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概括、提炼说明文要点的能力。

4. 训练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旨在解释、阐述事物的特征、原理、功能等。

2. 说明文的特点:真实性、知识性、条理性和生动性。

3.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结尾。

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及其写作技巧,结合典型例文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熟悉的事物,尝试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进行编写。

4. 展示:每组选取一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评价、探讨,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情况,关注文章结构、内容完整性及表达准确性。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自我修改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技巧。

2. 修改和完善课后练习作品,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

3. 预习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说明文的其他类型及特点。

六、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顺序说明文。

2. 事理说明文:以阐述事理为主要目的,通过对事物的分析,说明其原理、规律等。

3. 事物说明文:以介绍事物为主要目的,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展示其特征、功能等。

4. 顺序说明文:以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为线索,对事物进行系统、有序的说明。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说明文类型,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多样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顺序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明确说明文阅读的考试要求。

2、了解说明文文体基础知识。

3、熟悉说明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并初步了解其相应的答题格式。

复习重难点:1、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

2、说明文阅读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复习流程:一、课前检测(一)说明文基础知识大盘点(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换检查,交流后得出正确答案。

)1、说明文是客观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分为____________说明文和_______________说明文。

凡说明对象(内容)为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的说明文就叫_____________说明文;凡说明对象(内容)为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说明文就叫______________ 说明文。

3、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分为四种:______________顺序、______________顺序、______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______顺序。

4、说明文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结合考纲让学生明确命题规律三、知识要点:1、概念2、分类四、说明方法及作用五、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六、说明文语言特点七、文章结构八、结合2011年广东中考真题《被妖魔化的沙尘暴》讲解答题思路和要求。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征解释说明文的定义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2.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与技巧快速浏览和抓住主题细读理解重点信息和细节分析论据和论证逻辑3. 说明文的分析与理解识别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分析论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习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手段掌握说明文的组织和表达方式5. 阅读练习与评价精选说明文阅读材料学生自主阅读和实践讨论和分享阅读心得与感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征和阅读方法。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阅读体验。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说明文案例,深入理解其写作技巧。

4. 阅读练习法: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说明文阅读材料,包括范文和练习文章。

2. 制定教学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3.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阅读练习评价:评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4.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表现、阅读练习和作业完成方面的表现,给予总体评价。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经典的说明文作品,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特点和价值。

2. 讲解说明文的概念与特征: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对说明文的初步认识。

3. 教授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快速浏览和抓住主题的方法,教授细读理解重点信息和细节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4. 分析与理解说明文:通过具体的说明文案例,引导学生识别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分析论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征a. 解释说明文的概念b. 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客观性、条理性、准确性等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a. 快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b. 细读:关注关键词、定义、数据等c. 批判性阅读: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合理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特点和作用。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说明文,尝试运用阅读方法进行分析。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发现的问题。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解答和指导。

5.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和准确性。

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取适合中考难度和范围的说明文文章。

2. 教学PPT:展示说明文的概念、特征和阅读方法。

3. 练习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举例说明说明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科普文章、产品说明书等。

2. 对比分析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如议论文、小说等。

3. 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使用恰当的比喻、举例等。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说明文的概念、特征和阅读方法。

2. 强调说明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阅读中多关注说明文。

3. 提醒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八、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2. 总结自己在阅读说明文时的感受和收获。

3. 思考说明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举例说明。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说明文。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和模拟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知识和解题思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说明文文章,了解文章内容,自主总结说明文的特点。

3. 课堂讲解:a) 讲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事实性、客观性、逻辑性等。

b) 教授说明文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猜读等。

c)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如引言、、结尾等,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说明文。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解题思路,总结答题技巧。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中考说明文阅读模拟题,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6. 总结提升: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技巧。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常见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的讲解。

2.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说明文中的概念、定义、特点、作用的解读方法。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说明文例子,引发学生对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说明文文章,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 课堂讲解:a) 讲解常见的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如比较、分类、举例、引用等。

b) 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等。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常见题型。

2.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提高答题技巧。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理解说明文,提高中考阅读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定义、特点、结构。

