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电子版
集体备课教案(样版)

字体要求:
1.标题四号宋体加粗;
2.内容五号宋体。
6.2.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研课记录:主备人:审核人:
教学内容:教材86页平面图形的认识,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与区别。
难点: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问: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哪些几何图形?这节课我们来巩固一下
二、新知探究
1.线。
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画一画。
要求学生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
说一说,填一填。
学生分别画一组垂线、平行线。
完成后,请学生介绍画垂线、平行线的方法。
说一说。
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想一想。
什么是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哪一条?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处处相等)
对垂线和平行线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角:
复习角的意义。
画任意角,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结合图形,说一说什么是角。
复习角的大小。
延长角的两边,角的大小是否变化?
比较大小。
图中∠1和∠2哪个角大,大多少?你用什么方法解决?
角的分类。
20192020(上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电子精品教案

20192020(上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电子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一篇文章《秋天到》。
文章主要描绘秋天自然景色和丰收景象,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写。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美。
3.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描绘秋景,培养学生想象力。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读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特点,激发学生对秋天兴趣。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字词意思。
(3)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读写。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美。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理解。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辅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课文主旨和生字词。
1. 课文主旨:秋天到,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美丽景象。
2. 生字词:丰收、金黄、落叶、凉意、硕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秋天画。
(3)仿写一段话,描述秋天景色。
2. 答案:(1)略。
(2)略。
(3)秋天到,树叶黄,落叶飘落下来,大地一片金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生字词,但对秋天描绘还不够丰富,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秋天景象,记录下来,进行分享和交流。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解更多关于秋天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处理《秋天到》这篇课文是学生对秋天认知重要起点,我需要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能激发他们兴趣。
在处理课文内容时,我会重点关注第一、二自然段中描绘秋天景色细腻之处,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秋天独特魅力。
精选集体备课教案5篇

精选集体备课教案5篇为做好教学前的统筹工作,老师们需要制定一份完美的教案,教案在完成的过程中,老师肯定要强调与时俱进。
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精选集体备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集体备课教案1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以学校开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讨论吸收,课后反思,经验共享”的集体备课思路,创设研究氛围,形成一种研究的工作习惯,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二、主要内容1、关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关注教学结构的优化组合,引领深入解读。
2、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关注学法,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
3、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重点探究教学过程,引导重难点突破和问题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在动中体验感悟,展示思维,发展个性,提高素养。
4、注重教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达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
三、组织划分集体备课分两部分组成。
一是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小组,开展日常备课研讨活动,二是由各教研组在本组内每期开展一次大型的集体备课活动。
四、大型集体备课时间九月:中学语文十月:中学数学十一月:小学语文十二月:小学数学。
五、活动地点各年级组办公室六、具体操作1、学期初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根据教材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及内容。
2、主备人初备。
主备人提前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主备稿”,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3、集体研讨。
各备课教师要充分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前瞻后延,集体讨论时,先由主备人围绕主备稿说课,其他教师充分研讨,要求人人发言,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对备课进行讨论、优化,教研组长作好详细记录。
4。
集体备课电子教案模板高一年级(800米)

组织:
××××××××××
××××××××××
△
教法:
①教师观察。
②体育委员领跑,其他学生跟跑。
组织:
××××××××××
××××××××××
△
教法:
①教师指导
②学生互相按摩
组织同上
教法:教师点评,学生听
三、教学反思
②扩胸运动4×8拍
③体转运动4×8拍
④腹背练习4×8拍
⑤弓步压腿4×8拍
⑥仆布压腿4×8拍
⑦膝关节4×8拍
⑧踝、腕关节4×8拍
(3)行进间踢腿
①正踢腿20m×1组
②侧踢腿20m×1组
③内摆腿20m×1组
④外摆腿20m×1组
2.专项准备活动
①小步跑15m +加速跑20m
②高抬腿15m +加速跑20m
③30m加速跑
教法:教师准备测试工作,学生自主进行练习。
要求:注意安全,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不分道跑的方式。
结束部分
一.集合整队。
二.放松活动。
1.慢跑400m
2.两人一组互相按摩
三.课堂小结。
四.回收器材。
五.下课。
10
组织:
组织:两列横队
××××××××××
××××××××××
△
教法:
①教师鸣哨集合
一、教学准备
模块
3
主备人
杨健
第3章第6节第1、2课时模块总14课时
课题:800米跑完整技术
授课班级
高一年级
授课教师
左伟、马东、韦恩权、杨健、周忠智
课标要求及解读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了通过多种练习提高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提高田径运动的技能水平。在练习中长跑中,应首先引导学生认知中长距离跑对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并通过中长跑技术学练,发展体能,培养提高调控情绪和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完整版)

