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围岩蚀变与矿床成因

合集下载

巴基斯坦山达克矿区ASTER遥感数据蚀变信息提取及找矿预测

巴基斯坦山达克矿区ASTER遥感数据蚀变信息提取及找矿预测

巴基斯坦山达克矿区ASTER遥感数据蚀变信息提取及找矿预测刘磊;蒲小楠;洪俊;张辉善;YASIR Shaheen Khalil【期刊名称】《地质论评》【年(卷),期】2022(68)6【摘要】巴基斯坦查盖火山岩浆岩带属于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巴基斯坦境内最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带,但目前其相关的遥感研究还较少,制约了对该成矿带的找矿潜力分析。

笔者等以山达克矿床及其周边为研究区,对先进星载热辐射与反射辐射计(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ASTER)数据进行RBD (Relative absorption band depth)比值假彩色合成、主成分分析、光谱角制图等处理,获得蚀变遥感异常信息分布特征,通过对蚀变特征和主要控矿要素进行遥感研究,建立了山达克矿床遥感找矿模型并开展成矿预测,为该成矿带矿产勘查提供借鉴。

根据建立的遥感找矿模型,圈定了找矿预测靶区10处。

对矿区东矿体和矿区北部的2个靶区进行野外验证,证实了提取结果与实际地质事实吻合较好,对矿区岩石样品进行光谱实测,表明样品实测光谱曲线与标准矿物光谱曲线的吸收特征位置高度相似,证实了研究区绢云母化、青磐岩化等蚀变较强且分布较广。

结果表明本次研究提取的矿化蚀变结果可信度较高,可为后续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总页数】15页(P2381-2395)【作者】刘磊;蒲小楠;洪俊;张辉善;YASIR Shaheen Khalil【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自然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基于ASTER影像的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找矿预测——以滇东北会泽项目为例2.基于ASTER遥感数据蚀变信息提取的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铜多金属矿找矿预测3.ETM+和ASTER数据在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应用中的比较--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4.西藏冲江-厅宫斑岩型铜矿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与找矿预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道沟金矿围岩蚀变类型与矿床成因探讨

四道沟金矿围岩蚀变类型与矿床成因探讨

r] _
矿 石 的 结 构 主 要 为 粒 状 结 构 、 交 代 形 成 工 业 矿 体 , 以 , 化 与 金 矿 化 的 关 系 也 是 极 为 密 所 硅
绢 云母 化 : 类 蚀 变 也 较 为普 遍 , 片岩 中尤 为 发 该 在
结 构 、 填 结 构 和 压 碎 结 构 等 。矿 石 构 造 切 的 。 充
4金 的 赋 存 状 态 .
围较 大 , 时 伴 有 绿 泥 石 化 。 有
钾 钠 长 石 化 : 育 较 少 , 在 近 矿 围 岩 或 矿 化 带 的 发 仅 绿 泥石 化 : 是 偶 尔 可见 , 与 黄铁 矿 化 、 化 、 只 并 硅 绢
2蚀 变 类 型 的 空 间 分 布 .
采 的主要 对象 。
2矿 体 形 态 、 模 及 产 状 可 达 10 0×1 -, 1 06
所 以 此 期 黄 铁 矿 化 对 金 的成 矿 十 分 重 要 , 形 成 工 业 矿 可
二 呈 其 矿 体 形 态 较 为 复 杂 , 扁 豆 状 为 主 , 体 。 期 为 晚期 黄 铁 矿 , 黄 白 色 大 颗 粒 晶体 , 晶 体 发 以
维普资讯
问题 探 讨

四 沟 矿 岩 变 型 矿 成 探 道 金围蚀类与床 因讨

金 矿床 地质 特征
含 有 大 量 的 团块 状 、 染 状 及 细 脉 状 黄 铁 矿 。 黄 铁 矿 分 浸 两 期 : 期 为 早 期 黄 铁 矿 , 细 小 的 晶 体 聚 集 成 致 密 块 一 呈
其 次 为 脉 状 、 状 、 状 及 不 规 则 状 等 。 育 较 为 完 整 , 多 为 自形 — 半 自形 晶 , 其 颗 粒 大 小 多 在 层 囊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北矿段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北矿段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北矿段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摘要】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北矿段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然后对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并分析了其对矿山开发的影响。

