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临床应用及护理

合集下载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在新生儿医学中,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经皮周围插入中心导管,为新生儿提供长期静脉通路,广泛用于新生儿的临床应用。

其具有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创伤小等优点。

1. 药物输注:PICC可以用于新生儿的静脉药物输注,包括抗生素、镇痛药和营养药物等。

通过PICC,可以减少反复抽血和静脉穿刺,降低新生儿的疼痛和创伤。

2. 血液采样:PICC在新生儿血液采样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PICC,可以方便地抽取新生儿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液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3. 输液和输血:PICC可以用于新生儿的输液和输血。

新生儿因为体量小,静脉血管细小,难以直接进行静脉输液和输血,而PICC则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输液输血。

4. 营养支持:新生儿常常需要静脉营养支持,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通过PICC,可以将液体和营养物质直接输入到中心血管,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PICC的护理对于新生儿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PICC护理的注意事项:1. 严格消毒:在插入PICC前,需要严格进行手部消毒,并采用无菌手套进行操作,避免感染。

2. 选择合适位置:选择PICC插入的位置应根据新生儿的年龄、体重和静脉通路情况来确定。

常用的插入位置包括上肢的尺桡动脉、肘部静脉和头部的颞静脉。

3. 牢固固定:插入PICC后,需要将其牢固固定,避免出现位移或拔管。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使用透明敷料、无菌纱布和胶布,以确保PICC的稳定性。

4. 定期检查: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PICC的情况,包括插管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感染迹象,PICC是否有移位或堵塞等。

同时还需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插管部位清洁干燥。

5. 防止血栓形成:由于PICC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护理人员需根据医嘱定期进行冲洗和注射抗凝剂,减少血栓的发生。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供长期静脉通路,方便药物输注、血液采样、输液和输血、营养支持等。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具有一端插入体表静脉的穿刺导管,另一端插入中心静脉的肋骨间隙或锁骨下静脉。

其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新生儿的护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面的介绍。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方面。

PICC的插入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因此在新生儿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PICC可用于新生儿长时间的输液或静脉药物治疗,如营养支持、生长激素、抗生素等。

PICC还可用于进行血样采集、血浆置换、血透等操作。

在新生儿的护理中,PICC的应用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治疗途径,降低了静脉穿刺和血管破坏的风险。

PICC在新生儿的护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护理。

在PICC穿刺部位保持严密无菌是非常重要的,护士需要做好手部消毒、穿戴手套等防护措施。

PICC的外露部分要保持干燥,定期更换固定贴,防止感染。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PICC插入点是否存在红肿、渗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PICC在新生儿的护理中要避免活动过度,尤其是新生儿的手部和脚部活动要轻柔,以防止护理员拔管或移位。

PICC管道畅通也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护士需要根据医嘱定期冲洗和注射生理盐水,保持导管通畅。

在注射药物时,护士需要遵循准确的药物剂量和稀释比例,避免给药过快或过慢。

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如出现发热、出血、局部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护士还需要注意PICC拔管的时机和方法,一般情况下需要医生的指导和协助,以降低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风险。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使用和护理PICC能够为新生儿提供更为便捷和安全的输液和药物治疗途径。

在PICC的应用和护理中,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有效地进行护理操作,为新生儿提供全面、安全的护理服务。

