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综合

合集下载

生物学综合3篇

生物学综合3篇

生物学综合第一篇: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形态、组成、结构、功能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的学科。

细胞大小通常在1-100微米之间,有些单细胞生物的大小只有几微米,而人类的大多数细胞大小则在10-30微米之间。

细胞有着众多的复杂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等。

细胞膜是细胞最外层的结构,由磷脂双分子层和各种膜蛋白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结构完整性、调节物质进出细胞以及识别和传递信号。

细胞质是由细胞膜包裹的细胞内部物质,主要由细胞器、细胞骨架和细胞基质等组成。

细胞基质是一种液体,其中含有各种物质,如离子、蛋白质和其他小分子。

细胞器是细胞内一些特定的结构,例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协作完成细胞的代谢和生命活动。

细胞功能繁多,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细胞分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

物质代谢包括细胞的各种生化反应,主要通过酶的作用来完成。

能量代谢包括细胞产生和利用能量的过程,其中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关键场所,它通过氧化磷酸化来产生能量。

细胞分裂是指细胞生命周期中基因组复制和细胞核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包括DNA的复制和转录翻译等过程,细胞可以用这些过程来合成蛋白质以及控制基因表达。

细胞生物学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学科,它不断推动着现代医学、生物科学以及其他很多领域的发展。

例如,研究人类细胞的发展和遗传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发育和疾病的本质,而研究植物细胞的生长和代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优化农作物的生产和发展现代农业。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和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对细胞机制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为我们开辟了更多探索细胞生物学的新途径。

第二篇: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命过程的调节和控制的学科。

它涉及到许多层面的生命过程,包括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生物体的调节和调控。

生理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神经生理学,它主要研究神经细胞和神经系统如何协调和控制生命过程。

生物学专业考研综合复习资料整理

生物学专业考研综合复习资料整理

生物学专业考研综合复习资料整理生物学专业考研是许多学生追求进一步学术深造的重要机会。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下面将对生物学专业考研综合复习资料进行整理和概述,以帮助大家在备考过程中更好地规划和准备。

一、生物学基础知识复习生物学专业考研的综合复习资料中,基础知识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部分,我们需要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进行全面的复习。

主要内容包括:1.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DNA、RNA、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等。

2. 遗传学: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病的发生机制等。

3. 生物化学与代谢:酶的功能、能量代谢、物质的合成与降解等。

4. 生物物理学: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传导与传递等。

5. 分子生物学:DNA复制、转录、翻译、基因调控等。

二、专业课题目复习在生物学专业考研综合复习资料整理中,还需要重点复习专业课题目相关的知识。

这些题目通常以分子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为主要内容,需要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具体内容包括:1. 分子细胞生物学: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分裂与凋亡、细胞骨架与运动等。

2. 遗传学:遗传变异与疾病、染色体结构与功能、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

3. 生物化学:酶的性质与机制、代谢途径与调控、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等。

4. 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心血管生理学、消化系统生理学等。

三、实验技术复习在生物学专业考研综合复习资料整理中,实验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需要重点复习的实验技术:1. 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包括反应原理、反应体系的构建和条件的优化等。

2. 电泳技术:包括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以及Western blot和Southern blot等分子杂交技术。

3. 细胞培养技术:包括细胞的培养方法和培养基的配制等关键技术。

4. 免疫学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细胞仪等免疫学相关的实验技术。

初试科目名称:生物医学综合

初试科目名称:生物医学综合

●初试科目名称:生物医学综合●考试科目代码:603一、考试总体要求与考试要点1.考试对象考试对象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准考考生。

2.考试总体要求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

生物化学旨在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揭示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化学变化(代谢)及其调节,以及它们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主要涉及内容包括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等。

要求考生熟悉并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知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并具有运用生化知识解析问题的能力。

3.考试范围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糖代谢、脂质代谢、生物氧化、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DNA生物合成、RNA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维生素及无机物。