文章还探讨了水文地质条件对环境的影响,并总结了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研究结果做出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北矿段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北矿段,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特征,地下水文,矿山开发,环境影响,研究总结,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是世界上著名的铜矿之一,被誉为世界第五大铜矿。

该矿床位于喀喇昆仑山脉北部,地处多山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多变。

水文地质条件在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于山达克铜矿北矿段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在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运移规律,进而为矿山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条件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对山达克铜矿北矿段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助于科学认识该矿区的地下水资源状况,为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分析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北矿段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北矿段地质特征,了解地质构造、岩石性质等情况,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提供基础;2.综合分析巴基斯坦山达克铜矿北矿段地下水文地质特征,探讨地下水形成、运移规律等事项,评估地下水资源量和质量;3.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山开发的影响,分析矿区开采对地下水位、水质、地表水等方面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开发措施;4.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环境的影响,探讨矿山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环保对策和控制措施。

巴基斯坦贾盖火山岩浆岩带斑岩型铜-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

巴基斯坦贾盖火山岩浆岩带斑岩型铜-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找矿潜力

分带明显 , 自岩 体 中 心 向 外 依 次 为 钾 硅 酸 化 ( 钾化 ) 、 泥化 、 石英 绢云母 化 、 青 磐 岩 化 。境 内外 斑 岩 铜 矿 产 出 特 征 显
示, 索尔科侵入岩可能符合“ 小 岩 体 成 大 矿” 的现实情况 , 贾 盖侵 入 岩 的 大 型 复 合 岩 基 中 也 可 能 存 在 斑 岩 铜 矿 床 , 具 有 很 好 的找 矿 潜 力 。最 新 勘 查 资 料 显 示 , 贾 盖 火 山 岩 浆 岩 带 已发 现 的 4 8 个 矿床( 点) 、 远 景 区 可 能 都 具 有 很 好 的找 矿 前 景 和 巨大 的 资源 潜 力 , 如 萨 因达 克 、 雷 克迪克 、 塔拉 鲁格 、 科 ・伊 ・ 达 利尔 等矿 床 ( 点) 、 远 景 区, 以及 W e s t e r n


1 6 2
; 6 期 4 2 地 质 学 报 A C T A G E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V S o e 1 p . t 8 . 9 1 N 6 2 o 9 .  ̄ 9 2 1 0 6 4 1 5 2
巴基 斯 坦 贾 盖 火 山岩 浆 岩 带 斑岩 型铜 一 金 矿 床 地质特征 、 成 矿 作 用 及 找 矿 潜 力
斯 成矿 域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之 一 ( Ri c h a r d s e t a 1 . , 2 0 1 2 ) 。贾 盖 火 山岩 浆 岩 带 是 伊 朗 萨汉 德一 巴兹 曼 ( S a h a n d - B a z ma n ) 铜 矿 带 在 巴基 斯 坦 境 内 的延 伸 ,
吕 鹏瑞, 姚 文光, 张 海 迪, 杨 博, 洪俊, 曹凯
中国地 质调查 局 西安地 质调 查 中心 , 西安 , 7 1 0 0 5 4

巴基斯坦地质资源情况简介

巴基斯坦地质资源情况简介
• 概括地说,巴基斯坦大陆是这样形成的: 由古大陆地壳组成的冈瓦纳古陆在侏罗纪中期 以后分裂并生成印度次大陆,继而以此为中心 的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北部以欧亚大陆为中 心的欧亚板块相碰撞,并俯冲入欧亚板块之下, 从而导致了目前巴基斯坦复杂的地质构造。

