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检查规范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超声诊断(B超) 医学PPT课件

本病的特征 • 病变区可见小导管局限性增宽,常
在2mm以上,呈散在分布0.5--1cm的 无回声区,有纤薄包膜回声,后方 回声可增强
腺型小叶增生
形态及轮廓稍不规则,或椭圆形 低回声区,内部回声稍不均匀 境界清楚,或包膜并不太完整 提示小叶增生基础上有纤维腺瘤形
硬化性乳腺病
• 临床:可触及质硬、边界不清肿块,呈弥 漫性、多灶性或局限性,与周围组织分 界不清,不易与乳腺癌鉴别
• 在低回声脂肪层内呈一条粗大的 斜向高回声线
• 垂直扫查时为粗大的点状高回声 • 各条线之间方向可不一致,互不
相交
七、血管
• 较粗的血管可呈无回声管状结构 • 彩色多普勒可检测到动静脉彩色
血流图、Doppler 信号、频谱、 最高流速和平均流速等,并测得 PI和RI值
八、乳腺腺体
• 回声类型因脂肪、纤维组织、腺体 所占的比例而异:
• 小叶增生的早期阶段 • 病变区组织增厚,形态和轮廓可不规则 • 境界模糊不清,无包膜回声 • 内部回声稍低于周围乳腺组织 • 有时可见导管结构错乱,分布不均,呈
形态不一的片状微弱回声区 • 纵、横扫查:筛状低回声区,内径不一
囊性小叶增生
• 小叶增生进一步发展 • 小叶退化,以导管腔扩张成囊状为
扫查,并与周围乳腺组织及对侧相应 部位进行比较
• 对乳房外侧的肿块,应侧卧使肿块移 向前方,再行探测
• 正常乳房因组织结构不同各有其 特征性的声象图
• 乳房内出现病变,若破坏了上述 组织结构和声象图规律,即能根 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内 部结构、周围组织改变等特征声 象图进行判断鉴别,做出诊断
• 乳腺呈较均匀中高回声区 • 厚度明显增加,占据整个乳房 • 输乳管增宽并可显示
在2mm以上,呈散在分布0.5--1cm的 无回声区,有纤薄包膜回声,后方 回声可增强
腺型小叶增生
形态及轮廓稍不规则,或椭圆形 低回声区,内部回声稍不均匀 境界清楚,或包膜并不太完整 提示小叶增生基础上有纤维腺瘤形
硬化性乳腺病
• 临床:可触及质硬、边界不清肿块,呈弥 漫性、多灶性或局限性,与周围组织分 界不清,不易与乳腺癌鉴别
• 在低回声脂肪层内呈一条粗大的 斜向高回声线
• 垂直扫查时为粗大的点状高回声 • 各条线之间方向可不一致,互不
相交
七、血管
• 较粗的血管可呈无回声管状结构 • 彩色多普勒可检测到动静脉彩色
血流图、Doppler 信号、频谱、 最高流速和平均流速等,并测得 PI和RI值
八、乳腺腺体
• 回声类型因脂肪、纤维组织、腺体 所占的比例而异:
• 小叶增生的早期阶段 • 病变区组织增厚,形态和轮廓可不规则 • 境界模糊不清,无包膜回声 • 内部回声稍低于周围乳腺组织 • 有时可见导管结构错乱,分布不均,呈
形态不一的片状微弱回声区 • 纵、横扫查:筛状低回声区,内径不一
囊性小叶增生
• 小叶增生进一步发展 • 小叶退化,以导管腔扩张成囊状为
扫查,并与周围乳腺组织及对侧相应 部位进行比较
• 对乳房外侧的肿块,应侧卧使肿块移 向前方,再行探测
• 正常乳房因组织结构不同各有其 特征性的声象图
• 乳房内出现病变,若破坏了上述 组织结构和声象图规律,即能根 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内 部结构、周围组织改变等特征声 象图进行判断鉴别,做出诊断
• 乳腺呈较均匀中高回声区 • 厚度明显增加,占据整个乳房 • 输乳管增宽并可显示
乳腺超声诊断PPT课件

导管原位癌
超声表现 肿块多发生在乳腺中央区。对有乳头溢血而乳腺 无明显肿块时 , 一定要反复仔细观察乳头和乳晕周围 , 多 可以发现早期导管内癌。 典型的导管内癌 表现为肿块位于扩张的导管内或扩张的囊 腔内 , 呈乳头状弱回声凸起物 ,形态不规则 , 基底部较 宽 , 其内可见血流信号 , 频谱可为高速高阻型。 声像图上仅发现乳腺肿块 , 无导管扩张 , 肿块大小差异较 大 , 大多数导管内癌的肿块较小 , 低回声 , 边界规则或 不规则 , 回声均匀或不均匀 , 血流信号稀少或丰富 , 不 具有特征性。导管内癌有时肿块较大 , 可有沙砾状钙化。 导管内癌无论肿块大小均可发生腋窝和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早期导管内癌 , 声像图表现为导管轻度扩张 , 内壁不光滑 或导管内弱回声 , 乳腺无明确肿块。 或仅发现腺体局部回 声减低 , 结构紊乱 , 不能肯定判断存在肿块 , 按压该区 域如果出现乳头 溢血有助于诊断。对年龄较大 , 声像图不 能否定肿块的可疑患者可行超声导向下穿刺活检或超声定位 后手术切除获取病理依据。