4.考试要点:(1)蛋白质结构与功能(10%)1.1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1.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1.3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1.4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1.5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1.6蛋白质的变性作用1.7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核酸的结构与功能(5%)2.1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2.2核苷酸的结构2.3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要特点;DNA的三级结构2.4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2.5 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2.6 核酸的研究方法(3)酶(10%)3.1酶的作用特点3.2酶的作用机理3.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4)糖代谢(15%)4.1糖的结构特点,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有关的酶4.2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4.3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4.4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4.5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关键酶(5)脂质代谢(10%)5.1脂肪动员的概念、限速酶;甘油代谢5.2脂肪酸的 -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5.3酮体的生成和利用5.4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胆固醇的转化及排泄5.5血脂及血浆脂蛋白(6)生物氧化(5%)6.1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6.2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6.3ATP的生物学功能6.4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生成6.5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6.6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给中抑制剂的种类(7)氨基酸代谢(5%)7.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7.2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7.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7.4氨的代谢7.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8)核苷酸代谢(5%)8.1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8.2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8.3碱基的分解8.4核苷酸的生物合成8.5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9)物质代谢的整合与调节(3%)9.1物质代谢的特点9.2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9.3物质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10)DNA生物合成(5%)10.1DNA复制的一般规律10.2参与DNA复制的酶类与蛋白质因子的种类和作用10.3DNA复制的基本过程10.4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比较(11)RNA生物合成(5%)11.1转录的基本概念;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子11.2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11.3RNA转录后加工的意义11.4mRNA、tRNA、rRNA的转录后加工过程11.5逆转录的过程、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11.6RNA的复制:单链RNA病毒的RNA复制,双链RNA病毒的RNA复制(12)蛋白质生物合成(10%)12.1m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原理和密码子的概念、特点12.2tRNA、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和原理12.3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分子的种类和功能12.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12.5翻译后的加工过程12.6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区别12.7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13)基因表达调控(5%)13.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区别13.2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前水平的调节13.3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活性的调节13.4操纵子学说(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起始的调节)13.5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14)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5%)14.1细胞信号传递系统14.2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14.3信号转导的常用途径(15)维生素及无机物(2%)15.1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15.2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180分钟。

同等学力申硕《生物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章节题库(生物的多样性与生物进化)

同等学力申硕《生物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章节题库(生物的多样性与生物进化)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八章 生物的多样性与生物进化
一、名词解释题 1.生物多样性 答: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呾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 遗传发异呾生态系统癿复杂性总称,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 性呾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
【答案】分类;命名;鉴定;《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
5.生物分类学家将______作为分类癿基本单位,将相近癿分类基本单位归为一类,称 为______。
【答案】种;属
4 / 2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烈性噬菌体生活史可分亓个阶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呾______。 【答案】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装配);裂解(释放)
7.病毒癿非增殖性感染有______、______呾______3 种类型。 【答案】流产感染;限制性感染;潜伏感染
8.微生物学名癿表达斱式有两种:①______,由前面一个______(首字母应______)加 上后面一个______(首字母应______)共两部分组成;②______,由______、______呾______ 三部分组成;丌管哪一种斱法,在印刷品上,学名都应排成______体字母。
2.鸟类丌同于哺乳动物,其呼吸系统有______癿构造,使得鸟类无论吸气还是呼气, 都有新鲜空气在肺中迚行气体交换。
【答案】气囊
3.

是人属癿重要特征,
【答案】脑癿扩大;石器癿制造;能人
是现在找到癿最早癿人属成员。
4.分类学癿内容包括______、______呾______三部分,目前迚行细菌分类呾鉴定癿重要 参考书目是______。

生物科学综合实验

生物科学综合实验

《生物科学综合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1 实验目的1.1学习并掌握在宿主菌中扩增质粒的理论依据与操作方法。

了解大肠杆菌质粒提取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小量快速提取法(试剂盒法)。

1.2学习并掌握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与方法。

3.了解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原理,掌握制备方法。

4.以pET28a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OP10为例,学习转化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 实验原理2.1 PET28a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扩增与试剂盒抽提细菌质粒是一类双链、闭环的DNA,大小范围从1kb至200kb以上不等。

各种质粒都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独立于细胞染色体之外的自主复制的遗传成份,通常情况下可持续稳定地处于染色体外的游离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可逆地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胞分裂传递到后代。

基因工程用质粒都带有选择性标记序列,最常用的的选择性标记是对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如本实验所使用的质粒(pET28a),即带有抗卡那霉素(Kan r)抗性基因。

当培养中含有卡那霉素时,宿主(大肠杆菌BL21)的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而pET28a质粒可自行复制,从而将大大增加拷贝数,达到抽提质粒的浓度要求。