2. 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主旨题、理解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

3.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快速阅读、重点阅读、深度阅读。

三、教学过程:1. 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 分析常见题型,讲解解题方法,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3. 教授说明文阅读策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

四、课后练习:1. 选择一篇说明文,分析其基本特征。

2.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常见题型的问题。

3. 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阅读一篇说明文,总结阅读心得。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说明文基本特征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常见题型的解答能力。

3. 通过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策略的运用情况。

六、教学策略的深化与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已学的阅读策略。

深化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提高阅读效率。

2.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的深度分析技巧。

如何在阅读过程中快速捕捉关键信息。

3. 教学过程: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深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和结构。

练习快速筛选和整合文章中的信息。

4. 课后练习:选取一篇复杂的说明文,运用深度阅读策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七、题型专项训练1. 教学目标:针对不同题型,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准确率。

2. 教学内容:针对说明文阅读的各类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分析常见错误类型,提供避免错误的方法。

3. 教学过程:模拟考试环境,进行题型专项练习。

分析练习中的错误,指导正确的答题方法。

4. 课后练习:完成一套说明文阅读的真题练习,重点关注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八、实战模拟测试1. 教学目标: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

中考说明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说明文内容、分析说明文层次和归纳说明文要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说明文的速度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旨在客观、准确、科学地介绍和解释事物、现象、原理等。

2. 说明文的特点: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3.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结论。

4.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快速浏览、重点阅读、归纳总结、查找核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分析说明文层次和归纳说明文要点的技巧。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结构和要点。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说明文的体会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两篇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总结文章结构和要点。

2. 写一篇说明文,要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准确。

五、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说明文阅读的题目,测试学生掌握程度。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中考说明文真题,如2024年某地区中考说明文阅读题。

2. 案例分析:从文章结构、层次、要点、阅读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考说明文阅读的考点和应对策略。

3. 解题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阅读方法和技巧,逐步解题,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七、中考说明文阅读技巧训练1. 快速浏览:培养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主题和框架的能力。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包括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说明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说明中心和说明要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提炼说明文信息的技巧。

4. 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说明文的速度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3.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4.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5. 说明文题目类型的分析与解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和技巧。

2. 难点:说明文题目类型的分析与解答。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说明文为例,解析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阅读方法。

2.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做题实践,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如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3. 分析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如抓住文章的说明中心和说明要素,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4. 讲解说明文题目类型的分析与解答方法。

5. 课堂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解答。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阅读一篇说明文,总结阅读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文进行案例分析。

2. 分析内容:从说明文的基本特征、阅读方法、题目类型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3.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课堂讨论与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阅读说明文时的经验和方法。

2.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和互动进行点评,总结说明文阅读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明确说明文阅读的考试要求。

2、了解说明文文体基础知识。

3、熟悉说明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并初步了解其相应的答题格式。

复习重难点:
1、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

2、说明文阅读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复习流程:
一、课前检测
(一)说明文基础知识大盘点(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换检查,交流后得出正确答案。


1、说明文是客观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分为____________说明文和_______________说明文。

凡说明对象(内容)为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的说明文就叫_____________说明文;凡说明对象(内容)为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说明文就叫______________ 说明文。

3、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分为四种:______________顺序、______________顺序、______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______顺序。

4、说明文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结合考纲让学生明确命题规律
三、知识要点:
1、概念
2、分类
四、说明方法及作用
五、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六、说明文语言特点
七、文章结构
八、结合2011年广东中考真题《被妖魔化的沙尘暴》讲解答题思路和要求。

九、作业
(一)、文段练习:2018高分突破p130《5G将给我们带来什么》一文后面的题目。

(二)说明文的顺序相关练习
分别指出下列各文段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
(2)、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

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

这种书叫帛书……()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
(三)说明文的方法相关练习
分别指出下列各文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我国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是当推河北省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
(2)、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长235米。

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
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
(3)、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智。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
(5)、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愈强。

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 )
(6)、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一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 )()
(7)、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庞大惊人的根系,大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

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在阳光下,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