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实习报告
信息检索实验报告

信息检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信息检索是一门旨在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的学科。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质量,培养我们在信息时代中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浏览器为 Chrome,主要利用了以下几个信息检索工具和数据库:1、百度搜索引擎2、中国知网3、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简单检索实验1、打开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浏览搜索结果的前几页,观察并分析返回的网页内容。
2、调整关键词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动态”,再次进行搜索,比较两次搜索结果的差异。
(二)高级检索实验1、在中国知网中,选择“高级检索”功能,以“信息检索”为主题词,设置时间范围为“2018 年至 2023 年”,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进行检索。
2、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按照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序,选择前 10 篇论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三)专业数据库检索实验1、进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选择“科技”分类,输入关键词“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检索。
2、查看检索结果的详细信息,包括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等,选择 5 篇相关度较高的文献进行下载和阅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简单检索实验结果分析1、第一次使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返回的结果较为广泛,包含了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博客文章等多种类型的网页。
其中,一些网页提供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但也有部分网页内容质量不高,存在信息不准确或过时的情况。
2、调整关键词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动态”后,搜索结果更加聚焦于近期的信息,并且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权威报道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这表明关键词的选择对于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具有重要影响。
(二)高级检索实验结果分析1、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中,通过设置主题词、时间范围和文献类型等条件,检索到的文献更加符合研究需求。
信息检索课程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检索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我参加了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以下是我对信息检索课程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过程1. 课程学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检索原理、检索方法、检索策略等理论知识。
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我对信息检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2. 实践操作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进行了以下实践操作:(1)搜索引擎的使用我熟练掌握了百度、谷歌、必应等主流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检索需求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
同时,我还学习了高级搜索技巧,如使用关键词、布尔逻辑运算符、限制检索范围等。
(2)学术资源检索为了提高学术素养,我学习了如何使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学术资源数据库。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学术资源的检索技巧,如主题检索、作者检索、机构检索等。
(3)专业工具的使用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我了解了EndNote、NoteExpress等专业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践,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管理文献资料,提高论文写作效率。
3. 检索效果评估在实践过程中,我注重检索效果的评估。
以下是我对检索效果的评价:(1)检索准确性:通过对比不同检索结果,我发现自己在检索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把握关键词,准确获取所需信息。
(2)检索效率:通过掌握多种检索方法,我在短时间内能够找到大量相关信息,提高了检索效率。
(3)检索全面性:在检索过程中,我注重检索范围的拓展,尽量覆盖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信息,确保检索结果的全面性。
三、实践体会1. 提高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善于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文献检索课程实习报告(共五篇)

文献检索课程实习报告(共五篇)第一篇:文献检索课程实习报告嵌入式系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班学号:102260004001姓名:杨汉兴一、分析课题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已被开发人员设计成各种产品,如今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制造、过程控制、通讯、仪器、仪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事装备、消费类产品等众多领域。
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分类检索中查找分类号):[ T ] 工业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时间范围:(根据不同课题检索的需要来定)如:2000~2011年二、选择检索工具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3、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文献数据库【万方】4、福州地区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FULink】)三、确定主题词(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原理、设计、应用四、编写检索式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原理)五、检索结果:1.馆藏中文图书目录1.题名: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作者:王勇出版项: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页码:292页价格:CNY28.00分类:TP3172.题名: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编程与设计作者:卡莫尔Kamal陈曙辉出版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页码:20,561页价格:CNY69.00分类:TP360.212.维普资讯(VIP)资源整合3.篇名:基于μClinux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作者:王登磊张明新范学英刊名:《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 7期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μClinux 交叉编译摘要: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的概念、应用领域和研究意义,分析了μClinux的特点,并详细给出了在嵌入式μClinux系统模式下基于S3C4510B的开发板进行程序设计开发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如何建立交叉编译开发环境、编译内核与文件系统及添加应用程序。