图1 pET-28a 质粒基因结构简图一般分离质粒DNA的方法都包括3个步骤:①培养细菌,使质粒DNA大量扩增;②收集和裂解细菌;③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分离制备质粒DNA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有碱裂解法、煮沸法、SDS法、羟基磷灰石层析法等。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宿主菌株类型、质粒分子大小、碱基组成和结构等特点以及质粒DNA的用途进行选择。

本实验介绍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是根据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和线性染色体DNA在拓扑学上的差异来分离质粒DNA。

在pH值介于12.0-12.5这个狭窄的范围内,线性的DNA双螺旋结构解开而被变性,尽管在这样的条件下,共价闭环质粒DNA的氢键会被断裂,但两条互补链彼此相互盘绕,仍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生物化学综合题

生物化学综合题
(2) 丙氨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 -------------→软脂酸 脂肪酸合成酶系
16、试将下列左右两栏的内在联系(即那种中间产物属于哪种代谢途
径)标出
左栏(代谢途径)
右栏(中间产物)
(1)淀粉合成
A. 7-磷酸景天糖
(2)脂肪酸合成
B. 氨酰-tRNA
(3)嘌呤核苷酸合成
C. 乳清酸
- (4) HMP途径
一个大肠杆菌细胞质量等于V.ρ=1.57x10-12x1.2=1.88x10-12g 一个大肠杆菌内β-半乳糖苷酶的质量:1.88x1012x14%x1%=2.63x10-15g 一个大肠杆菌内β-半乳糖苷酶的分子个数: 2.63x10-15/450000 x6.023x1023=3520个
11、试计算1摩尔天冬氨酸经过联合脱氨基、有氧呼吸等彻底氧化后,
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需要如下酶类和蛋白质:DNA旋转酶、 DNA连接酶、单链结合蛋白、引物合成酶、DNA聚合酶Ⅲ全酶、 DNA聚合酶Ⅰ和DNA连接酶。 (2)tRNA是运载各种氨基酸的特异工具,mRNA是蛋白质合成 的模板,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4、简述乙酰辅酶A的来源和去路。 葡萄糖
丙酮酸 某些生酮及生 糖兼生酮氨基酸
乙酸+辅酶A+ATP
乙酰辅酶A+H2O+Ppi+AMP
乙醛酸循环
乙酰辅酶A
柠檬酸
异柠檬酸
草酰乙酸
异柠檬酸裂解酶
琥珀酸
苹果酸合成酶
苹果酸
乙醛酸
乙酰辅酶A
可见,由于乙醛酸循环中有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存 在,可以不断地合成二羧酸和三羧酸,作为TCA循环的补充。
葡萄糖 (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测试试卷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测试试卷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测试试卷A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下面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的是:A.丙氨酸B.脯氨酸C.蛋氨酸D.谷氨酸E.丝氨酸2、多肽链中连接氨基酸残基的化学键是:A.氢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肽键E.酯键3、下面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是:A.硫酸钠B.硫酸铵C.层析D.离心E.尿素4、对DNA双螺旋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右手双螺旋B.两条链互相平行C.两条链方向相同D.两条链碱基互补E.氢链和碱基堆积力维持稳定5、tRNA分子的二级结构为:A.双螺旋B.直链伸展C.麻花形D.三叶草形E.倒L型6、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属于:A.竞争性抑制B.非竞争性抑制C.反竞争性抑制D.不可逆性抑制E.混合性抑制7、酶的特异性是指:A.酶与辅酶特异结合B.酶对所催化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C.酶存在于细胞的特异性位置D.酶催化反应机制不同E.酶的分类不同8、关于酶的共价修饰的描述错误的是:A.酶与某种化学基团共价结合B.酶的共价修饰属于快速调节C.共价修饰消耗ATPD.磷酸化是常见的共价修饰E.一种酶磷酸化修饰后活性增加9、1mol葡萄糖经酵解途径净生成ATP数是:A.1molB.2molC.3molD.4molE.5mol10、一个正常人在参加500米跑赛后,尿中增加的物质是:A.丙酮酸B.乳酸C.葡萄糖D.草酰乙酸E.乙酰乙酸11、与糖异生无关的酶是:A.丙酮酸羧化酶B.果糖二磷酸酶C.葡萄糖-6-磷酸酶D.丙酮酸激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2、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是:A.FADB.NAD+C.TPPD.辅酶AE.生物素13、巴斯德效应(Pasteur效应)是指:A.酵解抑制有氧氧化B.有氧氧化抑制酵解C.有氧氧化与酵解无关D.酵解与耗氧量成正比E.有氧氧化与耗氧量成正比14、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A.葡萄糖 B. 胆固醇 C. 脂肪酸 D. 酮体 E. 胆固醇酯15、脂酰CoA在肝脏β-氧化的酶促反应顺序:A.脱氢、再脱氢、硫解、加水 B.硫解、脱氢、再脱氢、加水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加水、脱氢、硫解、再脱氢 E.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16、酮体不能在肝中氧化的主要原因是肝中缺乏:A.HMG CoA合酶 B. 