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景观设计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贡献论文

合集下载

低碳概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初探论文

低碳概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初探论文

低碳概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初探论文低碳概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初探论文因为城市是由大量建筑所构成的,所以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

尽管如此,结合低碳概念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一直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缺乏较全面的方法综述。

因此,对低碳概念中与城市景观具体结合并加以实践利用的部分尤为值得我们关注与探索。

一、低碳概念的景观分类低碳概念在景观中可以分为的减碳和固碳这两个方面对低碳生境进行营造。

低碳是不仅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的概念,也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不论在减碳或固碳环节,都需要同时从宏观规划和微观设计上对其进行分析与探索。

二、营造减碳式景观生境的规划与设计手段景观中的减碳概念,其落脚点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碳能源的循环与再利用,即低碳景观能量流的植入。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主要的碳源来自土地利用和能源利用,因此减碳可以从其城市宏观战略上进行把控,同时在微观上对景观设计方法与技术进行改进。

从规划战略方面,怀来的“零碳城”模式对低碳景观的营造具有启示意义,所谓零碳并非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是碳源和碳汇可相互抵消的动态碳平衡。

清洁能源、创意研发和红酒三大产业协同发展,构成了怀来基础产业的耦合结构,这种无碳影响的产业集群构建为零碳城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宏观层面的保障。

在此基础上,怀来借京张高速铁路建设之机,对风能观光等低碳景观旅游产业进行启动,通过营造此类非物质化的、自然的低碳旅游吸引物,来实现其新产业基础上的零碳城理念。

不仅在产业定位上如此,一个城市的景观交通体系也是减碳的重要环节。

建设景区之间的零换乘系统,并结合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使其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能够在降低交通能耗的同时,鼓励更多的市民骑车或步行出行,形成绿色交通的良性循环。

而且中国园林自古就具有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交通体系多以天然石材、草坡花境依随相伴,这种低碳式的景观体系也是今天的我们所值得借鉴的。

论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应用

论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应用

论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作为社会生活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环境和气候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低碳景观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在技术和设备方面做出一定努力,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主要分析了低碳环保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低碳环保理念的产生及具体应用原则。

关键词:低碳环保;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分析引言:低碳概念是提高人们对碳排放的理解和意识,通过塑立低碳思维进而引导人们的行为。

低碳理念适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和方面,涵盖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了加快城市绿化,改善居住环境,使景观发挥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然而,景观设计问题比较复杂,因此如何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低碳环保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则1.1量化原则在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严格控制碳排放量,设计数据基于计算机进行定量分析,尽可能实现低碳环保。

1.2低碳材料园林植物的分配应以低碳功能为基础,并用碳汇的实际效应来衡量设计质量。

在注重造林效果和植物种类的合理配置的同时,要满足植树造林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造林植物的碳汇功能。

在植物配置中,注意乔+草,灌溉+草,乔+灌+草等各种绿色形态的协调和补充,不仅要实现景观设计的层次性和美感,而且要实现造林和环境改善的综合效应。

1.3因地制宜景观设计应以景观的实际景观为基础,以自然景观为主,辅以人工景观,不能忽视自然之美。

以某地为例,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的特点,在绿化植物的设计施工和选择上,适应当地的生长繁殖情况,根据当地材料获取情况选择最适宜植物,同时不应忽视道路净水条件,避免引入高价格,绿化效率不高的物种,尽量不破坏原产地的自然栖息地,实现美化、低碳环保的目的。

1.4适地适景,克服片面的“风格化”设计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应该体现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应该满足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

低碳环保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精选5篇]

低碳环保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精选5篇]

低碳环保园林景观设计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低碳环保园林景观设计论文1低碳环保的发展背景近年来,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对石油以及其他碳基能源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但是同时也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

碳基能源的价格一般都比较贵,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各国间争夺能源的战争也越加激烈。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及过度的开发碳基能源,所以导致了温室气体极具增加,全球气温变暖出现温室效应。

2低碳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2.1软质景观的设计进行园林景观绿化是实现低碳环保的主要途径,绿化园林景观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调整因为土地利用而在空气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含量。

在提高了公共用地的美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够使绿色植物促进氧碳化合物的吸收。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绿化的过程中,要保证新树和老树的有效分配。

对于多数树种来说,考虑植物配置的这种情况,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率,还能够实现低碳环保的目的。