互联网信息检索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中的信息素养,我校组织了一次互联网信息检索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互联网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技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了解互联网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的信息检索工具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4.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信息检索基本原理(1)信息检索的定义:信息检索是指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的过程。
(2)信息检索的分类:根据检索内容的不同,信息检索可以分为全文检索、关键词检索、分类检索等。
(3)信息检索的方法:包括直接检索、间接检索、组合检索等。
2. 常用信息检索工具和搜索引擎(1)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搜狗等。
(2)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
(3)学术搜索引擎:谷歌学术、百度学术等。
(4)其他检索工具:搜索引擎插件、在线百科全书等。
3. 信息检索技巧(1)关键词选择:关键词应准确、简洁,能够准确反映检索内容。
(2)检索式构建:利用布尔运算符(AND、OR、NOT)等,将关键词组合成检索式。
(3)检索策略调整:根据检索结果,调整关键词、检索式等,提高检索准确度。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分配任务:每组选择一个特定主题,进行信息检索。
2. 实训实施(1)各小组根据分配的主题,利用搜索引擎、数据库等检索工具,查找相关信息。
(2)各小组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形成一份完整的报告。
(3)各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报告展示,分享检索过程和结果。
3. 实训总结(1)教师对各组报告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信息检索利用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岗位:信息检索与利用实习生实习单位:XX大学图书馆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检索与利用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科研工作,我选择了图书馆的信息检索与利用实习岗位,希望通过实习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提高信息检索技能。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实习内容(1)了解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方法;(2)学习使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如CNKI、Web of Science等;(3)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类培训和讲座活动,提高自身信息检索能力;(4)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解答读者在信息检索方面的疑问。
2. 实习收获(1)掌握了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的操作方法,熟悉了各类检索词的运用,提高了检索效率;(2)学会了使用CNKI、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了解了不同数据库的特点和优势;(3)通过参加培训和讲座活动,拓宽了知识视野,提高了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能力;(4)锻炼了沟通和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学术研究打下了基础。
三、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检索词的选择、检索策略的制定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解决办法:1. 请教图书馆工作人员,向他们请教检索技巧和方法;2. 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培训和讲座活动,学习更多的检索知识;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检索词的选取和检索策略的制定方法;4. 与其他实习生交流,分享彼此的检索经验和心得。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信息检索与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也让我收获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为更好地服务工作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最后,感谢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和关心,使我能够在实习期间收获满满。
同时也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在实践中成长。
文献信息检索实习报告

文献信息检索实习报告(一)1.实习目的及要求:通过参考工具书与专业刊物的检索实习,实地了解藏书组织的基本方法,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参考工具书、专业期刊和检索性期刊,从而能熟悉文献的各种类型,准确判断多种工具书的作用,学会针对需求选择合适的参考工具书与检索性工具。
2.实习方式:手工检索。
3.实习地点:参考工具书厅、期刊资料厅、馆藏书目检索厅。
(二)专业课题文献检索实习报告实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机检实践掌握数据库检索方法与技术。
检索课题名称:一.分析出课题的检索词与学科分类号:①学科类号:②主题词(2-3个):①②③二.选择检索系统:数据库名称---三.制定检索策略、途径、方法:1.使用学科分类导航,所选的分级类目:2.选择文献范围:3.检索资料的时间范围:年至年。
4.下列三种方式分别检索,注意使用匹配方式和逻辑语言代码标识。
①传统(专业)检索的检索式:初次检出的文献量有篇,在初检结果基础上继续使用二次检索功能,检索文献篇。
②分类检索的检索式:③高级检索检索式:5.写出上述三种四.调整检索策略,筛选文献1.选择标识记录、全部标识、当前标识分别打开并阅读题录、文摘。
2.经筛选与课题主题相关的2篇文献的篇名是:①②3.写出其中一篇文献的文献线索:题名:,作者:,作者单位:,所刊载的书(刊)名称: , 出版时间(年卷期及页次):内容摘要:五.根据文献线索,怎样索取上篇文献的原文①是否可查阅馆藏,怎样获取?②怎样获取电子全文?③用什么方法获取外地资源?(三)书目查询与电子图书的检索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和熟悉馆藏书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2.熟悉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及外馆文献的获取方式;3.实习的每一步操作用文字和复制的文字或印屏图体现清楚;4.建立一个WORD文档的实习报告,并上传给任课老师的邮件箱: ********************二.检索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使用馆藏超星数据库,用分类或关键词途径,检索一本中文相关图书,记录复制所查到的电子图书的完整著录款目(又称图书的基本信息)。