琥珀酰CoA转硫酶 C. HMG CoA裂解酶 D.乙酰乙酰CoA脱酰酶 E. HMG CoA还原酶17、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生物素B.S-腺苷甲硫氨酸C.四氢叶酸D.二氢叶酸E.叶酸18、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A.尿素B.肌酸C.肌酸酐D.尿酸E.β-丙氨酸19、氮的正平衡出现在下列哪种情况?A.正常成人B.长期饥饿的人C.发烧的病人D.疾病恢复期病人E.肿瘤晚期患者20、关于变构效应剂与酶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酶活性中心底物结合部位结合B.与酶活性中心催化基团结合C.与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结合D.与酶活性中心外任何部位结合E.通过共价键与酶结合21、长期饥饿时大脑的能量来源主要是: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D.酮体E.糖原22、岡崎片段是指:A.随从链模板DNA片段 B.引物RNA片段 C.领头链中DNA片段D.随从链上引物引导合成的DNA片段 E.随从链切除引物后连接起来的片段23、基因表达是指:A.复制+转录 B.复制+转录+翻译 C.转录+翻译D.转录+转录后加工 E.翻译+翻译后加工24、核酶:A.是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以NAD+为辅酶C.有茎环结构和随后的寡聚U D.能催化RNA的自我剪接 E.是由snRNA和蛋白质组成的25、下列哪一项是翻译后加工:A.5′-端帽子结构 B.3′-端聚腺苷酸尾巴 C.酶的激活 D.酶的变构 E.蛋白质糖基化26、顺式作用元件是指:A.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分子B.具有调节作用的RNA序列C.编码基因两侧的DNA序列D.编码蛋白质氨基酸的DNA序列E.编码基因5′侧翼的序列27、目前认为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控制点是:A.基因活化B.转录起始C.转录后加工D.翻译起始E.翻译后加工28、可识别并切割双链DNA特异序列的酶称:A.限制性核酸外切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非限制性核酸外切酶D.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DNA酶29、下列不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A.cAMPB.cGMPC.PIP2D.IP3E.DAG30、下列哪种受体与G蛋白偶联:A.环状受体B.七个跨膜螺旋受体C.催化型受体D.细胞核内受体E.细胞浆内受体31、胞内受体的化学性质为:A.DNA结合蛋白B.G蛋白C.糖蛋白D.脂蛋白E.糖脂32、成熟红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2,3-二磷酸甘油酸支路B.脂肪酸β氧化C.糖的有氧氧化D.糖酵解E.磷酸戊糖途径33、下列哪项不是结合胆红素的特点:A.水溶性B.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阳性C.不易透过细胞膜D.较易透过细胞膜E.可以通过肾脏排出34、下列有关胆红素代谢叙述错误的是:A.血红素的铁卟啉环在血红素加氧酶催化下,甲炔基桥断裂,生成胆绿素B.胆绿素被还原成胆红素C.胆红素在血液和清蛋白结合,称结合胆红素D.胆红素在肝脏经生物转化,生成直接胆红素E.胆红素在肠道被还原成胆素原35、癌基因的表达产物不包括哪类物质:A.顺式作用元件B.反式作用因子C.酪氨酸蛋白激酶D.ras蛋白E.生长因子受体X型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准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36、在肝细胞内不含有的酶是:A.琥珀酰CoA转硫酶B.乙酰CoA羧化酶C.HMGCoA还原酶D.HMGCoA裂解酶E.乙酰乙酰硫激酶37、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高能化合物有:A.琥珀酰CoA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1,6-二磷酸果糖D.1,3-二磷酸甘油酸E.2,3-二磷酸甘油38、参与脂肪酸合成的物质有:A.乙酰CoA羧化酶B.ACPC.生物素D.NADPH+H+E.脂酰CoA合成酶39、转录的模板链:A.与编码链互补 B.与产物RNA互补 C.是DNA双链中可转录的一股链D.永远在同一单链上 E.就是结构基因40、下列关于翻译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翻译即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原核生物边转录边翻译 C.不论原核.真核细胞都可形成多聚核蛋白体 D.转肽酶催化肽链延伸 E.翻译过程需DNA参与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相应空白处)1、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共有__________种。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医学微生物学综合练习题(2010)一、名词解释1.病原生物(微生物)2.溶原性细菌3.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4.抗“O”实验(肥达实验、OT 试验)5.病毒体6.垂直传播(水平传播)7.Dane颗粒8.内基小体9.消毒10.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毒性噬菌体)11.转化(转导、接合、溶原转换)12.质粒13.朊粒14.抗原漂移(抗原转换)15.正常菌群(菌群失调、医院感染)二、问答题1.结核杆菌的致病物质包括哪些?2.指出哪些血清指标说明HBV “大三阳”?有什么意义?3.简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及功能4.简述预防HIV(或HBC)感染的主要措施5.