上图所示是巴基斯坦地质图,从图上可 以看出,在横切巴基斯坦北部科希斯坦—拉达 克地质块体南缘的主地幔逆冲断层(MMT)以 南、巴基斯坦西南部的杰曼断层(CF)和奥尔纳 杰尔断层(OF)东侧属于印度板块。MMT北部 的印度河缝合带(ISZ)、主卡拉库姆逆冲断层 (MKT)南部则称为科希斯坦—拉达克岛弧。 ISZ北侧属于欧亚板块。
巴控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红玉、 绿玉、石榴子石
125123456
(6)铁矿石
• 巴基斯坦铁矿储量在6×108t以上,主要 分布在旁遮普省、俾路支省和西北边境省。旁 遮普省的卡拉巴赫赤查里(Kalabagh Chichali) 铁矿有储量3.5×108t,品位为30%~34 %。 俾路支省的迪尔邦德(Dilband)铁矿,储量约 为2×108t,品位为35%~40%。
中国现在资源现状
• 三大危机矿种:金、铁、铜 • 重度危机矿山:金、铁、铜、锌、钨 • 最严重短缺: • 严重短缺: 能源矿产、钾盐、 铬铁矿、铂族 铁、锰、铜、铝土矿
• 将要短缺:
• 优势矿种:
铅、锌、钴、镍
钨、锡、钼、稀土
巴基斯坦有非常丰富的金属类矿产资源, 包括金、铜、铅、锌、铝土矿、铬等。其 中铜矿石储量约为5亿吨,铁矿石6亿吨, 铅锌矿4600万吨,铝土矿7400万吨,已经 探明的储量已经很大,并且巴基斯坦地质 工作不是很详细,相应资源的远景储量会 更大。
主要金属矿产资源量
矿产名称 储量/t 5×108 品位

大数据下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大数据下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大数据下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摘要项目工作区域的地表属于印度河系河间冲积平原的一部分,相对高差较小,第四系冲积层直接覆盖工作区,工作区属冲积平原地貌特征。

区内属于季节性亚热带大陆气候。

四季变化显著,雨热高峰同季出现。

日照充足,气候干燥,降雨量少。

关键词矿区;地质;成矿1 区域地质特征的科学性在旁遮普冲积平原上,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冲积层,下伏地层为前寒武系基底岩石。

只有在旁遮普冲积平原周边,主要是旁遮普邦西北部盐岭一带、旁遮普邦西南部苏莱曼山脉一带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沉积岩地层。

新生界第四系(Q):旁遮普平原为印度河系河间冲积平原,主要出露第四系冲积层,大面积分布,包含现代河流冲积层、洪积层以及风积层。

主要岩性由砂、粉砂、黏土、亚砂土、亚黏土、砾石等组成。

前寒武系基底岩石(Pt3):在旁遮普冲积平原第四系之下,下伏地层为前寒武系基底岩石。

主要岩性为灰绿色页岩、板岩、千枚岩和石英岩夹凝灰岩、安山岩、流纹岩,被粗玄岩和辉绿辉长岩侵入。

2 矿体地质特征的科学变质铁矿床产于火山岩系之中,赋矿岩石包括火山岩以及火山碎屑岩。

富含铁质的中基性岩浆在海底火山喷发作用下成岩成矿,形成低品位的初始磁铁矿源层。

初始磁铁矿源层形成之后,岩矿石经构造变动、热液作用以及区域变质作用,致使铁物质进一步迁移富集成矿。

矿床经历了后期富铁岩浆热液蚀变形成晚期热液期磁铁矿过程和更晚期的热液促使赤铁矿交代磁铁矿过程以及区域变质作用使铁进一步富集重结晶。

在新元古代拉伸纪末期至新生代更新世,长期强烈的風化淋滤作用使地表矿体富集成高品位、冶炼级赤铁矿石。

因此,本区铁矿为海相火山岩型铁矿。

成矿之后,经历了构造变动、热液作用以及区域变质作用、表生风化淋滤作用使铁进一步富集。

矿区铁矿化强,规模大,矿石品位高,具有赤铁矿石、磁铁矿石和由赤铁矿石、磁铁矿石共同组成的复合矿石等三种矿石类型。

矿区铁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即上部的赤铁矿带、中部的赤铁矿+磁铁矿带、下部的磁铁矿带,分别对应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