女性 ,42 岁。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腺体 内密集沙砾样钙化灶, 范围约 26mm × 11mm × 20mm, 肿块不明显。病理 : 浸润性导管癌 , 腋窝淋巴结转移
髓样癌
病理 1945 年 ,Geschickter 首先提出将髓样 癌 (medullary carcinoma) 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理 类型 , 占所有乳腺癌的 5%-7% 。组织学表现为极 高的异型性, 而淋巴结转移少见。纤维成分含量较 少 , 而癌细胞较多, 肿块的体积一般较大, 边界 欠清, 质地较硬癌软。巨检见肿瘤呈分叶状或结节 状, 膨胀性生长, 边界较清楚, 平均直径约 2.5cm。 肿瘤断面呈灰白实性或类似鱼肉状, 质地不均匀 , 可见小灶性坏死和出血 , 部分体积较大的肿瘤可 存在不同程度的囊性变。
乳腺超声PPT课件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甘兰
1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多发和常见 疾病,尤其乳腺Ca是一种严重 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 生命的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 方法是发现和诊断乳腺Ca的主 要手段。超声检查操作简便, 可多断面检查,定位效果好,对 病灶的发现率也较高。
2
一 解剖 正常女性乳腺位于 胸前壁,上界平第2-3肋, 下界平第6-7肋,内界达 胸骨缘,外界达腋前线。 有的乳腺腺体向腋部有一 突出部分,称外侧突,也可 称副乳。
3
临床上为检查记录方便,常 人为地通过乳头中心作垂 直线,将乳腺分为五个区: 外上,内上,内下,外下, 中央区。乳腺的形态,大 小和功能可随机体的各个 生理时期,年龄及胖瘦而 有较大的差异。
4
乳腺的组织结构由浅至深依次 为皮肤、皮下脂肪组织、乳腺 腺体和腺体间基质纤维、胸大 肌、肋骨及肋间肌。正常乳腺 内含有15—20个腺叶,每一腺 叶又分成许多小叶,每一小叶 由10—15个腺泡组成,腺叶之 间由脂肪组织及结缔组织分隔, 每一腺叶有一单独的腺
5
管呈放射状,分别开口于乳头。 腺叶间的纤维束连接腺叶和皮 肤,使其得到支撑,称乳房悬 韧带。腺叶―小叶―腺泡
妇女乳腺的生理变化可分为 5个时期: 1、 青春期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 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 张,分支增多,最后形成小叶。
6
7
2、 性成熟期 乳腺随月经 周期的变化而变,腺体层较 厚,脂肪层较薄。 3、 妊娠期 早期乳腺小管 增大,增多,腺泡也增多, 导管扩张,后期除腺体,导 管增大外,腺泡细胞开始有 分泌活动,管腔内开始出现 分泌物。
25
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乳腺单纯增生:多见于生 育期中年妇女,好发于30-40 岁,是乳腺结构不良的早期病 变,病变较轻微,临床上常伴 有周期性疼痛。乳腺单纯增生 没有清楚的边界,没有包膜, 不形成肿块,为质地坚韧的乳 腺组织。
1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多发和常见 疾病,尤其乳腺Ca是一种严重 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 生命的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 方法是发现和诊断乳腺Ca的主 要手段。超声检查操作简便, 可多断面检查,定位效果好,对 病灶的发现率也较高。
2
一 解剖 正常女性乳腺位于 胸前壁,上界平第2-3肋, 下界平第6-7肋,内界达 胸骨缘,外界达腋前线。 有的乳腺腺体向腋部有一 突出部分,称外侧突,也可 称副乳。
3
临床上为检查记录方便,常 人为地通过乳头中心作垂 直线,将乳腺分为五个区: 外上,内上,内下,外下, 中央区。乳腺的形态,大 小和功能可随机体的各个 生理时期,年龄及胖瘦而 有较大的差异。
4
乳腺的组织结构由浅至深依次 为皮肤、皮下脂肪组织、乳腺 腺体和腺体间基质纤维、胸大 肌、肋骨及肋间肌。正常乳腺 内含有15—20个腺叶,每一腺 叶又分成许多小叶,每一小叶 由10—15个腺泡组成,腺叶之 间由脂肪组织及结缔组织分隔, 每一腺叶有一单独的腺
5
管呈放射状,分别开口于乳头。 腺叶间的纤维束连接腺叶和皮 肤,使其得到支撑,称乳房悬 韧带。腺叶―小叶―腺泡