1. 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目辬a.会认9个字,会写5个字,b .正确流利读课文,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春天》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1. 出示学习目辬:a.会认9个字,会写5个字,b .正确流利读课文,请大家齐读。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4场比赛,首先比谁文中字音读得准一、 比会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1. 自学指导师:请后进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听的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纠正(3分钟)2 、 一人读一点,见错就停。
随时板书读错的字。
(板书)2.请其他同学更正。
4.集体认真读所板书的内容。
三、比会认字。
(第二次“先学后教)师:文中的字音读准了,那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一比会认字准得有准又快。
1.出示带拼音词语(小黑板)h ài x īu zh ē y ǎn du ǒ c áng t àn t óu n òng y á y īn f ú ji ē ch ǜ x ǐ qu è d ù ju ān害羞遮掩躲藏探头嫩芽音符接触喜鹊杜鹃liáo jiě xīshuǐ tuō diào2.出示不带拼音词语(1)同桌互读。
(让同桌给你读一读,如果不会你教教他)(2)指名读(后进生)3.出示单个字:脱、冻、溪、棉、探、摇、野同学们,词语会读了。
那接下来单个生字出来了,你还认识吗?(1)自由读(不会的问同桌)(2)同桌互读(检测)(3)齐读四、比正确、流利读课文1.自由读2.指名读五、比会写生字1.生观察、描红、临摹2.师听写3.生评议4.同桌互改5.生补错第二课时一、板题示辬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春天》板书课题,齐读,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辬是:1.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会写4个生字,请看自学指导二、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1)“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泛读——感悟读)(2)孩子们找到了哪些景物代表春天呢?(小草、早开的野花、嫩芽、解冻的小溪)三、检测自学效果1.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读好“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重点抓住“脱掉”、“冲出”、“奔向”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2.指名回答(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然后背诵这一部分,从中去体会)师:作者找到的春天多美丽啊!3.背诵课文四、拓展1.课文最后“……”说明了春天来了!请你说说春天里,你还发现了什么?2.根据你喜欢的句子,想象春天的美景。
集体备课典型电子教案模板

五、革命的意义:
1、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
3、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六、辛亥革命的教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不能救中国
课
堂
小
结
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要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
练
习
课堂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材料二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享之权利义务感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仍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之原理.”—-—张静如《中国现代社会史》
(2)根据材料二,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
(3:
(1)崇拜孙中山是因为孙在当时的中国威望很高;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逐渐为人接受。崇拜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引起一场深刻的变化,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
(2)名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不够深入。
2、兴中会: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同盟会: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5、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6、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辛亥革命的结果
1、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祥精彩?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
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1段,引导同学进行分析。
提问:课文的第1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怎样理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这句话是“夕拾”,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确凿只有”,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逝”,
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人。
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棋,写的是春季;鸣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的是夏季;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
(总)第2课时
时间
学科
语文
教师
课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型
综合解决课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情感):
1、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2、诸多乐趣,恋恋不舍百草园的感情。
重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诸多乐趣,恋恋不舍百草园的感情。
难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诸多乐趣,恋恋不舍百草园的感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教师集体备课教案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菊残犹有傲霜枝)(2)反复读“菊残犹有傲霜枝”。
(3)对比朗读。
(三)教学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师: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1.橙黄橘绿图。
(板书:橙黄橘绿图)师: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就是秋天的美呀!(板书:橙橘秋之美)所以诗人轼怎么说?指名回答,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齐读诗句。
三、读中悟情,多元吟诵。
(一)谈话过渡:同学们虽然理解了诗意,可还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下面老师教你们读古诗的一个方法,好吗?1.教师读。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个人比赛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齐读。
6.指导背诵。
(二)同学们,景文受到了轼的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指名背诵)(三)多元吟诵,古诗新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