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需要多方面努力,包括园林的整体设计、高水平的施工质量、设计师的环保观念等。

在建设园林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自动化的机械操作,能够减少一定的碳排放量,实现了低碳环保的节能理念,同时也能够避免周围土地被破坏。

2.2硬质景观的设计硬质景观指的是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可再生能源或是节能技术可以得到有效地应用。

在景观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最常见的是太阳能照明系统应用。

在建设园林使用的材料上,无论是其路面设施还是园艺,都应该选择低碳环保的材料,同时这也是低碳环保最直接的方法。

低碳环保材料是在其基本性能不变的情况下使用,是一种可以再生的天然原料,在加工制造的过程中会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够保障其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

还可以对木结构材料进行收回利用,逐渐用木材料取代钢筋混凝土的使用,这是一种减小碳排放的有效措施,还能够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论文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论文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论文摘要:本文从低碳理念的含义出发,分析了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并对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理念;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运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各行各业都掀起了环保热潮,在这样的情况下低碳理念作为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中也包括了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面的应用。

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城市绿化的有效性和环保性。

1低碳理念概述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并日益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这其中二氧化碳是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一种气体。

人们对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量使用,和对垃圾焚烧、工业废气排放的不合理控制,导致了全球变暖、空气质量下降等生态问题。

低碳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在保证经济稳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

低碳理念从提出至今,并未具有完全标准的定义,其在不同领域与层面所表现的内涵也有所不同,例如“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生活”等。

在今天,低碳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领域逐渐开始推广与运用。

城市是人口居住密集的环境,同时也是碳排放主体,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减少能源消耗,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平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将低碳理念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之中,狭义上来看,就是从景观设计、建设到维护过程中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在广义上,低碳景观设计就是要追求资源能源节约、污染浪费减少和实用性、观赏性、碳汇量最大化的景观体系。

2低碳理念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2.1屋顶绿化近年来逐渐变成园林绿化设计里一个无法忽略的方面,对于屋顶环境空间予以科学的植物景观设计,只要是从绿色低碳的理念去出发,合理开发使用屋顶景观资源。

城市屋顶绿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令人们平时的生活与大自然更加贴合,并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低碳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低碳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低碳园林景观设计探究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可生态环境却遭到一定的破坏,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不断加快。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将生态理念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能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舒适。

文章首先对当前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低碳理念影响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以期为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低碳设计;碳达峰;碳中和;园林景观引言为实现人类社会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中国在2020年9月明确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倡导,并提出了我国的“双碳”目标,即力争在2030年将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在2060年实现社会环境的碳中和。

提出“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全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为全面落实“双碳”目标,各个行业应坚持绿色化发展,实现低碳排放。

本文按照“双碳”目标要求,对园林景观环境中的低碳设计展开研究。

1低碳园林概述针对低碳园林的定义,部分学者是这样认为的,低碳园林不但能够让人们重新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也能让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实现低碳园林,可以让资源利用变得更少。

低碳园林是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是技术新颖、能源丰富、低成本健康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园林。

当前低碳园林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大致可以认为从开始设计园林起,到最终的管理部分,所经历的一切环节都应该对需要的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节约,同时也要让低碳排放降到最低,并将其氧气释放量进行增加。

2“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低碳园林景观设计原则作为一种崇尚自然的生活理念,低碳理念已经逐渐融入人类观念以及社会发展之中,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低碳理念有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贯彻执行该理念,有助于城市与生态、人类与社会的自然和谐发展。

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应具体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毕设论文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毕设论文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摘要当今世界,由于全球变暖、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气候变化研究成为全球性的课题,涉及到了各个域领、各种行业。