妇女乳腺的生理变化可分为 5个时期: 1、 青春期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 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 张,分支增多,最后形成小叶。
6
7
2、 性成熟期 乳腺随月经 周期的变化而变,腺体层较 厚,脂肪层较薄。 3、 妊娠期 早期乳腺小管 增大,增多,腺泡也增多, 导管扩张,后期除腺体,导 管增大外,腺泡细胞开始有 分泌活动,管腔内开始出现 分泌物。
25
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乳腺单纯增生:多见于生 育期中年妇女,好发于30-40 岁,是乳腺结构不良的早期病 变,病变较轻微,临床上常伴 有周期性疼痛。乳腺单纯增生 没有清楚的边界,没有包膜, 不形成肿块,为质地坚韧的乳 腺组织。
乳腺超声诊断ppt课件

乳腺超声诊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超声科 李艳宁
精选版课件ppt
1
第一节 乳腺的解剖
乳腺:
• 由腺体,腺管,脂肪组织组成,正常乳 房内,每侧包含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 有许多小叶,小叶由10~15腺泡组成,腺 叶间由脂肪及结缔组织分隔,每个腺叶 有一根单独的腺管,呈放射状,汇合后 开口乳头。
精选版课件ppt
2
第一节 乳腺的解剖
• 乳腺从浅至深层结构: • 1、皮肤; • 2、浅筋膜浅层; • 3、脂肪层:脂肪组织,Cooper韧带; • 4、乳腺腺体层:乳腺小叶、导管、脂肪
纤维组织; • 5、浅筋膜深层、胸大肌、肋骨、肋间肌。
精选版课件ppt
3
精选版课件ppt
4
精选版课件ppt
5
73
精选版课件ppt
74
精选版课件ppt
75
精选版课件ppt
76
精选版课件ppt
77
精选版课件ppt
78
精选版课件ppt
79
精选版课件ppt
80
精选版课件ppt
81
精选版课件ppt
82
精选版课件ppt
83
精选版课件ppt
84
精选版课件ppt
85
精选版课件ppt
86
精选版课件ppt
• 4、动脉血流峰值流速Vmax>20cm/s,阻 力指数RI>0.72或>0.75考虑恶性肿瘤, RI<0.45可排除恶性肿瘤。(谨供参考)。
精选版课件ppt
114
精选版课件ppt
115
精选版课件ppt
116
精选版课件ppt
117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超声科 李艳宁
精选版课件ppt
1
第一节 乳腺的解剖
乳腺:
• 由腺体,腺管,脂肪组织组成,正常乳 房内,每侧包含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 有许多小叶,小叶由10~15腺泡组成,腺 叶间由脂肪及结缔组织分隔,每个腺叶 有一根单独的腺管,呈放射状,汇合后 开口乳头。
精选版课件ppt
2
第一节 乳腺的解剖
• 乳腺从浅至深层结构: • 1、皮肤; • 2、浅筋膜浅层; • 3、脂肪层:脂肪组织,Cooper韧带; • 4、乳腺腺体层:乳腺小叶、导管、脂肪
纤维组织; • 5、浅筋膜深层、胸大肌、肋骨、肋间肌。
精选版课件ppt
3
精选版课件ppt
4
精选版课件ppt
5
73
精选版课件ppt
74
精选版课件ppt
75
精选版课件ppt
76
精选版课件ppt
77
精选版课件ppt
78
精选版课件ppt
79
精选版课件ppt
80
精选版课件ppt
81
精选版课件ppt
82
精选版课件ppt
83
精选版课件ppt
84
精选版课件ppt
85
精选版课件ppt
86
精选版课件ppt
• 4、动脉血流峰值流速Vmax>20cm/s,阻 力指数RI>0.72或>0.75考虑恶性肿瘤, RI<0.45可排除恶性肿瘤。(谨供参考)。
精选版课件ppt
114
精选版课件ppt
115
精选版课件ppt
116
精选版课件ppt
117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3~6月1次,); 4级:可疑恶性,需考虑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3%~94%的恶性可能性); 5级:高度可疑恶性
(几乎认定乳腺癌,即≥95%的恶性可能性),做临床处理; 6级: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但尚未接收外科切除、放化疗、
或全乳切除术等。做治疗前评价。
.
59
1级 级
4级 6级
2级
3
5级
.
60
谢谢聆听
❖ 目的:
将乳腺作为一个整体器官,规 范对其所有影像检查结果的诊断 报告,使用统一的专业术语、标 准的归类方法和统一的检查程序。
.