巴基斯坦中国大型铜矿磁法报告

巴基斯坦中国大型铜矿磁法报告

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铜多金属矿物探高精度磁法、电磁法(EH-4)勘查成果报告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二〇一三年八月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铜多金属矿物探高精度磁法、电磁法(EH-4)勘查成果报告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第一章绪言 (2)第一节工作任务及目的 (2)第二节工区概况 (3)第三节任务完成情况及主要成果 (5)第二章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8)第一节以往地质工作 (8)第二节矿区地质概述 (8)第三节地球物理特征 (11)第三章工作方法技术及质量评述 (14)第一节工作方法技术 (14)第二节质量评述 (16)第三节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 (17)第四章物探异常的解释推断 (18)第一节物探异常的判识及分类 (18)第二节异常解释推断 (19)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30)第一节结论 (30)第二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第一章绪言第一节工作任务及目的一、任务来源2013年2月,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乙方)与广东千丰翼贸易有限公司(甲方)签定了《地质勘查合同书》(下简称《合同》)。

按照《合同》要求,在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铜多金属矿开展物探高精度磁法、电磁法(EH-4)勘查工作。

二、工作目的及任务本次物探勘查工作,其目的任务是:1、系统收集、整理勘查范围内已有地质、物探等成果资料,对矿区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

2、根据甲方地质勘查工作部署,在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铜多金属矿探矿权范围选择重点地段,开展高精度磁法、电磁法(EH-4)综合物探勘查找矿工作,工作目的是对矿区深部(垂向深度500米)有一定规模及品位的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进行找矿预测,基本查明目标区的矿(化)体产状与延伸情况;或通过勘查地质构造破碎带,研究分析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间接找矿,为进一步地质勘探提供物探异常依据,并提出意见建议。

具体设计工作量如下:1、测网及剖面布设⑴1:10000测网布设7.9km2,网度100×20m;⑵电磁法(EH-4)剖面布设12.93km。

kohe铜矿初步勘探报告

kohe铜矿初步勘探报告

Turbat s-3铜矿勘查报告一.地理、气候、交通状况及语言Turbat s-3铜金矿探矿区域坐落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北伊朗边境山达克地区附近,东经61°28′56″、北纬29°23′23″,海拔标高1050m。

北至阿富汗30km,西至伊朗12km.该地区属半沙漠、戈壁地带,地势平缓,地表没有植被。

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降雨稀少。

可采取太阳能动力生活用电。

年平均降雨量为70mm,生活用水采取打井地下水,生产用水蓄水池拦水坝结合。

年最高温度49℃,最低温度为-9℃,平均风速为2~5.5m/s,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地震设防烈度相当于中国标准7度。

该地区人烟稀少,没有农牧业,也没有工业,南面50km处有一以经商为主的边防重镇塔夫坦,有国家铁路通过。

该镇距省会奎塔670km,距港口城市卡拉奇1540km。

目前铁路、公路已延伸到山达克,矿区以公路运输为主。

人员交通以距离矿区280km的达布丁机场搭载小型客机两小时可达港口城市卡拉奇。

该项目所在地官方语言为英语,地方语言为乌尔都语。

二.矿区地质条件。

矿带地质上属于从印度北部经巴基斯坦到伊朗直到东欧的古地中海岩浆岩隆起带(TethyanMaticArc)的一部分,这个隆起带上含世界级的铜·金·银·铅锌·铜锌·钼矿床,地质年代从白垩纪到上新纪。

相邻同属一条矿带上的著名铜矿分别是:1.距离伊朗最大的铜矿Sarchemeh相距538km(附件):伊朗铜矿资源亦比较丰富,据有关资料,铜矿石储量为413 亿吨(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02) ,矿石品位较富,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于伊朗中东部地区的伊朗新生代活动带上。

矿床类型有斑岩型、热液型、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并以斑岩型为主,其成矿时间绝大部分为始新世—渐新世,个别为晚白垩世。