简述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6.简述破伤风的主要预防措施7.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链球菌感染的主要病原特征8.流感为什么会大流行?9.外毒素的主要特性是什么?10.如何解释OT试验结果(或肥达实验)?三、多项选择题(说明:以下每题至少有二个以上答案,选错或漏选均不得分,但不扣分)1.细菌的特殊结构有A 中介体B 菌毛C 鞭毛D 芽胞E 荚膜2.细菌的基因转移与重组方式主要有A 转化B 转导C溶原性转换 D 接合E转位3.引起人类疾病的厌氧芽胞梭菌有A 肉毒梭菌B 产气荚膜梭菌C 破伤风梭菌D 双岐杆菌E 结核杆菌4.关于内基小体A 对于诊断狂犬病有价值B 存在于细胞质中C 嗜碱性D嗜酸性E 对于诊断艾滋病有价值5. 需要巧克力(色)培养基培养的细菌有A 产气荚膜梭菌B 脑膜炎球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淋病奈瑟菌 E 大肠杆菌6. 细菌生长曲线包含A 迟缓期B 对数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E 隐蔽期7. 可作为结核菌素试剂的有A OTB SPAC BCG-PPDD BCGE PPD-C8.属于细菌的特有化学物质:A LPSB KDOC DNAD DPAE DAP9.可用巴氏消毒法的是A 玻璃器材B牛乳 C 医院处置室 D 药厂车间 E 酒类10.沙门菌引起的疾病有A 菌血症B败血症C肠炎型食物中毒D 肠热症E溶血尿毒症11. 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噬菌体 B 寄生虫C 支原体D 立克次体E 衣原体12. 与致病有关的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包括A热原质B毒素与酶C抗毒素D抗菌素E细菌素13. 细菌的基因转移重组可通过A 转化B 碱基置换C 转导D 溶原性转换E接合14.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有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B 猩红热C风湿热D淋巴管炎E波浪热15.可经血液传播的病毒包括A HIVB HBVC HCVD HSVE HEV16.关于索状因子的正确的表述:A 分枝菌酸和海藻糖结合的一种糖脂B 能使结核分枝杆菌相互粘连C 具有破坏线粒体膜,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D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具有佐剂作用E 抑制白细胞游走,引起慢性肉芽肿17.志贺毒素生物学活性有A溶血性B致热毒性C肠毒性D神经毒 E 细胞毒18.HSV-I 主要潜伏的部位A 骶神经节B 三叉神经节C脊髓前角 D 口唇E颈上神经节19.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A 耐热且抗原性强B 均由细菌裂解产生C 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类毒素D 引起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E 可引起DIC20.通过垂直传播引起胚胎感染的病毒有A 麻疹病毒B 风疹病毒C 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E 狂犬病毒四、单项选择题(说明:每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1. 第一台显微镜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A 巴斯德B 郭霍C 列文虎克D 弗莱明2. 有关鞭毛哪项是正确的?A 与繁殖有关B 与分裂有关C 与运动有关D 与抗酸染色有关3. 手术室消毒处理哪种方法最好?A 干烤B 紫外线照射C 高压蒸汽灭菌D 巴氏消毒法4. “汹涌发酵”现象用于鉴定的细菌是:A 炭疽杆菌B 产气荚膜杆菌C 肉毒杆菌D 破伤风杆菌5. 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A mmB cmC nmD µm6.细菌涂片染色呈网球拍状:A 肉毒杆菌B 霍乱弧菌C 幽门螺杆菌D 霍乱弧菌7.伤寒患者发病第一周内,细菌学检查阳性率最高的是:A 尿培养B 血培养C ELISA检测D 粪便培养8.朊粒属于A 亚病毒B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C 类病毒D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9.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A 外膜B 磷壁酸C 肽聚糖D 脂肪10.耐药性的质粒是A F质粒B R质粒C Col质粒D Vi质粒11.H5N1可引起A甲型流感B高致病性禽流感C SARSD 细菌性肺炎12.可预防结核的生物制品是A OTB PPDC SPAD BCG13.抗“O”试验原理属于A 中和反应B 沉淀反应C 凝集反应D 补体结合反应14.病毒的生长繁殖方式A 复制B 二分裂C 出芽D 破胞15.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嗜血流行性感冒杆菌C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D 绿脓杆菌16.HSV-II最易潜伏部位A 视神经B 三叉神经节C 骶神经节D 肋间神经17.轮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是A 急性心肌炎B 婴儿秋季腹泻C 上呼吸道感染D 无菌性脑炎18. 革兰染色时葡萄球菌呈A 红色B 巧克力色C 紫色D 黄色19. 霍乱肠毒素对机体的作用特征A 里急后重B 粘液血便C 溶血尿毒综合症D米泔水样吐泻物20.带菌者是指A 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B 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 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C 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D 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21.