57
❖ 背景 背景与意义
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ACR)出版了指导性的文件: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其后经3次修订 (前3版针对的都是乳腺X线检查),至2003年在进行第 4次修订时,增加了超声和MRI的内容。
.
61
大者可见侧壁声影。CD.FI无血流。
22
.
23
.
24
纤维腺瘤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导管内乳头状瘤
.
35
.
36
.
37
副乳
.
38
.
39
男性乳腺发育症
.
40
.
41
隆乳术后声像图
注. 入式
42
.
43
.
44
.
45
.
46
假体渗. 漏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3%~94%的恶性可能性); 5级:高度可疑恶性
(几乎认定乳腺癌,即≥95%的恶性可能性),做临床处理; 6级: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但尚未接收外科切除、放化疗、
或全乳切除术等。做治疗前评价。
.
59
1级 级
4级 6级
2级
3
5级
.
60
谢谢聆听
❖ 目的:
将乳腺作为一个整体器官,规 范对其所有影像检查结果的诊断 报告,使用统一的专业术语、标 准的归类方法和统一的检查程序。
.
57
❖ 背景 背景与意义
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ACR)出版了指导性的文件: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其后经3次修订 (前3版针对的都是乳腺X线检查),至2003年在进行第 4次修订时,增加了超声和MRI的内容。
.
61
大者可见侧壁声影。CD.FI无血流。
22
.
23
.
24
纤维腺瘤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导管内乳头状瘤
.
35
.
36
.
37
副乳
.
38
.
39
男性乳腺发育症
.
40
.
41
隆乳术后声像图
注. 入式
42
.
43
.
44
.
45
.
46
假体渗. 漏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乳腺超声诊断PPT课件

外下象限约占 10% 5%
内下象限约占 5% 10% 中央区约占 17%
弥漫性约占 3%
15%
50%
外上象限 内上象限 外下象限 内下象限 中央区 弥漫性
乳腺癌浸润形成的皮肤凹陷
乳腺肿块切除术后 1 月 , 局部复发。图 示肿块浸润皮肤 , 表面隆起 , 皮肤青紫 。 再次行根治术。病理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肿块内血流信号稀疏。
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
女性 ,63 岁。右侧乳腺外上象限乳晕旁 低 回声肿块 , 大小约 38mm × 26mm × 50mm, 边界欠清楚 , 形态极不规则,蟹足 样, 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多个 点状钙化灶, 乳腺后间隙消失,侵及肌层。病理 : 右侧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 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 的常见表现
肿块呈不规则分叶状 , 回声不均 匀 , 血流信号丰富
肿块形态极不规则
乳腺癌 的常见表现
乳腺癌浸润皮肤 , 肿块纵径大于横径
乳腺癌 的常见表现
乳腺癌 , 肿块内少量沙砾状钙化灶
肿块内广泛的沙砾状钙灶
乳腺癌 的常见表现
良性乳腺钙化 , 钙化灶粗大伴声影
低回声肿块 , 后方衰减 , 伴肿块边 缘恶性晕征, 表现为肿块边缘不规则 增强、增厚回声包绕
左侧锁骨上窝多个淋巴结肿大 , 最大 约11mm × 6mm × 5mm
浸润性导管癌
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invasive duct carcinoma) 占乳腺浸 润癌的 75%~80%, 发病年龄以 40~60 岁为高峰。肿瘤大小、 形态、硬度和边界等变化很大 , 主要取决于癌细胞主质和 纤维性间质成分的多少和比 值。巨检:肿瘤形态多不规则 , 实性 , 质硬灰黄。由于肿瘤周围多为黄色脂肪和灰白有光 泽的 乳腺实质做对衬 , 肉眼上肿瘤部分区域与周围组织界 面有明确界限 , 但可见到肿瘤边缘伸 出不规则蟹足浸润周 围组织中。如果合并有粉刺型导管原位癌 , 断面尚可见到 散在点状灰黄色干酷样物挤出。如果伴有钙化则触之有沙砾 感。镜下癌周纤维增生明显的肿瘤质地多较硬 , 传统上称 之为 " 硬癌 ", 如果肿瘤实质成分多则质地较软 , 可呈圆 形分叶状 , 传统上称之为 " 髓样癌 " 。部分病例断面可 见导管弹性纤维增生所致的磁白色条纹 , 肿瘤囊性变极罕 见。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不畅、停滞->乳腺导管扩张->导管周围出现 无菌性炎症。 • (三)、临床表现: • 1、多见于中年妇女,往往有哺乳困难史。 • 2、乳晕处曾有过急性炎症,消退后反复发作。 • 3、乳晕处可扪及硬结,有粘连,反复溢液, 长期存在可达数月至数年。