伊朗斑岩型铜矿主要产于早第三纪火山岩带中,赋矿的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及花岗斑岩的侵入及其铜矿成矿作用往往于中性2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喷溢之后,两者之间接触关系不明显,是属于同期不同次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围岩蚀变与矿床成因柴旺;罗丛莉;方中有【摘要】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主要产于云英闪长斑岩中.矿体围岩蚀变十分强烈,且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中心向外侧依次出现钾化-硅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再到青磐岩化带.该矿床具有典型的钙碱系列斑岩型矿床特征.【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5页(P91-95)【关键词】围岩蚀变带;斑岩型铜矿;巴基斯坦山达克【作者】柴旺;罗丛莉;方中有【作者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山达克铜金矿位于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交界附近的巴基斯坦境内,处于喜马拉雅-阿尔卑斯褶皱带中部俾路支弧形构造带,属于俾路支成矿带查盖-腊斯成矿亚区。

受南西部阿拉伯板块和南东部印度板块的俯冲挤压形成向南弯曲的弧型构造。

有利的大地构造条件形成了该区丰富的矿床类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Chagai斑岩成矿带,斑岩铜矿带的含矿岩体为典型的钙碱性系列,为俯冲环境的产物,主要以铜、金矿化为主。

1.1 地层山达克铜金矿北矿段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古近系始新统Saindak组、渐新统Amalaf组和第四系(图1)。

(1)古近系始新统Saindak组(E2s)该地层在区域上称Saindak建造,整合沉积在Rakhshani沉积建造的Juzzak组之上,由泥灰岩、页岩、砂岩、石灰岩和火山岩组成,厚度变化大,约60m~1500m。

该组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各段岩性如下:上段(E2s3):灰绿、棕色、栗色薄-中层粉砂岩、细砂岩偶夹薄层泥岩。

中段(E2s2):灰、灰绿色薄-中层细砂岩、粉砂岩夹多层青灰、灰、浅褐—棕色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一般层厚1m-2m,最厚达5m。

其中可见有孔虫、腹足类、双壳类、珊瑚类和藻类等化石。

下段(E2s1):灰绿色夹灰色中-厚层粗砂岩、含砾砂岩、砂质砾岩及砾岩夹安山岩。

与下伏Rakhshani沉积建造的Juzzak组呈整合接触。

(2)古近系渐新统Amalaf组(E3a):在区域上称Amalaf建造,位于Saindak建造之上,主要由灰绿色、灰色厚层-块状晶屑凝灰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和集块岩组成,局部地段伴有安山岩熔岩。

厚度10m~150m。

与下伏Saindak组(E2s)呈整合接触。

(3)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矿区中部及附近低凹的大部地区,为冲积、洪积、坡积和残积层,以冲积、洪积层为主。

由黑灰、绿灰、浅黄等杂色含砂砾粘土、沙砾(岩块)粘土等组成,结构松散。

1.2 构造工作区位于Amalaf向斜核部,褶皱构造要素与区域基本一致,由核部向翼部出露地层依次为Amalaf组中基性火山岩、Saindak砂岩、泥岩,在核部发育闪长玢岩、石英闪长斑岩岩株和安山质斑岩脉。

矿区断裂发育,断层众多,其中F1断层为区域性山达克断裂的一部分。

各断层主要特征简述如下:(1)山达克断裂(F1):在矿区内紧邻北矿段,是矿段的边界构造,走向近东西,倾向不清,呈反“S”型展布,压扭性左行平移性质,该断裂两侧分别发育次级分支断裂,并受其平移影响而产生牵引变形。

(2)Amalaf断裂(F2):该断裂呈南北向纵贯山达克矿区,近于直立产出,西盘抬升、东盘下降,具有显著的张剪性特征,断裂充填物主要为岩体、岩脉,在F1断裂南、北两盘分别形成向南、向北收敛的“扫帚”断裂群。

1.3 岩浆岩矿区火山岩作为地层之夹层,分别赋存于古近系始新统Saindak组(E2s)和渐新统Amalaf组(E3a)中,形成时代为始新世~渐新世,由安山岩、凝灰岩、集块岩等组成。

