设计:采用信息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专业设计工具,实现设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常船舶设计分为船体轮机电气三大专业,船体设计分为总体结构舾装三大部分。
2.通常在完工设计之后要进行必要的修改计算,提交3到4套完工文件给船东。
3.总纵弯曲:在船舶总纵弯曲计算时,将船体简化为空心薄壁梁,既船体梁,船体梁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其纵向铅垂面内发生的弯曲成为总纵弯曲。
抵抗总纵弯曲的能力称为总纵强度。
4.波浪的上浮力=静水中的浮力+附加浮力波浪上的切力=静水中的切力+波浪附加切力波浪上的弯矩=静水中的弯矩+波浪附加弯矩对静水中浮力计算主要取决船体水下部分形状。
5.船舶重力分类:按变动情况分:不变/变动重力。
按分布情况分:总体性/局部性重力。
6.切力曲线与弯矩曲线的概念和特征:指的是船体梁在静水中所受到的切力和弯矩沿船长分布情况的曲线。
特征:船舶两端切力弯矩为零。
其积分曲线——弯矩曲线在两端处的斜率为零,既曲线与纵坐标轴相切。
切力在中间段为零处一定是弯矩最大的地方。
7.坦谷波:波峰陡峭,波谷平坦,波浪轴线上下剖面积不相等,其曲线较接近实际水波形状。
8.纵向强力构件:把组成船体并参与抵抗总纵弯曲的全部纵向连续构件的总和称为等值梁。
9.结构失稳,构件受到的应力大于临界应力,会失稳,若是骨架失稳,则需重新设计,如果板材失稳,则其承载能力下降,使钢性构件内应力增加,则应力会重新分配。
10.稳性,船舶的完整稳性包括初稳性和大倾角稳性,影响初稳性因素有重心高度,型宽及水线面系数。
与大倾角稳性相关的除上述以外还有干舷,进水口位置,上层建筑,受风面积,形心高度。
11.船舶的横摇摆周期和初稳性高的关系是初↓横↑。
12.船舶减摇装置:舭龙骨(增加横摇阻尼,在船低速时也有效,对其他方面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减摇鳍,被动式减摇水舱,可控式减摇水舱,舵减摇系统。
13.L/D:此参数对不同装载,类型船影响不同①因型深的选取主要考虑最小干舷和舱容,对装载因数不同,L/D有较大区别②对于大船,此参数对总纵弯曲影响最大,要满足总纵强度,需足够型深保证剖面模数。
14.主尺度的约束条件:①满足重力与浮力的平衡条件,既空船加载重量应等于船在设计吃水时的浮力②满足新船所需要的容量与建筑地位③满足新船的各项技术性能④满足航线环境,建造修理厂对新船主尺度的限制⑤满足用船部门对新船的使用要求⑥经济性要好。
15.排水量裕度:也叫排水量储备,①估算误差②增加设备③材料与设备额代用。
16.积载因数:单位重力的货物所占货仓的容积。
17.型线设计:首先保证快速性。
18.横剖面面积曲线:以船厂为横坐标,设计水线以下各横剖面面积为纵坐标绘制。
19.纵向菱形系数保证横剖面面积的丰满度。
20.平行中体长度和位置,最大横剖面位置可以在横剖面面积确定时确定。
适宜的平行中体长度和位置可以从船体进流段长度和去流段长度来分析。
对于前体可使进流段尖瘦些,降低兴波阻力,对于后体科销瘦去流段的船体形状,有利于改善形状阻力。
从实际出发,平行中体取长些,大板不能引起阻力恶化。
21.水线面的影响:与船舶的航行速度有关同时也影响稳性和耐波性。
22.横剖面形状对性能的影响:
23.平行中段长度:设计水线平行中段的长度取决于水线面面系数大小和水线首尾段的形状。
24.母型改造法是罪常用的确定横剖面面积曲线的方法。
25.水密舱壁的设置:数量与船长于机舱位置有关,主船体设置水密舱壁是为了保证安全与结构强度的需要。
26.都应设防撞舱壁,位置应位于距首垂线不小于0.05L或10米处,取其小者,但不大于0.08L。
27.室内通道布置原则:内部各处所之间及建筑内部外部之间的通道应直接,垂直楼梯尽量对齐,主要通道宽但不陡峭,设置满足规定的脱险通道,扶梯设置方便占地小。
28.救生设备及布置原则:有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圈,救生衣。
救生筏、艇随时可用,在船舶纵倾一定角度时蹬乘位置离水面大于2米,艇的存放降落不妨碍其他救生设备额使用,救生艇应设置在距船首1/3的地方,救生圈和救生衣应显而易见,不得集中锁放在一处。
29.型材剖面要素设计:甲板纵骨,甲板纵绗,强横梁,主肋骨,中桁材,旁桁材,双层底纵骨等构件应分