-
21
• (四)、声像图特点: 1、乳晕下导管扩张,形成低回声区,呈不规则、透声性
雌激素分泌增加->乳腺导管及小叶上皮随月经来 潮的周期而发生增生及复原。 • (三)临床表现:月经来潮前3~4d,乳房一侧或 双侧出现间歇性胀痛,逐渐加剧,扪之有多个大小 不等的结节,有压痛。月经后,症状立即减轻或消 失。本病有自限性,一般3年后症状好转或自愈。
-
14
• (四)、声像图特点: 1.二维图像表现
• 乳房的血管分布
• 内侧由乳房内动脉供血,发自锁骨下动脉。
• 外侧由腋动脉供血
• 同时有同名静脉伴行
• 乳房的淋巴回流: 集中汇合于腋窝,然后至锁骨下群。
• 乳腺的生理作用
• 由青春期、性成熟期、妊娠期、哺乳期及老年萎缩期五个阶 段组成。
-
2
-
3
-
4
仪器与方法
用线阵式高频探头7.5-10MHz,直接放在乳房上进行检 查。检查的次序是:先在乳头上方检查乳腺腺体层的 厚度(此处腺体层最厚处。其次在乳头上作扫查,注 意乳头下主导管内径,分支等。然后再从外上、外下、 内上及内下四个象限依次进行纵切,横切及斜切扫查, 次序由操作者自行确定,但必须扫查到乳房的全部, 不可遗漏。本方法,灵活、方便、迅速获得超声图像。 凡有高频探头的超声诊断仪,均用本法进
乳腺疾病的超声 诊断
-
1
解剖与生理
• 成年女性的乳腺位于胸前2—6肋软骨前,正常乳房每侧包括 15~~20个腺叶,每一个腺叶又分为许多小叶,没个小叶由 10~~15个腺泡组成 。其中还有导管,脂肪及纤维组织。由浅 至深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浅层,皮下脂肪,腺体,浅筋 膜深层,胸大肌,肋骨及肋间肌。
-
21
• (四)、声像图特点: 1、乳晕下导管扩张,形成低回声区,呈不规则、透声性
雌激素分泌增加->乳腺导管及小叶上皮随月经来 潮的周期而发生增生及复原。 • (三)临床表现:月经来潮前3~4d,乳房一侧或 双侧出现间歇性胀痛,逐渐加剧,扪之有多个大小 不等的结节,有压痛。月经后,症状立即减轻或消 失。本病有自限性,一般3年后症状好转或自愈。
-
14
• (四)、声像图特点: 1.二维图像表现
• 乳房的血管分布
• 内侧由乳房内动脉供血,发自锁骨下动脉。
• 外侧由腋动脉供血
• 同时有同名静脉伴行
• 乳房的淋巴回流: 集中汇合于腋窝,然后至锁骨下群。
• 乳腺的生理作用
• 由青春期、性成熟期、妊娠期、哺乳期及老年萎缩期五个阶 段组成。
-
2
-
3
-
4
仪器与方法
用线阵式高频探头7.5-10MHz,直接放在乳房上进行检 查。检查的次序是:先在乳头上方检查乳腺腺体层的 厚度(此处腺体层最厚处。其次在乳头上作扫查,注 意乳头下主导管内径,分支等。然后再从外上、外下、 内上及内下四个象限依次进行纵切,横切及斜切扫查, 次序由操作者自行确定,但必须扫查到乳房的全部, 不可遗漏。本方法,灵活、方便、迅速获得超声图像。 凡有高频探头的超声诊断仪,均用本法进
乳腺疾病的超声 诊断
-
1
解剖与生理
• 成年女性的乳腺位于胸前2—6肋软骨前,正常乳房每侧包括 15~~20个腺叶,每一个腺叶又分为许多小叶,没个小叶由 10~~15个腺泡组成 。其中还有导管,脂肪及纤维组织。由浅 至深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浅层,皮下脂肪,腺体,浅筋 膜深层,胸大肌,肋骨及肋间肌。
乳腺超声 PPT课件

再在病变区做彩色血流检查, 观察病灶区血流的多少及分布 特点,在病灶的异常血流部位 取样做脉冲多谱勒频谱分析, 获得必要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最后观察腋窝,锁骨下及乳内 血管旁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乳腺超声检查过程中,要 注意
仪器的近场和远场的调节,将 聚焦点调至重点观察水平,扫 查时行纵,横,斜切,从不同 角度仔细观察病灶的部位,形 状,大小,边界及内部回声的 情况。探头宜轻放在病变区及 检查部位,压力尽量小,移动 探头时宜慢而平稳,多普勒取 样可在血流最明显处,尽量在 不
1、二维超声扫查:皮肤为均 匀的强回声亮线,约2-3mm 厚,边界整齐,光滑。皮下脂 肪层呈片状弱回声,分布均匀, 境界不甚清,有时见穿行于内 呈三角形的条状强回声,称库 柏
韧带。腺体层包括乳腺腺叶及 导管,厚约1.0±0.3cm,腺叶 呈斑点状回声,强度中等略强, 分布均匀,导管呈圆形或椭圆 形暗区,排列不整但大小相似, 乳腺病变就发生在此层内。乳 腺组织的深层是胸大肌,为低 回声,最深部为肋骨及肋间肌, 肋骨在横切时呈椭圆形衰减区,
移,另外,乳腺癌的血行转移 还有一个特殊的途径,就是椎 静脉系统的转移,椎静脉丛与 每一对肋间静脉均相交通,且 椎静脉丛无静脉瓣,静脉压力 低,因此,乳腺癌细胞在未经 上腔静脉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前 即可经肋间静脉进入椎静脉系 统,发生脊椎骨转移。
二 检查方法 常用7.5— 10MHZ高频探头,检查前 无需特殊准备,为避免生 理状态对乳腺的影响,以 月经结束一周后为宜。体 位以仰,侧卧位为主,根 据病灶位置作变动。先作 二维,以乳头为中心,做 放射状、多切面扫查。