该区侵入岩以中新世的浅成-超浅成中基性侵入岩为主,多期次沿近南北向Amalaf断裂及Amalaf向斜交汇的部位侵入,以岩株状侵位于Amalaf向斜构造核部古近系始新统山达克(Saindak)组砂、板岩中,平面上呈近南北向不规则带状、串珠状,由多个复式小岩体岩体(株)构成。

岩体与围岩呈港湾状接触,围岩具角岩化。

主要岩石类型有闪长玢岩、云英闪长斑岩及少量安山斑岩、闪长斑岩脉等。

区内岩脉和岩墙主要有安山斑岩、闪长岩等,是矿区内侵入最晚的岩浆岩。

其规模不一,长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宽度从几十厘米到数十米,局部可达数百米,并将北东向展布的火山沉积岩和东西向展布的岩浆岩切割。

在地貌上,岩墙、岩脉呈突起状。

1.4 围岩蚀变1.4.1 围岩蚀变类型及形式矿区围岩蚀变较强,并普遍经受了多种蚀变的叠加,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粘土化、钠长石化等。

(1)绢云母化:是矿区内最具特征的蚀变之一,矿区呈三种形式:斜长石绢云母化:首先是斑晶的绢云母化,常沿裂隙或从环带中心开始,逐渐向外扩张。

交代不完全时,外圈常得于保留,其与绢云母接触的边缘往往出现钠长石化;交代完全时,则整个斑晶都被鳞片状绢云母集合体所取代,只保留假像。

之后,当绢云母化作用足够强时,则基质斜长石也被绢云母化。

黑云母的绢云母化:初始常表现为黑云母发生褪色现象,当作用增强时,则被绢云母鳞片状集合体所取代。

在黑云母变化过程中,常析出赤铁矿、磷灰石等,并常和黄铁矿、黄铜矿等伴生。

绢云母脉:绢云母常和石英、金属硫化物一起以脉的形式产出。

(2)硅化:是矿区内分布最广的蚀变作用,有多期性:早期硅化:表现为微粒石英集合体呈弥散性分布,粒径多<0.01mm~1mm;中期硅化:主要以基质中的石英次生增大为特征,常与绢云母、黄铁矿伴生,是绢英岩化带的主要标志;晚期硅化:以脉状发育为特征,特别是含黄铜矿脉体的存在,是富矿体的重要标志。

(3)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在矿区普遍发育,构成岩体的外蚀变带(青磐岩化带),同时叠加在其余蚀变带上。

它表现为构成青磐岩的矿物(绿泥石、钠黝帘石、黄铁矿等)的交代现象和碳酸盐等岩脉的产出;岩体边缘蚀变带中绿泥石、绿帘石呈团块状或脉状的出现,使岩石颜色变暗。

(4)石膏化:在矿区较普遍,呈细脉状、脉状,沿岩石节理、裂隙产出。

(5)钾长石化:在矿区内地表及深部(600m标高)较弱或偶见。

主要表现形式有二种:①次生钾长石和石英在岩石中呈不均匀团块状分布,或呈它形晶充填于石英颗粒间;②次生钾长石和碳酸盐等矿物一起呈脉状分布。

(6)黑云母化:在矿区内地表及深部(600m标高)较弱或偶见。

黑云母化较钾长石化相对强,且为区内钾化硅带的主要蚀变矿物,为新生成的黑云母呈细鳞片状集合体沿岩石裂隙呈脉状分布,少部分呈不均匀状交代角闪石和基质中的斜长石。

(7)钠长石化在矿区内地表及深部(700m标高)较弱或偶见。

钠长石化远不及黑云母化强烈,但仍清楚可辩。

是在斑岩体定位后,早期发生的一种面型蚀变作用,主要表现为斜长石的去钙作用,使岩石中斜长石部分变成了钠长石。

另外,在成矿作用晚期,常出现一些脉状钠长石,共生有钾长石和石英。

(8)粘土化仅在局部地段出现,强度不大。

主要表现为斜长石、中长石的粘土化。

1.4.2 蚀变分带特征矿区岩体蚀变强烈、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由下至上为钾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再到青磐岩化带,具典型的钙碱系列斑岩型矿床的分带特征(图2)。