PICC临床应用及维护

PICC临床应用及维护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维护前(充分评估)
评估包括: 穿刺点皮肤、上臂围、导管 外露长度、
肢体循环情况、询问有无不适感。 操作环境、布局、台面、病人舒适度
(最大限度暴露穿刺部位)
精选ppt
13
操作步骤
1、去除贴膜、清洁皮肤
方法
• 松解去除贴在导管上的固定胶带。
• 松动敷贴周围,用一只手稳定住导管的外
• 连接新肝素帽(或正压接头)。
精选ppt
15
操作步骤
3、冲洗导管、正压封管 冲管方法:脉冲式冲洗导管(轻一下、重一
下,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 封管方法:正压封管技术,以防止血液回流
入导管尖端,导致导管阻塞。 (在注射器内还有最后0.5ml注射液时,以 边推注射液边退针的精选方ppt 法拔出注射器针 16
炼。但需避免使用该侧手臂提过重 的物品,不用该侧手
臂托举重物等持重运动;避免游泳、 泡澡等浸泡到无菌
区的活动;应尽量避免碰触PICC体
精选ppt
31
PICC临床应用及维护
精选ppt
1
前言
PICC是什么
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
于上腔静脉,为患者可提供中长期的静脉
输液治疗。9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市场,最
早在北京、西安等地。2000年以后普遍开
始推广。主要集中应用于血液病、肿瘤病
人化疗、普外科肠外营养、新生儿重症监
2、置管当天,置管侧手臂尽量不要 做弯曲、伸直等活
动,抬高带管侧精选p手pt 臂。为适应导 29

4、携带PICC导管的患者可以淋浴, 淋浴前用保鲜膜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PICC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1. 引言1.1 PICC的概念PICC(全称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外周插入式中心导管)是一种通过患者周围静脉插入体内的长期使用静脉导管,可以长时间留置在体内,用于输液、输血、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目的。

PICC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插管位置靠近心脏,可以在不对患者进行多次穿刺的情况下实现长期静脉通路的建立,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感染风险。

PICC的外观通常为一根细长的导管,一端有多功能插座以连接输液管,另一端则通过皮肤插入周围静脉。

在新生儿中,PICC的使用尤为重要,因为新生儿的血管脆弱,皮肤娇嫩,传统的静脉置管方法往往难以实施。

而PICC可以通过外周静脉插入,不仅减少了对新生儿的创伤,还能确保长期并可靠地留置导管,为新生儿提供持续的治疗支持。

1.2 PICC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意义PICC(经皮血管中心导管)在新生儿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便利性:新生儿的静脉脆弱,插管困难,使用PICC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降低新生儿的痛苦和不适,提高护理效率。

2. 安全性:PICC插管位置固定,不易脱落,减少了误插或漏药的风险,保障了药物输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适用范围广:PICC在新生儿中适用于输液、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等多种治疗方式,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4. 减少感染风险:相比于中心静脉导管(CVC),PICC的感染率更低,减少了新生儿感染的风险,提高了治疗效果。

PICC在新生儿临床中的应用意义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对于新生儿的生存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加强对PICC在新生儿中的应用研究和护理工作,对于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36】2. 正文2.1 PICC的适应症与禁忌PICC的适应症包括新生儿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化疗、静脉营养支持、药物输注等情况。

picc临床应用和护理

picc临床应用和护理
picc临床应用和护理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picc临床应用 • picc置管技术 • picc护理 • picc拔管 • picc临床应用和护理的研究进展
01
picc临床应用
picc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化疗
PICC可以用于输注高渗性、 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减少静脉 炎、药物外渗等不良反应的发
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
密切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
picc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静脉炎 • 原因: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导致血管收缩、痉挛,引起局部疼痛、红肿等症状。 • 预防: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减少对血管的损伤,穿刺后及时给予局部冷敷。 • 处理:抬高患肢,局部硫酸镁湿敷或喜辽妥软膏外敷,减轻症状。 • 导管相关性感染 • 原因:导管本身及外界细菌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 • 预防: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及肝素帽。 • 处理:出现感染症状时,及时拔除导管,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
picc患者的教育及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
管道维护:定期到医院进行管道 维护,一般每7天冲管一次,更换 敷料及肝素帽。
宣教内容:向患者及家属介绍picc 管的作用、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 方法,告知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 施。
日常活动: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 肢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 力劳动。
自我观察:患者及家属应密切观 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情况,如有 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症状。
血液制品
PICC可以作为输注血液制品的 通路,如红细胞、血小板等,
方便及时输注。
picc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的应用
01
02
03