(2)乳腺腺病病理改变:以 乳腺小叶小管,末梢导管及结 缔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为 特点。依其不同发展阶段及组 织形态分为三期:早期小叶增 生期,中期为纤维腺病期,晚 期为纤维化期。当增生管泡和 纤维组织共同构成独立,界限 分明的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乳房内每侧包含15~20个腺叶,没个腺叶又分成许多小叶,每个 小叶由10 ~15个腺泡组成。腺叶之间由脂肪和结蹄组织分隔,每一腺叶 有一个单独的乳管,呈放射状汇合后开口于乳头。乳腺的前面和后面的 筋膜被结蹄组织的隔相连,叫Copper韧带。
2019/11/24
3
乳腺正常声像图
正常乳房超声显示为:由浅层到深层,皮肤(弧形光滑的强回声带)
2019/11/24
12
乳腺脓肿
临床概述 急性乳腺炎早期乳房肿胀、硬结、压痛,形成脓肿后局部有波动感。全身症 状有寒战发热等。 声像图表现 1.急性炎症期:乳腺组织内出现边界不清,轮廓不规则的较强回声区,内部 回声分布不均匀。 2.脓肿形成期:乳腺内见边界较清楚,壁回声较厚的液性暗区,内有点状或 团状强回声区。脓肿液化不全时可见低回声内有不规则的液性暗区。
2019/11/24
23
乳腺癌
临床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肿发病率最高的,起病部位多在乳腺导管上皮或 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病理学分类包括:单纯癌、髓样癌、硬癌、导管侵润癌、 炎性乳癌、湿疹样癌。 超声表现 1.乳腺内可探及异常回声,多数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可见簇状或泥沙 状微小钙化灶,少数呈等回声或高回声。 2.肿块边界不整,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不清。 3.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后方腺体回声衰减或消失。
2019/11/24
21
乳腺良性肿瘤
4.乳管内乳头状瘤可在乳晕周围探及异常回声区。 5.肿块L/T多小于等于1。 6.彩色多普勒肿块周边和(或)内部探及动脉血流,频 谱一般呈低速低阻型,RI<0.75 。
2019/11/24
22
乳腺良性肿瘤
鉴别诊断 1.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鉴别:见乳腺癌 2.乳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癌鉴别:多有乳头溢液或溢血 ,乳腺中午周边或一侧可见液性暗区。 临床价值 主要是确定乳腺内有无肿瘤,以及肿物的位置、大小、 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情况,并判断肿物的性质。
2019/11/24
13
乳腺脓肿
鉴别诊断 1.乳腺脓肿与血肿的鉴别:都可呈不均质的液性暗区,但脓肿常伴有红肿压 痛,而血肿常伴有外伤史。 2.乳腺脓肿与乳腺癌的鉴别:脓肿不完全液化时可呈低回声,应特别注意与 乳腺癌(髓样癌)伴出血相鉴别。主要鉴别点是脓肿伴有炎症表现,而乳腺癌 则一般症状不明显。 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可确定急性乳腺炎是否形成脓肿,并了解其范围、大小、腔内有无分 隔,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如发现脓肿形成,应及时手术切开引流。
2019/11/24
14
乳腺增生症
知识补充: 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不平衡引起的终末导管—小叶单元的增性改变。主要 表现为乳房胀痛、乳腺包快、乳头溢液、囊中形成或硬化性腺病。
2019/11/24
17
乳腺增生症
临床概述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房囊性增生病或纤维囊性乳腺病,患者多为25~40岁妇 女。临床表现乳房胀痛,呈周期性,以月经前为重,有时可扪及结节状肿块。 超声表现 1.乳腺组织增厚,以扪及肿块处明显,回声增强,分布稍紊乱。 2.囊肿形成时,腺体内可见散在小的液性暗区。
皮下筋膜和脂肪(低回声显示)
腺体(中等强度回声,分布均匀)
Cooper韧带(皮肤与腺体层之间的三角形强回声)。腺体后方为胸肌和胸壁
结构,胸大肌为均质性低回声区,肋骨横切时为椭圆形衰减区,肋间肌呈点
状低回声区。
正常乳房理状态不
同等有很大差异。
2019/11/24
2019/11/24
18
乳腺增生症
鉴别诊断 乳腺增生症与乳腺肿瘤鉴别:乳腺增生症一般无局限性肿块,而肿瘤 有局限性肿块。 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对临床上具有乳腺增生症的检查可确定有无局限性肿块,排除肿 瘤的可能,同时可以估计增生的程度。
2019/11/24
19
乳腺良性肿瘤
