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游山西村练习题

游山西村练习题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___ __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4.颔联两句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儿?15.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6.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7.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8.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1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14.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2 分)3游山西村练习题4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1.“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_____2.丰年留客鸡豚足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颔联两句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儿?一方面它是写景的佳句,写出了山水重叠环绕,春光无限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意味,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令人回味。
5.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55答:是通过对乡村祭祀的描写,赞美古老淳朴的风情风俗。
6.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表达作者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心仪纯朴善良农民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标题是《游山西村》,全诗没有写一个“游”字,但诗中的每一句又都和“游”字相联系,记游的过程表现得很有层次。
8.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6( 1)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探究式分层练习题 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同步练习◆基础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腊酒浑()鸡豚()叩门()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丰年留客足鸡豚。
()(2)从今若许闲乘月。
()3、填空:《游山西村》选自,作者,字,号,(朝)著名诗人。
4、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推移展开叙述。
5、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6、“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7、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8、“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能力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释:①耿:微明的样子。
1、《游山西村》赞美了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的情感。
2、本诗“从今若许闲乘月”中,“闲乘月”应该解释为。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4、古典诗词讲究炼字,如将《游山西村》首联中的“足”字改为“有”字好不好?为什么?5、下列对《西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6、比较《游山西村》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升题陆游已气息奄奄。
儿子要为他请郎中。
陆游摇头制止,说,没有用了。
陆游的眼里有泪。
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儿子不懂。
陆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来。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同步练习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同步练习题一、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题西林壁》题:____________西林:________________只缘:__________不识:________________横看:________________二、读《题西林壁》,按要求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______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二、把下面的词组织成句,句子要通顺。
1.来了果子野的早已秋天满山熟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想到心惊有点一就肉跳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默写《游山西村》游山西村,。
,。
,。
,。
二、填空1.此诗选自《》,作者,字,号。
(朝)著名诗人。
现存诗作近万首,是我国诗歌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
有《》《》等传世。
2.“,”蕴含深刻哲理。
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游山西村课后练习

《游山西村》练习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腊酒浑()鸡豚()敲门()
...
2、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 1)丰年留客足鸡豚.。
()
( 2)从今若许闲.乘月。
()
3、填空:
《游山西村》选自,作者,字,号,(朝)着名诗人。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朴实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敲门。
4、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推移睁开表达。
5、表达诗歌内容
6、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真理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
7、“峰回路转”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何用“暗”来形容“柳”、用“明”
来形容“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游山西村练习题

游山西村练习题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___ __ 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4.颔联两句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儿?5.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6.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7.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8.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1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14.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2 分)游山西村练习题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1.“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_____2.丰年留客鸡豚足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颔联两句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儿?一方面它是写景的佳句,写出了山水重叠环绕,春光无限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意味,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令人回味。
5.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5答:是通过对乡村祭祀的描写,赞美古老淳朴的风情风俗。
6.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表达作者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心仪纯朴善良农民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标题是《游山西村》,全诗没有写一个“游”字,但诗中的每一句又都和“游”字相联系,记游的过程表现得很有层次。
8.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1)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五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习题1附答案(人教版)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11、默写《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解释诗的含义。
2、《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时题在()墙壁上的一首诗。
诗人分别从()、()、()、()、()、()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3、《题西林壁》中“题”的解释:()4、山穷水复疑无路中的“疑”的解释:()5、《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是第()句和第()句诗所表达的含义。
()这句话让人想起一句俗语()6、《游山西村》的作者是()代的(),诗人以()字贯穿全诗,诗中()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用尽其所有的盛情。
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诗句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7、昨天晚上,小红在做数学题是,尽管不断思考,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思路,爸爸走过来,给她做了指点,她很快解出了这道难题。
这真是“”。
参考答案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从实际出发看待问题。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要坚持,相信经过努力就会出现新的契机,有新的转变。
2、庐山西林寺远处近处高处低处正面侧面3、题写,书写。
4、怀疑,似5、三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6、宋陆游游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2一、组词。
莫( ) 腊( ) 疑( ) 浑( ) 漠( ) 蜡( ) 凝( ) 晖( ) 二、补充成语。
( )精会神自相( )盾舍( )为人 ( )盆大雨守( )待( ) 波( )壮阔三、下列各组词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概括?请写在括号里。
1、苹果香蕉梨哈密瓜 ( )2、赤橙黄绿青蓝 (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练习题及答案

游山西村》练习题及答案游山西村》是陆游的一首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歌的赏析题及答案。
原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嘲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题】一、理解性默写: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选择题:1、下面对《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猪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对春天的祈福。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解析】A、B、C选项都有错误,正确答案是D。
2、读《游山西村》这首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A.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解析】D选项有错误,正确答案是A、B、C。
三、赏析简答题:1、首联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诗人通过“足”字表达了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艰难险阻的旅程,但是在经历了困难后,又出现了一片美好的景色。
《游山西村》赏析及同步习题

《游山西村》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背景】此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主题思想】这首诗写作者到山西村做客,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纯朴民风的陶醉,及对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和淳朴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赏析】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山西村》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腊酒浑.()鸡豚.()叩.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丰年留客足鸡豚.。
()
(2)从今若许闲.乘月。
()
3、填空:
《游山西村》选自,作者,字,号,(朝)著名诗人。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推移展开叙述。
5、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6、“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7、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8、“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hún tún kòu
2、(1)小猪(2)闲游
3、《剑南诗稿》陆游务观放翁南宋
4、游时间
5、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6、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8、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