信息检索综合实习报告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检索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我参加了本次信息检索综合实习。
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了实际操作。
二、实习目的1. 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熟悉各类信息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使用;3. 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质量;4. 培养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实习内容1. 信息检索基本理论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如信息、知识、数据等。
同时,了解了信息检索的原理,包括信息组织、信息检索模型、信息检索算法等。
2. 信息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实习期间,我熟悉了多种信息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如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政府公开信息平台等。
我掌握了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如关键词检索、布尔检索、高级检索等。
3. 实际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了实际操作。
以下是我完成的一些实习任务:(1)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与实习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课题背景和发展趋势;(2)利用学术数据库检索相关学术论文,分析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3)在政府公开信息平台上查找相关政策法规,为实习课题提供政策支持。
4. 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在实习过程中,我注重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如何判断信息的真伪、如何分析信息的价值等。
通过本次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了各类信息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使用;3. 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和质量;4. 培养了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实习体会1. 信息检索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基本技能,我们应该重视信息检索的学习和实践;2. 信息检索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信息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使用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信息检索实训总结

篇一:文献检索实习心得文献检索实习心得一周的文献检索实习结束了,这次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以前我很少上图书馆的网页,进去了也只是去申请存包柜,很少去看图书馆里有些什么东西,这次的实习让我认识到图书馆里面有很强大的数据资源,有很多数据库,例如维普、中国知识网、万方等数据库,这些数据库里面有成千上万篇文章,而且这里面的资料都是一些硕士、博士论文,或者是在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论文质量比较高,对我们平时写论文或是写毕业论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就算不写论文,我们也可以去看一些文章,了解当前各方面的学术研究,增长知识。
以前写论文就到百度上搜索文章,通过文献检索的实习,我学会了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检索资料,我们只要把想查找的信息的关键字或篇名、作者等搜索途径输入数据库,就能得到有用的信息,非常方便快捷。
我们也可以通过书目检索了解图书馆里的存书,在“书目检索”项目中根据不同的查找途径输入自己想要查找的书目的相关信息之后,就会得到图书的信息,比如作者,出版社,是否在馆,索引号等,查找到书目的索引号之后就可以很快的到书架上找到书籍。
还可以在图书馆的网页上了解图书馆新书的信息,便于及时阅读新书。
当今社会信息膨胀,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筛选有用的信息,摒弃不良信息,必须学会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检索出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文献检索,学会利用已有的数据库资源方便快捷的查找所需资源。
刚开始实习时,对于很多东西我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搜索,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亲自的搜索实践,我学会了怎样去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我想学会了文献检索会让我在以后写毕业论文时节省很多时间,少走很多弯路,而且会查找到高质量、有含量的信息。
以后我会经常打到图书馆的网页上去看看,了解一些图书和期刊杂志的信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增长知识。
篇二:文献信息检索实习报告总结课题:信息文献检索总结姓名:罗显涛学号:10特色实验班文献信息检索实习总结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门很特别而且很有用的学科,名字叫文献检索,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检索实习报告
一、计算机实习任务及要求:
1、了解本馆系统机关藏情况。
2、熟悉并掌握维普、中国知网、读秀(超星)等系统的使用,会利用因特网查找相关的专利和标准文献(通过专利和标准网站)
3、根据专业和自己的兴趣选定课题,利用至少两个数据库查出至少三篇相关文献。
4、假设你已经选定了研究方向并计划到国内或国外深造,请用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选定相对较好的导师。
5、对第三项任务中所查出的文献,写出一个不少于500字的文献综述。
打印手写均可,纸质版集体交给学习委员,注明班级姓名学号。
二、检索课题概况
1、检索课题名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美学
2、反映课题内容的关键词以及相似词、同义词关键词
中文关键词:传统民居传统建筑艺术美学
英文关键词: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3、中图法类号、类目:
T 工业科学
Tu 建筑科学
Tu2 建筑设计
4、简要分析课题的主题内容:
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园林建筑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陈设发展及艺术特征
二、检索工具
1、利用“中国知网”查找有关硕士、博士论文。
2、利用“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相关期刊论文。
3、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查找相关图书。
4、利用“百度,google”搜索相关知识
三、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1、检索工具:中国知网
检索年限:2001—2012
检索式:传统民居
检索结果一:
【作者】曾志辉;
【导师】陆琦;叶荣贵;
【作者基本信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0,博士
【摘要】传统民居在长期的营建过程中,对各地的地方气候总会自发地形成一系列朴素而有效的适应方法。
这些方法历经岁月的检验,在实际使用中不断地获得调适改良,最终定型为各种地域性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方法和技术。
地处亚热带湿热气候区的岭南广府传统民居,就在通风方面有着良好的气候适应性,它们通过各种巧妙合理的通风手段带走室内余热,排除湿气,以适应本地夏季湿热的气候特征。
发掘与分析归纳当中的传统通风方法与技术,总
结提炼广府传统民居的通风经验与理论,对我们重新理解与认识岭南广府的传统通风智慧,有莫大的帮助。