(1)钾化硅化带(Kp):此带在岩体的地表及深部(700m标高以上)均未见,仅在15#(ZK1503、ZK1501)、19#(ZK1901)的钻孔中局部见到。

以钾交代和硅化为特征,蚀变岩发育有各种方式形成的大量黑云母和石英,伴有极少量钾长石。

(2)绢英岩化带(Phl):此带在矿区地表主要分布在3#~11#线,厚10m~120m,深部各见矿孔中均可见,厚一般20m~60m。

蚀变矿物组合主要由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组成。

(3)青磐岩化带(Prl):分布于绢英岩化带的外缘,地表0#—15#线间有零星出露,深部厚一般>30m,以青磐岩化为特征。

它表现为构成青磐岩的矿物的交代现象和碳酸盐岩脉的产出。

矿化分布于绢英岩化带相邻部位的脉状矿体为主,同时叠加在其余蚀变带上,使矿化增强,但一般矿化较弱或无矿化。

2.1 矿体形态矿体总体呈透镜状产于云英闪长斑岩体中的绢英岩化带内,云英闪长斑岩体是矿区重要的含矿岩体,矿体形态受岩体形态控制,总体呈带状分布,总体走向北65°西,倾向北东,倾角60°~75°,局部近地表受次生淋漓作用改变呈近水平分布。

空间上呈“纺锤”状,平面上为不规则的带状,在剖面上呈似层状-透镜状,具分枝复合现象。

控制矿体长800m,最大斜深450m,最大垂深409.29m,最低标高496m。

矿体厚3.56m~199.76m,平均厚64.27m,厚度变化系数80%,厚度变化较稳定;单工程铜品位0.20ω%~1.20ω%,单样品最高2.66ω%,矿体铜平均品位0.37ω%,品位变化系数60.12%,品位变化均匀。

伴生Au单工程品位0.016~1.80g/t,单样最高1.80g/t,矿体平均0.15g/t。

从926m~950m标高以上见少量氧化矿,以下为硫化矿。

2.2 矿石质量矿区矿物成分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有10种,脉石矿物主要有12种。

其中,金属矿物主要有硫化物、氧化物、自然元素和碳酸盐类;脉石矿物以硅酸盐为主,次有硫酸盐类、碳酸盐类、磷酸盐类和氧化物类。

含铜矿物以黄铜矿为主,次为孔雀石、硅孔雀石、斑铜矿等。

金属矿物主要为硫化物类:黄铜矿、斑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方铅矿、辉钼矿等。

山达克铜矿矿石结构主要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

绝大多数黄铜矿、斑铜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及部分黄铁矿等呈它形晶结构。

它形晶黄铜矿集合体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产出。

期次,矿石中常见黄铜矿交代黄铁矿、斑铜矿等特征。

本矿体的矿石构造一般较简单,硫化矿石以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其次为浸染状构造和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仅局部见到;氧化矿石为鲕状-豆状构造。

2.3 矿体围岩矿体围岩主要为云英闪长斑岩,有少量安山斑岩、闪长斑岩和角岩。

顶、底板围岩具铜矿化,与矿体呈渐变过渡,其界线只能通过化学分析确定。

矿体北部、西部围岩以云英闪长斑岩为主,东部、南部围岩以云英闪长斑岩及少量角岩为主。

矿体围岩含铜一般0.01ω%~0.19ω%,平均0.08ω%。

矿床位于Amalaf向斜轴部与近东西向的Saindak断裂(F1)、近南北向Amalaf断裂(F2)交汇部,产于中—基性钙碱系列的浅成斑状复式岩体中。

与区内成矿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晚期,属于造山碰撞条件下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形成的壳幔熔融型熔浆,类型为钙碱系列中基性-中酸性岩浆,在其初始岩浆形成过程中携带了大量水汽挥发物,并萃取了围岩及原岩中的成矿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