在这一背景下,节能减排不再是一种口号,低碳理念的提出,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社区的发展,为改善气候问题带来了契机,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而城市公园是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快速高效地建设低碳城市也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低碳理念为出发点,以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将低碳理念应用到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为构建低碳城市公园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以及低碳园林等方面的研究成,然后探讨了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了城市公园选址、公园道路交通组织、公园水环境规划、公园植物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本文以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为例,从选址、道路交通、水环境规划和植物配置与规划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的低碳理念的体现,为我国低碳城市的公园建设提供规划建设的模式参考,也为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提出一些创新的理念与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低碳;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AbstractIn today's world, because of global warm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risis intensified,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 involving every field, various industries. In this context, the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is no longer a sloga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low carbon economy, low carbon city, low carbon communities, brings the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 climate issue,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city park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he city, for the rapid and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city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city par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 of analysis, the low carbon concept applied to city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lai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city park,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low carbon city, low carbon and low carbon community gardens and other aspect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city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mainly including the city park site, the park road traffic organization, park water environment planning, Park plant planning etc. content. Then taking Shanghai Expo Houlton Park as an example, from the location, traffic, water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and programming analysis of several aspects of its manifestation in the low carbon concept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 of China's low carbon city park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of innovation concept and Optimiz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ty park.Keyword: Low carbon;City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目录摘要-------------------------------------------------------------------------------------------------------------- 1 Abstract ------------------------------------------------------------------------------------------------------- 2 1.前言 --------------------------------------------------------------------------------------------------- 51.1. 研究背景 ------------------------------------------------------------------------------------------ 5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1.2.1.研究目的 ---------------------------------------------------------------------------------- 61.2.2.研究意义 ---------------------------------------------------------------------------------- 6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71.3.1.研究内容 ---------------------------------------------------------------------------------- 71.3.2.研究方法 ---------------------------------------------------------------------------------- 7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72.1. 国外研究综述 ------------------------------------------------------------------------------------ 72.2. 国内研究综述 ------------------------------------------------------------------------------------ 83.相关理论基础--------------------------------------------------------------------------------------- 93.1. 低碳及相关概念 --------------------------------------------------------------------------------- 93.1.1.碳源与碳汇 ------------------------------------------------------------------------------- 93.1.2.低碳的概念低碳理念的内涵 ---------------------------------------------------------- 93.1.3.低碳理念的内涵 ----------------------------------------------------------------------- 103.2. 城市公园的概念及分类 ---------------------------------------------------------------------- 103.2.1.城市公园的概念 ----------------------------------------------------------------------- 103.2.2.城市公园的分类 ----------------------------------------------------------------------- 113.3. 低碳城市公园的概念及特征 ---------------------------------------------------------------- 113.3.1.低碳城市公园的概念 ----------------------------------------------------------------- 113.3.2.低碳城市公园的特征 ----------------------------------------------------------------- 114.低碳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影响因素及方法 --------------------------------- 124.1. 低碳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24.1.1.降低城市能源消耗 -------------------------------------------------------------------- 124.1.2.选择低碳型园林材料 ----------------------------------------------------------------- 124.1.3.选择固碳释氧力强的乡土植物 ----------------------------------------------------- 134.1.4.增强城市公园的碳汇能力 ----------------------------------------------------------- 134.2. 低碳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 134.2.1.社会因素 -------------------------------------------------------------------------------- 134.2.2.经济因素 -------------------------------------------------------------------------------- 134.2.3.生态因素 -------------------------------------------------------------------------------- 144.3. 低碳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144.3.1.城市公园选址 -------------------------------------------------------------------------- 144.3.2.城市公园的布局 ----------------------------------------------------------------------- 144.3.3.道路交通 -------------------------------------------------------------------------------- 154.3.4.相关配套设施 -------------------------------------------------------------------------- 154.3.5.水环境规划 ----------------------------------------------------------------------------- 154.3.6.植物配置 -------------------------------------------------------------------------------- 165.案例分析——以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为例 --------------------------------------------------- 175.1. 选址 ---------------------------------------------------------------------------------------------- 185.2. 道路交通 ---------------------------------------------------------------------------------------- 185.3. 水环境规划 ------------------------------------------------------------------------------------- 195.4. 植物配置与规划 ------------------------------------------------------------------------------- 206.结论 ------------------------------------------------------------------------------------------------- 2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低碳生态型社区景观设计论文

低碳生态型社区景观设计论文

低碳生态型社区景观设计探索摘要: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加剧,一些发达国家致力于构建低碳生态社区,针对“低碳”生态社区在绿化景观方面如何实现节能减排,本文提出将景观设计六大要素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可循环、可持续的生态体系,将自然界本身自循环、自净化的能力与人为再生产、再利用的创造性活动相结合,从绿化景观的角度来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态社区的目标。