临床概述 乳腺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最常见,多发生于20~25岁年轻妇女,可以单 发或多发,生长缓慢。其他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或绝经期妇女,一般无症 状,乳管内乳头状瘤多有乳头溢液或溢血,肿块较小。 超声表现 1.乳腺组织内探及局限性异常回声区,边界清楚、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光滑 、形态规则。 2.肿块多呈低回声,分布均匀。 3.肿块的后壁及后方回声多有增强,有的两侧有侧方声影。
2019/11/24
7
乳腺脓肿
知识补充: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最初 3~4周内,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临床表现主要有乳 房胀痛、皮温升高、压痛、局部扪及界限不清的硬结,病情发展可出现寒战、 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局部组织可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脓肿 。
2019/11/24
26
乳腺癌
鉴别诊断
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良性
内部回声 低或中等回声,均匀
边界回声 规整、椭圆形、有包膜
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解剖概要 乳腺正常声像图 乳腺脓肿 乳腺增生症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癌
2019/11/24
2
乳腺解剖概要
乳腺位于胸前约第三和第六肋骨水平之间,附着在胸壁肌层和胸大肌 筋膜之上,外围包有脂肪和皮肤。腺体向腋窝有角状凸出,乳头位于乳 房中心临床常以乳头为中心,将乳房分为4个象限,分别为外上、外下、 内上、内下。
6
乳腺正常声像图(补充内容)
正常乳腺声像图分为四型 导管型:乳腺导管征象明显,腺体组织较厚,脂肪组织较少,多见于 18~30岁的年轻未哺乳女性。 混合型:腺体组织较多兼有部分脂肪成分,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致密型:腺体组织萎缩,变薄,纤维和脂肪组织增多,多见于绝经期 妇女。 不均匀型:较少见,年龄段不明显,腺体较杂乱,导管征象不明显。
2019/11/24
25
乳腺癌
4.与周围组织及皮肤有黏连侵润。 5.L/T>1 。 6.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有丰富的彩色血流,瘤内血管走行弯曲 多呈分支状。频谱多呈高速高阻型,PI>0.75 。 7.乳腺髓样癌肿块后方可有回声增强,有时可有侧方声影,硬癌肿块后方 回声明显衰减,湿疹样癌肿块位于乳晕下。 8.转移征象:如患侧淋巴结肿大,皮肤受侵等。
2019/11/24
3
乳腺正常声像图
正常乳房超声显示为:由浅层到深层,皮肤(弧形光滑的强回声带)
2019/11/24
12
乳腺脓肿
临床概述 急性乳腺炎早期乳房肿胀、硬结、压痛,形成脓肿后局部有波动感。全身症 状有寒战发热等。 声像图表现 1.急性炎症期:乳腺组织内出现边界不清,轮廓不规则的较强回声区,内部 回声分布不均匀。 2.脓肿形成期:乳腺内见边界较清楚,壁回声较厚的液性暗区,内有点状或 团状强回声区。脓肿液化不全时可见低回声内有不规则的液性暗区。
2019/11/24
23
乳腺癌
临床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肿发病率最高的,起病部位多在乳腺导管上皮或 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病理学分类包括:单纯癌、髓样癌、硬癌、导管侵润癌、 炎性乳癌、湿疹样癌。 超声表现 1.乳腺内可探及异常回声,多数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可见簇状或泥沙 状微小钙化灶,少数呈等回声或高回声。 2.肿块边界不整,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不清。 3.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后方腺体回声衰减或消失。
2019/11/24
21
乳腺良性肿瘤
4.乳管内乳头状瘤可在乳晕周围探及异常回声区。 5.肿块L/T多小于等于1。 6.彩色多普勒肿块周边和(或)内部探及动脉血流,频 谱一般呈低速低阻型,RI<0.75 。
2019/11/24
22
乳腺良性肿瘤
鉴别诊断 1.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鉴别:见乳腺癌 2.乳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癌鉴别:多有乳头溢液或溢血 ,乳腺中午周边或一侧可见液性暗区。 临床价值 主要是确定乳腺内有无肿瘤,以及肿物的位置、大小、 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情况,并判断肿物的性质。
2019/11/24
13
乳腺脓肿