析其剖面形状和合适尺寸。
30.船体骨架方式分为横骨架式和纵骨架式和混合骨架式,对总纵强度要求较大的上甲板,船底结构采用的是纵骨架式因其板格的长边沿船厂布置时板格的稳定性最大可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
对甲板,舷侧。
船端结构,受总纵弯曲应力不大,主要承受横载荷,为保证局部强度施工方便节省舱容一般采用横骨架式结构。
31.在强度要求中,船体剖面模数,惯性矩等参数仅与列板及纵骨等纵向强构件总的剖面积沿横剖面的分布有关,因此将船体板及所有的纵骨剖面积均匀分布在其宽度上,得到一块假想板,该板厚度即为相当厚度。
32.计算原理:常以强力甲板和船底板的应力都等于许用应力的情况进行计算,此时船体剖面设计出的重力最轻,但是船底是用合成应力来进行校核的,当合成应力等于许用应力的时,其中总纵弯曲所占的成分并不知道,因此相当厚度是一个逐步逼近的过程。
33.船舶规范设计基本步骤:①确定船舶设计结构形式,肋骨间距,构件布置等主要依据母型船及总布置图,型线图和船舶使用要求②在船舶中部0.4L范围内外选择2到4个具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构件尺寸设计再按规范计算船体主要构件尺寸绘制中剖面的草图,再用边计算,边绘图边完善的方法确定中剖面图③设计基本结构图和肋骨型线图等,完成船体主要结构计算书④计算船体结构的质量重心,完成船体钢料的预估算。
34.肋板结构形式:按结构形式分为实肋板,水密(油密)肋板,组合肋板,轻肋板。
35.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结构加强:上层建筑端部得下面应设置支柱,隔舱,舱壁或其他支持上层建筑的强力构件,上层建筑内强肋骨或局部舱壁应尽可能设置在与其下面的水密舱壁或其他强力构件的同一垂直平面内,当艉搂或桥楼上面有大量甲板室或其他建筑物时,在尾楼或桥楼内应设置间距约为9米的强肋骨或局部舱壁以支撑甲板室的侧壁或端壁。
36.我国钢质船建造规范对主尺度的要求:船体结构设计计算所用的船厂L可取Lpp但不小于0.96Lwl且不必大于0,97Lwl。
船宽B 在船舶的最宽处,由一舷外缘量至另外一舷的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型深D 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沿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对甲板转角为圆弧的船舶,则由平板龙骨上缘至横梁上缘延伸与肋骨外缘延伸线的垂直距离。
计算型深Ds 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强力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计算吃水d 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的上缘至夏季载重线的垂直距离。
装载率γ货仓容积对货舱内货物质量的比值。
37.甲板纵桁与底桁材设置的位置关系:应尽量在同一平面内。
38.定义:在船体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计算中,被认为同骨材和桁材一起工作的并与其毗连的那一部分板。
39.空船重量分类:W H船体钢料重力W O舾装重力W M机电设备重力
40.载重量排水量载货量区别:排水量=载重量+载重量载重量大于载货量5000t为重量。
41.货仓舱容计算:V C=W C*u C/K C VC货仓所需型容积WC载货量UC货物积载因数KC容积折扣系数
42.中拱中垂:中拱甲板受张力,外板受压力。
中垂甲板受压力,外板受张力。
43.新船剖面面积曲线生成多采用母型船法。
44.横剖面形状对性能的影响:V型,中V型,U型,中U型。
V型能使进入去流段的水流比较顺畅的顺斜剖线流动U型船尾容易引起漩涡。
45.在研究新船时尺度比参数最重要。
46.对布置地位型船与载重船的判断,处沙船是载重型船以外,像载重型船集装箱船都为布置地位型船。
47.船体梁所受的切力和弯矩的求法:由重力浮力曲线得载荷曲线,由此求得切力和弯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