关键词:低碳生态型景观;完整体系;生态系统;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本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各国政要和生态专家都致力于寻求人居城市的生态发展之路,以期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低碳”(low-carbon)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low carbon economy),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一个国际趋势。

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瑞士哈姆比生态社区、迪拜马斯达零碳城都为此提供了科学示范。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

”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

十七大之后,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

1 项目背景本案“磐龙生态社区”地处云龙示范区,该区坐落于株洲东北部,处于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域,是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五大示范区之一。

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探讨【摘要】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低碳理念进行相关探讨,将低碳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建设低碳型园林景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低碳理念0.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能源过度消耗和开采,自然界原本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过多的co2滞留在大气中,气候问题、自然灾害问题频发,于是“低碳理念”应运而生。

国内主要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这3个方面对低碳理念进行相关的研究。

低碳经济,即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通过某些手段,例如改变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等,营造出一种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经济社会形态;低碳社会主要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co2排放;而低碳城市主要是通过政府管理层以低碳理念为基础,改变城市发展模式,创造人类宜居环境。

对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自然资源——城市园林,在其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意义重大。

以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为例,该公园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成果揉合在一起,建立了一种可循环的水系统生态净化模式,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

据统计, 10公顷的绿地每天能将 2000多吨的劣 v 类水净化为可以安全使用的优 iii 类水;在城市防洪和雨水管理,更实现了生态化设计,降低维护成本,作为一个低碳城市样本,它倡导了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作物与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1.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低碳理念生态低碳型园林设计,主要体现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园林景观施工和维护、园林景观材料的优化选择等方面。

实现三大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重中之重。

1.1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的低碳理念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增大绿化面积,丰富绿化植物品种,多样化其层次,提高植被的固碳效率,总体上营造良好的园林绿化景观。

常见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选择固碳释氧能力良好的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环境景观设计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贡献【摘要】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方式是当前的时髦话题,也是当前各学术领域的研究重点,它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景观规划设计领域对这一研究也刚刚开始。

本文结合生态设计理念,对环境景观的主要要素提出了低碳设计的策略,以期对我国特别是北方的景观设计活动有所借鉴。

【关键词】景观设计;低碳;生态
低碳生态城市这个发展模式是由仇保兴博士在“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提出的。

所谓低碳生态城就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环境景观设计先行。

如果组成我们城市的物质实体都不能体现低碳、生态的理念,试问低碳生态城市将焉附。

环境景观设计对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贡献是巨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有低碳生态设计的理念,要有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理念。

追求时尚、豪华,讲究排场是我们当前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误区,不但费时、费工、浪费建设资金,生态效果低,而且意境差、可持续性短,与我们所提倡的低碳生态设计理念严重相悖。

景观的低碳生态设计要求我们的景观是低碳景观,单位景观的能耗低,具有较高的生态附加值,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1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现状
1.1 国内现状。

作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环
境景观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上,而宏观的景观概念相对宽泛,除建筑外还包括道路系统景观、水系水体景观、城市环境照明系统景观、植物景观等。

作为城市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把各个景观元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使之成为一个系统,进而成为一个研究领域,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做出贡献,非常有必要。

特别是低碳景观的概念还没有被提出。

1.2 国外现状。

国外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的比较早,取得了丰硕成果。

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提出景观规划的生态理念,以《design with nature》的出版为标志。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景观生态规划理念已深入人心。

走过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国家,碳排放控制在很低的水平,特别是在西欧和北欧。

2 城市环境景观低碳设计策略
从城市景观的构成元素及其选材入手,选择节约能源、低能耗材质为主,尽量选择自然材质,避免大量人工合成材质的选用;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设计原则,尽量体现简约的设计理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低碳景观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不光让设计者,也让景观的享用者了解低碳景观;绿色植物是组成低碳景观的重要元素,查阅资料,整理出绿色植物在城市生态方面的作用,作为佐证材料。

2.1 景观建筑的低碳生态设计策略。

2.1.1 整体性策略。

设计师在设计中将自然条件、社会环境、
经济条件等众多因素考虑其中,将设计的过程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带着一种尊重、补偿的思想与这个系统交流对话,让建筑有机的融入自然,像是从地上长出来一样。

在适宜的采用高技术时,应该更为注重的是采用高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2.1.2 可再生能源体系策略。

低碳建筑降低碳排放量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要想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建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约能源是一方面,立足于国情,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更是当务之急。