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安全

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安全

【 中图分类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 4 7 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2— 3 7 8 3 ( 2 0 1 4 ) 0 1 — 0 1 0 8 — 0 1
应及时更换 , 更换敷贴时应顺着导管 自下 向而上 揭,以免导管脱 出 , 输液 前后观察穿刺处及沿其走 向的血管有无红肿 、 热痛、 渗血 、 渗液等 , 洗澡时 用封闭式敷料或保鲜 膜将 穿刺处 、 管及 肝素 帽包好 , 防止 浸湿 敷料 引起 感染 。 2 . 3 . 3嘱咐患者勿做剧烈的手臂运 动, 以防止导管脱出。 2 . 3 . 4采用正确 的脉冲式冲管法 , 即快 、 慢交替 , 持续推进 , 每 日治疗 前用生理盐水 2 0 m l 冲管 , 输液结束前用生理盐水 2 0 ml 脉冲式冲管. 2 . 3 . 5输血 、 输注脂肪乳 等高粘稠性 的药物后 立即用 2 0毫 升 0 . 9 % 氯化钠 注射液 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 。 2 . 3 . 6禁止使用 ≤ 1 0毫升 的注射器 冲关 、 给药 、 不 可用暴力 冲管 , 以 免损坏导管。 1 } 2 . 3 . 7可 以使用此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 , 但是不 应用 于高压注射器 推注造影剂 。
例患者采取行之有效 的围手术期 的护理安全 管理 。结果 提高 了病人对 P I C C置管的认知度 , 积极配合置管及 护理 , 避 免 了不安全 隐患的发生。结论 应 用P I C C置管术 , 建 立健全 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 保证 了治疗效果 , 提高 了患者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P I C C置管术 护理 安全
4结 论
下颌向下 紧贴肩膀 , 防止导管误人颈 内静脉 。于无 意识的患者 , 协 助摆放 体位或用手压迫穿刺侧颈 内静脉 J . 2 . 2置管术中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 作 , 规范操作流 程 , 置管后常 规拍胸 片, 确定正确 的位置 。 2 . 3置 管 后 护 理 2 . 3 . 1固定方式 置管后 的固定尤为 重要 , 有报 道提示 将导管拉 至 与 手臂垂直位置后 , 增加导管进 出的阻力 , 同时减 了手臂屈伸肌 肉牵拉 的影 响, 降低了导管脱 管及进管 的可能性 』 . 2 . 3 . 2预防感染 : 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 , 置管后 2 4 h 换药一次 , 以后每 周 l ~ 2次 , 更换敷贴后 在贴上记上换药 时间 , 若发现渗 血、 污染 、 潮湿 、 脱 落

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摘要】通过阅读相关护理文献,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对PICC临床应用,PICC导管的禁忌症,穿刺置管方法,导管置管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 PICC 临床应用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053-04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采用引导针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 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植入术[1]。

PICC导管在外周静脉进行穿刺,直观下置管,具有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对血管损伤少、置留时间长(可达一年以上)、可由护士单独操作等优点。

且PICC置管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2],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静脉高营养、化疗等患者。

本文从PICC临床应用,PICC的禁忌证,穿刺置管方法,置管的常规护理,常见并发症及其异常情况的预防护理,PICC的优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1. PICC的概述1929年,德国医生Forssman在患者的前臂肘窝处进行麻醉后、通过穿刺将一条4F的导尿管放置在靠近心脏附近的上腔静脉,导管末端位置最终通过X线定位。

这项实验使Forssman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PICC的人。

PICC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作为一种营养支持途径进入市场[3],80年代开始用于静脉治疗,1986年首次应用于临床,现在,已经超越其他各种类型的长期静脉通路,成为大静脉输液的首选方式。