伤寒沙门菌二次入血均引起A菌血症 B 毒血症C脓毒血症 D 内毒素血症22. 大肠杆菌属于A 埃希氏菌属B 志贺菌属C 沙门氏菌属D 奈瑟氏菌属23.经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是A风疹病毒B腺病毒C乙型脑炎病毒D狂犬病毒E脊髓灰质炎24. 青霉素的抗菌机制是A 切断肽聚糖的聚糖支架B 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联结C 干扰细菌DNA的复制D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25. 下列哪种结构与细菌无关A 鞭毛B 荚膜C 核膜D 外膜E 衣壳26. 红霉素抗菌的主要机理是A损伤细胞膜B干扰DNA的复制C干扰蛋白质的合成D破坏酶系统27. 狂犬病病毒包涵体最易在哪种组织中检出?A 血液B 淋巴结C 脑海马回部组织D 骨髓28. HIV哪种分子与T细胞CD4结合?A gpl20B gp41C p24D p729. HSV-2常潜伏的部位是:A 三叉神经节B 颈上神经节C 骶神经节D 肋间神经30.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流行与哪种动物有关?A 鼠B 猫C 狗D 猪31. 哪种病毒为缺陷病毒?A HAVB HBVC HCVD HDV32. Dane颗粒是指:A HAV颗粒B 狂犬病病毒包涵体C 完整的HBV颗粒D HBV管形颗粒33. 可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的病原体是A 麻疹病毒B 腮腺炎病毒C EB病毒D HIV34. 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主要依据是A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B M蛋白C 核蛋白D 核衣壳对称形式35. 流感病毒基因点突变,使编码的HA、NA序列小幅变化,被称为A 抗原漂移B 基因漂移C 抗原转变D 基因突变36. 可引起胎儿畸型的常见病毒是A 风疹病毒B 麻疹病毒C 狂犬病毒D 脊髓灰质炎病毒37. 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 库蚊B硬蜱 C 跳蚤 D 体虱38. 具有异染颗粒的细菌:A 痢疾杆菌B 白喉杆菌C 布氏杆菌D 大肠杆菌39.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中,能产生血性腹泻的是A EPECB EaggECC ETECD EHEC40. 流感病毒分型的主要依据是A 血凝素B 神经氨酸酶C 核蛋白D 病毒包膜4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革兰染色的意义A 细菌的分类B 选择治疗药物C 鉴定细菌的依据D 观察细菌结构E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42.血清学诊断法,正确的是:A 伤寒---肥达反应B 风湿病---抗“O”试验C 斑疹伤寒---外斐反应D 梅毒---瓦色曼试验E 以上均是43.下列哪种疾病通常不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A 疖肿B 败血症C 食物中毒D 烫伤样皮肤综合症E 风湿热44.血浆凝固酶可以:A 促进细菌在体内扩散B由表皮葡萄球菌产生C 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D 与IgG抗体的Fc 段非特异性结合E 水解透明质酸45.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 表皮葡萄球菌B 流感嗜血杆菌C 布氏杆菌D 绿脓杆菌E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46.引起猩红热的是A A群溶血型链球菌B B群溶血型链球菌C D群溶血型链球菌D 甲型溶血型链球菌E 变异链球菌47.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A 产褥热B 风疹C 风湿热D 波状热E 以上均不是48.脑膜炎球菌是:A 葡萄球菌属B 奈氏菌属C 链球菌属D 隐球菌属E 念珠菌属49.脑膜炎球菌:A G+肾形双球菌B 专性需氧,普通培养基中不能生长C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D 可分解甘露醇E 标本直接涂片,细菌不可能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5-《生物学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生物学综合》是生物类(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专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生物学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生物学类各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用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动物学、植物学基础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选择填空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一)生命的特征;(二)生物界的组构系统;(三)生物界的划分;(四)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五)生物界的多样性
与统一性;(六)研究生物学的方法;(七)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八)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一)原子和分子;(二)组成细胞的大分子;(三)糖类;(四)脂质的生物学活性物质;(五)蛋白质;(六)核酸。