仅仅是开发还不够,还要形成产业体系,这样才能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高效和合理化。

2.1.3 低碳建材策略。

以全寿命周期的观点,计算建筑材料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co2排放时必须考虑建筑材料的可再生性。

材料的可再生性指材料受到损坏但经加工处理后可作为原料循环再利用的性能。

如果能将木材广泛地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那么所节约的能耗,所减少的碳排放量是很可观的。

2.1.4 地域性被动式策略。

我国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在不同的地域人们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创造了适合当地居住的形式。

发展中国特色低碳建筑战略,我们要根据地域的特点,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吸取传统建筑中的有利建筑元素,与现代创新语汇相结合,使建筑具有较强的气候适应和气候调节能力,更加展现了我
们民族建筑艺术的魅力。

2.2 城市交通系统的低碳设计策略。

作为城市动脉的城市交通的低碳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成为衡量我国国民经济低碳化进程的重要方面。

2.2.1 政策引导,深入规划。

随着低碳概念的引入,由于对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的使用对环境的破坏,人们对绿色能源开始关注,包括太阳能、电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等。

随着研发的深入,社会的关注和需求量的增加,加之相关鼓励政策等,可替代燃料的需求量将逐步打开,从而取代传统的汽柴油作为未来汽车的动力来源。

2.2.2 彻底的“以人为本”理念。

保障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的路权,改变目前以车为主,忽略行人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保证人行道、自行车道的专用道路系统足够宽度、良好照明、安全、连续无障碍,并且合理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方便换乘,共同构筑绿色的低碳城市交通。

2.2.3 交通功能明确。

道路交通规划体现客、货运功能的细化;城市主干道增加小城镇、开发区、旅游景观、轨道交通主干道;严格划分公交尤其是快速专用道、自行车道的专用道、出租车专用道等;根据优化后的城市交通规划,重新分配停车区域,尤其是中心城区,合理有效解决停车问题,实现城市交通的动静平衡。

2.2.4 充分发挥公交优势。

大城市应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
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50min。

布有地铁、轻轨交通线的城市主、次干路上不再重复设快速公交专用道,但这些道路上应设常规公交通行的专用道。

注重各种交通工具综合换乘枢纽的规划,缩短换乘时距,方便快捷实现换乘。

2.2.5 改善车辆行驶环境,在良好的道路条件(路面平整度、路面宽度、平纵线形等)和良好的交通状况(快慢车分道行驶、无非机动车、横向干扰较小等)时,车辆运行状态稳定,其耗油量相对较小,因此有必要持续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保证通的同时,具有有效的行驶速度,向和谐、高效的模式发展。

2.2.6 沥青路面材料、工艺的改进。

沥青在加工、施工等过程中存在污染环境等情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废轮胎橡胶粉、路面再生、温拌沥青等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这一棘手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

此外,路面再生技术为沥青路面废料的合理利用找到了出路,对于低碳贡献和节约投资,均是很有意义的。

2.3 植物造景的低碳设计策略。

植物是构成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元素,规范合理的植物种植对一个城市生态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

大量绿色植物的应用不但能节约人工合成的建材,进而降低能耗,而且对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也是必备的。

植物景观的低碳设计策略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3.1 植物类型。

乔木的碳汇作用强,灌木就要低很多。

乔木的寿命长,所以长期来说固碳量很大。

灌木生长速度快,但碳被固
定在其中的周期相对较短。

我们需要的是固碳速度快、周期长的植物种类,这样固碳效应才会高。

2.3.2 植物种植形式。

不同形式和不同设计风格的植物景观,如自然式和规则式植物景观碳汇效率差别很大。

自然式的植物景观明显高于人工式。

像模纹花坛这种植物景观形式是需要强烈的维护管理和人工干预的,而花带,必须经常更换,因此,从碳效应来考虑是不合理的。

2.3.3 植物种植结构。

植物种植结构不同(疏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如密林草地和疏林草地其固碳效应不同。

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植物景观结构模式是密林草地和疏林草地,其树丛多为复层结构,从高大乔木到中层乔木再到小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

这种复层结构植物景观模式的叶面积系数大,因此光合效率高,同时因为有高大乔木,所以碳固定的时间周期也比较长。

密林植物景观结构,其碳汇功能很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