PICC的使用仅次于紧急救护的中心静脉导管[4]。

而从1996 年开始,在国内也开始实施PICC置管术[5]。

PICC临床应用及护理ppt课件

PICC临床应用及护理ppt课件

12
PICC静脉的选择:
◆ 主要是肘部静脉 1、贵要静脉——首选 2、肘正中静脉——次选 3、头静脉——第三选择
13
静脉的粗细——直径
头静脉 6mm 贵要静脉 10mm 腋静脉 16mm 锁骨下静脉 19mm 无名静脉 19mm 上腔静脉 20mm
14
主要血管的血液流速:
手背 10ml/min 前臂静脉 小于90ml/min 肘部及上臂静脉 100-350ml/min 锁骨下静脉 800-1000ml/min 上腔静脉 2000-2500ml/min
10
PICC的优点:
4、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损伤,保护了病 人的外周静脉。 5、彻底杜绝和避免了化疗药物的外渗和对局部组织 的刺激,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也控制了医疗风险 ,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11
PICC发展史:
◆ 1929年德国外科医生Forssman从自己肘窝置入 4Fr的输尿管到上腔静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 PICC的人。 ◆ 20世纪70年代,PICC以良好的材质重新被引进临 床使用。 ◆ 20世纪80年代,PICC在国外应用于NICU和需中 长期输液的家庭病床。 ◆ 1997年引进中国,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刺激性 药物输入、静脉营养治疗、长期输液的患者。
19
常见药物的渗透压:
阿霉素 280 氟尿嘧啶 650 环磷酰胺 352 长春新碱 610 TPN 1400 甘露醇 1098 50%葡萄糖 2526
20
药物造成的静脉炎:
21
22
23
静脉输液工具的应用
头皮针 留置针 中长导管 PICC CVC
留置时间 用途
2-4 小时 采血
72-96小时 等渗药物
◆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 ◆ 间断开口式PICC导管 ◆ 非紫色不可用于高压注射器,可用于输液 泵及加压输液! ◆ 传统技术(盲穿) ◆ 塞丁格技术 ◆ 超声引导下穿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 提高自我照护能力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导管达到预期效果 改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满意度
健康教育——目标
取得知情同意 学会术中配合 了解维护知识 识别并发症 紧急情况的应对 生活适应性
健康教育——置管前
心理状况 PICC是什么 静脉输注药物对静脉的刺激 留置PICC导管的意义 PICC导管的材质 操作前您需要准备什么 操作中您怎么配合
PICC维护——操作程序
1
更换 输液接头
2
冲洗导管 封管
3
更换 透明敷料
3/19/2018
40
维护:更换输液接头
◆ 测臂围:肘窝上10cm ◆ 酒精擦拭接头横截面、环绕面大于15秒 ◆ 接头预冲
PICC维护:冲管
目的:保持导管通畅
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
冲洗频率:治疗间歇期每3-7天
静脉输液、给药前后 输注血制品和TPN后
常见药物的酸碱度:
吉西他滨 2.7-3.3 表柔比星 3.0 长春新碱 3.5-5.0 顺铂 3.5-6.0 奥沙利铂 4.5-6.0 博莱霉素 4.5-6.0 卡铂 5.0-7.0 多西他赛 6.5 丝裂霉素 6.0-8.0 氟尿嘧啶 9.2 紫杉醇 4.4-6.5 环磷酰胺 4.5-6.5
常见药物的渗透压:
1
PICC维护——注意事项