鉴别诊断 1.乳腺脓肿与血肿的鉴别:都可呈不均质的液性暗区,但脓肿常伴有红肿压 痛,而血肿常伴有外伤史。 2.乳腺脓肿与乳腺癌的鉴别:脓肿不完全液化时可呈低回声,应特别注意与 乳腺癌(髓样癌)伴出血相鉴别。主要鉴别点是脓肿伴有炎症表现,而乳腺癌 则一般症状不明显。 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可确定急性乳腺炎是否形成脓肿,并了解其范围、大小、腔内有无分 隔,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如发现脓肿形成,应及时手术切开引流。
2019/11/24
14
乳腺增生症
知识补充: 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不平衡引起的终末导管—小叶单元的增性改变。主要 表现为乳房胀痛、乳腺包快、乳头溢液、囊中形成或硬化性腺病。
2019/11/24
17
乳腺增生症
临床概述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房囊性增生病或纤维囊性乳腺病,患者多为25~40岁妇 女。临床表现乳房胀痛,呈周期性,以月经前为重,有时可扪及结节状肿块。 超声表现 1.乳腺组织增厚,以扪及肿块处明显,回声增强,分布稍紊乱。 2.囊肿形成时,腺体内可见散在小的液性暗区。
皮下筋膜和脂肪(低回声显示)
腺体(中等强度回声,分布均匀)
Cooper韧带(皮肤与腺体层之间的三角形强回声)。腺体后方为胸肌和胸壁
结构,胸大肌为均质性低回声区,肋骨横切时为椭圆形衰减区,肋间肌呈点
状低回声区。
正常乳房理状态不
同等有很大差异。
2019/11/24
2019/11/24
18
乳腺增生症
鉴别诊断 乳腺增生症与乳腺肿瘤鉴别:乳腺增生症一般无局限性肿块,而肿瘤 有局限性肿块。 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对临床上具有乳腺增生症的检查可确定有无局限性肿块,排除肿 瘤的可能,同时可以估计增生的程度。
2019/11/24
19
乳腺良性肿瘤
临床概述 乳腺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最常见,多发生于20~25岁年轻妇女,可以单 发或多发,生长缓慢。其他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或绝经期妇女,一般无症 状,乳管内乳头状瘤多有乳头溢液或溢血,肿块较小。 超声表现 1.乳腺组织内探及局限性异常回声区,边界清楚、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光滑 、形态规则。 2.肿块多呈低回声,分布均匀。 3.肿块的后壁及后方回声多有增强,有的两侧有侧方声影。
2019/11/24
7
乳腺脓肿
知识补充: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最初 3~4周内,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临床表现主要有乳 房胀痛、皮温升高、压痛、局部扪及界限不清的硬结,病情发展可出现寒战、 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局部组织可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脓肿 。
2019/11/24
26
乳腺癌
鉴别诊断
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良性
内部回声 低或中等回声,均匀
边界回声 规整、椭圆形、有包膜
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解剖概要 乳腺正常声像图 乳腺脓肿 乳腺增生症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癌
2019/11/24
2
乳腺解剖概要
乳腺位于胸前约第三和第六肋骨水平之间,附着在胸壁肌层和胸大肌 筋膜之上,外围包有脂肪和皮肤。腺体向腋窝有角状凸出,乳头位于乳 房中心临床常以乳头为中心,将乳房分为4个象限,分别为外上、外下、 内上、内下。
6
乳腺正常声像图(补充内容)
正常乳腺声像图分为四型 导管型:乳腺导管征象明显,腺体组织较厚,脂肪组织较少,多见于 18~30岁的年轻未哺乳女性。 混合型:腺体组织较多兼有部分脂肪成分,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致密型:腺体组织萎缩,变薄,纤维和脂肪组织增多,多见于绝经期 妇女。 不均匀型:较少见,年龄段不明显,腺体较杂乱,导管征象不明显。
2019/11/24
25
乳腺癌
4.与周围组织及皮肤有黏连侵润。 5.L/T>1 。 6.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有丰富的彩色血流,瘤内血管走行弯曲 多呈分支状。频谱多呈高速高阻型,PI>0.75 。 7.乳腺髓样癌肿块后方可有回声增强,有时可有侧方声影,硬癌肿块后方 回声明显衰减,湿疹样癌肿块位于乳晕下。 8.转移征象:如患侧淋巴结肿大,皮肤受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