通过调研分析,论文对广府传统通风方法与技术分为三个层次不同的层面,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层面的各种典型类型进行了通风及相关热环境的实地测量,以实测数据为支撑,总结归纳了广府传统民居不同层面上的通风特点与优点。
第一层面为传统群组的布局通风。
广府传统民居群组往往能对外界自然风进行引导,又能通过群组布局自身产生热压局地风,在宏观上保证了民居单体获得足够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层面为传统民居的单体通风。
以通风视觉的角度,论文将广府传统民居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与一些变体形式,对各种典型类型的实测结果表明,广府传统民居单体的内部...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evolvement, series of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s have been formed to accommodate diversified local climates. These methods have been turned into different kinds of regional climate adaptation skills and techniques after continuously adjustments in practial applications. The ventilation of Guangfu traditional dwellings, which lies in hot and humid subtropical climate area, is outstanding in climate adaptability. For purpose to accommodate the hot and humid...
【关键词】广府;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通风;现代建筑应用;
【Key words】Guangfu;Traditional dwellings;Climate adaptability;Ventilation;Modern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检索结果二:
【作者】赵群;
【导师】刘加平;
【作者基本信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5,博士
【摘要】相对于现代居住建筑而言,我国传统民居是适应当地气候及其它自然条件的有机产物,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的意义在于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对传统建筑技术的发扬,而不是以简单的形式模仿来保护和培育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随着生态学的东渐,使得再次以西山之石攻中国传统民居的再生与地域建筑的创造之玉成为必然。
用生态和技术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民居建筑在处理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的关系方面的巧妙之处,特别是保存在其中朴素的生态建筑思想和技术经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首先立足于对传统民居中丰富建筑形态深层理念的追溯,通过民居建筑形态自然影响因素以及基本构成关系的分析,提出了民居建筑产生和传承具有“经验”的特征的观点。
进而得出,传统民居的生态建筑经验是和建筑形态结合在一起的,是以经验的方式体现在具体的建筑形态中的;总结和提炼这些生态建筑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将其转化和重构以适应人居环境发展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对传统民居的继承和借鉴。
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种类繁多,形态万千,为了从这些丰富的建筑形态中系统总结其中蕴涵的生态建筑经验,就要对其进行建筑形式的类型研究。
本文在类型学方法...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modern residential buildings, Chines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an organic product of adaptation to the local climate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Its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resulted from the long-term adaptation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philosophy of dependence on the natural circle to solve the natural problem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of human health.Different from the protection and cultivation ...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生态建筑经验;生态建筑模式语言;气候调节
技术原型;
【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Buildings patterns;Ecological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s;Ecological architectural pattern language;Climate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prototype;
2、检索工具: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
检索年限:2000—2012
检索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
检索结果
浅议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
作者:陈玮
机构地区:牡丹江大学,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出处:《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第30期225-225页,共1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摘要:当代中国的建筑发展可谓是蔚为壮观,受时代和国外设计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许多所谓现代风格的建筑。
这些建筑缺乏艺术的内涵与创造,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也远离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博大精深,更需要我们现代设计师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物质空间精神空间民族精神天人合一
分类号:TU-8 [工业技术> 建筑科学]
完成这次信息检索报告之后,我学会了怎样选择正确的检索词来构成检索策略进行检索。
在实际检索过程中,仅需一个检索词就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情况并不很多。
通常我们需要使用多个检索词构成检索策略,以满足由多概念组配而成的较为复杂课题的要求。
对于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关键词的选择,即检索词和检索策略的选择。
检索词选的精确,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检索速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数据或文献资料。
在学习信息检索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对信息检索还不是够了解,掌握的也不是很熟悉。
还好通过这次的信息检索报告,我对信息检索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可以基本上做到学以致用。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可以通过信息检索查到我想要的资料,我觉得这门课对我真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