◆ 1、1周维护一次。 ◆ 2、必须用10*12cm透明敷贴并完全覆盖外漏导管,无张力粘贴。若卷边,穿 刺处有渗出、红、肿、痛、硬结随时维护。 ◆ 3、禁止使用小于10ml注射器。 ◆ 4、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 ◆ 5、输液可以使用输液泵,不可使用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 ◆ 6、去除敷贴自下而上,切忌将导管带出体外,尽可能不要污染导管及皮肤。 ◆ 7、酒精消毒避开穿刺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 8、体外导管放置呈弯曲-”S”,不能有死摺,保持通畅,以降低导管张力, 避免导管移动。 ◆ 9、严格无菌操作。禁止将外漏导管人为送入体内。 ◆ 10、导管-皮肤-敷贴三者合一,粘贴牢固,防止导管脱出。 ◆ 11、不能用含有血液、药液的盐水冲管。输液前、后冲管。 ◆ 11、输入血液制品、白蛋白、脂肪乳、TPN、甘露醇时,应前后冲管、输完 冲管,避免堵管。 ◆ 12、抽回血——日常护理一般不抽回血,若发生堵管由专科护士处理。
PICC带管期间注意事项:
11、避免游泳、盆浴。只管期间可淋浴,淋浴前用保鲜膜包 裹穿刺点上下方至少10cm,厚度不少于2~3层,缠绕 2~3圈,用胶带封好,已尽量避免穿刺局部的潮湿。淋浴 后,及时检查贴膜,一旦有浸水情况,及时来院更换贴膜 。 12、置管后可以从事一般日常工作、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 13、做CT增强检查时,注射显影剂切勿从PICC管注入,导 管不能用于高压注射,防止因高压静脉注射导致PICC管断 裂。 14、PICC导管尽量不用于抽血。 15、避免在置管一侧手臂测血压及静脉穿刺。
PICC发展史:
◆ 1929年德国外科医生Forssman从自己肘窝置入 4Fr的输尿管到上腔静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 PICC的人。 ◆ 20世纪70年代,PICC以良好的材质重新被引进临 床使用。 ◆ 20世纪80年代,PICC在国外应用于NICU和需中 长期输液的家庭病床。 ◆ 1997年引进中国,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刺激性 药物输入、静脉营养治疗、长期输液的患者。
3/19/2018
PICC维护:
住院患者: 1.由专业的、经培训的护士负责患者的导管维护。 2.负责评估、观察、维护导管的正常功能。 出院患者: 1.患者出院后导管的维护可在肿瘤科进行维护。
2.患者日常维护时间:
每周二下午、周五下午。 3.紧急情况可打咨询电话—6912156
PICC带管期间并发症
当今的PICC:
1、维护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操作简单 2、在疾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3、技术革新飞速 4、在费用,留置时间及感染率方面比其他导管更有优 势
PICC导管维护
维护:重要性——99%
1、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堵管、感染 2、保持导管通畅,提高带管效果 3、增加患者舒适感 强调:操作标准、规范,严格无菌技术!
一次
PICC维护:冲管
方法:1、抽回血
2、大于10ml注射器,15-20ml生理盐 水脉冲式冲管
3、遇到阻力不可强用力推
抽回血
—判断导管是否
在血管内,见到
回血进行脉冲式 冲管
脉冲原理
直推:水注只 能在导管中心 流动,无法冲 洗导管壁,容 易造成导管腔 狭窄而堵塞导 管
脉冲:产生 正、负压形 成涡流,可 有力地将粘 在导管壁上 的内容物冲 洗干净
健康教育——置管中
操作进程 嘱实施配合的动作 倾听主诉
PICC带管期间注意事项:
1、观察术侧手臂有无出血、发红、分泌物、贴膜松动、接 头松动脱落等情况发生,需及时联系我们 2、观察术侧手臂有无局部疼痛、皮温增高、肿胀、等情况 发生,需立即联系我们。 3、保持穿刺部位贴膜清洁干净,如发现贴膜潮湿、卷边、 松动、污染等情况及时来院换药。 4、治疗间歇期(出院),每7天换药、冲洗导管1次。夏季 可适当增加换药次数。 5、如因对透明贴膜过敏等原因相应缩短更换辅料的时间间 隔。
PICC带管并发症:
1、静脉炎-细菌性、机械性、血栓性,早期以机械性静脉炎为