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一)细胞的结构;(二)真核细胞的结构;(三)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四)细胞通讯。

第四章细胞代谢
(一)能与细胞;(二)酶;(三)物质的跨膜转运;(四)细胞呼吸;(五)光合作用。

第五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二)减数分裂;(三)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第六章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一)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三)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第七章营养与消化
(一)营养;(二)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三)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四)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第八章血液与循环
(一)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二)血液的结构与功能;(三)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第九章呼吸:气体交换
(一)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人体对高山的适应;(三)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章内环境的控制
(一)体温调节;(二)渗透调节和排泄。

第十一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一)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二)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三)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一)体液调节的性质;(二)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三)激素与稳态。

第十三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二)神经系统的结构;(三)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四)人脑。

第十四章感觉器官与感觉
(一)感觉的一般特性;(二)视觉;(三)听觉与平衡感受;(四)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五)皮肤感觉。

第十五章动物如何运动
(一)动物的骨骼;(二)人类的骨骼;(三)肌肉与肌肉收缩;(四)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第十六章生殖与胚胎发育
(一)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二)人类的生殖;(三)人类胚胎的发育。

第十七章植物的结构和生殖
(一)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二)植物的生长;(三)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十八章植物的营养
(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二)植物的营养与土壤。

第十九章植物的调控系统
(一)植物激素;(二)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三)植物对植食动物和病菌的防御。

第二十章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遗传的第一定律;(二)遗传的第二定律;(三)孟德尔定律的拓展;(四)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五)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六)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七)细胞质遗传。

第二十一章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一)遗传物质及其结构;(二)DNA复制;(三)遗传信息流是从DNA到RNA到蛋白质;(四)基因突变
第二十二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二)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与调控;(三)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与调控;(四)发育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
第二十三章重组DNA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二)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三)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四)重组DNA的基本步骤;(五)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六)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

第二十四章人类基因组
(一)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二)人类遗传性疾病;(三)癌基因与恶性肿瘤。

第二十五章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
(一)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二)生物的微进化。

第二十六章物种形成
(一)物种概念;(二)物种形成的方式。

第二十七章宏进化与系统发生
(一)研究宏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二)生物的宏进化;(三)生物的系统发生。

第二十八章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一)生命的起源;(二)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三)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四)原生生物多样化的进化。

第二十九章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一)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二)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进化;(三)真菌的多样性进化。

第三十章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一)动物种系的发生;(二)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进化;(三)脊索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第三十一章人类的进化
(一)人类与灵长目;(二)人类的进化过程。

第三十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二)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三)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十三章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
(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二)种群的数量动态;(三)种群的数量调节。

第三十四章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一)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二)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三)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

第三十五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四)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三十六章动物的行为
(一)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三)动物的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四)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五)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