2、导管堵塞 - 发生率在所有的并发症中最高 3、导管所致的感染 穿刺处感染-加强维护 4、血栓形成-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 5、穿刺处渗液、渗液-加强维护 6、导管破损-拔管
PICC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作用
PICC临床应用及护理
内容:
◆ PICC概述 ◆ PICC导管维护 ◆ 带管期间并发症 ◆ 健康教育 ◆ 相关护理文件与护理安全 ◆ 我院的PICC
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导管
PICC的定义
◆ 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下段的导管。
导管尖端位置确定:
◆ 上腔静脉 ◆ 体表定位: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 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X光照片定位:
药物PH和渗透压对静脉的影响:
◆ 血液的PH值为:7.35-7.45 低于5.0或高于9.0会引起静脉内膜损伤,出 现化学性静脉炎,有可能导致静脉硬化、 渗透性增加和血栓形成。 ◆ 血液的渗透压为280-295mosm/L 文献表明大于450mosm/L会引起中度静脉 炎,大于600mosm/L则必定引起静脉炎。
可控 稳定状态输液 一周一次
<30天,出院即 拔 不精确 较快 急危重症 一周两次
上腔 中心静脉
下腔
输液途径:
PICC
PICC 上腔
取 代
外周静脉
被动静脉治疗与主动静脉治疗:
◆ 主动静脉治疗 ↓ 接诊病人 ↓ 对多因素评估 ↓ 选择合适病人需要的血管通 路及器材 ↓ 完成静脉治疗的同时,使并发症 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 被动静脉治疗 ↓ 接诊病人 ↓ 不做任何关于静脉通路及器材评估 ↓ 遵医嘱完成静脉治疗 ↓ 完成静脉治疗的同时静脉受到损伤, 频繁更换静脉通路及器材,被迫 使用中心静脉及器材
30天 任何药物 不适合长 期化疗 ICU,麻醉 科
常用科室
采血室
任何科室的 常规输液
神经内外科
PICC与CVC
PICC 感染率 操作者 穿 刺 并发症 <2% 经过培训的护士 少,无危险 CVC 26-30% 医生 多,风险高
可见血管,成功率高 盲穿
留置时间 1年
尖端位置 得到安全控制
流速 适应症 维护
PICC带管期间注意事项:
16、院外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如出现以下症状及体征打电 话或返院: ◆ 穿刺点红肿、化脓、穿刺点出血、按压无效、渗液。 ◆ 导管断裂或破损,按压住体外导管即刻来院。 ◆ 导管脱出。 ◆ 置管侧手臂出现肿胀、麻木、疼痛、烧灼等情况。 ◆ PICC导管必须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维护。 ◆ 我们的联系电话:5920302 5920055
PICC的适应症:
5、输入高渗性或黏稠性液体,如胃肠外营养 液、脂肪乳等。
6、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
7、家庭病床的患者。
PICC导管分类
PICC穿刺技术分类
◆ 常规穿刺置管(盲穿) ◆ 非B超下塞丁格穿刺技术置管 ◆ B超下塞丁格穿刺技术置管
PICC导管分类及PICC穿刺技术:
◆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 ◆ 间断开口式PICC导管 ◆ 非紫色不可用于高压注射器,可用于输液 泵及加压输液! ◆ 传统技术(盲穿) ◆ 塞丁格技术 ◆ 超声引导下穿刺
被动静脉治疗的恶果
﹡外周静脉损伤、静脉炎、化疗液体外渗导
致周围组织炎症、坏死
﹡频繁更换血管通道器材 ﹡给病人既造成痛苦又加重了经济负担
主动静脉治疗
◆ 满足输液治疗需要 ◆ 穿刺次数最少 ◆ 留置时间最长 ◆ 对病人损伤最小 ◆ 风险最小
PICC的适应症:
1、需要长期输液(大于7天)的患者。 2、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 3、有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插管禁忌症的患者。 4、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
阿霉素 280 氟尿嘧啶 650 环磷酰胺 352 长春新碱 610 TPN 1400 甘露醇 1098 50%葡萄糖 2526
药物造成的静脉炎:
静脉输液工具的应用
头皮针 留置针 中长导管 PICC CVC
留置时间 用途
2-4 小时 采血
72-96小时 等渗药物
2-4周 等渗药物
1年 任何药物 特别是化疗 药物 肿瘤内外科, 新生儿科
PICC静脉的选择:
◆ 主要是肘部静脉 1、贵要静脉——首选 2、肘正中静脉——次选 3、头静脉——第三选择
静脉的粗细——直径
头静脉 6mm 贵要静脉 10mm 腋静脉 16mm 锁骨下静脉 19mm 无名静脉 19mm 上腔静脉 2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